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列表

山居筆記讀後感精品多篇

山居筆記讀後感精品多篇

山居筆記讀後感 篇一

以前愛讀餘秋雨的書,尤其是《文化苦旅》,讀的時候覺得美得無可言說,至今這本書仍然是我最愛讀的書目之一。餘秋雨的文字,美妙,又讓人感覺深邃,他常常把歷史與文學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番厚重的文化之感。因此,讀他的文章,除了是文學的享受之外,更是對史學的補充與思考。

暑假期間,閒來無事到書店逛,看到餘秋雨的書《山居筆記》,很是喜歡這個名字,覺得頗符合我所向往的山居之風,隨手翻了幾頁,便買回家中。那次共買了四本書,這本書當時只是翻看幾頁之後,覺得似乎有些艱澀,便擱置在案頭,一晃就是幾個月。

幾個月後,買的書讀完了,也沒有找到新的閱讀方向,就拿來這本書,細細品讀起來。這一讀不要緊,我又深深現在餘秋雨的文字裡,徜徉在文學與歷史所交替相容的世界裡,隨著他的文字,遊走在各地,遊走在各朝各代,遊走在各個名人名士身邊。

跟隨餘秋雨,我走進了清朝的歷史,那破敗王朝的背影,看到歷代流放者那淒涼落寞的生活,感慨人生無常,誰又能抵擋的了那些事故變遷呢?蘇東坡的突圍,讓我感慨哪個朝代對於大師的埋沒,想到歷代大師都經歷的摧殘,想到我們國人嫉妒品質的劣跡其實由來已久,其實根深蒂固,早已化為血液裡一絲我們不遠承認的遺傳。

《愧抱山西》則描述了一代晉商的發家成名史,讓我對山西有了一番新的認識,敬佩山西晉商的精名能幹,敬佩他們的審時度勢,敬佩他們的種種。正是這些優秀品質,使得一代晉商在異鄉的土地上紮根發芽,開花結果,遍地的分號,無不訴說著這個人群的智慧。但隨著時代的變遷,當一切都發生變化之後,山西晉商似乎一夜蒸發。他們的頹然落幕,是戰爭紛亂的影響,也是時代前進的必然。但是,他們留下的在山西的總票號,卻還在向世人昭示著這裡昔日的繁華,即便是見慣世面的人們,也會為這裡的富貴大氣所震撼。相必,若是山西晉商的風範尚存,山西晉商的經商之道尚存,我國商業文化,必然又是一番新天地。當然,當今的溫、浙、廣的商人已經遍佈全國,支撐著經濟的繁榮,但他們比起山西晉商,缺少了厚道,更缺少了長遠的眼光。

餘秋雨帶我們到他的家鄉餘姚走了一番,那個不甚出名的地方,是他心疼永遠的記憶,也是永遠的痛。“少小離家”,卻“老不能回”,即便回去,也未踏進家鄉的土地,也沒有迎接的親朋好友了,回去也是一片寂然,除非頂著名人的稱號,官員的接洽顯得熱鬧些罷了。落葉歸根的觀念,怕是難以實現。越是難以實現,越成為心底裡那柔軟的痛,越是思戀。

讓我感觸深的,還有《十萬進士》。餘秋雨這個人的眼光,實在比一般人深邃,當代人們除了怒斥科舉制度的殘害人,卻並不想它曾經為我們挑選人才時帶來的好處,也不去探究在哪個環節致使這一妙策變質,成為眾多書生枷鎖。而餘秋雨的分析,則是犀利深刻,卻有委婉絮叨,這觀點,怕是用在當今大學聯考也適用吧。

我最愛的一篇是《遙遠的絕響》。原因有二,其一,這主人公阮籍和嵇康,是中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美男子,大文豪,其中嵇康更是通宵音律,為人瀟灑,不拘禮節,是如我般凡夫俗子所向往而又不能企及的。這些哀嘆,也只能心裡想想,合上書,天亮還要回到這規範的框架裡生活。我註定不能做到那般瀟灑,權且在這羨慕他們吧。

想不到的是,餘秋雨在書的結尾,提到的卻是小人。小人的確構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歷史的一部分,小人做不得,小人不得不防。這是大師給予的忠告。

山居筆記讀後感 篇二

《山居筆記》是餘秋雨的第二部散文集,寫作始於一九九二年,成於一九九四年,1995年8月在臺灣出版,於1998年9月交由文匯出版社出版了大陸版的《山居筆記》。主要描寫了餘秋雨以直接感悟的方式探訪中華文明的第二階段記述。

《山居筆記》是餘秋雨在1992年至1994年間創作成的,共11篇文章。寫作期間,作者辭去了學院的職務,不再上班;同時將寫作與考察聯在一起,很多寫到的地方一去再去。

在作者的總體計劃上,這本《山居筆記》是他以直接感悟方式探訪中華文明的第二階段記述。第一階段的記述是《文化苦旅》,在那本書中,他揹負著生命的困惑,去尋找一個個文化遺蹟和文化現場,然後把自己的驚訝和感動告訴讀者。但是等到走完寫完,發覺還有不少超越具體遺蹟的整體性難題需要繼續探訪。作者將這些問題歸為:對於政治功業和文化情結的互相覬覦和生死與共;對於文化靈魂的流放、毀滅和復甦;對於商業文明與中華文化的狹路相逢和擦肩而過;對於千年科舉留給社會歷史的功績和留給群體人格的禍害;對於稀有人格在中華文化中斷絕的必然和祭奠的必要;對於君子和小人這條重要界線的無處不在和難於劃分。隨後,餘秋雨便創作了這本《山居筆記》。

《山居筆記》並沒有比《文化苦旅》有所進步,它的核心概念在前一本書中已經全部出現了:對文明盛衰的感慨,對尊崇文化的呼籲,對健全人格的嚮往。它的寫作模式也沒有什麼變化:先由一件什麼事起頭,在巧合和偶遇中,發現了一根什麼線索,然後“目光遙遙地投向歷史的深處”,一篇文化散文誕生了。

《山居筆記》發揚的,是《文化苦旅》中的根本性缺失:在文化單一前提下的文化決定論。這是餘秋雨的一貫思路。在《文化苦旅》中,藉助山水的記敘,還不那麼顯眼,到了《山居筆記》,這層依傍沒有了,這點便愈發見得分明。《天涯故事》,作者隨便拈出幾個歷史人物,就敢斷言海南文明是“女性文明”,從此便洋洋灑灑議論開去。要在幾千年的海南歷史中找出驍勇善戰、剽悍迅捷的例證,決非難事。所以還可以比餘秋雨更全面地說海南島是“兩性文明”。《遙遠的絕響》,劈頭一句話就判定了魏晉名士多被殺是因為他們有能力輔佐各個“統治集團”;“文人成批被殺”;這個問題不解決,後面的文字就成了為議論而議論,為抒情而抒情。然而不管,徑自寫開去。試參看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才能知道什麼叫做史家眼光。

再來看作者頗為自得的《十萬進士》,如果科舉史實敘述還大致不差的話,最後的一句問話充分顯現了餘秋雨的思維方式:“燦爛的中國文明,繁密的華夏人才,究竟中了什麼邪,要一頭鑽進這種鬼火、呻吟和惡臭裡邊?”在餘秋雨眼裡,科舉制度就成了中國文明的代表,考舉者也就囊括了華夏人才。經過餘秋雨一解剖,才發現,原來中國文明史就是如此簡單,簡單到一篇散文就可以總結出一個文化命題!

要批評的,不是餘秋雨史料的錯誤,不是《山居筆記》煽情的寫法,甚至不是餘秋雨喜歡標舉的文化高調,而是它們背後的思考進路。史料到了餘秋雨手中,往往成了隨意拿捏的泥團;抒情議論對於文化散文,通通是硃紅青紫的顏料,一篇文字旁徵博引,花團錦簇,還有“文化”的光環,可是作者的結論靠這些東西是推不出的。一次兩次不覺得,讀多了就能感覺到。

這裡我要引用一位父執信中的話:“他(餘秋雨)寫到的別的地方,如道士塔,沒有去過,不好評說。但如都江堰,太熟了,就不免覺得他有點‘灑狗血’……”“灑狗血”是京劇術語,意指造作、不真實的作派。《霸王別姬》里程蝶衣罵從花滿樓赤腳逃出來的段小樓的相好,就是:“那就別在這兒灑狗血了。”汪曾祺在《泰山片石》裡稱揚杜甫的“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說李白的“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就有點灑狗血。

頗疑心餘秋雨的走紅,是因為他的文化姿態而不是散文成就。是啊,誰不說俺家鄉好?一篇《抱愧山西》,山西人時常稱引;一篇《千年庭院》,湖南人自然大悅;《鄉關何處》更是算得造福桑梓。更重要的是,他給了讀者一個可以輕易感知、簡單把握的“文化”。本世紀談中國文化者,往往陷入非褒即貶的怪圈,但餘秋雨不。餘秋雨頌揚文化,是以反思的姿態頌揚;餘秋雨批評傳統,是以繼承者的身份批評。所以餘秋雨的文化散文是那麼的容易為國人接受,在海外流行。

讀《山居筆記》有感 篇三

我在沒有讀《山居筆記》之前,只知道它是一本散文集,但是,寫的什麼內容,書名又為什麼叫《山居筆記》,則一概不知。

待到現在手握這本21萬字的《山居筆記》,只用目光掃視一眼目錄中的一篇篇富有文采的題目,諸如《一個王朝的背影》《流放者的土地》《脆弱的都城》《千年庭院》《遙遠的絕響》等,就覺得手捧著的是如珠玉一般彌足珍貴的好書了。

至於為何起名《山居筆記》,作者在“小引”中說,這本書是1992年深秋,居住在香港沙田的一個山坡上,用了兩年的時間寫就的,這,應該是本書得名的由來。

開篇《一個王朝的背影》,寫的是走向沒落的大清王朝。文章的開頭就一下子激起了我閱讀的興趣:

我們這些人,對清代總有一種複雜的情感阻隔,記得很小的時候,歷史老師講到“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時,眼含淚花,這是清代的開始;而講到“火燒圓明園”“戊戌變法”時又有淚花了,這是清代的尾聲。年邁的老師一哭,孩子們也跟著哭,清代的歷史,是國小中唯一用眼淚浸潤的課程。

一個王朝的背影,就是在這種充滿細膩感情的文字中開始出現的。作者在這一篇文章裡,重點寫了承德的避暑山莊。在山莊裡出現的第一個皇帝是康熙。山莊正宮午門上懸掛著的“避暑山莊”四個字就是康熙寫的。我沒有去過承德避暑山莊,不能親眼目睹康熙親筆書寫的這幾個字,但書裡配有一張這幾個字的照片,正如餘秋雨所言,“避暑山莊”四個字寫的極好,撇捺間透露出一個勝利者的從容和安詳,我不懂書法,但聽餘秋雨這麼一說,細細品味,覺得還真是那麼回事。

接著出現的是雍正、乾隆、道光、咸豐,還有慈禧,這些人的背影如迷魅魍魎,充滿著一種陰氣。

《流放者的土地》一文,讓我瞭解到中國古代列朝對犯人的懲罰,真是殘忍,讓人看了都會覺得膽寒。其中的“流放”,是一種長時間的可怖的折磨,作者說,死了倒也罷了,問題是人還活著,種種不幸,都要用心靈去一點點消受,有時不僅全家流放,而且禍及九族,所有遠近親戚,甚至包括鄰里都成了流放者,往往是幾十人、百餘人的隊伍,浩浩蕩蕩。路上死了的會超過大半,到了東北流放地以後,就變成了奴隸,分配給主人。主人見貌美的女性就隨意糟蹋,怕丈夫礙手礙腳,就先給殺了。真是恐怖至極。

在《蘇東坡突圍》一文裡,作者認為,“像蘇東坡這樣讓中國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應該是他所處的時代的無上的驕傲”,但是事實並非如此,“越是超時代的文化名人,往往不能相容於他所處的具體時代。”在當年,構陷蘇東坡的人特別多,甚至連《夢溪筆談》的作者沈括也不例外。作者在這篇文章裡有很多深沉的感慨,請看下面的一段文字,我覺得作者說的太精闢了:

小人牽著大師,大師牽著歷史……一部中國文化史,有很長時間一直把諸多文化大師捆綁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擠眉弄眼的小人。

沉重的歷史的一頁已經翻了過去,但是,直至今天,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周圍,這樣的小人其實還活著,而且是很神氣地活著,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我以為。

接下來,作者在《千年庭院》中寫了位於湘江西岸存在於世已有一千多年的嶽麓書院;在《抱愧山西》一文中,作者曾經認為,山西是特別貧困之地,而事實上,歷史上的山西曾經是商賈雲集之地,號稱海內最富;在《鄉關何處》一文中,主要寫的是作者的家鄉浙江餘姚,這裡有著名的河姆渡遺址;《天涯故事》寫了海南島的洗夫人以及黃道婆等女性歷史人物。

在整本書中,《十萬進士》所佔篇幅最多,作者詳細剖析了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的利弊得失,可謂入木三分。

《遙遠的絕響》一文,寫了魏晉時期的嵇康從容赴死前,面對請求朝廷赦免他的三千名太學生,端坐琴前,彈奏一曲《廣陵散》,神祕的琴聲鋪天蓋地,成了天地間的絕響。

本書最後一篇文章的題目是《歷史的暗角》,作者對於小人的嘴臉進行了詳細的刻畫,作者認為,小人一般具備以下幾個行為特徵:其一,小人見不得美好;其二,小人見不得權力;其三,小人不怕麻煩;其四,小人辦事效率高(他們能像遊蛇般靈活地把事情迅速搞定);其五,小人不會放過被害者(如果你被小人傷害一次,第二第三次更大的傷害在等著你,因為小人不這樣做,他會缺少安全感);其六,小人需要博取同情;其七,小人必須用謠言製造氣氛;其八,小人最終控制不了局勢。讀作者這些縝密梳理的文字,真是受益匪淺!

在讀《山居筆記》之前,我已經拜讀過餘秋雨的《千年一嘆》《借我一生》《行者無疆》,總的感覺是,餘秋雨的文字是我讀過的作家的書籍中,最耐讀,最有文采,最有思想深度的,今天讀完《山居筆記》,我的這種印象又加深了一層。餘秋雨先生堪稱大家,他的著作頗豐,我決定,他的其它我還沒有拜讀過的書籍,只要能借到,我一定會一一拜讀!

山居筆記讀後感 篇四

跟隨著餘秋雨的腳步,我慨嘆著康熙皇帝苦心孤詣修築的“長城”——避暑山莊頹敗的無奈,領略著萬千被流放到寧古塔的文人騷客的至真性情,欣賞著才華橫溢的東坡貶謫後的成熟。神遊之際,也約略聽到那廣陵散的絕響……

生於亂世,貌似潘安,才高子建,志行高潔,這便是嵇康。他才高八斗,卻寧為一鐵匠,不做朝堂臣。他寧願與好友醉心田園,也不願對高官(鍾會)奉承。世界應入他杯中之清酒,無塵渣毫粒,無腐臭之氣。一紙《與山巨源結絕交書》阻斷了後路,更成就了千古敬仰的美名。在廣陵散的絕響之中,嵇康慷慨赴死。這一刻,我感受到的不是英雄逝去的惋惜,而是慶幸嵇康如同屈原那般壯烈,終於於擺脫了那個汙濁的俗世,,悲哉,風雨一生!痛哉,多情一生!壯哉,九死未悔的一生!

埃內最富,海內最富,是的,這就是曾經的山西。實在不得不讚美山西人的勤勞勇敢,遠見卓識,他們的商鋪,遍佈全國,鹽業等重要行業被他們壟斷。更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的是他們的朋友義氣,如果一家商鋪欠了另一家的錢,實在還不起,只需到債主那裡,磕幾個頭,兩人哈哈一笑,一筆勾銷。這是怎樣真摯的情感啊!試問,如果當今社會商鋪之間也能像山西商人那樣,還會有那麼多的惡性競爭嗎?

十萬進士主要剖析了科舉制。誠然,科舉制是一把雙刃劍。早期,他為我們培育出了王安石,朱熹,文天祥等一批仁人志士,使得寒門學子十年寒窗苦得以施展抱負,擴大了官吏的人才來源。然而,後期明清的八股取士,文字獄卻讓人嘆惋,科舉制怎麼使人成了書呆子,不為求學,只為做官。

不知不覺來到了餘秋雨的故鄉——餘姚,讀到“養命醫院”竟是”陽明醫院”不禁噗嗤一笑,上林湖的瓷片讓我著迷,也漸漸感受到作者漂泊天涯的落寞……

我明白自己淺薄的學識尚不足以理解文中奧祕,但也會為自己讀懂的隻言片語而雀躍。也許看看那千年庭院,聽聽那琅琅書聲,踏上那一方神祕的土地,也是趣味無窮的吧!

《山居筆記》讀後感900字 篇五

山居筆記是本關於歷史、文化、地理、美術的書。跟隨著餘秋雨思緒的腳步,他在山居中對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省思,以一種閒散的方式將它用筆記錄下來。他彷彿對中國文化做出一次批判;將現實與歷史結合,用文字去剖析一個王朝的興衰,記錄著東北土地上的流放,站在走過歷史的這塊土地上,吟著蘇東坡的《赤壁賦》、《念奴嬌》,隱約聽到廣陵散已經響起……

當我一走進,那已斑駁的碑文向我傾訴整個王朝的興衰,已無昔日《木蘭圍場》的風光,臥倒在這的只剩整座山林。這時我彷彿看見一個老人逐漸被歷史的洪溝吞沒,沒有什麼怨嘆,只留下一座承德山莊。凝視這已走進歷史的歷史,我內心一股無法言喻的悵然,悄悄化作淚從眼角溢了出來。感傷這段歷史的所摻雜的苦澀和淒涼,也感傷用生命來奠祭這段歷史的文人。

走向流放者的土地心中又是一種不同的悸動,在地理課本上讀到的它,是那麼樣的展現因工業,而發達的生命力;是那麼樣的展現因農業發達而擁有的豐饒,怎麼也無法聯想起它曾揹負著流放者那份在心裡的高貴和不屈,孕育過流放的下一代。北大荒已不再是北大荒:流放者也已不是流放者,時間的遞嬗。將這段過往帶走,但流放者的精神及其意志帶不走,因為它已生根,而那脆弱的都城,雖已化作塵土,但那曾經的繁華,已被接承。在十萬進士這一篇裡也使我感觸不少,因為一個神聖的科舉制度,居然可以讓人搞到一片黑暗,原來是一個爭取人才來做官,變到一個大家都變成封閉的讀書人,只知道在那一些《四書》《五經》裡面打轉,而不知道要去讀一些實用的書,到頭來,我的中國傳統的科舉制度就只是培養出一些只知道反口仁義道德而骨子卻跟一個三歲小孩一樣(什麼都不知,什麼都不會),有的還更可惡的是靠關係就可以做官而不是靠自己的實力去爭取到的,還有包庇這些人的人也很可惡,如文中李實對權德輿說:「你可以照我排的名次一一錄取,否則,你就會貶到外地,到那是後悔莫及!」還好這一次李實沒有成功,可以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吧,但是並不是每一次都是那麼幸運的逃過的……

我清楚的瞭解現在的我要去思索那五千年的文化,只能望洋興嘆,即使耗費一生去探索,也只有徒勞無功。也許去看看那千年書院,感嘆那已不再有的朗朗書聲;也許去走走那曾有許多商行的山西,體會那曾有的繁榮;也許揹著行囊走向那未知的土地,才能感受那文化的衝擊……

《山居筆記》讀後感 篇六

暑假期間,閒暇時間我翻閱了一下餘秋雨先生的《山居筆記》,不得不說他的確稱得上是一位大師,不僅僅是在寫作方面,更在於他一次次身體力行的旅行中,他不安於那死板的史書和史學家們的看法,而是執著於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這5000年來歷朝歷代的興衰榮辱,以一個客觀者的角度去評價,給我帶來了許多感慨。

在他的書中沒有什麼華麗的詞藻,全書顯得很樸實,沒有電視劇或電影帶來的視覺感華麗,但我卻從中感受到了歷史的濃重氣息。剛看完時我並不理解為何會有這種感覺,但在閉上眼睛沉靜了一會兒後,恍然間發現我一直都不算是個真正的中華子孫,我竟從未想到過在這片土地上會有著如此沉重的負擔,或者說是感受歷史的滄桑。但儘管這一切是如此的承重,但我卻從中品味出一種如紅酒一般沉澱下來後的芬芳,這時我才知道,歷史固然沉重,但他所帶來的文化之珍貴也是一筆無法想像的財富。我不知該如何來評價這五千年的歷史,因為我不是史學家,我也不是學者,我沒有資格,我也沒有過這種想法去把歷史分解成一塊塊碎布,那沒有任何意義,只有去看整件衣服,才能看出花頭。

平日裡總會聽到一些對於歷史的評價是如何如何。諸如:某某皇帝昏庸,某某大臣貪汙,哪個地方的百姓不團結……可如果把這些所謂的罪惡抹殺去,國家還會存在嗎?有反才有正,拋去那些錯誤的,剩下的就一定是正確的嗎?歷史不能只用對錯去看待,只有沉浸於歷史的濃厚中,沉浸於歷史的無論黑暗或者光明中,你才會找到體會,每個人有不同的體會,去領悟那個中的潮起潮落,花開花落的境界,何必要拘泥於對錯呢,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對待一個人尚應如此,又何況是一段厚重的歷史呢?對待歷史,我們永遠只能是用一種寬容的心態去對待。

所以,心懷淡然,眼界才能開闊,思緒才能自由,視線才會清明,這就是我在《山居筆記》中學到的,我這一篇讀後感也不過道出其中的一絲見解,也不知是否深刻,但如果我真的能夠道盡,我也不會僅僅是個中學生了。

《山居筆記》讀書心得 篇七

《山居筆記》是繼《文化苦旅》之後我所讀餘秋雨先生的第二部文集。因為真實喜歡所以看,因為炒作的厲害所以急著看,因為它的人文氣息不可不看。

餘秋雨先生的這部書從《一個王朝的背影》開始,以《歷史的暗角》結束,這本書是在1月出版的,他在這本新版的自序中說他寫這本書歷時兩年有餘(從92年————94年),而且犧牲是相當大的,他辭去了學院的行政職務,十分純粹地幾乎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僅僅十一篇文章卻耗費了兩年多的時間。這,並不是他的寫作效率低,而是那有股堅韌的探求精神,正是他的那種認真態度和永無止境的追求讓人心悅誠服。多年來他通過邊走邊想,有機地將寫作與考察結合在了一起,很多寫到的地方,他是一次又一次的拜訪求證。曾經就為了核對海南島某古蹟的一副對聯上面的兩個字,在幾度函詢都得不到準確回答後,只得親自再次去海南,很多時候,他就是這樣不得不一去再去,在追求真理和對文學的無比熱愛方面,他是毫不吝嗇的,不管時間還是金錢。對他的文章,他真正做到了“得失寸心知”,是不會在乎他的經濟和得失的。按照餘先生的話說:“全書是我以直接感悟方式探訪中華文明的第二階段記述”。他還說:“寫作這本書的最大困難,不在言論之勇,不在跋涉之苦,也不在考證之煩,而在於要把深澀嶙峋的思考粹煉得平易可感,把玄奧細微的感觸釋放給更大的人群,這等於用手掌碾碎石塊,用體溫焐化堅冰,字字句句都要耗費難言的艱辛,而艱辛的結果卻是不能讓人感受到艱辛。”

我被他的這種治學精神和嚴謹的求實作風以及認真的求學態度所折服,我深深地被他的文字和精神打動了。這種境界早已超越了文字本身,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穿梭,在東西南北的古老土地上走過。

餘先生的文章帶給我們的都是精彩紛呈的人文、地理、歷史、故事……上下求索,展示出人類人文歷史的絢麗詩篇,給我們掀開了精神的家園、文化的糧倉。

   《山居筆記》讀書心得範文三

山居筆記是本關於歷史、文化、地理、美術的書。跟隨著餘秋雨思緒的腳步,他在山居中對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省思,以一種閒散的方式將它用筆記錄下來。他彷彿對中國文化做出一次批判;將現實與歷史結合,用文字去剖析一個王朝的興衰,記錄著東北土地上的流放,站在走過歷史的這塊土地上,吟著蘇東坡的《赤壁賦》、《念奴嬌》,隱約聽到廣陵散已經響起

當我一走進,那已斑駁的碑文向我傾訴整個王朝的興衰,已無昔日《木蘭圍場》的風光,臥倒在這的只剩整座山林。這時我彷彿看見一個老人逐漸被歷史的洪溝吞沒,沒有什麼怨嘆,只留下一座承德山莊。凝視這已走進歷史的歷史,我內心一股無法言喻的悵然,悄悄化作淚從眼角溢了出來。感傷這段歷史的所摻雜的苦澀和淒涼,也感傷用生命來奠祭這段歷史的文人。走向流放者的土地心中又是一種不同的悸動,在地理課本上讀到的它,是那麼樣的展現因工業,而發達的生命力;是那麼樣的展現因農業發達而擁有的豐饒,怎麼也無法聯想起它曾揹負著流放者那份在心裡的高貴和不屈,孕育過流放的下一代。北大荒已不再是北大荒:流放者也已不是流放者,時間的遞嬗。將這段過往帶走,但流放者的精神及其意志帶不走,因為它已生根,而那脆弱的都城,雖已化作塵土,但那曾經的繁華,已被接承。在十萬進士這一篇裡也使我感觸不少,因為一個神聖的科舉制度,居然可以讓人搞到一片黑暗,原來是一個爭取人才來做官,變到一個大家都變成封閉的讀書人,只知道在那一些《四書》《五經》裡面打轉,而不知道要去讀一些實用的書,到頭來,我的中國傳統的科舉制度就只是培養出一些只知道反口仁義道德而骨子卻跟一個三歲小孩一樣(什麼都不知,什麼都不會),有的還更可惡的是靠關係就可以做官而不是靠自己的實力去爭取到的,還有包庇這些人的人也很可惡,如文中李實對權德輿說:「你可以照我排的名次一一錄取,否則,你就會貶到外地,到那是後悔莫及!」還好這一次李實沒有成功,可以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吧,但是並不是每一次都是那麼幸運的逃過的

我清楚的瞭解現在的我要去思索那五千年的文化,只能望洋興嘆,即使耗費一生去探索,也只有徒勞無功。也許去看看那千年書院,感嘆那已不再有的朗朗書聲;也許去走走那曾有許多商行的山西,體會那曾有的繁榮;也許揹著行囊走向那未知的土地,才能感受那文化的衝擊

《山居筆記》讀後感 篇八

讀餘秋雨的《山居筆記》有許多感觸:感於他對歷史文化的獨到見解;感於他對現代文化的責任感;更感於他文章裡所散發出的深情大度的光彩。

《山居筆記》這部書寫作歷時兩年有餘,餘秋雨辭去了學院的行政職務,幾乎全身心地投入寫作。多年來他邊走邊想,邊想邊寫,在追求真理、熱愛文學方面,他是毫不吝嗇的。按照他的話說就是“全書是我以直接感悟方式探訪中華文明的第二階段記述”。

他還說,“寫作這本書的最大困難,不在言論之勇,不在跋涉之苦,也不在考證之煩,而在於要把深澀嶙峋的思考粹煉得平易可感,把玄奧細微的感觸釋放給更大的人群,這等於用手掌碾碎石塊,用體溫焐化堅冰,字字句句都要耗費難言的艱辛,而艱辛的結果卻是不能讓人感受到艱辛。”我折服於他的這種治學嚴謹的作風,這種境界早已超越了文字本身。從《天涯故事》裡,我知道了“鹿回頭”,那“清澈而美麗,無奈而淒涼”的鹿的目光其實是那一雙雙閃耀著渴求生命光彩的眼睛,他們從遙遠的地方投過來,穿透了時空,一直走進我們的心靈。

如果不是天涯海角,不是絕壁死谷,不是生命被逼到了最後的邊界,那麼目光不可能這樣執著。從戰國開始,那些歷史的片段強烈地吸引著我,特別是餘先生談到的海南歷史中的女性現象:洗夫人、黃道婆帶來的整個中原大地的興旺繁榮;從這裡走出去的宋氏三姐妹,帶著海南強勁的浪潮,成為女性的驕傲。女性文明派生並推動了家園文明,蘇東坡、李光他們是淚涔涔地來,卻在家園文明裡破涕為笑;海瑞、邱浚他們雖然是氣昂昂地走,卻放不下這裡的家園文明,終究樂極生悲。

《十萬進士》是一篇發人深省的文章,餘先生將科舉以來的考場好好地嘲弄了一回,“一種巨大的不信任,橫亙在考場內外”,古代如此,當今亦如此。通過餘先生的這篇文章我才知道“槍手”一詞原來有其悠久的歷史。從“槍手”看智慧,從縱橫的歷史軌跡中,發現原來早在唐朝就有了極大的市場,沒想到有名的詩人溫庭筠竟然是一等作弊高手,而且是遠近聞名的。看來,面對考試,無論是怎樣的形勢和內容,古人和我們今人其實都存有誠惶誠恐的心境,這真的是一種無奈。“鼓譟不如沉默,息謗得於無言。”讀餘秋雨的文章,我終於有了這樣的'感受。

讀《山居筆記》有感 篇九

人生的道路就是從出生地出發,越走越遠,由此展開的人生就是要讓自己於種種異己的一切打交道。

——摘自《山居筆記》

很少有人能完整地詮釋人生,但就是這樣簡單的一句話讓人真正領略到了人生的真諦與生命的價值。

人類從剛剛誕生那一刻起,就無時無刻不在面臨著大自然的挑戰,人類從睜眼看世界的那一剎那便註定了自己的生命將在搏鬥中度過。從跨入校門的那一刻開始到步入社會為止,遊子離自己的家鄉越來越遠,也許是他們需要一個展現自我的平臺吧。

人生總是要充滿起起落落的,總是悲喜無常的。,這本是世界上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正如遼闊的大海,如果沒有風的加入,能顯示出它博大的胸襟嗎?然而很多人卻不願意選擇面對,他們總是那樣的怯懦,經受不起風吹雨打;平日裡,他們總會發出“陽光總在風雨後”的感慨,如同世界上只有他們懂得這個哲理似的。可磨難總會願意或是喜歡與這些人打招呼,而經受不起時間打磨、歲月洗禮的這些人早已被歲月削平、磨鈍了,沒有一絲稜角了。

一個人的人生或是真正意義的人生應該是從踏進社會這個大家庭開始的。人的生活圈不能總是那樣的狹窄,不可能每天只在家庭—學校—公司這三個點之間徘徊吧,你總要學會去溝通,去社交-------也許你會在每天的應酬中感到滿足,也許會感到疲倦。但生活就是生活,有時他真的會讓人感到厭倦,因為沒意義的人生總是會一成不變,千篇一律;有時生活會是多姿多彩的,那是因為你在風雨飄搖中找回了自信,找到了航向。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人生之路總是充滿探險和求知的味道,。人生之路就存在與你的心中,你是駕馭屬於自己的人生。

讀《山居筆記》有感 篇十

"當時心裡想的只有一點,當一個人面對厚重的文化,沉重的歷史感的壓迫時,那些所謂的青春的煩惱居然會卑微到那種程度,毫無意義。"

那個時候剛剛拿到《山居筆記》,心裡是有些激動的。其他的幾本書都拋到一邊,徑直託著《山居筆記》就開始了探尋之旅。

一直都記得,這是唯一的一本書,讓我只讀了前言就被感動。看完前言,心裡很沉重,沉重得幾乎不敢再繼續看下去。正好那時的我正糾結於各種若有若無的煩惱,或謂之曰因為痛,所以叫青春的狀態。

因此,我心裡只想到了一點,當一個人面對厚重的文化,深沉的歷史感的壓迫時,那些所謂的青春的煩惱居然會卑微到那種程度,毫無意義。

以前默默尋了好長時間,希望為青春找到一個可供宣洩的出口,卻萬萬沒想到此時的我會如此隨意,曾經執著了很久的東西突然間就變得輕如鴻毛,無所謂有,無所謂無。

很重要的東西突然變得不重要了,那麼你還捧著它幹嘛呢?

《山居筆記》和《文化苦旅》算是連理同枝了,先有《文化苦旅》的尋找,再有《山居筆記》的思考。二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