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列表

中學生陋室銘讀後感新版

中學生陋室銘讀後感新版

陋室不陋,只因其主人德馨也。此觀點大抵多數人都已認同。然餘以為劉公之高尚非自吹可定。二十三年的無人問津,大概讓劉公長了不少憤世嫉俗的心眼。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陋室銘讀後感,供大家參考。

陋室銘讀後感1

讀了《陋室銘》誰不敬佩劉禹錫在那樣的背景下,金錢是唯一可以擺弄社會的武器但他呢卻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現在的人卻怎能相比。

在這個大千世界,人的慾望好象一頭咆哮的獅子。何時會滿足,難道他們就願把那短暫的一生浪費在這永無止境的深淵,你嗎?最終那滿身的銅臭味不會讓他們厭惡嗎?

時代的飛速發展,讓我們比與過去距隔千里,但那思想卻永遠超越不了前人。這個社會中有金錢買不到的,正像文中所說的: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這種悠閒的感覺你能買到嗎?

金錢可以買得到 房屋 但買不到 家 ,金錢可以買得到 地位 但買不到 敬重 。金錢可以買到 合作者 但買不到 知心者,金錢買到的東西會隨時消失。而金錢買不到的是你的財富。在這個世界上,你不要盲目的去搶。是你的賴也賴不掉,不是你的搶也搶不來。

我們的思想中,應該有一片淨土一片純天然從來沒有被汙染過的那才是你生存的財富那是用金錢買不到的。用金錢買不到的快樂,它讓你沒有那些通俗的慾望,他讓你透過金錢看到這世外桃源。的確我們不應該被金錢矇蔽。我們該用那短暫的人生。享受世界讓心中的淨土越來越寬闊。他會生長出那天然而又燦爛的春天讓你的生活充滿陽光。

正像文中所說 斯室陋室,惟吾德馨。 那些高潔的品質就是在這艱苦的環境中產生的,我們何必為了一時的滿足,而付出一生呢?

陋室銘讀後感2

陋室也就是簡陋的屋子,簡陋的屋子會怎樣呢?從文中我讀出作者認為屋子簡陋不重要,關鍵在於屋中的人。

我也同樣認為一個真正有才華,是君子的人,無論住在什麼地方都無所謂,屋也只是一個落腳的地方罷了。真正的智者、君子並不是為名利活著。屋之陋,反而會更突顯君子、才子的本色。

但有些人不論屋陋,或屋好都不能成材。這大概是因為他們天生就沒有一顆真、善、美、正直的心,沒有後天勤奮的意識,所以陋室只不過是一個在人生之路上的小風景罷了。

文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不正是體現陋室中人的重要嗎!但我認為真正重要的是陋室中人的高尚品格。”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雖是寫景,但不難看出屋主的清幽,不拘小節。使我看出那種自然的美麗。加上後幾句更使我想到一幅美麗的畫面。一間房屋,臺階上一些碧綠的苔痕,周圍有一些雜草。雖簡但有著一番古典的氣息。從窗中望去,屋主在優雅地彈著樸素的琴,琴聲動人心絃,而那種境界更是有一種脫俗。

讀完《陋室銘》使我回想起不少出自陋室的名人,如諸葛亮、楊子云……現代也有不少英雄才子出自陋室,現在我們總能聽到某山裡的孩子考上某知名大學……,是陋室給了他們一股向前衝的力量,但並不是陋室造就君子,要不是君子住過陋室,誰又會提到陋室呢?

我現在也算住的是陋室,下雨天屋裡則成水簾洞,所以我希望這房也能由我而名。以後有人寫什麼《陋室傳》、《陋室說》……,能把我這房當個例子。

陋室不重要,關鍵是心不陋,思想不陋,陋室中有君子。

陋室銘讀後感3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句話的意思是: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龍就靈異了,大家會發現,這兩句話中的仙和龍應該是突出山或水的,但是,作者卻是用仙和龍與他們的陋室相比較,突出了他們身居陋室,但是他們的行為,語言、並不”陋“,突出了劉禹錫的高尚情操。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意思是:與我談笑的是博學的人,晚來的沒有不懂學問的人。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劉禹錫認為他們都是一個個有才的學者,來和他們談論,所以,無論每個人,在他的心中,都是博學的,從這裡可以看出劉禹錫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的意思是: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公文勞累身心。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茅廬,西蜀揚子云的玄亭。看得出劉禹錫把地位、財富……放到了最後幾位,他是一個不求功名的人,因為他是一個追求之高雅的人。

從《陋室銘》之中,我知道了:一個人受不受人的尊敬不在於它的家是否華麗,而在於這個人人品怎麼樣。我還感受到了劉禹錫是一個不慕榮利的人,並且對這個世界有一種不求聞達的生活情趣!

陋室銘讀後感4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是出自唐代劉禹錫《陋室銘》的句子。是說一個人的德行高貴,破陋的屋子也會因為他的到來而蓬蓽生輝。

《陋室銘》高度讚揚了人德行高貴的可貴,尤其“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二句通過比喻和類比的修辭手法將對高尚德行的讚揚表達地通俗易懂,淋漓盡致。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二句將普通的景色描寫的清幽雅緻,從側面將高尚德行的美好襯托出來。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二句寫了君子交往的人,和知己談天說地,談古論今,談情達意,乃是人間一大樂事。可見君子有多麼快活。

“調素琴,閱金經”此句寫了君子高雅的生活情趣,也從側面反映出君子品德的高尚。現在這個時代,娛樂工具日益繁多,網路遊戲成為少年人的主流,不得不讓人憂心。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此句寫出了君子生活的清悠自在。現在這個時代這種生活很難實現,為了養家餬口,有多少人被繁重的工作壓得抬不起頭,甚至有人過勞而死。可是,我們雖然不能放下工作,但是我們可以放鬆心靈地去工作,儘量讓自己精神放鬆,在工作中也感到輕鬆愜意。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古往今來,多少名人志士、墨客騷人、君子聖人在歷史和時光無情的洪流中消失,但是他們的美好德行流芳百世,亙古不衰。我們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更應該多讀《陋室銘》,向古人學習,不至於迷失自己。

孔子說:何陋之有?就連中國最偉大的先賢都說陋室不陋了,我們可以深刻體會到高尚的德行是多麼可貴,我們應該做個德行高尚的人。

陋室銘讀後感5

窗外,淒涼地風拂過大地,一縷殘紅落水,剩下的是秋風間的矜持,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案前未成合上的舊書,想起了那篇給我以啟迪的《陋室銘》。

感於劉禹錫當年的風骨,奮筆寫下了這潔身自好的《陋室銘》,但真正令我感動的和深思的不是他所表現的精神,更多的,在於那“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深蘊。不知怎地流連的殘紅綠葉似與《陋室銘》有著無法言喻的契合。

沉穩的內在永大於張揚的外表,渲染出的浮華遠不及純真的樸實。

鮮花豔極了整個春夏,卻無法擺脫秋風中的凋零,因為他曾經有的張揚,給人以嘆惋和遺憾“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而綠葉卻永遠矜持著自己的色彩,因為內斂,縱然飄落也只會引起人的憐思。

山不在高,望望給人以仙境之感而非那終年覆雪的高山,更用一種綠蔭掩映下的山DD仙山。

水不在深,往往給人以靈氣之感的,而非那縱深千里的大海,更有一灣碧綠的青潭DD靈潭。

做人亦不可太過的浮華與張揚。

人們常常驚羨於歌星的風流雅韻,流光溢彩;崇拜於政壇人物的一言九鼎,叱吒風雲。卻不知他們張揚的背後往往更易感受到那份靈魂的空虛。於是,他們也需要離開喧囂的凡塵,去進入劉禹錫的陋室,在樸質的自然檢點自己的虛浮。

而作為劉禹錫,作為活在今天如同劉禹錫一般的人們,卻無需承受這份檢點。因為我們不需要張揚,不需要浮華,不需要再鏡頭之下故弄玄虛,在眾人面前詳裝大度,我們活在陋室之中,從而需要擁有更真實的的自己:無需如政壇人物品味離休後“門前冷落車馬稀”的失落和苦澀。因為在陋室前談笑的鴻儒並不巴結權利無需品嚐有朝一日被社會零落的酸楚和悲哀,因為我們沒有“福分”更不願去享受那耀眼的光輝和榮耀。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擁有充實,可以縱橫馳騁,可以言所欲言,可以開懷大笑,一切都因為生活生活在“陋室”充滿自由

融入銀河,就安謐的和明月為伴照亮長天:沒入草莽,就微笑著同清風合力染綠大地,於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一切變得與劉禹錫的陋室極為相似,一切彷彿都照應了劉禹錫的思想劉禹錫的靈魂。

再現那縷殘紅與綠葉,我驀然間感受到鮮花要比綠葉更早地凋零,活在劉禹錫的陋室中也許要比活在繁雜的塵世更充實,更有意義。

讀罷《陋室銘》我倒願意做那片綠葉,過那“永不凋零”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