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事蹟材料

當前位置 /首頁/實用文/先進事蹟材料/列表

鋼鐵工人工匠精神事蹟材料

鋼鐵工人工匠精神事蹟材料1

鋼鐵工人工匠精神事蹟材料

中國共產黨代表著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讓自己成為行業裡的先鋒,作為一名鋼鐵工人,工作中,我始終秉持著幹就幹到最好,做就做到極致的工作理念,通過創新工作室,帶出了一支具有高技術素質含量的創新團隊,累計為企業創效上億元,先後榮獲省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範,全國道德模範,全國最美職工稱號,那麼,創新無止境,在當今進入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時期,我要帶頭踐行工匠精神,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始終讓自己的技術數以行業最前沿,無愧於先鋒模範稱號。

鋼鐵工人工匠精神事蹟材料2

18年換9個崗位,從一名皮帶工成長為首席技師;自學成才,從技校生變成了研究生,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全國青年崗位能手、全國技術能手、全國勞動模範……陳奇福的成長足跡,是新一代中國鋼鐵工人追求“工匠精神”的一個縮影。

中國鋼鐵工人向來以吃苦耐勞的形象出現在人們眼前,有不少人自嘲自己是“傻大黑粗”。事實上,隨著中國鋼鐵業高速發展,不少鋼鐵工人在生產一線默默鑽研,使產品從“量多”向“質優”轉變。尤其是近年來,中國政府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鋼鐵行業成為改革重點領域,新一代鋼鐵工人正以改革者的姿態,將自己打造成精益求精的“鋼鐵工匠”。

如今,作為華菱鋼鐵集團下屬漣源鋼鐵集團的首席技師,陳奇福的第一學歷,僅是一名國中畢業考取築爐專業的技校畢業生。

剛參加工作時,他是鍋爐挫煤工,在震耳欲聾的機器轟鳴聲和煤粉飛揚中度過最初的歲月。疲憊的他回到家時,滿臉滿身都是煤灰,家人都經常認不出來。

此時,中國鋼鐵工業正處於向裝置大型化、工藝現代化、操作自動化邁進的關鍵時期。在生產中,他逐漸感到,要滿足現代鋼鐵生產的需要,工人必須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

因為對計算機、自動化儀表有著濃厚興趣,陳奇福利用業餘時間參加了中央電大計算機專業和中南大學軟體工程研究生的學習。

18年專注於自動化控制領域的探索,陳奇福不但熟識現場裝置、工藝流程,還掌握著儀表、電氣、液壓、計算機及網路、控制等方面的專業知識,成為燒結、鍊鐵、鼓風與發電等多專業儀表與控制的行家裡手。他先後參與了公司30餘項重點工程開發任務,一些創新性的工作為工廠降低了電力消耗、節省了成百上千萬資金。

近年來,中國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問題顯現,倒逼企業大力通過攻關挖潛降成本,提高和穩定產品質量增效益。

華菱與全球優秀鋼鐵製造商安賽樂米塔爾合作成立的汽車板公司VAMA,是中國少數能提供全系列汽車用鋼產品的公司。“通過不斷改進工藝,VAMA的部分新鋼種強度比傳統的鋼種高出三倍,這意味著汽車自重減輕30%,燃料油效率大幅提升,碳排放相對減少。”華菱鋼鐵集團戰略發展部負責人謝究園說。

像華菱這樣得以持續發展的鋼鐵企業背後,都有千千萬萬像陳奇福這樣認真進取的“鋼鐵工匠”,他們是中國鋼鐵行業不斷“蛻變發展”的內生動力。

“閱盡鋼花盡風流。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鋼鐵工人從從事簡單體力勞動的‘黑領’,到成為掌握計算機控制技術要領的‘白領’,相信不久將成為既有高學歷又有高技能的‘灰領’,並向技術與管理能力並重的‘金領’發起衝刺。”陳奇福說。

鋼鐵工人工匠精神事蹟材料3

堪稱工匠的人,靠的是對技術的傳承和鑽研,對工作的專注和堅定。東方潤安集團車間主任陳志明,進廠十幾年如一日,從普通軋鋼工人做起,始終誠心敬業、任勞任怨,每一次崗位的調整都對他都是一種挑戰,意味著新的征程,激發起他更大的工作熱情。來看今天的《匠心築夢 勞動光榮——身邊的勞動明星》專欄。

上午6點半,東方潤安集團有限公司車間主任陳志明已經開始了他一天的工作。在辦公室稍作準備,他就來到車間裡,檢視今天裝置的執行情況。陳志明在學校畢業後進入了江西新餘鋼鐵集團,在那裡工作了15個年後,他選擇離開國企,進入了東方潤安集團,從一線員工做起。2013年初,東方潤安開始籌建型鋼生產線,陳志明作為了技術方面的負責人。面對全新的生產裝備和工藝,他邊摸索邊學習,結合自身的專業特長逐步掌握了整套裝置效能與生產工藝。東方潤安集團有限公司車間主任 陳志明:當時達涅利的工藝是單根軋製法 單根軋製法很不成熟 摸索了一個多星期還是不成熟 後來商量就改為雙根軋製法 從圖紙設計到石軋成功也就花了一個多星期的時間 雙根軋製法在國內和國際上都是首創 沒有人這麼做過。專案投產後,型鋼的單班產量從最初的300噸穩步上升,很快單班產量超過了1100噸,達到了設計產量的要求。作為國內首條導軌全連軋生產線,因為無法將雙根型鋼進行剖分,無法實現電梯導軌連續軋製要求,為解決這一難題, 陳志明帶領車間員工連續作戰,在短短的一週時間裡,用最少的投入,達到了最好的效果,為公司電梯導軌全連軋開闢了一條全新通道。東方潤安集團有限公司車間主任 陳志明:用圓盤剪的啟示 自己研發 用舊的裝置進行簡單的改造也就花了幾天的功夫 試用下來效果相當。東方潤安集團有限公司 印衛兵:他對待工作有用不完的熱情,每天6點半最早就來了,都是最晚一個走的。陳志明善於裝置的改造,原本需要投入百萬的裝置在他的巧手下,只需要投入幾萬元。2014年7月,集團將金鬆特鋼專案獨立運營,陳志明再次走馬上任,調任金鬆特鋼負責特鋼冶煉。為找到制約特鋼產量的瓶頸,他對裝置進行大規模的技改提升,企業的員工從剛接手時的300人減少到了160人,但特鋼的年產量卻由原來的不到30萬噸,一下子提高到了35萬噸。大大節約了成本。

東方潤安集團有限公司車間主任陳志明:這個工作有挑戰性 不論在哪一個崗位 不論軋鋼還是鍊鋼 每一次轉型都是挑戰 也要廣大幹部和員工一起去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