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列表

《三字經》讀後感

目錄

《三字經》讀後感
第一篇:《三字經》讀後感第二篇:三字經讀後感第三篇:《三字經》讀後感第四篇:三字經讀後感第五篇:三字經讀後感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三字經》讀後感

三字經這本書內容豐富,讓我學到很多的知識,這本書裡有原文欣賞、精彩解說、故事連結。我們先解識一下吧,如第一句說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意思就是說:每個人生下來,本性都是善良的。小時候,這種天性人人都相近,差別不多。但是長大後,每個人受環境和教育的不同影響,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之分。於是原來都是善良的本性,因此而相差得越來越遠,形成了有善有惡的分別。就如孟母三遷的道理是一樣的。孟子家第一次在墓地附近,孟子就學下葬祭祀人的樣子,孟母看見了就把家搬到了市場旁,可孟子又學小商販的叫賣聲,孟母只好又把家搬到學校旁,孟子這才開始認真學習了。

每一本書都是一位孜孜不倦的老師讓我更加聰明起來。

第二篇:三字經讀後感

三字經讀後感

我對《三字經》非常感興趣,看了一遍又一遍。這本書上講述了許許多多的故事和做人的道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在以前,我比較通俗地把它理解為:人在以前是善良的。讀了這本書之後,我對它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一個人在幼年時期,本性是善良的,雖然人的本性都不壞,可是,由於後天的薰染,環境的影響,差別會變得越來越大,所以,我們不能夠輕易地判斷一個人是善還是惡。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這句話雖不像前兩句那麼的“出名”,可其中也蘊涵著一個深刻的人生哲理: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再好的人才也不會閃耀光芒,而教育的根本,最重要的就是專心,恆心,耐心,以及毅力,而且,教育的方式也得恰到好處。

三字經有數百句,它精闢地用文字總結、概括了做人的道理,我讀了這本書以後,更加透徹地瞭解了古人的智慧結晶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這本書真告訴了我不少知識。

今天讀了三字經我學到了很多,在我們的生活中,顯現出我們這方面的不足,比如:在公交車上,一個孕婦上了車,兩位老大爺因為爭著讓座吵了起來,其他人像看熱鬧一樣,有的還起鬨。結果出來了,但孕婦到站了,她為了知道結果還多坐了一站,但她還是很謝謝兩位老人。司機轉頭說:“我看在座的大都是年輕人,兩位大爺雖然為誰讓座而爭吵,但至少他們有這個想法,為什麼除了兩位老大爺,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讓座呢?”車上的人聽了都默不作聲,慢慢地低下了頭,車內一片寂靜。

這一個簡單的例子就說明了我們不懂禮讓,雖然每個人都知道為老孕幼殘讓座,可誰有動於衷呢?

我們應從尊敬兄長和長輩開始,培養自己的愛心。要以友善的態度對待他人,不應該計較自己的個人得失,才會受到別人的尊重和喜愛,也會感受到他人的溫暖。

21世紀,獨生子女有很多嬌生慣養,以自我為中心,而《三字經》教導人們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書中說“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如果我們的教育從國小開始,經常給孩子講“漢代的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夏天為父母搖扇子,冬天以身體為父母溫暖床蓆。孔融四歲的時候,就懂得謙讓尊長,吃梨時挑小的,大的讓兄長吃。”那這個社會還會出現那麼多不和諧的現象嗎?

趕快拿起《三字經》,相信你的收穫比我更多喲!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母親的哺育,學生的成長離不開書籍的滋潤,沒有書的生活是不完美的,沒有書的人生是有缺憾的。一本好書,能讓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如清風撫摸大地,如夏風涼爽世界。《三字經》就是這樣的好書。

《三字經》內容十分豐富,而且能琅琅上口,象兒歌似的,十分有趣,又能啟迪心智,我被《三字經》這博大精深文字深深的吸引了。

《三字經》包含多方面的知識,如歷史故事、古今賢文、人生哲理等,雖然只有三個字,但是它言簡意賅,簡潔明瞭,能讓我們的心靈受到滋潤。我讀《三字經》後,覺得它對我幫助很大,它不僅讓我懂得了許多人生哲理,明白瞭如何做人,還讓我開闊了視野,領略到了中華上下五千年來的悠久文化。其中,最令我難忘的就是孔融讓梨的故事了。孔融雖然只有4歲,但是卻懂得謙讓,將大梨讓給更年幼的孩子,要是換作是生活中的孩子,準會吵吵嚷嚷地要吃大梨。但是孔融卻很謙遜,比一般的孩子要懂事得多。作為一個少先隊員,我們有何理由不去學習孔融的謙遜禮讓?

《三字經》是古人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本文學瑰寶,也是我成長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寶貝,它就像一盞指明燈,照亮我前方的路!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的啟蒙教育讀本,大家對它也十分熟悉,“人之初,性本善”,耳邊彷彿迴盪著幾百年前,私塾裡的學童正咿咿呀呀地誦讀聲,我就情不自禁地拿起書,有滋有味地看起來。

讀到“玉不琢,不成器”這句話時,我彷彿看到了一塊剛掘出的碧玉,經過工匠長年累月地精雕細琢,成了一件精美絕倫的玉器。人也是這樣,要經過很長時間的磨鍊、學習、持之以恆,才能成功。可我有時候也不能堅持到底,有些計劃實行一兩個星期就以失敗告終。有一次,我計劃每次寫完作業就要檢查,提高正確率。開始時我還認認真真從頭到尾看一遍,檢查出些小問題。三四天後,就沒耐心了,草草地瞟一眼,看兩下,就做別的事去了。湊巧“屋漏又逢連夜雨”,有幾天作業特別多,我一寫完連看也不想看了,熱情從沸點降到冰點。後來幾天又偷懶,隔兩天檢查一次,最後還是沒能持之以恆。

《三字經》最後的“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值得我們去深思。這句話的意思是:勤奮努力地學習,一定會獲得成功,而天天玩樂、懶惰是沒有益處的。我們要引以為戒,應該勉勵自己努力去學習。這可以說是全文的點睛之筆,它告訴我們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不可虛度歲月,蹉跎光陰。我們是國小生,愛玩是我們的天性,但我們也要學會合理安排時間,做到勞逸結合,不要整天沉迷於遊戲。學習時也要改掉懶惰的毛病,要一絲不苟、認認真真的學習,不斷地提高學習效率,不要浪費寶貴的時間。回想以前,真是慚愧。有一次,我在做一些奧數題,每一道題就像一座座迷宮,讓人看得一點頭緒都沒有。於是,我就懊惱的丟下它們去看電視了。然而,我的腦海裡卻一直沒有丟下那一座座迷宮,心情焦燥不安。可是,引人入勝、趣味橫生的電視節目,不久就把我的思緒帶到九霄雲外去了。直到晚上,我才記起奧數題還沒做,心中一陣緊張,沒辦法,只能挑燈奮戰把它們做完了。後來,我才發現其實題目很容易解答,早上卻因為偷懶沒有認真思考。看來真是“書山有路勤為徑”啊!學習不就在於勤嗎?要是學習不勤奮,再聰明也沒用。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人的一生能有幾個明天呢?懶惰是我們學習中最大的敵人,我們一定要戰勝它,並要持之以恆,不斷的超越自己,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三字經》裡面還有許多精彩詞句,值得我們深思。每天讀一讀,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不斷的鞭策自己,讓我們離成功更進一步!

第三篇:《三字經》讀後感

孟子教我學滑板

這段時間,我們一直學習《三字經》。《三字經》中有很多故事都能給我以啟迪,其中“子不學,斷機杼”的故事還幫了我的大忙呢!

早些時候,爸爸給我買了一個滑板。我真是太高興了。寫完作業就拉著爸爸陪我去學滑滑板。可是雖然我的學習熱情很高,但滑板就是不聽我的話。爸爸讓我先學習滑行,可是滑板不是跑得太快,就是左右傾翻,就是不讓我好好使用它。但想到學會後踏在滑板上那種飛翔的感覺,我還是一遍一遍地嘗試,累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我想:“我原以為學這個很容易,沒想到這麼不容易。”就這樣練習了一整天,滑板依然不聽我的話。爸爸看到我沮喪的樣子,鼓勵我說:“天天,你不要灰心,剛開始學,的確需要努力,但學會後你就可以自由地滑行了!再堅持,你一定可以成功!”我聽後想:“好,我再堅持,我就不相信我學不會。”

可是,在以後的幾天中,雖然我也不停地嘗試,我依然沒有感覺,仍然需要爸爸扶著我才能站在滑板上,身體拼命地扭動,滑板好像不認識我一樣,就是不和我配合。想到這幾天的努力竟然換來這樣的結果,我對爸爸說:“我累了,不學了。”爸爸說:“天天,你不是剛剛讀過‘孟母斷織’的故事?”我氣呼呼地說:“是,可是和我有什麼關係!”爸爸說:“孟子怎樣做的呀?”我一下想到了孟子由於對學習感到了厭倦,便逃學回家,他的母親為了教育他,就氣憤地把織布機上的線剪斷了。是啊,如果中途放棄,半途而廢,不就像織布機上的線剪斷一樣嗎?我要是現在放棄了,還能體會飛翔的感覺嗎?我對爸

爸說:“爸,走,開始!”

堅持就是勝利。第二天的下午,正在滑板上扭動的我突然有了輕鬆的感覺,我高興地對爸爸說:“爸爸,我好像學會了!”

《三字經》真是幫了我的大忙啊!我一定要認真地讀讀這經典!

第四篇:三字經讀後感

讀三字之經·曉古往今來

千多年前,中國,慶元府。

“吾日前做一書,以三字為言,四言為段。欲以此啟導族中稚子。”

“伯厚大才,此書先舉方名事類,次及經史諸子,所以啟導蒙稚者略備。”

此後,當地學堂蒙稚,皆常頌《三字經》。

千多年後,中國,陝西省。

我翻開那本薄薄的線裝《三字經》,坐在書桌前,搖頭晃腦起來。

一直以來,我始終認為《三字經》是一本古代的幼兒教育學百科全書。之所以這樣認為,是因為它是中國傳統社會中教育兒童的啟蒙讀物。而且相較於其他幾本啟蒙讀物,《三字經》的內容覆蓋面極廣,它的內容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通過《三字經》便可知道古時的幼兒究竟在學些什麼,也可以反應出古代時候對孩子的教育理念。

古人曾今對《三字經》有過“熟讀此經,可知天下事,可通聖人禮”的極高評判。於是,在傳統社會中,幾乎每個小孩子在啟蒙時期,都是通過背誦《三字經》來識字知理的。而到了現代,《三字經》卻幾乎消失在了我們的眼中。除了開篇的那幾句“人之初,性本善”大家還耳熟能詳以外,後面的段落,幾乎便沒有人知道了。而且,也再沒有小孩子,真正的去熟讀、理解《三字經》了。

有印象的初讀《三字經》是在我三年級的時候,不過聽父母說我兩歲左右時候便能背下近半的《三字經》了,不過等大一些了也就忘記了。7~8歲那時候正是最貪玩兒的年齡,所以那一次讀《三字經(敬請期待本站推出更好文章:)》真的是沒有看進去多少。不過還好,最起碼把《三字經》的第一和第二部分,徹徹底底的裝進了腦海。不是死記硬背的那種,而是在理解。知道了為什麼說“性相近,習相遠”,瞭解了所謂的“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到底說的是哪個故事。不過,等到到了《三字經》的第三段,介紹生活中的那些名物常識的時候,便著實看不進去了。 再看《三字經》便到了己丑年了,那時候在看《百家講壇》時偶然聽到了復旦大學的錢文忠教授在講《三字經》。初聽之時便覺得很引人入勝,然後便一直聽了下去,就連因為瑣事而沒有趕上直播的幾集也在網上找到後仔細聽了。聽完之後,我的心中對重新品讀《三字經》的慾望之火便熊熊燃燒了起來。那一次讀三字經,讀的直接便是錢文忠教授所著的《解讀<三字經>》。不過,因為全書分為了上下冊,而我等到上冊讀完還沒有買到下冊,所以那

一次,我的《三字經》依舊沒有讀完。只是讀到了那一句“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而後,雖然也買到了下冊的《解讀<三字經>》,卻也提不起興趣去看了。

等到真的將《三字經》徹底研讀,是2014年的暑假。那時,因為選了學前教育這個專業,而又對學前教育兩眼一抹黑。便拾起了《三字經》這個老掉牙的兒童啟蒙讀物,希望從中能夠得到一些啟發。這一次讀過《三字經》之後,真的學到了很多東西。知道了古時候重要的一些典籍,知曉了古時候兒童讀書的一個大致的程式。而且對於中國的古代史,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 再讀《三字經》就到了最近了。有一天,教育學的老師在講一些東西的時候,我突然發現,這個教育理念是《三字經》中已有的。這一發現讓我又重燃了通讀《三字經》的慾望。這一次,我的手邊換了書籍,不再是錢文忠的《解讀<三字經>》,而換成了一本線裝的《三字經》和一本《學前教育學》。相互印證之下,突然欽佩起了古人,他們的很多教育思想真的是太先進了,先進到領先了西方國家太多。當西方人還在考慮在兒童啟蒙時究竟教給孩子們什麼東西的時候,我們的祖先便就著《三字經》穿越了千年告誡我們,教育兒童要重在禮儀孝悌,端正孩子們的思想,知識的傳授則在其次。

這次的《三字經》研讀其實是仍在進行中的,因為越是對照現在的教育學理念,越發是覺得《三字經》的珍貴。而越是覺得它的內涵豐富,便研讀的更慢了。

它幾乎符合了所有教育學對啟蒙讀物的要求,它也符合了中國人對自身歷史傳承的一個寄託。它不僅可以在各種小典故中教育孩童,還可以在通讀的過程中讓孩子們瞭解中國的古代史,瞭解中國古代燦爛的歷史文化。它教會了孩子們人倫的次第與綱常。它以三字為言,四言為段,讀起來郎朗上口,而且內容豐富、有趣。它傳承了千年,數次修改,穿越了歷史的長河,來到今天。它是《三字經》,它是《三、百、千》之首,它是中華民族的古人在幼兒教育上的集大成之物。

一部三字之經,讀之可曉古往今來。

第五篇:三字經讀後感

當父母老的時候......

----讀《三字經》有感

四(4)班 鄭昕指導老師:劉麗紅

自當我懂事起,《三字經》就成了媽媽睡前為我準備的365夜小故事,它的每一個字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每一句話,都講述著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人之初,性本善……孝於親,所當執。不知為何,每次唸到這一句時候,我的心絃總是被撥動,孝於親,所當執,意思是孝敬父母,是每個子女都應當做到的事。

是呀,當父母老的時候,他們不再是原來的年輕、活力的他們。請理解他們,對他們有一些耐心;當他們把飯菜湯灑到乾淨的衣服上時,請你原諒他們,並輕輕地幫他們擦一擦;

當他們一邊又一遍地嘮叨你早已聽膩的話語時,請你耐心地微笑地聽他們說,因為在你小時候不願意睡覺時,他們總是毫不厭倦地重複著說過千百遍的故事,直到你進入夢鄉;

當他們需要你幫他們洗澡時,請不要討厭他們,還記得你小時候他們千方百計哄逗你洗澡的情景嗎?當他們大小便失禁而不能控制時,更不要責備他們,因為你小時候,是他們樂此不疲地幫你擦身、洗尿布。

下樓梯時,請不要嫌棄他們動作遲鈍,請你用微笑扶著他們下樓,你知道嗎?當你蹣跚學步時。他們多麼欣喜!百般呵護著你,一步一步地陪伴你成長;

《三字經》它深深地喚起我們對道德意識、愛心意識、親情意識的渴望。感謝《三字經》,他讓我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linda小編推薦訪問其他精彩文章:

《三字經》讀後感

三字經讀後感

《三字經》讀後感

三字經讀後感

《三字經》讀後感

TAG標籤:三字經 讀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