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精選

當前位置 /首頁/實用文/實用文精選/列表

《紀昌學射》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紀昌學射》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精選《紀昌學射》教學反思 篇一

《紀昌學射》一文是人教版四下的一則寓言故事。這則寓言故事選自《列子•湯問》,篇幅短小,語言直白,粗粗一讀,覺得學生沒什麼好學,單單就故事情節而言,學生讀一遍兩遍肯定了解了內容,這樣的一篇文章,到底應該讓學生學習什麼呢?但仔細研讀這則寓言故事後,我的頭腦便漸漸清晰起來。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自主認識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聯絡生活理解“注視”,結合語境理解“相當到家”。

2.在讀讀議議、品句析詞中體會人物的品質、感悟“學習要練好基本功”的道理。

從目標的達成來看,本節課基本能達成。為了達成目標,我努力從以下兩點入手:

一、凸顯“實踐”,體會感悟

語文課要上出語文味,就要以語文的方式來學習語文,就要引導孩子在語文實踐中進行語文實踐。為了引導孩子感悟紀昌勤學苦練的品質,我帶領孩子多次品讀紀昌練眼力的語句。一讀,讓學生將自己對紀昌的評價寫在練相應的句子旁邊;二讀,在字裡行間尋找哪些字詞讓你有了這般感受;三讀,讀出自己的感悟體會。應該說,這樣的設計是符合語文學習的規律的,在讀讀議議、品詞品句中,學生較好地感悟到紀昌的品質。

感悟紀昌勤學苦練、認真刻苦、堅持不懈的品質對於學生來說,還比較容易從語言文字中感受到。但“只有練好眼力,才會射出百發百中的箭。”這一層寓意學生是較難感悟到的。於是,我引導學生有層次地感悟飛衛的話:一讀學著老師的語氣把話讀清楚;二讀,讀出飛衛想強調什麼,想讓紀昌明白什麼,從而質疑引起衝突:為什麼飛衛一再強調練習眼力;三讀與紀昌的練眼力、學射結果部分結合起來,想想你從中明白了什麼。在步步深入地體驗之後,再出示:讀了這則寓言故事,我懂得了(      )來感悟寓意。緊接著讓學生聯絡自己平時的學習經驗來練筆:我想要學會(              ),應該(                 )。從效果來看,學生基本上都已感悟到這則寓言的寓意,並能運用到生活中去。

二、展開過程,習得能力

課堂是學生知識能力建構的平臺。教學中,我們要實實在在地以學生為教學中心,本著促進學生髮展為目的,以學生是否有增量來衡量課堂效率。於是,課堂中,我注重以學生的真實起點為教學起點,將教學過程充分展開,努力讓每個孩子都參與到每個教學環節中。如: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是中段閱讀教學的目標。教學中,我先讓初讀後的孩子自主概括,隨機點撥引導後,再讓孩子進行自我改進,接著再點撥引導來概括,最後出示提示再次引導孩子來把握文章內容。這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教學,過程展開充分,指導有序有效。

同時,在《紀昌學射》教學中,引導孩子習得據義定音的方法,以及引導孩子在語境中理解“相當到家”並進行運用,我儘量做到在展開的過程中引導孩子進行有效的語言訓練,從而使孩子在真正參與中習得能力。

解讀《紀昌學射》

《紀昌學射》這則寓言事的情節安排,按照“學什麼,怎麼學,結果怎樣”展開的,學什麼——學射箭;怎麼學——練眼力;結果——成為射箭能手。故事的重點在於怎麼學,即練眼力。練眼力又分兩個階段,每個階段又是按練什麼?怎麼練?結果怎樣?展開敘述的,第一個階段,練什麼——盯住目標,不能眨眼;怎麼練——注視梭子;結果——針刺眼皮也不眨眼。第二個階段:練什麼——把極小東西看成很大的東西;怎麼練——聚精盯著小蝨子;結果——小蝨子像車輪。初讀感知教學中,我們引導學生梳理故事情節的時候,我們可以梳理成“學射箭——練眼力——成能手”,“練眼力”又分為:“不眨眼——看梭子——練到家”和“看小物——看蝨子——成車輪”。指導過程中,我們應引導學生講清楚故事起因、經過、結果以及經過的前後,特別是故事的經過——練習眼力的兩部分的清楚表達是把握上的難點,應讓孩子充分地講,教學時,還出示一定的提示,來幫助孩子來複述故事的大意。

同時,這練習眼力部分(2、3自然段)的構段方式相同,都是按“練什麼?怎麼練?結果怎樣?”來敘述的,教學中,我首先引導孩子發現這構段的特點。紀昌練眼力成效的句子,描寫生動誇張 ──“兩年以後,紀昌的本領練得相當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針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那隻小蝨子,在紀昌的眼裡一天天大起來,練到後來,大得竟然像車輪一樣”,教學中,要通過朗讀,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人物的形象,感受寓言誇張的描寫,使學生充分領略寓言故事的語言魅力。

《紀昌學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理解“注視、聚精會神”等詞語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嘗試複述故事。

3.通過比較異同,品味有關詞句,初步感受寓言結構相似、誇張、概括、寓意的表現特色,體會紀昌專心刻苦、有毅力等品質。

4.瞭解寓意,明白練好基本功的重要性,並能聯絡情景發表意見。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揭示課題

1.看圖片說故事題目(逐幅出示):亡羊補牢、南轅北轍、揠苗助長、守株待兔

這些都是寓言故事,寓言往往是小故事裡藏著大道理呢!也有人說:“寓言是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裡面取出很多東西來。”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看看這個魔袋能帶給我們什麼。

2.揭題板書“紀昌學射jǐ”,注意這個“昌字”,下邊這個“日”比上邊這個“日”要寫的寬些。“紀”是個多音字,在這兒作為姓時要讀“jǐ”?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知道這個故事大概是講什麼的?你還想知道什麼?

二、感知大意,設疑讀文

1.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自由讀讀這個故事。

2.自讀後詞語檢測:妻子   梭子   蝨子

眨一眨  開弓  放箭(做一做動作)

聚精會神  百發百中

3.紀昌是跟誰練習射箭的?(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讀,從中你還知道了什麼?這位射箭能手飛衛師傅一開始就教紀昌開弓放箭了嗎?那是教他練什麼?

交流:板書“練眼力”

設疑:這是為什麼呢?練眼力與練射箭有什麼關係呢?

4.不要著急,我們先來看看紀昌是怎麼練眼力的,請同學們再仔細讀讀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三、比較學文,品讀語句

1.一比知內容。自由讀讀這兩段,想想,都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交流板書:要求  過程  結果)師生劃分層次。

2.二比明要求。

(1)飛衛提出了怎樣的要求?

(根據學生交流)出示:

開始練習的時候,飛衛對紀昌說:“你要想學會射箭,首先應該下功夫練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眨!”

飛衛對他說:“雖然你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你的眼力還不夠。等到練得能夠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東西的時候,你再來見我吧!”

(2)請你自己用心讀讀師傅飛衛兩次要求,發現什麼?感受到什麼?(板書:嚴格)

(3)指導朗讀:你能用朗讀,讀出飛衛的嚴格嗎?一起來讀(恩,老師聽出來了這個師傅提出的要求很嚴格)

3.三比悟勤奮。

(1)紀昌又是怎樣練習的呢?

(根據學生交流)出示:

紀昌回家之後,就開始練習起來。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

回到家裡,又開始練習起來。他用一根長頭髮,綁住一隻蝨子,把它吊在視窗。然後每天站在蝨子旁邊,聚精會神地盯著它。

(2)交流後讓學生上臺板書:  聚精會神   認真  勤奮  刻苦

(3)再指名有感情讀。(點評)

4.四比說結果。

(1)紀昌在練習的過程中是如此的刻苦,如此的聚精會神,那麼他練習結果怎樣呢?

(根據學生交流)出示:

兩年以後,紀昌的本領練得相當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針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

那隻小蝨子,在紀昌的眼裡一天天大起來,練到後來,大得竟然像車輪一樣。

(2)針刺眼皮,眼睛不會眨一下,你想象得出嗎?是啊,無法想象,多麼誇張。這也正是寓言的語言魅力啊。再讀。

(3)紀昌練到針刺眼皮,眼睛不會眨一下,用了兩年的時間,那他是用了多久才練到小蝨子在眼裡就想車輪一樣大?想知道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原文吧。

3)古文拓展。

原文中這樣寫道:(教師讀原文)

出示:旬日之間,浸大也;三年之後,如車輪焉。以睹餘物,皆丘山也。(註釋:十多天過去了,蝨子慢慢地大了起來,練了三年,這隻蝨子竟有車輪那麼大。稍大一點的東西,就像一座座小山那麼大。)

請你自己讀讀原文和註釋,來說說他的本領。(板書“相當到家了”)

四、合作練習,嘗試複述

1.同學們,我們通過比較閱讀仔細地讀了“練眼力”要求、過程、結果,感受了飛衛的嚴格、紀昌的認真刻苦。(點板書)讓我們按照這樣的條理來回想這兩次練眼力的經過。出示提綱。

2.你看著提示把這兩次練眼力的過程說給同桌聽。

開始練習的時候,飛衛對紀昌說:“                                                 。”紀昌回家之後,就開始練習起來。                                           。兩年以後,紀昌的本領練得相當到家了——                                    。

師:有了故事情節的提示,我們能把故事說清楚。老師相信同學們回到家裡按這樣的順序說給家人聽,相信一定能說得更加通順、流利的。

五、說寫明意,運用積累

1.說一說。

勤奮練習眼力達到要求之後,飛衛又練開弓放箭。最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學到這裡,你是否明白了其中的聯絡?把這兩個詞聯絡在一起說一句話。(劃“學射”、“練眼力”)。

2.讀一讀。

是的,練眼力是射箭的基礎。這正是飛衛對紀昌所說的。

出示:你要想學會射箭,首先應該下功夫練眼力。(齊讀)

解疑:原來練基本功如此重要,所以課文把練眼力這一內容寫得那麼詳細。

3.寫一寫。

不知不覺中,同學們已經從寓言《紀昌學射》這隻魔袋裡取走了很多有用的東西。來,請同學們拿起筆,結合自己平時學習的經驗寫一寫。

出示:我要想學會          , 應該                。

(交流隨機點評:——“萬丈高樓平地起”,做任何事第一步很重要。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只有下功夫才能成大事。……)

4.同學們今天學了著則寓言故事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六、拓展閱讀《空中樓閣》

(1)看來同學們都讀懂了“要想學會一樣本領,應該下功夫練好基本功。”不過,有一個人還不懂。請同學默讀《空中樓閣》故事,替文中的木匠回答富翁,來說一說道理。

從前有個富翁,他看見另一個富翁有一座三層的樓房,樓又高又大,富麗堂皇,寬敞明亮,他十分羨慕,心裡想:“我的錢財並不比他少,為什麼以前沒想到造一座這樣的樓呢?”他立刻喚來木匠,問道:“你能現在就照著那家的樣子給我造一座漂亮的樓嗎?”木匠信心十足地答應了。

於是木匠便開始量地基,疊磚,造樓。富翁看見木匠疊磚,心生疑惑,就問木匠打算造什麼。木匠回答道:“我打好地基,從一層樓蓋到三層樓呀!”富翁生氣地說:“我只要最上面的一層,你為什麼蓋下面這兩層呢?”

木匠笑著答道:“                                                             。”

(2)交流

(3)是啊。“無基不為樓,事無僥倖成。欲成大業績,當把根本修。”(師讀,生齊讀)

像這樣的名言警句還有:“萬丈高樓平地起、建築之道貴基底、磨刀不誤砍柴功。

請你選擇欣賞的詞句抄下來。

板書設計:

紀昌學射

練眼力

要求:  嚴格

過程: (學生板書:刻苦  認真  聚精會神 ……)

結果:  相當到家了

精選《紀昌學射》教學反思 篇二

下面是《紀昌學射》教學反思範文,希望對大家有借鑑作用!

《紀昌學射》教學反思 一

《紀昌學射》是一篇寓言故事,內容短小精悍,是第八組課文的第一篇,本單元要求:簡單複述課文主要內容,體會其中的道理。文章並沒有把筆墨用在紀昌是如何學習射術,而是詳細的講述了紀昌兩次練眼力的過程,說明只有練好紮實的基本功,才能取得成功。寓意十分明顯。

一、凸顯“實踐”,注重讀中感悟

文中兩次練眼力的目的是不同的,第一次是第二次的基礎。所以,我在教學中,把重點放在了第一次練眼力上。為了引領孩子感悟紀昌苦練的品質,我帶領孩子層層深入地品讀句子。

二、滲透學習方法,並貫穿課堂始終

首先,初讀課文後我給學生提供了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句式進行語言訓練,目的是滲透給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和運用。“首先、接著、然後、最後”這些詞語把語言組織的更有條理。學完全文後,我再次提供句式進行訓練時,就能水到渠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學生在課堂中表現得興趣盎然,對詞語的理解和對紀昌的學習品質的理解更加深刻,體現了語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

三、故事連結,激發學生學習寓言的興趣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開頭設計的故事匯入,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質疑—理解,變演繹為探究。讓學生興趣盎然的去主動讀通、讀懂文字。體會主人公的品質。就今天的課堂效果來看,學生對寓言的學習熱情還是比較高漲的。由於本課容量比較小,但個別學生對《紀昌學射》這個故事有所瞭解,所以在學完本課後,我將《紀昌學射》的故事講述完整。

《紀昌學射》教學反思 二

《紀昌學射》是人教版四下的一則寓言故事。這則寓言故事選自《列子·湯問》,篇幅短小,語言直白,粗粗一讀,覺得學生沒什麼好學,單單就故事情節而言,學生讀一遍兩遍就瞭解了內容,這樣的文章到底應該讓學生學習什麼呢?文章沒有把筆墨用在紀昌是如何學習射術,而是詳細的講述了紀昌兩次練眼力的過程,說明只有練好紮實的基本功,才能取得成功。寓意這麼明顯,仔細研讀後,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認識《紀昌學射》中的生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百發百中”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簡單複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3、聯絡有關詞句,體會紀昌學射箭的恆心和毅力,感悟到“學習要練好基本功”的道理。

為了進行有效地教學,我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談話匯入,興趣盎然

我是這樣設計的:孩子們,你們個個都是讀書小能手,能告訴老師你都讀過哪些寓言故事嗎?什麼叫“寓言”?是啊,簡短精煉的故事裡,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就叫寓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則《列子·湯問》裡的寓言故事——紀昌學射。從寓言故事引發孩子們說話的慾望,將學生的興奮點與本課的主題連結起來,既省時又高效。同時,教師又點出《紀昌學射》是寓言,告訴學生讀寓言的任務,指向明晰。

二、注重體驗,讀中感悟

文中兩次練眼力,我在教學中,把重點放在了第一次練眼力上。為了引領孩子感悟紀昌苦練的品質,我帶領孩子層層深入地品讀句子。

讓孩子理解“注視”意思。

讓學生用飛衛師傅的話來解釋詞語,告訴孩子們這是一種很好的閱讀方法。

2、切身體驗,有感而讀

請孩子們睜大眼睛,注視著老師手中的“梭子”,幾秒鐘後談感受,體會在紀昌的注視中含有的那種堅持不懈,認真刻苦的品質。

3、創設情境,再感而讀

讓學生想象紀昌在練習眼力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呢?如果你是紀昌的妻子、朋友、鄰居,你會說些什麼?請選擇一種身份寫下你想說的話。感悟只有認真刻苦還不夠,還要有恆心,有毅力,讓學生在品詞讀句中層深入的感悟紀昌的學習品質。

三、滲透學習方法,並貫穿課堂始終

首先,初讀課文後我給學生提供了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句式進行語言訓練,目的是滲透給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和運用。“先……後……最後……終於成了……”這些詞語把語言組織的更有條理。學完全文後,我再次讓學生看板書複述課文主要內容時就能水到渠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另外,能用課文的句子來解釋詞語,理解詞語,這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對於“注視”、“相當到家”我都引導學生嘗試去找可以理解詞語的句子,學生饒有興趣。

學生在課堂中表現得興趣盎然,對詞語的理解和對紀昌的學習品質的理解更加深刻,體現了語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本課是一則寓言故事。所以在教學中我重點引領學生運用學習方法在學習第一次練眼力的過程中,我適時的向孩子們滲透學習語文的方法。但課文的2,3段在段式上十分相似,按照飛衛指點——紀昌練習——練習成效這樣的順序來寫的。但是在教學中,我只做了側重處理,並沒有讓學生運用方法去自學第二次練習眼力,也沒有讓學生去比較感悟的設計,如果把這兩段在學生學完重點語段之後呈現,並進行比較,學生應該不難感悟其表達上的特點。這樣,語文味就更濃了。

總之,這節課我力求做到充分尊重學生。,讓學生多讀多感悟,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但課堂的朗讀依然少了點聲音,少了點感覺,這是我在今後教學中要力求多多實踐的方向。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將繼續研究和探索。

精選《紀昌學射》教學反思 篇三

《紀昌學射》教學反思

《紀昌學射》一文是人教版四下第29課的一則寓言故事。這則寓言故事選自《列子•湯問》,講的是紀昌拜飛衛為師學習射箭,飛衛告訴他先要下功夫練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眨”;二是“練得能夠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紀昌一一照做。等練好了眼力,飛衛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後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動的事例闡明瞭無論學什麼技藝,都要從學習這門技藝的基本功入手。

我在備課的時候,走了“三步曲”:

一、體會寓意,重點著力。

通過教學這則寓言,我深刻的感受到,閱讀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學習力,首先教師對文字要有深入的解讀,這是培養學生學習力的基礎,同時教學的實效性來自於教師對文字的解讀,這是最為根本的。這則寓言中重點描寫了紀昌練習眼力的過程,這既是故事情節的重點,也是語言表達上的重點,如:練習眼力的句子“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兩年以後,紀昌的本領練得相當到家了……” 因此在課堂上我抓住這句話中的“注視”一詞進行細細地品讀,通過視訊演示體會注視梭子的疲憊,通過情景渲染感受練習過程的艱難,從而體會紀昌的決心和毅力,並把這種感受帶到朗讀中。

二、發現共性,滲入表達。

在解讀這則寓言的時候發現,故事中的第二三自然段有相同之處,都包含三層意思,一是飛衛提出的要求,二是紀昌練習的過程,三是練習後的結果。而且這種敘述安排與寓意關聯緊密,還有按事情的發展順序清晰明瞭地記敘等特點。要與寓意的揭示巧妙地結合起來。這樣的解讀讓我的認識又提升到另一個層面上了。為了學生更好的發現兩段的共性,我運用了對比閱讀的方法,從大的段落入手,抓住紀昌的兩次練習過程,體會動作、神態描寫在文章表達上的作用,讓學生在體會故事道理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想想教給學生的還有什麼,那就是表達方法的使用,這樣的教學才能深入學生的內心。

三、終身學習,培養學習能力。

作為語文教師,教給學生的不應該是死板的基礎知識,還有一種學習能力的培養,而這種能力恰恰是學習能力,同時也是立足於從學生終身學習的高度來看待閱讀教學的。是要結合學生終身學習語文的習慣、能力來思考,並進行訓練。在我的心中始終都應該牢記——“用教材來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在瞭解飛衛時我以課外小故事的形式,更加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動力。在研究紀昌的第二次聯絡時,我也適當的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對比體會,思考一下“從哪裡看出練習的過程更加艱難的?”課上學生也能夠抓住一些重點的詞句進行體會,是學生懂得了抓關鍵詞句體會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的方法。

但是,本節課上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雖然學生能夠很好的體會寓言中所包含的深刻道理,可是在語言表達上學生的理解還不夠深入,多一部分是教師自己給學生的,或者說學生在發現這種表達上的特點後,不知從何談起,這是在日常教學中應該加強訓練的。另外在對比閱讀中,給學生的空間還不夠充足,學生抓住關鍵詞句談得不夠充分,教師語言跟進不及時。因此,在以後的備課中還應該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想他們想的,因為理念決定行為,行為決定效果。

《紀昌學射》教學反思

《紀昌學射》一文是人教版四下的一則寓言故事。這則寓言故事選自《列子 湯問》,篇幅短小,語言直白,粗粗一讀,覺得學生沒什麼好學,單單就故事情節而言,學生讀一遍兩遍肯定了解了內容,這樣的一篇文章,到底應該讓學生學習什麼呢 但仔細研讀這則寓言故事後,我的頭腦便漸漸清晰起來。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自主認識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聯絡生活理解“注視”,結合語境理解“相當到家”.

2.在讀讀議議,品句析詞中體會人物的品質,感悟“學習要練好基本功”的道理。

從目標的達成來看,本節課基本能達成。為了達成目標,我努力從以下兩點入手:

一,凸顯“實踐”,體會感悟

語文課要上出語文味,就要以語文的方式來學習語文,就要引導孩子在語文實踐中進行語文實踐。為了引導孩子感悟紀昌勤學苦練的品質,我帶領孩子多次品讀紀昌練眼力的語句。一讀,讓學生將自己對紀昌的評價寫在練相應的句子旁邊;二讀,在字裡行間尋找哪些字詞讓你有了這般感受;三讀,讀出自己的感悟體會。應該說,這樣的設計是符合語文學習的規律的,在讀讀議議,品詞品句中,學生較好地感悟到紀昌的品質。

感悟紀昌勤學苦練,認真刻苦,堅持不懈的品質對於學生來說,還比較容易從語言文字中感受到。但“只有練好眼力,才會射出百發百中的箭。”這一層寓意學生是較難感悟到的。於是,我引導學生有層次地感悟飛衛的話:一讀學著老師的語氣把話讀清楚;二讀,讀出飛衛想強調什麼,想讓紀昌明白什麼,從而質疑引起衝突:為什麼飛衛一再強調練習眼力;三讀與紀昌的練眼力,學射結果部分結合起來,想想你從中明白了什麼。在步步深入地體驗之後,再出示:讀了這則寓言故事,我懂得了( )來感悟寓意。從學生練筆的效果來看,學生基本上能感悟這則寓言的寓意。

二,展開過程,習得能力

課堂是學生知識能力建構的平臺。教學中,我們要實實在在地以學生為教學中心,本著促進學生髮展為目的,以學生是否有增量來衡量課堂效率。於是,課堂中,我注重以學生的真實起點為教學起點,將教學過程充分展開,努力讓每個孩子都參與到每個教學環節中。如: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是中段閱讀教學的目標。教學中,我先讓初讀後的孩子自主概括,隨機點撥引導後,再讓孩子進行自我改進,接著再點撥引導來概括,最後出示提示再次引導孩子來把握文章內容。這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教學,過程展開充分,指導有序有效。

同時,在《紀昌學射》教學中,引導孩子習得據義定音的方法,以及引導孩子在語境中理解“相當到家”並進行運用,我儘量做到在展開的過程中引導孩子進行有效的語言訓練,從而使孩子在真正參與中習得能力。

但課文的2,3段在段式上十分相似,按照飛衛指點——紀昌練習——練習成效這樣的順序來寫的。但是在教學中,我並沒有讓學生去比較感悟的設計,如果把這兩段在學生學完重點語段之後呈現,並進行比較,學生應該不難感悟其表達上的特點。這樣,語文味就更濃了。

從本堂課的流程來看,教學環節安排得十分嚴謹。學生配合的也很好,已經完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但是在這樣嚴謹的教學下暴露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課堂缺少活力。

根據活力課堂“四環節”的設計和我自己平時上課的反思,覺得個體先學是課堂活力的“潛動力”,設計好一個適合學生拓展、發揮的先學卡是課堂活力的關鍵。那怎樣的先學卡才是合適的。下面我就將自己兩堂試教課和今天課上的三份先學卡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5月17日 星期一 上午第二節  四(1)教室

紀昌學射 先學卡(一)

我能行

1、讀一讀詞語,說說意思

紀昌     妻子  練眼力    刺眼睛    綁住    拜見     百發百中

2、聽一聽

3、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說一句話。

我能做得更好

1、什麼是寓言?

2、你曾經讀過哪些寓言?

3、選擇一則說說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我想成為最好

1、《紀昌學射》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2、讀一讀

《紀昌學射》原文 選自《列子。湯問》作者列禦寇,戰國時鄭國人

甘蠅,古之善射者,彀弓而獸伏鳥下。弟子名飛衛,學射於甘蠅,而巧過其師。

紀昌者,又學射于飛衛。飛衛曰:“爾先學不瞬,而後可言射矣。”紀昌歸,偃臥其妻之機下,以目承牽挺。二年之後,雖錐未倒眥而不瞬也。

以告飛衛。飛衛曰:“未也,亞學視而後可,視小如大,視微如著,而後告我。”昌以犛懸蝨於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間,浸大也;三年之後,如車輪焉。以睹餘物,如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杆射之,貫蝨之心而懸不絕。以告飛衛,飛衛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小要求:

將原文與課文內容進行對比,體會一下古文的特點。

根據這份先學卡進行教學時發現學生無法歸納正確的寓意——無論學習什麼樣的技藝都要練好基本功。

經過四年級幾位老師的討論,大家都認為先學卡中缺少對文字內容的設計。因此就有了第二份先學卡。

5月19日  星期三  上午第二節   四(4)班教室

紀昌學射 先學卡(二)

我能行

1、讀一讀詞語,說說意思

紀昌     妻子  練眼力    刺眼睛    綁住    拜見     百發百中

2、聽一聽

3、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說一句話。

我能做得更好

1、什麼是寓言?

2、選擇一則說說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3、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4、飛衛是怎樣教紀昌的?這與射箭有什麼關係?

我想成為最好

1、《紀昌學射》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2、讀一讀

《紀昌學射》原文 選自《列子。湯問》作者列禦寇,戰國時鄭國人

甘蠅,古之善射者,彀弓而獸伏鳥下。弟子名飛衛,學射於甘蠅,而巧過其師。

紀昌者,又學射于飛衛。飛衛曰:“爾先學不瞬,而後可言射矣。”紀昌歸,偃臥其妻之機下,以目承牽挺。二年之後,雖錐未倒眥而不瞬也。

以告飛衛。飛衛曰:“未也,亞學視而後可,視小如大,視微如著,而後告我。”昌以犛懸蝨於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間,浸大也;三年之後,如車輪焉。以睹餘物,如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杆射之,貫蝨之心而懸不絕。以告飛衛,飛衛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小要求:

將原文與課文內容進行對比,體會一下古文的特點。

增加了“3、概括課文主要內容?4、飛衛是怎樣教紀昌的?這與射箭有什麼關係?”這兩個問題後,在教學過程中就沒有出現上述問題。同時大家又指出,以今天上課班級四(2)班的實際,字詞這一塊可以省略。因此就有了第三份先學卡。

5月20日  星期四上午第二節 東階梯教室 四(2)班

紀昌學射 先學卡

我能行

1、什麼是寓言?

2、選擇一則寓言說一說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我能做得更好

1、飛衛是怎樣教紀昌的?(用課文中的話回答)

2、紀昌是怎麼做的?(用課文中的話回答)

3、飛衛為什麼這麼做?

我想成為最好

1、《紀昌學射》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2、讀一讀

《紀昌學射》原文 選自《列子。湯問》作者列禦寇,戰國時鄭國人

甘蠅,古之善射者,彀弓而獸伏鳥下。弟子名飛衛,學射於甘蠅,而巧過其師。

紀昌者,又學射于飛衛。飛衛曰:“爾先學不瞬,而後可言射矣。”紀昌歸,偃臥其妻之機下,以目承牽挺。二年之後,雖錐未倒眥而不瞬也。

以告飛衛。飛衛曰:“未也,亞學視而後可,視小如大,視微如著,而後告我。”昌以犛懸蝨於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間,浸大也;三年之後,如車輪焉。以睹餘物,如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杆射之,貫蝨之心而懸不絕。以告飛衛,飛衛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小要求:

將原文與課文內容進行對比,體會一下古文的特點。

在上課過程中發現沒有了詞語的鋪墊之後,學生在簡要歸納課文主要內容時又出現了一點小問題——抓不住關鍵詞,歸納不夠簡練。

大家仔細看這三份先學卡給人一個共同的感覺就是——細。細了以後把學生的思維框死了,缺少空間,課堂也就缺少活力。聽了各位老師的建議,特別是李所的指導。我設計了第四份先學卡。

紀昌學射 先學卡

我能行

複述故事。要求:故事簡練、完整,語言生動。

我能做得更好

《紀昌學射》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聯絡自己的實際說一說。

我想成為最好

你還學過其他寓言故事嗎?舉例說一說。

這樣的設計版面上小了很多但內容卻多起來了,思維的空間也拓展出去了。在學生有話可說的同時又充實了文章內容,把一本薄薄的語文書讀“厚”了

設計一份合適的先學卡對於上好一節活力課來說真是太重要了。在日常教學中先學卡的設計並不是一層不變的,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教學內容,都會有所不同。我想這也就是教師職業的魅力所在——每天面對的都是嶄新的問題。

精選《紀昌學射》教學反思 篇四

教學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下面是關於《紀昌學射》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紀昌學射》教學反思一

《紀昌學射》是第八組課文的第一篇,本單元要求:簡單複述課文主要內容,體會其中的道理。文章並沒有把筆墨用在紀昌是如何學習射術,而是詳細的講述了紀昌兩次練眼力的過程,說明只有練好紮實的基本功,才能取得成功。寓意十分明顯。

一、讀中感悟

為了引領孩子感悟紀昌苦練的品質,我帶領孩子層層深入地品讀句子。一讀,讓孩子理解“注視”的字面意思。二讀,讓孩子通過親身體驗與聯絡自己的實際,體會在紀昌的注視中含有的那種堅持不懈,認真刻苦的品質。三讀,通過想象,感悟只有認真刻苦還不夠,還要有恆心,有毅力,讓學生在品詞讀句中層深入的感悟紀昌的學習品質。具體設計如下:

出示“紀昌回家之後……來回穿梭”

(1)哪些地方你讀出來他在盯了呢?——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

(2)做“盯”梭子的動作,談感受

(3)我們才堅持了30秒就累了,受不了了。而兩年來,700多個日子,不論嚴寒酷暑,只要妻子在織布,紀昌就會躺在地上盯著梭子來回穿梭。想想他躺在地上練的這個過程,有什麼感受?(學生各抒己見,適時引讀——指名讀)

就這樣,春去秋來,寒來暑往,妻子天天織布,紀昌天天——齊讀(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

5.師結:冬天的寒冷、夏天的炎熱 他堅持過來了;蚊蟲的叮咬,他堅持過來了;練習的枯燥、乏味,他堅持過來了。紀昌的苦練終於有了這樣的結果——直接出示句子。

【設計意圖:從怎樣“盯”入手,通過體驗,想象練習過程的艱難,體會紀昌的堅持不懈】

二、滲透學習方法

首先,初讀課文後我給學生提供“請教 練眼力 開弓 放箭 百發百中”詞語概括故事主要內容。其次,由於紀昌練眼力的過程結構一樣,我就讓學生找相同的寫法。都是先寫再寫最後寫。

在講到誇張手法的時候,我要求學生試著用句式“若干年之後,紀昌的本領練得相當到家了——”寫寫紀昌還會把什麼東西看成什麼東西,從而深入理解什麼是誇張。這一環節,引起了學生濃厚的興趣,侃侃而談,但又不失誇張。

給人以漁,不如授人以漁。我想通過自己的教學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對學生在課堂運用的各種學習方法,適時給予肯定和提煉,力求學習方法從學生中來再到學習中去。讓學生逐步學會運用各種方法來理解文章內容。

《紀昌學射》教學反思二

《紀昌學射》是一篇寓言故事,內容短小精悍,是第八組課文的第一篇,本單元要求:簡單複述課文主要內容,體會其中的道理。文章並沒有把筆墨用在紀昌是如何學習射術,而是詳細的講述了紀昌兩次練眼力的過程,說明只有練好紮實的基本功,才能取得成功。寓意十分明顯。

一、凸顯“實踐”,注重讀中感悟

文中兩次練眼力的目的是不同的,第一次是第二次的基礎。所以,我在教學中,把重點放在了第一次練眼力上。為了引領孩子感悟紀昌苦練的品質,我帶領孩子層層深入地品讀句子。

二、滲透學習方法,並貫穿課堂始終

首先,初讀課文後我給學生提供了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句式進行語言訓練,目的是滲透給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和運用。“首先、接著、然後、最後”這些詞語把語言組織的更有條理。學完全文後,我再次提供句式進行訓練時,就能水到渠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學生在課堂中表現得興趣盎然,對詞語的理解和對紀昌的學習品質的理解更加深刻,體現了語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

三、故事連結,激發學生學習寓言的興趣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開頭設計的故事匯入,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質疑—理解,變演繹為探究。讓學生興趣盎然的去主動讀通、讀懂文字。體會主人公的品質。就今天的課堂效果來看,學生對寓言的學習熱情還是比較高漲的。由於本課容量比較小,但個別學生對《紀昌學射》這個故事有所瞭解,所以在學完本課後,我將《紀昌學射》的故事講述完整。

精選《紀昌學射》教學反思 篇五

《紀昌學射》教學反思

《紀昌學射》是一則寓言故事,文章並沒有把筆墨用在紀昌是如何學習射術,而是詳細的講述了紀昌兩次練眼力的過程,說明只有練好紮實的基本功,才能取得成功。寓意十分明顯。在處理教材時我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凸顯“實踐”,注重讀中感悟

文中兩次練眼力的目的是不同的,第一次是第二次的基礎。所以,我在教學中,把重點放在了第一次練眼力上。為了引領孩子感悟紀昌苦練的品質,我帶領孩子層層深入地品讀句子。一讀,讓孩子理解“注視”的字面意思。二讀,讓孩子通過親身體驗與聯絡自己的實際,體會在紀昌的注視中含有的那種堅持不懈,認真刻苦的品質。三讀,通過想象,感悟只有認真刻苦還不夠,還要有恆心,有毅力,讓學生在品詞讀句中層深入的感悟紀昌的學習品質。

二、滲透學習方法,並貫穿課堂始終

首先,初讀課文後我給學生提供了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句式進行語言訓練,目的是滲透給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和運用。“首先、接著、然後、最後”這些詞語把語言組織的更有條理。學完全文後,我再次提供句式進行訓練時,就能水到渠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另外,語言來源於生活,教學中,滲進聯絡生活的方法。使課堂教學回歸生活。學生在課堂中表現得興趣盎然,對詞語的理解和對紀昌的學習品質的理解更加深刻,體現了語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本課是一則寓言故事。所以在教學中我重點指導學生領會聯想和想象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用激發想象的方法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文章內容,力求把聯想和想象內化成學生的一種能力。採用由扶到放的方法,引領學生運用學習方法在學習第一次練眼力的過程中,我適時的向孩子們滲透學習語文的方法,並放手讓孩子嘗試運用這些方法學習第二次練眼力。給人以漁,不如授人以漁。我想通過自己的教學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對學生在課堂運用的各種學習方法適時給予肯定和提煉,力求學習方法從學生中來再到學習中去。讓學生逐步學會運用各種方法來理解文章內容。

三、故事連結,激發學生學習寓言的興趣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開頭設計的故事匯入,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質疑—理解,變演繹為探究。讓學生興趣盎然的去主動讀通、讀懂文字。體會主人公的品質。就今天的課堂效果來看,學生對寓言的學習熱情還是比較高漲的。由於本課容量比較小,所以在學完本課後,我又加入了《紀晶貫蝨》的故事作為拓展閱讀。目的有兩個,一是讓孩子們深入體會打好基本功後的重要性;二是將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由課內延伸至課外,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總之,這節課我力求做到充分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學生通過實踐還有一些不足之處,對有些學習方法的處理可能還不夠準確和到位。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將繼續研究和探索。

《紀昌學射》教學反思

《紀昌學射》這則寓言篇幅短小、內容淺顯,但人物個性鮮明,給我們塑造了一個勤學苦練的紀昌。特別是文章中描寫紀昌練眼力的句子,描寫生動,突出表現了紀昌的品質。這部分內容既是故事情節的重點,也是語言表達上的重點,應該說是人文精神與語言表達的結合點。

本單元要求學生能簡單複述課文主要內容,我決定以本課為例,重點訓練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在自由讀課文之前,我就提出要求邊讀邊思考這則寓言主要講了什麼內容。我知道班上概括主要內容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很多同學都是基本上把課文讀一遍,沒有詳略沒有概括,這是很讓我頭疼的問題。於是,我在黑板上列出課文的提綱,引導學生按照順序將內容說完整。紀昌向射箭高手飛衛學習射箭,飛衛讓他先……後……最後……終於成了……有了這個提綱,學生在概括的時候有了一定的方向性,我讓學生自由說一說,再指名說,同桌互說,用多種方式讓孩子說,並一再強調這是按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來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大家一定要記住並好好地使用這種方法。訓練之後,大部分學生能夠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紀昌學射》教學反思

《紀昌學射》這則寓言篇幅短小、內容淺顯,但人物個性鮮明,給我們塑造了一個勤學苦練的紀昌。特別是文章中描寫紀昌練眼力的句子,描寫生動,突出表現了紀昌的品質。這部分內容既是故事情節的重點,也是語言表達上的重點,應該說是人文精神與語言表達的結合點。因此在教學中,我特別注意引導孩子緊抓練眼力語句,在讀讀議議、品詞品句中感悟紀昌品質。

《紀昌學射》既然是一則寓言,肯定有其區別與一般的寫人記事的文章,除了人物的形象與精神之外,必有其深刻的寓言。課文幾乎沒有寫紀昌是怎樣學習射箭的,只是一句話“飛衛開始教他怎樣開弓,怎樣放箭。”與其說是“學射”不如說是“練眼”。那麼課文為何不叫“紀昌練眼”呢?飛衛為什麼一再強調紀昌練習眼力呢?抓住這一矛盾點,我引導孩子在體會了紀昌那麼花功夫去練眼力後再去感悟這則寓言的深刻寓意:無論學什麼技藝,都要從學習這門技藝的基本功入手。讓學生有恍然大悟的感覺,體會更深。

《紀昌學射》教學反思

《紀昌學射》是人教版四下的一則寓言故事。這則寓言故事選自《列子·湯問》,篇幅短小,語言直白,粗粗一讀,覺得學生沒什麼好學,單單就故事情節而言,學生讀一遍兩遍就瞭解了內容,這樣的文章到底應該讓學生學習什麼呢?文章沒有把筆墨用在紀昌是如何學習射術,而是詳細的講述了紀昌兩次練眼力的過程,說明只有練好紮實的基本功,才能取得成功。寓意這麼明顯,仔細研讀後,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認識《紀昌學射》中的生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百發百中”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簡單複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3、聯絡有關詞句,體會紀昌學射箭的恆心和毅力,感悟到“學習要練好基本功”的道理。

為了進行有效地教學,我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談話匯入,興趣盎然

我是這樣設計的:孩子們,你們個個都是讀書小能手,能告訴老師你都讀過哪些寓言故事嗎?什麼叫“寓言”?是啊,簡短精煉的故事裡,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就叫寓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則《列子·湯問》裡的寓言故事——紀昌學射。從寓言故事引發孩子們說話的慾望,將學生的興奮點與本課的主題連結起來,既省時又高效。同時,教師又點出《紀昌學射》是寓言,告訴學生讀寓言的任務,指向明晰。

二、注重體驗,讀中感悟

文中兩次練眼力,我在教學中,把重點放在了第一次練眼力上。為了引領孩子感悟紀昌苦練的品質,我帶領孩子層層深入地品讀句子。

讓孩子理解“注視”意思。

讓學生用飛衛師傅的話來解釋詞語,告訴孩子們這是一種很好的閱讀方法。

2、切身體驗,有感而讀

請孩子們睜大眼睛,注視著老師手中的“梭子”,幾秒鐘後談感受,體會在紀昌的注視中含有的那種堅持不懈,認真刻苦的品質。

3、創設情境,再感而讀

讓學生想象紀昌在練習眼力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呢?如果你是紀昌的妻子、朋友、鄰居,你會說些什麼?請選擇一種身份寫下你想說的話。感悟只有認真刻苦還不夠,還要有恆心,有毅力,讓學生在品詞讀句中層深入的感悟紀昌的學習品質。

三、滲透學習方法,並貫穿課堂始終

首先,初讀課文後我給學生提供了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句式進行語言訓練,目的是滲透給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和運用。“先……後……最後……終於成了……”這些詞語把語言組織的更有條理。學完全文後,我再次讓學生看板書複述課文主要內容時就能水到渠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另外,能用課文的句子來解釋詞語,理解詞語,這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對於“注視”、“相當到家”我都引導學生嘗試去找可以理解詞語的句子,學生饒有興趣。

學生在課堂中表現得興趣盎然,對詞語的理解和對紀昌的學習品質的理解更加深刻,體現了語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本課是一則寓言故事。所以在教學中我重點引領學生運用學習方法在學習第一次練眼力的過程中,我適時的向孩子們滲透學習語文的方法。但課文的2,3段在段式上十分相似,按照飛衛指點——紀昌練習——練習成效這樣的順序來寫的。但是在教學中,我只做了側重處理,並沒有讓學生運用方法去自學第二次練習眼力,也沒有讓學生去比較感悟的設計,如果把這兩段在學生學完重點語段之後呈現,並進行比較,學生應該不難感悟其表達上的特點。這樣,語文味就更濃了。

總之,這節課我力求做到充分尊重學生。,讓學生多讀多感悟,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但課堂的朗讀依然少了點聲音,少了點感覺,這是我在今後教學中要力求多多實踐的方向。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將繼續研究和探索。

精選《紀昌學射》教學反思 篇六

《紀昌學射》教學反思

響水中心學校     黃愛珍

本次參加全縣首屆語文素養大賽,我選的課題是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第一篇課文29課《寓言兩則》中的第一則《紀昌學射》。這則寓言講的是紀昌學習射箭,飛衛告訴他先要下功夫練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眨”;二是“練得能夠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紀昌一一照做。等練好了眼力,飛衛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後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動的事闡明瞭無論學什麼技藝,都要從學習這門技藝的基本功入手。當然從另一個角度看,還可以體會到學習者的恆心和毅力對學習結果的重要作用。

在設計這篇課文時,我從兩方面來引導學生學習課文。一是從課文的內容入手,二是從感悟紀昌的品質入手。定好了思路,又覺得如果這樣把課上完,完成教學任務,就顯得課上得太平淡了。那麼如何上出自己的亮點,上得特別一些,也就是如何讓自己的教學課堂更能體現新課程理念。所以我設計本課的兩大亮點。

第一亮點,常言到“學源於思,思源於疑”。好的問題能一石激起千層浪,能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能激發學生去探索問題,解決問題興趣。我們都知道課題是課文的眼睛,所以我抓住課題,讓學生根據課題質疑,課上學生也能夠抓住文眼提出了好幾個問題,如:紀昌向誰學習射箭?學得怎麼樣?紀昌是怎樣學習射箭的?等等,達到預期的效果。

第二亮點,學生是學習技能的人和學習生活本領的人,而方法是開啟認識窗戶的鑰匙。這就要求教師在課上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也要教學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對學生今後的學習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所以在引導學生概括課文內容時,當學生基本上能把課文的內容說出來,我再補充,並教給學生概括課文內容的方法。那就是在讀書中要於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語,這樣就能夠很好的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了。這一亮點課上也得到很好的體現。

教學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遺憾藝術。整節課雖然達成預期的效果,但是還存在一些遺憾。如給學生讀的時間不是很多;教學語言不夠充滿激qing,不能夠很好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對學生評價的語言,雖然用了但是顯得蒼白無力。

今後,在教學中一定加強自己在教學語言這方面的訓練。

《紀昌學射》教學反思

《紀昌學射》一文是人教版四下的一則寓言故事。這則寓言故事選自《列子·湯問》,篇幅短小,語言直白,粗粗一讀,覺得學生沒什麼好學,單單就故事情節而言,學生讀一兩遍肯定了解了內容。這樣的一篇文章,到底應該讓學生學習什麼,我處在困惑當中。經過幾番解讀,我把教學重點定在了紀昌“練眼力”部分。不管是寫作篇幅還是對寓言寓意的昭示,這一部分都毫無疑問的應該成為學生研讀的“主陣地”。

教學的大方向定了,於是對這兩個自然段的教學如何操作,就成了關鍵性的一步。

我對文字做了進一步的解讀,發現這兩個自然段的寫作結構上有相同之處,大膽地設計了第一套教學方案:

三、感知大意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詞,讀通順句子。

2.出示詞語檢查反饋。

3.紀昌學射本應該寫紀昌怎樣學開弓放箭的,那麼文中是不是都是在寫紀昌怎樣開弓放箭的呢?(練眼力)題目叫紀昌學射為什麼要花那麼長的篇幅寫他練眼力呢?

4.讀二三兩個自然段,想想它們具體寫了什麼?

⑴飛衛對紀昌提要求

①飛衛對紀昌提了什麼要求?

②仔細讀這兩個要求,你發現了什麼?

來當一當飛衛對紀昌提一提要求。

⑵練眼力的經過

①面對如此嚴格的要求,紀昌是怎麼做的?

②對於紀昌的做法,大家有沒有什麼疑問?(出示過程)

③紀昌雖然不會告訴我們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我們可以從他的做法中明白這樣做的原因。

紀昌心想:————,於是回家就練習起來。

④由此可以看出他是個怎樣的人?

⑶結果

紀昌練眼力的結果怎樣呢?

四、複述故事

小時候我們經常在媽媽的懷裡、奶奶的膝前聽故事,現在我們學了一個故事,是不是也應該回家講給她們聽呢?

1、根據關鍵詞練習複述。

開始練的時候,飛衛對紀昌說:“——”

紀昌回家之後,就開始練習,——。

後來他的本領相當到家了——。

他就去見飛衛,飛衛對他說:“——”

回家之後他又開始練, ——。

後來他的本領又相當到家了——。

①兩同桌互相複述

②在全班面前複述

五、對話明意

1、就是有這樣的好眼力之後,紀昌開始練開弓、放箭,成為一個百發百中的箭手能手。大家相信他能百發百中、百步穿楊嗎?

2、現在明白為什麼要詳寫“練眼力”?

3、我們已經從這個魔袋子裡學到功夫了,現在我們就聯絡生活實際來寫一寫。

你要想學好武術,首先應該下功夫練—— ;

你要想學好—— ,首先應該下功夫練—— ;

萬丈高樓平地起,我們要想學好功夫,就必須先練好基本功。如果不練好基本功又如何呢,我們就來看看下面一則寓言故事。

五、連結溯源《空中樓閣》

帶著期待能上好之情,我開始試教。課堂上,學生的回答超過了我預設的目標。而且感覺自己把同樣的問題重複化了,整個課堂節奏有些亂,感覺比較糟糕。在上的過程我就感覺到自己的課堂設計有嚴重的問題。還好,課後來聽我課的龐雪蓮老師指出了我的問題,還給我提出了些她的建議。抓住紀昌的品質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句子,自己體會感受。龐老師的話讓我恍然大悟,明白了自己的病源——缺少一跟主線。於是第二份教案也出來了,本設計先安排緊抓練眼力語句,感悟紀昌品質。這部分內容既是故事情節的重點,也是語言表達上的重點,應該說是人文精神與語言表達的結合點。教學中在讀讀議議、品詞品句中達到提升語言和人文的雙重目的。再安排從飛衛的話感悟寓意。教學中主要通過朗讀指導與評價來展開,一讀,學著老飛衛的語氣把話讀清楚;二讀,讀出飛衛想強調什麼,想讓紀昌明白什麼;三想,從中明白了什麼,完成“你要想學好—— ,首先應該下功夫練——。”練筆。

三、感知大意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詞,讀通順句子。

2.出示詞語檢查反饋。

3.說說寓言的主要內容,建議用上“紀昌向射箭高手飛衛學習射箭,他先……後……最後……終於成了……”,

四、讀讀議議,感受紀昌

1.讀了課文,同學們對我們的主人公紀昌是個怎樣的人?(認真,有恆心,勤學苦練等)

2.抓重點詞句深入感受紀昌品質

⑴你們是在哪些句子中有了這些感受呢?找到這些句子自由朗讀。

⑵品詞品句、讀讀議議

出示句子:

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

他用一根長頭髮,綁住一隻蝨子,把它吊在視窗。然後每天站在蝨子旁邊,聚精會神地盯著它。

◆讀讀這兩句話,字裡行間的哪些詞讓我們感受到了紀昌的認真刻苦、堅持不懈、勤學苦練,把它圈下來。

◆有感情朗讀。

3、有句話叫做“功夫不負有心人”,紀昌的苦練收到了怎樣的成效呢?

出示句子:

兩年以後,紀昌的本領練得相當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針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

那隻小蝨子,在紀昌的眼裡一天天大起來,練到後來,大得竟然像車輪一樣。

◆理解“相當到家”在語境中的意思,並用上“相當到家”說說第二次練習的成效。

◆用讀感受寓言的誇張。

4.紀昌之所以能這麼刻苦地練習眼力並取得成效,那是因為有老師的指導。請找出老師指導他的句子。

出示句子:

“你要想學會射箭,首先應該下功夫練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眨!”

“雖然你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你的眼力還不夠。等到練得能夠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東西的時候,你再來見我吧!”

◆指名讀,師生評價。

◆讀讀想想,飛衛想強調什麼,想讓紀昌明白什麼?並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五、總結課文,感悟寓意

1.紀昌按照老師強調的要求去苦練眼力,終於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同學們從中明白了什麼呢?(你要想學好射箭,首先應該下功夫練眼力這個基本功)

2.我們已經從這個魔袋子裡學到功夫了,現在我們就聯絡生活實際來寫一寫。

出示練筆:你要想學好—— ,首先應該下功夫練—— ;

這次教學明顯比上次好多了,但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經過李筱紅老師和龐老師的再次指導,我對教案進行了又一次的修改。第四次在自己班級正式上課的時候不再像第一次那樣緊張了,當然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

精選《紀昌學射》教學反思 篇七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絡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學習要練好基本功,要有耐心和毅力的道理。

3、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學重難點:

1、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聯絡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

2、體會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板書課題:紀昌學射

學生齊讀課題,指導讀出抑揚頓挫的韻味。

師:看到題目,你想知道什麼?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紀昌? 向誰學? 怎樣學? 結果?

二、初讀課文

1、師:要了解這些問題,我們就需要讀一讀課文了,請大家放聲自由地讀讀課文,碰到難讀的句子反覆讀,並試著解決剛才提出的問題。

2、瞭解文章大意

(1)讓學生齊讀文章。

師:現在,我們已經能把文章讀的很通順了,誰能看著板書用簡短的一兩句話說說課文講了什麼事?

三、精讀“課文

1、紀昌學射箭的過程,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部分?哪些自然段?

2、比較異同探究“練眼力”

(1)引導激趣

師:寫紀昌“練眼力”的這兩個自然段,其實有很多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今天也來練練大家的眼力,看誰找得快,找得多。

(2)“提要求”部分

a.指名一生讀飛衛的話

師:師傅飛衛的意思我明白,可能紀昌還不明白,你讀課文時,能不能把意思強調出來?

指名1~2名讀,齊讀

板書:牢牢地盯住,不能眨一眨 !

b.第二次提要求,誰能把飛衛的要求讀得更清楚?

指名1生讀,齊讀(突出極小和很大)

板書: 極小 很大

都是飛衛對紀昌的要求,但是----要求不同

(3)“練習過程”部分

a.比較比較紀昌練眼力的過程,你發現了什麼?從那些字詞感覺出來的?

板書: 注視 聚精會神地盯

你聽出來沒有,他特別強調了“注視”、“聚精會神地盯著”,那是怎樣地看啊?

b.創造情境,展開對話。

師:你說,紀昌練眼力累嗎?

師:作為紀昌的妻子,看在眼裡,心裡一定有很多話想對紀昌說。

提示:那是妻子對丈夫的勸阻,可能妻子很支援丈夫,她怎麼說?

師:紀昌會怎麼回答?

(4)學習“結果”部分,理解破折號。

師:古代女子幾乎天天織布,紀昌幾乎天天這樣練。兩年以後,一起讀——

師:你是怎麼理解“到家”的?是回到家的意思嗎?

本領強,本領高,本領好都是指本領練得——(相當到家)具體說明一下,就是——

師;你覺得紀昌看蝨子的本領到不到家?誰也能夠這樣來具體解釋一下?

紀昌的本領相當到家了----

但是,第三自然段中是這樣寫的嗎?一起讀讀課文中的話。那隻小蝨子----

蝨子多少大?車輪呢?

紀昌整整聚精會神地盯了三年,一千多個日子,那隻比芝麻還小的蝨子——

(大得竟然像車輪一樣)

板書: 竟然

師:你覺得讀這句話有一種怎樣的感覺?

舉例:驚喜的,驚奇的,出乎意料的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取得了這樣大的進步後,紀昌怎麼做?飛衛怎麼做?一起讀讀第四自然段。

2、理解“百發百中”

功夫不負有心人,紀昌終於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師:你眼中的射箭能手是怎樣的人?

師:射出多少箭,箭箭都能射中目標,這叫“箭無虛發,百發百中。”這樣的人是最厲害的射箭能手。你在以前的課文中見識過嗎?(還記得“百步穿楊”的故事嗎?)

五、引導質疑,揭示寓意。

師:我們知道學射箭,拉弓,放箭也非常重要,為什麼課文寫練眼力部分那麼具體,而沒有具體寫紀昌練開弓,練放箭呢?

學生回答寓意。

這就是這則寓言要告訴我們的一個深刻的道理。你還能從這則寓言中讀懂什麼呢?

飛衛和紀昌都是射箭能手,你能想到什麼?從紀昌練習的態度,你有什麼啟發?

練眼力是學射箭的基本功。任何本領都需要基本功,而練基本功需要有----

師:現在同學們知道了射箭的基本功是眼力,那麼我們學習的基本功是什麼呢?

提名學生回答。

師:所以,同學們,我們也要練好基本功,為我們的將來打下基礎。

六、課堂小結

教學反思:本課教學我循著“飛衛提要求——紀昌勤奮練習——結果如何”這條教學主線進行教學,在各環節中穿插練眼力、小練筆等活動,讓學生逐步明白這則寓言的寓意。雖然本課教學思路較清晰,但在實際教學中存在著很多不足:

1.學生的朗讀訓練不夠,由於自身的缺陷,有些該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或是有感情朗讀的地方均為未能有效引導。

2.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還不夠,有些提問沒有目的性,如紀昌是誰等。

3.課堂的生成資源沒有有效利用,當學生已經大致得出寓意時,我還是一位尋著自己的思路進行教學。

4.有些沒有有效地整合,如果將兩個小練筆整合起來,可能效果會更好。

精選《紀昌學射》教學反思 篇八

紀昌學射教學反思

《紀昌學射》是一篇寓言故事,內容短小精悍,是第八組課文的第一篇,本單元要求:簡單複述課文主要內容,體會其中的道理。文章並沒有把筆墨用在紀昌是如何學習射術,而是詳細的講述了紀昌兩次練眼力的過程,說明只有練好紮實的基本功,才能取得成功。寓意十分明顯。

一、凸顯“實踐”,注重讀中感悟

文中兩次練眼力的目的是不同的,第一次是第二次的基礎。所以,我在教學中,把重點放在了第一次練眼力上。為了引領孩子感悟紀昌苦練的品質,我帶領孩子層層深入地品讀句子。

二、滲透學習方法,並貫穿課堂始終

首先,初讀課文後我給學生提供了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句式進行語言訓練,目的是滲透給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和運用。“首先、接著、然後、最後”這些詞語把語言組織的更有條理。學完全文後,我再次提供句式進行訓練時,就能水到渠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學生在課堂中表現得興趣盎然,對詞語的理解和對紀昌的學習品質的理解更加深刻,體現了語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

三、故事連結,激發學生學習寓言的興趣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開頭設計的故事匯入,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質疑—理解,變演繹為探究。讓學生興趣盎然的去主動讀通、讀懂文字。體會主人公的品質。就今天的課堂效果來看,學生對寓言的學習熱情還是比較高漲的。由於本課容量比較小,但個別學生對《紀昌學射》這個故事有所瞭解,所以在學完本課後,我將《紀昌學射》的故事講述完整。

總之,這節課我力求做到充分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但是通過實踐還有一些不足之處:1、對盲生的認知情況不夠深入。例如,課文中有“車輪”一詞,我以明眼人的思維想當然得認為學生對它應該不會存在疑惑。可是教學時,沒想到有很多同學竟然不知道車輪有多大,一時間弄得我措手不及,很被動。通過這件事,再次體會到教具輔助教學的重要性;2、在對盲生進行教學時,抽象的語言往往不如生動、直觀的教具來的更具體直接。課堂中設計的問題過多,討論時沒有給學生留下充足的時間進行深入思考、挖掘。如此一來,限制了學生在學習中主體地位的發揮;3、教學中語言不夠簡潔、精煉、重複,以至於預設的教學內容沒有完成,影響了課時的結構完整性;4、閱讀方式不夠多樣、豐富。

《紀昌學射》教學反思

《紀昌學射》是一篇寓言故事,內容短小精悍,按照本單元要求:能簡單複述課文主要內容,我決定以本課為例,重點訓練學生的概括主要內容能力,一直以來學生概括主要內容讓我頭疼,經常是起來朗讀了第一段,甚至大半篇課文,非常羅嗦。

在自由讀課文之前我就提出要求邊讀邊思考這則寓言主要講了什麼內容。等學生讀完後,有學生舉手了,他是班裡算好的學生。可是,天呢!他基本把短文讀了一遍,這時另外一位學生在笑,還高舉了他的手,大概他覺得前面的同學概括得太羅嗦,認為自己能概括好。於是我滿懷希望地叫了他,可是,我又氣又笑,原來半斤八兩啊,他基本也是讀了一遍,稍微去掉了幾個字。看來讓他們直接說出主要內容是不可能的。

於是,我打算分開來說,讓他們先看文章的第一段,說說故事的原因是什麼。生1:飛衛是一名射箭能手。有個叫紀昌的人,想學習射箭,就去向飛衛請教。

師:能不能再簡單一點。

生2:有個叫紀昌的人,想學習射箭,就去向飛衛請教。

師: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生3:紀昌向飛衛請教學習射箭。

師:非常精練,這就是故事的原因。

接著,我讓他們再讀第二三兩段,說說故事的經過是怎樣的。剛開始的時候學生說得很羅嗦,連飛衛怎麼說的都概括在裡面。

我又問:那飛衛是讓紀昌做什麼呢?

生:先練眼力。

師:怎麼練眼力?

生: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兩年以後,紀昌的本領練得相當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針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

師:用簡單的話,這是做什麼呢?

生:盯著一個目標,一眨不眨地看。

師:後來呢?

由於有了先前的經驗,這次學生概括得還可以:後來紀昌練習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

師:練成了這些基本功以後,發生了什麼事?

生:飛衛開始教紀昌開弓、放箭,最後紀昌成為一名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師:對,這就是故事的結局。那誰能把原因、經過、結果連起來說一說呢?

學生還是有點理不清,於是只好再講一邊,後來才說得簡單一點:紀昌向飛衛請教學習射箭,飛衛讓他練眼力,紀昌先練眼睛盯著一個目標,一眨不眨,後練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練成這些以後,飛衛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後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為了加強鞏固,我連叫了五六名學生,後來又讓學生自由地說一說課文主要內容,並一再強調這是按故事的原因、經過、結果概括的主要內容,大家一定要記住並好好地使用這種方法。

在整個訓練中我發現自己的一個很重要的不足地方,那就是,課文主要內容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於是剛開始時自己心裡沒有一個標準,不能很好地衡量學生的概括,也是在學生的概括過程中慢慢有了自己的標準的。所以我想,課前一定要鑽研教材,讓自己吃透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