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報告

當前位置 /首頁/工作總結/調研報告/列表

社群調研報告2023年多篇

社群調研報告2023年多篇

社群調研報告範文2023年篇1

一、農村信用社改革的歷程及其評價

我國農村信用社發展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一是農村信用社組建和發展階段(1951-1959),基本保持了合作制的性質,農村調研報告範文。二是反覆和停滯階段(1959-1980)。農村信用社下放給社隊,成為計劃經濟體制下農村籌資和分配的主要渠道。三是農行代管階段(1980-1996)。信用社歸農行管理,兩套編制,兩本賬薄。農村基層信用社入股組建縣聯社,信用社與縣聯社為兩級法人體制。四是1996年至今。1996年信用社脫離農行,開始恢復合作金融性質。1996年8月,國務院釋出《關於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農村信用社正式脫離與農業銀行的行政隸屬關係,逐步改變為“農民自願入股,社員民主管理,主要為社員服務”的合作金融組織,並由中國人民銀行對其進行監督和管理,之後進行了一系列理順外部關係、明晰產權、強化內部管理的改革。

從1996年以來迄今為止的改革實踐看,我國信用社有三種形式:農村股份制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信用合作社。儘管農村信用社經過一系列改革,但無論是股份制商業銀行、合作制銀行,還是信用合作社,離完善的產權制度仍有一定距離。縣聯社統一法人形式,沿襲了原有的信用社產權結構特徵,仍存在所有權缺位的問題,民主管理有名無實,成立縣聯社統一法人,使信用社離農民越來越遠,對信用社的參與程度越來越低。在信用社擴大規模和信貸業務高度專業化以後,信用社的民主管理更加難以實現。在省聯社與縣聯社之間,在組織形式上,省聯社是行業自律組織,承擔著規範與管理縣聯社的職責,而實際上,縣聯社是省聯社的股東,作為一級法人,它有合法經營的自主權,省聯社對縣聯社的管理成了法人管法人,會出現縣聯社不服管的局面,調查報告《農村調研報告範文》。就股份制商業銀行來說,募集的股本中,中小股東所佔股本比例太小,而法人股東尤其是政府股份佔較大比例,可能造成內部人控制或者是政府對信用社的行政干預,為信用社偏離其經營目標埋下了隱患。合作制銀行的改革形式,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合作制中,自然人股東多,股本小,農民的無知和對合作社的不關心,使信用合作社的民主管理無法落實。而且,一人一票的表決方式,使大股東也沒有對合作銀行的實際支配權,而成了行長說了算。

二、農村信用社改革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

(一)積極影響

1、農信社交由省級政府管理,使地方政府與信用社的關係從行政干預到對其負責。

農村信用社交由省級政府管理,一方面有利於落實管理責任,發揮地方政府的作用,幫助農村信用社改善經營和發展業務;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管理信用社後,直接承擔了信用社的盈虧責任,這樣,地方政府會加大打擊逃廢信用社債務行為的力度。這樣,就能有效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營造地方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事實上,由於充分調動了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地方政府更加重視和支援信用社的發展,各地紛紛出臺了支援本地信用社發展的政策措施,信用社的經營狀況開始得到改善。

2、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的建立有利於支援農業產業化經營和城鄉一體化發展。

在經濟發達地區,二三產業迅速發展,農業產值和農業就業的比重都日趨下降,農村信用社作為一種合作金融組織,逐漸失去了服務物件。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及民營企業發展所需資金量大,信用社已不能滿足其需要,所以,成立股份制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

3、成立縣聯社統一法人後,能更好地支援縣域經濟發展。

農村信用社成立縣級統一法人後,農村信用社加強了管理,節約了成本和費用,資金調節能力增強,業務範圍得到擴充套件。同時,由於稅收減少及一些優惠政策的實行(無息再貸款,呆壞賬分期進入成本核銷,成立信用社風險補償基金),使信用社的盈利能力增強了,信用社有更多的資金用來支援農村經濟發展;成立縣級統一法人後,授信額度增大,農業產業化經營所需的較大額度的資金在更大程度上得到滿足;由於統一法人後,縣聯社統一提取準備金,統一核銷呆壞賬,過去的風險社支付壓力減小,相對落後的農村地區更有可能得到金融支援。

社群調研報告範文2023年篇2

xx年12月4日早晨,我帶著組織部發給的報到函懷著喜悅的心情來到了xx鎮政府,向黨委副書記報到。副書記看了函後,隨即吩咐了一名文員帶我去上班處,xx陣東蔡村。不一會兒就到了村辦公室。東蔡村的辦公室設在原來的國小辦公樓裡面。各種裝置都在新建,如會議室的桌子、凳子、電視機等都是新辦的。文員向村長、書記說明情況後,兩位村領導就開始幫我安排辦公室。村裡的各位幹部都對我很熱情,也很關心。這使我做好以後的工作有了更大的信心。我們新東蔡村是有原東蔡村、羨塘村、大坑村合併而成的。村長為呂培鑫,書記是張文平。

市、鎮人民代表將在12月28日進行換屆選舉。村裡正為做好選舉工作忙碌著。如核對選民,上報選民,如何推薦初步侯選人等。同時另一方面在進行全國第二次農業普查工作。居村民反映,村裡虛報田地現象嚴重。我們中國是一個大國,但山地多,耕地少,人口卻是多之又多。設想,全國每個村都多報一畝田,那全國會虛多出多少田地來?其實又何止會只多報一畝呢?這樣將嚴重影響的決策、戰略部署。此問題如不重視起來的話,若干年後,中國發生糧食危機不是不可能的。

這幾天來,我常會去村裡走走,看看,和村民聊聊。一方面可以瞭解村裡的情況,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與村民之間的感情。我們村裡最近在籌備造路(在老街上)。據說是一筆不小的投資。在老街一帶,有許多危房、舊樓。關於這方面的事,上次一名村代表向我細細的講述過。他說,曾經村裡召開過一次村民代表會,商議關於危房的事。因為村裡危房實在太多了,有些都要塌下來了,嚴重影響了大家的行路。當時會議結果是,村裡首要工作為拆除危房,以60元/平方米的拆除價賠償給戶主,取得村民的一致同意。可惜的是,過不了多久,村領導沒有首先拆除危房,而是毅然決定在老街修建馬路。(沒經過會議商討)因為危房、舊房都在老街一帶,以後萬一拆除,這條路造的不定會有價值。更為嚴重的是,因為建路而拆除掉了一個小小的平房,村裡居然賠給了他9000元(據說靠的是關係)。自此事發生後,那些危房戶主都跳了起來,再也不願意接受60元/平方米的拆除價。聽完這些,我的內心很沉重,不知道以後的工作該怎麼做,那些危房還怎麼拆。而拆除危房又是迫不及待的事。一方面為了保證村民安全,另一方面為了改善村容村貌。(村裡的危房舊樓至少有七十間以上。)

有位專門負責寫字的老大爺對我說:“現在的官啊,不行啊,私心太重。哪有那時候好啊,專門從整治幹部下手。幹部一定要以身作則,農村弄不弄的好就看幹部怎麼樣,我們村民是不會幹對村裡不利的事的。你看看,幹部的房子造的多好啊,用了這麼多田地又不交錢。幹事情麼這邊是朋友,那頭是親戚,不工正啊,私心太重。像你們這樣的來了最好了,沒有私心嘛。”我心裡在想,我不一定能做到大公無私,但至少我會先公後私。這位老大爺的一番話,是對是錯,我不敢枉加評論。聽起來還或有些忤逆之嫌,但不也值得我們去好好思考嗎?

有人說,村裡其實不是那麼團結啊。有好幾派別的。為了爭幹部當,爭代表,勾心鬥角。你來了就好了,你是沒私心的,以後他們就不會吵了。聽完後,我的心更沉重了,覺得只能沉默,憑我的力量,行嗎?說村民關係,我這裡人生地不熟,說權力,我只是個助理。所以,對於這種問題,我只能聽聽,想想,藏在心裡罷了。

社群調研報告範文2023年篇3

按照xx區委辦公室《關於貫徹落實省委第八巡視組巡視意見區委、區政府領導班子專題調研活動實施方案》的安排,我們深入到街辦、社群開展了社群建設專題調研活動。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社群建設的基本成效

目前,xx區城區現有城市社群居委會83個(含立新鄉6個村改居),主要分佈在全區5個街道和立新鄉。近年來,xx區始終把和諧社群建設作為構建和諧沙市的基礎工程來抓,在發展區域經濟的同時,大力推進社群建設,努力建設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治安良好、文明(20xx最新招商引資情況調研報告)祥和的城鄉社群,為構建和諧沙市夯實基礎,全區和諧社群建設正呈現出全新的發展態勢。從xx區社群建設工作情況來看,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社群和崗位設立逐步規範。20xx年實施社群建設改革以來,xx區根據中辦發〔20xx〕23號檔案要求,按照有利於提高工作效能的原則,充分考慮到城市發展規劃和原有居委會的特色,採取合併、撤消、新建等方式,先後經過3次調整,把建區之初的132個居委會調整為83個社群居委會,調整後每個社群規模適度,平均管轄戶數2500戶左右。xx區現實有的77個城市社群,目前核定崗位職數撥付經費的社群有68個〔其中解放街辦4個廠居、勝利街辦1個廠居、朝陽街辦2個廠居和2個(五星三村、柳林洲村)村未核定〕。20xx年全區社群換屆選舉,經區政府核定社群崗位數287個,後因工作需要,至20xx年3月社群崗位數增加至328個,較20xx年增加了41個崗位。

二是社群工作、工資待遇大幅提高。全區現實有社群工作人員399人,其中328個核定崗位人員中在崗251人,借調街辦62人,離崗退養12人,借調區直3人;街道社群自聘71人。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財政按每個社群崗位20xx0元/年、每個社群20xx0元/年(廠居15000/年)的標準向社群下撥崗位和工作經費。今年7月1日起,區政府提高了社群居委會的補貼標準,財政按照每個社群崗位15600/年、每個社群20xx0元/年(含廠居)的標準下撥崗位和工作經費,社群工作人員待遇一次性增幅達到56%。社群工作人員全員納入保險序列,辦理了三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大大提高了社群、社群工作人員的工作、福利待遇,穩定了社群隊伍的建設和發展。

三是社群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保障。按照壓縮辦公面積、擴大服務空間、拓展服務功能的指導思想,20xx年至20xx年,全區共投入資金1301萬元(其中爭取市級以上財政投入645萬元,區級財政配套426萬元,街道社群自籌230萬元),按照《湖北省社群服務設施建設若干指導意見(試行)的通知》精神,對社群實施了規範化建設和改造。全區新建街道社群服務中心1個(解放街辦),改擴建街道社群服務中心1個(勝利街辦);新建社群辦公服務用房27個,改擴建18個。截至目前,社群辦公服務用房面積在300平方米以上的社群50個,250-300平方米的社群7個。通過不斷的投入和建設,xx區街道服務中心和社群四室(圖書閱覽室、文體活動室、日間照料室、警務室)、兩廳(一站式服務大廳、居民說事廳)、一校(居民學校)、一點(慈善捐贈點)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51個社群居委會全面推行了一站式服務,服務居民、為民辦事、組織活動的基本功能不斷增強。

今年,對尚未達標的26個城市社群和2個即將批准成立的近郊鄉鎮社群(關沮鎮景湖、銀湖社群),近期已由民政部門申報了省級和市級建設專案,專案建設資金計劃投入760萬元。為激勵街辦實施建設專案,區民政局將籌措100萬元專項資金,對專案實施又快又好的街道給予以獎代補。專案實施完成後,xx區83個城市社群和2個近郊鄉鎮社群的基礎設施達標建設將畫上圓滿的句號。

四是社群服務和自治創新特色。xx區的社群服務已發展到家政、養老、托幼、計生、民調、衛生、社保、保安、法律、中介等十大系列多個服務專案,逐步建立了以街道服務中心為主體、社群服務站為基礎的上下聯動的社群服務體系。目前,全區已建成街道級社群服務中心2個、社群服務站51個,社群警務室83個、社群活動中心51個,社群圖書室48個、社群居民學校83個。與此同時,全區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幫困解難、關心群體活動。以沙市老姨媽服務隊、勝利街辦365社群服務和解放街辦彭國珍服務隊為代表的社群志願者服務隊伍日益壯大。志願者服務隊與部門機關幹部、社群工作人員一起深入到社群,進入千家萬戶開展多種形式的志願者服務活動,建立了志願者活動檔案。

社群以紮實而卓有成效的工作,為沙市的建設和發展贏得了巨大的榮譽。xx區先後獲得全國社群建設示範城區、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區、全國科普示範區、全國社群紅十字服務示範區等國家級和多個省市級榮譽稱號,絕大部分與推進社群建設有緊密的關係。20xx年xx區以創新居民自治形式,擴大居民自治範圍,拓展居民自治內容為代表的居民說事制度,在全區社群全面推行。該制度得到省委書記羅清泉同志的充分肯定,並在《湖北內參》上予以親筆批示。20xx年,在民政部召開的表彰大會上做了典型發言,在全省社群建設工作會議上做典型發言並得到大力推廣。xx區社群自治和服務水平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二、社群建設存在的問題

通過調查,我們也清醒地看到xx區社群建設還存在著一些薄弱環節,有待於進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1、社群工作體制機制尚不健全。一是社群與部門、街道的關係尚未完全理順。xx區對社群應承擔哪些職責,還沒有一套系統規範、操作性強的規定,多數部門把社群當作本部門的下屬單位,把原本應該承擔的工作任務下派到社群,卻沒有按照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原則下撥經費,使社群幹部壓力大負擔重。二是各類評比活動牽制了社群大量精力。據調查瞭解,一個社群每年要迎接如黨建、綜合治理、就業再就業、低保、計生、衛生、經濟等各類常規考核檢查20多個;迎接如平安社群、衛生社群、黨建示範社群、充分就業社群、文明社群、綠色社群等各類專門建立工作更是應接不暇。僅計生部門每年就有省、市、區三級考核,有季度考核、半年考核、全年目標考核、黨政考核等,考核工作貫穿全年始終,使社群疲於應付。

2、社群工作牌子雜亂資料繁多。一是牌子多。上級要求部門工作進社群、服務到社群,而這些部門在社群沒有工作平臺和落腳點,社群居委會成了這些工作任務的承接者和落實者。每個部門工作、服務進社群的同時都要在社群掛牌,多的一個部門要掛幾個牌子,且尺寸不一、顏色不同,還要求掛在顯著位置。如社群黨建聯席會、聯合工會、平安社群建立工作領導小組、紅十字服務站、勞動保障服務站、計生服務站、流動人口管理服務站、黨員服務站、婦女兒童服務站等等。一個社群要掛近20個機構牌子,且這些掛牌產生的費用,大部分需要社群自己承擔。二是資料多。現在每項工作都要專題建檔、建立臺賬,而且要求特別高,既要電子文件又要紙質文字,既要文字材料又要圖片影像,既要內容豐富又要統一外觀。一個社群半年的工作臺賬就有60本之多,平均每本都有2—3釐米厚,堆起來有1米多高,有些龍頭社群的資料已經多得無處可放。

3、社群人員混崗空崗現象普遍存在。由於街道工作人員不夠,在社群居委會成員屆期內借調社群幹部,造成了社群幹部流動性過大,社群工作缺乏穩定性和延續性。同時,由此產生的社群工作人員缺位,導致部分社群工作不能落實。據調查統計顯示,從社群抽調工作人員到街道機關各崗位工作的現象較為普遍,5個街道共抽調社群工作人員62人,抽調率為16.5%。同時,各街辦除向社群抽調工作人員到街辦機關工作以外,自聘人員現象也極為普遍。目前合計自聘人數達71人。其中解放街辦自聘8人,崇文街辦自聘12人、中山街辦自聘15人,勝利街辦自聘26人,朝陽街辦自聘10人。

4、社群工資待遇無統一執行標準。xx區自建區以來,就是將社群工作、工資經費全額納入財政綜合預算。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全區對社群工作人員的月工資基本標準按照600、700、800元引數執行,各街辦在此基礎上制定了本轄區的工資發放標準。由於各自為陣,各有標準,xx區5個街辦的社群工作人員工資待遇不盡相同,出現了同城同工不同酬的現象。20xx年7月起,政府大幅提高了社群工作人員工資待遇標準,月工資基本標準按照1100、1200、1300元引數執行,但是各街辦在具體實施中同城同工不同酬的現象仍然繼續延續,造成了街辦與街辦之間社群工作人員的相互比對,產生了一定的不穩定因素。

三、進一步推進社群建設的建議

根據黨的xx大提出的把城鄉社群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的目標要求,為積極探索有沙市特色的城鄉和諧社群建設新路子,建議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探索建立社群工作站、社群居委會並行模式。在社群居委會之外獨立設定社群工作站,實行工作站與居委會並行的管理模式,還原社群居委會自治的本義。社群工作站和社群居委會分別擔負不同職能。社群工作站的主要職責是在街道黨工委和街道辦事處的領導下開展工作,承辦政府職能部門在社群開展的工作,以及其他由區政府確定需要進人社群的工作事項。社群工作站的工作人員目前可實行全員聘用社群居委會成員,逐步推行社群工作隊伍職業化、專業化。社群居委會依法開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自治功能,依法協助社群工作站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社群居委會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按期進行換屆選舉產生其成員。

2、規範社群掛牌和各項檢查評比考核。一是在社群僅限於掛社群黨組織、社群居委會和社群工作站三塊牌子。對相關職能部門因工作需要掛牌的,由部門制訂統一模式、統一標準、統一顏色、統一安排、統一設計方案報區社群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批准同意,牌子只能掛在室內相關功能室內或製作照片留存備查。同時,掛牌所產生的一切費用應由職能部門承擔。二是規範各項檢查評比考核。凡對社群居委會工作的各項檢查、考核、驗收事項,應由組織活動的部門、團體事先報區社群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批准整合後,採用統一標準、統一部署、統一臺帳、統一考核、統一獎勵、成果共享的辦法進行綜合考核。

3、加強社群工作人員隊伍建設與管理。一是要嚴格核定崗位。社群工作站崗位數建議按照20xx戶以下4人,20xx-3000戶5人,3000戶以上6人標準核定;社群居委會崗位數按照省、市相關要求在進行換屆選舉時適時核定。二是要嚴格聘用程式。各街辦按照核定的崗位數聘用人員,須經區社群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批准後,在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按照程式辦理人事代理手續,並進入社會保障體系;社群定崗到人後不得隨意調換,確因工作需要統籌調配的,須書面報請區社群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備案;社群崗位出現缺額增補時,須報請區社群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批准,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組織考核,由街道聘用。三是要努力提高社群工作人員隊伍素質。加強對社群工作者的崗位實踐和學習培訓,提高社群工作者的業務水平,社群工作人員除參加各部門業務培訓,還需納入區委黨校培訓計劃。同時,要逐步實行社群工作者資格認證和持證上崗制度。

4、統一社群工作人員的基本工資標準。一是探索制定xx區社群工作人員崗位工資實施辦法,對社群工作人員受聘期間建立基本工資、補貼、獎金和社會保險等制度,社會保險按有關政策規定辦理。社群工作人員工資由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兩塊組成,基本工資由財政直接撥入個人卡號實行社會化發放;績效工資發放實行浮動制,由街辦考核發放。建立社群工作人員工資自然增長機制,逐步推行社群工作人員等級工資制,把工資水平同工作資歷、工作年限、工作業績掛鉤,以調動社群工作者的積極性,確保隊伍穩定。

5、大力推進和深化社群服務。一是進一步加大社群管理資訊資源的開發利用。加快社群管理資訊系統建設,全面完成社群資料的錄入和上傳。儘快完成社群管理資訊系統和區政府入口網站的對接,實現政府與社群的良性互動。要以社群管理資訊系統資料庫為依託,實現一數一源、一數多用,避免多頭資訊資料填報,減少社群工作人員的負擔,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在此基礎上啟動社群服務資訊平臺,推行預約服務、熱線服務、上門服務等多種形式,建立全天候的社群服務體系。積極探索社群服務市場化、專業化的路子,以適應居民群眾的服務需求,促進社群服務業的良性發展,從更高層次上推進社群服務。二是要重點做好便民利民服務,特別要做好面向困難弱勢群體的社會保障和救助服務、面向下崗失業職工的再就業服務和其他社會保障服務。進一步發揮社群服務業在幫助困難群體再就業中的渠道作用;強化對社群弱勢群體的幫扶機制,進一步健全社群扶貧幫困體系。

社群調研報告範文2023年篇4

xx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我國正處於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在社會正在經歷空前變革的時期,如何保持清醒的頭腦,居安思危,深刻認識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並根據本地社群工作的實際情況,積極主動地探索和諧社會建設的新路徑,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不斷以社群和諧推動城市和諧,進而促進全社會和諧,已成為綿陽市委和市政府面臨的迫切的現實問題。

科學決策是確保執政、施政正確的前提和基礎。中共綿陽市委,就社群建設問題,在充分調動民間參與的基礎上,廣泛徵求社會各界的意見,並借鑑國外政府決策模式,加大引智入政的力度。這既反映了其戰略性的前瞻思維,也反映了其對科學和民主決策的充分重視。11月29日至12月1日,受綿陽市委的委託,西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師生一行6人,在行政與公共事務管理資深專家、西南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曾狄教授的帶領下,深入綿陽就社群建設問題進行了實地考察和研究。

一、當前綿陽市社群建設的基本情況及特點

(一)社群建設的基本情況

自中央和省委關於社群建設的有關檔案下發後,綿陽市委和市政府高度重視社群建設工作。在市委和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各級政府普遍結合本地實際,積極探索社群建設新路子,形成了上下齊心協力、同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社群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在綿陽市有19個街道辦事處396個社群居委會中(其中城區131個,市縣城區和鄉鎮265個),現階段已湧現出“全國社群建設示範區”和“全省社群建設示範區”各1個,全省社群建設模範鎮2個,市級社群建設模範鄉鎮(街道)10個(市級10個,縣級3個),建立示範社群52個。“全國百佳學習型社群”、“全國青年文明社群”、“全國文明示範社群”5個,市級“文明社群”、“先進社群”25個,先後有2名社群幹部榮獲“全國優秀社群工作者”稱號,有2名社群幹部榮獲“全國社群志願者先進個人”稱號,有18名“社群優秀工作者”受到省委組織部和省民政廳的表彰。

1、社群建設工作制度逐步趨於完善。20__年以來,綿陽市委和市政府陸續制定了關於《綿陽市城市社群建設五年發展規劃》、《關於加強社群居民委員會建設的意見》和《關於健全和完善社群居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見》等十多項社群建設規章制度,促進了社群建設的規範化和法制化。並根據相關政策檔案要求成立了社群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協調和指導全市社群建設工作。

3、社群建設瓶頸現象區域性緩解。儘管目前絕大多數社群居委會的辦公設施和居民活動設施嚴重不足、社群工作人員待遇普遍偏低,社群建設經濟瓶頸現象突出,但市民政局等部門在市委和市政府的支援下,積極爭取其他部門的協調配合,通過採取財政支援、劃撥土地、減免費稅、房屋置換、改造或新建等多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基礎設施嚴重不足的局面。目前部分社群如高新區、經開區、農科區等地所在社群的辦公和服務用房已達到300平方米。大多數社群的年度總開支平均達到3萬元。

4、社群服務和社群活動初具規模。目前雖然綿陽的社群服務網路還有待於進一步開發和完善,但以區市縣為龍頭、街道為主體、社群為依託、轄區單位和社會成員廣泛參與的社群服務網路框架已基本形成。全市已建成社群服務中心12個,社群服務站396個,各類服務網點1900多個,已全部覆蓋區市縣政府駐地。建立社會捐贈站點136個,接收捐贈衣物10萬餘件,接收社會各界贈款560萬元。落實“星興計劃”專案91人,建設各類老年服務設施780餘個,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老年人休閒、娛樂、健身場所不足的矛盾。通過提供就業資訊、職業介紹、開發公益性崗位等形式,幫助25000餘名下崗失業和失地無業農民的就業問題。

全市已建社群圖書館和閱覽室213個,建全民健身路徑86條,並通過共駐共建、資源共享的方式,有效地擴大了居民的健身和娛樂活動範圍。建社群法律服務機構167個,900多名法律工作者參與了社群法制宣傳教育和諮詢服務活動。成立了100多支各類老年文藝活動團隊,豐富了社群文化活動。建立社群衛生服務中心10個,社群衛生計生服務站24個,有社群服務工作人員487人,一定程度緩解了社群居民的基本醫療服務需求。建社群警務室317個,建社群治安巡邏隊392個,落實社群民警388人,交警、巡警和消防隊員236人,巡防隊員1900人,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已基本形成,社群治安綜合治理進展良好。

(二)社群建設的特點

1、社群類別不同。根據調查情況初步分析,綿陽至少存在三種不同型別的社群:(1)純居民式社群,即遊仙開元中街(屬城市拆遷居民聚集區)、涪城順河社群(屬老城區居民聚集區)和金菊社群(屬工薪階層聚集區);(2)國有企業職工和下崗職工較集中的社群,即東材社群和工區街道辦事處;(3)城鄉結合區,即遊仙六里社區(屬“村改居型”社群)、高新東段社群(屬農轉非、企業職工和小區居民混居型社群)和經開區板橋社群(屬“失地農民安置型”社群)。其中,既有建區時間較長,功能發展比較成熟的社群,如遊仙區開元中街、涪城區順河社群等,也有建區時間短,各項工作正處於起步階段的社群,如遊仙東材社群等。此外,各社群所轄面積和人口規模也表現出較大的差異性。

2、社群實力懸殊。由於特殊的政策偏好,某些社群的經濟實力比較雄厚,如遊仙六里社區擁有規模較大綜合農貿批發市場和種子批發公司,其可從社群經營的公司中獲取充足的財力支援用於發展社群建設;但多數社群的經費開支嚴重不足,一些社群甚至處於長期負債狀態,如涪城板橋社群的負債累積已過60萬元,社群建設工作難以為繼。

3、社群需求各異。儘管各類城區存在某種共同的需要,但基於社群型別不同,面臨的問題各異,居民的社會需求也不盡一致。辦公和服務設施嚴重匱乏的社群,目前更關注的是基本辦公設施得到切實保障;在已得充足保障的社群,更關注的是如何深入開展社群服務;居於核心城區的社群,更需要拓展和深化社群服務功能;國企和下崗工人比較集中的社群,更側重於對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安置;地處城鄉結合部的社群,最需要的是對失地農民提供最低社會保障、社會救助服務以及就業培訓等問題。因此,針對不同型別社群,政府應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穩步推進社群建設。

二、當前綿陽市社群建設面臨的形勢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各項政策改革的不斷深入,與其他城市一樣,當前綿陽已步入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政策決策的深刻變化,經濟體制的深刻變革,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動,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思想觀念的深刻變化,在給綿陽社群的建設與發展帶來了機遇的同時,也對該市的社群建設工作構成了極大的挑戰。

(一) 當前綿陽社群建設面臨的機遇

1、巨集觀政策的調整,為社群建設提供了政策依據。長期以來,地方政府的績效考核過度偏重於gdp的增長,而對於地方政府政策創新重視嚴重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地方政府關於向基層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化解基層社會矛盾和解決基層社會公平正義等方面問題的探索與創新。可喜的是,自xx屆四中全會來,中央連續提出了關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系列新的執政理念和政策。10月11日,xx屆六中全會集體通過的《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更是明確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構想,確立了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原則,為地方政府構加強社群建設,探索以社群和諧促社會和諧的新路子,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政策指導和支援。

2、各級領導高度重視,綿陽社群面臨發展契機。各級領導高度重視社群建設工作,普遍認為綿陽市社群建設“第二個春天”即將來臨,並對社群建設工作充滿熱情,這是我們開展此次調查所始料未及的。綿陽市相關部門領導,受市委譚力書記的指示,對上海、南昌等地的社群建設情況進行了實地考察和調研。市委政研室根據實際整理的考察報告,受到了譚力書記的肯定性批示。市社群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對社群自治組織的職責、社群管理制度、社群政策性事務辦理條件和程式等作出了具體的明文規定。市民政局、涪城區、遊仙區等相關部門領導,也普遍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對近年來的社群建設工作,進行了深刻反思和認真總結。目前,全市各相關職能部門領導幹部對於社群建設工作上下一心、高度重視,必將有利於促進和推動全市社群建設工作的開展。

3、經濟實力壯大,社群建設瓶頸現象有望消除。經過近三十年的改革開放,綿陽市經濟規模逐漸壯大,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目前綿陽全市gdp為560億元,財政收入為50億元,並還在以近10%幅度的增長。經濟實力的壯大和財政收入的增加,對於解決當前綿陽市社群辦公場所和公益設施嚴重不足、社群居委會工作人員待遇偏低和工作經費緊張的問題,提供了有力的經濟支援,有利於緩解目前制約綿陽社群建設遭遇經濟瓶頸制約的狀況。

(二)當前綿陽社群建設面臨的挑戰

1、社群管理舊模式難以適應社會結構的新變化。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和完善,原本固定地從屬於一定社會組織的管理體制已被打破,不同級別與種類的單位大量“單位人”轉為“社會人”。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綿陽出現了大量的下崗和失業人員。宜於人居的環境和相對發達的經濟狀況,導致周邊農村地區的居民也紛紛湧入綿陽城區。全市流動人口已近10萬,約佔城市總人口的1/7。與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型別的多元化相伴而生的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主,同上述人群一樣,均遊離於傳統單位體制之外,對綿陽現有社會秩序構成了極大壓力,對原有的社群管理模式也構成了巨大挑戰。

其次,因地制宜,實行社群工作分類指導。明確事權範圍後,針對不同型別的社群面臨的實際情形,實行分類指導原則。對於財力物力都很充足的社群,如六里社區,應給予寬鬆的政策支援,以放手讓其探索社群建設新機制,在物質上無需予其太多支援;對於辦公場所和公益設施奇缺,自身造血功能差的社群,如東材社群這類企業改制新建社群,應予以必要的物質支援。因不同社群的建立背景、發展水平和人員構成不同,工作重點和服務方式也應所有不同,如老年人多的社群,文化娛樂、醫療保障是工作重點,發展滯後、外來人口多的社群,如城鄉結合部的社群,其工作重點是維護社群治安和穩定,協助解決就業問題;資源缺乏、發展空間有限的老城區,工作重點是在得到相應政策的基礎上進行自我發展。

再次,建立以塊為主、條塊結合、整體聯動的社群工作機制。社群工作不只是民政部門的工作,它還需其他部門和單位的支援與配合。對職能部門派駐街道和社群的幹部,應充分重視社群居民的意見,並將其納入派駐幹部的工作績效考核;對社群管理中專業性較強的工作,適度引入市場競爭,以適應社群發展和居民生活的需要。轄區內的企事業單位應在能力範圍之內儘可能地配合社群工作,社群要在保證這些單位正常工作的基礎上有償或無償使用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建立制度性條款對社群工作的單位和個人進行約束,如規定開發商在專案建設以前必須按開發規模繳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在專案完成並且出讓社群辦公場地和活動場所以後再返還。把對社群工作的支援納入各單位的工作職責,將單位所在社群的發展情況作為對單位的績效考核的參考。

(二)著力培育社群意識,確保居民積極參與社群工作

1、合理劃分社群,奠定社群意識形成的物質基礎和精神基礎。城市社區劃分要以生存地域為特徵,以方便自治自理;要以文化特色為紐帶,以形成文化認同;以守望相助為標準,以滿足社群人互助互利的基本要求。在自然,文化和利益的連結下,社群意識就具備了形成的現實條件。

2、適度授權社群,建立社群與社群成員(包括自然居民和駐社群單位)的密切聯絡。在社群建設中,政府可以把一些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事項許可權授權到社群,從而賦予社群一定的政治資源,讓社群成員意識到自己的生活、工作離不開社群,從而催生社群意識並,加強政權的政治權威。

3、深入宣傳社群,彰顯社群的內在價值。要通過各種宣傳媒體,充分展示社群建設與社群成員體戚相關,榮辱與共的關係。要讓全體社群成員認識到社群是安身立命的第一家園,社群是參政議政的第一平臺,社群是養身愉心的第一樂園。這樣,社群意識就深入人心了。

4、開展社群活動,給社群成員以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從社群服務到社群就業與社會保障,從社群文化活動到社會環境治理,讓社群成員以各種不同的身份,方式參與到豐富多彩的社群活動中來。只有讓社群居民享受到社群生活的各種實惠,社群意識才能轉化為社群生活的實際內容,才能真正培養起社群居民的社群意識和現化公民意識。

(三)強化社群服務功能,確保居民社群服務需求變現

1、建立社群事務受理中心,積極推進“一站式”服務。以建立規範化和服務型政府為契機,深化現有的“政務中心職能”,將為民便民服務向街道辦延伸,向社群延伸。建議對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在各街道和社群設立的各類行政事務服務機構和場所進行歸化和優化,統合設立“社群事務受理中心”,作為街道辦統一管理、方便社群群眾就近辦事的“一站式”服務機構,社會保障、社會救濟、就業服務、勞動保障、醫療保障和計生服務登記等,以及對來綿人員居住登記等與人民群眾基本生活和保障密切相關的諸多事務。對於在“社群事務受理中心”視窗不能當場辦結的事項,實行“社群事務代理制”,成由各居委會福利幹事、就業援助員、房屋協管員等組成的社群事務代理隊伍,切實將便民利民服務工作落到實處。

2、認清職責,因勢利導,積極開展社群再就業服務。強化勞動保障部門對社群就業工作的認識,重新定位社群就業服務。勞動保障部門應認識到,解決就業問題是政府的職責,社群的任務是幫助職能部門做好統計、調查、登記、審查的工作。應將分派給社群的就業工作進行重新分類,做好份內工作,整合全市就業資源,取消條塊分割,做到資源共享。依託社群摸清基層情況,深入瞭解群眾需求,充分尊重就業培訓者的個人意願,加強就業培訓的針對性,積極開展適合用人單位需求的就業培訓工作。實施約束和激勵機制,參加次數少或不參加再就業培訓的人員,收回再就業優惠證或取消優惠待遇,優先向用人單位推薦積極參加再就業培訓者。拓寬社群就業範圍,將更多失業人員納入社群就業體系。除“4050”人員和下崗失業人員外,逐漸將殘疾人、外來勞動者和新增勞動力納入社群就業範圍。積極開發公益性崗位、便民服務崗位和弱勢群體服務崗位,鼓勵相關企業通過連鎖經營提供購物、餐飲、家政服務、洗衣、維修、再生資源回收、中介等社群服務,努力增加就業崗位。利用現代資訊科技、打造社群就業資訊服務平臺,整合全市就業資訊和服務崗位資源,加大就業資訊的資源共享。

3、調動整合民間力量,加大社群保障和社會救助服務。針對各社群目前經費少、人手緊的情況,除適度增加政府的社會保障財政預算撥款外,建議政府充分發揮黨組織、群團組織、群眾性自治組織在充分了解對老弱病殘貧等弱勢群體需要的基礎上,為其提供各種應急服務,為優撫物件、殘疾人及特困群體緩解生活困難提供服務,為社群困難群體提供輔助性生活救助。支援和鼓勵社群居民成立形式多樣的慈善組織、群眾性文體組織、科普組織和為老年人、殘疾人、困難群眾提供生活服務的組織,使社群居民在參與各種活動中實現自我服務、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充分發揮社群民間組織的作用,建立社會志願者工作機制,加大社群公益事業服務力度,並根據因人而異的原則,幫助扶持弱勢群體。

4、因地制宜,積極創新,拓展社群文化教育服務。以社群教育學校平臺,增設教育培訓的科目種類,擴大教育覆蓋面。設立各類社群教育點、教育課程班,教育科目應涉及基礎教育、網路、英語、藝術、戲曲等多個種類。結合不同群體的需求,深入開展特色文化活動,積極孵化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社群文化團體,如戲曲沙龍、書畫愛好者協會等組織。結合重大節慶日,組織居民廣泛開展各種紀念活動,進行愛國主義、理想信念和社群文化等傳統教育。適當引進各種專業文化表演隊伍,為居民送上藝術大餐,在滿足需求中努力提升社群的文化品位。在鼓勵社群文化體育團隊開展活動的同時,引導文藝活動骨幹重視活動品牌的原創性,打造社群品牌文化。

同時,結合當地實際,根據不同社群對文化教育需求不同的特點,開展富有富有區域特色的文化教育活動。如在核心城區的開元中街、順河等社群,可以風土民俗等作為切入點,定期舉辦一些活動,結合春節、中秋、端午節等傳統的民俗節日,開展猜燈謎等活動,保護和弘揚地方傳統文化。在城鄉結合部的東段和板橋等社群,可以增強社群凝聚力為主線,組織家庭才藝表演大賽、家庭趣味排球比賽、社群建設宣傳口號徵集等活動,吸引以家庭為單位的社群居民參加。在外來務工人員比較集中的社群,如六里社區等,應以健康社群為主題,除舉辦社群籃球大賽、羽毛球比賽等健康文體活動,以及開展普法講座、禁毒宣傳、計劃生育宣傳外,還要營造一種關注貧困、關心弱者的社群文化教育環境。

5、加大投入、加強監督,加大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加大對社群居民的基本醫療和計劃生育的財政投入,切實保障社群衛生服務站和計劃生育服務站的基礎設施落到實處。以運營狀態良好,深受社群居民信賴的衛生和計生服務站為典型,不斷擴充和完善以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為主體的社群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網路,為社群居民提供充分的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技術指導服務。建立健全民主監督制度,加大對社群衛生服務工作人員的績效考核。實行收支兩條線和醫護人員收入與衛生服務中心收入脫鉤的政策,切斷社群衛生和計劃生育工作人員與市場聯結的利益鏈,充分發揮社群衛生服務的醫療衛生和生殖健康等保障功能。

6、全面參與,整體聯動,不斷強化社群安全服務。在社群建立融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與人民調解於一體,兼有信訪問服務功能的民事調解服務中心,以及時疏導和化解群眾矛盾,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創新工作機制,推行“信訪代理員”與“律師參與涉法信訪接待制”,加強對弱勢群體的法律援助,把化矛盾於萌芽狀態。同時制定和完善相關責任制度,確保代理的信訪事項及時得到辦理。配合各方力量,建立及時有效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機制,加強對刑釋解教人員、監外執行人員和有不良行為青少年的幫助、教育和轉化工作。整合民間力量,組織開展以社群保安、聯防隊員為主體,專職和義務相結合的巡邏守望、看樓護院等活動。加強特殊群體的管理和控制,預防和減少各類違法犯罪。加強社群防控隊伍建設,強化社群治安防範知識宣傳,提高居民的自防意識,鼓勵群眾參與群防群治和見義勇為,形成治安防範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

(四)加大資源供給力度,確保社群建設持續快速發展

1、加大財政投入,動員社會參與,切實解決社群工作經費不足的問題。為了使社群工作者能夠專心於社群建設,優化社群服務,政府必須加大對社群工作經費的投入。根據綿陽市社群發展的現狀,我們認為市、區兩級財政應共同承擔至少5萬元的社群工作經費;具體撥付金額應該根據社群人數多少按比例分配,適當照顧轉制企業社群和有特殊困難的社群;逐年適當增加政府財政投入,以滿足社群工作的需要。同時還應廣泛爭取企業單位的財力支援,積極爭取社會捐助和有獎募捐資金投入,為社群建設提供必要的財力和物質保障。政府部門還可以從倡導和宣傳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入手,鼓勵企業從實際能力出發儘自己的一份責任;也可以通過制定相關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在搞好生產經營的同時積極支援社群建設。

2、共駐共建,大力推進社群資源共享。社會參與是社群建設的核心,社會共建是加強社群建設的有效途徑。民政部門要建立和完善社群共建組織,健全共建體系,深入開展社群共建活動,增強社群轄區單位、各類組織和全體成員的地緣意識、參與意識、公共服務意識,形成“共駐社群、共建社群、共享社群資源”的良好態勢,最大限度地實施人力、物力、財力和其他社會資源的優化整合利用。各級政府要指定部門、指定專人帶領社群組織代表前往社群轄區單位落實具體事項,包括資源共享時間、要求和辦理相關手續,切實保證這一措施的有效實施。具體實施過程中,各級政府應該首先起到模範帶頭作用。

3、將社群辦公用房和公益性服務設施建設納入都市計畫,建立領導責任追究制度,確保有關政策落到實處。加大都市計畫實施管理的力度,把社群辦公用房和公益性服務設施作為都市計畫的強制性內容。在編制、審批都市計畫方案中,必須嚴格執行有關法規和標準的規定,充分保證社群辦公用房和公益性服務設施的建設用地。在組織審查都市計畫時,都市計畫行政主管部門要將社群辦公用房和公益性服務設施作為規劃審查的重要內容。對於因工作失職,導致社群辦公用房和公益性服務設施無著落、建築面積和質量不合格等問題,要嚴格追究有關領導幹部的的黨紀、政紀甚至刑事等責任,確保社群辦公用房和公益性服務設施落到實處

(五)建立科學績效考核機制,確保社群工作落到實處

1、科學界定社群工作績效考核的主體。社群工作績效考核的主體應是社群居民。社群居民應根據或委託居民議事會等機構參與在制定績效計劃、實現績效的過程、評價績效結果等一系列績效管理的活動,使社群居民能在實施自己參與制定的方案或計劃中,不斷增強社群意識。社群工作人員應以此作為開展各項社群工作的基礎,並將其個人的發展計劃和社群工作目標結合,促進社群工作人員的創造性和潛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此外,社群居民應委託居民議事會等針對因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工作內外部環境的變化,或社群工作人員本身能力的原因,而可能出現的偏離工作績效計劃要求的情況進行跟蹤考察,並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調整績效計劃,對社群工作人員的工作給予引導和支援,確保績效目標的實現。

2、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內容。由於社群工作人員績效計劃的內容包括職位說明和年度目標任務分解兩個部分,前者針對具體的職位,明確每個職位的工作職責和標準,其內容相對穩定,後者針對具體的人,明確每位社群工作人員在本績效週期內需要完成的目標,可以適時調整修訂。職位說明和年度目標任務分解共同構成社群工作人員當年的績效計劃。由於社群工作人員工作崗位的不同,社群工作崗位的職責性質、工作模式、人員分工和組合等有許多差異,客觀上需要通過建立多樣化的績效標準來體現或適應這種差異。所以實施績效管理先應在工作分析的基礎上製作職位說明書,確定每個崗位的職位關係、職責範圍、工作專案、工作標準、承擔責任和任職資格。

3、建立科學的定員、定責、定酬考核機制。確定崗位職責後,應根據相關職責要求,建立科學的定員、定責、定酬考核機制。根據因事設職原則,以基於工作本身需要制定職位設定和職位標準,以工作性質、責任大小、難易程度為職位設定的依據,以該職位固有的職能要求來設定工作專案、標準和所需資格能力。確定職位時,應根據系統整體性原則,必須考慮其功能、作用、安排的層次是否得當、合理,職位之間是否協調,所設職位和職責是否科學、合理。應根據最低數量原則,在能有效完成工作任務的前提下,儘量少設職位,以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冗員和開支。在科學定員、定職基礎上,實行科學的定薪定酬機制。實行二元工資制度,將工資金額從社群工作經費中劃撥出來,分成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基本工資按月發放到社群工作人員的銀行帳戶,績效工資根據年終的績效考核情況按等級發放,以增加社群財務透明度和充分調動社群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六)打造資訊科技平臺,確保社群資訊資源共享

1、加快基礎建設,構建社群資訊化服務網路。健全社群資訊化設施。根據循序漸進的原則,以科技城的建設為依託,以現有成熟社群為先導,逐漸加大政府對社群資訊化建設的投資。分階段為社群居委會配備電腦、傳真機、數碼相機等電子裝置;將社群工作人員電腦利用光纖接入網際網路;建立社群電教室社群電子圖書室和電子觸控式螢幕、社群服務繳費通等裝置,為社群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服務。

加強資訊隊伍建設。在增強信訪、社群戶籍、外來人口、市政、治安、環境等管理的效能,開展社群勞動就業、幫困扶貧、敬老養老、便民利民、法律援助等資訊服務的同時,不斷強化社群資訊化隊伍建設和電腦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通過舉辦培訓班、網上教學、開展業務骨幹指導等形式,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計算機操作以及網站維護和建設技能,力爭在最短時間內最大限度地實現社群工作的無紙化辦公。

2、圍繞居民需求,搭建社群資訊化服務平臺。完善電子政務服務平臺和打造陽光救助服務平臺。完善全市電子政務網路的建設,以市委、市政府等核心網路系統和區、街、居多個節點的都會網路絡系統為依託,為社群居民提供多類別的資訊資源,以使其足不出戶就能全面瞭解政府資訊和在網上完成辦理申報手續等工作。著力打造“綿陽市社群入口網站”,建立公益資訊資料庫,讓困難群眾自主選擇援助專案和物品,以增強救助工作針對性。促進社會各界通過社群入口網站,實現救助形式救助專案、救助內容的有效對接和快速交換。利用電子政務網路整合救助資源,為老弱病殘貧等弱勢群體,提供物質、醫療、就業等全方位的援助,實現社群資訊化的成果共享。

建立社情民意服務平臺和便民利民服務平臺。在建立“綿陽市社群入口網站”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設定“社群工作效能投訴、區長信箱、網上評議、民調新聞、意見徵集”等欄目。依託社群入口網站,成立“民意調查中心”,集網路調查、電話訪問、入戶訪談於一體,多角度、全方位地獲取社情民意,不斷推進和諧社群建設。並通過社群資訊化網路,對失業醫療、保險、就業等業務,實施網路動態管理;建立“網上社群繳費通”,使居民群眾可以輕鬆完成水、電、氣、數字電視、電話等各種費用的繳納和票據列印;實現社群房屋管理、社群安全、社群環境、工商業戶管理、地名公共服務等日常資訊的一體化管理,將社群居委會從繁雜的資料統計中解放出來,集中精力抓好和諧社群建設。

建立社群教育服務平臺。在“綿陽市社群入口網站”增設教育資訊頻道,開設“教師頻道、學生頻道、教育法規“等多個社群教育欄目,並將全市中國小網站聯接在一起,方便社群居民及時瞭解教學資訊和實現圖書資源的共享。建議根據循序見進的原則,先在有條件的社群進行示範,建立電教室,實現社群電子圖書室與全國文化的資訊資源共享,開展網際網路電化教學、電視會議、網上瀏覽、線上交流等多種功能的基礎上,以點帶面不斷滿足社群居民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

3、建立長效機制,推進社群資訊化快速發展。建立長效機制,使社群資訊化建設步入規範化、制度化、經常化軌道。建立健全社群資訊化建設規章制度,規範社群資訊化建設的目標任務、方法步驟、系統維護與保養;明確資訊採集、處理、釋出的程式標準和相關單位的責任、權利、義務等。強化社群資訊化建設考評,把社群資訊化列入社群建設規劃,強化社群資訊化網路建設、執行維護等情況的檢查和考評,並納入示範街道、社群建設的考核內容。切實保障社群資訊化建設經費,每年按比例將相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用於社群資訊化建設的網路維護和裝置更新,使社群資訊化沿著快速、持久的軌道發展,穩步推進全市社群建設。

社群調研報告範文2023年篇5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農村各項工作和各項組織的領導核心,是農村經濟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的組織和領導者,其影響力強弱,直接關係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當前的新農村建設是我國社會現代化的關鍵環節,它向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為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深入研究和解決新形勢下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全面掌握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情況,我社群通過召開黨員幹部、群眾座談會、個別走訪等形式,對我社群的組織建設情況進行了全面調研,並進行了認真思考,形成以下調研報告。

一、我社群黨組織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我社群黨員年齡偏高、文化程度偏低。我社群農民致富缺少好的“帶頭人”,社群老黨員多,留在農村的農民素質總體呈下降趨勢,發展黨員的後備力量不足問題。據調查統計,目前我社群農村黨員隊伍中,35歲以下的僅佔16.5% , 60歲以上的佔35.8% ;大專以上學歷僅佔8.2 % ,國中及以下的佔68.5%。社群黨員幹部發展思路不清晰,缺乏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的認識和判斷,“等、靠、要”思想較為嚴重。

農村黨員年齡偏高、文化程度偏低的狀況嚴重影響了社群黨組織活力和戰鬥力,與新農村建設的任務要求不相適應。近年來儘管社群黨組織在培養和發展黨員時,比較注重黨員結構和年輕化、知識化,但從總體上看,社群黨員年齡偏大、文化偏低的狀況還未得到根本改變,即便發展了一部分素質較高的青年農民入黨,也大多流動到外面打工,或從事其他行業,能留在農村務農和工作的很少。農村基層黨員年齡偏高、素質偏低的狀況嚴重影響了基層黨組織活力和戰鬥力,與新農村建設的任務要求不相適應。

(二)社群黨組織幹部培訓機制缺乏。建立農村基層黨組織幹部培訓長效機制能提高農村幹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同時也是基層工作新的嘗試與探索,有利於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幹部的執政能力,鞏同黨的執政地位,推進基層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當前缺乏對村級基層組織隊伍幹部的執政、素質的培養,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基層組織隊伍的建設和完善。

(三)基層組織建設的凝聚力還不夠。組織凝聚力直接影響組織的戰鬥力和黨員模範作用的有效發揮,凝聚力不夠會導致黨的政策在向農村推進過程中缺乏吸納力和滲透力,使政策效應大打折扣。目前社群幹部缺乏服務農村、致富農民的能力。

二、加強和改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對策和建議

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是發展中的問題,如果不對這些困難和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不及時採取應對措施,必將影響黨的政策在農村的貫徹實施,動搖黨的執政基礎。

(一)把培養、選拔社群黨組織帶頭人放在社群黨建工作的第一位。俗話說,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社群黨組織書記不僅是組織內黨員幹部的帶頭人,還是全體村民的帶頭人和引路人。因此,培養、選拔好組織的帶頭人是解決當前組織建設難題的關鍵。抓住社群換屆這一契機, 把那些政治素質好、工作能力強、群眾公認的好黨員選拔到社群黨組織的領導班子中來。按照把農村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優秀的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致富能手中的優秀分子培養成村幹部。

(二)創新社群黨組織管理模式,做好黨員工作。隨著社群產業結構調整加快,黨員從業多樣、流動性強,社群黨組織管理黨員受到地域的限制,黨員參加組織活動困難,因此,可以創新組織管理模式,利用社群農業優勢,在社群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裡建立黨的組織,特別是對致富願望強烈、致富技能較高的青壯年農民的吸引力更大,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社群黨員教育管理難、年齡結構老化等方面的難題。

(三)建立科學合理的培訓管理體制。社群黨組織建設中遇到的很多問題是與社群黨組織書記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風和陳舊的思想觀念分不開的。社群工作千頭萬緒,複雜多變,社群黨組織書記往往處於“老辦法不管用,硬辦法不敢用,新辦法不會用”的尷尬境地。為此,必須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培訓管理制度,不斷強化黨支部班子建設,不斷增強黨支部的凝聚力、戰鬥力和號召力。制訂農村黨員幹部培訓方案,建立一套及時、科學的農村基層難點、熱點問題反饋機制,將反饋資訊進行梳理、歸納,作為社群幹部培訓內容,不斷提高他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加強黨建工作督導,把社群黨建工作做在日常。黨建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和心血來潮,而是一個系統工程,把工作做在平常,經常督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使小事不出社群,大事不出街道,以黨建工作來統領社群工作的全域性,使“兩委”班子始終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團結戰鬥、為民辦實事的戰鬥堡壘。

三、對《條例》存在的意見和建議

通過召開黨員座談會,對《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進行了討論與徵求意見,主要是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通過座談社群黨員幹部對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認識不到位,重視不夠。一是對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的基礎性地位和重要作用認識不夠,沒有將其擺在應有位置,投入足夠的精力;二是責任意識不強,工作抓得不緊,措施不力。

第二,沒有很好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一是宣傳得不夠,黨員對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還不瞭解。二是學習不夠。基層幹部對《條例》一知半解,不知道其中內容。三是貫徹不夠。工作中落實得不紮實、不全面、不徹底,斷章取義,取我所需,為我所用。

同時針對以上的二個問題,社群將從以下方面為抓手,解決黨員幹部存在的問題:

?一〉提高認識,從思想上重視農村基層組織建設

一是社群黨組織要切實負起責任,主動抓、自覺抓,下大力氣,長抓不懈,抓緊抓好,堅持例會制度、領導幹部聯絡點制度等,落實好工作責任。二是社群黨總支書記是“具體責任人”,堅持“一把手”抓黨建,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二〉把貫徹《條例》作為搞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關鍵環節

一是要宣傳和學習好《條例》。要通過專題講座、專家講解、例項解析等多種形式,幫助廣大黨員、群眾和基層幹部理解和掌握《條例》的基本內容和精神實質。

二是用《條例》來規範工作,調動村民的政治參與熱情。同時要把貫徹《條例》作為保證社群黨總支的領導核心地位規範性檔案,使兩委會明白:村委會必須自覺接受黨組織的領導,黨組織有義務支援村民依法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