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心得體會

當前位置 /首頁/心得體會/專題心得體會/列表

傳承項羽文化

西楚霸王項羽儘管沒有奪得天下,但他贏得了蓋世英雄的美名。無論你是損他也好,乏他也罷,他的一種真正英雄主義的情懷,被世人接受了,站住了腳跟,在宿遷大地乃至國內外具有了非凡的生命力,逐步形成了一種英雄主義的傳承文化。
    有人對待項羽精神總是搖頭,嘲笑說:“劉邦為什麼能得天下?而項羽失天下呢?”不錯,這是歷史事實,無疑辯論的。從諸多的歷史文獻來看,劉邦是農民出生,很少保守,沒有顧慮,無所不為;而項羽出生名將之後,受教育約束,顧慮多,有所為,有所不為,他並不是一個有勇無謀的匹夫。秦始皇贏政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始皇帝巡遊會稽,項羽與叔父項梁同去觀看,他便發出“彼可取而代之”的驚人之語,這足可見他青年時就有政治抱負。
    項羽參與滅秦立下了汗馬功勞。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項羽率義軍破釜沉舟,打敗章邯,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鉅鹿之戰”,在各諸侯烏龜縮頭的情況下,唯有項羽帶領楚軍勇猛拼殺,以一當十。

傳承項羽文化

項羽是誠信之君,歷史上的“鴻門宴”足以證明項羽講仁慈,當時,項羽不費吹灰之力,完全可以殺了劉邦,但他沒有這麼做。公元前202年,劉邦背信棄義,帶兵追擊東歸的項羽,項羽兵敗垓下,只剩二十六騎,但他仍拼殺,不願隻身逃走,自刎而死。而劉邦被圍城中,卻讓大將韓信帶著城裡的女眷披著鎧甲出去,自己帶著幾個人從後門跑了。試想,項羽與劉邦一樣,就是逃走,也是可以理解的,為什麼他還要去拼殺?項羽拼殺到最後,他的氣勢又是什麼?是一種血性,一種情懷,一種抉擇,一種情操守住生命的最後尊嚴,是一個英雄主義的證明,這就叫“不以成敗論英雄。”這個觀點是自古以來文人大家所共識的。就連項羽的競爭對手張良、韓信都給了項羽很高的評價。“項羽仁而愛人”、“見人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
    衡量古人,要以客觀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去對待,世上所有的英雄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傳承英雄主義,不是這裡千年前曾經發生過的風雲激盪,也不是風雲激盪後隕落的信念,是項里人血脈中一種氣魄承載的基因,繁衍英雄主義的精神。西楚文化的核心是項羽文化,從項羽的精神解析中,不難發現西楚文化的特色:尚勇武、守誠信、重義氣、講仁愛、立大志。

TAG標籤:傳承 項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