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事蹟材料

當前位置 /首頁/實用文/先進事蹟材料/列表

大國工匠的先進事蹟新版多篇

大國工匠的先進事蹟新版多篇

大國工匠人物事蹟 篇一

洪家光始終秉持“國家利益至上”價值觀,以實幹踐行初心,在生產一線創新進取、勇攀高峰。航空發動機被譽為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其效能、壽命和安全性取決於葉片的精度,他潛心研究葉片磨削加工的各個環節,自主研發出解決葉片磨削專用的高精度金剛石滾輪工具製造技術,經生產單位應用後,葉片加工質量和合格率得到了提升,助推了航空發動機自主研製的技術進步。憑藉該項技術,他榮獲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在工作崗位上,他先後完成了200多項技術革新,解決了300多個生產難題,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為飛機打造出了強勁的“中國心”。

他以國家級“洪家光技能大師工作室”和省級“洪家光勞模創新工作室”為平臺,先後為行業內外2000餘人(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親授的13名徒弟均成為生產骨幹。他先後完成工具技術創新和攻關專案84項,個人擁有8項國家專利,團隊擁有30多項國家專利,助推航空發動機製造技術水平提升,積極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動力夢”貢獻力量。

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先進事蹟 篇二

觀看《大國工匠》,讓我受益匪淺。目前,我國經濟發展迅猛、日新月異,各行各業需要更多的工匠,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因此,時代呼喚工匠精神,時代需要工匠精神。

每一位大國工匠,他們很平凡,也很普通,他們沒有較高的學歷,更沒豐厚的收入,但他們不因職業的貴賤而卑微,不因失敗而氣餒和放棄,不因環境的惡劣而動搖,以極強的職業操守和毅力,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在幹中學,在學中幹,通過數十年如一日的鑽研和創新、專注和堅守,最終把自己的本職幹到極致和完美,生產出完美無缺的優質產品來造福社會,最終實現人生價值。

如航天特種熔融焊接工高鳳林,我國兩種型號運載火箭第一顆“心臟”的噴管,都出自他手。作為一名普通航天人,幾十年如一日,用勤勤懇懇的工作,助推我國向航天強國邁進。這些工匠們都在平凡的崗位上,但有一個共同之處,不斷挑戰職業技能的極限,最終在平凡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由此可見,無論你身在哪個行業,都有成為工匠的可能。比如我們從事的叫班工作,認真核對叫班計劃,嚴格執行一叫二籤三催四複查的叫班制度;保證叫醒、叫起、叫走;做到不早叫、不晚叫、不錯叫、不漏叫,像大國工匠那樣,把時間都用在鑽研業務上,長此以往,自己的工作技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如今,我們要建設質量強段,需要層出不窮的工匠人才和工匠精神。因此,我們要樹立遠大理想和抱負,樹立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堅定信念,不斷提升企業的整體素質和核心競爭力,從而為推動社會發展進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貢獻。

2021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先進事蹟 篇三

陽光剛剛從海平面升起,還沒來得及打招呼,陳兆海就整裝待發,來到了單位,這是他忙碌的起點,穿上工作服,開個小短會,制定好詳細的計劃,時間差不多就出發工作了。

工作內容就是測量,對於你我而言測量特別的枯燥無聊,而陳兆海卻與測量儀器為伴,在測繪的路上堅守了26年,不斷地重新整理行業記錄。

這26年裡,陳兆海蔘加了很多大型工程,如國內首座30萬噸級礦石碼頭——大連港30萬噸級礦石碼頭工程。

2004年,陳兆海帶領測量團隊承擔了大連港30萬噸級礦石碼頭基床拋石檢驗的重任,檢驗要求標高精度控制在20釐米內。當時的海況十分惡劣,水域深30米,每秒流速1米,高階儀器根本無法工作,精確到20釐米內顯然不行。既要滿足水下的拋石精度,又要滿足施工進度的要求,大家都認為不可能了。而陳兆海在這種關鍵時刻想到了“打水砣”的方法。

即便有了辦法,但水況過於惡劣,工作依然難以進行。

有辦法總比沒辦法好,陳兆海接受了挑戰。為了應付水況問題,他每天都要往海里扔30多斤的鐵疙瘩。幾個月以來,他每天都要扔上成百上千次。一年的時間裡,陳兆海靠人工的辦法,將沉箱水下基床標高度控制在了釐米級的奇蹟。

在日常工作裡,陳兆海也很用心。

他帶著徒弟東奔西走,在各種各樣的地方測量工作,工作時常常提醒徒弟測量要用心,細緻。在用餐時也經常提醒徒弟“吃多少拿多少,教導我們要節約糧食。”幹好測量,要細緻入微。徒弟成手多年,陳兆海還是不忘幫忙檢視資料,確保萬無一失。

即便在這個行業二十多年,陳兆海也沒有停止過學習。他每天工作完都會拿起專業書籍記筆記,陳兆海常說,人能夠將自己鍾愛的事情作為一生的職業是一種幸運,更是一種幸福。他一年到頭奔波在公司專案的施工第一線,第一時間幫助專案解決存在的測量問題,為公司高質量發展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忙碌地工作下,他始終沒有時間和家人相處,一次,久未歸家的他去幼兒園接兒子放學,看著兒子蹦蹦跳跳朝園門口走來,站在他身邊東張西望,卻不來牽他的手。

“兒子已經認不出我了。”在那一瞬間,陳兆海眼圈紅了。

陳兆海給社會帶來了很多,始終奮鬥在生產一線。但他也是普通人,他沒有耀眼的文憑,在平凡的崗位上工作。

而他追求得不是加薪,而是職業技能的完美與極致,最終才脫穎而出,成為大國工匠。

大國工匠的先進事蹟 篇四

周東紅,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高階技師。

經周東紅手撈出晒成的宣紙,每張重量誤差不超過1克。

30年來,周東紅始終保持著成品率100%的紀錄,他加工的紙也成為韓美林、劉大為等著名畫家及國家畫院的“御用畫紙”。

管延安,港珠澳大橋鉗工。

管延安每次工作都要進入完全封閉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裝操作儀器。

按規定,接縫處間隙誤差要小於1毫米,他卻能做到零縫隙。

只有國中文化的他,全憑自學成為這項工作的第一人。

他所安裝的沉管裝置,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對接。

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先進事蹟 篇五

在觀看了《大國工匠》系列電視節目後,感觸很深,影片講述了8位不同行業的勞動者,用勤奮和專注,精益求精,創造奇蹟,在平凡的崗位上脫穎而出成為一個領域內手執牛耳的精英與技能人才。

這些大國工匠大多出身於平凡的家庭,但是,他們沒有隨波逐流,得過且過,而是用辛勤的汗水,在有限的資源內不斷提高自己,澆灌出成功之花,從而實現建功立業的理想。我們國家的底氣,不僅需要高精尖的技術人才,還需要不畏艱苦,銳意創新的技術工人。他們可能是學歷不高的普通人,但是他們通過鍥而不捨的刻苦鑽研和數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詮釋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至理名言,因為技術強國就是給我們展示才華、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我們作為新一代的鐵路人,如果都能繼承大國工匠的專注專心、艱苦創新的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勤勉敬業,書寫一線工人不平凡的價值,聚沙成丘,那麼我們的企業效益定會蒸蒸日上,水漲船高,員工也會增加收入,讓普通員工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煥發出昂揚的鬥志,全身心地投入生產中,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迴圈。

現在,合機給一線的普通員工提供了許多發揮自己特長的平臺,比如技能大師室、各類技術比武與技能競賽等,它們給青工們提供了張揚青春展示自己的機會,不怕你有能力,就怕你不敢來,新時期的鐵路詩篇,等著我們來書寫!(朱震虹)

大國工匠的事蹟 篇六

今年53歲的高鳳林,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廠發動機車間班組長,35年來,他幾乎都在做著同樣一件事,即為火箭焊“心臟”——發動機噴管焊接。有的實驗,需要在高溫下持續操作,焊件表面溫度達幾百攝氏度,高鳳林卻咬牙堅持,雙手被烤得鼓起一串串水皰。

因為技藝高超,曾有人開出“高薪加兩套北京住房”的誘人條件聘請他,高鳳林卻說,我們的成果打入太空,這樣的民族認可的滿足感用金錢買不到。他用35年的堅守,詮釋了一個航天匠人對理想信念的執著追求。

大國工匠心得體會 篇七

“當工人,就要當個好工人!”父親這樣說,艾愛國就在幾十年的焊工崗位上這樣做。

2021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艾愛國,站在領獎臺上說,我熱愛這個工作,熱愛,我就有激情。短片中,普通青年焊工艾愛國,面對紫銅牢固焊接難題,敢於多次嘗試。面對次次失敗,絕不氣餒,提出採用當時尚未普及的氬弧焊工藝焊接。這種技術需要長時間面對高溫,汗流盡了,人消瘦了,戴著石棉手套的手起了無數血泡都沒使他動搖,最終一舉成功。成功的他依舊不斷鑽研,改進技術,並將自己的絕技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年輕人。

71歲的他,面對新的難題,依舊迎難而上,挑戰高難度。不斷創新,在技術突破時他常說:“焊工易學難精。我對自己的技術要求是達到極致。”

樸素的話語,蘊含精深的道理。

極致,就是最高的造詣。艾愛國在焊接工的崗位上,對待自己的每一件焊接作品都精雕細琢,做到極致。那麼,在我自己的教育工作崗位上,我應該怎樣做到極致呢?

滿懷激情。正如艾愛國所說,熱愛,就有激情,激情,就有創新。幾十年的教育工作,是積累了一些教育經驗,然而這些經驗是在過去中積澱的。有些已經不能適應現有的教育教學。就拿眼前的疫情來說,線上教學就是我們要攻克的難關。

平臺使用可以學習,但與學生隔屏的情形下,如何能有線下教學的現場感,帶動學生主動參與呢?網路上推薦了一些老師的做法,這些做法適不適合我所教的學生?我的學生每天在家裡是怎樣的狀態?網課時使用的是手機、平板還是電腦?網課時家中有無父母陪伴?會受到哪些因素干擾?這些疑問是通過冷冰冰的問卷調查?還是通過有溫度的通話溝通?我想,真正的熱愛,會讓人充滿激情的工作,做到極致。

學無止境。為跟上時代發展,花甲之年的艾愛國開始學用電腦,打字、製圖,無一不能。主動學習,自己提升,將自己的經驗撰寫成論文、書籍,毫無保留地傳給年輕人。反觀自己,雖也能做到主動學習,毫無保留地傳遞。但在自己總結,精煉文字方面做地非常不足。學習,也要追求極致。學必思,思必記,整理成文,才是可以不斷傳遞的經驗。

勇於挑戰。無論何時迎難而上,艾愛國的故事警醒著我。“雙減”之下,疫情之下,教育面臨無數挑戰。作為一名有著多年黨齡的一線教師,要敢於走出舒適區,挑戰面前絕不後退,默默堅守,耐心、創新地將自己的工作做到極致,這才是一名黨員應有的優秀品格!

大國工匠精神徵文 篇八

星期三午時,學校組織我們全校同學一起觀看了《大國工匠》這個視訊,至今想起來都印象深刻,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認真負責,對待工作一絲不苟、堅持不懈,就算是逢年過節也堅守在崗位上,為國家為社會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甚至是兒女多年也未能見上一面,但就是這樣他們也未曾放棄過。

高鳳林,一個給火箭做“心臟”的人,為了完成自己的任務,幾個月不出一次工作室,在裡面日夜勞作。精確度必須在0.03毫米以下,他為了完成這項艱難的任務,甚至練就了十分鐘不眨眼的好功夫,為了國家的榮譽堅守崗位,連女兒都不曾見上幾面,連女兒的成長都缺少了他的一份沉重的父愛,可是他依然微笑著說不後悔。

管延安,一個在深海造陸的人,卻只是一個國中學歷,依然是工作崗位中出色的一位,連拿到大學、研究生學歷的年輕人也要像他這個國中學歷的“老人”學習、指教,他們都讚譽他、尊敬他,稱他為師傅,向他看齊。他的兒子從小就與母親生活,很少與父親見面,所以他總是期望父親多陪陪他、留在他身邊,但管延安卻依然堅守崗位,直到長大後兒子才慢慢理解他,在外面說起自己的父親都異常的驕傲,而管延安自己也說期望將來有生之年和自己的兒子、孫子來那裡開車通一段,自豪的說“你的爺爺在這勞動過!”

周東紅,一個撈紙師,一個村裡最出色的撈紙師,無人能夠匹敵,雖然剛來到那裡撈紙的時候,什麼也不會,但他也是個要面子的人。既然來了就必須要幹好,那一個月裡他和他的搭檔在潮溼的撈紙房裡反覆的撈紙,經過不懈的努力才慢慢熟練。

他們展示了國家的性格、民族的勤奮,國家就需要這樣的人,即使他們起點不高,但在勞動的過程中認真負責、堅持不懈,我們也必須尊敬他們,以他們的堅毅的精神為榜樣。

這讓我想起了自己的學歷,正在向中專、大專衝刺。來到輕工學校之前我曾說過不管考沒考上高中也必須要念下去,堅持不去職業學校,但最終因為某種原因未能實現承諾,踏上了人生另一條路,但在念書的過程中,我逐漸明白,什麼樣的學歷已經不重要了,只要將來老實本分的堅守在崗位中也應定會活出你自己的出彩人生,就算是大學畢業的,不必須也會有好工作,所以職業學校的學生們不用擔心,只要將來我們努力上進,就不怕拖國家的後腿,在國家的角落我們也能夠為他掙出一個永不褪色的榮譽。

所以,我們不要放棄,朝著太陽前進吧,就算明天不算完美,我們也不要放棄,未來在等待著我們,國家正在企盼著我們。

2021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先進事蹟 篇九

張路明堅守科研一線近40年,在無線通訊領域有著“戰神”稱號。

他主導研發了我國四代短波通訊產品,曾帶領團隊成功解決邊海防通訊難題,他和團隊助力新一代戰機、新一代通訊網路等重大專案和重大工程的建設與應用,屢屢為我國無線通訊技術的發展與進步立下功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