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列表

餘秋雨何謂文化讀後感

第一篇:餘秋雨何謂文化讀後感

餘秋雨何謂文化讀後感

餘秋雨何謂文化讀後感

五一放假三天,百無聊賴,就在家宅起看書,無意翻起了不久前剛買的餘秋雨先生的又一部探討文化的新作——《何謂文化》,便隨性翻閱起來。對於餘秋雨先生,我始終帶著無尚的敬仰,我欽佩他的人品、文筆、膽識和勇氣,也經常接觸他的著作,他的《文化苦旅》、《行者無疆》、自傳《借我一生》等我都看過不止一次,所以不久前逛書店,看到這本新書,沒怎麼猶豫就直接買走了,只想有時間閒下來的時候翻看,以慰藉乾渴的魂靈。

對於“文化”,很多時候,我們都有一種很迷惑的感覺。一直認為,所謂“文化”,應該是一種積澱很深的東西,包括約定俗成的習慣、世界觀、價值觀、當然是能夠凝聚其受眾的一種人文財富。而現實中耳聞目睹的那些所謂的文化:企業文化、飯桌文化、酒文化,甚至是廁所文化等等,這些動輒以文化自居的一些東西覺得很搞笑。但搞笑歸搞笑,內心裡還是想對文化有一個較為確切的認識。拿到《何謂文化》之後,略略翻一下目錄和序言:這本書不過是他的一些演講、文章、碑文和一些翻譯的合輯,跟他之前的一些書籍不太一樣。

全書共分為四個部分:學理的回答,主要是他的一些演講;生命的回答,主要是他對一些名人的追憶;大地的回答,主要是他寫的一些碑文;古典的回答,主要是他對一些古文的翻譯。由於閱讀時間充裕,加上沒有什麼雜念和負擔,所以看得很仔細,獲益匪淺。

在本書的四個部分中,我覺得最有價值的就是第一部分“學理的回答”了。這一部分主要收錄了作者的幾篇講稿,受眾分別是聯合國的各位文化官員、大學生、教授以及市民。雖然是演講稿,但仔細看下來,發現都是作者對文化的敘述,足見他對文化有深入而獨特的領略。

我一直覺得,文化是民族存在於世上的標籤,如果一個民族的文化消亡了,這個民族也沒有什麼能讓這個世界留戀的價值了,正如波斯文明和埃及文明,如今的波斯人和埃及人,在大家眼裡應該都是阿拉伯人了吧。因此,我也認為民族要維護其在世界的存在感,必須要努力維護自己的文化,當然,這種文化不是固步自封,而是保持自己的文化的獨特性的同時積極吸收其他文明的有益元素,並努力修正自己的文化中的不足。正如我們的文化,在保持自己儒釋道一體文化的獨特性的同時,也要摒棄傳統的人治觀念、愚民觀念,吸收西方文明的法制思想、人權思想,以達到“中體西用”。作者在演講中提到的“文明衝突論”,將所有衝突歸結於各種文化的衝突,他的反駁發人深思。在看本書之前,我也認為當代世界的衝突本質上也是不同文明的衝突,因為不同文明的凝聚力和排他性,文明之間會有對各自意圖的誤判,導致了許多國家之間關係的緊張,正如“中國威脅論”,西方和伊斯蘭世界的緊張。但看了作者的演講之後,我又有了一種新的認識,按他的定義,所謂文化,是一種包含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態共同體。它通過積累和引導,建立集體人格。從這個觀點出發,所謂文化也不是多高深的東西,它也存在於我們日常的生活當中,用禮儀的方式來規範每個文明圈的受眾,大家不知不覺的被其引導。因此,所謂文化的衝突,底層民眾不是很容易覺察得到,他們只是會覺得對方的飲食或習慣很奇怪而已,並不會上升到文化的角度來思考。並且,對於一些文化交匯的地方,不同文明圈的人也可以很和諧的生活在一起,並不會因為彼此的生活習慣不一致而有所衝突。而現實世界中各個國家之間的矛盾,如中日韓的衝突、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衝突、阿拉伯世界中什葉派和遜尼派的衝突等,很多人會不自覺地將其歸結為歷史原因,其實仔細思考,這其中也可能是存在著不同文明間的衝突,但也正是這種衝突,也使得各個文明能夠互相包容、接納,最終融合成一種新的文明。正如西漢末年入土中原的佛教,佛教剛入中原的時候,作為一種外來文化,也遭過本土文化的極力排斥,歷史上幾次大的佛道論戰足以說明,甚至連當時的政府機構也牽扯進去。但儒釋道互相糾纏了上千年,竟然慢慢都成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以至於後來許多文人都是儒釋道三修。當然,這與中華文明本身就是一種比較包容的文明密不可分。當代世界,西方的基督教世界和伊斯蘭教世界,都是建立在宗教的基礎上,排他性都比較強,所以雙方的衝突會特別激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相信雙方會慢慢找到一個平衡點來互相接納、改變。但是面對這兩種文明的夾擊,我們的文化該怎麼辦?它有沒有足夠的生命力來包容它們?還是會慢慢被它們消化?這是我們國家的學者現階段要考慮的問題。

當然,通過對比和學習其他文明,我們的文化中多少也存在一些問題。所幸作者提出的一些問題目前也都被大家所漸漸重視,我覺得可預見的未來,這些問題會慢慢解決。但在反觀當前我們社會的時候,作者提出的問題倒很有意思,就是民粹主義和復古主義。所謂復古主義,顧名思義,其實也是有傳統的,中國的文人向來都有厚古非今的傳統,但當前確實做得有些過了,所謂厚古,並非是古代的一切都是好的,無論是服飾、語言、禮儀、還是觀點。這種風氣確實會誤導廣大青少年,畢竟社會是向前進的。相對這個而言,另外一個更為嚴重的是民粹主義,所謂民粹主義,我是不瞭解的。但看作者的說法,也略知一二了。作者說民粹比專制更可怕,因為“專制可以讓人嚮往民主,而民粹則讓人誤解民主”,看看如今社會上的亂象,確實如此。因為一些人,原本飽含讚揚色彩的“公知”如今都成為貶義詞了,有時候連我也懷疑民主有沒有那麼好。

總而言之,這本書給了我許多不同的視野。這本書所講的內容,深入淺出,又發人深省。可以說,這本書已經讓我對文化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

第二篇:文化淺見——讀餘秋雨《何謂文化》

文化淺見

——讀餘秋雨《何謂文化》

用幾天時間匆匆看完了這本《何謂文化》,印象中在中學的時候讀過餘老師的《文化苦旅》和《千年一嘆》,文采斐然,倒是不錯的讀本。

作者自序中說:“對於文化問題,我決定用最誠懇、最隆重的方式試著回答。” 餘老師從學理、生命、文明、古典四大方面解釋了文化究竟是什麼。但文化的命題之大,文化的內涵之深,並非某一人所能解釋的。但作者“文化的終極目標,是在人世間普及愛和善良。”我相信很多人都是贊同的。整本書的組成是演講稿、和名人交往故事、碑文抄、古文今譯,讀完全書掩面沉思,感覺整本書多了作者對自己遭受誹謗、誣陷、批評的經歷的宣洩,幾篇演講也多處彰顯自己大師的光環,儘管如此,我還是懷著一顆虔誠的心來讀完了這本書,雖然這本書並沒有達到我期望的一個高度。也許很多人會質疑我對大師的不敬,但我毫不質疑餘大師對研究中華文化的貢獻,但獨立思考而不是盲目崇拜恰是文化導向的一個目標。對於文化,我也想談談自己的一些拙見。

我認為文化的命題很大,大到幾乎關注了全部現實,糧食問題,受到破壞的環境,越來越大的貧富差距,生物技術的潛在危險,還有世界各地不斷升級的暴力衝突和週期性的經濟危機等等。文化的命題也很廣,各國文化也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柏拉圖和與格勞孔在《理

想國》中有關哲學家國王的對話時,與中國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孔子所處的年代前後不過100年,但兩種文化觀念在很多方面都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它們都認為需要用道德修養來防止權力的濫用。

而中華文化,在世界歷史上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孝悌親情,仁義德行,慈悲情懷,祭祖敬先,尊師重道的精神傳統,使得中華農耕文化具有深厚的民間凝聚力,向心力和人文底蘊,衰而不竭。中華文明五千年,有著種種自身的問題與誤區,但沒有人能抹掉它在世界歷史上所散發出來的光輝。現今遍及全世界的孔子學院和漢學熱,也說明中華文化在新時代所散發出的強大生命力。1988年在巴黎召開的“面向21世紀”第一屆諾貝爾獎獲得者國際大會上,一批國際著名學者和諾貝爾獎得主探討了21世紀科學的發展與人類面臨的問題,與會者75人得出了16個結論,其中結論之一就是“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個世紀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但清末迄今,中國曆經百餘年的苦難,在內憂外患中顛沛流離,力圖自強。辛亥革命打破了專制體制,新文化運動破壞了古老文化,在中外文化角力、新舊文化激盪的夾縫中,我們陷入了混亂和矛盾。生在20世紀末的我們,深受古今中外思想的碰撞,卻沒有一種主流的價值觀導向引領我們前進,思想的彷徨與矛盾,情緒的鬱悶和急躁,恰恰是文化思想在時代變動中引發的衝突和不安的反應。

中國的文化歷史,一直到中華民國立國初期,主要是由儒、釋、道三家籠罩著中國的文化思想。儒家的精進利生,道家的謙下養生,佛家的聖淨無生,三面古鏡一直照耀著中華文明,使這片大地上的子

民自照、自明、自知、自處。對這三家思想,南懷瑾大師有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儒家像糧食店,絕不能打。否則,打到了儒家店,我們就沒有飯吃——沒有精神糧食;佛家是百貨店,像大都市的百貨公司,各式各樣的日用品俱備,隨時可以去逛逛,有錢就選購一些回來,沒有錢則觀光一番,無人阻攔,但裡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須的東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則是藥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會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動找上門去補課。”

到了現代,知識的普及,並沒有使得文化的真正精神站立起來。相反,應試教育忽略人文教育和文化傳承,讓學生缺乏活力,國小到中學的十多年時間,浪費青春的精神與智力,死背了許多無用的知識,但對於真正的中國文化,所獲寥寥。經濟的高速發展沒能帶動文化的相應發展,也讓社會組織細胞嚴重乾癟缺乏活力和缺失高度的公德精神。我們模仿物質文明的進步,求追工商業的發達,求安於現實生活的富裕和逸樂之中,卻疏於對人文思想的學習和提升,造成自然科學的高度發達和人文文化的不斷萎縮,物質愈富裕,精神愈貧窮。缺乏歷史文化的精神修養,沒有遭逢鉅變的歷史經驗,在層出不窮的社會事件面前,只能聒噪和群體喧囂,沒有定力和遠見,人云亦云,使得中華民族的“集體人格”呈現一種不合時宜的低下,被許多國家看不起,甚至看到許多國人對我們自己的“集體人格”的自我貶損——雖是其中一員,卻不斷質疑我們整體的素質。但在我看來這恰恰是希望所在,是相信我們大多數人都願意在一個有共同目標指引的,基於共同核心價值觀的表現出高素質“集體人格”的群體中生存和生活。

我們的民族要在這個時代的洪流中立於世界之林,除了經濟上的發展,更要在精神上站立起來,卸下深重的歷史包袱,重新珍視過去,審視中華文化的精神之力,進行真正持久和深層次的文化思考,重新建立社會的信心、信念和信仰,為建立廣泛的文化關懷和共同的文化信仰真正的承諾和投入。

稽查局 張曉峰

第三篇:讀餘秋雨新作《何謂文化》有感

普及愛和善良

——讀餘秋雨新作《何謂文化》有感

胡鵬

餘秋雨是我極喜愛的作家,近日他剛剛出了一本新書《何謂文化》,我迫不及待地買來,如獲至寶的將它讀完,彷彿享受了一頓精神上的饕餮盛宴,不由得想與人分享。只是我的文字水平有限,不能將此書精華盡現,只能跟隨自己的感觸隨手寫來。

文化這兩個字,聽起來似乎通俗易懂,細想卻又顯得高深莫測,因為你實在無法準確地去解釋什麼才是文化,怎樣才叫有文化。本書通過四個方面的回答來闡述:學理的回答、生命的回答、大地的回答、古典的回答。在這四個方面的回答中,我覺得學理的回答最專業,生命的回答最感人,大地的回答最透徹,古典的回答最睿智。

在學理的回答中,我最喜愛他對文化最終目標的定義,文化的最終目標,是在人世間普及愛和善良。愛和善良超越一切,又能把一切啟用,很多時候我們追求了一生,會發現原來最終目標是那樣的原始和簡單,愛和善良不正是孔子所說的“仁者愛人”嗎?

在《身上的文化》這一章節中,餘秋雨老師提出,一個人身上要有真正的文化,必須體現為兩個不再,即“不再扮演”和“不再黏著”,還必須體現為兩個必要——必要貯存和必要風範。不再扮演指真正有文化的人不會去扮演文化,不再黏著指要擺脫一切束縛和限制,才能迴歸到文化的本性。

我們再來看“必要的貯存”,一個真正有文化的人是“有恃無恐”的,他所恃的是胸中的貯存。餘秋雨老師列舉了一系列中華文化典籍,可見中華文化的寶庫裡可以讓我們吸取的營養太豐富,只看你是不是願意去吸收。有了必要的貯存就自然形成了必要的風範,他概括為“書卷氣”、“長者風”、“裁斷力”和“慈愛相”,在這裡我不再細細地解釋,只用一句話總結:腹有詩書自氣華”。令我頗有感觸的還有《向市長建言》一文,在這裡他談到了城市文化,這對於現在的領導其實是很重要的一課,且不說市長,任何一個做著與城市管理或者與文化產業息息相關的工作人員,都應該來讀一讀,走出所謂“城市文化”的誤區——發掘本地古人、重建本地古蹟、大話地方特色。

作者認為一個城市的文化建設有兩個環節至關重要,它們是“公共審美”和“集體禮儀”。看了書中的解釋,你真的會覺得他的分析很一針見血,一個城市的公共審美對於一個城市的文化形象是多麼的重要啊。而他所倡導的標準,則是

融入自然,這可能是最高境界了,試問現在處處在提倡文化創意的城市,有幾個能真正達到融入自然的標準?

第二部分《生命的回答》是作者最動情的一部分,也是全書最感人的章節。餘秋雨是中國現代文壇中極受歡迎的人物,但他也是飽受爭議的人物,或者說是多年來受盡詆譭的作家。在這一章節中,作者寫了一些文學巨匠對他的支援,其中有認識和不認識的,已故和健在的,包括周恩來總理領導的文化重建對他的影響。也寫到了一直尋找始終誹謗他的人給他的署名“石一歌”,最後他無比寬容又灑脫地寫道,決定正式接受這個名字,並且以它的諧音開一間古典小茶館叫“拾遺閣”,再開一間現代咖啡館叫“詩亦歌”,讓我想到了作者在之前寫道的長者風和慈愛相,他的寬容大度正顯現於此吧。

對於這一部分印象很深的是一篇名叫《let them say》的文章,是寫作者的忘掉交戲劇大師黃佐臨先生的,標題的這句話是黃先生的老師蕭伯納鐫刻在壁爐上的三句話之一,翻譯成中文是:他們罵啦,罵些什麼,讓他們去罵!後來在餘秋雨遭遇文化挫折時,黃佐臨先生在信中送給了他,“let them say”後來成為餘秋雨先生渡過重重黑水的木筏。

《大地的回答》收錄了作者為一些古蹟書寫的碑文和名勝的題額,另外加上好友謝晉導演的墓碑。這一部分有些我不能全部讀懂,但仍然帶著崇敬的心欣賞之,這份崇敬不僅是對餘秋雨老師的文筆,還有對中華古蹟的虔誠與膜拜。其中尤以都江堰和淨月壇最讓我有感觸,前者是大災之後重建碑,後者因為它的生態文化,文化的最後指向是自然之道,這些石碑中,我覺得作者的文化與自然已經渾然一體。

值得一提的還有餘秋雨老師的書法,我雖不懂書法,也只能以一個外行的眼光去欣賞,但我忽然想起書畫大師梅墨生所說,書法講究氣,一個人的氣質和人格決定了它的字,所謂“字如其人”就是這個意思吧。所以我相信餘秋雨的字一定蘊藏著文化的深厚力量、人格的崇高魅力和精神的自由隨性。

最後一部分《古典的回答》是此書中最短的一部分,只有四篇,對佛陀的《心經》、屈原的《離騷》、莊子的《逍遙遊》和蘇軾的《赤壁賦》的今譯。作者用盡可能通俗優美的文字來翻譯這幾篇經典的古文,既展現了原文作者的睿智和精闢,又盡顯作者的才情與智慧,正如作者所說,請出古人是為了盡善盡美,至此我覺得這本書已經非常完美。

合上此書,我的心中充滿了感激與感動,感動於餘秋雨對文化的詮釋,感激他引領我打開了一扇文化(更多內容請訪問首頁:)之門,而門後是比我想象中還要廣闊得多的文化天地。他說那些古人不是文化的詮釋者,是創造者,而我卻認為他不僅僅是文化的詮釋者、創造者,還是救贖者、引導者,它必將引領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朝著文化最終的目標——愛與善良走去,不會停下腳步。

第四篇:讀餘秋雨何謂文化有感

讀餘秋雨《何謂文化》有感

中海完小和壽菊

看完餘秋雨先生的新作《何謂文化》這本書後,掩卷反思,感覺還是有所收穫的。最少從關於文化的巨集觀論述上來看,餘秋雨先生說的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由於我已是成年,已過了人云亦云的年齡,在看這書時便不免帶了成人和辯證法的思維,有了自己的觀點。因為思而優則著,所以,餘秋雨先生就把對“文化”想說的體現在了這一本書裡,故這本也就有了其出版和存在的價值。

其價值在於他用精簡的文字歸納出了文化的本質和內涵,即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的結晶體,圍繞這一定義,他採用像講故事一樣的方式,用一系列精煉的短文進行了闡述,但我認為由於餘秋雨先生說的太過含蓄,從而使這些短文所藏的珍珠猶如落入大海一般,一些讀者恐無力將其撈出綴以成串的。所以,我認為話還可以說得更明白一些,精神就是眾人面對逆境和順境的心理態度,面對困難時堅韌不屈,面對鮮花和掌聲時謙虛謹慎,面對學生時誨人不倦,面對學習時上下求索等。這都是中華文化的表現,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價值表現。

餘秋雨先生也指出了提升文化的方法,即通過禮儀的引導來達到。但我認為還有不全面。概因禮儀的柔性引導須在人們自覺自律的基礎上進行。現在的社會已成利己的社會,縱有利他的人出現,已可與熊貓的珍貴相媲美,試問惡花怎樣結出善果?所以,我認為在“文化”的提升上還須有法治的強制作用。禮儀使人知羞恥,法治使人知 1

對錯,獎優懲劣,使自律的人更加信心堅定,使需要他律的人不敢任意妄為,整個社會才會充滿正能量,整個社會的文化和精神才會健康向上。

第五篇: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

木洞中學王慶

最近讀了餘秋雨先生的散文集《文化苦旅》,感受頗多。在此寫上幾筆,算是讀書筆記吧。

《道士塔》中作者把敦煌文化的隕落怪罪於一個“穿著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是那個時代到處可以遇見的一箇中國平民”的道士身上,我未必贊同。因為我以為這棍子打在愚昧、荒蠻、落後、病態的社會(或者乾脆說政府)身上更確切。把幾乎所有毀損敦煌文物的罪過和仇恨的矛頭都加諸於“個人”,而不去反思個人後面的社會---就像魯迅那樣---令我感覺有點小氣,或者叫主題沒有得到昇華。《都江堰》一文中作者對李冰父子的讚歎與崇拜讓我印象深刻。《白髮蘇州》讓我看到了蘇州2014年的婉約,她的靈魂如此安祥,山色如此幽遠,碧波如此瀲灩,園林那樣纖巧,桃花那樣俊俏??

然在這本書中,我感受最深的卻是他那篇《信客》。《信客》寫的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鄉間的事,那時候通訊手段很落後,對外的通訊往來主要依靠一種特殊職業的人——信客,他大約相當於在鄉村與城市之間奔波的鄉村“郵遞員”。沒有信客,好多鄉人就不能聯絡上出遠門的親人。在很長的時期中,信客沉重的腳步,是鄉村和城市的紐帶。文章首先說的是這裡的一個老信客,曾有一次為在上海的打工仔送紅綢,而恰好他也要為一遠親送一分禮,於是就裁下了客戶窄窄的一條紅綢扎禮品,圖個好看。沒想到上海那位又託另一個人給

家裡帶來口信,說收到紅綢後看看兩頭有沒有畫著小圓圈,以防信客做手腳。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頭,四鄉立即傳開他的醜聞,以前叫他帶過東西的各家都在回憶疑點,好像他家的一切都來自剋扣。但他的家,破爛灰黯,值錢的東西一無所有。小小的一件事毀了老信客一生的名譽,老信客申辯不清,滿臉悽傷,拿起那把剪紅綢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這就是失信的結果,哪怕只有僅僅的一次。

文中還重點講了一位年輕信客的一生。他以他的誠信和雙腿來維持生計,他賺的錢僅僅夠自己吃飯而已,但工作卻異常艱苦,往往鄉親們的親戚都不在一個地方,所以要走的路程可想而知----跋山涉水,翻山越嶺,然而受到了如此苦難後的信客,回鄉卻不會受到鄉親們的致敬,也不會受到鄉親們的重視,甚至都沒有人會去注意這個整天東奔西跑的信客。如果有哪家外出的人死了,信客除了要代表鄉親去料理後事外,還得主動去安慰他的家人,更糟糕的是,信客常常受到鄉親們的無端懷疑,這使信客不止身體上過度勞累,也使信客心理上得不到一絲安慰。這些痛苦,這些磨難,不是普通人們所能承受的,然而,信客卻默默承受這一切,並沒有絲毫怨言。信客最終贏得鄉親們的讚譽。如今信客的職業早已經消失,不再回來,但是他們那種任勞任怨,恪盡職守、善良厚道、誠實守信的優良品質卻正是現代人所缺失的。我以為這篇文章與其說是為讀者展示了一段信客的辛酸史,不如說是作者在呼喚“信客精神”的迴歸。

聖人早說過“無信不立”,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為何難追?因為言出諾隨,方顯君子本色。“言必行,行必果”,特別是在

激烈競爭的現代社會,承諾更是事業生存發展的基石。只有一諾千金,才可贏得至高無上的信譽。

我對朋友失信了嗎?有沒有為沒有兌現諾言編織藉口?

我對領導失信了嗎?是不是怕被怪罪而遮遮掩掩?

我對下屬失信了嗎?能不能為自己的食言而低下高貴的頭顱? 我對學生失信了嗎?會不會為了私人晚宴而置學生而不顧?

信用難得,費十年功夫積累的信用,往往由於一時的言行而失掉。所以就讓誠信成為一種習慣吧!

TAG標籤:何謂 讀後感 餘秋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