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方案

當前位置 /首頁/教學資源/教育教學方案/列表

國小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精品多篇

國小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精品多篇

國小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 篇一

課題:

準備課——數一數

教學內容:

教材第2{16;5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經歷從場景圖中抽象出數的過程,初步認識按順序數數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初步經歷運用點子圖表示物體個數的過程,初步建立數感和一一對應的思想。初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事物,滲透應用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他人的幫助下,初步體會學習數學的意義與樂趣。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用點子圖表示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初步體驗按順序數數的方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方法:

情境演示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談話:小朋友們都愛玩你們最想到哪兒去玩呢?

(學生交流)

這節課老師要帶我們班的小朋友到美麗校園去。

二、自主探索,維持興趣。

1、初步感知。

提問:在美麗校園裡,你們看見了什麼?分小組交流後集體交流。

學生描述:在燦爛的陽光下,綠樹

成蔭,鮮花怒放。鳥兒歡快地歌唱,蝴蝶快樂地飛舞,小朋友們玩得多開心呀!他們有的在騎木馬,有的在盪鞦韆,有的在坐小飛機,有的在滑滑梯。

2、數數交流。

提問:美麗校園裡有好多東西,你們能數出它們各有多少個嗎?

學生先自己數一數,再數給同桌聽。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選幾名學生做小老師,帶領其餘小朋友按順序數數。

總結方法。

展開討論:怎樣數數才能又對又快?

生分小組討論後集體交流。

師小結並強調一個一個按順序數。

3、搶答練習。

①提問:1個——(學生接:1個滑梯〉;2架——(學生接:2架鞦韆)……

(課件演示,從主題場景圖中逐個抽取10幅片段圖)

②學生自己看圖說圖意。如:3架

木馬……

4、用點子圖表示數。

①我們可以用一些最簡單的符號表示物體個數,你們想用什麼符號來表示?我們就用點子圖表示好嗎?1個滑梯用1個點子表示〔演示出1個點子〉。

②怎樣表示鞦韆的架數?為什麼這樣表示?怎樣表示木馬、飛機的數量?你還有什麼想法?

(讓學生暢所欲言)

國小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用1~6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知道1~5的數序,能認讀1~5各數,建立初步的數感。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體驗與同伴互相交流學習的樂趣。

4.讓學生感知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4~16頁

教、學具準備

教 師準備1~5的數字卡片、點子圖;學生準備1~5的數字卡片、5個小圓片、5根小棒。

教學設計

從現實中抽象出數

1.師:小朋友們,你去過動物園嗎?你們瞧,(課件演示)在一個天氣晴朗的早晨,老師和同學們來到了野生動物園。(課件出示14~15頁主題圖),這裡有這麼多可愛的小動物!跟你的小夥伴講一講,你看到了什麼?分別有幾個?

[創設學生喜歡、熟悉的情境野生動物園激發兒童主動探究的慾望。]

學生小組內交流,並且教師參與到個別組的交流中,引導學生按不同事物型別分類數數,並且進行有序觀察。

[通過教師參與,滲透分類觀察的方法。]

2.學生彙報。

3.老師根據彙報情況適時把卡片1~5貼在黑板上進行認讀。

同時讓學生找出自己的數字卡片,並擺在桌子上。

[通過小組交流、認讀數字卡片以及找出自己的數字卡片等活動,逐步抽象出數。]

反饋實踐

1.談話:老師說一個數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來嗎?你還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嗎?

[從抽象的數中再回到實踐中去,讓學生通過擺學具進一步體會數的基本含義,使學生在豐富的操作和實踐活動中逐步形成數的概念,發展數感。]

2.談話:老師拿出3個蘋果,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和老師同樣多的蘋果數嗎?

請告訴你的小夥伴你是用哪種方式來表示這個數的。

3.同桌之間考一考,教師參與到個別組的活動中。

感知數的順序

1.逐次感知1~5的順序。

課件演示,學生跟著擺。

學生先擺1個圓片,再擺1個是幾?這個2是怎麼得來的?再擺1個得到幾個?

依次感知3、4、5的來源。

[通過親自擺一擺,讓學生感知每一個數都是在前一個數的基礎上添1得來的。]

2.整體感知。

a.出示點子圖,你來給它們5個排排隊。

請兩名學生上臺擺,其他學生在下面自己動手擺。

[點子圖則讓學生整體感知數與數之間的橫向聯絡。]

b.擺好後提問:5的前面一個數是幾?3的前面一個數和後面一個數各是幾?

然後同桌間互問互答。

c.讓學生從1數到5,再倒著數一遍。

開放性活動

1.聯絡生活,豐富聯想。

談話: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用你自己的話來告訴你周圍的小夥伴。

[通過學生進行有關數的表述,加深學生對數的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身邊處處有數學。]

a.小組交流,教師參與到活動中,並適時指導,注意表述的廣泛性。

b.請把你的想法告訴大家。

學生彙報。

c.教師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數量為1、2、3、4、5的物體,看來只要小朋友們認真觀察,你會發現在我們的周圍有好多的數學問題。

2.猜數遊戲。

提問:

a.這個數在2的後面,可能是幾?還可能是幾?

b.這個數在4的前面,有可能是幾?

c.這個數在3的後面,而且在5的前面,可能是幾?還有可能是其它數字嗎?為什麼?

[利用這個遊戲引導學生逐步建立良好的數感,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3.張開想象的翅膀,創造學生心中的美麗世界。

師:用你們桌子上的圓片、小棒、卡片等擺出你喜歡的圖形,並跟你的小夥伴說說你擺的是什麼?用什麼擺的?用了幾個?

[此活動是為了初步建立數與圖之間的聯絡,並且讓學生體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

小組活動,老師到學生中間參與活動。

總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先互相說說,再告訴老師和大家。

[彙報學習成果式的總結,是創造性教學的最終基本環節。]

教學設計說明

1.創設情境,把學生生活中的問題轉化為數學研究的物件。

數學知識源於生活,並最終服務於生活,尤其是國小數學,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果我們把生活中的問題變為數學研究的物件,學生就會感到親切,產生對數學的情感,進而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

2.優化數學活動,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轉變為學生可以體驗的數學事實。

對於剛入學的國小生來說,深入地理解1~5各數的基數含義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需要把這些抽象的數學概念變成學生看得見的數學事實,採用直觀、形象、生動的教學方法深入淺出地教學,就能卓有成效地幫助學生建立起這些抽象的概念。同時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創新意識、探索能力和情感得到了和諧發展。

總之,在教學中,如果我們能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再用學的數學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就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學生的學習就能得到情感體驗。

專家評析

本教案設計最大的特點在於讓學生進行充分地合作學習。從出示主題圖開始,就採用小組交流的形式讓學生進行觀察。在接下來的反饋實踐與感知數的順序兩個環節中又通過同桌互考的形式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在後面的開放性活動中,小給合作方式使學生在用數進行交流和創新方面都得到了發展。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始終注意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去,並給予方法上的指導,很好地體現了教師作為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的作用。從全篇教案來看,設計者在教學手段方面形式多樣:創設情境、實物演示、動手操作、數學遊戲,這些都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達到主動探究,積極建構。

國小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從實際情景中抽象出連加計算數學問題的過程,直觀理解連加計算的意義。

2、掌握連加計算的方法,能正確地計算10以內的連加計算。

3、初步學習用連加計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體會連加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教學重點

理解連加的意義,會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把第一步計算結果記再腦子裡,再參與第二步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

10根小棒、實物圖形卡片。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同學們,小明是一個愛勞動的孩子。今天,她又在幫媽媽幹活了,瞧!小明在幹什麼?(出示小明在喂5只小雞)

問:現在地上有幾隻小雞在吃米?

二、操作探索,學習新知

1、引導觀察。

請同學們觀察。(小明在喂5只小雞,接著出示跑來2只小雞,停頓一下,最後出示跑來1只小雞)

2、交流、彙報。

①問:你看到了什麼?

小組交流。

②學生彙報。(學生可能說:小明在喂5只小雞,跑來2只小雞,又跑來1只小雞,共有幾隻小雞?也可能說有5只小雞在吃米,跑來3只小雞,共有幾隻?提醒學生,跑來的學生說出算式,5十2十1,教師問: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過的算式一樣嗎?不一樣。3只是一起跑來的嗎?)

3、揭示課題:像這種算式我們叫“連加”。

板書課題:連加

4、探究“連加”計算的順序方法。

問:5十2十1=8,你是怎樣算出數的?

①小組合作探索方法。

②小組彙報。學生可能說一個一個地數出來的;5只加上2只是7只,再加上1只是8只;共跑來3只,加上原來的5只,共是8只。(不管哪種方法,學生只要說出理由,都給予肯定。)

③教師總結計算順序和方法。

板書:5十2十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