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精選

當前位置 /首頁/實用文/實用文精選/列表

公開課說課稿【精品多篇】

公開課說課稿【精品多篇】

說課的教學反思 篇一

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的規律:“經驗+反思=成長”。有反思,失敗才能夠是成功的基石。可見教學反思是一個教師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以下是我的歷次微格課堂的教學反思。

一、說課

想要好好的反思自己的說課,就必須明白什麼是說課。所謂說課,就是教師備課之後講課之前把教材、教法、學法、授課程式等方面的思路、教學設計、板書設計及其依據面對面地對同行或其他聽眾作全面講述的一項教研活動或交流活動。這學期,總共進行了兩次的說課。兩次說課下來,我針對自己的表現做了如下的總結:

1、對說課時間的把握準確,但是對內容的時間分配卻不恰當。一般正常的說課時間規定在8到12分鐘之內,10分鐘左右為最佳。這樣既能清楚的把自己想要講的內容講清楚,又不會使聽課的人感到疲憊。我覺得自己在這方面做得還不錯,可以比較準時的結束自己的說課。我聽從了老師的建議,在每次說課之前,我會自己給自己計時,一旦發現自己有可能超時,我會對自己的說課內容進行改進,儘量保證自己在規定的時間之內。雖然我沒超時,但對說課內容時間的分配還有待改進。我總是花很多時間在前面的學情教材分析等內容,對後面的教學過程比較忽略。每次都是要到說課的6、7分鐘的時候才能講到教學過程,這樣的說課不怎麼保險。老師說過,說課的前幾部分最好在4分鐘之內講完,給教學過程留足充足的空間。教學過程應該是整個說課的核心部分,是教師如何講課的理念部分,能否抓住聽課者的興趣,就看教學過程這部分了,所以要花更多的時間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上。在以後的說課當中,為了完善我的說課,我決定多多花時間在教學過程的講解當中。

2、能完整地說完課,但是稍顯緊張,而且不能脫稿。能完整地說完課完全是因為藉助PPT的幫忙。很不好意思的說,如果沒有PPT,我相信可能我還是不能流暢的說完課。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對內容不熟悉。雖然以前會進行排練,但是在排練的過程中,還是會不停的看稿,我知道這是在說課過程中比較大的不足,很可能影響聽課者的主觀印象。在之前上課的時候,老師給我們看過一個視訊,是一個說課的二等獎視訊。在視訊當中,比賽選手說課時姿態落落大方,顯得很有自信,一開始給人感覺就很好。就應該是我以後追求的目標。在她說課的過程中,全程都是脫稿,也沒有藉助PPT,顯然對自己所講的內容相當的熟練。聽老師說,這次比賽就給參賽選手一個小時的準備時間,相當考驗人,聽完老師的簡介,我相當的佩服這個女生,要經過多少的歷練,多少的培訓,多少的批評與改進。但是反觀我自己,在說課的過程中疙疙瘩瘩,流暢度不夠。在微格當中面對的人已經夠少,而且都是自己的同學,比較熟悉,還是有些緊張。緊張不僅是因為自己的心態,也因為自己的不熟練。因此,在以後的學習當中,要緩和自己的心態,適當的放鬆,在說課前要進行練習,儘量做到脫稿。

3、教學設計當中缺少新意。前面已經講到,教學流程是說課當中最重要的。能抓住人的部分也就這個。前面的內容基本不會相差太多,畢竟內容在那。區分好的說課還是一般的說課就看教學流程當中的教學設計是否有新意,是否能抓住聽課人的耳朵。在這方面我覺得自己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在我準備說課的時候,基本上我就是瀏覽網上的資源,進行綜合整理,沒有投入自己的想法。說課是在講課之前的環節,說課的目的之一是為了分析學生的情況,針對學情制定講課的環節,在有興趣的前提下對學生進行有效地教學,提高學生的素質。在之前參加學校基本功大賽中,我也進行了說課的比賽。各位老師對我們做了準確的點評。其中提到在說課的過程中要有系列的提高問題,提起聽課者的興趣。在以後的說課中,面對的物件不是學生,而是對專業知識相當瞭解的一些資深教師,想要抓住他們的目光比抓住學生的目光更不容易,所以必須要有創意,還要有層次。在我以後的學習中,要著重在教學過程的設計,多看看中學歷史教學方面的書,吸收那些優秀教師的教學理念。

二、講課

1、講授的知識準確,但所用的材料不夠精確。作為一名教師,所要做得核心工作便是向學生傳授知識。所以教師在講課之前,要保證所講內容的準確性,面對自己不確定的知識點,必須要查閱書籍,確保無誤才可以講給學生聽。對於有模稜兩可的。答案、觀點的問題,必須要向學生說明,使學生明白問題的可探究性。如果有天在講課的時候被學生拆穿了錯誤,相當的有失師尊。雖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是教師是學生的榜樣,必須起到示範作用。歷史課堂需要的是嚴謹的治學態度。我的講課中的硬傷,就是所用的材料不夠精確,這就要求我擴大我的閱讀量,開闊我的視野。

2、講課的語言平鋪直敘,沒有激情。講課的受眾是學生,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歷史知識。在課堂上有激情的講課更能集中學生的精神,假如在教學中教師的情感一直很平淡,學生的興趣也就平平。每一節課都需要一個高潮或幾個記憶點,才能讓學生抓住重點。我自己在講課的過程中,語言有些單調,而且語言組織不流暢,無法抓住學生的目光,相信每個老師都不希望自己的課堂上自己的學生昏昏欲睡。況且歷史本身就是枯燥的,這就需要教師花更多的時間在語言的設計上。

3、在教學設計中學生活動的設計有些過於簡單,有些則過於難,沒有深入考慮學生的情況。問題設計簡單了,學生很容易就找出答案,容易產生自滿的心理,會對以後參加活動失去耐心,不利於以後教學的開展。但是過於難得話,也不容易教師開展教學。對於過多的難題,學生會失去信心,心裡上會受到挫折,嚴重還會產生障礙。因此,不論是過於簡單還是過於複雜的課堂活動,會使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拘泥住,無法使大部分學生參與課堂不能使每個學生的潛力發揮出來,也就談不上達到預期的效果。在以後的講課過程中,需要設定合適的探究活動,問題等來開展教學。在我的講課中,就缺失這部分的思考。

以上幾點是我在這幾次的微格課堂中總結出的不足與需改進之處。當然我還是有一些可取之處,對自己適當的肯定也可激勵自己。在我以後的學習之中,要多讀書,多交流,多思考。

說課稿 篇二

一、教材分析

1、知識內容

本課包括的主要內容有《致橡樹》內涵的把握,象徵手法的運用。

2、地位和重要性

《致橡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第一冊的必修內容,是大學聯考考查的內容範圍;通過對這一節的學習,既可以讓學生了解關於舒婷關於朦朧詩的知識,又可以加深對意象概念、象徵手法的理解,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人生觀。

3、教學目標

根據《致橡樹》一課的教學大綱及它在高中語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按照三個維度設計即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我制訂瞭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初步瞭解作家作品,加深對當代詩特點和發展趨勢的認識。

(2)能力目標:

繼續培養學生解讀詩歌意象的能力;

初步培養學生仔細品味意境與情感的能力及作品評價能力。

(3)情感目標:

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培養獨立自尊的偉大人格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操。

4、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理解詩歌中鮮明而又各具特色的意象。

理解詩歌中蘊含的豐富而又深刻的哲理。

難點:

體會詩歌物中含情、情景交融、意味雋永、質樸曉暢等特色。

準確把握詩歌的情感與主題。

5、課時安排

1課時

二、教學方法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水平,我採取誦讀感悟法、探究式閱讀法以及多媒體教學方法。

這一節屬於意象比較強的一節課,因此首先我佈置學生預習,對有疑問的地方劃上著重號,在上課開始時通過放配樂朗誦、學生齊讀、個別同學單獨讀等方式使學生對詩歌大意有初步的瞭解。

然後提出問題,與學生共同探討。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師生共同討 論的學習方法;運用設問、反問、疑問的教學語言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的思維活動緊跟上老師的教學思路,學生才有可能努力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是學習的“主導”。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思維充分調動起來,對問題產生深刻的思考、探索,在此時教師再稍作一點點啟發、點撥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發揮,體現了素質教育中能力的培養。

說課教學反思 篇三

《琥珀》一文是德國作家柏吉爾寫的一篇說明文,也叫科學小品。作者用通俗易懂而又生動活潑的文筆,充分展開合理的想象,假想這塊琥珀的形成過程,判斷它在科學上的研究價值,讓我們瞭解與琥珀有關的科學知識。

1.教學效果(思效)。

這一課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了解琥珀的形成過程和形成的必備條件,並從這塊琥珀推想出它形成的過程,需要孩子們發揮想象和推理能力。為了激發孩子們對琥珀的興趣,使他們自覺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我在課前作了如下佈置:蒐集有關琥珀的資料(包括圖片),瞭解關於琥珀的`科學知識。孩子們做得非常好,他們彙報琥珀的相關資料,有的用文字介紹,有的根據圖片介紹,有的利用電腦視訊介紹,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由於我精心設計了活動幻燈片、錄音等,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視聽形象中,加強了對語文資訊的理解,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從而提高記憶效果。

在教學時,既不是老師包辦代替,也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我的引導、點撥下,學生運用已有的語文基本功,自主地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語言文字。要使學生的這種“半自主性學習”有成效,就要留好預習作業。預習這個環節很重要,沒有預習,就談不上“半自主性學習”。其中有些懶於預習的孩子是跟不上節奏的。

2.教學收穫(思得)。

在教學中,我精心設計了“推測”一詞的教學,先是引導學生咬文嚼字地深刻理解“推測”的詞義。然後以琥珀的特點為根據,緊緊抓“根據……推想……”的練習,引導學生深入地感受琥珀形成的環境,使學生了解琥珀的科學價值,進一步理解“推測”一詞在句中的意思,學習由已知推想未知的思維方法,有層次地展開琥珀的特點、形成、發現的教學過程。我們在教學中就要針對重點難點的詞句展開重點教學,而不能蜻蜓點水,一帶而過。我們不應該面面俱到,而是有所側重,課堂內容的安排有詳有略。可能我講得不全面,但是我們應該力求把每個探究的問題研究透。並非老師自己,而是在課堂上多點撥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在質疑和釋疑的過程中,逐漸掌握科學的讀書方法。

3.不足之處(思失)。

本節課中學生的朗讀訓練不夠,針對學生朗讀的情況,沒有做過多的指導,也沒有展開範讀、引讀、分角色讀、分小組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一些重要的段落和句子,更不應一帶而過,應當在理解和感悟的基礎上讀出情感,讀出滋味。

4.改進措施(思改)。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引導孩子們多朗讀,進行多形式的朗讀,在朗讀中感悟,在感悟後朗讀,老師和朗讀水平高的學生可以多進行範讀,以點帶面,活躍全班學生朗讀的氛圍。

關於說課 篇四

一、說教材

《孔子拜師》這篇文章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了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課文還滲透了“學無止境”的精神。

二、學習目標:

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對三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教學本課第一課時,應使學生會認讀7個生字和一些詞語,書寫12個生字,基本上能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並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三、主要教學過程和設計理念如下:

(一)師生交談,引出課題

新課伊始,老師由姓氏說到自己家族名人,再讓學生介紹自己姓名和本家族名人,進而引出歷史人物孔子,這樣設計可以放鬆學生的心靈和思維,而且,本組課文以 “中華傳統文化”為專題,而歷史人物又是其中的一個方面,由此引起學生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興趣。出示課題後,讓學生書寫課題,強化學生的寫字訓練。

(二)初讀課文,識字、學詞、學句

首先,教師範讀課文,學生說說課文講的是一件什麼事,在培養學生聽、說能力的同時,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倡在情境中識字,在生活中識字,利用兒童已有的經驗識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所以,接下來的識字環節,出示生字後讓學生說說你認識哪個?怎麼認識的?並通過遊戲達到鞏固識字的目的。

然後,讓學生默讀課文,找出帶有生字的詞語,由讀準詞語,到讀通句子,到讀好自己讀不誰的詞語。最後讀通全文。朗讀難度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抓住了閱讀的重點、難點。

(三)指導寫字

三年級學生經過兩年的學習,一般已達到自己正確書寫生字的要求,但規範書寫還有一定難度。因此寫字環節,要給予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歸類擺放生字、引導按類記字、寫字。重點指導“迎、等、境、品、丘”這五個字。

(四)課外延伸

建議學生課下繼續蒐集孔子和老子的資料。這是對本課內容的充實和延伸,也對學生通過多種渠道獲取知識起到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