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計劃

當前位置 /首頁/實用文/工作計劃/列表

校本教研工作計劃多篇

校本教研工作計劃多篇

校本教研工作計劃 篇1

一、總體目標及指導思想

以新課改為導向,使教師們領悟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解決教師在教學中遇到問題或困惑,提升教師駕馭課堂能力,促進教師向專業化方向發展,致力於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使教師的自我反思行為縱深發展,凸顯個體價值,倡導團體合作,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

以新課程為導向,以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課程實施過程中學校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物件,以教師為研究的主體,緊緊圍繞課程改革,通過校本教研,提高校本教研管理水平和校本教研質量,探索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不斷提升學校辦學理念和辦學水平。

二、具體目標及要求

1、通過校本培訓,更新教育觀念,課堂上實現師生互動,力求利用新、舊教材體現新理念,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2、通過校本培訓,學習新理念,促進教師的自我反思,提高教師的教學總結能力、評價能力與教學理論水平。

3、轉變觀念,抓好教研組同伴互助合作工作,引導教師從經驗型向研究型、專家型轉變。

4、觀看或實踐優質課,嘗試案例分析、自學研討,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

三、具體形式與措施

形式採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以學科為單位,由教研組長負責,利用每週教研組活動時間,主管領導親自參加,並充分發揮骨幹教師、能手的帶頭作用,把校本教研落到實處。

1、設立校本教研領導小組與學校聽評課小組,加強指引,落實校本教研計劃與聽評課計劃。

2、集中學習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溫故知新,加強認識,提高理論水平。

3、觀看課堂實錄,增強感性認識,對新課程課堂教學的組織與教研活動的開展模式深入瞭解。

4、骨幹教師觀摩課及相關研討會。

5、開展四課活動(彙報課,觀摩課,研討課,評課),加強實踐,教研組切實推進教研工作的開展。

6、立足本校校本培訓的基礎上,在條件許可範圍內邀請專業人員進行專題講座,或邀請兄弟學校來校聽課。

四、具體安排:

三月:

1、設立校本教研領導小組與學校聽評課小組,制定聽評課計劃,開展“人人上好一節常規”課

2、新課程理論學習(分散學習)

四月:

1、課題研究研討課

2、繼續加強對各級質量目標的監管工作。學校通過階段測試、

各類競賽、質量分析及師生座談等方式方法,促使各級質量目標的順利完成,走教育可持續發展之路。

3、抓考風,促教風、學風。採取有效措施,嚴肅考風、考紀,

杜絕弄虛作假的不良習氣。

五月:

1、習作研討教學

2、習作論文評比

六月:

1、課改實驗的教學個案、反思、論文評比

2、整理相關檔案

3、認真組織各年級的期會考及期末考試工作,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查詢問題所在,制定階段性目標措施。

校本教研工作計劃 篇2

為了進一步推進課程改革,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提高教研能力,依靠教研解決在教育教學管理、教學方式方法等方面亟待解決的問題,充分體現“教中有研,研中有教”的課堂教學特色,推動我校教研課改邁上新臺階,促進我校教育教學效益的全面提高,立足“校本”,搭建平臺,興師興教,鑄造品牌。我校根據進校《關於紮實開展中國小校本教研工作的意見》制定本學期校本教研工作計劃如下:

一、建立校本教研的各項制度

(一)、建立備課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積極開展教研活動,各教研組每學期至少要組織好兩次以上上檔次、有質量的公開課,所選課題必須要有目的,有研究方向。公開課,課前要集體備課,課後要認真評議、總結、反思,以此來促進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推進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使公開課真正起到教學研究的作用。

(二)、建立教師個人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學年初制定好個人教研的研究重點;認真完成備課組交給的備課任務,認真準備並在教研組、備課組討論時積極發言;認真參加聽課、評課活動,每人每期聽課不少於15節;(校長、分管副校長、教導主任不少於30節);在教學實踐的同時,中高階教師必須開展“六個一”活動;要熟悉課程標準、教科書及必要的教參資料,認真制定好一學期的授課計劃;切實落實好常規教學,認真做好對學生的學業評價。

(三)、認真做好校本教研反思

2、教師要針對自己的教學實際,靈活選擇教學反思的型別。如“課後反思”、“周後反思”、“月後反思”、“期中反思”。

3、把要求學生“學會學習”與教師“學會教學”統一起來,教師把自我作為意識物件,在教學活動中,把教學活動本身作為意識物件,不斷對自我及教學進行積極、主動地計劃、檢查、評價、反饋、控制和調節。

二、立足課堂,以研促教

1、教研重點。

課堂教學是抓質量之本,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教學質量是一節課一節課上出來的,只有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心理特點,切實按課程標準辦事,才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優化教學過程仍是我們學校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積極開展新標準理念下的教學方式的研究,能用《課程標準》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實踐,重點進行"自主性、探索性、合作性"三種學習方式的研究與實踐。在研究實踐的過程中,力求正確處理好四個關係:

(1)課程與教學的關係

(2)教與學的關係

(3)結論與過程的關係

(4)認知與情感的關係

2、教研要求。

(1)確保教研組集體研討的時間。每週至少一次教研活動,時間不少於兩課時(包括集體備課)。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本學科課改精神,學習有關教學理論,同時進行集體備課,共同研討上課技能,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

(2)規範教研活動的內容。人人必須要做到四個一:做好一次集體備課中心發言,上好一堂教學研討課,寫好一篇教研總結,每次聽教研課後填寫一份評課表。

(3)認真組織開展好教研活動。努力使教研活動體現三化:活動時間經常化,活動內容專題化,學習主題的序列化。集體備課注重三個結合:與學習新的教學理念相結合,與實施課堂教學改革相結合,與學校課題研究相結合。

(4)教研與科研相結合。有能力的教師可確立一個課題,自己確定研究方案,每一次教研活動將圍繞課題進行探討和研究,交流和總結,真正把教研和科研結合起來,把教研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結合起來。

三、重視校本教研管理工作

1、成立分管教學的副校長為主、教務處牽頭、教研組長為成員的學校校本教研領導小組,加強對校本教研與培訓工作的領導、協調和管理。校領導要下教研組或備課組參加教研、指導教研。

2、要結合實際操作和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努力開展課題研究工作,我校現有一個縣級課題,一個市級一般課題。通過課題研究來解決我們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通過課題研究來努力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通過課題研究使全體教師能站在理論的最前沿,達到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知識、理論素質的目的。

校本教研工作計劃 篇3

(一)每學期初,教務處、教研組須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和校本培訓計劃訂立學校、學科教研組的教學研究和活動安排,教師根據學校和年級組計劃制定個人計劃。

(二)學校教務處每月召開一次教研組長或學科教研組長會議,檢查、部署每兩週一次的校本教研活動。

(三)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各種觀摩課、研究課、示範課、公開課,探索教學規律,推動教學改革,建立學科師徒隊伍,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幫助新教師熟悉業務,協助老教師總結教學經驗。

(四)有計劃地瞭解掌握學生在校學習情況,定期抽查學生作業,瞭解作業分量、難易程度和學生完成作業,教師批改作業的情況;進行試卷抽查,瞭解、分析教學情況;召開學生座談會,聽取學生對教學的意見和要求。

(五)學校要組織多種形式的進修活動,每年都要制訂文化學習和業務進修計劃,國小中高階教師要制訂教學科研計劃,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

(六)提倡寫教學專題總結或教研論文,鼓勵教師向報刊或出版社投稿,每個年級的教研組要根據本學科特點搞好課題立項,要有長期的課題,也要有針對性的中短期課題,要實實在在的搞好課題的實驗研究,每學期召開一次教學經驗總結交流會,每學期舉辦一次論文評獎活動,推廣先進經驗,獎勵優秀論文作者。

(七)學校要詳實記載每次教研活動的情況,瞭解教師的意見和要求,以便於領導和改進學校校本教研工作。

(八)學期或學年結束時,做好教研工作總結和個人教學工作總結,存入學校業務檔案,作為教師聘任、晉級、評優的一個依據。對教學教研有突出成績的個人或教研組,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

校本教研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工作。以新課程為導向,以新課程實施中學校所面臨的各種問題為研究物件。在我校的教育教學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推動新課程的實施,不斷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從而實現“基於學校”、“在學校中”、“為了學校”的教學研究。本學期,我校將認真組織廣大教師樹立先進的新課程理念,以深入推進“六優工程”為核心,以面向全體學生大幅度提高學生合格率為重點,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科研素質,進一步推動我校教學質量再上新水平。

二、基本目標

以課程改革為中心,通過校本教研活動,推動學校新課程的程序,從我校和教師自身實際出發,充分發揮學校內部潛在的教育資源,提高教師教學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具體措施

(一)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網路,加強管理,共同提高。

(二)健全校本教研管理制度。

1、建立領導和教師聽課制度。

教師每學期聽課20節,校長每學期聽課30節,教導主任每學期聽課40節 ,課後和任課教師及時交換意見,及時反饋,及時做出評價,促進教學。

2、加強校本培訓的管理。

在教導主任組織和安排下開展校本培訓活動,並通過管理擴大參與面,提高培訓水平。具體做好五項工作:①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②師資隊伍建設;③組織培訓;④負責培訓效果測評;⑤檔案建設;

3、加強教研組的管理

教研組長主要職責是:①動員組織本組教師參加培訓;②主持以組為單位的教科研活動。

4、加強常態下課堂教學管理並對管理內容進行檢查,做好各項檢查記錄。

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於平時的課堂教學,本學期我校將狠抓常態下的課堂教學調研,進一步加大師徒結對後的實施狀況的跟蹤瞭解。

5、建立常規檢查制度

(三)本著“務實、求真”的工作精神,開展各項教學研究活動。

(四)加強教師業務理論方面的培訓,促教師業務素質提高。

1、組織教師參加市區組織的校本教研活動。

2、支援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學歷進修。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協調好進修與工作的關係。

3、繼續進行“外出學習、一人學習,眾人受益”式培訓。

4、增強教師競爭意識,加大考核力度。

總之,我們要以新課程師資培訓為重點,以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為主線,進一步加大教師繼續教育和校本教研的力度,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努力開創我校教師教研培訓工作新格局。

附每月工作要點:

九月份:

1、制訂各科組教研計劃。召開各科組教研會,佈置教改教研工作。

2、新教師結對,對新教師做了解性聽課。

3、青年教師申報校級個人課題,並選送縣級個人課題。

十月份:

1、青年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優秀個案輔導方案評比。

2、中老年教師電腦word編輯操作比賽。

3、申報教師個人課題。

十一月份:

1、青年教師教研活動(課堂教學、說課)。

2、中老年教師彙報課展示。

十二月份:

1、新課改教學論文評比。

2、各科教研組總結教學教研活動情況。

20xx年一月份:

1、技能課進行測試,成績評定。

2、教學常規檢查。

3、期終教研工作總結。

校本教研工作計劃 篇5

本學期為全面搞好校本教研工作,切實提高我校教師的基本素質、教學能力與水平,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現制定我校校本教研如下: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課程改革,以科研為先導,素質教育為核心,,通過校本教研,提高校本教研工作質量。

二、工作目標

1、結合發展的實際需要,切實幫助教師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高教研的質量。

2、保質保量完成教育教學的各項任務。

3、繼續堅持以校本培訓、達標課和觀摩課為主。

三、主要活動安排

我們本學期將紮實開展校本業務培訓,努力提高教師業務素質。根據我校教師的實際情況採取一定措施,認真制定教師業務校本培訓,確定培訓目標,發揮新老相互輻射帶動作用,紮實搞好校本培訓工作。繼續沿襲上學期的做法:在教師深入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規範教師的行為:

1、認真積極參加上級部門舉辦的教研、培訓活動,形成自覺教學反思的習慣。

2、每次校本教研活動,相關教師要按時參加並積極發言,與同伴互助,共同進步。

3、教師參加校本教研和學校常規工作必須完成:

1、按時參加教研組的校本教研活動;

2、在開學初制定本學期個人教研的研究重點。

3、寫好每節堂課的教學札記;

4、提出一條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一條教學建議,堅持寫教後反思記錄;

5、每月向教研組提供一個典型案例,向教研組提供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6、每學期至少上1節公開課。

7、每學期至少上交一篇研究性、經驗總結;

8、堅持按要求聽課。

四、具體措施

1、各學科教研組組織教師進一步學習瞭解本學科課程標準,明確本學科的目的、任務,討論並確定分年級教學要求,制定學期教學計劃。並嚴格執行。

2、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根據教學實際,圍繞學校教科研課題確定教研組和個人每學期的研究課題,有計劃地開展研究與交流彙報,組織教學研究課、公開展示課,及時總結、交流、推廣教學經驗,撰寫經驗。

3、大力抓好本學科教師的教學工作,組織本學科教師認真鑽研教學新課程標準、教材、探索教法和學法,認真備課,寫好教案,上好每一節課。

4、教研組長要保證上述各項工作的貫徹落實,開學時訂好教研組,並認真組織實施。要協助教導處檢查落實情況,期末做好,並定期向學校領導和教師彙報工作。

校本教研工作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發展為主題,以關注學校發展為根本,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教師為研究的主體,為了學校研究,在學校中研究,基於學校研究,研究向學校迴歸,向教師迴歸,向教學實踐迴歸,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二、總體目標

(一)通過開展校本教學研究,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和行為,彙總教師教學經驗,積聚教師的教育教學智慧,讓教師成為教育智慧的創造者;

(二)通過開展校本教學研究,改善我校教育教學實踐,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共同成長。

三、主要任務

1、認真學習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學習貫徹學校各項教育教學規章制度。轉變教育觀念,牢固樹立“德育優先、能力為本”的教學思想。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主動探索職業教育的教學規律,創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

2、制定、學習和研究專業教學計劃、教學目標,明確各專業的培養目標、教學要求,研究執行專業教學計劃和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制定授課計劃,確定學科考試、技能考核鑑定的內容與方法。多教師平行課要在共同討論的基礎上制定相同的授課進度計劃。學科考試及技能考核鑑定的內容和方法是教學研究的重點內容之一,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內容之一。各學科考試和技能考核鑑定要採用靈活多樣和切實可行的方法。

3、深入研究教學內容,使教師在掌握課程標準、教學目標要求、教材體系、重點難點的基礎上,研究處理和使用教材的方法,研究採用的具體教學方式。注重理論聯絡實際,加強實踐性教學。把培養學生基本素質放在首位。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綜合實踐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為中心目標。採取適宜的教學方式,滿足絕大多數學生的需要。啟發、引導、愛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4、結合教學質量評估,經常性組織相互聽課,每學期要組織公開課不少於一次。通過互相聽課,評課,組織經驗交流,取長補短,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5、認真學習教育理論。學習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和教學的基本知識,掌握教學規律和教學技巧,提高教學業務水平。

四、校本教研的基本原則和過程

(一)基本原則

1、“為了教學”:是指校本教學研究的主要目的不在於驗證某個教學理論,而在於“改進”。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升教學效率,實現教學的價值。

2、“在教學中”:是指校本教學研究主要研究教學之內的問題而不是教學之外的問題;是研究自己教室裡發生的問題而不是別人的問題;是研究現實的教學問題而不是某種理論假設。

3、“通過教學”:是指校本教學研究就是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而不是將自己的日常教學工作放一邊,到另外的地方做研究。

(二)基本過程

結合我校現狀,初步設定在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時經歷以下幾個基本過程。教學問題——教學設計——教學行動——教學總結和反思……

按照“問題——設計——行動——反思”模式開展校本教研活動,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發現和提出教學實踐中的問題並把它轉化為研究的課題,設計操作辦法,並在實踐中實施操作。同時加強教學中的反思,要更加清醒的認識自身教學行為的當與不當,進一步清理自身教學行為變革的方向。要求每一位教師在課前、課中、課後經常有意識地問一問自己,教學目標在本次課中是否已經達到?主要表現在什麼地方,為什麼?預設的教學設計與實際的教學程序之間有何區別?在課上又是如何處理這些區別的,處理是否得當?這次課自己感到比較得當的地方有哪些?存在的問題又有哪些?什麼問題最突出?在下次課中打算如何克服這次課存在的最突出的問題?需要克服哪些困難和障礙才能做到?這次課上學生的參與狀態如何?為什麼會有這種表現?等等。

上述所設定的四個基本過程構成了我校校本教學研究相對完整的一個體系,這個體系可以以一個學段、一個學年為單位,也可以以一個單元、一節課為單位。

五、建立校本教研的各項制度

1、建立備課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主動開展教研活動,各教研組每學期至少要組織好兩次以上上檔次、有質量的公開課,所選課題必須要有目的,有研究方向。公開課,課前要集體備課,課後要認真評議、總結、反思,以此來促進教師教室教學水平的提高,推進教師駕馭教室的能力,使公開課真正起到教學研究的作用。

2、建立教師個人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開學初制定好個人教研的研究重點;認真完成備課組交給的備課任務,認真準備並在教研組、備課組討論時主動發言;認真參加聽課、評課活動,每人每期聽課不少於18節;要熟悉課程標準、教科書及必要的教參資料,認真制定好一學期的授課計劃;切實落實好常規教學,認真做好對學生的學業評價。

3、認真做好校本教研反思

(1)教師要及時認真地撰寫教室教學反思和教育教學反思,每位教師每週至少要有一次教學反思,階段性反思(理論反思),提倡寫有典範意義的事例與教學行為的敘事案例。每學年撰寫一篇有較高水平的教育教學論文或經驗總結。

(2)教師要針對自己的教學實際,靈活選擇教學反思的型別。如“課後反思”、“周後反思”、“月後反思”、“期中反思”。

(3)把要求學生“學會學習”與教師“學會教學”統一起來,教師把自我作為認識物件,在教學活動中,把教學活動本身作為認識物件,不斷對自我及教學進行主動、主動地計劃、檢查、評價、反饋、控制和調節。

六、立足教室,以研促教

1、教研重點

教室教學是抓質量之本,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教學質量是一節課一節課上出來的,只有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心理特點,切實按課程標準辦事,才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優化教學過程仍是我們學校教室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主動開展新標準理念下的教學方式的研究,能用《課程標準》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實踐,重點進行“自主性、探索性、合作性”三種學習方式的研究與實踐,在研究實踐的過程中,力求正確處理好四個關係:

(1)課程與教學的關係

(2)教與學的關係

(3)結論與過程的關係

(4)認知與情感的關係

2、基本要求

(1)確保教研組集體研討的時間。每兩週至少一次教研活動,時間不少於兩課時(包括集體備課)。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本學科課改精神,學習有關教學理論,同時進行集體備課,共同研討上課技能,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

(2)規範教研活動的內容。人人必須要做到四個一:做好一次集體備課中心發言,上好一堂教學研討課,寫好一篇教研總結,每次聽教研課後填寫一份評課表。

(3)認真組織開展好教研活動。努力使教研活動體現三化:活動時間經常化,活動內容專題化,學習主題的序列化。集體備課注重三個結合:與學習新的教學理念相結合,與實施教室教學改革相結合,與學校課題研究相結合。

(4)教研與科研相結合。有能力的教師可確立一個課題,自己確定研究方案,每一次教研活動將圍繞課題進行探討和研究,交流和總結,真正把教研和科研結合起來,把教研和提高教室教學效率結合起來。

七、校本教研的主要措施

(一)強化組織和管理,成立校本教研指導小組。

校長為校本教研的第一責任人,是校本教研的身體力行者。以骨幹教師為龍頭成立教研組,按計劃深入年級組、班級組聽課、評課,力求做到融教研、科研、調研為一體。逐步成為校本教研的主力軍。

(二)加強學習和培訓,提高全體教師的科研素質。

1、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靈活培訓形式,全力提高教師的科研實踐能力。組織教師外出參觀學習考察活動,從先進或發達地區吸取教學智慧,獲得靈感,解決我校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每學年,組織教師通過先進的媒體收聽收看專家講座、講學,積極鼓勵和支援教師參加各類教學研究會議、學習和培訓,提高教師的科研意識和水平。

2、繼續挖掘自身資源,開展各類學術講座或學術沙龍活動。

3、發揮現代遠端教育的優勢,狠抓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

4、建立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培訓活動,全體教師要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撰寫教學案例及教學反思,並作為教師年度教研考核的重要依據之一。構建“合作備課+相互觀課+反思型說課+參與式議課課+領導評課”的合作發展型教研模式從而增強校本教研的時效性,提高校本教研的層次和水平。

(三)改進和完善集體教研製度,提升集體教研的質量。

1、確保校本教研的時間。繼續堅持每週二下午為集體教研時間。

2、拓寬校本教研的內容。採取同伴互助,結合課例開展合作研究辦法,將“集體備課”、“集體聽課”、“集體討論”融為一體。

3、改進校本教研的形式。採取“多人上一課”與“一課多人上”等課例研究的形式,充分發揮教師個體、教研組集體的作用。

(四)加強校本教研的巨集觀指導,不斷提高管理指導能力。

每學期各教研組根據教學研究的需要,確定一個主題,各教研組按組開展小組專題教學活動。圍繞專題全組共同研究,人人做課,相互觀摩,隨時研討,形成一種人人蔘與,相互交流的研究氛圍。

(五)建立激勵機制,調動教師參與校本教研的積極性。

1、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校本教研,凡在校本教研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教師,學校納入年終考核積分。

2、立足實效,建立保障機制確保落實到位

(1)組織到位。學校形成校長親自抓、教導主任負責抓、教研處具體抓的校本教研的管理網路。

(2)制度到位。學校制定各項教學常規制度、聽課評課制度、教師外出學習彙報制、評價與獎懲制度等,從制度上保證並激勵了教師參加校本教研活動,提高活動質量。

(3)人員到位。實施教研活動組長負責制,同時學科指導組成員要深入課堂、研究教學,全面負責各學科的教學指導工作。

校本教研工作計劃 篇7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持續深入,健康的推進,學校是主陣地,教師是關鍵。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對於創造性地實施新課程,全面落實課程改革的目標,切實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提高學校課程建設的能力和辦學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根據壽光市教育局和街道教辦有關檔案精神,結合本校實際,特擬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我校的校本教研活動開展要以新課程為導向;改進和加強教研工作,立足學校建立以教師為研究主體;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新課程實施中教師所面臨的各種具體問題為研究物件;以研究和解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總結和提升教學經驗為重點;以行動研究為主要方式;以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和教師的專業化成長為宗旨,使學校成為學習化組織,推動課程改革目標的全面落實,努力實現成名師,出質量,創特色的辦學目的。

二、基本目標

通過校本教研活動開展,一是推動學校實施新課程教育的實踐活動,解決學校、教師在實施新課程中所遇到的問題,解決學生髮展和教師自身專業化成長中所面臨的問題,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進行研究;二是在實施新課程中學校自身出現的問題,由學校校長、教師共同來分析探討,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案,從而使學校逐步適應新課程,改變“等”(等專家指導)、“靠”(靠行政部門、教研部門)現象;三是從本校和教師自身的實際出發,充分發揮學校內部的潛在教育智力資源,盤活學校內部的資源,開展各種形式的研究活動,提高教學研究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組織領導

為確保校本教研活動開展收到實效,學校建立校長負總責,分管校長直接抓,教導處具體抓的教育管理模式。積極構建分層管理逐級落實,全員參與的教學研究管理機制。

校本教研領導小組

組長:李維忠

副組長:郭郡民

成員:楊守永袁淑玲李法順趙成強李秀花

四、校本教研的內容

1、開展校本培訓活動。組織教師學習課程改革及相關理論;學習新課程的教育教學方法。組織教師觀看壽光教育資訊港教育資源中的課程教學實錄及專家評議指導,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

2、開展“三課”活動。組織開展校內的示範課,教研組內的研究課以及新任教師的教學過關課。

3、開展學科競教活動。學校每期開展國小語文、數學、英語及科學等學科的競教活動。

4、開展教師“十個一”活動。即教師每課有一篇教學反思或教學日記,每週向教研組提供一個本人遇到的值得探討的問題,每月向學校提供一個典型個案,每期上一節校級研究課,每期完成一篇有價值的教學論文或經驗總結,每年學習一本教育理論專著,每年訂閱一份教學業務雜誌,每期承擔一個單元集體備課,編制一份試卷、製作一個課件,每位教師建立一個班級學生成長檔案。

5、開展“三項評比”活動。學校每期組織一次教育教學經驗論文和案例及新課程標準《導教案》評選活動。

6、開展教學展示活動。學校每期開展一次教學展示活動,向本學校家長及社會開放,促進家長和社會的認識與關注。

7、開展課題研究活動。繼續抓好濰坊市級課題和壽光市級課題的研究。

五、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為核心要素,以理論學習、案例分析、教學反思、經驗交流、問題解決、教學諮詢、教學指導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製度,並通過教學觀摩、教學開放、教師優質課等活動,為教師參與校本教研創設平臺、創造條件。靈活運用多種教研形式,以“問題—研討—實踐—反思”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師結合課改發展需要,對自己的教育行為的進行思考、分析,根據自己制定專業發展計劃、個人教研學習計劃以及學校的校本培訓計劃內容,自覺學習並對自己教學行為進行分析,提出問題,制定對策。

2、同伴互助。教師以學校一系列教研活動為載體,以教師或教學遇到的問題為研究內容,注重“以老帶新,以強帶弱”;在校本教研活動中鼓勵不同思想,發揮個人的優勢,對問題大膽評點,各抒己見,為解決問題提供新思維、新思想、新方法。

3、專業引領。一方面結合教研室送教下鄉活動,邀請教育教學研究專業人員(教育局、教研室的同志)來本校進行專業指導,直接解決教師們思想和教學中的問題;另一方面鼓勵教師從專業刊物或教育網上學習,引進先進教育思想,藉此方式將教改的新理念和教育新思想引進學校,促進教師素質提高。

六、校本教研活動開展的方法

1、課堂上的實戰式教研。

學校每期開展國小語文、數學、英語及科學等學科競教活動。組織教師研討、營造一種課堂實踐的氛圍,創設教師的情景對話,促成教師反思,彼此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2、實話實說的思維碰撞式教研。

學校組織教師彼此深入教師課堂,進行看課學習指導,在進行意見交換。不唱凱歌,要求教師實話實說,促進教師的心靈相通,情感相融,思維互動。

3、專家引領提升式教研。

校本教研不是學校關起門來搞教研,而是需要專業研究人員的參與和引領,藉助專業引領,既可以克服學校在校本教研中眼光狹窄,資源短缺的弊端,又可以克服教研部門在教學研究中閉門造車,脫離實際的弊端。學校一是要請專家來校舉辦課改專題講座,二是通過骨幹教師的引領,三是教師走出去學習取經等方法來提升的教師綜合素質。

4、問題研究中的反思感悟式教研。

沒有反思,就沒有感悟;沒有感悟,便難以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學校要求每位教師在課前反思教材,使其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課後反思本節課的成功之處,不足之處,有無完善的補救措施或學生在學習中的閃光點及教學中的突發事件,積極撰寫反思性文章、寫教育案例或教育個案。

5、集體備課中的資源共享式教研。

組織教研組內教師集體備課,共同研究教學策略,充分發揮集體智慧的力量,有效解決教師教學行為不適應的問題,真正做到資源共享。

七、校本教研活動要求

(一)校本教研活動設計要求

1、營造嚴謹、求實、民主、寬鬆的校本教研氛圍,有效開展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研究。

2、加強自我研究意識,養成理論學習和實踐反思的習慣。

3、力爭得到專業人員的有力支援與指導。

4、加強學科整合,改變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的傾向。

(二)校本教研活動過程要求

1、每次校本教研活動,負責人要制訂好詳細的活動計劃。

2、每次校本教研活動,負責人要整理好過程記錄與活動總結,建立並保管好各級管理主體的校本教研檔案。

3、校本教研活動的參與者要努力配合管理主體順利進行教學研究,以主人翁的態度搞好校本教研,提高自身素質。

八、校本教研評價辦法

1、每學期根據實際情況評比“優秀”教研組和“先進教研個人”,並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對校本教研活動中表現突出的教師個人,優先派出參加各級專業培訓。

2、校本評價結果與教師個人年度考核相結合,對校本教研工作無故不參加、態度差的教師年度考核不得被評為“優”,更不得參與各類評優評先活動。

九、校本教研管理制度

(《洛城街道留呂實驗國小校本教研管理制度》附後)

十、落實保障措施,確保校本教研順利開展

1、組織保障。學校成立由校長任組長、分管校長為副組長、教研組長為成員校本教研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組織、協調和推進學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做到責任明確,人人蔘與。注重思想引領,加強組織領導、巨集觀調控和全程監督,為校本教研提供好服務,努力把教師的研究和工作凝聚到學校發展這條主線上來。

2、學習保障。學校要堅持定期組織教師學習教育理論,並形成制度。通過學習引導教師重視理性思維,學習理性地思考教學問題,並指向實踐中發生的真實問題;組織廣大教師深入學習《課程標準》,弄清教學研究的定位、實施的前提、問題的確立、方案的制定和方法的運用等。

3、培訓保障。學校要重視開展專門的校本培訓,強化教師的專業素質,逐步發現和培養一批骨幹教師,以此帶動全體教師養成理論學習和實踐反思的習慣,不斷提高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課程開發和建設的能力,使日常教學工作與教學研究、教師專業成長融為一體,形成在研究狀態下工作的職業生活方式。校本培訓的方式要靈活多樣,根據學校實際,採取以自學為主、交流為主、業餘學習為主、課題研究為主、立足崗位培訓為主等途徑,力求保證時間、保證質量、保證效果。要創造條件,為教師提供更多外出考察學習的機會,使教師能廣泛汲取先進的教育資訊。

5、物質保障。學校校要保證校本教研工作的經費和裝置設施投入,購買相關的教育教學書籍、報刊雜誌和音像資料等,為教師讀書學習、教學研究提供必要的學習資源。要開放學校網路機房,讓教師能夠及時在網上查閱、瀏覽自己所需的學習資料,豐富教師的資訊儲備。另外學校還要根據教研工作和教師的需要,隨時為教師引發各種學習培訓資料。

6、管理保障。要注重加強對校本教研工作的管理,完善校本教研的檔案資料建設,隨時將各教研組校本教研計劃專題、校本教研記錄、教研活動形成的策略報告等記入學校資源庫。要堅持每學期開展校本教研的評估工作,評選學校校本教研優秀學科教研組和優秀教師個人。注重總結校本教研所取得的經驗和成果,對具有一定價值的研究成果,要聘請專家進行評估鑑定,並做好研究成果的推廣工作,以進一步推進校本教研的有效開展。

校本教研工作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為導向,以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課程實施過程中學校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物件,以教師為研究的主體,緊緊圍繞課程改革,通過校本教研,提高校本教研管理水平和校本教研質量,探索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不斷提升學校辦學理念和辦學水平。

二、總體目標:

以新課改為導向,使教師們領悟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解決教師在教學中遇到問題或困惑,提升教師駕馭課堂能力,促進教師向專業化方向發展,致力於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使教師的自我反思行為縱深發展,凸顯個體價值,倡導團體合作,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

三、校本教研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為核心要素,以“理論學習、集體備課、主題校研、反思交流”等活動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製度。深化校本教研。大力倡導務實求進的作風,把“開展自己的教研,解決自己的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改進自己的教學”作為校本教研的根本目的。

(一)集體備課

具體做法:

1、規範集體備課制度,力求“實”字。

以區教研室倡導的“一課三議”教研模式為理念導航。以學科教研組為單位建立備課組,主備教師要提前三天把主備教案發到組內教師手中,副備教師要認真閱讀教案,並提出修改意見,作為一度調整方案用紅筆註上。在集中時討論交流,進一步完善教案,經過大家討論形成的共識作為二度調整;上完課後寫出教後反思作為三度調整。

2、積極探索“同課異構” 突出教研的“活”字。

各教研組安排教研活動時,要有對“同課異構”教研形式的呈現。力求通過“同課異構”,打磨課堂,引發大家爭鳴和參與,切實活躍研究風氣。全體教師要通過“引、讀、練、評”活動,多管齊下,促進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

3、通過活動實踐,書寫教研“效”字。

本學期,我校響應區教育局關於“課內比教學 課外訪萬家”的活動號召,將認真開展優質課競賽活動,促進教師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引領更多的教師在課改中脫穎而出。9月份課內比教學優質課比賽——語文組、英語組。十月份:課內比教學優質課比賽—數學組、綜合組。

(二)反思交流

通過前一階段組內討論形成的教案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或困惑進行反思交流,促進教師與同伴的對話,注重“以老帶新、以強帶弱”鼓勵教師大膽評點各抒己見,促進教師共同提高。

具體做法:

1、量化教學反思。

教齡5年內教師教案中課課要有反思,即教後反思,每次不能少於50字。50歲以下5年以上教師每單元要有反思,每篇不能少於100字。

2、加強對教學反思的階段檢查。(期中、期末)

3、重視對教學反思的收集評比。

20xx年1月份教務處舉行50歲以下教師教案反思展評。20xx年秋季學期專題反思四次,即9月、10月、11月、12月。教研組長確定主題,主題要有系列,教導處每月評選出優秀專題反思,裝訂成冊。

(三)同伴互助

1、量化教師聽課。

具體要求:

同年級同學科教師互相聽課一學期不少於5節,帶雙班教師聽相應年段相應學科不少於5節,國小科聽組內教師授課不少於5次。

2、細化教師評課。

要求凡聽課必評課,評課為3+2模式,即3個優點,2個建議。

3、深化師徒結對。

在上學期基礎上,我校本學期將深入抓好師徒結對工作,進一步發揮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促進共同成長。

具體做法:一是組織新一輪師徒結對報名,結對儀式,落實結對過程管理。二是“搭建青年教師成長平臺”。學校優先為青年教師、骨幹教師外出聽課、進修、參與教育科研、發表教學論文創造條件。

4、強化領導推門聽課

本學年實行每週一推門聽課活動,以強化常態課管理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推門聽課除學校校長、行政外,還請教研組長和相關學科的骨幹教師結對師徒參與聽課指導。聽課過程中,我們繼續採用聽、看、查、問等形式進行。“聽”即聽隨堂課,“看”即看教師課堂新課程理念的落實、學生主體參與課堂學習的興趣;“查”即查教師的備課、作業批改;“問”即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詢問本節課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問學生對教師、對自己的學習評價。聽課者認真總結分析每一次調研情況並及時反饋給教師,與學科教師共同探討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四)專業引領

鼓勵教師與市、區內外的教育專家、特級教師、名師攀親結對,使自己的專業發展步入快車道。通過觀名師課堂錄影、學名師課堂實錄案例、評名師課堂細節等形式拉近與名師的距離。同時發揮“校內名師”的優勢,互幫互學,形成濃郁的教研之風。

(五)理論學習

1、問題收集理論學習。

本學期,我校將圍繞組內教師困惑的教學專題,開展“對症下藥”式的理論學習。理論學習做到組內學習與自己自學相結合,通過理論來指導教育教學實踐,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2、業務書籍充電閱讀。

本學期學校將重點打造教師讀書活動,以讀促教,以讀促研。要求每個教研組自選理論專著一本,全體成員進行研讀,寫好讀書筆記,引發自我反思。教研組召開一次讀書交流會。

四、主要工作措施:

1、本學期課堂教學研究的重點是突出三個環節:一突出有效備課研究。二突出有效課堂研究。三突出有效訓練研究。

2、各教研組要圍繞校本教研主要形式積極開展活動,落實好集體備課、反思交流、主題教研、理論學習的四項活動,做到每週安排一個固定活動時間,週二下午為語文教研組活動時間,週三下午為數學教研組活動,週四上午為綜合科活動時間,週五全天為音美教研活動時間。在活動時把集體備課與反思交流活動結合起來,主題教研與理論學習結合起來。每次教研活動,相應教師要按時參加並積極發言,與同伴互動、共同進步。教師要樹立主人意識,勇於展示自己,促進自身專業素質的提高。

3 、以“新課程有效化教學”、“高效課堂”兩個大主題研究為載體,根據年級科目的特點,從教學中遇到的困惑問題來確定學科教學研究主題。

4、通過教學觀摩、專家講座、名師教學示範、案例分析、談心得體會等活動為教師搭建參與教研的平臺。

5、積極鼓勵教師跨學科,跨年段,互相聽課,每人每學期聽課至少15節。加強業務學習,每學期教學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不得少於3000字。

6、鼓勵“閒聊式”教研方式,提倡同伴互助風氣。同事間要善於利用課餘時間,就某個教學問題或教育現象,進行閒談,發表評論,並努力獲取有價值的教育教學經驗。另外,就個別教師工作中碰到的難題,提倡同伴積極協助,共同解決。

7、由於校內資源有限,僅憑校內力量不可能完全解決學校、教師在教研中所遇到的問題,必須有專業研究人員的參與。為此我們將開展“裡外結合”的專業引領活動來培植一支過硬的隊伍。“外”即有計劃安排老師外出培訓學習;“裡”即每次公派出去參加研討會教師回校後為其他教師做專題講座,為教師上觀摩課。

8、開展網路教研,達到優質資源共享,積極參加省校本研究網、點軍區教育資訊網上研討、學習活動,開創教研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