社會實踐報告

當前位置 /首頁/個人文件/社會實踐報告/列表

大學生2020社群服務社會實踐報告【通用多篇】

大學生2020社群服務社會實踐報告【通用多篇】

社群服務社會實踐報告 篇一

悄悄的,二個多月的時間過去了,而我們的暑假生活也告了一個段落。在為期一個月的暑假裡,班裡的同學認真積極地參與了實踐與調查工作,今年暑假傳播學院x級廣播電視編導2班開展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以“強化社會責任感,落實科學發展觀”為主題,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的x大精神,按照x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等檔案精神,圍繞我校學生的培養目標,突出國情教育和社會責任感教育,廣泛動員廣大青年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強化社會實踐經歷,積極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在豐富生動的社會實踐中學習、宣傳、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並且在實踐中提高了自身素質,落實了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增強了青年學生建設祖國、振興中華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現總結如下:

1、有的同學考慮到自身的專業,特地選擇了一家廣播局或電視局去實踐,大概瞭解到了廣播電視局的工作程式和工作人員的素質要求。雖然只是一段較短的時間,可是他們印象深刻,獲益良多。其中一部分人感慨廣播電視編導工作的繁瑣與枯燥,但也明白到這份工作對整個企業或是政府部門的重要性,深刻地體會到:作為廣播電視編導工作人員,耐性和謹慎是最基本的專業素質。

2、有的同學選擇了到具體的工作崗位上去實踐,部分人進行了社會調查。他們細心觀察身邊所發生的或者是人們所關注的國家社會時事政治熱點,作廣泛而較為深入的調查,並加入自己的觀點來完成出色的論文。其中還有人關心自己家鄉的具體情況,為家鄉的建設提出誠懇地意見。

3、有些同學深入所屬社群開展社群文化服務和社群需求調查活動,重點掌握城市社群的各個型別、現狀以及對志願服務活動的需求情況,總結了以往大學生開展社群服務的經驗和教訓,對下一步我班開展大規模的社群服務活動提出意見和建議。我們不僅發動廣大同學深入調研,寫出調查報告,還專門組織力量開展了專題調研活動。

4、暑假社會調查和大學生就業見習活動。為進一步深化“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竭誠服務大學生成長成才,大力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大學生利用的返鄉機會,自主的進入企事業單位進行就業見習和社會調查等活動,增加了大學生職業體驗,提高就業創業能力。同時以論文或調查報告形式進行總結與歸納。

顯然,同學們沒有當暑假論文是一項任務,而是一個參加實踐和調查工作的一項總結,論文增添了同學們的熱情,自然顯得有活力和充滿真誠。這是難能可貴的。

社群服務實踐報告 篇二

寒假,我到我所在的社群居委會幫忙,進行社群服務。

從2月21日到2月27日,一個七天,我每日都去居委會服務,幫那裡的工作人員整理資料和檔案,走訪人民群眾,瞭解社群居民的生活情況。

剛開始,我並不適應那裡的工作,覺得很無聊,很沒用。但是,通過與當地居民和工作人員的接觸,我逐漸瞭解到了這個社群服務的樂趣。

我知道了如何整理資料,如何照顧老人,如何體貼他人,也知道了成年人的艱辛、努力——這一切的一切,若是沒有走出家門,參與服務,就不會體會到的。

通過這次社群服務,我提高了社會適應能力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也擴大了視野,對自己有了清醒的定位,不僅發現了自己知識結構中欠缺的一面,也感受到了現實和理想的差距,這對我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啟發。

比如說,居委會的資料總是井井有條,分類整齊,通過居委會大媽的言傳身受,我知道了學習應該也像整理資料一樣,每天都應該按門按科地把知識梳理一遍,這樣,不僅有利於查詢,而且還有利於記憶。不只是學習,家裡的一切也應當是這樣,書籍、衣服、玩具等等。

其中感受最深的是到社群裡的老人那裡慰問。

臘月寒冬,劉爺爺的孩子都去外地打工了。劉爺爺年輕的時候喝酒喝得太多,導致了中風,現在,每天他都會推著嬰兒車在院子裡練習走動。

我和王大叔到他家幫他收拾完家之後,就和他一起去散步。

一般的老人上了年紀都不會像他這樣日日不停,風雨不住地鍛鍊,可見他的毅力有多麼堅韌了。我以前曾經問過他,為什麼要天天鍛鍊,他告訴我說,這是必須的,如果不天天鍛鍊的話,就永遠走不動了。

他還告訴我說,自己年輕時貪杯好飲才導致了現在這個結果,現在社會上,好多小孩13、4歲就開始吸菸、喝酒。

他們的這些做法都是對自己對父母對社會的不負責任的行為。希望我不要重蹈他的覆轍,要健健康康的成長。聽了這些話,我受益匪淺。

參加社群服務,對我是種鍛鍊,也是種磨礪。雖然今後的學業會加重,但是在節假日,我一定會抽出時間參加這些服務

社群服務實踐報告 篇三

洛社鎮社群服務中心是洛社鎮積極轉變政府職能,拓展社群服務和社群黨建工作領域,打造服務型、魅力型、特色型社群而設立的綜合性社群服務平臺。

近年來,洛社鎮社群服務中心緊緊圍繞以人為本、服務群眾、構建和諧的理念,以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為原則,以開拓進取、居民需求為動力,以構建和諧社群為目標,不斷摸索和拓展管理科學、服務全面的社群服務工作領域,提升服務社群群眾的能力和水平,全力推進和諧社群建設,精心打造洛社鎮社群服務的“示範點”和社群群眾滿意的“幸福家園”。

提升“滿意指數”,打造一流平臺

走進洛社鎮社群服務中心大廳,“以人為本,共創和諧”幾個醒目的大字凸現出社群服務中心的服務理念和工作目標。該服務中心通過形式多樣的特色服務、貼心服務,打造社群群眾滿意的服務平臺。

社群服務中心設立了行政事務受理大廳,為社群群眾提供民政、社保、農民維權等服務,並實行了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辦事公開制等服務制度,做到“受民之託,忠民之事”,切實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根據群眾的需求,服務中心不斷地完善服務功能,豐富服務內容,改進服務方式,推出了家政、就業指導等近20個便民利民專案,做到有求必應、有事必幫,去年以來已為社群居民群眾提供各類服務15000多人次。近日,無錫市癌症俱樂部惠山分部洛社康復活動中心和養生保健指導中心又在社群服務中心掛牌成立。洛社康復活動中心是洛社鎮癌症患者自發組成的群體抗癌組織,主要開展宣傳防癌抗癌知識,傳播抗癌理念和資訊,實施康復綜合治療等活動,幫助癌症患者進行科學抗癌,群體抗癌和正規治癌。

在服務好社群群眾的基礎上,洛社鎮社群服務中心以其優越的設施條件和直面社群群眾的視窗效應,成為了政府各職能部門的活動基地。去年以來,先後和鎮教育文體服務站、鎮婦聯、團委、工會、文衛辦等聯合舉辦了依法行政專題講座、消費維權服務培訓、“和風吹綠運河岸”演講比賽、創業婦女先進事蹟報告會等各類活動25次,參與的群眾達上萬人,成為我鎮政府部門把黨的方針政策落實到基層,執政為民體現在基層,密切聯絡社群群眾的“連心橋”。

啟用“文化細胞”,繁榮群眾文體

每逢星期六下午,洛社鎮社群服務中心音樂活動室裡絲竹繞樑,曲樂悠揚,社群曲藝愛好者正聚集在這裡進行二胡、琵琶等民樂演奏。彈奏者輕撥琴絃,悠悠絃樂從指間流出,如泉水緩緩流淌,沁人心脾,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滿足和陶醉,興致盎然者還會上臺吟唱一曲,一曲唱罷,叫好聲不斷。這是社群文化活動一個普通場景,也是洛社鎮社群服務中心不遺餘力活躍群眾文化體育,推動社群和諧文化建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洛社社群服務中心根據不同社群人群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豐富多彩、寓教於樂的文化體育活動,讓社群居民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文明與和諧氛圍。

洛社鎮社群服務中心把健身房、圖書閱覽室、樂器室、創作室等向社群群眾免費開放。清晨和傍晚,居民們紛紛來這裡鍛鍊、健身;閒暇時間,這裡成為老年人讀書看報,揮毫潑墨的好地方;節假日,社群的文藝愛好者聚在一起編演節目……。同時,社群服務中心還成為了有21支特色團隊的洛社群眾藝術團的“大本營”,一批代表洛社鎮最高水平的文化藝術作品、表演團隊等從這裡走出來,為洛社鎮文化事業增光添彩。去年,洛社群眾藝術團有5個節目參加無錫市群眾文藝匯演,是參賽節目最多的鄉鎮,獲得了“二金二銀三銅”的好成績,女聲小合唱《與書同行》還獲得江蘇省“五星工程獎”銅獎。

洛社鎮社群服務中心採取社群“搭臺”、居民“唱戲”的辦法,舉辦群眾性文體活動,繁榮社群文化,做到“活動時時有,歡樂天天在”。今年以來,社群服務中心先後主辦和協辦了“好書進社群”學習活動、“文化洛社”論壇、家庭趣味運動會等群眾文體活動。近日,為豐富社群外地民工的業餘文化生活,洛社鎮社群服務中心和鎮教育文體服務站籌集資金3萬多元,開展“送電影進工地”活動,將到各建築工地為外地民工播放電影36場,服務新市民。

開闢“市民學校”,提高居民素質

社群的文明程度取決於社群居民素質的高低。洛社鎮社群服務中心從社群群眾的需求出發,從提高群眾的素質入手,依託社群教育資源,開展豐富多樣的培訓教育活動,促進居民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

社群服務中心在充分利用科普圖書室、青少年活動基地、綠色網咖等科普教育設施的基礎上,根據社群群眾需求,相繼舉辦了衛生救護培訓、CAD輔助設計培訓、攝影培訓班、健康科普知識講座和企業員工職業素養培訓班等10期,培訓學員達800人次。社群服務中心還注重以網路為平臺,普及傳播科學知識。在暑假期間,邀請大學生志願者來到社群綠色網咖指導前來上網的中國小生利用網路查詢資料,學習內容豐富的網上科技知識。

洛社鎮社群服務中心把社群教育的重點向青少年傾斜,開展多形式,多內容的社群青少年教育活動,豐富青少年科學文化知識和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今年兒童節前夕,服務中心以講座形式舉辦了“閱讀豐富人生——專題講座”活動,正面引導青少年的閱讀傾向,豐富了青少年的課外生活。8月份,與司法所聯合開展了未成年人保護法集中宣傳日活動,組織學生觀看警示教育片,舉辦法律諮詢和法律有獎問答,向中國小生髮放了近500份《解讀未成年人保護法》宣傳資料。暑假期間,社群服務中心和鎮文體服務站合作開辦了少兒圍棋、樂器等培訓班,培訓學員40餘名。為更好地服務社群群眾,關心特殊家庭子女的成長,社群服務中心在暑期舉辦了“愛心輔導站”,邀請退休教師義務為6名貧困家庭、單親家庭孩子進行學習輔導和信心培養。參加輔導站學習的華潔玉在日記裡寫道:“這個暑假特別有意義,特別是老師的鼓勵和教誨讓我受益匪淺,我一定做一名好學生,好孩子,好公民……”。“愛心輔導站”為培養孩子的信心、愛心和責任心加油鼓勁。

建立“愛心驛站”,幫扶弱勢群體

“今天領點大米和食用油,還拿了幾支筆,給孩子學習用”運河社群低保戶陳志雲拿著在社群服務中心愛心超市挑選的免費生活用品請工作人員劃卡登記,笑容洋溢在臉上。

陳志雲的丈夫已病故,她和兒子相依為命,由於自己的腿有殘疾不能工作,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政府救濟。去年政府在社群服務中心設立愛心超市以來,作為低保戶的她每月可以按20元的標準,在這裡領取自己急需的物品。“超市裡的這些日常用品,對我們來說件件是雪中送炭啊”。談起愛心超市,陳志雲滿懷感激之情。洛社鎮社群服務中心愛心超市點燃了象陳志雲那樣眾多困難群眾生活的希望,讓他們在生活的寒冬裡感到溫暖與充實。

洛社鎮社群服務中心積極探索社群公益服務新模式,利用各種方式對弱勢群體進行幫扶,“愛心超市”就是贈捐物件和困難群體搭建起的一個資源彙集、愛心凝聚的平臺。社群服務中心把社群裡的220多戶低保戶納入到愛心超市受助名單,並把每星期五定為“愛心活動日”,免費向低保戶提供各種日常生活用品,目前已發放各類物品約計70000元。今年4月,在社群服務中心的牽線下,洛社女企業家協會等5家企業和團體出資4萬元,認購了8個“愛心超市”的櫃檯,對愛心超市幫扶資金作了補充。此外,在洛社鎮和諧社群節期間,社群服務中心舉辦了天馬書畫社書畫“愛心拍賣”活動,通過書畫義賣籌得愛心款5。8萬元,全部用於幫扶社群裡的困難群眾。

為讓困難群眾在接受社會關愛的同時將愛心回饋社會,社群服務中心開展了“愛心積分卡”活動,低保戶通過參加各種公益勞動,可以領取到更多的生活用品。6月19日,服務中心組織10多名社群低保人員來到蔣巷參加清理花壇,修剪綠化的社會公益勞動。

開展就業和再就業服務是洛社鎮社群服務中心幫扶弱勢群體和社群群眾的另一項愛心舉措。服務中心與鎮勞動和社會保障所、殘聯等密切配合,通過挖掘崗位潛力、創造勞動就業機會、加強技能培訓等將就業再就業服務網路延伸到社群,為社群群眾解決就業難題。目前,已開辦下崗失業人員培訓班2期,培訓達500人次,聯合舉辦了四場勞務招聘會,進場單位有370家,提供就業崗位4500個,達成用工意向協議1600人,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發展“義工隊伍”,共建和諧社群

“社群管理與服務只有讓群眾參與才有生命力,才能真正體現文明與和諧”。對於社群建設,洛社鎮社群服務中心負責人葛亞明有著更深層次的思考。近年來,洛社鎮社群服務中心積極組建起社群義工隊伍,讓社群群眾當起了社群服務的“配角”。

社群服務中心以“自願,奉獻,友愛,互助”為原則,組建起200多人的社群義工隊伍,參與交通協勤、治安巡邏、青少年成長服務、助殘服務、幫困助弱等13項社群服務活動。社群義工不僅當好村坊鄰居的“免費保姆”,幫助居民解決生活中的小事和瑣事,還積極開展面向青少年、老年人、殘疾人和弱勢人群的關愛服務,參與“結對幫扶”、“手牽手”“關愛下一代”、“送溫暖,獻愛心”等志願活動,以親人式的服務,把和諧的種子撒遍社群的每個角落。在今年“創衛”期間,社群服務中心組織了16名青少年義工組成青少年網咖義務督查隊和網咖義務監察員一起到鎮區各網咖和遊戲機室進行巡查,並在洛社商城開展建立國家衛生鎮宣傳活動,發放宣傳單3000多份。此外,義工隊員分組對公園、百業廣場、文化廣場等地的亂張貼、亂丟垃圾的現象進行管理和督促。

在義工隊伍中,徐小平算是社群裡最熱心的“義工”了,退休5年的她笑言自己現在比上班還忙。這不,每天一早,她就帶領著社群中老年人蔘加早鍛鍊,隨後幫街坊鄰居買東西、交納水電費等,午飯後,她更換好社群閱報攔的報紙後,又“變身”成網咖監督員,到網咖轉轉看看有沒有未成年人上網……“我奉獻,我快樂,大家親切地叫我一聲‘徐阿姨’就是對我最好的回報。”徐小平對每天的義工生活樂此不疲。

關門是小家,開門是大家,小家連大家,人人建設它。如今,在義工隊伍的帶動下,社群內一種熱愛社群、互助友愛、文明和諧的清新之風撲面而來。

社群服務實踐報告 篇四

我從小到大所接觸的幾十年學校教育,從未教導過如何與我們的生活環境和諧相處,如何實現人類的永續生存,只是片面的教授科學知識,科學只是一個工具,工具失去了正確思想的引導,不但不能給人類帶來幸福,反而會帶來更多的煩惱和災難。

我是在農村出身和長大的,農村的小孩,最大的理想是通過讀書,考大學,找一份有穩定收入的體面工作,擺脫農民的身份。大家都認為在地裡刨食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是沒有能力的表現。所以我能夠上大學,也是完成了父母的一大心願。我學習的是服裝設計專業,對於一個農民家庭來說,能夠把小孩培養出來,進入大城市生活,在一個知名的服裝公司任職,坐在窗明几淨的辦公室裡,通過網路收集資訊,使用電腦設計服裝,工作幾年之後,在一個公司裡面擔任部門負責人,就代表生活已經提升了一個層次,徹底擺脫了農民的角色。父母也因此感到自豪,在他們同齡人群裡,對於小孩的培養算是成功的案例,雖然我沒有很大的事業成就,但是也能過著幸福的小康生活。

但是,我在多年的城市工作和生活中,體會到這種生活方式並不是我追求的結果。基於幼年的美好鄉村生活體驗,我感覺到城市生活的狀態並不自然,並非生活的本來面目。每天充斥眼球的電視,報紙雜誌,戶外廣告,到處都在宣揚扭曲的價值觀,他們唯一的目的就是宣揚商家的一套新理念,讓受眾群體按照商家意願去消費,去賺錢。人們的衣食住行,消費方式,不再是出於身體的需要和健康需求。而是為了順應大眾思維,而大眾思維已經被商業集團扭曲的面目全非。人們也懶得思考,喜歡隨大流。我們這一代人,是被商業廣告教育出來的新一代,從我小時候有電視的時候開始,就接觸電視廣告教育,再後來接觸影視作品教育,好不容易在學校接觸到一些基本的是非辨別能力,馬上被這種鋪天蓋地的教育徹底顛覆。例如對於著裝的觀點,我讀國中的時候開始流行在牆上貼大幅影視明星照片,這些光鮮的形象照片多數是以穿著暴露,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形象出現,這種形象從此在我們心目中紮根,粗俗審美標準就在這樣的氣氛中建立起來。同時,流行歌曲也響遍大街小巷,歌曲的內容也無非就是愛情多麼痛苦,失戀多麼憂傷。古人云:移風易俗莫善於樂,霏靡之音可令亡國。這個時期的流行音樂確實起到了移風易俗的作用,在這些歌曲聲中,年級小小的學生就開始想嘗試戀愛的味道,跟著電影電視學做大人的所有事情:抽菸,打架,泡妞,打老師……一些以前聞所未聞的事情,逐漸變得習以為常。記得在我心目當中,警察是神聖無比的光榮職業,所以我一開始看到以反面人物為正面角色的影視作品時會感到非常不舒服,認為這是不對的,但是接觸的時間長了之後,就習以為常了。

參加工作以後也偶爾會思考一些關於是非的問題,因為沒有一個明確的參照標準,所以在人云亦云的環境中漸漸迷失本性,失去了思考的`能力,過著麻木不仁的生活,和普通人一樣,有著無數的生活煩惱和工作壓力。

出於對健康的考慮,我幾年前開始尋找安全的食品,偶然的機會了解到原來還有這麼一個民間自發的環境保育團體,在做一些被主流意識遺忘的事情,所以開始參加這個環保社群的活動。經過一段時間的瞭解,我對社群有了一些基本的認識,在工作之餘參與社群事務抽空,做志願者。

我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很有興趣,也在學習一些古聖先賢的教誨,從中汲取智慧指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我發現社群的理念,很符合古人的思想,是基於傳統智慧,結合社會發展現狀衍生出來的現代生活理念。去年年底,由於小孩的出生,我對於食品安全和小孩的教育投入的更多的時間去關注,慢慢發現真正的幸福生活和理想的教育條件應該在環境優美的大自然當中才能找到。所以產生了返鄉生活的念頭,如此便可以在青山綠水當中,呼吸著清新潔淨的空氣,喝著甘甜的山泉水,吃著美味安全、營養豐富的原生態食品,讓小孩在自然環境當中學習和成長,這才是真正的自然生活。

在城市工作是為了更容易賺錢,但是卻因此產生一系列的相關問題,例如為了要滿足工作的需要,最起碼需要有一個安全舒適的居住條件,為了順利到達上班的地點,需要有一部汽車,所以買房買車成了城市生活的基本要求,也是重大的生活開支,經濟條件提升之後,又想買更好的房子和更豪華的車子,辛苦工作換來的結果卻是為了滿足工作的基本條件,而不是真正的生活需求。人類生存最基本的物質條件是陽光,空氣,水和食物,在城市,這些物質的品質都急劇下降,所以說最劣質的生活品質就是城市生活,所謂的物質條件的改善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既然工作是為了生活,那就可以選擇更能貼近生活本質工作。基於小孩的出生,對於傳統文化的學習,參與社群事務和了解社群理念以及對於鄉村生活的嚮往這幾個因素,我和老狄進行的關於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交流,尋找一個能夠結合理想與現狀的生活方式,最終決定放棄傳統的工作,投入社群事務。能夠將以往工作經驗應用到社群事務的最好方法,就是先打理社群的捐購站,然後逐漸學習環境保育知識,成為有獨立開展工作能力的志願者。

在打理捐購站的同時,我在谷歌地球上仔細研究我老家的地形,尋找可能成為社群環境保育示範點的地方,一開始選好了幾個候選地點,都是基礎條件相對完好的地點,當我們看過第一個候選點之後,就決定不在看第二個地方了,因為這個地點的各項條件都很符合社群選地的要求,這個地點就是安遠縣欣山鎮大壩頭村。這裡的環境是四面環山,距離縣城約一小時的車程,隔了兩座大山,因為交通不便,原來住在村裡的居民被基本都移民出去了,常住人口由原來的700人減少到現在的100人。因為居民遷出,所以很多耕地被荒棄。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是的這個村子的現代化開發程度相對落後,對環境的破壞較小。 確定地點之後就開始相關的準備工作。經過幾次農戶探訪和組織農戶會議,向農戶介紹社群的專案和工作開展方式,社群的生物多樣性恢復環境保育示範點專案獲得了農戶的認可,現在正做一些準備工作。

鄉村工作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最核心的因素是要讓農戶獲得切實的好處,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工作將無法開展。農戶很少去關心永續生存和環境保育的話題,雖然這裡地域相對偏僻,但是農戶的思想並未被天然的山脈阻隔,他們也和整個大環境一樣,最關心的就是如何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賺更多錢,而我們要做的是如何在保育環境的前提下,讓農戶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並以此作為一個示範,讓更多人瞭解到,原來可以有一種方式,既可以保育環境,不再使用農藥化肥除草劑毒害土壤,毒害身體,讓我們生活在鳥語花香的大自然,同時也能增加收入,過著富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