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方案

當前位置 /首頁/教學資源/教育教學方案/列表

地理老師學期教學計劃多篇

地理老師學期教學計劃多篇

工作計劃是包羅永珍的,不同的人、不同的部門、不同的職別,他的著眼點和出發點會不盡相同,那麼所作的工作計劃從內容到形式都有可能存在著很大的差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地理老師學期教學計劃,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鑑。

地理老師學期教學計劃1

一、主要思想

本學期八年級地理備課組將以學校年度計劃為指標,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認真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逐步形成符合地理學科特點的"潤澤課堂"模式,努力提升教學品質,努力實現"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教學理念。

二、具體工作

(1)備課

1.加強備課組活動,堅持每週一次。

通過備課組活動,明確所教章節的重點、難點,並及時改變教學設計方式,提高課堂的主動有效性。

2.修改地理導學案。

認真研討並修改八年級地理導學案,抓好"引一引、探一探、釀一釀"三環節,體現導學案的導學效果,避免淪為習題冊。

(2)上課

1.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體現"小班化"精神,有效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並逐步形成符合地理學科特點的"潤澤課堂"模式。

2.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凸顯地理學科的技能培養。

(3)作業與輔導

1.作業批改規範、及時。

作業批改做到二次批改,對於作業批改中學生出現的共性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應予以清晰的再講解。

2.加強後進生的輔導工作,可課間進行個別輔導,也可通過學生間相互幫扶實現。

(4)專業發展

1.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區裡組織的地理學科開課活動,通過聽課,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

2.做好教學反思工作,及時記錄每堂課中自身和學生出現的問題,並提出解決措施。

地理老師學期教學計劃2

學生情況簡析

八年級(1)班學生總人數為__人,學生基礎不紮實。學生經過七年級的地理學習,三個班的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學習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閱讀地圖並通過地圖分析地理現象的方法,掌握了《國中地理課程標準》規定必須掌握的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從上個學期期末考試成績來看,八(1)個班成績較理想,八(2)、(3)班成績很糟糕。由於學生學習成績參差不齊,要分層次地進行教學,爭取通過本學期的教學,讓學生和。

本學期使用教材為: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

一章《從世界看中國》。

第一節《遼闊的疆域》。第二節《眾多的人口》第三節《多民族大家庭》.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

第一節《地勢和地形》。第二節《氣候多樣,季節顯著》第三節《河流與湖泊》。

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

第三節《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第二節《土地資源》第三節《水資源》

第三章《中國的經濟發展》

第一節《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第二節《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第三節《工業的分佈於發展》。

本學期教學任務及教學目標

本學期教學任務: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

2、認真完成學校所安排的教學任務。

3、讓學生了解中國地理概況,加強學生讀圖分析能力和合空間想象能力。

4、成績:努力提高學生的成績,在月考、期中、期末考試中爭取提高有勝率和及格率。

方法與措施

1、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2、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製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3、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在教研組,教務處的指導下,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臺階。

4、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

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5、每次月度考試後,全面做好每個學生,每個班級的質量分析。

注意發現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解決。

6、充分利用遠端教育資源和網際網路網路資源,精選優質教案,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真正提高地理教學水平。

地理老師學期教學計劃3

一、指導思想

指導思想以《地理課程標準》為依據,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努力使每一位學生通過學習地理,能夠對地理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通過學習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絡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培養學生“會學地理”。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承擔八年級三個教學班的地理教學任務。通過七年級地理教材的學習,學生對地理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具備了初步的讀圖、分析、判斷的能力。對世界概況有了一定的瞭解。對地理學習方法已基本掌握。但由於學生的程度參差不齊,在教學中要注重分層次,面向全體,不放棄每一位學生。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的編寫,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出發點,建立新的教材結構。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和情境,使學生能夠做到自主學習,養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本冊教科書始終如一地注意鞏固和強化地理基本技能和能力,使學生在理解地理概念、分析和解釋地理現象的過程中,獲得基本技能和表達、交流等能力的訓練。教科書結構設計中加大了“活動”的力度。力圖加強地理教學中的學生活動,通過學生討論、探究、實踐的教學途徑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第一章:《中國的疆域與人口》,共分四節。主要學習中國的位置、疆域、行政區劃、人口概況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況、我國的民族政策等。本章的教學難點是掌握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劃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級行政區劃的地理位置,記住中國省級行政區劃圖。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共分三節。介紹了我國地形、氣候、河流、湖泊的基本情況,以及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本章在中國地理中佔有重要的作用,內容繁多,難度較大。教學中應注意結合立體模型圖,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共分四節。介紹了我國主要自然資源的特點和分佈。重點介紹了土地資源和水資源。指出了我國自然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

第四章:《中國的區域差異》,共分三節。介紹了中國四大地理區域的農業和工業的基本情況,分析了影響交通、農業和工業分佈的因素。

四、教學任務

1、通過本期地理教學,使學生認識中國疆域概況,中國人口、民族特點及其地理分佈特點,瞭解人口問題給社會、經濟、資源、環境帶來的壓力。

掌握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劃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記住中國省級行政區劃圖。

2、認識中國的自然環境,瞭解地形、地勢,氣候,河流概況,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絡與影響。

並能分析對我國經濟發展、人民生活的影響。

3、瞭解中國自然資源分佈和自然資源所面臨的現狀,認識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的不良影響,提高學生節能、節約的主動意識。

4、認識我國經濟發展的概況以及取得的成就。

瞭解交通運輸網路和工業、農業的地區分佈差異,初步學會分析影響其分佈的因素,學會合理地選擇交通運輸方式。

5、繼續提高學生讀圖分析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並能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現象。

6、通過八年級《地理》上冊的課程學習,使學生真切的受到愛國主義教育,感受祖國的偉大和美好,樹立可持續發展觀的人地觀。

五、完成本期教學任務的具體措施

1、必須以新理念指導教育教學。

充分備課,吃透課標和教材,力求每節課,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排除疑點。

2、關注學生個體差異。

在面向全體的同時,進行分層次教學,做好轉化後進生工作。

3、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進行學法指導,和探究性學習,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4、突出地理學的“地域性”和“綜合性”特徵。

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現象和問題,逐步形成對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和“綜合性”特徵的認識。

5。密切聯絡生活和生產實際,注意挖掘學生的生活經歷和體驗,儘可能多地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鮮活的。

6、指導學生開展地理活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寓德育與教學之中。

地理老師學期教學計劃4

一、指導思想

遵循“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思想,貫徹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方針,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宗旨,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二、教學目的

(一)知識要求

1、理解地球、地圖的相關知識。

2、掌握地球的宇宙環境、大氣環境、海洋環境、陸地環境的有關知識。

3、掌握世界地理及相關分割槽地理的內容。

(二)智慧訓練要求

1、培養學生運用影象分析說明問題的能力和勇於探索,動手實踐的能力。

2、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

(三)思想教育要求

1、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宇宙觀。

2、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

論。

3、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勇於探索的精神。

三、主要工作

1、拜師學藝,取長補短按照學校要求,新教師與老教師結對子,堅持互相聽課,取長補短。

聽完課後,及時評課,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2、集體備課,持之以恆堅持每週一第八節集體備課,共同探討本週備課內容、重點、難點、教學目的、教法以及學法指導,對於備課中發現的問題集體討論,形成濃厚的教研氛圍。

3、參加教研,積極踴躍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認真聽取每一位同組教師的彙報課,示範課,努力探索地理教學的新路子,新方法。

4、研究教法,及時總結在教學工作中,及時總結自己的經驗教訓,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以利於今後教學。

5、教給學法,培養能力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逐漸滲透學習方法,使學生逐步養成自學能力。

四、重點難點

1、本學期教學的重點為自然地理相關內容。

2、地球運動、時區計算、等值線計算、大氣運動是本學期難點。

五、教學措施

1、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多利用多媒體技術,使得教學內容形象直觀,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2、適當補充課外地理內容。

3、加強雙向教學,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

4、加強輔導,保證差生跟得上,尖子生吃得飽。

5、精講多練,向45分鐘要質量。

6、虛心學習,多聽課,向老教師拜師學藝。

7、集體備課,互相探討。

地理老師學期教學計劃5

20__-20__學生學情的基礎上,如何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實現大學聯考奇蹟,是我思考的內容,併為此不斷地從想法走向實踐。

一、學校、學生基本情況

學校從高一直至高三都是沒有晚自習的,實行完全走讀制。高三暑期也未補課,今次開學以來有可能根據學生的要求,週六開輔導課。學生目前是從7:20-18:05在校學習,其他時間段在路上、家中學習和休息。就學業水平測試而言,文理科重點班的地理平均分為41分(滿分50分),普通班平均分39分。由於學測難度相對較低,並不能很好地反映學情。高二學期,花了近一個半月複習區域地理的地球、地圖與世界氣候,二個半月學測複習。暑期佈置學生自己依據地圖冊和區域地理書複習世界地理部分,本學期開學即測試,及格2人。學生對已學的必修123基本遺忘殆盡。一個側面說明,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的較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

二、可實現的目標

針對學生基礎及其理解、接受能力,應以基礎、主幹知識教學為主。文化課考生,部分文化課考生大學聯考分數目標為75%-85%,大部分考生為65%--75%;藝體生而言,地理得分鎖定在65%--75%,藝體生中美術生和部分音樂生,基本上從9-12月都在專業課集訓,真正文化課的複習應從2月開始,加之放假15天多,主要複習時間應在3、4、5月,時間特別緊,其他門課得分又難,文綜鎖定200分,地理分數應在70分左右。本學期在1月份才涉及藝體生回校開課的問題,當提前做好預案。

三、本學期複習的主要內容與檢測

1.內容:本學期主要複習內容為20__.9.1-10.31完成區域地理的複習,重在讀圖、填圖以及與大學聯考有關知識點的複習,通過檢測卷和月考來檢測複習情況,強調看圖、讀圖和填圖能力提升,強化對相關知識的讀背;

20__.11.1-20__.1.16複習必修1、2並迎接合肥市一模考試,以合肥市一模考試為風向標,調整複習進度、方法和模式。一模考試結束轉為必修1、2複習的補缺補差和必修3複習。(必修3大致2.15-3.12四個星期完成,進行二模考試)

2.檢測:自己的試卷隨堂考試、月考以及合肥的模擬考試。

四、自我再成長模式

1.基礎教學與實踐

(1)獨立做《五年大學聯考三年模擬》、《世紀金榜一輪複習》以及《新題策》,結合課標和考試說明整理紙質備課筆記和PPT;

(2)製作PPT、微課視訊,通過安徽基礎教育雲平臺、優酷、qq群等進行網路推送,解決重難點,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特別是藝體生學習;

(3)繼續結合時政材料開展“拓展講堂”7分鐘微課堂及網路視訊教學,將其打造為自己的品牌教學;

(4)通過網際網路+的網路模式,實現教學方式的創新與轉變,並推出免費教學和付費教學模式,實現利於自己學生,又服務更大範圍學生的學習。實現可持續發展。

2.學習與研究

(1)讀書、學習:目前訂閱有兩種雜誌,分別是《中學地理教學參考》和《地理教學》,需要認真閱讀學習。除此外,有關教育教學的專著也應花時間研讀。大學課本、《地理學報》等書籍、雜誌也是提升自己的途徑。

(2)實踐研究:根據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開展相應課題的實踐與研究,並得出相應結論。值得探索,這種途徑可讓論文真正落實於實踐,而非為了寫論文而寫論文。(此項也為職稱做準備)

(3)課堂教學:課堂教學對於一線教師來說,是一場修 煉!教師的生命力在於課堂,學生因愛上你的課堂,愛上這門課,再加以適當的指導,學生必然學好本課。通過觀看網路視訊,以及自己的教學實踐反思,不斷改進教學效果,最終成為一流的教育者。

五、實現目標的措施

1.充分備課,合理掌控教學速度、難度、廣度,使教學不偏離學生的實際情況,並能取得效果;

2.課堂40分鐘,必須追求效率,同時開動學生的大腦,促進學生動手、動腦;

3.佈置好作業和複習,並進行監督和指導,直至學生能實現自我管理、自我複習;

4.全體學生通過考試進行成績跟蹤,部分同學要進行單獨指導和嚴格要求,比如讀背書;

5.通過提問、測試等方式,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及時促進學生學習和成長;

6.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做人始終是第一位,因注重對學生成長的指導。

六、可預見的成果

1.教育教學更上一個臺階,對大學聯考的理解和把握也比過去好;

2.課堂教學更加有效、精彩,教學研究落地並富有成效;

3.學生學習積極、狀態良好,朝自己的大學聯考分數目標邁進;

4.培養出一批能夠運用地理思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