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告

當前位置 /首頁/工作總結/調查報告/列表

幸福觀調查報告

幸福觀調查報告

幸福觀調查報告 篇1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從改革開放前的粗茶淡飯到現在的小康社會,不得不承認我們的社會在進步,我們的生活在改善。雖然也有些地區仍然貧困但是我國總體上已達到小康水平了。按照這個說法身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應該是很幸福的。作為八零九零後的我們被稱為是是蜜罐裡泡大的,從國小到大學一路順風順水,未經坎坷。可是經過調查我發現結果並不是這樣的。很多大學生卻都感覺自己不幸福,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好好地面對一下自己的幸福觀,才能更好的樹立一個正確的幸福觀。

幸福是什麼

幸福到底是什麼?是時下最流行的《裸婚時代》中劉易陽的“我沒車,沒錢,沒房,沒鑽戒,但我有一顆陪你到老的心。”?還是《非誠勿擾》上那句“寧願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在自行車上笑。”作為當今時代驕子的大學生的我們究竟要樹立什麼養的幸福觀呢?《新華典》中幸福的解釋是這樣的:“幸福是使人心情舒暢的境遇和生活。認為幸福不僅包括物質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個人幸福依賴集體幸福,集體幸福高於個人幸福;幸福不僅在於享受,而主要在於勞動和創造。”也許不同的人對幸福有著不同的見解,畢竟我們每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意見不同也是必然的。但是每個人都會以不同的方式,不同型別的情感來詮釋幸福。幸福的疑問早已遍佈了整個國度,也早已在這個時代代上印上它特有的符號。誠然,人生路漫長,而且每個人的路途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難免遭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與困難,但是我們要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魄力去面對它,我們就能夠披荊斬棘開拓出一片屬於我們的天地。其實幸福一直在我們的身旁陪伴著我們,只要我們積極向上、奮發進取、誠心誠意的對待身邊的人,幸福就會擁抱你。我們要不斷地去追尋、去感受、去創造幸福。換言之就是我們應該樹立一個正確的、積極地、科學的幸福觀。這是極其重要的。

暑假中經過對身邊大學生一番問卷調查我發現了影響大學生幸福觀的因素主要有:就業壓力、學業問題(涉及考研、公務員等一系列問題)、金錢與物質享受問題以及感情問題。

首先作為大學生的我們,面對著當前就業壓力大,社會競爭越演越烈,不高校畢業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而“畢就等於失業”這句換讓人聽起來不寒而慄,我們寒窗苦讀,每天早起晚睡,兢兢業業,好不容易從大學聯考獨木橋上擠進了大學的門檻,而這樣的結果又有幾個願意承受呢?同時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生在新的就業體制和嚴峻的就業形勢面前心理準備不足,在就業過程中出現了種種心理偏差,有的甚至產生了嚴重的心理障礙,反而又影響了他們的就業。不幸福感的產生說到底都是來自於個體心理上的不平衡和不和諧。一方面,就業壓力來自於社會,另一方面,也來自於大學生錯誤的就業觀。許多學生和家長都認為,上了大學就理應找一分體面和舒服的工作,因此形成了大學生找工作過程中“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高校教育者應通過就業指導和心理指導,轉變大學生錯誤的就業觀念,使大學生認清形勢,認識自我,平衡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所產生的不和諧的心理狀態,從心理上減輕大學生的就業壓力。

接著呢就是我們的學業問題了,已進入大學業的門檻似乎學哥學姐們就好心相勸:一定要多學點東西,多考考證件,想什麼駕照啊是必須的,然後就是各種各樣的會計證等等數不勝數,其實培養自己成為多方面的人才固然是好,可是究竟考那麼多幹什麼,這我就不得而知了。所以就造成了“考證熱”。可是一些學生為了考證“身在課堂,心繫證書”;還有一些本來專業思想就不牢固,見到熱門證書然後移情別戀,最後導致自己專業課,亮起了紅燈。所以盲目的考證,給廣大學子帶來了煩惱。考證固然不是壞事,關鍵在於我們的心態,選擇正確的方向,不可荒廢專業課,畢竟那才是我們培養實現目標的基本途徑,如果拋開專業只想著追熱門,知識結構就會不夠合理,甚至造成畸形。所以我們應正確的對待,把考證當作是我們彌補知識短缺的被動除錯。同時除了考證熱外還有考研,許多同學都在為考研發愁,因為不知道如何抉擇。是選擇就業好呢還是選擇繼續考研深造,這是困擾我們的難題。但是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幸福觀,為自己樹立一個目標,然後為之努力相信也就不會覺得學習壓力大了,因為這是自己喜歡的事情。

然後就是我們的金錢與物質享受問題。一些大學生認為:“有錢就有一切、金錢就是幸福。”不可否認,幸福是建立在一定物資生活基礎之上的,幸福生活的產生和維繫離不開相應的物質財富、生活資料,但是,物質財富與幸福生活是否必然成正比?我們的大學生應該如何處理金錢、物資享受和幸福的關係呢?這是我們不得不思考的一個問題。難道我們的美好生活就一定要有充足的物質來填充嗎?如果是這樣那就真的太可悲了點吧。我們不就變成了金錢的奴隸,物質的傀儡?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幸福嗎?不,不是這樣的。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要有我們是有思想的青年應該去矯正我們那偏離了方向的幸福觀,重新迎接幸福。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裡做到獨善其身,才能夠得到我們一直苦苦追尋的幸福。

最後就是感情問題,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講一般都是成年人了。感情問題也開始困擾我們。美好的大學愛情也是令人嚮往的,曾幾何時我們也都曾有過那種情懷:在大學的校園裡,牽著心愛的人走在操場上,漫步在大學的校園裡;抑或是一場浪漫的邂逅,一個突然的相遇。然而進入大學後才會發現這只不過是自己虛無飄渺的幻想而已。所以很多大學生在情感方面存在很大的.困惑,由戀愛失敗導致的大學生心理變異是最為突出的現象,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極端,甚至造成無法挽回的悲劇。大學生作為生理上成熟的成年人,其各種情感本是很正常的社會現象,但畢竟他們還是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許多大學生的心理還處於未成熟階段,一旦感情出現問題他們就會感到失落、迷茫、自卑,不僅僅影響學習,有甚者還會影響身心健康。因此,許多大學現在都把失戀後的心理調適作為心理輔導的一個重要內容,通過心理輔導使得很大一部分存在情感困惑的同學走出困惑,重新建立自信,並且能正確處理學習、生活和情感的關係。

根據以上的問題我得到了很多的體會,我們一直苦苦追尋著幸福的腳步,但是卻始終不能夠與其同行的原因究竟是因為什麼呢?也許是因為我們不夠努力,也許是我們要求的太多,也許是我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一直以來隨追尋的到底是什麼?所以我們困惑,所以我們迷茫,所以我們找不到幸福的方向。我想這也就是這篇報告的意義了,因為通過對身邊大學生的瞭解,我發現了大多數的同學都沒有一個清晰的幸福觀的概念,所以首先我們做的就是樹立正確的幸福觀觀,我們需要去培養大學生的幸福觀。

作為大學生去培養幸福觀需要我們要首先提高自身素質,從多方面培養自己做一個複合型人才,這樣等到畢業時就不用害怕什麼“畢業就是失業”了,然後對於自己的人生應該有一個清晰的規劃,不能沒有目標。因為一個人一旦失去了目標就好比一座航行的小船失去了燈塔的指引,最後葬身大海。其實大學的校園好比一個小社會,只要你用心去發現就會知道如何在這個社會中立足了。而對於大學生追求物質與金錢享受這是另千千萬萬家長寒心的啊。試想一下自己的父母含辛茹苦的再為你打工爭取學費,而你作為暫時的寄生蟲又有什麼資格去追求享受呢?

幸福不是房子有多大,而是房裡的笑聲有多甜;幸福不是你能開多豪華的車,而是你開著車能平安到家;幸福不是愛人多漂亮,而是愛人的笑容多燦爛;幸福不是在成功時喝彩多熱烈,而是失意時會不會有個聲音對你說——朋友別倒下;幸福不是聽過多少甜言蜜語,而是在你傷心時能有人對你說:沒事有我在。

幸福觀調查報告 篇2

“你幸福嗎?”近日,國家統計局成都調查隊釋出了XX年成都市民幸福感調查報告,報告顯示,XX年,成都市民的幸福感已連續兩年持續提升,總體評價達82.15分,較之XX年提高了1.58分,較XX年提高了5.48分。

青壯年幸福感最低

報告顯示,16-19歲的青少年幸福感評價最高,為83.63分,其次為50歲-59歲的老年人群,幸福感滿意度為82.95分,再次為20歲-29歲和40-49歲年齡段人群,幸福感滿意度分別為82.60分和82.00分。而幸福感最低的,則是處於30歲-39歲的“75後-85前”的青壯年,僅為81.23分。針對青壯年幸福感的低滿意度,國家統計局成都調查隊高階統計師喻志強表示,對於邁向中年的“75後-85前”群體在七個方面評價分都最低,特別是在工作環境和幸福感知專案滿意度較低,分別為71.19分和77.47分,分別比最高分少了3.21分和4.32分。

而幸福感較低的人群中,還有離異人士。報告顯示,離異人士的幸福感得分僅有78.94分。未婚人士得分為82.46分;已婚人士幸福感得分為82.29分。

收入與幸福感成正比

針對此次調查,喻志強說,調查發現,“收入與幸福感成一定正比。”他表示,從調查結果看,收入在XX元以下的三分組低收入群體幸福感較低,而收入在4000-4500元和4500元以上的高收入群體幸福感最高,其中4500元以上收入的幸福感得分為86.54分。

此外,根據國家統計局成都調查隊提供的資料顯示,近年來,成都市的恩格爾係數持續下降。XX-XX年,成都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分別為35.4%、35.1%、34.8%,XX年該係數比上年回落0.3個百分點。

收入與幸福感成正比

多重因素影響幸福感

記者注意到,此次調查中,影響成都市民幸福感的因素主要包括了收入水平、生活壓力、物價、個人意願是否得到滿足等多方面。多達32.9%的市民對自己的工作工資收入不滿意,41.3%的市民認為與其他行業相比,自己的工資水平不高。同時,生活壓力大也成為影響人們幸福感知的重要因素。調查顯示,有近五成的市民感覺當前的生活壓力較大。

對幸福影響比較大的因素

報告中,在被問及對幸福影響比較大的因素方面的問題時,68.88%的市民認為“家人健康”、47.70%認為是“子女教育”。

此外,調查顯示,家庭環境10項評價中的“親朋來往”和“家庭收入”得分較低,分別為69.33和71.74。對此,喻志強表示,只有切實解決居民在健康醫療、教育、住房、食品、社保、養老、社會治安等民生方面涉及的具體問題,才能改善市民生存、社會環境,減輕市民生活壓力,保障市民身心健康和家庭和諧,提升市民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