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精選

當前位置 /首頁/論文/論文精選/列表

社會心理學論文(精品多篇)

社會心理學論文(精品多篇)

社會心理學在思想工作中的應用 篇一

社會心理學在思想工作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對社會心理學中動機和需要、情緒和情感、人際關係、歸因等理論的應用上。

(一)個體的動機和需要理論是思想工作的出發點

思想工作的出發點就是在瞭解個體政治歷史、思想覺悟、道德品質和個性心理特徵的基礎上,把人的思想和行為引導到正確的方向上來,這裡的思想和行為的出發點也就是社會心理學所說的動機。社會心理學認為,動機是引起和推動個體活動,並使活動朝向某一目標前進的內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人的各種活動是在動機的指引下,並向著某一目標進行的。動機具有啟用和指向功能,懂得動機產生的本質和功能運動機制,有助於思想工作者深入瞭解和分析人們活動的各種誘因,從而根據正面引導的方針,採取不同方式,幫助人們建立良好的動機,使活動收到預期的效果,以達到教育的目的。社會心理學認為,動機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需要是人對某種客觀要求的反映,它可以來自個體內部,也可以來自個體周圍的環境。需要是人活動的基本動力,是個體積極性產生的重要源泉。思想工作者只有準確的瞭解了教育物件的需要,才能從源頭上杜絕教育物件不良動機的產生,從而實現思想工作在尊重教育物件需求、得到教育物件認可和支援的狀態下,引導教育物件在符合社會要求的動機下產生行為。

(二)情緒和情感理論對思想工作的及時性引導

在思想工作中成功的實現對教育物件的社會引導總是與有效的情感激發相聯絡的,它表現為從情感的角度喚醒物件,並運用情感的力量感染物件。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富於情感的溝通最容易產生積極的效果。富於情感的溝通方式首先要求思想工作者對自己所傳播的思想資訊有著真切而強烈的感情,這就使被引導者在情緒上受到教育者的感染,從而使自己的思想逐漸向社會要求的方向靠攏。情緒感染是人際間情緒同化的反應,它是情感低階的、簡單的表現形式,具有情境性和時效性,是情感產生的基礎,受已經形成的情感的制約,並在一定條件下和情感相互轉化。

情感和情緒具有資訊交流和影響心理狀態等功能,所以,思想工作者要注重對教育物件情感、情緒的影響。比如消除心理屏障,找到思想上的“切入點”。就是要注重消融受教育者的防禦、牴觸情緒,能在物件傾向方面找到共同點。其次要注重情感感化,即主動觀察、尋找和教育物件能夠產生情感共鳴的地方,以便使教育物件情感發生微妙的改變。還可以通過對教育物件性格特點的瞭解進行相應的情境和事件感染,以此來達到對受教育者教育的目的。

(三)人際關係理論促進思想工作的順利開展

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在相互交往過程中所形成的心理關係,包括夫妻關係、親子關係、朋友關係……同學關係等。”人際關係有多種型別,就思想工作者而言指“教育者團結和協調受教育者以及教育相關的受眾群體,以實現共同目標而進行活動的能力”。和諧的人際關係是取得教育物件的信任和支援,順利開展思想工作的前提條件。如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關係緊張、情緒對立,任何形式的思想工作都不會取得積極效果,反而會使教育物件產生牴觸心理,進而發生消極行為。這就要求思想工作者首先要堅持真誠原則。即在處理人際關係時,要以“真正的自我出現”,沒有防禦式的偽裝,做到表裡一致、真實可信;其次,要堅持尊重原則。尊重原則包括對自我尊重、對他人尊重、他人對自己的尊重。在人際交往和處理人際關係中,自尊、人尊和他尊是緊密聯絡的:只有首先尊重自己,對自己負責任的人,才可能尊重別人,別人才可能尊重自己;再次,要堅持寬容原則。寬容是一個人自信、魅力和勇氣的表現,尤其是在現實生活中,錯誤明顯在對方時,如果能表現出“有理讓三分”的寬容態度的人更是如此。寬容是一種美德,通過寬恕別人而得到別人的信任,從而建立起人與入之間和諧友好的橋樑。   (四)歸因理論促進思想工作的進一步完善

歸因是指“人們對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為進行分析,指出其性質或推論其原因的過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為或自己的行為的原因加以解釋和推測。瞭解原因之後就可以對行為加以預測,從而對人們的環境和行為實行控制。思想工作者需要預見教育物件的行為,通過控制周圍環境,以便使教育物件在行為發生前對其行為的適宜性有清醒的認識。歸因理論可分為外在歸因和內在歸因兩類,外在歸因主要是把事件的原因歸咎於外部因素的影響,內在歸因是把事件的原因歸咎於自身的主觀因素上。思想工作者既要注重從外在歸因出發,瞭解和分析外部環境對教育物件思想的影響和制約,預測物件思想的變化動向,尋找時機展開思想工作;又要注重從內在歸因入手,根據物件對即成事件中自身因素的總結來制定相應的思想工作策略,從而以恰當的方式和氣氛開展思想工作。

綜上所述,社會心理學作為思想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其理論成果還是其研究過程在思想工作中都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思想工作者首先應以社會心理學個體動機和需要理論為出發點,從而對教育物件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教育物件的情緒和情感是影響思想工作成敗的重要因素,充分關注和分析教育物件的情感和情緒能夠對思想工作進行及時性的引導 。人際關係的好壞直接影響思想工作的效果,人際關係理 論能夠幫助思想工作者正確處理和教育物件之間的關係,和諧的人際關係必然促進思想工作順利開展。人總會在一定事件和事實發生後產生思想的波動和變化,不管是積極還是消極的,積極主動的對其原因進行了解和分析,強化對物件的思想和行為的預見性,從而實施符合教育物件需要的思想工作,這就要求將歸因理論運用於思想工作當中。總之,社會心理學在思想工作中的有效應用是創新符合時代發展需求思想工作方法的必然要求,以社會人自身的心理為出發點,思想工作定能取得積極的成效。

參考文獻: 篇二

[1]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肖旭。社會心理學[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

[3]陳大柔,叢杭青。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5.

[4]孫時進。社會心理學導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

關鍵詞: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三

如何積極有效地開展對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教育是我黨思想工作中長期研究和探索的話題。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國際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的思想意識逐漸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加強思想教育,積極開創符合時代要求的思想工作方法勢在必行。人們社會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必然使傳統的理論說教、思想灌輸等思想工作方法不能適應人和社會發展的需求。思想工作的直接物件是社會化的人,而社會心理學正是研究人在社會化過程中思想現象和心理現象的學問,將其有效地應用到思想工作中才能正確認識和把握人們複雜多變的思維活動,從而走進人的心理。以人們的心理為基礎和導向開展思想工作,思想工作必然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社會心理學和思想工作的關係 篇四

社會心理學是從社會與個體相互作用的觀點出發來研究特定社會生活條件下,個體心理活動的發生、發展及其變化規律的科學,即“怎麼想”的問題。而思想工作則是“一定的階級或群體幫助人們樹立與社會發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其目的是使人們的思想更符合客觀實際,以便更好地改造客觀世界”,即“想什麼”的問題。兩者的研究和作用物件都為社會化的人,“怎麼想”和“想什麼”是一個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過程。一方面,思想工作必須以社會心理學對人類社會心理和現象的`研究為基礎和出發點,這樣才能保證思想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另一方面,思想工作的開展將會為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提供豐富的資料和例證。另外,思想工作中所指的“思想”,在社會心理學中就是通過個體或群體的思維而得到的認識、行為的觀點的綜合反映。社會心理學關於個體心理特徵的研究為區別對待不同的教育物件、因材施教提供了大量的理論知識,可以為思想工作直接運用。

TAG標籤:社會心理學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