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論文

當前位置 /首頁/論文/畢業論文/列表

水利畢業論文新版多篇

水利畢業論文新版多篇

水利畢業論文 篇一

日前,浙江工商大學出臺了一份《普通本科生科研作品代替畢業論文(設計)暫行辦法》,獲准立項的部級及省級大學生創新專案以及學生以第一授權人獲得專利的科研作品,由學生本人向所在學院提出申請,學校同意後可以作為畢業論文(設計)代替。(7月2日《中國青年報》)

這些年,大學畢業論文飽受詬病,並始終成為社會的一個熱議話題。本科畢業論文的“存”“廢”之爭,真正意義不僅僅在於目前的本科論文質量的嚴重注水,還在於大學教育與實踐嚴重脫節的問題。改變本科生論文單一考核方法,實現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既可以讓學生以自己最擅長的方面展示專長,也可以激發學生髮明創造的積極性,更能引導學校教學改革實現與用人單位實際需求進行有效對接,進而提高學生適應社會需求、適應新技術革命和創新浪潮的時代要求,以滿足社會對各層次、各型別人才的需要。

雖說畢業論文是學生四年所學知識的綜合化、系統化,有助於培養他們研究問題的能力,但絕大多數用人單位不在乎論文水平的高低優劣,因為畢業論文不能反映畢業生的實際研究水平,不少畢業生為了應付過關,隨隨便便、馬馬虎虎、東抄西拼,根本不會花費時間和精力進行深入的研究。而科研作品則不同,既需要學生選準課題和研究方向,又需要學生花費大量精力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進行研製;其中,由於研製作品必須與實用性相對接,可以使高校學術考核由務虛向務實轉變,這將為學生進行學術研究與考核開闢新的思路,也會為高校教學和創新注入生機與活力。

水利論文 篇二

1.基本情況

宜都市共有中、小型水庫46座.總庫容1.9億m:現有堰塘10221口,機電排灌站206處,河2200處,農業灌溉渠道496km,田問末級渠道2500km。灌溉水窖505個,有效灌溉面積9153hm。這些工程成為宜都市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

宜都市從2004年開始探索小型農村水利工程產權“受益戶共有制”改革.2005年在全市推廣。到2007年年底.全市應改革的1l6個村,有114個村進行了改革,已改革的工程佔全市小型水利設施總數的81.4%。改革面涉及7.5萬戶,受益的灌溉面積達到6969hm,佔全市水田總面積的88.7%。

2.改革基本程式

“受益戶共有制”是指在小型水利工程產權與受益農戶掛鉤的前提下,將所有權屬集體經濟組織、農戶自用為主的小型水利工程的使用權劃歸受益農戶.受益群體以每個成員的受益面積為基礎確定其共有份額,受益戶按份額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工程經營管理由受益群體自主決定,並用合同明確其權利義務的一種水利工程權屬和經營管理制度這項改革可概括為“產權共有、管理民主、合同約定、堰隨田走”,改革程式一般分為六步:

(1)確定範圍

具體範圍包括小型水利工程佔地面積、水面面積、周邊界線的地理位置工程所含附屬物(如耕地、林地等)。在確定範圍過程中,工程周邊相鄰農戶(或其他業主)應簽名,以示界線無爭議有爭議的,先解決爭議再進行改革。

(2)受益農戶、受益面積公示通過公示程式達到兩個目的:一是保證工程的受益物件準確、受益面積(或其他受益專案)無誤,對群眾提出的異議進行核實更正。二是充分尊重農民意願,保障農民權益。受益範圍內農戶不需要或不願意參與這個受益群體的應當允許;受益範圍以外農戶願意加入這個受益群體的,也應當允許。

(3)集體經濟組織與受益農戶簽訂《水利工程使用權變更合同》合同主要內容包括:水利工程的具體名稱、位置和範圍,受益農戶戶主姓名、農田面積,合同期限,權屬變更內容,雙方權利和義務,違約責任等。簽訂合同前。有兩個必要條件必須協商一致。第一,合同期限要與農田承包期同步(30年),不能與土地承包合同內容發生衝突。第二,以農田灌溉為主的水利工程不能改變其灌溉功能。

(4)推薦產生受益農戶代表

受益農戶代表(即使用權人)由全體受益農戶協商推薦,從受益農戶中產生.負責處理水利工程管理事務,對外簽訂工程管理合同等。

(5)核發相關權屬證件

宜都市在實踐會考慮到,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是持久的,有些產業對水利工程依賴程度可能變化.暫定核發《水利工程使用權證》。在核發《水利工程使用權證》的同時,對水利工程附屬的土地、林地等,應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由有權核發證件的機關核發相應權屬證件,以保持水利工程權屬完整性。(6)訂立工程管理合同

“受益戶共有制”水利工程必須確定管理人。管理人通過協商或者公開競標確定。管理合同按水利工程收益情況分為兩類:有收益的。訂立承包、租賃等形式的合同;無收益的,由使用權人出資,委託管理人管理,訂立委託管理合同。

二、推動產權“受益戶共有制”改革的具體措施

1.“三級書記”抓水改,堅持高位推動

宜都市將“產權受益戶共有制”改革作為市、鄉、村三級的重點工作,建立了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水利部門專班落實的工作機制。

2.“兩級試點”抓示範,堅持樣板引路

一是抓好村級試點。2005年,宜都市在黃蓮頭村開展改革試點.僅3個月時間,就將全村120口堰塘改革完畢。二是抓好鄉級試點。全市10個鄉鎮各選擇1個村作為鄉級試點,做到邊試點邊推開,邊總結邊完善。三是抓好骨幹培訓。通過以會代訓,培養“水改”技術人員。

3.“五定模式”抓推進,堅持陽光操作

改革的核心內容是“五定”:一是以水帶田定四界。由村組專班核實勘定水系邊界。二是村務公開定農戶。以村務公開的形式,推薦產生堰塘管理人。三是合同管理定權責。村委會與受益農戶簽訂《水利工程使用權變更合同》,確保經營權到農戶;受益農戶之間簽訂《水利工程管理合同》,確保管理權到農戶。四是民主議事定發展。引導農戶參照“一事一議”的辦法,商定投資投勞額度。五是互助合作定發展。通過改革把農戶組織起來,調整優化農村產業結構,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4.“三項統籌”抓保障,堅持建管並重

一是統籌規劃。將農村小型水利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與發展現代農業結合,統籌規劃,充分發揮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綜合效益。二是資金統籌。市財政每年拿出近200萬元以獎代補,鼓勵農民“建水、用水、管水”。為確保補助資金足額到位.該市還探索推行了“一卡通”制,即為受益農戶發放銀行卡,待投工投勞所建工程驗收後,直接將補助資金打到卡上。三是專案統籌。將水利、財政、扶貧、移民等涉農部門的專案進行有效整合.共同推動農村水利建設的持續發展。

5.“一本證書”抓確權,堅持依法行政

2007年9月,宜都市借鑑農村土地承包和集體林權改革確權發證的做法.對實施產權“受益戶共有制”改革的農村小型水利設施,由市政府統一核發《農村小型水利設施權屬證書》。把農村小型水利設施的使用權和所有權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保障農民權益。

三、產權改革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侷限性

“受益戶共有制”改革是對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的創新,其作用已顯現出來。一是促進了農業生產要素的優化整合,使農村小型水利設施與農田成為一個有機整體,農田灌溉能有充足的水源保證。二是促進了水利工程管理的體制創新.扭轉了過去小型水利工程“使用個個有份、管理人人無責”的狀況。三是調動了農民建管熱情,促進了農村水利事業的快速發展。四是促進了農村生態與環境的全面改善。五是促進了農村和諧社會的建設。

“受益戶共有制”改革存在一定侷限性。第一,水利工程的受益物件必須明確。跨村跨鄉等規模較大的工程,因其受益物件不明確或不具體.不宜採取這種改革形式。宜都市在實踐中.將適用範圍定位於村以下的堰塘、泵站、河(壩)及渠道等小微型水利工程。正好選擇在適合這種形式的範圍內。第二,農民既得利益不直接、短期內不能發揮效益的工程。不宜採用這種改革形式。如防洪工程因其減災效益難以測算,不適合這種形式。

參考文獻:

水利論文 篇三

目前,雖然我國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是,相比較而言,我國的鄉鎮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水平還比較地低下,不利於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發展,使鄉鎮農田水利建設不能滿足農村經濟的發展要求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步伐。

1.1技術缺乏,管理落後

目前,我國鄉鎮農田水利建設隊伍中缺乏專業的技術人員,不能對水利的建設進行專業的技術指導,使水利建設受到嚴重的約束,直接影響了我國鄉鎮農田水利建設的實施。農田水利建設的管理制度落後,水利建設的管理講求的是責權分明,但是實際上,大部分的水利建設管理紊亂,管理者不能明確自身的職責和有效行使自身的權利,使水利建設存在的問題找不到人解決。

1.2損壞嚴重,投入資金不足

由於近年來,疏於對水利建設的管理,使鄉鎮的調水、分水、洩水等水利建設受到嚴重的破壞。除了自然原因,很多水利建設的破壞都是人為造成的,例如,很多地方的機井房的電機和水泵被偷。由於後期的維護不當,致使小水渠的提水閥門鏽死,當汛期來臨,閥門打不開,無法洩洪,出現嚴重的洪水災害,給人們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另外,由於國家的稅務改革,取消了農村的勞動積累工和義務工,使鄉鎮農田水利建設的投入資金不足,不能及時對水渠等小水利工程進行維修及加固,縮短了水利建設的使用壽命。

1.3年代久遠,功能退化

目前我國大多數的鄉鎮農田水利設施建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年代久遠,年久失修,導致鄉鎮農田水利建設的功能嚴重退化。很多的小型農田灌溉系統工程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有些地方的農民甚至在水渠上種植了莊稼或樹木,直接阻礙了農田水利設施功能的發揮。部分農田水利設施由於沒能及時維護,已經完全不能發揮其功能,對農業的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1]。

2、分析鄉鎮農田水利建設問題出現的原因

2.1管理落後的原因

現存的鄉鎮農田水利建設管理落後,主要是因為鄉鎮農田水利建設的管理主體不明確,執行管理機制和維護機制尚未形成,對已建好的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沒有做好,已損壞的水利工程不能得到及時的修護,浪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所以鄉鎮農田水利管理部門要根據當地水利工程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完善的管理制度,使水利工程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

2.2投入資金不足的原因

在我國,小型的水利建設一般都是地方自建,國家的資金投入少。一些地方經濟好的,還能夠抽出部分資金投入到農田的水利建設上來。如果地方經濟狀況不好,根本就沒有資金投入到農田的水利建設。另外,自國家的稅收改革後,農村水利建設一般都是組織地方上的人出工出錢出力去修建水利工程,人們參與的積極性不高,直接導致了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資金籌備困難。

2.3建設速度慢的原因

目前,鄉鎮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主要是依靠當地的鄉鎮人民,實施的是義務工制度。例如,農村農田水利工程遭到破壞,能夠進行修補,達到自求平衡的狀態。但是自從國家取消了鄉鎮的義務工和勞動積累工,影響了鄉鎮人民農田水利建設的熱情,將鄉鎮人民作為農田水利建設的主力軍將沒有辦法適應農村發展的新形勢[2]。

3、探討促進農田水利建設發展的相關措施

3.1建立健全的管理機制

建立健全的農田水利建設管理機制,可以以鄉鎮與小流域為單元,由縣級統一管理。加大節水工程的實施力度,同時還要不斷增強鄉鎮人民的節水意識,推廣“按量計徵”的農田水利建設管理機制,不斷健全水利工程的配套設施,降低水資源的浪費,保證農田的正常用水。

3.2加大資金投入

在緊抓大中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時,也要重視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國家要加大對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資金投入,不斷改善小型農田的水利設施。各級地方政府也要不斷加大小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同時對於上級給予的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資金不能擠佔挪用,必須做到專款專用。還要不斷的總結經驗,盤活農田水利建設的資金,還要做好農田水利建設資金的審計與跟蹤工作,各個縣區的水務局要與各鄉鎮協調,堅持先急後緩的原則,對於抗旱井、主幹渠、支渠等重要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要先建設。同時還要做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管理制度的創新,要適應農村新形勢的發展,保證農田水利建設管理的職責明確,做到出現問題,能夠找得到人來解決,確保農田水利管理的有序進行。

3.3建立水利建設發展績效考核機制

將農田水利建設中的防洪抗旱、人們的飲水安全問題、水資源的保護與管理問題等等工作專案實施個人責任制,將具體的責任落實到個人,建立相關的績效考核機制。一旦出現水利建設的問題,如抗旱、供水、防洪等出現問題,能夠找到明確的責任人,如果問題嚴重,還要對相關的負責人進行問責。

3.4加大宣傳力度

加大鄉鎮農田水利建設的力度,能夠增強鄉鎮人民建設水利工程,保護水利工程的意識,提高鄉鎮人民投身到農田水利建設中去的積極性。加大農田水利建設相關的法制宣傳,能夠提升鄉鎮人民的法制意識,做到依法用水,自覺的維護好農田水利工程,實現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3]。

4、結語

水利論文 篇四

1.水利資金配置量無穩定增長機制

①水利資金佔GDP的比重持續走低。國外水利資金投入佔GDP的比重一般穩定維持在2%以上,從而保證了水利投入隨經濟的發展而穩定增長。而我國1952~2000年水利財政支出佔GDP的比重平均只有1.17%。從時段分析,也只有“二五”至“五五”時期的比重在1%以上,20世紀80年代以後的“六五”至“九五”時期卻出現持續走低的局面,均在1%以下。

②水利財政支出佔財政總支出的比重持續低迷。國外水利財政支出佔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平均為5%左右。而我國1952~2000年平均比重為4.2%,只有“二五”、“五五”時期其比重在5%以上,分別為5.2%和5.9%,其餘絕大多數時期均在5%以下,最低的“七五”時期僅佔2.7%,這說明財政對水利的支援力度是不夠的。

③在各種基建支出中,水利基建支出所佔的比重最低。新中國成立以來水利基建投資佔國家基建總支出的平均比重不足4%,尤其是80年代以來,各種基本建設的投入及發展極不協調,水利所佔比重一直持續降至3%以下,以致水利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

2.水利資金的配置機制執行不暢

水利資金的配置機制,是指在資金的籌集與運用中配置主客體採取何種方式和手段分配資金並分佈不同專案之間相互關係的總和。由於水利資產的特殊屬性,決定了水利資金配置機制為:政府主導計劃型的水利資金配置機制和市場主導型的水利資金配置機制。然而,我國水利資金配置的兩種機制均執行不暢。

①政府型水利資金配置機制僵化。對於大中型公益性水利專案,一般由中央與地方政府共同出資承擔,因而中央水利財政資金分配至不同地方的水利專案需有地方政府財政資金的配套。然而,由地方政府配套的水利財政資金供給明顯不足。在我國,由於長期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水利財政資金的計劃配置模式根深蒂固,過於僵化的計劃配置模式使水利資金在配置主客體和專案的執行上,其效率大打折扣,存在大量的前期工作準備不足,該在計劃內配置的資金閒置沉澱,不該在計劃內配置的資金又不敢根據資金執行的自身規律無計劃配置。以上表明,各級政府及配置主客體之間的不合作行為致使政府計劃型水利資金配置運轉不靈。

②市場型水利資金配置機制梗阻。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水利資金逐步打破了計劃體制下“政府+農民”的二元投資格局,開始向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格局轉變。但總體上社會資金參與水利投資的規模和份額仍然不大。儘管國家採取了眾多的巨集觀調控政策,鼓勵社會資金投入水利行業,以減輕政府投資的壓力和促進水利的快速發展,但由於水利的價格機制和提供公益型服務的補償機制尚未建立,水利專案的投資回報達不到社會平均的投資回報率,使社會資金一般不願投入水利專案。表明市場化引導社會資金配置於水利專案的機制受阻,無法吸引更多的社會投資。

3.水利資金配置失衡、效果不佳

①水利資金地區配置失衡。水利資金的配置量應該取決於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量。在我國,儘管東中部地區較西部地區經濟發展速度快,對水利資金的需要量也比西部地區多,但經濟發展的不協調與水利資金配置的地區失衡是互相影響的。也就是說,西部地區除了經濟發展的其他因素較東中部地區薄弱外,水利發展的滯後也是阻礙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在過去50年中,中央水利專項資金向西部地區的配置量僅佔東部地區的1/2,而西部地區國土面積是東部地區的4.5倍;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央水利資金配置結構中,東部地區佔40.7%,中部地區佔38.1%,而西部地區僅佔21.2%。

②水利資金配置效率不佳。衡量水利資金配置效率的重要指標是專案成功度,它是由一個指標群綜合測算而得的全面性的指標。有資料顯示,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水利專案的綜合專案成功度大致在70%~85%之間,平均為80%左右。僅從專案成功度中的兩個分指標(資金到位率和資金閒置率)來看,其配置效率也是相當低的。據統計1998年全國平均資金到位率為74.7%,因專案前期工作不足,造成資金閒置率為16.8%。

③水利資金配置效果欠佳。一是水利固定資產使用率偏低,水利設施處於閒置狀態較嚴重。據統計,“四五”至“九五”各時期水利基本建設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分別為56.5%、63.9%、88.8%、71.9%、61.5%、45.4%,這表明我國水利設施尚未達到理想使用狀態。二是部分水利專案未按計劃建成。據1998年抽審發現,未按計劃完成的有1173個專案,佔抽審專案數的8.31%,還有263個已建成專案不能按設計要求發揮效益。

4.水利資金誤配置現象時有發生

水利資金誤配置,是指水利資金未按規定使用或因其他原因使專案失敗而導致水利資金使用不當的總稱。它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工程前期論證不充分,決策失誤導致的資金誤配置;另一種是配置主體或使用主體未按規定使用資金,置換使用水利資金。水利資金的誤配置通常是在配置主體和使用主體不科學、不合理、不規範的資金使用行為中產生的。

5.水利資金的良性執行機制梗阻

水利資金良性執行機制,是指水利資金從多層配置主體轉移到使用主體並最終通過專案的運用轉化產生預期效益,實現有效的資金增值這一完整有機的動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資金運動轉化的各個環節不受任何阻礙,均能保證水利資金的安全轉化與實現最大增值,這是水利資金良性執行的基本標誌。現實的表現是:在資金籌集和配置階段,一方面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出現供求缺口;另一方面又經過多層次配置主體賬戶,才能最終到達配置專案,致使專案資金處於閒置狀態。在專案施工階段,常有配套資金不足或資金到位率低等多種原因致使施工計劃期延長,水利資金不能順利轉化為預期的水利資產,形成資金在施工中的梗阻浪費。在資金增值階段,一方面大量水利資產處於利用率低和閒置狀態而不能產生效益;另一方面,由於水利的價格機制和提供公益型服務的補償機制尚未建立,資金增值率極低,較多水利單位即使滿負荷運營也只能處於保本甚至虧損的狀態。

二、水利資金配置問題產生的影響

1.制約了水利的可持續發展

要保證水利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對水利有足夠的資金投入,使之與其他基礎設施的發展保持協調與同步,才能最終促進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但是,我國水利資金配置數量供給缺乏穩定增長的機制,資金來源無穩定的數量保證,波動隨意性大,嚴重製約了水利的可持續發展。

2.降低了水利資金積累與轉化的質量

良好的水利資金配置機制應該具有自動積累資金、合理分配資金以及資金有效增值的能力,這種能力內在地依靠配置方式與激勵的動力。然而,在我國水利資金配置中,一是政府主導型配置機制往往因政府體系的設定和多重配置主體的存在變得缺乏效率,這就明顯地降低了水利資金轉化的數量與質量;二是政府主導型配置機制對水利設施的運營設計的制度安排帶有濃厚的計劃性,與市場化和利潤最大化經營目標有一定距離,從而使水利設施的運營效率低,水利產品和服務得不到有效的市場價格,從而造成水利資本積累的困難;三是市場主導型配置機制能夠實現資本的自我積累與合理配置,其目標在於經濟利潤的最大化,但它對公益性極強的水利設施的資金配置卻失去效力。

3.影響了水利資產預期目標的實現

從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首先,在水利資金的配置格局中,水利資金的投入量和地區之間的配置失衡,使水利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因素;其次,由於水利資金到位率低,閒置與漏損共存,加上地方配套資金的不足,一些工程專案不能按原設計標準、規模和進度施工,從而影響了工程效益的發揮;最後,水利資金配置效益的獲取並未達到最優化,我國現有水利設施的利用率不高,尤其是水電的結構性過剩,使得這些水利專案不能產生最大化的效益,這就背離了水利資金在專案配置中預期的效益目標。由此可見,水利資金配置失衡、效率不佳制約了水利資金配置的預期目標。

4.加劇了水利資金的供求矛盾

在我國水利資金配置中,雖然總量逐年增加,但供求矛盾一直存在並有加劇的趨勢。這是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要求水利為經濟發展提供可持續發展的支撐,因而水利資金需求的增長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是一條客觀規律。當然,經濟的發展也為水利資金的增長提供供給需求。但由於認識和戰略選擇重點不同,經濟本身對水利資金的實際供給就可能具有較強的伸縮性,這種變化可能與日益增長的水利資金需求背道而馳,從而不是縮小而是加大了客觀上水利資金的供求缺口。

5.阻礙了水利資產的持續社會再生產

水利資產的社會再生產有兩種方式:一是保持原有規模的簡單再生產,二是增加規模的擴大再生產。但從目前來看,我國水利資金執行的各個環節並不暢通,資金分配和轉化階段存在著閒置和截留等問題,資金增值階段存在水利資產利用率不高等問題,嚴重削弱了水利資金的執行速度與質量。與此同時,水利資產的經營管理不善,以及不合理的市場價格與分配積累,致使不少水利單位面臨著虧損甚至於破產的邊緣,這就更談不上水利行業資本的自我積累,也就無法保證水利資產的持續社會再生產。

三、水利資金配置問題產生的原因

1.政策改善滯後與巨集觀監控力度不夠

我國《水利產業政策》1997年才頒佈實施,這一政策的頒佈標誌著水利資金的籌措與配置開始逐步走向正規與成熟。但在1997年以前,由於我國沒有水利的產業政策,水利資金的籌措與配置形成了“政府+農民”二元投資與配置格局,水利資金來源渠道狹窄,配置數量極為有限並且增長緩慢,水利事業就成了僅是政府與農民的事業,因而也嚴重阻礙了社會其他資金的注入和水利事業的持續快速發展。

政府的巨集觀監控是水利資金持續穩定增長的根本保證,但我國水利資金的監測系統還未建立起來,監測體系滯後於水利資金投融資的要求。由於監測不力,水利資金巨集觀調控就會因無準確可靠的監測資訊變得不能展開,從而使水利資金在數量供給上的持續增長得不到保障。

2.事權劃分不清與產權模糊不明並存

在水利產業政策確定事權劃分後,實際工作中仍然存在模糊的現象,致使水利投入的不同主體相互推諉、彼此依賴。

規範的水利產權制度是水利資金數量持續增長及配置機制執行順暢的根本保證,但我國水利產權制度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一是計劃體制形成的水利管理體制造成的“責、權、利”不明的問題仍然存在;二是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仍未改變;三是水利資產流失嚴重。正是由於水利產權不明,水利資金的配置機制及其良性迴圈增值機制層層梗阻,社會投資者就不願把資金注入水利產業,進而制約了水利資金的數量增長。

3.水利資金配置制度及政策安排不當

一是計劃配置的制度形式損害了水利資金的配置效率,在計劃配置的制度中,政府既是計劃的制定者,又是計劃的執行者,水利事業的發展及其資金的配置完全通過計劃的方式變成了政府的事,包括農民的投勞也通過政府的計劃來實施。二是計劃配置的體制格局加劇了水利資金的漏損,水利資金的配置由多個部門共同完成,使配置水利資金的主體產生“尋租”行為,其結果是水利資金最終流入專案建設和真正發揮作用的越來越少,必然造成水利資金的供求矛盾更趨緊張;同時,“政出多頭”容易形成單位之間的矛盾摩擦,拖延資金配置的時間,降低資金配置效率。

4.水利資金缺乏全過程控制與監管

從我國實際情況來看,水利資金的配置與執行並未實施有效的全程監控,主要表現在:一是隻注重專案建設驗收之前的水利資金運動過程,而對執行期水利資金後續增值運動過程失去了有效的監控;二是雖對專案竣工前期水利資金的執行實施了監控,但仍有控制不力或效果不理想等缺陷;三是我國水利專案的後續監控目前尚無有效的監控主體以及相應的監控手段、監控指標加以配套,從而使得水利專案建成後執行質量不高,執行效果並未達到最優化。

5.水電價格扭曲,分配政策不合理

現行的水價制度存在重大缺陷。從供水價格來看,政府考慮減輕農民(居民)負擔而壓低水價,使供水價格低於其成本,這是嚴重違反市場經濟規律的。從供電價格來看,一是同網不同價;二是由於水利工程的特殊屬性,基本沒有形成自身的比較完整的供電市場區域。這種受阻的水利資金執行機制或不相匹配的水利投入產出機制,嚴重影響了社會性資金投入水利建設的積極性。

四、水利資金合理配置的對策

1.加快完善我國水利投融資政策

第一,健全水利的投資機制,一是劃清水利專案的類屬,明確市場與政府以及各級政府投資分攤比例;二是完善政府財政投入機制,包括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財政補償機制和財政信貸機制。

第二,建立靈活有效的融資機制,關鍵是要調整水利融資政策,改善融資環境,創造新的融資方式,改善投資環境,積極利用外資,吸引民間投資。

第三,培育規範化的水利市場主體,一是轉變水管單位主體的性質與職能,建立水利經營的法人實體;二是加快水利產權制度的改革,實現經營性資產和公益性資產的分離,並賦予水利經營實體的法人財產權,使之真正承擔保值增值的責任,並形成明晰的水利產權制度。

第四,完善投資回收補償機制,一是要合理確定灌溉、供水、水電等產品和服務的價格,使投資者能從中獲得合理的投資回報;二是要加大水利建設基金的籌集力度。

第五,加強水利投融資法制建設。

2.創新並健全水利資金配置制度

一是建立一套適宜水利資金合理配置的法制體系。建立一套適應於市場經濟體制下計劃與市場有機結合的水利資金配置的法制體系,用以規範各種水利資金的配置行為,保護水利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二是設計並安排一套計劃與市場相結合的配置體制。對水利財政資金,可建立資金配置的協調監管委員會,具體履行水利資金配置監管職責;對於市場配置的社會水利資金,在法律的規範與約束下,只需政府部門搞好規劃,其水利資金的配置由水利企業和投資者自動完成,但需要接受政府水利監管委員會的有效監管。

3.培育水利資金的市場配置主體

第一,加快現有水利企業的制度改造。分清事業屬性與企業屬性的事權,將事業性的事權劃給水利事業單位,使之脫離水利企業;改革水利產權制度,將水利資產的法人財產權交由企業,實現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剝離;實施水利產品價格及其收入分配的彈性管理,改革水電價格政策,制定一個價格幅度變動範圍,讓企業根據自己的營運成本自主確定一個在國家指導範圍內的理想價。

第二,積極培育新的市場配置主體。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籌資的功能和條件為水利籌資提供便利,同時要利用財政、信貸等政策措施為水利的直接融資提供方便;要提高水利設施的社會利潤率,要根據市場追逐利潤的基本規律,增加全社會水利資金的配置效益,提高水利行業的整體配置效率與效益。

4.強化水利資金配置的基礎工作

一是建立與市場配置體制相適應的服務體系,成立與水利專案相對應的資訊諮詢機構、工程設計機構、工程施工機構、工程監理機構、資金審計監督機構等服務體系。二是做好專案的前期準備工作。

5.改善水利資產運營及價格監管

第一,推進水利企業資產重組,一是要加快水電企業集團的組建;二是對供水、水電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三是對已上市的水利企業注入新的優質資產。第二,剝離公益性水利資產,盤活經營性水利資產,增強水利資產運營能力。第三,實施有幅度的價格調整機制,賦予水利企業一定的市場定價自主權。第四,建立一套有效的水利資產營運監管體系,提高水利資產的運營質量。

6.完善水利資金配置的監管體系

一是建立一套連續有效的水利資金執行監控網路。水利資金從執行起點到終點的資金迴圈全程,要經歷若干年的時間和若干流程或環節,需要建立一套由不同的監控主體構成的監控網路體系。二是確立一套有效的全程監控制度。抓好專案建成後的後續監控的制度建設,對水利專案經濟壽命期內的運營質量、效益等進行控制。三是建立有效的控制程式,明確各監控主體的責權利。四是實施有效的資訊跟蹤、反饋與使用。

水利畢業論文 篇五

水利工程論文3000字(一):水利工程施工中邊坡開挖支護技術研究論文

關鍵詞:水利工程;邊坡開挖施工;支護技術;研究

目前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其巖質邊坡高度若是超過30m則將其定性為高邊坡,而在高邊坡開挖施工中若是其出現失穩情況則會帶來極為嚴重的安全隱患問題,為此必須要根據水利工程高邊坡的力學結構特徵來進行分析如何科學的採用開挖與支護技術提升高邊坡施工的安全性、穩定性,以此來降低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其高邊坡開挖對周邊土體所產生的擾動及影響,從而進一步的提升施工質量及施工效益。

1水利工程施工中邊坡開挖支護技術的重要意義

國家水利工程行業蓬勃發展,這關係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同時也是地方政府每年大力支援發展的基礎設施專案之一。水利工程專案開展建設階段,邊坡結構不規則,對於開展作業的施工人員來說是一個挑戰,在工程的質量控制和可靠性上受到的影響較大。因此,當水利工程遇到複雜的邊坡條件時,一定要認真細緻勘察現場情況,合理實施邊坡開挖支護技術,隨著工程的推進要即使做好過程檢查與控制,作業方案需進行動態調整和優化。一方面有利於縮短整個專案工程週期,一方面有利於改善成本控制效果。在水利工程專案建設中,邊坡開挖支護技術可以大大減少邊坡巖體脫離並滑落甚至坍塌等疑難雜症問題,改善邊坡開挖結構支護效果,從而能夠避免水利工程施工階段發生各類安全事故,提升施工效率,為我國的水利工程事業長遠發展提供戰略支援。

2水利水電邊坡開挖支護作業階段存在的困難

1)地下水滲漏,拖累施工效率。在水利工程建設階段,邊坡開挖作業是前期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邊坡開挖作業階段,基坑通常在設計上都是比較大的深度,所以為了滿足要求,要進行有效地施工。不過,在挖掘土壤過程中,通常都會對地表生態產生嚴重的損壞,地質狀態發生變化,地表水分會慢慢滲漏出來。基坑越挖越深,而積累的水分也就越來越多,導致周圍的土壤變成了稀泥。同時,挖掘施工單位在作業過程中很少會細緻地認真勘查地下水源狀況,所以就算遇到了積水問題,也沒有認真設計排水方案,所以邊坡開挖過程中常常遇到水浸基坑,水分積聚導致邊坡支護施工效率大幅下降。

2)超挖過度的問題比較普遍。一般情況下,水利工程邊坡土方開挖階段,多數是藉助人力挖掘的,在地勢環境確定好以後,挖掘基坑時兩道支撐之間的坡度較平順,所以人工操作上難以把持深度,導致超挖、挖深的情況比較普遍,所以多數情況下的實測基坑深度跟設計要求是有一定的差距的,需在設法額外進行修復作業。還有就是多開挖出的土壤,一時間無法及時運出,當遇上雷雨天氣時,泥水混著土壤重新迴流到基坑裡面,也給施工造成大麻煩。

3水利工程施工中高邊坡開挖技術分析

1)邊坡清理。邊坡清理屬於水利工程高邊坡開挖施工的基礎部分,在進行開挖施工作業之前需要對高邊坡其表面進行徹底的清理,主要是針對施工區域的植被、雜草、碎石等雜物的清除工作。一般情況下其清理範圍需要超過所設定的開挖線5米外,以此來為後續的高邊坡開挖施工提供基本的施工保障。

2)土方開挖。在進行土方開挖作業時需要注意其多數是採用自上而下的方式進行分層開挖施工作業,在高邊坡開挖施工中需要注意對每層的削坡厚度進行控制,通常其會控制在3米左右。並且在土方開挖中其多數是採用機械與人工進行結合的方式來進行作業,在應用機械完成開挖施工後需要利用人工作業的方式來進行修坡,這樣能夠使開挖施工的高邊坡區域形成一定的坡度,為水利工程排水提供基礎條件,這樣可以防止在高邊坡上出現積水留存的情況。

3)石方開挖。在石方開挖中其具有較高的施工難度,因此在實際中必須要按照設計方案的內容來進行規範化、標準化施工,在石方開挖中其通常會採用爆裂施工方法來對開挖進行處理,目前主要是應用預裂爆破施工技術來進行作業。在爆破作業中需要對其各項爆破引數及炸藥用量進行控制,以此來構建起合格的爆破網路,從而降低在爆破作業中的危險性。在進行爆破鑽孔施工之前需要對鑽孔位置進行準確的定位,以此來保證鑽孔之間的間隔能夠保持在相同的距離,其一般需要使間隔距離在50cm左右,並且對於鑽孔的深度需要使其在50cm以內。

4水利工程施工中高邊坡支護技術分析

1)錨杆技術。錨杆技術的應用在水利工程施工邊坡開挖支護技術中最為廣泛。在水利施工時,利用錨杆固定邊坡的巖體可以提高邊坡開挖工作的效率、質量自己安全係數。錨杆技術的特點是佔地面積小、施工便利、安全係數高,並且可以通過完全人工操作在施工工程中進行運用,是一種便捷的技術。但是施工單位應用這種技術時,一定要嚴格控制相關的材料和裝置質量,從而保證錨杆優秀的效能和質量。另外,在錨杆技術的應用過程中,主要通過施工人員主觀判斷,分析巖體情況,找到坡位存在隱患問題的某一邊,再判斷岩石的走向和傾斜角,調整施工裝置,控制鑽頭和岩石的位置以及兩者之間的距離,在岩石中鑽出放置錨杆的孔洞。

2)鋼筋的鋪設技術。鋼筋鋪設作業是水利工程施工中最為基礎的一環。通過合理編排鋼筋的順序、數量,能夠有效提升整個邊坡支護的作用,從而給予整個水利工程長效使用的有力支援。需要注意的是,儘管鋼筋鋪設作業是一項相對較為簡單的工程,但相關的施工人員也要將設計圖紙、設計意圖等進行詳細的分析,確保瞭解到整個工程的流程後在進行具體工程,要將經驗主義所摒棄,才能高質量地完成相關的工作。由於邊坡支護工作往往工程量相對較大,支護工程的規模也相對較大,所以其鋼筋往往需要進行一定的連線工序。儘管目前市場上也能供應相對較長的鋼筋,但綜合考慮到運輸成本和安裝成本,絕大多數的施工單位還是會採用綁紮鋼筋。

3)混凝土噴塗技術。在水利工程的邊坡開挖防護中運用混凝土噴塗技術可以在邊坡和外界環境中建設隔離帶,避免邊坡在自然環境和人為活動的影響下變得不穩定,對邊坡進行有效防護。噴塗技術具有原材料易獲取、施工速度快、施工後對原本土壤條件影響較小的特點,在目前的邊坡防護技術作業中最為常見。利用混凝土噴塗技術還可以有效避免雨水的衝擊可能帶來的邊坡坍塌現象,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對長時間接觸水資源的設施起到增加其強度的作用。同時,混凝土噴塗技術也需要嚴格的施工要求。噴塗作業只有分次有序的進行,保持乾淨無雜質無灰塵的條件才可以體現出更好的效果。當然噴塗設施需要工作人員的實時檢查,防止裝置過熱或者其他異常現象的發生。

4)鑽爆技術。當前的水利施工中鑽爆技術的應用比較少,因為該項技術通常在質地較硬的工作區使用。不過,通過結合錨杆和混凝土噴射可以有效提高邊坡開挖工作的安全係數,對邊坡發揮支護作用。需要施工單位注意的是,運用鑽爆技術一定要考慮開挖地點的周圍環境和地質條件,同時採用正確合適的施工角度和施工方法。

5結束語

綜上所述,作為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最基礎並且最重要的一部分,水利工程施工是促進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動力。高邊坡開挖支護技術的應用,具有自身的特點,對這項技術的特點和內容進行詳細分析,找出技術的重點和難點,在嚴格控制的基礎上,保障技術的合理化執行。

水利工程畢業論文範文模板(二):水利工程檔案管理資訊化建設思考論文

關鍵詞:水利工程;檔案管理體系;問題;對策;建設規模

1水利工程檔案管理概述

為了實現對水利工程檔案的高效利用,增強應用效果,則需要對與之相關的內容有所瞭解,同時結合實際的水利工程條件和特點進行相關資料、資料的有序管理,積極發揮檔案管理的作用。實際的檔案管理中,需要以檔案管理標準化、規範化為重要目標,促進檔案管理水平的提升,從而保證檔案收集、整理、歸檔工作的有效性,給水利工程建設中的決策、施工、養護管理等提供有效依據。這就要求水利工程的檔案管理工作要在工程建設的全過程中嚴格落實,並保證檔案資料的全面性、及時性、準確性,及時發現檔案管理工作中的問題,不斷完善檔案管理體系。

2水利工程檔案資訊化管理建設的重要意義

隨著資訊科技的不斷髮展,將以前水利工程的檔案資訊化,之前水利工程的檔案都是紙質化的不利於管理與儲存,將傳統的紙質檔案轉化為電子檔案,通過資訊軟體以及相應的平臺進行保管比較方便查閱。相對於傳統的紙質檔案管理來說,將水利工程的檔案資訊化之後,可以簡化檔案管理的工作流程,使檔案的管理更加簡單便捷。通過使用資訊化技術使檔案的分類,組合等工作節省了大量時間,同時又大大降低了該類工作的錯誤率。同時,對於傳統的紙質檔案來說,在管理的過程中需要解決紙質檔案的防塵,防蟲等問題,同時紙質檔案的存放又比較佔空間。將檔案資訊化不僅可以減少檔案儲存的空間,通過採用硬碟,光碟等載體來存放相應的檔案,便於檔案的儲存與攜帶管理。將水利工程的檔案資訊化後可以實現資訊的共享,相應的工作人員可以通過計算機來查詢相應的文獻檔案資料這樣極大的,方便了水利工程檔案的管理工作。水利工程檔案管理體系的構成在細化水利工程檔案管理研究內容的過程中,需要對管理體系構成加以分析。構成的要素具體包括:1)檔案管理制度:像地方性法規、國家強制性的法律法規、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等,隸屬水利工程檔案管理制度的範疇;2)檔案管理機構:在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參建各單位的檔案管理部門等管理機構的支援下,為水利工程檔案管理提供了專業保障,確保了管理計劃制定與實施的有效性;3)檔案管理技術:通過對檔案收集、整理、保管及利用這四方面的綜合考慮,有利於豐富水利工程檔案管理中的技術內涵,為管理工作的高效完成提供技術保障;4)管理人員:在提升水利工程檔案專業化管理水平的過程中,應重視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充分發揮專業優勢,落實好專業性強的檔案管理工作。

3水利工程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3.1檔案管理方式落後

隨著各領域檔案管理工作方法的更新,水利工程檔案管理也需要與時俱進的創新檔案管理模式,然而受傳統管理理念的影響,水利工程檔案資訊的收集、整理、歸檔仍採用紙質形式,檔案利用也通過人工操作來實現。這樣傳統的檔案管理方法顯然是不能滿足現代化水利工程建設需求的。並且,落後的檔案管理方式,還容易使檔案出現丟失、損壞等問題,對實際工程建設造成嚴重影響。

3.2檔案管理缺少安全性

實際上,在電腦中錄入紙質檔案的重要內容形成電子文件,通過軟體進行管理,就是水利工程檔案的資訊化管理。但是我們無法保證電腦不會出現系統漏洞,導致電子文件丟失和被不法分子偷竊的可能性,所以電腦系統的安全性也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如果檔案資料洩露,那麼對於我國的安全、民生以及社會的穩定都會造成極大的不利影響。

3.3管理制度不嚴

因制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致使這方面的管理體系應用效果不顯著,制約著檔案管理水平的提升,影響著水利工程執行效果及專業資料的利用價值等。具體表現為:1)由於既有的檔案管理制度不完善,應用中缺乏適用性,導致水利工程在這方面的管理工作效率有所降低,難以滿足管理體系科學應用要求;2)實踐中因檔案管理制度實施不到位,致使相應的管理工作質量缺乏保障,對水利工程檔案資料利用效果產生了不利影響;3)思想上對水利工程檔案管理制度落實方面缺乏足夠的重視,使得管理體系構建不及時,從而降低了該工程檔案管理及利用水平。

4健全水利工程檔案管理體系的對策

4.1完善檔案管理相關裝置

水利工程檔案資訊化管理主要是通過電子裝置實現,比如計算機、電子閱覽設定等,所以檔案資訊化管理的實現和發展離不開一套系統完善的裝置。社會經濟發展迅猛,水利工程建設大幅提升,相對應水利工程檔案管理工作量也越來越大,一套完善並且先進的裝置不僅可以更好的管理檔案資料,還可以大大的緩解工作人員的管理壓力。現在使用最為廣泛的裝置是光碟儲存裝置,或者計算機磁碟儲存系統。完善的檔案管理裝置可以在水利工程檔案資訊化建設當中奠定夯實的基礎。

4.2加強檔案管理意識

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各方都應該樹立正確的檔案管理意識。檔案工作與管理意識間是互相促進的作用,檔案管理工作開展好壞與否關鍵就在於是否具備正確的檔案管理意識。為了使檔案管理工作能夠很好的落實到位,我們就必須將工程建設與檔案管理,對建設專案檔案管理實施落實。

4.3加強檔案管理人員綜合素質

水利工程檔案管理工作需要具備豐富經驗和專業知識,嚴格遵守各項規定。要有計劃、有方法的培養檔案管理人員,通過業務培訓不斷提升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檔案人員要嚴格遵循《檔案法》法相關規定,將檔案管理的新知識和新理論應用到工作中,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全面提升檔案工作服務質量和管理能力。

4.4管理模式創新

目前,許多單位的檔案管理工作都處於非獨立結構,比如只是騰出一間辦公室作為檔案室,沒有獨立的管理中心。

4.5營造良好的電子檔案儲存環境

隨著網路技術的不斷髮展,在水利工程檔案管理室全面採用資訊化建設可以充分提高查檔時的效率。工程檔案資訊化管理建設的實現,離不開資金的支援和完善

5結語

水利論文 篇六

自汪恕誠部長在中國水利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上明確提出“資源水利”的概念以後,有關“資源水利”的討論和研究,如雨後春筍,成為水利界及相關學科關注的熱門話題。汪部長指出,“資源水利”就是將水資源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緊密地聯絡起來,進行綜合開發,科學管理。具體體現在水資源開發、利用、治理、配置、節約和保護等六個方面。本文對“資源水利”進行初步探討,意在拋磚引玉,不是之處,望有關專家學者指正。

論文正文:

自汪恕誠部長在中國水利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上明確提出“資源水利”的概念以後,有關“資源水利”的討論和研究,如雨後春筍,成為水利界及相關學科關注的熱門話題。汪部長指出,“資源水利”就是將水資源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緊密地聯絡起來,進行綜合開發,科學管理。具體體現在水資源開發、利用、治理、配置、節約和保護等六個方面。本文對“資源水利”進行初步探討,意在拋磚引玉,不是之處,望有關專家學者指正。

1、“資源水利”是水利發展由低階向高階發展的必然階段

人類的起源與水休慼相關,正因為如此,“水”字在殷墟甲骨文中就已經出現,成為中國的最早文字之一。在我國文獻記載中,最早將“水”與“利”兩字聯合起來成為“水利”的是《呂氏春秋·孝行覽·慎人》,不過此時的“水利”只具有捕魚、編織、捕鳥等涵義。司馬遷最早明確了具有專業性質的“水利”的內涵,他在約公元前104年椆?1年完成的《史記·河渠書》著作中,加以明確,該涵義運用了幾千年。隨著人類認識的不斷深入,特別是近年來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匯入,人類不斷為“水利”賦予新的內涵。概念逐步演變,蘊含了人類對客觀認識的不斷深化。

縱觀水利發展的歷史,經歷了許多重要階段或者模式,由於受知識背景、社會地位以及研究的角度的影響,不同的學者對其劃分略有差異。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由單一目標走向多目標的協同發展,這是由水資源本身的特性、水資源開發利用產生的系列社會生態環境問題、社會經濟環境對水的需求及人類對水資源認識程度共同決定的。人類水資源開發利用,先後經歷或正在經歷三個階段,(1)原始水利階段,以解決人類生活生存為主要目的,這在我國一些地區如老少偏地區依然存在;(2)工程水利階段,有的學者稱為工程經濟水利階段,以興建水利工程為主要手段,解決人類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目前,我國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水利處於這個階段;(3)資源水利階段,以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科學管理為標誌,強化水資源與國民經濟和結合,強調綜合優化配置水資源。

2、“資源水利”理論基礎

“資源水利”理論基礎是什麼,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它關係到“資源水利”能否在實踐中被認可和實施,作者認為,“資源水利”具有具有三個方面的理論基礎作為支撐點,即系統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資源核算理論。

2.1“資源水利”理論基礎之一:系統理論

系統是由相互聯絡、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事物和過程組成的具有整體功能和綜合行為的統一體。從總的情況來看,水資源不僅具有自然屬性,還具有經濟屬性和社會屬性,所以,從系統理論來考察水資源開發利用效果,不能僅僅侷限於水資源本身或者解決某一具體問題,而且應該著眼於更大的社會經濟背景。更具體地說,水資源開發利用管理應該採取一體化方略。

所謂的水資源開發利用管理一體化,是指將水資源放在社會—經濟—環境所組成的複合系統中,以系統理論作為指南,用綜合的系統的方法對水資源進行深度開發和高效管理。其主要思想是,水資源不僅是自然資源,而且是對環境有相當制約的環境資源,他對國民經濟發展、人們生活福利的提高以及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都有重要的影響,在此背景條件下,水資源開發利用管理不能採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而必須採取“動一發而牽全身”的系統方略。

水資源開發利用管理一體化在客觀實施上具有多層次性。如區域水量與水質管理的協調統一,水資源管、供、用和治理協調、水資源利用和溼地保護統一,水資源地表與地下水—降雨聯調,水資源開發利用與森林保護相統一,區域產業結構的調整和佈局充分考慮水資源承受能力等等。從效益上來看,水資源開發利用管理一體化最終目標是水資源開發利用必須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協調統一,其效益衡量時空尺度必須較大。如充分利用當地當地的降雨資源,從區域性上來考察,可能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但從整個流域的角度來認識,假設流域的各個區域皆以留住當地水資源為己任,流域水資源地表徑流會發生大的改變,甚至導致大江大河的斷流,引起更大的生態環境問題。所以,充分利用當地水資源是以流域可承受能力為極限,是有條件和限制的。

從“資源水利”內涵來看,它基本包含了水利工作的各個方面,並且將水資源放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大視野下進行綜合開發管理,這是系統理論在水利工作中的具體實踐與應用,“資源水利”是系統理論在水利實踐中昇華,其所具有的導向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2.2“資源水利”理論基礎之二:可持續發展理論

人類面對著人口、資源和環境等世界性難題,謀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協調發展的新的發展模式,成為可持續發展理論形成的現實推動力,自1980年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合會(IUCN)明確提出了持續發展的概念後,傳播速度之快,影響之大,大大超過起創者意料之外。持續發展被定義為“是既滿足於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只有一個地球”、“人與自然平衡”、代際之間具有“平等發展權利”成為持續發展理論主要理念,該理論要求我們:

(1)樹立持續發展的資源利用觀,對於地表水資源等可更新的資源開發利用,要限制在其再生產的承載力限度內,同時採取有效措施促進可更新資源的再生產;對於深層地下水等不可更新資源要減少其消耗,提高它的利用效率,積極開闢新的資源途徑,並儘可能用可更新資源和其它相對豐富的資源來代替;

(2)在開發利用水資源等自然資源時,不僅僅考慮當代人的利益,還必須兼顧後代人的需求,這不僅僅是一個倫理問題,而且關係到人類社會是否永續發展下去的大問題。當代人不應該犧牲後代人的利益換取自己的舒適,應該主動採取“財富轉移”的政策,為後代人留下寬鬆的生存空間,讓他們同我們一樣擁有均等的發展機會。

可持續發展理論具有層次性,包括資源層次、環境層次、社會層次、技術支撐層次等等多方面,它站在全球或者全社會的高度衡量社會的發展程度,經濟指標、社會指標和環境指標是可持續發展評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之間的高效耦合才可能達到社會可持續發展層次。儘管“資源水利”包括多方面內容,但其核心是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其目標是水資源在整體上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如果結合大空間和大時間跨度,其目標是與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是一致的,可以說,“資源水利”是可持續發展理論在水利工作中的深化與拓展,可持續發展理論作為“資源水利”支撐點是無可非議的。

2.3“資源水利”理論基礎之三:資源核算理論

資源核算理論是對傳統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完善,其主要思想是:資源是國民財富的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它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與資源的豐富程度和保護利用水平密切相關,可持續發展條件下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必須將資源環境納入到核算體系,以消除因不計資源消耗或環境汙染而形成的國民經濟虛假成分,使管理者更加全面、客觀的評價經濟發展的過程、效果和潛力,推動資源資產產權的界定、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的實施,加強資源高效管理。

水資源是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水資源問題嚴重的制約了國民經濟的發展,成為21世紀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社會發展首要的資源環境問題,由於水資源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牽涉面非常廣泛,對其進行核算進而將其納入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之中成為管理開發利用水資源的重要途徑。

水資源汙染,不僅造成水資源財富本身價值的折損,使水資源貶值,而且造成一系列生態環境及社會問題,在對其進行治理過程中,也涉及到各個方面,由於國家或地方政府(包括企業)每年的投資額度有限,環境治理投資增加可能減少其他方面的投入,進而影響相應的建設,如果不進行投資治理,所帶來的問題包括潛在的威脅也可能嚴重地影響社會發展甚至人類的生存,投資者常常處於一種兩難選擇之中。水資源開發利用,給開發者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同時所帶來的系列環境、社會問題,如地震、生物多樣性的消失、河岸的變化、汙染物遷移轉化規律的改變、水資源時空分佈的演變、淹沒土地所帶來的大量移民等,其損失可能超過經濟效益,如果將論證的目光僅侷限在水利工程的本身,水資源開發利用所帶來的外部經濟性或外部不經濟性就會被掩蔽,很難全面準確地估算水利工程效益;水資源的配置更是一個複雜的問題,由於水資源用途的多樣性和水資源可多次利用的性質存在,為水資源合理配置增添了許多障礙,從更巨集觀的角度來說,在特定的水資源量情況下,工業用水、農業用水、生活用水、生態環境用水如何分配牽涉到諸多方面,即便是工業用水內部的分配也複雜多樣,如何將有限的水資源合理配置使其發揮最佳效益,是水資源合理配置最終目標,配置是否合理的衡量手段極其重要。水資源節約也是全社會的工作,如何選擇投資少、見效快、效益大的方法,是節水面臨的重大問題,以農業節水為例,節水技術設很多,既有傳統的技術,也有噴灌、滴灌等新技術,甚至有分子生物學等高新技術,如何結合我國的國情進行選擇,是我們必須慎慎處理的大問題。

上述“資源水利”所包含的問題,必須站在大空間、長時間的高度,可以通過資源核算的方法解決,資源核算理論成為“資源水利”理論支柱之一,是一種必然。

水利論文 篇七

①水利管理的問題還表現在城市排水方面。2012年,北京市迎來了夏季的大暴雨,城市的公路已經成為了“河路”,對廣大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城市給排水工作屬於水利管理的一部分,在日後的相關工作中,需要通過水利技術創新區解決,實現問題的徹底根除,建立良性迴圈。

②城市汙水的處理問題已經成為了阻礙社會發展的重要問題。水利管理不能單單從管理上努力,優化資源配置和管道的改建、汙水的收集等工作,僅僅能夠從表面上控制住問題,最根本的解決辦法還是在於水利技術創新,通過技術上的創新以及合理應用,徹底解決水利管理中的眾多問題,為城市和農村的平衡發展,建立一個穩定的環境。

2水利技術創新的應用

2.1資訊化手段的應用

相對於其他技術而言,資訊化技術可以說是水利技術創新當中的領頭者。首先,應用資訊化手段,可以準確的制定防汛預案。隨著人為環境破壞的程度不斷增加,各種極端天氣的發生概率也在增加,按照當下的速度,一旦夏季來臨,汛期也會如約而至,並且對廣大的城市地區造成較大影響。通過採用資訊化的手段,可以蒐集到汛期的很多資訊,包括降雨量、降雨時間、洪水暴發的概率等等,通過綜合統計,制定更好的防汛工作。其次,通過資訊化手段,可以很快搜集到往年的相關資訊,包括抗洪方式、防汛方案、降雨量、降水量等資訊,為當下工作提供一個準確的指導。值得注意的是,資訊手段的應用需要持續性更新,固有的系統並不符合當下的需求。當下主要採用的資訊系統是GIS系統。此係統主要有以下幾點優勢:

①GIS系統可以直接在手機上執行,通過智慧型的方式提供各種資料的查閱,實時檢視電子地圖。由於天氣變化對水利管理具有很大影響,因此要保證資訊的時效性。應用GIS系統,可以隨時蒐集到想要的資訊,為水利管理提供更多的參考和指導。

②應用GIS系統,可以將各個資源進行空間性的定位,對各項資訊直接實時的查詢和瀏覽等相關功能。

2.2RTK技術的應用

水利管理工作在當下的進行當中,遇到了很多的難題,GIS技術雖然具備的優勢較多,也融入了很多的創新元素,但是面對大範圍的問題,此種技術仍然表現出了一定的不足。RTK技術則不同,這是一種綜合性較強的技術,面對水利管理的各項問題,RTK技術的應對方式和應對手段,似乎更加符合當下的需求。

①應用RTK技術,可以實時實地的在野外採集時,直接得到精確度為釐米級的資料。水利管理工作不僅僅要在室內進行,同時還需要對野外資料的精確收集,供室內工作人員進行參考和上層管理者做決策。精度較高的資料,有助於制定更好的管理方案,在解決相關問題的時候,也可以得到一個更加理想的成果。

②RTK技術在載波相位的基礎上可以實時並且動態的得到定位值,能夠直接準確得到座標中的相應的三維資料,並且實時的將資料精度達到釐米級。由此可見,RTK技術在實際的應用當中,不僅可以解決水利管理的資料和資料問題,還可以為水利管理建立良性管理方案,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值得注意的是,RTK技術的綜合性較強,GIS技術的專業性較強,兩種技術的應用領域不同,需要根據實際需求來選擇單一應用或者是聯合應用,才能夠得到一個較好的工作成果。

3總結

水利畢業論文 篇八

關鍵詞:農業水利;畢業設計;問題;發展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4-0295-02

本科畢業設計是大學生四年學習成果的總結和體現,也是大學生走向社會前一次重要的專業排練和預演。畢業設計質量不僅反映了一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多方面能力,也是一所高校教學成果和辦學水平的直接展現,理應在高校的教育教學中給予充分的重視。東北農業大學農業水利專業前身是1958年東北農學院在土地規劃系創辦的農田水利工程專業,發展至今已經為社會培養了千名以上的農業水利人才[1]。目前,我校農業水利專業的畢業設計安排在四年級第二學期,每年3月初左右開始,至6月上、中旬組織答辯並完成論文提交等工作,期間歷時約13周。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本科畢業設計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日益突顯。結合所從事的專業教學實踐,筆者對目前農業水利專業畢業設計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並探討畢業設計的一些發展模式。

一、農業水利專業畢業設計現狀分析

(一)影響畢業設計的主要因素

1.學生對畢業設計的認識不足

當代大學生正經歷與以往時代不同的機遇和挑戰,尤其在當前強大的就業壓力下,大學生從入學就開始關注就業、外語計算機過級、考研、考公務員等一系列問題。在時間方面,畢業設計往往與考研(準備及等待錄取結果)、畢業求職等交織在一起,使得學生在思想上並沒有把畢業設計放在應有的地位,他們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在學習、跑招聘會和人才市場上。存在觀望、等待、抄襲、“都能通過”等僥倖心理的學生大有人在,尤其是就業(或碩士研究)方向與專業不對口的學生,存在“畢業設計無用”的心理,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

2.指導教師工作壓力較大

由於各層次的專業教師一般均擔負著一定的教學和科研任務,大多數中青年教師還面臨著晉職稱等諸多方面的壓力,在課堂教學、發表學術論文、申請或實施科研專案等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些因素導致了教師無暇顧及所指導學生畢業設計工作的窘況,也是導致畢業設計質量出現下滑的客觀原因之一。

3.畢業設計不易選題

在畢業設計選題方面存在難易(內容)、寬窄(範圍)、長短(週期)等多方面的矛盾和困難。內容較難、範圍較寬、週期較長的題目,學生不易按時完成;反之,又達不到畢業設計的預期效果。教師承擔的專案一般不易分離出較獨立完整、適合畢業設計的短期研究內容,學生也很難在數月內熟悉專案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專案研究中,因而一般只能做些簡單的輔助工作。結合工程實際進行畢業設計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然而教師能接觸到的實際水利工程設計專案並不多,畢業設計題目一般要求不重複,要有所發展和創新,這無疑給題目的擬定增加了難度。

4.畢業設計經費投入較少

農業水利專業學生在畢業設計過程中涉及的各種開支主要有:實習期間的交通費用、購買各種資料(圖書、資料等)和試驗原料的費用、打(復)印、出圖及印刷費用等。目前,我校本科畢業設計經費為50元,很難滿足各項開支需要,直接影響了學生按計劃完成畢業設計的質量。

二、學生綜合能力不足的典型表現

(一)對專業知識的融會貫通能力

從歷次修訂和執行的本科教學計劃看,農業水利專業以往和當前開設的課程,足以滿足學生畢業後繼續學習、工作和基本科研所需,關鍵問題是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學的知專業識並能靈活地對其進行綜合運用,能否在大學專業教育的基礎上主動加強知識儲備和拓展專業實踐技能。畢業設計內容一般不侷限於一門課程或一本教材,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對專業知識的融會貫通能力,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分析並解決實際問題。然而,即使在學習成績好,或者已經被確認錄取為研究生的學生當中,具備這種能力的學生並不多見,“學習好”基本等同於“課程考試成績較高”,而不能代表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強。

(二)主動學習和獨立工作的能力

在四年大學生活中,掌握最基本的文獻檢索方法並利用便利的校園網查閱文獻的學生並不多,甚至一部分學生從來沒有查過文獻,需要專業文獻時僅在網上搜索一些網頁檔案,複製貼上一下便草草了事。指導教師詳細布置好的設計任務,學生不知道如何入手,需要老師事無鉅細地指導;對於大多數學生而言,試驗方案的制定,資料的觀測、收集及分析處理等能力均為空白。由於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查閱分析文獻資料的能力,讓學生獨立開展研究、獨立完成課題幾乎是不可能的。此外,當前大學生普遍缺乏密切配合及團結協作的精神,指導教師佈置的設計任務,有時需要小組集體完成,然而小組成員往往存在觀望、等待和依賴他人的心理,相互推託,不願主動承擔任務和責任。

(三)計算機應用能力

農業水利專業開設的計算機類課程較多,一般包括計算機應用基礎(如Microsoft Office系列)、程式語言(如Microsoft Visual Basic)、繪圖軟體(如AUTO CAD)等。從專業實踐應用的角度看,無論對於學習或工作,開設的這些課程和課時量已足夠,並且這些軟體完全可以在短期內自學並逐步提高熟練程度。但令人遺憾的是,雖然配備個人電腦的學生為數不少,但學生在基本的Word編輯排版、Excel繪圖及公式計算、簡單的程式編制、CAD製圖出圖等方面的熟練程度遠不及網路聊天和電腦遊戲。

(四)文字及口頭表述能力

在畢業設計過程中,學生提交的畢業論文和相關的文字材料層次不清,語句不通,詳略不得當,標點符號亂用,錯字別字常見。在與教師的溝通以及最後的畢業答辯過程中,學生的口頭表述能力明顯不足,不善於應用專業詞彙表達專業研究內容。

二、農業水利專業畢業設計發展模式

(一)知識脈絡的傳承

從農業水利專業階段教學的角度看,學生的專業學習主要體現在對不同課程的學習方面:在大一學年主要學習公共課,對專業的認識比較模糊;從大二學年開始進入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學習階段;至大四學年第一學期期末,學生基本修完教學計劃開設的所有課程。在此期間雖然學生對專業有了一定的瞭解和認識,但更多的情況是在每學期的課程學習後,很快轉入到新學期的課程學習中,缺乏對專業知識的系統梳理。

畢業設計往往針對較完整的專案,可能涉及“農田水利學”、“水工建築物”、“水力學”、“鋼筋混凝土”、“水利工程概預算”、“水泵”等多門課程知識,然而,在這些課程的獨立授課過程中,不可能完全傳達涉及的其它課程的所有知識。課程設計雖然可以部分地解決這個問題,但課程設計主要是針對一門課程知識的運用。因此,從提高學生對專業知識融會貫通的角度看,需要專業任課教師間的密切配合,尤其要突出強調本門課程在專業教學計劃中的地位、應用範疇以及與其他課程的前後銜接關係,重點解決好專業知識脈絡的傳承問題。

(二)與專業對口單位的協作

(三)本科的導師制

實行本科導師制,可以使學生有更長的時間參與指導教師的科研專案,而指導教師也有了比較穩定的助手。對於有課題和專案而無助手的中青年教師而言,導師制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機會[2]。結合我校農業水利專業階段教學的實際,可以考慮學生從大三學年開始,利用課餘時間積極參與到教師的科研課題中來,在近一年半的時間裡,通過協助教師和學長查閱資料、開展試驗、撰寫材料等逐漸提煉畢業設計題目和研究內容,從容地完成畢業設計。這不僅有利於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和科研創新等多方面能力,也可以大大提高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和競爭能力。

結語

由於學生在本科階段提高的專業技能程度有限、專業學習和專業應用脫節的現象較嚴重,導致畢業設計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致使教師不得不在短期內對指導學生的專業知識、電腦、應用文寫作等技能進行“拔苗助長”式的短期培訓。通過知識脈絡的良好傳承、加強與對口單位的協作以及本科導師制等方式,有望促進畢業設計質量的大幅提升。此外,還可以通過定期舉辦計算機應用技能和應用文寫作等方面的比賽活動、加大學校經費投入等方面促進畢業設計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水利論文 篇九

1.1建設過程中的問題當前,在很多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承包單位沒有完善的制度,規範的操作要求,沒有安排專業的監督檢測人員,透明度不高等問題在建設工程中存在著。招投標制度不能完全的貫徹,以及強有力的執行,部分進行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承包單位,沒有資質證明,沒有專業的技術人員,以及沒有配套的建設裝置,缺乏保障工程質量的意識,同時受到經濟利益的誘惑,致使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施工時使用劣質材料,材料達不到國家要求標準,必然導致工程質量的下降。另外,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施工之前,都會制定建設週期,但執行力薄弱,不能依據標準規範施工,不注重管理,沒有針對出現特殊情況時的預防措施,問題出現了才去處理,施工方法不規範,勢必影響著工程質量。

1.2管理存在的問題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表現在,管理不到位效率低,運營方式單一不合理,管理體制不完善權責不明,農民參與程度低等。目前我國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幾乎沒有專業規範的管理機構對其實施管理,很少進行全方位的、深入細緻的管理,工程的建設完全由承包商自主,自主性強,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不按施工計劃施工,不標準、不規範地進行,這種情況下不僅降低工程質量,還浪費工程建設成本。即使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開展了管理工作,也存在著權責不明的問題,責任沒有落實到個人,職責劃分不清,究其根本原因,我國並沒有設立專職負責水利工程的監督檢測、管理養護、執行安全的相關部門。

2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措施

2.1加大農田水利工程的資金投入小型農田水利設施是農業的基礎設施,所以必須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水利工程的建設則需要資金的支援,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因此,政府應加強對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資金投入,通過各種渠道籌集資金,推動水利建設。近年來,我國已不同程度的加大了對水利工程建設資金的投入,但真正投入到水利工程建設的卻寥寥無幾,且資金利用率低。鑑於當前這種情況,應開設綠色通道,以便於水利工程資金的申請,涉及到水利工程建設的申請檔案,有關部分應儘快稽核批准,進一步落實執行,加大力度管理建設資金,杜絕資金缺乏的現象發生,做好資金使用過程的監督管理,充分利用資金創造價值。另外,政府要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即指引、扶持、監管和服務,以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誰負擔為原則,調動社會各界,開闢籌集渠道,吸納社會資金,用於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推動水利工程建設的發展。

2.2完善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健全的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是建設工程的前提,是工程發揮效益的關鍵。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管理工作應做好以下幾點:第一,保障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基礎條件,需要制定健全的水利工程管理體制,結合以往管理經驗,做好水利工程建設的管理改革,制定明確的工程所有權,權責落實到位,保障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穩定、有序、科學合理地執行。工程所有權的明晰,對農民使用的小型工程,產權歸個人,鄉鎮人民政府要予以產權證明;對人民大眾受益的工程,組建用水合作組織管理,國家補助形成的資產劃歸用水合作組織;經營性工程,引進市場機制,籌集社會資本,建立法人實體,實施企業化運營,國家補助形成的資產由鄉鎮委託水管站等單位,持股執行,也可通過拍賣形式,拍賣給個人經營。以合同為依據,通過用水合作組織拍賣、租賃、承包、管理、股份合作等形式,將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法制化。第二,真正的實施落實我國國務院辦公廳頒佈的《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意見》制度,改革管理體制,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質量。

3結語:

水利論文 篇十

關鍵詞:工程水利資源水利轉變

一、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轉變既重要又緊迫

水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物質條件,沒有水就沒有人類社會。當人類進入20世紀以來,工程水利的情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口的急劇增長,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的高速發展等因素對水資源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和壓力:一是生產、生活用水量急劇增加,人們對水質要求的提高;二是城市集中供水量驟增,迅速超過地域供水能力的限度,城市缺水嚴重;三是生活廢水、工業汙水迅速增長,特別是城市附近水域汙染嚴重,使能夠有效利用的水資源量在不斷減少,生態環境也進一步遭到惡化。但是每一區域水資源總量是有限的,水資源短缺問題愈來愈突出。在這種情況下,光靠修建水利工程已經不能解決問題,修好的水庫可能無水來;打了井、開了渠,有可能提引不到水。這時,人們開始轉向水資源,開始重視和研究水資源問題;認識到必須從資源的開發、調配等方面來滿足人類社會發展進步對水資源的需求,所以,資源水利逐漸產生和發展起來。資源水利將逐漸取代工程水利,並逐漸在水利事中佔據主導地位,這是社會發展的規律。

二、工程水利與資源水利的關係

三、工程水利與資源水利的特點

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轉變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工程水利階段有三個突出特點:一是水資源的量與質能充分滿足人們生活和生產的需要;供給大於需求很多,造成水資源的嚴重浪費;二是人們要除水害就要興建水利,只要修建水利工程,即可達到目的。三是水利科研、教育和政府行政管理;都完全是為如何修好工程、管好工程而服務的。而資源水利階段的特點也很明顯:一是水資源供不應求,不能無限制取用,要有計劃的合理使用;二是必須站在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高度來研究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等項工作,確保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三是政府部門、水利科研與教育單位,不僅要重視水利工程的興修與管理,更要加強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等方面的研究、教育和發展,並將資源水利與工程水利緊密結合起來,使水利事業的發展科學持久。

四、採取措施,推動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的轉變

4.1要廣泛開展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轉變的學習研討,提高認識,特別是廣大的各級水利工作者。

4.2要加強對水資源的管理,促進資源水利工作的全面開展。特別是在水資源的質與量的管理上,要實行統一的管理與保護。還必須從法規、機構和體制上作出努力,進一步推進水資源的統一管理。

4.3要加強和完善水資源機構和隊伍建設。首先在各級政府部門要建立健全強有力的水資源管理機構,充實業務骨幹,培訓現有工作人員,提升水利工作者的業務水平,以加強對資源水利各項業務工作能力的提高。於此同時,要建立和完善資源水利的科研與教育以及勘測設計等業務部門,制定這方面的計劃和具體的工作任務,從而推動資源水利的快速發展。公務員之家

水利論文 篇十一

(一)小型農村水利的特點

通常把灌溉面積1萬畝、除澇面積3萬畝、渠道流量1立方米每秒以下的工程界定為小型農村水利工程。小型農村水利工程種類和功能很多,大體可歸納為以下幾類:小水庫、塘壩、水池等蓄水設施,小型攔河閘壩、引水閘、截潛流等引水設施,渠道、管道、閘門等輸水配水設施,渡槽、隧洞、倒虹吸、橋、涵等交叉建築物,泵站、機井等提水設施,灌水溝、畦、噴灌、滴灌、閘管、“小白龍”等田間灌水設施,保護村鎮、農田的小型圩堤、河道堤防等防洪設施,排水閘、排澇泵站、排水溝、地下暗管等排澇降漬設施,鄉村自來水廠、水窖等生活供水設施。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約有2000萬處小型農村水利工程。農村水利的特點主要有:

一是地位作用重要,需要高度重視。“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精闢地表述出農村水利在發展農業生產和改善農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由於有了完善的灌排設施,良種、化肥、耕作栽培等先進農業技術才有用武之地。但是,作為基礎設施的農村水利,投入多,見效慢,管理難,本身直接經濟效益不明顯,多表現為間接的社會效益,在一些地方易受忽視。對農村水利的重要地位作用,需要不斷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二是群眾性強,需要廣大農民參與。農村水利遍及全國各地,與所有農民的生產、生活都有密切關係,是一項群眾性的事業,每年都要發動近億勞動力從事已建成工程的清淤維護歲修、水毀工程修復和新工程的興建。群眾性、互助合作性是農村水利的重要特點之一。

就單個農村水利工程看,技術比較簡單,但從流域、區域水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以及它涉及水利、農業、政策、經濟、管理等眾多領域看,農村水利又是一項十分複雜的工作。必須尊重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搞好統一規劃,加強指導。

三是公益性較強,需要政府扶持。農村水利既有農田灌溉、水產養殖和生活供水等興利功能,也有防洪、除澇、降漬、治鹼、防治地方病等除害減災功能;既可以為花卉、蔬菜、果園、養魚等高附加值產業服務,又承擔著大田作物灌排,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的任務。以興利為主的工程兼有經營性和公益性,防洪除澇等工程完全是公益性,不具備經營條件。從總體上看,農村水利的服務物件是弱質產業,投資回報率較低。基於農村水利公益性強的特點,從中央到地方,各級財政每年都安排一定補助經費給予扶持。粗略估算,幾十年來,政府補助約佔農村水利總投入的1/3。

四是具有壟斷性,需要政府加強巨集觀管理。按受益農戶多少區分,小型農村水利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農戶自用的微型工程,如水窖、水池、淺井等;另一類是幾十戶、成百上千個農戶共用、規模相對較大、具有農村公共工程性質的泵站、水庫、引水渠等。受地形、水資源等條件限制,多數公共工程具有天然壟斷性,不能像鄉鎮企業那樣搞市場競爭、破產倒閉。灌溉所用水資源,屬國家或集體所有,是公共資源。所有生活在當地的農戶都有公平用水的權利。用水權是農民生存權的組成部分,為農民生存條件服務的公用水源和公用設施不適合讓私人壟斷。農村水利設施多地處農田荒野,無人值守;風吹日晒雨淋,易老化損壞;土方工程多,維護工作量大。除生活供水工程外,多數工程季節性使用。農村水利的建設與管理需要在政府的規劃與計劃指導下有序進行。

(二)農村水利的性質

農村水利是農民抗禦自然災害,改善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農村生態環境條件的基礎設施,是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物質保障條件。除農戶自用的微型工程外,農村水利與農村道路、農村供電等同屬農村公共工程,是農業和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具有較強的基礎性、公益性。

農民是農村水利事業的主體。尊重農民意願,依靠農民的力量,合作辦水利,是發展農村水利事業的基本原則。農村水利的宗旨是服務。以興利為主的工程,既要適應市場經濟要求,有償服務,核算成本,降低費用,促使工程良性執行,又要堅持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宗旨。有關法律和政策對此有明確規定。

(三)找準問題的關鍵

從50年代到70年代,我國農村實行合作社和集體所有的經營管理體制。按照“民辦公助”原則,國家對集體經濟組織興建的小型農村水利給予補助。建成的設施歸公社或生產隊集體所有,實行集體管理。那時,所有權是清晰的,所有權與經營管理權一致,工程維護管理較好。

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後,土地包到了農戶,牛、馬、犁、鋤頭等生產工具分到了戶。水庫、機井、渠道、橋閘涵等不能分,仍實行集體所有、集體管理。新形勢下產生的問題是:沒有集體經濟組織依託的“集體”到底是誰?集體所有制以什麼形式來實現?不明確。“集體”虛設,水利工程所有者主體自然就“缺位”。跟著帶來的問題是基層政府代替“集體”承辦本該由“集體”辦的事,造成政府“越位”,政府與農民在農村水利中的角色“錯位”。農民興修農田水利,改變生產和生活條件,是自己要乾的事情,結果變成政府要農民幹,甚至被人理解為政府加重農民負擔。由於工程集體所有的體制與農村分戶經營的體制矛盾沒有解決,維護管理責任自然就很難落到實處,造成“集體”所有的工程,有人使用,沒人管理,老化、損壞、丟失嚴重。因此,小型農村水利改革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一是要解決集體所有的實現形式,即有一種組織扮演“集體”角色,負起工程“業主”責任,明晰所有權;二是解決已建成工程經營管理活力的問題,促使工程良性執行。

能否把農村水利公共工程交給個人辦?不行。理由前面已有闡述。繼續沿用目前這種由鄉或村代行“集體”職責的辦法行不行?也不行:首先,鄉政府不行,因為它是政權組織。其次,作為村民自治組織的村民小組或村委會,雖然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代行“集體”職責,村內工程按“一事一議”原則協商辦理,但它畢竟不是管水組織,而農村水利公共工程往往是跨村、跨鄉按流域、渠系建設和管理的,必須要有新的管理組織解決原有體制不順的問題。

(四)明確改革目標和原則

改革要以組建用水合作組織、明晰工程所有權為核心,以增強經營管理活力為重點,以提供良好服務、實現良性執行、充分發揮效益為目標。改革要有利於調動廣大農民參與工程建設和管理的積極性,有利於已建成設施的鞏固和效益發揮,有利於水資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有利於加快農村水利事業的發展。

二、按照“誰受益,誰負擔,誰投資,誰所有”原則,組建用水合作組織,明晰所有權,是小型農村水利體制改革的核心國家對農村水利一直採取“民辦公助”政策。從巨集觀上看,這個“民”是集體的“民”。從每一個具體工程微觀層面看,這個“民”是“受益者”。“誰受益,誰負擔,誰投資,誰所有”是農村水利體制改革要遵守的重要原則之一。具體來說,不同型別工程,應實行不同管理體制。

(一)農戶自用的微型工程,實行“自建、自有、自管、自用”體制

農戶自用為主的微型蓄引提工程,政府可酌情在經費上給予補助。這類工程作為農民的家庭私有財產,發給產權證,受法律保護。

農戶自有工程自己用不完的水,允許在農戶之間,按平等協商、互利互惠、有償服務的原則,調劑餘缺,充分發揮工程和水資源最佳效益。

(二)較多農戶受益的小型公共水利工程,推行多種形式的農民用水合作組織管理體制

受益農戶較多,特別是跨村或跨鄉的小型公共工程,應當按水系、渠系範圍,組建用水戶協會等多種形式的農村用水合作組織。這種體制有以下特點:首先,它不按鄉、村行政區劃組建,更符合水利建設和管理的特殊要求,可以避開鄉、村借水費名義搭車收費或截留挪用等問題。第二,明確用水戶是建設主體、投入主體、所有者主體、受益主體,形成了以用水合作組織為紐帶的利益共同體。第三,機制靈活。合作辦水利,就是要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有裝置的出裝置,可以以物換工,以資換工,以工換工,以工換水,每個成員的權利、責任和應盡義務都嚴格按章程辦事。第四,合作組織要按法律規定註冊登記,成為有法人地位的服務實體,受法律保護,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第五,合作組織有章程,民主選舉負責人,在內部採用民主協商方法決定成員出工、出資分攤以及水費計收等大事。

農民用水合作組織不是過去合作社、組織的簡單重複,它是新形勢下農村水利管理體制在更高層次上的發展,是體制上的創新。目前各地改革中採用所謂的“股份合作”管理體制的工程約有60萬處,由於它們中的絕大多數不是企業,而是農民互助服務組織,應當在實踐中逐步規範成正規的用水合作組織。

政府補助農村水利建設的資金所形成的資產,應明確歸農民用水合作組織集體所有。從總體上看,小型農村水利資產都屬集體所有性質,不存在國家所有的問題。

這裡還要強調,在農村水利體制改革中,對拍賣集體所有的水利設施所有權要持慎重態度。小型水利公共設施固定資產,一般不下幾萬、幾十萬元,真要按其價值賣,一般農戶買不起。如果低價賣,必然造成集體資產流失。更大的問題是賣給個人的工程損壞後,由誰負責更新改造。從總體和長遠看,今後農村水利能否靠個人興辦?農民群眾投勞集資建成工程後,賣給個人去經營,群眾還有沒有興辦農村水利的積極性?長期以來,集體所有的公共工程,管不好、沒人管、效益不佳,原因是複雜的,應當從體制方面查詢深層次的原因,“對症下藥”。“拍賣”的前提是所有權要清晰。如果政府替農民“拍賣”集體資產,會埋下產權糾紛隱患。

(三)經營性的小型農村供水工程按“股份合作制”企業體制運作

以向鄉村企業、果園、種植場、養殖場供水為主,兼有村民生活供水任務的農村供水工程,應參照“股份合作制”企業辦法組建企業法人實體,實行企業內勞動者平等持股、合作經營,勞動者與所有者相結合,股本和勞動共同分紅的辦法。在這種管理體制下,產權清晰,所有者的權、責、利十分明確,有較強的內在經營活力。為了解決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可以吸收有錢的“大戶”投資入股,並給予合理投資回報。但要防止出現“水霸”壟斷鄉、村公共供水設施或利用公共水資源牟取暴利的情況。從扶持農村供水基礎設施建設出發,地方政府也可酌情對工程建設給予補助,這部分資金形成的股權應為政府所有,政府通過持股參與監督企業經營管理。

三、採用靈活多樣形式,加強經營管理,是小型農村水利機制改革的主要內容

明確了農村水利公共設施歸用水戶集體所有,作為“業主”的用水合作組織還必須採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加強經營管理,落實工程維護管理和服務責任,千方百計發揮工程效益。

(一)用水合作組織自己直接經營管理

這種方式適用各類農村水利工程。應當成為當前和今後農村水利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式加以提倡。目前全國近80%的工程仍實行所謂的鄉村“集體”管理,應當逐步規範為用水合作組織自主經營管理。

(二)用水合作組織聘用“能人”經營管理

用水合作組織內部找不到合適人選時,可以聘用外部的“能人”具體負責經營管理。被聘者為用水合作組織“打工”,領取報酬。用水合作組織對受聘者監督,促使其真正對工程的日常經營管理負起責任,搞好服務。

(三)承包

承包不改變工程所有權屬。它通過合同契約,由工程的所有者把管理權委託給承包者,同時對雙方權利、責任、義務給予明確,承包者比合作組織聘用的管理負責人有更大的自主權。承包者可以是合作組織內部成員,也可以是社會上的人,可以一個人,也可以是幾個人組成的小組。

承包方法簡便易行,較好地解決了工程維護管理差,管理責任不落實的問題,易被農民接受,已有多年實踐經驗,適用於各種型別的農村水利公共設施。目前全國約有10%的工程採用這種形式,應當作為農村水利經營管理機制改革的主要方式之一加以提倡。

(四)租賃

嚴格地說,它與承包經營管理屬於同一型別,因為工程所有權沒有改變,只是所有權與經營管理權分離得更進一步,租賃者在經營管理上有更多的自主權。租賃者可以從直接或間接的經營利潤中獲取報酬,同時也承擔更多的經濟責任和風險。因此“租賃”主要適用於經營性較強,可以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農村水利工程。如租賃小水庫、塘壩,在提供灌溉服務收取有限的水費的同時,通過養魚獲利。目前全國2000萬處小農水工程中約有1%採用“租賃”方式的改革。

(五)“拍賣”經營管理權

嚴格地講,這不是“賣”,而屬於一種公開競標的承包方式,有利於做到公開、公平、公正確定承包者。“拍賣”經營管理權,在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上比租賃更徹底。“拍賣”農村水利設施經營管理權存在三種風險:一是購買者不能取得預想利潤,甚至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二是購買者掠奪式地開發水資源(機井)或工程設施,工程損壞報廢后,還得讓廣大群眾收拾“爛攤子”,重新出資投勞;三是購買者改變工程用途,讓防洪抗旱服從個人養殖,受害的也是廣大用水戶。這種方法主要適用於經營性較強的工程設施。在全國2000萬處工程中約有近3%採用“拍賣”方式。

“租賃”、“拍賣”、“股份合作”等各種改革方式都偏重於利用工程的經營性,借用市場機制的辦法增強經營管理活力。而對不具備經營條件的公益性設施(如渠道、圩堤、橋閘涵、隧洞、渠系建築物等),如何深化改革,調動農民建設和管理積極性,使工程更好地發揮效益,尚缺乏成熟經驗,也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這是下一步改革要著重研究解決的問題。

四、履行政府職責,加強政府引導、扶持、服務、監督

水利畢業論文 篇十二

[關鍵詞] 畢業論文 問題 對策

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務是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本科畢業生。本科生大學四年,除了完成專業相關的理論知識以外,還應該在最後一個學期進行畢業論文的撰寫。畢業論文是學生在校期間最後一個重要的、綜合性的實踐教學環節,是專業學習深化與昇華的重要過程,是學生學習、研究與實踐成果的全面總結,是學生綜合素質與實踐能力培養效果的全面檢驗,同時也是學生畢業及學位資格認證的重要依據。近年來,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有逐年下滑的趨勢,本文畢業論文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提高高等院校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對策。

一、本科畢業論文中存在的問題

1.論文選題不合適

本科畢業論文選題不合適是導致質量下滑的重要因素,這一問題不解決學生是無法正常開展論文的撰寫,必定導致論文質量的下降。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選題和專業不符,甚至相差甚遠。導致在撰寫過程中無法利用本專業的專業知識解決論文中出現的問題。更無法體現出大學四年是學習成果,提出自己的見解。二是選題過大過泛,有很多學生的選題過大,如金融危機問題研究、中國房地產發展研究等等類似的大題目,學生根本沒有能力完成這樣的論文,所以最終只能寫得漫無邊際,很空很泛,沒有意義。三是論文選題缺乏新意,很多論文的選題,是別人寫了很多次研究得很透徹的課題,根本不必再寫或者沒有任何新意,也有些問題已經得到解決和當前的社會形勢相差甚遠。

2.論文格式不規範,錯誤百出

由於學生的寫作經驗不足,很多學校都會給出一個標準的論文格式模板供學生參考。但很多學生在撰寫論文過程中不夠認真,敷衍了事,導致論文格式很混亂。主要表現在:一是沒有按照要求模板完成通篇論文,缺乏系統規範性。二是論文各級標題名稱不恰當,沒有正確反映出每一段落地主題內容,也無法反映出論文之間的主次關係。三是摘要、參考文獻等不規範。有些學生的摘要篇幅不是太長就是太短,還有些學生的參考文獻太陳舊。

3.抄襲網路電子論文現象嚴重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給學生撰寫論文時查詢資料借鑑他山之石提供了很多便利,但同時也有很多學生沒有合理利用網路資源,他們查詢論文不是為了借鑑學習,而是進行抄襲,不僅是抄襲某些段落觀點,嚴重者甚至將整篇論文照抄照搬。

4.理論與實踐脫節

高校急劇擴招後,學生大量增加,有些學校的實驗室和實習基地建設沒有及時到位,不僅對學生查閱資料、設計、工程製圖及論文撰寫等不利,也不利於指導教師的管理。很多需要在實驗室支援下完成的論文都無法深入研究下去,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

5.英文翻譯混亂

有些學生在撰寫英文摘要時不夠認真,英文撰寫不夠規範,文法不通的現象非常普遍,還有些學生的英文摘要完全和中文摘要不符,沒有反映出學生應有的外語水平。

6.其他問題

除了以上問題,論文質量下降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對論文的重視程度不高。有些學生是本身寫作水平就不高,所以論文中病句百出,還有些學生因為就業實習或者考研而沒有認真撰寫論文,也導致文章質量低下,文字不通,語法病句百出的。

二、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對策探析

1.加強指導教師的作用

每位學生在撰寫論文時都應該有一位指導教師,老師從選題到最後定稿,應該全程指導論文的撰寫。指導教師必須以認真的態度,向學生講清題意、提出明確的要求,介紹參考資料,審閱學生所列提綱。由於本科生的寫作經驗有限,指導老師對學生全程及時地指導可以幫助學生避免很多誤區,少走很多彎路。當有些學生鬆懈懶散的時候,指導老師應該及時督促學生認真撰寫論文。當學生在撰寫論文時遇到學術問題,老師也應該及時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指導教師應該做到每週至少與學生見面一次。

2.加強畢業實習、大型綜合實驗等實踐環節的安排

為確保畢業論文質量,在畢業論文開始前要做好畢業實習、專業課程設計、大型綜合實驗等實踐教學環節的安排。特別是理工科學生,對畢業實習這一實踐環節更應該高度重視,通過實習,能將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聯絡實踐中,更有利於學生在實踐中找到能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適合的論文選題。學生在實踐中找到的選題才能真正寫好。學校應該重視校外實習基地和校企合作企業的建設,幫助學生找到合適的實習單位。同時也應儘可能加強校內實驗室建設,為學生提供一個理論聯絡實踐的平臺。

3.加強制度管理,嚴格規範畢業論文管理監管流程

學校教務部門應該在管理畢業論文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應該有相關領導和教務人員負責這項工作。學校應該成立畢業論文監督委員會,設定常規管理機構,院系也應該成立院系級畢業論文監督小組,從選題、中期到後期定稿分階段監督檢查學生畢業論文完成情況。論文形成後,要對優秀畢業論文獲得者和指導教師進行獎勵,不合格者則要求學生進行二次答辯或延期畢業。另外應該加強指導教師的責任心,如果老師指導的學生論文不合格,也應該對其指導教師一定的處罰。

4.加強畢業論文重要性的宣傳教育

畢業論文是本科生申請學士學位的依據,學校應該在大四上學期時就對學生進行畢業論文重要性的宣傳教育,使其認識到只有認真撰寫好畢業論文才能拿到學位證書。同時也應該對指導教師進行宣傳教育,使其認識到指導學生完成畢業論文的責任,增強其責任感,更好地完成指導教師的使命。

5.加強學生的就業指導,引導學生恰當處理就業實習和完成論文之間的關係

在當今社會就業難的大環境下,很多學生為了找到好的工作,在最後一個學期往往會到就業單位實習,學生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實習上,用在畢業論文上的時間明顯不足。有些學生此時就無法平衡實習和完成論文之間的關係,而忽視了畢業論文的撰寫,在最後一個學期以找工作為藉口,不認真撰寫論文。相關的部門和輔導員應該及時引導學生,加強就業指導,在寫好論文和就業實習之間找到平衡點。

三、結束語

本科畢業論文是本科生大學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無論是教務人員、指導教師還是學生都應充分重視起來。管理人員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指導教師增加責任感,學生在合理安排時間的前提下,認真完成各個環節的任務,只有這樣才能逐步提高畢業論文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陳家新。高校本科生畢業論文中存在問題及對策[J].教育科學,2002,(8).

水利論文 篇十三

[關鍵詞]水利;精準扶貧;建議

1水利精準扶貧的特點

1.1水利精準扶貧難度大。有人把精準扶貧工作形象地比喻為精準滴灌,要確保不落下一個貧困人口,而農村水利涉及千家萬戶,不可能像醫療衛生、義務教育、民政救助等工作一樣進行一對一的扶貧,除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外,其他任何形式的水利工程都不可能把每項工程建設到農戶家裡,只能以民生水利建設為主,力爭通過“大水漫灌”惠及千家萬戶。1.2水利精準扶貧任務重。根據有關方面調查統計資料來看,目前農村致貧最重要的原因是疾病,佔貧困戶的40%左右,而飲水安全和人們的健康息息相關,要有效預防和減少農民疾病的發生,除衛生部門的努力外,必須改善農村水環境,確保農村飲水安全,這是水利精準扶貧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必須抓緊抓好,抓出成效。1.3水利扶貧具有永續性。從全國各地的情況看,導致貧困群體致貧的原因主要有六個方面:一是家庭成員年老體弱和殘疾智障,缺乏健壯的勞動力;二是家庭成員長期患病或突發疾病、重病;三是交通閉塞,缺乏資金和專案;四是文化素質低,缺乏創造性生產力;五是自然環境不好,水力資源匱乏,農業生產條件差;六是自然災害。要解決好自然環境惡化、水資源匱乏造成的貧困不是一朝之事,水利扶貧也不可能一勞永逸,必須有長遠的、發展的眼光,打一場持久的水利扶貧仗。

2當前水利精準扶貧工作存在的問題

對於水利精準扶貧,我國許多地方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寶貴的經驗,但是由於水利工作的特殊性,水利精準扶貧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水利精準扶貧難以滿足高效特色農業發展的需要,農民持續增產增收難;二是水利精準扶貧難以徹底解決農村地區,特別是“老少邊窮”地區基礎設施建設落後的局面;三是水利精準扶貧只能試點進行,難以滿足大面積貧困農村的需要;四是水利精準扶貧是使用水利部門的建設資金,沒有整合其他部門,如國土、林業、農業等部門的開發資金;五是水利精準扶貧缺乏整體規劃,專案建設拉動效果不明顯。

3開展水利精準扶貧的建議

3.1發展生態水利,營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水利精準扶貧要在治本上下功夫,引導農村走可持續發展的生態之路。一是建設和修復生態完整、水質良好的天然河流、湖泊、溼地等生態,使水下有魚苗水草、空中有白雲禽鳥。二是大力推進農村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做到水源、家園、田園“三清潔”,杜絕家禽糞便等直接流入水源地,確保農民生活飲水安全。三是加強石漠化綜合治理,防止水土流失。3.2瞄準老少邊區,精準扶貧做到有的放矢。水利精準扶貧要有針對性,要把重點專案向老少邊區傾斜,避免扶貧資金被擠佔和浪費,做到建設一處帶動一片。在政策允許的基礎上,要結合形勢的發展制定新的優惠措施,拿出更多的水利專案支援老少邊區,把水利專案規劃到最需要的地方,把資金用在最貧困落後的地區和鄉村,讓廣大貧困戶能夠公平地享受到水利建設的成果。3.3建設飲水工程,解決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我國農村飲水不安全,既有資源型缺水,也有工程型缺水,各級地方政府要有專人對轄區內農村飲水安全進行全面調查研究,在摸清家底的情況下,按照近期和遠期相結合、防護與治理相結合、建設與管理相結合、政府和社會相結合、經濟與環境相結合的原則,全面、合理、科學、高效地規劃建設農村飲水工程,力爭實現建設一處、美化一方、帶動一群、富裕一代。3.4深化水利改革,保障水利設施可持續性執行。鞏固水利精準扶貧成果需要徹底改革水利工程建管制度。通過“以獎代補”、“先建後補”政策,充分調動廣大農民修建家門口水利工程的積極性。通過明確產權、改革水權等措施,對堰塘等小型水利工程確權到戶、產權到人,賦予農民更多的產權,使農民自覺地參與農村水利的修建管護。建立水利精準扶貧機制,確保幫扶缺水戶,讓貧困農民享受到民生水利的建設成果。與此同時,積極開展水文化精神扶貧,引導貧困農民愛水、節水、惜水。

[參考文獻]

[1]陳振華。湖北省委“三萬”幫扶活動與山區水利精準扶貧工作中幾個問題的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27(21):134-136.

[2]李廣彥。打好水利“精準扶貧”攻堅戰[N].中國水利報,2016-01-21.

水利畢業論文 篇十四

摘 要:傳統的工科實驗室教學主要是對課程進行輔助教學,對實驗室的利用率不高,也限制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在提倡應用型教學的今天,實驗室應充分發揮其作用,更好地服務於教學環節。文章以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為研究物件,探討實驗室在工科畢業設計環節中的應用。

關鍵詞:畢業設計;實驗室;工科;水利水電工程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7)05-0036-02

畢業設計是大學生畢業前對所學課程的一個總結。一直以來工科建築專業畢業設計都是以設計為主,這主要是因為畢業設計是為學生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打基礎,傳統的建築專業畢業設計的內容包括建築物設計、施工組織設計、施工預算等,它們都是依託實際工程資料進行虛擬施工安排。隨著大學職能的轉變以及應用型本科的提出,這就對畢業設計的選題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在原有的建築物設計、施工的基礎上,滿足學生科研能力的要求,這時,實驗室的利用應得到充分重視。

一、工科畢業設計現狀

畢業設計作為教學的重要環節,是檢驗學生大學四年對所學專業課程的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傳統的畢業設計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假定工作實際內容為主的畢業設計,另一種是以資料蒐集論述為主的畢業論文。長期以來工科專業結合實際就業方向,畢業設計都是以設計為主,但在設計的執行過程中卻遇到越來越多的問題,越來越多的資料資料在網上都有成品,而指導教師的設計資料來源有限,學校資源投入不足,更主要的是畢業設計與很多學生的就業方向不同,學生不感興趣,就會存在抄襲、應付了事等問題,畢業設計改革迫在眉睫。對畢業設計進行改革,就要從實際問題入手,應l展設計形式的多樣性,豐富選題,充分利用學校現有資源,從實際出發瞭解學生所需,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服務,發揮畢業設計的真正意義。

二、畢業設計與實驗室建設的關係

在日常的教學環節中,對工科的實驗室來說,實驗內容並不能像理科實驗室一樣有豐富獨立的實驗內容,所以對工科實驗室利用率較低。高校工科實驗室應用主要是以輔助教學的形式,通過課程教材中的基本實驗,加深學生對課程的理解,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其實工科實驗室還是很有利用空間的,可以借鑑理科實驗室利用方式,通過對課程教材實驗內容的驗證、對建築材料力學效能等檢驗、將實驗器材走出實驗室在建築現場進行原位實驗、對不同外加劑對建築產品的影響等等實驗內容進行研究,引入畢業設計或形成畢業論文,既滿足了學生就業方向的需要,又培養了學生對畢業設計的熱情,開闊了畢業設計思路。綜合上面所提出的想法,我們想嘗試將實驗室對畢業設計開放,有效地利用高校資源,嘗試探索工科畢業設計新的發展方向。為此我們申請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青年基金專案“水利工程專業畢業設計選題模式的現狀分析及改革研究”,專案以黑龍江大學水利工程專業為試點,嘗試以學生自主申請學校開放實驗室專案內容為畢業設計題目,為畢業設計探討一種新的形勢。專案預期解決的問題包括以下幾方面。

1.擴充套件畢業設計選題範圍。充分利用實驗室就不能選擇傳統的虛擬施工形式的畢業設計,而是通過種種實驗資料以及對實驗資料進行理論分析,以此來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以實驗內容為畢業設計題目,杜絕了學生套用模板、網路抄襲等問題,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文字整理能力。但以往工科的實驗室很少有科研專案,因為建築專業以施工方法為主,實驗室都只是傳統的檢測建築材料或土壤所能承受的力學指標,專案也只是為建築工程提供相關材料的資料資料,創新性不高。為了讓學生的畢業設計題目更具有創新性和代表性,以及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以在選題時將學生意向與教師指導相結合,題目上可以結合生產實習或學生自主實習內容,對某處工程地質條件或相關建築材料、結構等進行驗證;也可以將教師專案中某些學生可行專案作為畢業設計選題,如提供實驗資料、資料分析等。當然,因為有的科研專案內容與本課畢業設計目標還是有區別的,所以指導教師在進行選題時應注意難易程度、與教學大綱的交叉情況等。

2.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學校資源不單單是利用實驗室,高校資源廣闊,應充分利用起來,比如說校園網、圖書館、其他專業實驗室等,通過校園網中的知網平臺可以查閱其他先進的學術理論,以此作為實驗專案選題的依據,擴充套件學生的思路;而通過圖書館文獻可以為專案理論確立紮實的理論基礎;而其他專業的實驗室可以擴充套件學生的思路,更好地為實驗資料服務。學生要想通過實驗完成畢業論文內容,紮實的實驗資料是最基本的,但現有實驗室涉及耗材及簡單的儀器的提供可能存在不足,這樣還可以通過學校的開放實驗室、創新實驗室等校園專案提供相應的實驗經費,如果是教師科研專案分支,還可以通過專案經費完成,但在專案經費支出等方面還要指導教師嚴格把關,避免浪費。有些耗材費用過高,還應培養學生根據實驗原理自制實驗裝置。

3.組建設計團隊,培養團隊精神。既然將實驗室實驗內容作為畢業設計,關鍵是要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應該鼓勵學生組成自己的設計團隊,與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合作,更應鼓勵學生與就業單位合作,利用就業單位相關技術人員及經驗,相互取長補短,綜合利用所學知識,在科研上有一定建樹,在完成實驗的過程中展開實際的專案研發,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指導教師應在組成團隊後,專案開始前對專案進行細緻的分工,同時聽取專案組成員的想法,安排每個學生蒐集與自己工作相關的資料,定期進行交流和整理,由於學生之前沒有科研經歷,指導教師應多與學生交流溝通,對學生在學術上加以指點,包括資料的整理、實驗的操作方法、理論分析的方法及注意事項、論文的寫作格式等。

三、實驗室在工科畢業設計中的應用

在本次實驗專案中,指導教師從原有校級青年基金專案“固化劑對分散性黏土的改良研究”中分解出兩個小專案申請學校創新實驗室專案:“對針孔實驗進行改進的研究”、“外加劑對分散性黏土的影響指標分析”,其中“外加劑對分散性黏土的影響指標分析”申請了省級創新實驗室專案。兩個專案組成員共八人,考慮到水利工程專業作為工科,一直來畢業設計少有論文形式,所以只確定兩個專案負責人將專案作為畢業論文選題,其他專案組成員以興趣愛好為主,畢業設計仍選擇傳統的設計形式。首先從大四上學期開始在學生中選擇對專案感興趣的同學並組成專案組,然後在指導教師指導下組織資料申請學校相關專案。專案申請成功後由指導教師對專案組成員進行分工,開始資料蒐集:有的學生負責力學部分、有的負責實驗原理、有的負責實驗過程、有的負責實驗材料作用,由學生自己在學術網站及圖書館蒐集資料整理成小論文,定期與指導教師進行討論,結合教材內容,最後形成實驗計劃。在經指導教師對實驗計劃進行審查後,開始在實驗室進行實驗。實驗計劃應包括實驗目的、實驗儀器、實驗耗材、實驗步驟、實驗預期目標等,所涉及實驗的相關材料,如土壤固化劑、分散性黏土土樣以及其他實驗耗材等,實驗室不具備條件的由所申請校園專案經費統一購買。專案在實驗過程中由實驗室專職實驗教師指導,這主要是避免實驗儀器在錯誤操作使用過程中損壞。實驗專案應在本學期結束前完成並形成實驗報告,如實驗中存在問題應及時進行改進和完善,最後對解決效果進行評價,並進行二次分析。本學期結束前黑龍江大學水利電力學院組織學生開始畢業設計選題,由兩名實驗專案組成員分別將此次實驗作為畢業論文選題,其他學生選擇其他設計題目作為畢業設計。在第四學年下學期開始,兩名學生根據之前實驗報告,蒐集資料對實驗專案的相關因素進行完善,並形成畢業論文參加答辯。在畢業論文完成過程中,由於前期實驗已經完成,因此在論文完成過程中指導教師要嚴格考核學生對實驗資料的分析整理能力。畢業論文答辯時應邀請實驗室教師、工程師、專案指導教師共同參與,針對專案內容力求使學生真正掌握實驗原理,加深對所學專業知識的認識。

四、結論

1.因為本次規劃專案為期一年,但具體實驗操作環節只有一學期,所以在實驗階段對實驗中存在的如返工、發現新的問題、實驗錯誤整理等修改時間不夠充,大四上學期學生課程較少,時間比較充裕,但是實驗室教師工作量較多,學生又沒有科研經歷,在對很多情況處理上增加了指導教師的工作量,所以在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上還有待增強。

2.在實驗過程中,從耗材的購買、土樣取得、聯絡其他實驗室等細節工作上,學生執行力不夠,未來在專案進行中應形成一系列完整的管理制度。

3.從畢業設計答辯效果來看,學生在實驗原理掌握上還有很多不足。對於畢業設計答辯組提出的問題,涉及基礎理論、實驗原理等,學生答辯效果不理想,這主要是學生對前期資料蒐集整理及認識還很不夠,未來大三學年下學期學生就應自主完成專案申請,並交由指導教師審批,並且教師要加強對實驗操作、理論分析等方面的指導力度。

綜上所述,對學生利用實驗室完成畢業設計理論上還是可行的,應對專案組成員加強事前、事中、事後的管理,不斷完善實驗執行內容,執行過程中關鍵點還是培養科研興趣及理論知識運用。

參考文獻:

[1]孟昭霞。高校實驗室創新性管理[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6).

[2]邢麗波,桂馨,康九紅。實驗室開放與管理[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9).

[3]姜麗偉。高校實驗室管理體制改革與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6).

[4]榮華偉,錢小明,錢靜珠。關於高校實驗室開放管理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12).

收稿日期:2016-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