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文稿

當前位置 /首頁/個人文件/徵文稿/列表

我的家鄉,我的四十年

我的家鄉,我的四十年

我的家鄉,我的四十年
四十年,足夠漫長;四十年,又極為短暫。改革開放以來的四十年,是中國經濟迅速蓬勃的四十年,也是歷史上發展最快、最好的四十年。對於大多數像我一樣的普通人來說,最直接的變化,莫過於衣、食、住、行方面的變化了。四十年前我還沒出生,聽媽媽講四十年前小村莊沒有瓦房,沒有機械的喧鬧聲,也沒有城市的車水馬龍,清晨的鄉村顯得寧靜而淳樸,成群的麻雀嘰嘰喳喳地叫著,一會落在屋頂上,一會落在樹枝上,一會在空中飛來飛去,劃過一道道美麗的弧線,給孩子們增添了些許樂趣。大人們扛著鐵鍬,推著木車,騎著唯一的交通工具,永久牌28大槓自行車,穿梭在土路中 。 1978年,我出生在昌吉二六工泉水村,一個僅有60多戶人家的小村莊,村裡大多數人家住的都是土坯房,條件稍好些的,住的也是半磚半坯的房子。屋子裡盤著火炕、土灶和土火牆。土火牆的頂上放一個白瓷碗,盛著半碗煤油,繫上粗線繩,這樣的煤油燈就是家中唯一的照明工具。屋子外面盤著灶,灶旁邊放著一架風箱,平時做飯就在這裡做,風箱前後一拉,火呼呼得就大了起來。那時,沒有自來水,全家的生活用水都要到深達6、7米的井裡去挑,家裡的菜也總是不夠吃,每次吃飯時我總是隻夾菜,爸爸就用筷子撥我的筷子說:“別總吃菜,多吃乾糧。”以至於到現在,我都還有心結。那時農村最基層的生產組織是生產隊。由於土地所有權歸生產隊所有,人們的生產積極性並不高,大家幹活出工不出力。莊稼長勢也不好,自然分到各家的糧食也不多。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 這次劃時代的會議正式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路線,啟動了農村改革的新程序。由此,農村迎來了新篇章。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不僅對土地有長期的使用權,而且對地裡的收成享有分配權。我清晰地記得,那時家裡分到了一頭小毛驢,這頭小毛驢就成為了我們這個家的主要勞動力。父親那時隻身一人從河南逃荒來到這裡,作為一家之長,帶領著我們,忙前忙後,播種、鋤草、秋收。那時我還在上國小,課餘時間也不閒著,跟著父親一起鋤草、間苗、栽紅薯、刨紅薯,還牽著小毛驢拉碾子,為小毛驢拔草料。父親為了改善家中的生活情況,還蓋了4間豬圈,養起了豬。

   改革開放,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聽說要安電燈,村裡人都紛紛趕來,坐在土坡頭上看著工人們幹活,心裡又期待又激動,我和他們一起看著工人們挖土坑、埋電線杆、再架線到另一個小土坡。終於,電燈安好了,即使徹夜讀書,早晨起來也不再有被煤油燈薰過的痕跡。隨著生活條件的日益改善,村裡有了第一臺電視,是一位鄰居叔叔家買的,為了能看電視,一到晚上全村的人都會到他家去。那時熱播的電視劇是《射鵰英雄傳》,每天放學後晚飯還沒吃完,我就趕忙跑去鄰居叔叔家看電視,由於我個子小,人又多,我就努力在大人群裡鑽著看。有一次,電視邊上放著一盆鮮人掌,我沒留心,結果腿上扎滿了刺,拔也拔不下來,疼得我直哭。後來,我家條件好了,也擁有了一臺自己的電視。在黨和國家的幫助下,在我們的努力奮鬥中,全家人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如今,黑白電視機早已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彩色電視機從模擬到數字不斷髮展,顯示器由球面到平面,大螢幕電漿、液晶、背投、立體、高清晰度等彩電技術的更新換代,令人目不暇接。村裡昔日的土坯房也早已沒了蹤影,磚瓦房和二層小樓房拔地而起,磚瓦房也一改往日的紅磚外漏,而是以精緻的瓷磚或大理石外貼代之,顯得整齊而典雅。村裡樓房或歐式或簡約的裝修風格與城裡相差無幾,曾經泥濘的土路也變成了平坦寬闊的柏油馬路,路旁已是樹木成蔭,百花齊放。“天晴一身土,下雨一身泥”的日子也早已一去不復返了。

     到了我上國中時,要到離家10裡以外的學校讀書。三年的國中生活令我印象深刻。學校綠樹成蔭,磚瓦教室連成排。宿舍是用洋灰磨的大通鋪,表面磨得亮晃晃的,有些小坑,每個同學上學時都帶一個草褥子。住宿的學生很多,睡覺的地方有限,所以每個人基本都不能平躺,側著身子一個挨著一個。夏天的夜,跳蚤也很多,它們藏在被子裡,衣服上,叮咬同學們,有時我們一晚上也睡不著。有次,大家睡得正香,滴滴答答的水淋在臉上,醒來一看,連被子都溼了,才知道原來是下雨了。大家就裹著幹被子一角蜷縮在角落裡,靜聽著,雨水滴向臉盆裡“嗒嗒嗒”的滴水聲,一直到天亮。早上,能吃上白麵饅頭是大家最幸福的事,饅頭數量有限,大家早早就去排隊了。冬天的晚上很冷,即使穿著衣服睡覺,也會凍得上牙打著下牙。家景好一點的學生,穿著一件絲棉棉襖,帶著電熱毯,那時,要是有一件大棉襖穿,該多好呀!

時光荏苒,40年的時光轉瞬即逝。村裡人從吃不飽飯,到家家有車有房,隨著庭院經濟的發展,村裡人都辦起了農家樂招攬遊客,如今的小村莊可謂是天壤之別。經過40年的努力奮鬥,我們終於從“溫飽線”上邁進了富裕之門。我也從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一躍跨入了中年人的行列。家鄉,是一個我生活了20多年的地方,是一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伴我一起成長的地方,是一個凝結了我太多情感的地方,是永遠存留著我美好童年記憶的地方。我,從這裡出發,從這裡起步,多年以後,我仍然認識她,卻不再熟悉她了,她巨大的改變,讓我找不到原來的回憶,卻為她的繁榮發展感覺無比欣慰。彈指一揮間,40年過去了,如今我開著小車行駛在家鄉寬闊的馬路上,感嘆著家鄉天翻地覆的變化,勾起了我對這生我養我家鄉的懷念之情。我記錄的這段與我有關的童年記憶,是對家鄉的一份惦念,也是對久遠記憶的一次喚醒,點點滴滴都飽含著對家鄉的期盼和祝福。我將帶著這份期盼與祝福繼續憧憬著,我的下一個四十年……

TAG標籤:四十年 家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