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

當前位置 /首頁/教學資源/教學設計/列表

《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設想: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國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說名篇。要在教學中體現新的課程改革理念,就應當遵照《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調動學生的主體參與,通過學生觸控文字,感悟習得語言的精華後,進行個性化的閱讀,結合交流、研討和教師的點撥啟發,去深層次、多角度地理解小說中的。主題。新課標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允許是多元的。”所以我的設想是在小說主題金錢說、虛榮說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做更深一步挖掘,要求學生抓住小說中人物的形象,提高學生的分析鑑賞品評能力,提升學生的人文品格,豐富學生的人文精神,摒棄傳統教學中給人物貼標籤的做法,真正地去理解小說中的人物,並做出合乎情理的評價。在閱讀鑑賞中,讓學生認識到“人間自有真情在”,我們的社會並不都是瀰漫著汙濁的銅臭之氣。

一、教學目標

1、觸控文字,感悟語言的精華,品味作品精雕細啄的語言張力。

2、初步掌握運用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來揭示人物心理的方法。

3、個性化地鑑賞人物形象。

二、教學重難點

1、如何看待小說中的人物,提高分析鑑賞能力。

2、運用人物描寫的方法,寫片斷短文。

三、教學內容和步驟

1、匯入新課

學生齊背曹植的《七步詩》。

教師總結。《七步詩》的內容是哥哥曹丕為了政治上的爭權奪利而殘酷迫害弟弟曹植。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我的叔叔于勒》則由於弟弟在經濟上的窮困潦倒致使手足形同陌路。

2、複述小說內容

學生運用小說三要素,結合于勒在三個不同時期,菲利普夫婦的態度變化。

教師適時板書:

敗——恐怖(禍水)

富——希望(福星)(語言、動作、神態)

窮——恐怖(仇恨)

3、觸控文字、感悟語言

圈畫出文中菲利普夫婦對於勒稱呼的詞語,結合于勒的兩封信,你認為于勒是怎樣的一個人?

學生自讀、圈畫、討論。鼓勵學生說出個性化的見解。學生可能會有各種認識:遊手好閒的無賴、善良老實的人、不甘現狀熱愛生活的人、自食其力的有自尊的人等,只要能依據文字,言之有理即可。

4、突破重點、分析鑑賞

學生分角色朗讀37—47節。教師可做朗誦示範。

小組討論“我”對於勒叔叔的態度如何,“我”在小說中的作用。

教師可啟發引導:

(1)小說組織材料的線索。

(2)作者理想希望的寄託。

讓學生理解作者獨到的構思,教師進一步挖掘,提問:小說的結局是菲利普夫婦躲開了日思夜想的于勒,你能結合小說內容分析其中的原因嗎?生活中,你會不會犯于勒兄嫂的錯誤,如果有,學了這篇小說,我們知道該怎麼做了嗎?

學生分組討論,每組推薦代表發言。可能有的認為有女婿的原因、于勒的貧窮、菲利普夫婦的經濟不寬裕、虛榮心、社會制度等原因,只要學生能依託文字,敢於表述自己個性化的見解,教師應該鼓勵。

5、精彩語言研讀賞析

學生可自主圈畫出自己認為精彩的詞語或段落。教師有重點地與學生鑑賞評價。

比如:開頭寫到:“唉,如果於勒竟在這隻船上,那會叫人多麼欣喜呀!”父親為什麼說這句永不變更的話,你能從文章中找出依據嗎?

《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全文內容,理解主題思想。

2、學習本文構思的巧妙及情節的曲折。

過程與方法:

1、學習通過人物語言、行動、神態、揭示人物心理活動,刻畫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

2、初步培養對社會問題的觀察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評判能力和再現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對本文主題的理解,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教學方法:

教法:啟發式提問法、練習法、討論法。

學法:默讀法、圈點勾畫法、探究法、情境模擬法、比較法、辯論法。

第一課時:學生自讀課文。談閱讀印象與初讀感受。

第二課時:四步閱讀法,完成小說賞讀。

教學過程:

一、尋讀,辨析主要人物。

亮點探究一:從標題上看,這篇小說寫的是誰?(于勒)從小說的內容看,于勒是小說的主人公嗎?就這個問題展開討論。

1、討論前,教師提示:如何判定一個人物是否為主要人物呢?有三個角度,首先看人物著墨的多少;其次看人物在小說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看作家的創作意圖。這種帶著一個主問題進行閱讀的方式叫做尋讀,尋找發現,大家開始閱讀,發現後做好記錄,然後分組活動。並確定發言人。

2、學生尋讀課文。開始思考批註。

3、分組活動,確定本組發言人。

4、確定四個小組開始交流彙報各組的發現。

5、教師歸納小結。于勒不是主人公,于勒在文中是這樣出現的,一是全家人的談話,二是插敘介紹,三是在遊船上,真正的主人公則是菲利普夫婦。

亮點探究二:于勒雖然不是小說的主要人物,可老師感覺于勒這個人物在文中無處不在。大家的意見是怎樣的?從文中尋找資訊談談你的理解。

1、學生尋讀課文,整理相關資訊。

2、相互交流,明確:于勒顯然著墨不多,但很重要,它的命運決定著菲利普夫婦的變化,並在他們一家中佔據著重要地位,掀起了很大的波瀾。他是小說的線索人物。我們帶著第一個問題閱讀解決了另外一個問題——小說的線索,這就是尋讀的效果。

二、理讀,體會精妙構思

剛才我們一起弄清楚了小說的線索,下面請大家據此梳理本文的情節,對課文進行梳理式閱讀,就是理讀。並通過理讀情節,各提練一個字概括情節內容:

從課文順序上看:[盼]于勒——[趕]于勒——[贊]于勒——[罵]于勒——[躲]于勒

從小說情節上看:[趕]于勒——[盼]于勒——[贊]于勒——[罵]于勒——[躲]于勒

亮點探究三:作家為什麼作這樣的安排情節:①為什麼將“趕于勒”以插敘方式安排?②為什麼要安排船上相遇呢?我可以這樣設計:于勒來過幾次信,再以寫信告知其不幸落魄不可以嗎?改後效果有什麼不同?

1、分組活動,確定小組發言人。

2、相互交流,一人發言,其它同學可作補充。討論明確:①巧設懸念,開頭反覆渲染盼歸的氣氛與心情,埋下伏筆;②一波三折,高潮迭起,構成情節的曲折美,俗話說“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這個道理。③安排船上相遇給人物亮相提供了一個特有的展臺,更能體現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具有一種較強的諷刺意味。

3、教師小結:概括後板書:小說的情節美。

三、品讀,評說人物形象

本文除了以精妙的構思吸引人,更重要的是以其豐滿的人物形象而經久不衰。理解人物最好的方法是品讀細節。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去品析。這篇小說寫得最精彩的地方在哪裡?(罵于勒,高潮部分)

首先,我們來一起讀一讀幾個精彩片段,請大家在我的提示下朗讀課文片段。

①在遊船上,父親被太太高貴的吃法打動了,於是請家人吃牡蠣,他故作高雅,擺架子愛慕虛榮的高峰,同時也是不幸的開始。母親的一番話別有情趣:(讀23段)

②當父親朝那年老的水手走去時,突然發現那人很像于勒,神色不安,驟而緊張,以至失魂落魄:(讀25段)

③在母親的要求下,父親再一次向船長走去,在極度的擔憂與恐慌中終於證實那就是于勒。這一訊息對於母親如同晴天霹靂,怒火如同火山爆發,他們虛幻的幸福峰巔一下子跌入了現實的悲苦深淵:(讀38段)

④也許是對叔叔不幸的一絲同情與憐憫,我給了于勒叔叔10個銅子的小費,但母親仍不忘作了最後一次精彩的表演,讓其卑劣自私的靈魂再次曝光:(讀46段)

亮點探究四:對人物的描寫中,哪些詞句最有表現力。抓住這些具有表現力的詞句評說人物形象。

1、品讀示範:第25段,品析“不安”,“瞪著眼”,“趕緊”,“十分蒼白”,“兩隻眼也跟尋常不一樣”,“低聲”等詞語對錶現人物的作用。

2、學生讀句品析,評說人物形象。

3、教師小結:通過品析,我們看到了一個唯利是圖,虛偽,自私冷酷的形象,他們以貧富為兄弟相認的原則,在他們眼中,情不如錢!(板書)

四、說讀,對人物說話。

賞讀完這篇小說,大家有沒有什麼話想對小說中的人物說呢?或者對作者有什麼話說嗎?例如:老師讀完後,我想對作家說:莫泊桑,謝謝你的一支妙筆,向我們勾畫了資本主義社會金錢至上,人性泯滅的現實,在這樣的現實中生活,是人類的悲哀!大家結合自己的閱讀體會說幾句好嗎?

1、學生練習用“讀完這篇小說,我想對____________說……”句式說話。

2、結束語:用一幅對聯來概括這篇小說的主題,正是:

十年思盼同胞好比搖錢樹

一朝相逢兄弟形同陌路人(板書)

板書設計

我的叔叔于勒

1、盼于勒——贊于勒——見於勒——躲于勒。

2、人不如錢/金錢至上/世態炎涼。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篇三

一。導語:

金錢能夠影響人與人的關係,這不僅在過去、在國外,即使現在,在我們周圍,這也是一個深刻的社會問題。

關於金錢對資本主義社會人際關係的影響,馬克思、恩格斯曾有兩段精彩的論述:“資產階級私下了罩在家庭關係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係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係。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係,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別的聯絡了。”“貨幣能使各種冰炭難容的人親密起來,迫使勢不兩立的人互相親吻。”

我們之所以能夠時常感受到溫馨,是因為我們生活在愛中,可是有些人為了錢放棄了愛。上節課我們讀了一個在金錢面前失去了自我的故事,這節課我們接著關注著一家人。

二。回顧上節課部分內容

上節課我們說到了,這個故事按情節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 (6-7段)于勒花光了自己的錢,又大大佔用了菲利普夫婦的一部分,於是菲利普夫婦把他打發到美洲去。

2(3、4及8-18段)于勒在美洲發了財,來信說希望賠償菲利普一家的損失。

3(19-49段)菲利普一家在哲爾塞島見到破了產,淪落為以賣牡蠣為生的于勒。

三。講授新課

(一)(實物投影出示一個圓)這個圓代表一張臉,是菲利普夫婦的臉。請結合故事發展的三個階段的內容,給菲利普夫婦畫出不同的臉譜。並講講:

(出示要求) 這張臉是什麼表情。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表情

表現了菲利普夫婦對於勒的什麼態度

1 請同學們準備一張白紙,我們先畫第一個階段的臉譜

(1)(由學生在紙上畫出臉譜,到實物投影上展示,並按以上要求對所畫出的臉譜圖加以解釋)

明確:這個階段應是一張憤怒的臉,因為于勒佔用了他們的錢。

(2) 在這個時候,對於勒有怎樣的稱呼?

明確:壞蛋、流氓、無賴

2 畫第二階段的臉譜並演示、講解

明確:應是一張笑臉。他們每天都在盼望著富翁于勒會突然回來,好改變他們一家貧困的生活狀況,並且已經打算好蓋別墅了。

這時對於勒又有怎樣的稱呼

明確: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的、有辦法的

3 第三個階段是全文的重點內容(25-49段)我們對這部分做細緻地研讀。

(1)分角色朗讀這部分。

(2)結合這部分內容給菲利普夫婦畫臉譜

明確:這部分菲利普夫婦內心活動比較豐富,他們的表情可以是:

慌張:怕水手是于勒;怕女婿看出來

憤怒、害怕:見到于勒又變成窮光蛋,怕他再來連累他們

失望: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泡湯了

狼狽:怕于勒認出他們,改乘聖瑪洛號回家。

(3)這部分對人物形象地刻畫採用了那些描寫方法?

明確:語言描寫:菲利普夫婦的對話

動作描寫:如“向旁邊走了幾步”“趕緊向我們走來”“給了我一個5法郎的銀幣就走開了”……

神態描寫:“突然好像不安起來”“臉色十分蒼白,兩隻眼也跟尋常不一樣”“突然暴怒起來”……

(4)這時對於勒的稱呼改成了什麼

明確:我的弟弟、這個小子、賊、討飯的、那人、流氓

(二) 通過多種描寫,把人物的內心刻畫得可謂入木三分、淋漓盡致。

1小說的情節,可以用一個“變”字來概括,對於于勒,他的什麼在變?

明確:經濟地位:窮——富——窮

2 隨著于勒經濟地位的變化,菲利普夫婦對於勒的態度發生了什麼變化。

明確: 在他揮霍了他自己的和菲利普的錢之後,他們把他打發到了美洲。用一個字概括“趕”

當得知于勒發了財,而且願意賠償他們的損失之後,又總是到海邊等他回來。“盼”

再次見到于勒時,它已變成一個衣衫襤褸的窮水手,於是菲利普夫婦不僅惡語相加,回來時還改乘另一艘船,以免再遇見他。“躲”

于勒的經濟地位在變,菲利普夫婦對他的態度隨之變化,對他的稱謂也在變化著。

(三)小說對菲利普夫婦做了細緻入微的刻畫,你覺得他想表現什麼主題?

明確:1 資本主義社會中異化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菲利普對於勒的不同態度,就是因為于勒的不同的經濟地位,也就是說由錢來支配的。

2表現小人物生活的辛酸

于勒佔用了菲利普夫婦的家產(西方文化中,私有制是社會基礎),是于勒的惡行,將他們一家拖累到貧困的境地。

菲利普夫婦將於勒打發到美洲(是當時的習俗),不然怎樣對付這個遊手好閒的敗家子呢?難道要養他一輩子?

于勒發財的訊息,成了他們擺脫困窘生活的唯一救命稻草。後來他們遇到了窮困潦倒的于勒,怎麼辦呢?認下他,等於生活更加困窘,等於扼殺了女兒好不容易得來的婚姻……

菲利普夫婦有他們難言的苦衷,他們生活得很無奈。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篇四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我的叔叔于勒》是九年級年級的一篇講讀課文,是外國文學作品中的名家名篇。從整個國中語文教材小說應完成的教學目標看,要教會學生體會通過塑造人物形象、敘述故事情節、描寫環境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本單元,本課教材應完成的教學任務主要是:通過分析人物形象,學習其中對比手法的運用,體會作者的態度感情,認識資本主義社會裡幾乎沒有人間親情、友情,只有金錢的現實。使學生更加熱愛我們的社會主義國家,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品質。

2.教學目標

(1)理解小說表現的主題思想。

(2)體會人物語言的個性化,進一步學習運用對比手法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3.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作者從多方面刻畫人物形象,以展現人物內心世界的方法;運用對比手法成功刻畫人物性格。

難點:懸念的鋪排,構思的巧妙。

二、學情分析

絕大部分學生對學小說興趣較大,他們很關注小說情節的發展、人物的命運,看過小說之後印象較深的就是故事情節和主要人物的命運結局。對於小說中的字、詞、句,大部分學生不會感覺有難度。這有利於調動廣大同學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利於能力的培養、欣賞水平的提高。

三、教法分析

1.整體感知法

指導學生在閱讀小說時,把握主要人物的主要情況,從整體感知小說。

2.比較教學法

與《變色龍》比較,抓住人物善變的特點,理解對比手法成功刻畫人物性格的作用。

3.自主討論法

讓學生逐步深入地理解小說的主題。

四、學法指導

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在分析人物、環境時,要抓住一個變字,通過變化的對比,以及與《變色龍》的比較,培養學生比較思維的能力。在分析懸念鋪排時,要扣住一個巧字,以達到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通過自主討論式的方法,增加學生的參與機會,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並獲得][一定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欣賞文學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感悟文學藝術的美。

五、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

大家還記得我們在八年級學過的《變色龍》嗎?請同學們回憶小說中的變色龍是指誰?作者為何稱他為變色龍?

變色龍最為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善變,在俄國有善變的龍,在其他國家呢?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法國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

2.課文分析

(1)閱讀全文,抓住主要人物的變化,並以此概述故事情節,考慮課後練習二。

學生討論:本篇小說情節富於變化,跌宕曲折,引人入勝,關鍵是設定了懸念,構思很巧妙。請找出小說中的懸念,作適當分析。

(提示:他們一家為什麼要每星期天衣冠整齊地到海邊棧橋上散步?于勒是個什麼樣的人?于勒曾是他們的災星,現在為何卻成了他們的福音?他們極其美妙的夢境是否得以實現?為什麼?)

設題目的:以此理解本文的結構特點巧妙,也引導學生由此入手逐層理解小說的主題思想。

(2)找出小說中的環境描寫,分析它們的不同點,說說它們各有什麼作用?

設題目的:讓學生理解環境描寫是為刻畫人物形象服務,進而服務於文章的主題的。

(3)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說的主題思想。為此設計如下問題供學生討論,之後筆答,以此調動每個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用幻燈片展示)

①小說刻畫的人物主要有哪些?他們的個性特徵怎樣?菲利普夫婦的言行是怎樣變化的?從哪些最具代表性的語句、語段中可以看出?

設題目的:理解人物所處的社會環境有什麼突出的特點。

②課題《我的叔叔于勒》可否改為《于勒》或《我的父母》或《菲利普夫婦》等等?為什麼?

設題目的:理解我對於勒的感情區別於我的父母對於勒的感情,以及我、菲利普夫婦、于勒在文章中的作用。

③小說的主人公是誰?為什麼?他們的結局怎樣?這是由個人性格造成的,還是社會環境造成的?在那樣的環境中怎樣才能實現發財夢?

設題目的:以此達到對小說主題思想的理解和歸納。

3.發散訓練(用幻燈片出示)

(1)請仔細觀察幻燈片出示的課題設計,想像一下其中的意境。用100字左右的文字描述一下這一意境。

(2)假如菲利普夫婦在遊輪上巧遇的是個發了大財的于勒,他們的言行會是怎樣的?請設想一下。用150個左右的字完成。

(3)請以《大千世界》為題,以反映當代人際關係為中心,寫一篇課外作文。

《我的叔叔于勒》優秀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標:

1、解讀人物形象,學會分析小說中的人物形象;

2、把握小說主題,能評價小說中的人物;

3、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教學重點:

抓重點語段,分析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能從不同角度評價小說中的人物

教學過程:

一、前提診斷

1、回顧小說的情節,初識菲利普夫婦

想一想:課文中的人物是怎麼評價于勒的?

找一找:

說一說:

議一議:菲利普夫婦對同一個人,前後的態度截然不同,開始極力誇讚于勒,後面又惡意咒罵,由此,你感覺到菲利普夫婦有什麼樣的性格特點?【無情無義,滿腦子只有錢,自私又勢利】

2、小說中刻畫人物形象的常用方法有哪些?【教師引導並板書】

直接刻畫: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等

刻畫人物,自然環境描寫

小說的情節

間接刻畫:周圍人物的言行

敘述與交代

二、研讀“見於勒”,解讀人物形象

1、教給學生方法

把握菲利普夫婦形象的方法

第一步:速讀,找到有關語言、動作、神態的語句並劃線

第二步:研讀,分析揭示了人物怎樣的心理

第三步:細讀,分析刻畫了人物怎樣的性格

2、師生研讀【1】

①找一找:“吃牡蠣”

②讀一讀:【重讀相關的詞語】

③這段話屬於什麼描寫?

④菲利普是怎麼說的?他又是怎麼想的?

⑤從中可以看出他怎樣的性格特點?【愛慕虛榮,一心想過上上流生活】

⑥克拉麗絲又是怎麼說的?怎麼想的?看一看出他怎樣的性格特點?【虛偽,精明,尖刻,潑辣】

3、自己在文中找一找你覺得描寫的精妙的句子並賞析,並寫一段賞析詞。

示例:我覺得……寫的好,因為這段話傳神的描寫了……,表現了……的心理,刻畫了……的性格特點。

【1】我父親突然好像不安起來,他向旁邊走了幾步,瞪著眼看了看擠在賣牡蠣的身邊的女兒女婿,就趕緊向我們走來。他的臉色十分蒼白,兩隻眼也跟尋常不一樣。

【2】母親也怕起來了,吞吞吐吐地說——-

【3】我父親臉色早已煞白,兩眼呆直,啞著嗓子說

【4】父親神色很狼狽,低聲嘟噥著——

【5】父親指著女婿對她使了個眼色。

4、學生交流。教師相機板書:

虛榮、勢利、自私、庸俗、貪婪、冷酷、唯利是圖

菲利普夫婦、惟錢是親、拜金主義

虛偽、尖刻、潑辣、精明、小氣、有心計、金錢至上

小結:作者在這篇作品裡的最大成就是塑造了菲利普夫婦這一對生動深刻的城市小市民的典型形象。他們既有獨特的鮮明的個性,又有深刻的社會意義。

5、議一議:小說的結局往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菲利普夫婦躲開了日夜盼望的于勒,這是為什麼?原因可以有很多,請說說下面的原因那些事根本原因?

a、是那個女婿造成的。菲利普夫婦怕女婿知道了于勒的情況,於婚事不利。

b、是于勒的為人造成的。如果於勒是一個品德很好的人,則菲利普夫婦不會如此。

c、是于勒貧窮造成的。如果於勒此時很富有,菲利普夫婦一定和他相認。

d、是菲利普夫婦經濟不富裕造成的。如果他們委有錢,就會認下於勒。

e、是菲利普夫婦的虛榮心造成的。如果他們不是那麼好面子,則結局不會如此。

f、是菲利普夫婦的思想意識造成的。在他們的頭腦中只認識錢。

g、是那個社會制度造成的。在資本主義社會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金錢關係。

明確:直接原因菲利普夫婦只認識錢而於勒又淪落為窮人,其根本原因是:那個金錢至上的社會制度。

6、小結:同學們,課文以于勒的遭遇為引線,精彩的情節發展猶如一把利劍,劈出了病態社會中人性的扭曲,經濟的世界,金錢的關係,把于勒推入了人生悲劇,使菲利普夫婦淡漠了愛心和同情,變得庸俗、狹隘和自私。關照生活,思索人生,我們找到了健全、美好心靈的答案,讓我們再說一次——讓世界充滿愛!

三、評價人物

認識了菲利普夫婦,如果讓你對他們說幾句最想的說的話,你準備說什麼?怎麼說?

【點撥】可以譴責、可以批判、可以訓斥、也可以責罵,可以教育,五六十字就行。

示例1:菲利普,你明白嗎?錢可以買到房屋,但買不到親情;錢可以買到珠寶,但買不到;錢可以買到藥物,但買不到健康;錢可以買到書籍,但買不到智慧;錢可以買到紙筆,但買不到文思;錢可以買到獻媚,但買不到尊敬;錢可以買到夥伴,但買不到朋友;錢可以買到服從,但買不到忠誠;錢可以買到權勢,但買不到實學;錢可以買到武器,但買不到和平;錢可以買到小人的心,但買不到君子的志氣。

示例2:菲利普,我昨天上網給你找了幾句名言,你真的該好好讀讀,反思你的行為了:理智的看待金錢,千萬不能淪為金錢的奴隸。金錢是一個無底的大海,榮譽,良心,和真理都可以滅在其中。如果你把金錢當成了上帝,它就像魔鬼一樣折磨你。

四、想像與聯想

(1)遊船在翡翠般的大海上繼續向哲爾賽島前進……

示例1:遊船在翡翠般的大海上繼續向哲爾賽島前進。……父親急忙向我們跑來:“克拉麗絲!克拉麗絲!”他眼睛裡放著光,臉漲得紅紅的,像熟透的蘋果。“快去看啊,那個吃牡蠣的極有風度的先生怎麼那麼像于勒!在他身旁還有一位高貴的婦人呢!”顯然是由於狂喜,父親抑制不住激動大聲地說道。“是嗎?太好了!上帝保佑!可把他盼回來了!”母親一時不知用什麼語言來表達她與丈夫的同樣的心情。“快,快去……看看咱們的弟弟……”

(2)假如破了產,又窮困潦倒的于勒找到菲利普一家的門上,將是怎樣的一種情景,請抓住人物性格特點,進行創造性描繪。

示例:這天,有人敲門,我跑去一把門開啟,就愣住了。那人穿著破舊的衣服,手又老又粗,眼裡透出又憂傷又害怕的光來,原來是他——于勒叔叔!

母親從廚房走出來,問道:“若瑟夫,是誰?”可當她走到門口時,她也吃了一驚。于勒叔叔輕聲問道:“菲利普在家嗎?”母親似乎明白了他的來意,臉上的表情由吃驚變為憤怒:“你來這兒幹什麼?你這沒出息的傢伙!難道你沒看見我們已被你害得這麼慘了嗎?難道你還想回來吃我們的嗎?”

父親聽到了,也走出房間來:“克拉麗絲,你在跟誰吵架?”母親鄙夷地瞥了一眼于勒叔叔,冷冷而又譏諷地說道:“這個大富翁想回來吃我們的了。”父親的神色很狼狽很尷尬。他附在母親耳邊輕聲道:“小聲點,克拉麗絲,小心讓別人聽見。你先進來,讓我跟他說。”母親還想說什麼但被父親制止了,她不滿地從鼻子裡擠出“哼”的一聲,轉身走進了屋。我站在離他們不遠的地方,聽著他們的談話。

五、教學反思

一、于勒並不是那麼的無情,他到美洲之後,經濟上略有好轉就寫信回來,表示願意賠償哥嫂的損失,表達他對哥嫂的懷念之情。

二、他破產之後,又給哥嫂寫信。這封信雖然簡短,但是細心體會,實際上是挺感人的。他隱瞞了自己破產的事實,不想讓哥嫂當心他的健康和前途。他還希望賺了錢之後,再回到自己的家鄉,和哥嫂“一切快樂的過日子”。可見他的內心深處充滿著對親情的渴望。

三、後來,于勒過著窮愁潦倒的生活,卻沒有回到哥嫂身邊來,不願意成為他們生活的負擔,這與“我的父母”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四、我們無法嘲笑于勒,是那個經濟的世界和金錢的關係把于勒推向了人生悲劇的深淵,使他失去了親人的愛和關心。我們無法嘲笑于勒,我們要反思生活中的自己是不是也常常因為很多事情淡漠了自己靈魂深處的真誠的愛心。

所以,于勒不該被完全否定,他在文中的價值甚至大於菲利普夫婦。

本節語文課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由討論,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而形成的一堂超出原先設計的課堂,課堂上學生們一個個精彩的發言出乎我的意料,讓我驚喜不已,我看到了學生潛能的如花綻放,看到了學生思維的激情點燃,我在課後不由得對我周圍的老師說:“這些學生讓我崇拜!”作為一名教師,我想這就是最大的幸福。

教師要“無限相信學生的潛能”。在教學中,教師不能把學生當作“知識的容器”,而應把學生看做是具有獨立人格、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能夠自主發展的學習主體。教師的教學只能通過學生的主動學習才能取得實效。新課程改革倡導的教師角色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習活動的參與者;由傳統的教學支配者、控制者轉變為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指導者;由傳統的靜態知識佔有者轉變為知識的動態研究者。教師應當營造一定的讓學生得到充分施展才華、放飛自由心靈的空間。

因此,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備課時應該充分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對教學參考資料應當有自己的觀點,對所謂的“定論”也不要人云亦云。如果我們停留在前人的見解上裹足不前,不敢懷疑,不想超越,學習還有什麼意義?其次,面對語文課堂,一定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要更多地關注“你是怎麼理解的”“說說你的理由”“談談你的看法”等等,在這樣的情境中,教師就自然地引領了學生的質疑能力發展和敢於表達自己不同見解的勇氣。從而使學生的生活體驗、獨特感受在教材中受到充分的尊重,有了“合理合法”的地位。

本節課正是充分地尊重了學生的閱讀體驗,激發了學生敢於說“不”的勇氣,才讓學生的思維火花絢麗開放。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學習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寫法

2、從人物的可鄙、可恨與可悲中認識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純粹的金錢關係,感悟作者關注底層小人物的人道主義情懷,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學情分析

重點難點:重點:理解作者從多方面刻畫人物形象,以展現人物內心世界的方法。 難點:多角度解讀人物,理解小說的主題,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教學過程

1 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匯入】一、問題匯入

今天繼續學習《我的叔叔于勒》,首先請家中有叔叔的同學舉手示意,問一下,父母平時怎樣稱呼你的叔叔?

小說中“我”的父母是如何稱呼叔叔于勒的呢?讓我們再來讀小說。

活動2【匯入】二、研讀探究

1、觀“變”之態

找出小說中“我”的父母對於于勒有哪些不同的稱呼?

2、析“變”之心

①、找出描寫菲利普夫婦前後變化最明顯的語句,有感情地朗讀,說說你眼中的菲利普夫婦是個什麼樣的人?

點撥:通過比較,細品關鍵詞,揣摩人物的內心。

引導品讀:

母親也常常說:“只要這個好心的于勒一回來,我們的境況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個有辦法的人。”

父親總是重複他那句永不變更的話:“唉!如果於勒竟在這隻船上,那會叫人多麼驚喜呀!”

我的父親臉色早已煞白,兩眼呆直,啞著嗓子說:“啊!啊!原來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來了!、、、、、、謝謝您,船長。”

母親突然暴怒起來,說:“我就知道這個賊是來不會有出息的,早晚會回來拖累我們的。”

②、多角度解讀人物

課件顯示教師教學用書對菲利普夫婦的評價:“本文集中表現菲利普夫婦對於勒態度的驟然變化,從而刻畫出他們的貪婪、自私、勢利的醜陋形象。”

問:你對菲利普夫婦的態度變化就這一種理解嗎?

課件顯示網友對於勒的意見:“于勒年輕時是個浪蕩了,他是這場悲劇的罪魁禍首。”

問:你對於勒有不同的認識嗎?

3、探“變”之因

菲利普夫婦和于勒,既可憎又可悲,那麼這場悲劇到底是誰造成的?

師明確:是當時社會的錯。在當時社會環境的影響下,一旦和錢、利益發生了糾纏,原本團圓和美的家庭就完全陷入了錢眼裡,一切的美好都蕩然無存。

活動3【活動】三、體驗反思

假如你是菲利普,在這樣的境遇下,面對窮困潦倒、曾經傷害過你的弟弟,你會怎麼做?

“生活永遠不會像你想象的那樣美好,也不會像你想象的那樣糟糕。多一點善良,少一點貪婪與自私。”

活動4【作業】四、寫作

拓展練習:想像一下,菲利普夫婦在船上發現一位百萬富翁像于勒,他們會怎樣?試寫成二百字左右的短文。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篇七

“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劇,一出小但完整的戲劇,開啟一扇令人頓覺醒豁的生活視窗,讀他的作品的時候,可以是哭是笑,但永遠是發人深思的。”

——左拉

【學習目標】

1、感悟跌宕起伏的情節,在情節中發現多維的深刻主題

2、掌握通過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揭示人物的心理,刻畫人物的性格的描寫方式

3、體會莫泊桑小說精妙的藝術構思,感受他的匠心獨運

【基礎積累】

1、字詞

2、小說的三要素是什麼?最主要的是什麼?

3、小說的情節由_____、___、_____和_____構成。

4、描寫人物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心理描寫等。

5、《我的叔叔于勒》選自國著名文學家的短篇小說集《》。

6、本文以為主線,以為副線來安排情節,表現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關係。

7、本文的主人公是。

8、文章的情節按照:開端(盼于勒)——發展()——高潮()

——結局(躲于勒)結構全篇。

【感受課文】

1、你第一次讀了這篇小說,感受最深的是哪一點?

2、根據情節的發展,來分析一下菲利普夫婦的性格特徵。莫泊桑寫人物,不在外貌描繪上下功夫,而是深入到人物的內心;這內心世界的揭發,又決不*作者的敘述,而是用人物的動作語言,讓他們自己自然的去表露。

課文“提示”指出:“要求抓住人物的言行神情,準確理解人物的心理狀態。”請找出描寫菲利普夫婦神情和言行的語段,通過讀,體會菲利普夫婦的內心活動。並概括他們對於勒的態度。

菲利普:語言

神態

心理

動作

菲利普夫人:語言

神態

心理

動作

3、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婦對於勒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造成他們態度多變的原因是什麼?菲利普夫婦對於勒變來變去的態度中有什麼不變的東西?分析菲利普夫婦的性格特徵?

4、文中菲利普夫婦與于勒相遇時,于勒“眼光始終不離開他手裡乾的活兒”,菲利普夫婦才能指揮全家“安然脫險”,設想假如那個賣牡蠣的于勒偶然間抬起頭來,其目光與菲利普夫婦的目光相遇,請你選擇一種最有可能出現的場面,並從課文中找出這種選擇的依據。()

a于勒想相認,菲利普夫婦也想相認

b于勒想相認,菲利普夫婦卻不想相認

c于勒不想相認,菲利普夫婦卻想相認

d于勒不想相認,菲利普夫婦也不想相認

5、讀完課文之後,巧妙的情節設計,豐富的人物形象肯定會久久的在你的腦海裡迴旋,你可以考慮下面的問題:

(1)、我最感興趣的細節

(2)、我最感興趣的人

(3)、我眼中的菲利普夫婦

(4)、我眼中的若瑟夫

(5)、我眼中的于勒

6、關於本文的主題你是怎麼理解的:

【閱讀分析】

一、指出下列句子所運用的修辭手法。

1、在生活困難的人家,一個人要是逼得父母動老本,那就是壞蛋,就是流氓,就是無賴了。()

2、這封信成了我們家裡的福音書。()

3、我們上了輪船,離開棧橋,在一片平靜的好似綠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駛向遠處。()

4、我心裡默唸道:“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

二、指出下列各句運用的描寫手法。

1、我心裡默唸道:“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

2、在我們面前,天邊遠處彷彿有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里鑽出來。()

3、母親也常常說:“只要這個好心的于勒一回來,我們的境況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個有辦法的人。”()

4、他的臉色十分蒼白,兩隻眼也跟尋常不一樣。()

三、選擇題。

1、選出文章以“我的叔叔于勒”為題理解有誤的一項()

a、這個標題像一面鏡子,照出了菲利普夫婦的醜惡靈魂。

b、這個標題的重點在“我的叔叔”四個字上。

c、于勒是小說的主人公。

d、于勒命運的變化,推動了小說故事情節的發展。

2、本文開始描寫“我”家生活拮据的作用是()

a、表明資本主義社會人民生活得很苦。

b、表明“我”家本是一個勤勞的家庭,可是生活得並不好。

c、說明急切盼望發了財的于勒回家的原因。

d、寫明家裡人的吝嗇,為後文作埋伏。

3、文中反覆寫于勒來信的作用是()

a、引出故事,推動情節的發展。

b、表明于勒是個講感情的人。

c、表明于勒已經是個“有錢人”並且是個善良的人。

d、表明菲利普夫婦當初把于勒打發到美洲去是正確的。

4、對句式的型別和句式的變換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既然你知道不是他,為什麼這樣胡說八道?”這是反問句,改為陳述句是:“既然你知道不是他,就不該這樣胡說八道。”

b、“我也正是這麼想呀!”這是祈使句,改為陳述句是:“我也正是這樣想的。”

c、“這無可疑了。”這是陳述句,改為感嘆句是:“這有什麼可疑的呢?”

d、“後來大家都不再說話。”這是否定句,可以改為雙重否定句:“後來大家沒有一個不說話。”

四、語段分析

1、朗讀從開頭至“見人就拿出來給他看”,品味:

(1)“父親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時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這以前則是全家的恐怖。”————說說這句話在結構上有什麼作用?

(2)“于勒,大家都認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把這話改為“于勒,大家都認為分文不值的于勒,其實是個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嗎?

(3)“這封信成了我們家裡的福音書,有機會就要拿出來念,見人就拿出來給他看。”——刪去這句話,有什麼影響嗎?

(4)菲利普一家為什麼盼望于勒歸來?是怎樣表現的?

2、朗讀“果然,十年之久·····風俗習慣”,品味:

“對於勒叔叔回國這樁十拿九穩的事,大家還擬寫了上千種計劃,甚至計劃到要用這位叔叔的錢置一所別墅。”——把這句話改為:“對於勒叔叔回國的事,大家還擬定了一些計劃,甚至計劃到要用這位叔叔的錢買一處住所。”好嗎?

3、分角色朗讀“哲爾賽的旅行成了我們的心事”至結尾。品味:

(1)“我母親也怕起來了,吞吞吐吐地說:‘你瘋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為什麼這樣胡說八道?’”——把這段改為“我母親也怕起來了,吞吞吐吐地說:‘你·····你看錯了·····對吧?’”不是更合理些嗎?

(2)“我心理默唸道:‘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刪去加著號重的話,不是更為簡潔些嗎?

五、閱讀下列語句,回答問題:

1、閱讀下面的句子回答問題

a、母親也常常說:“只要這個好心的于勒一回來,我們的境況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個有辦法的人。”

b、她很快地說:“·····可要多加小心,別叫這個小子又回來吃咱們!”

c、母親趕緊對他說:“你先坐下吧!別叫他們看出來。”

d、母親突然暴怒起來,說:“我就知道這個賊是不會有出息的,早晚會重新回來拖累我們的。”

e、我母親嚇了一跳,直望著我說:“你簡直是瘋了!拿十個銅子給這個人,給這個流氓!”

①刪去以上五句話中加線的詞語,好嗎?

②母親對於勒的稱呼有哪些變化?為什麼?

③c句中的“他們”指誰?為什麼怕“他們”看出來?

2、閱讀第39—47段,然後答題:

1、“狼狽不堪”一詞在文中的意思是()

2、文中對於勒的。肖像描寫透露出于勒哪些方面的情況?

3、“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這個句子表現了“我”什麼心理?

4、在給於勒十個銅子小費這件事上,“我”和母親有不同的表現。你認為這分別體現了他們什麼性格?

5、文中有一細節描寫:“父親指著女婿對她使了個眼色”請你設想當時父親會有怎樣的心理活動,試用父親的口吻把它寫出來。

六、閱讀課文,回答問題。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隻滿是皺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臉,那是一張又老又窮苦的臉,滿臉愁容,狼狽不堪。我心裡默唸道:“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

我給了他10個銅子的小費。他趕緊謝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輕的先生!”

等我把2法郎交給父親,母親__①__(a、懷疑b、猶豫c、詫異d、激動)起來,就問:“吃了3個法郎?這是不可能的。

我說:“我給了他10個銅子的小費。”

我母親嚇了一跳,直望著我說:“你簡直是瘋了!拿l0個銅子給這個人,給這個流氓!”她沒再往下說,因為父親指著女婿對她使了個眼色。

後來大家都不再說話。

在我們面前,天邊遠處彷彿有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里__②__(a、升b、跳c、現d、鑽)出來。那就是哲爾賽島了。

我們回來的時候改乘聖瑪洛船,以免再遇見他。

1、結合語境,給文中橫線處選填恰當的詞語。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文中加點的兩個“狼狽”意思一樣嗎?怎麼解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寫菲利普夫婦和若瑟夫時各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反映了他們什麼性格特點?

4、從描寫角度看,選段寫于勒,運用了________描寫。選段描寫環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我”叫。本文為什麼要用第一人稱來寫,在文中起何作用?

6、畫曲線的句子用了反覆的修辭手法,這默唸的三句話意思有什麼異同?作者為什麼重複寫?這表現了“我”什麼心理?

7、“我心裡默唸道:‘這就是我的叔叔…’”中,“心裡默唸”為什麼不能改成“叫出聲來”

8、作者在小說結構上安排了旅行這一轉筆。對此作用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使情節發展舒緩下來。

b、使情節發展有所起伏。

c、為後面遇見於勒的情景作鋪墊。

d、為便於插入景物描寫以豐富表達方式。

9、在給於勒10個銅子小費這件事上,“我”和“母親”有不同的表現,試作簡要評論。

10、“我們回來的時候,改乘聖瑪洛船,以免再遇見他。”文章結尾有什麼深刻含義?

11、文段中“我”、他、父親、母親的名字依次是________。

七、閱讀第一部分回答問題

1、第一段是一段概述,交代了三方面的情況,在文中找出15個字加以概括。

2、在文中用“——”標出“家裡樣樣都要節省”中的“樣樣”指代哪些內容。

3、“父親總要說他那句永不變更的話”中的“永不變更”表達了父親怎樣的心境?選出說法正確的一項,將字母填入括號中。

a、表明了這是父親的一個長久的話題,已經成了他的“口頭禪”了。說明於勒的回來對於他、對於他的全家是多麼重要。

b、說明父親知識貧乏,不會用更多的語言表達出盼望于勒回來的心情。

c、說明父親年歲大了,人也變得囉嗦了,一句話總要重複說。

d、父親十分珍重親情,對多年未歸的弟弟十分盼望。

4、“如果於勒竟在這隻船上,那會叫人多麼驚喜呀!”“驚喜”的原因是什麼?選出說法正確的一項,將字母填入括號中。

a、沒有想到他要回來,他卻回來了。b、他回來了,就能改變家庭的經濟狀況。

c、他回來了,就會還清“佔用”的錢。d、出走十餘年現在回來了,以手足之情能不“驚喜”嗎?

5、文章第④段本是父親說的話,應接在第③段後面,這裡作者把它另作一段,其用意是什麼?

八、閱讀語段,回答問題

毫無疑義,父親是被這種高尚的吃法打動了,走到我母親和兩個姐姐身邊問:“你們要不要我請你們吃牡蠣?”

……

我母親也怕起來了,吞吞吐吐地說:“你瘋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為什麼這樣胡說八道?”

1、第一段文字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麼?選出說法正確的一項

a、表現男主人公的闊氣、文雅。b、表現男主人公充闊氣的虛榮心。

c、一方面反映男主公愛慕虛榮,追求風雅的心理狀態;另一方面,為下文吃牡蠣、遇于勒,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做伏筆。

2、閱讀第二段回答:母親不讓若瑟夫吃牡蠣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a、怕把男孩子慣壞了。b、怕他吃了要生病。c、怕多花錢。

3、第二段文字表現出母親怎樣的性格特點?

a、關心、愛護孩子。b、自私、庸俗。c、吝嗇、虛榮。

4、閱讀五、六、七段回答;父親說:“就……就是我的弟弟呀……”這一句中的省略號表現了男主人公怎樣的心理?

a、有些話不能說。b、不知說什麼好。c、發現于勒後的恐慌害怕。

5這幾段文字塑造菲普夫婦形象的社會意義是什麼?

a、對孩子不溺愛。b、反映資本主義社會人們追求虛榮、冷酷自私、金錢至上的風氣。

c、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家庭關係。

【感悟人生】

1、“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馬克思、恩格斯說:“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係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係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係。”“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係,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別的聯絡了。”

馬克思說:“貨幣能使各種冰炭難容的人親密起來,迫使勢不兩立的人互相親吻。”

【創新寫作】

1、假設在船上的于勒不是真正的于勒,而是與于勒相貌酷似的人,菲利普一家從哲爾賽島到家時,出來迎接他們的竟然是發了大財榮歸故里的于勒,這時……

2、下面有一段情境,請續寫。遊船在翡翠般的大海上繼續向哲爾賽島前進。……父親急忙向我們跑來。“克拉麗絲!克拉麗絲!”他眼睛裡放著光,臉漲得紅紅的,像熟透的蘋果。“快去看啊,那個吃牡蠣的極有風度的先生怎麼那麼像于勒!在他身旁還有一位高貴的婦人呢!”顯然是由於狂喜,父親抑制不住激動大聲說道。“是嗎?太好了!上帝保佑!可把他盼回來了!”母親一時不知用什麼語言來表達她與丈夫的同樣的心情。“快,快去……看看咱們的親弟弟……”

3、假設破了產,又重新窮困潦倒的于勒找到菲利普一家的門上,將是怎樣一種情景。

4、假設課文中出現的“于勒”是假的,這一切都是真正的“有錢的于勒”買通船長演出的一曲雙簧戲。當真“于勒”為“若瑟夫”的言行而感動,拿著支票來到菲利普一家人面前時,請你發揮自己的想像,描繪一下菲利普夫婦的神態和心理。

5、假設在哲爾賽島上,“窮於勒的事”被“我”的姐夫知道了,請設想一下事情會怎樣發展,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篇八

一、教學設想

考慮到本文是外國文學作品,設計時首先重在多讓學生自我感悟,包括多讀,多討論,多談體會,多質疑問難。其次對文字要能創造性閱讀,從主題、人物性格分析到寫作方法、語言特色的認識,都力求有自己的看法,並能找到認識的根據。教學本文,擬用兩個課時。 第一課時整體感知,欣賞巧妙的構思,曲折的情節;理解環境描寫的作用。第二課時品味細節,評價人物形象,理解小說主題。

二、教學目標

(1)體會人物個性化的語言,學習運用各種手法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2)欣賞巧妙的構思,曲折的情節。

(3)理解小說表現的主題思想。

三、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對學習小說大都有較濃厚的興趣,他們很關注小說情節的發展、人物的命運,看過小說之後印象較深的就是故事情節和主要人物的命運結局。對於小說中的字、詞、句,大部分學生不會感覺有難度。這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利於學生閱讀的感受力、理解力、欣賞力和評價力的培養和提高。

四、學法指導

採用自主討論式的方法,增加學生的參與機會,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並獲得一定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莫泊桑是法國著名的短篇小說家,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巨匠。他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擷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斷,以小見大的概括出生活的本質。他的短篇小說側重描寫人情世態,構思佈局巧妙,故事情節曲折起伏,善於用精練筆墨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今天我們要學的《我的叔叔于勒》也是這樣的一篇小說。

(二)自讀,辨析主要人物。

探究一:從標題上看,這篇小說寫的是誰?(于勒)從小說的內容看,于勒是小說的主人公嗎?就這個問題展開討論。

1、討論前,教師提示:如何判定一個人物是否為主要人物,有三個角度,首先看人物著墨的多少;其次看人物在小說中的地位和作用(即看人物的活動及活動所起的作用,是否能表現作品的中心,揭示主題);第三看作家的創作意圖。大家開始閱讀,做好記錄,並確定小組發言人。

2、學生閱讀課文,思考批註。

3、小組交流彙報。

4、教師歸納小結:

于勒不是主人公,于勒在文中是這樣出現的,一是全家人的談話,二是插敘介紹,三是在遊船上。

探究二:于勒雖然不是小說的主要人物,可老師感覺于勒這個人物在文中無處不在。大家的意見是怎樣的?從文中尋找資訊談談你的理解。

1、學生閱讀課文,整理相關資訊。

2、相互交流,明確:于勒顯然著墨不多,但很重要,他的命運決定著菲利普夫婦的變化,並在他們一家中佔據著重要地位,掀起了很大的波瀾。他是小說的線索人物。

探究三:“我”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我”是故事的敘述者,也是作品中的人物若瑟夫,其他人物的態度和行動都是從“我”眼裡看到的,對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評述也是從“我”的角度道出的。

(三)梳讀,體會精妙構思,理解環境描寫的作用。

剛才我們一起弄清楚了小說的線索,下面請大家據此梳理本文的情節,並通過梳讀情節,各提練一個字概括情節內容:

從課文順序上看:[盼]于勒——[趕]于勒——[贊]于勒——[罵]于勒——[躲]于勒

從小說情節上看:[趕]于勒——[盼]于勒——[贊]于勒——[罵]于勒——[躲]于勒

探究四:作家為什麼這樣安排情節?

①為什麼將“趕于勒”以插敘方式安排?

②為什麼要安排船上相遇呢?

③“于勒寫信告知兄嫂其不幸落魄”,課文這樣改寫效果好嗎?

討論明確:

①巧設懸念,開頭反覆渲染盼歸的氣氛與心情,埋下伏筆;

②安排船上相遇給人物亮相提供了一個特有的展臺,更能體現主人公的性格特點。

③一波三折,高潮迭起,構成情節的曲折美,俗話說“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這個道理。

探究五:找出小說中的環境描寫,分析它們的不同點,說說它們各有什麼作用?

(四)請同學們課後再讀課文,並且就“我眼中的xxx”進行人物分析

要求:從文字依據和生活經驗中去探究人物的性格。

第二課時

(一)匯入新課:

本文除了以精妙的構思吸引人,更重要的是以其豐滿的人物形象而經久不衰。克拉麗絲、菲利普、于勒和“我”若瑟夫,這些人物在同學們的心目中都是什麼樣的?

(二)品讀,評說人物形象。

探究:對人物的描寫中,哪些詞句最有表現力?抓住這些具有表現力的詞句評說人物形象。

1、交流作業:我眼中的xxx。

2、品味細節,評價人物形象。

在閱讀一篇文章,面對同一個人物時大家會產生不同的認識。你們的看法有沒有依據呢?我們現在就請同學們找出文章中人物描寫的語句來證明自己的看法。

(老師給與評價及方法指導:理解人物最好的方法是品讀細節,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去品析。鼓勵學生從文字依據和生活經驗中去探究人物的性格,找尋最真實也是最正確的認識。)

(三)賞讀,創意探究:

1、現在我們來進行一個假設:文章結尾處寫我們一家倉惶地從島上逃離,遠遠避開了于勒。如果故事情節發展成:

A.我們沒能避開于勒,大家都明明白白認出了對方,一切又會演變成什麼樣子呢?我的父母、于勒、姐姐姐夫、甚至是船長又會是如何表演呢?

B.于勒沒有窮極潦倒,而是衣錦還鄉,我們在棧橋邊迎接到了他,一切又將會如何表現呢?

請同學們進行積極的想象和創作,選擇性續寫人物的言行。

2、學生小組進行創作。

3、學生髮言,老師給與評價及方法指導。

我們在進行小說的閱讀、人物形象的把握時,要充分細緻地從人物的多種描寫入手分析,多角度的審視人物性格的生成,不要簡單地貼標籤似的把握人物,要以變化的眼光多元地進行分析。其實,正因為人物性格的豐富和多元,才使得莫伯桑的小說經久不衰,許多經典小說也正是因為其人物性格的豐富和真實而廣為流傳。

(四)拓展閱讀:

課外閱讀莫泊桑的小說《項鍊》或第五單元的四篇課文,選擇其中一篇,選擇一個人物進行性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