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心得體會

當前位置 /首頁/心得體會/專題心得體會/列表

家長應教會孩子什麼?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沃土,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那麼,父母應教會孩子什麼呢?

家長應教會孩子什麼?

一、教會孩子說“請”

文明禮儀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優良傳統,“仁、義、禮、智、信”的教誨猶如一瓶陳年老酒,放置愈久,香醇愈遠,在今天仍對我們有深刻的教育意義。現在的孩子大多是“土皇帝”“嬌公主”,講個性、耍脾氣,以自我為中心,做事全憑自己的喜好情感,容易忽略周圍人的感受,謙恭禮讓的教育對他們來說更顯得尤為重要。家長要利用生活中的教育契機教會孩子尊重別人,引導孩子換位思考,堅決糾正“我對他怎樣,他應該對我怎樣”的等價交換思想,教會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用“請”“謝謝”“對不起”“沒關係”等禮貌用語,從小培養孩子為人處事的能力、寬以待人的胸懷、知錯就該的品質,樹立健康、樂觀的人生態度。家長要有意識地灌輸感恩、寬容、明辨是非的思想,播下一種思想,培養一種美德,從而收穫一種命運。

二、引導孩子說“愛”

這裡所說的“愛”,是一種內在情感的直接表露,是孩子對自己喜歡的人和物直接表明自己的態度,是感恩的直接體現。中國人生性含蓄、內斂,把榮辱不驚的平靜心態作為自己人生修養的最高境界,外面狂風暴雨,內心風平浪靜。受此影響,我們的孩子也學會了壓抑自己的情感,對朝夕相處的親人、培育自己的老師、和平共處的朋友,儘管內心感情如熾,卻羞於啟齒,不敢大膽表露自己的情感,淹沒了真實,失去了自我。作為家長,要善於打破父母至上的尊嚴,主動創造機會,首先對孩子說“我愛你!”“我為你驕傲!”等,讓孩子在愛的語言中感受到親情的博大與無私,也敢敞開心扉,對自己心存感恩的人說一聲:“我愛你”!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注重以表揚和鼓勵的方式肯定孩子的成長,因此,孩子性格外向,常常在我們為他做一些事情後,大聲說道:“爸爸媽媽,你們真好!”“爸爸媽媽,我愛你們!”甚至會用擁抱或親吻來表達他的感激之情,家庭的互助之愛與天倫之樂在那一刻融化了全家。

三、鼓勵孩子說“不”

大多數家長習慣了安排好孩子的所有,總希望孩子按照自己設計的模型發展,容不得半點反對意見,更別說忤逆的言行了。這樣培養出的孩子無非兩種型別,要麼毫無個性,紮在人堆裡找不見;要麼等他有足夠的能力與父母抗衡後,言語頂撞,行為乖張,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青春逆反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最親近的人,應該也是最能聽進孩子不同聲音的夥伴。蹲下身來,聆聽孩子心聲,做一個不折不扣的傾聽者;靜下心來,換位思考,做一個不斷反思的思想家;站起身來,牽手孩子,做一個打破傳統的實踐家。聽進不同意見,尊重事實本身,倡導“百家講壇”,才能讓孩子在大是大非面前態度明確,立場堅定,成就與眾不同的孩子。我們帶孩子去野生動物園遊玩,看到惟妙惟肖的羚羊標本,我建議孩子騎在它身上拍照留念,沒想到一向溫順聽話的孩子態度堅決:“不行,那樣會損壞標本的!”看到孩子滿臉的真誠,我不再堅持:孩子對事物有自己正確的判斷和見解,不正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嗎?

孩子是父母最好的作品,在他的身上,有父母的烙印。當我們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等澆注在孩子身上時,正是孩子不斷成長的過程。

TAG標籤:家長 教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