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精選

當前位置 /首頁/實用文/實用文精選/列表

《念奴嬌.追思焦裕祿》原文【通用多篇】

《念奴嬌.追思焦裕祿》原文【通用多篇】

念奴嬌 篇一

《念奴嬌·赤壁懷古》說課稿

一、說教材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蘇教版必修二“歷史回聲”專題中第二板塊“千古江山”裡的一篇宋詞。本專題的話題是透視歷史的煙雲,目的在於通過反覆咀嚼歷史佳作和領略感人情懷,採擷前人智慧,逐步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感受鑑賞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本文寫於神宗元豐五年,是蘇軾被貶黃州後遊赤壁所作,它既是蘇軾的代表作,又是豪放派詞的主要代表作之一。本詞上闕詠赤壁,從眼前見到的赤壁江景,聯想到古代特別是三國時代的英雄豪傑,側重寫景。下闕懷周瑜,最後以自身感慨作結。將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學生學習這首詞,從情與景的結合,用典的作用等方面,可以掌握一些常用的鑑賞詩詞的方法。

二、說學情 高一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理性思維能力和對生活的各種體驗,所以古詩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讓詩詞語言充分撞擊學生的心靈,激起思想的火花。在必修一已經學習過《赤壁賦》,對蘇軾及其文章風格已經有一定的瞭解。但如何品味語言,品味作者的人生理想,常常會因為他們缺少對生命的體驗,而難以深入。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最初體驗,同時又要注意引領他們去品讀詩詞,感悟作者的豐富的思想。鑑於以上思考,我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三、說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 引導學生通過品析詞中的“景”和“人、事”來鑑賞文字。

(二)過程與方法 在吟誦中體味,在探討中感悟。

(三)情感與價值觀 體會該詞的豪邁氣勢,並領悟作者面對人生挫折的曠達情懷。

四、教學重點難點

本文是作者因“烏臺詩案”被貶於黃州遊赤壁所作,面對歷史陳跡,不禁撫今思昔,流露的情感濃烈而複雜,所以我將解讀詩詞中的景物描繪,探析周郎的形象體味詞人複雜的情感,作為本課重點。同時蘇軾深受儒釋道三家思想影響,在人生境遇中,貌似出世,實是入世,具有曠達樂觀的情懷。因此我將理解詞人“人生如夢”的精神內涵作為教學難點。

五、說教法

1、誦讀法

中國自古“詩樂yue同源”,詩歌裡天生就帶有音樂的悠揚旋律,抑揚頓挫,極富美感 。古人常言,“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朗讀是詩詞教學中的重中之中,課堂上要引導學生自由誦讀,聽專家誦讀,品讀詩詞過程中誦讀,賞析把握感情後誦讀。以達到“掌握一定的朗讀技巧,誦讀中撞擊心靈,豐富感情世界。”的目的。

2、問題探討法(好的問題可以激發興趣,啟用思維,啟迪心智,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古希臘學者普羅泰戈拉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個需要被點燃的火把。高質量的問題源於老師對教材內容的深刻領會,源於對學生思維的準確把握。)通過詞的風格“豪放”來設計問題,引出對詩詞中景物描繪和人物刻畫的解讀。在質疑中點撥,互動中推進,品味詩詞的意境。通過“人生如夢”的感情是消極還是積極來探討作者抒發的感情以及對我們的啟迪。讓學生在進行交流和思想碰撞中,激起思想的火花,在相互切磋中,加強領悟,共同提高。

六、說學法

新課標指出“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與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因此,在課堂上,我十分重視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以引起他們的切身感受,在體驗學習和探究學習中整體把握作品,從而達到提升個人語文素養的目的。

1、藉助工具書和註釋,在自己領悟的基礎上與學習夥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閱讀古詩詞的能力

2、多形式朗讀課文,培養語感。

3、交流討論法深入體會作者情感。

在教學過程中力求讓學生更多的直接接觸文字,還學生大量的課堂活動時間,體現新課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的理念,通過多層次誦讀、多角度比較、藝術性創編等課堂實踐活動來帶動教學流程步步推進,在讀、說、賞的層進訓練中落實教學目標。

七、說課時 本課安排一課時

八、說教學過程 、

一、匯入 (激發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求知慾同樣是學生積極思維、探索知識的內在動力。在本課匯入我設計用林語堂的一段評價來匯入)。

他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一個大書法家,一個創新的畫家„„問他是誰?(引入本課)今天我們就來上蘇東坡的經典鉅著——《念奴嬌·赤壁懷古》。 (因學生已經學過蘇軾的文章,對蘇軾有一定的瞭解,這裡設計請同學談談你所瞭解的蘇軾,這樣有助於瞭解這首詞寫作背景和寫作風格)

二、新課學習

1、朗讀,感受豪放

(朗讀有利於記憶,有利於理解,有利於把握意境,反覆誦讀是走近詩詞,體味其美,感悟其情,理解其思的重要方法。)

這裡我設計三個環節,聽專家朗讀,生自由朗讀,生齊讀。

(通過誦讀體味蘇軾詞的豪放風格,感受詩詞的語言美和形象美,挖掘詩詞的意境美。)

2、研讀,品味意境

(本課重點是解讀詩詞中的景物描繪和人物刻畫,感受本詞的豪放風格的同時體味詞人複雜的情感,為此我先設計了一個問題加以引導)。

問:這首詞的豪放風格體現在哪兒?在問題的探討中學生邊讀邊品。 (1)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有一種橫空而來的磅礴氣勢,寫出了壯觀,豪放,雄渾的江景,但同時也是寫歷史長河浩蕩。虛實結合。

(2)“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設計以下幾個問題,在互動中推進。我個人覺得要特別關注幾個動詞作用的探討。①、你覺得這樣寫好在哪裡?引導分析幾個動詞“穿”“拍”“卷”的作用。②、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擬人,比喻,誇張。③、這樣的景給你什麼樣的感覺?抓住“驚”,心驚膽戰,驚心動魄。來感受赤壁的雄偉壯麗,波瀾壯闊的畫面。

④、詞人面對這樣壯觀的景緻,用了一句話總括,是哪一句?“江山如畫”。⑤、由此不禁想起“一時多少豪傑”,這句話起了什麼樣的作用。“總結上闕,引起下闕”。 (3)“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抓住火攻,水戰的特點,用十四字概括了赤壁之戰勝利的場景,將曹操慘敗的情景形容殆盡。寫出了戰場上的叱吒風雲的豪放。(4)請一學生朗讀: 學生點評 提示朗讀注意的要點:整首的基調氣勢雄渾,磅礴。 生:齊讀

3、精讀,探究情感(1)(滾滾長江東逝水,淘盡多少風流人物。上闕寫景,也引發了對“風流人物”“英雄豪傑”的懷念。探析周瑜形象來體味詞人複雜的情感是本課的重點。因此我設計以下問題,學生討論探究)

(1)三國時期正是英雄輩出的時代,在諸多英雄中,詞人為何要選擇周瑜作為詠誦的物件? (2)詞人是怎樣刻畫了周瑜的形象?“小喬初嫁了”“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引導解讀:從生活細節,以美人烘托英雄。從肖像上刻畫周瑜裝束儒雅,風度翩翩。“談笑間”從儀態上反映了周瑜臨戰前的瀟灑從容。“灰飛煙滅”從側面顯示了周瑜的才略。可謂寫出了周瑜的“雄姿英發,年輕有為,功成名就”。 這裡還可補充赤壁之戰史實,說明周瑜的功勞最大。周瑜與孫權的“外託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關係,能得到統治者的賞識,而建功立業,這正是蘇軾所渴望的。這也是周瑜令人豔羨的一個原因。周瑜可謂“功成名就,情場,官場,戰場,場場得意”,這樣更易與自己形成鮮明的對比。 (3)詞人如此刻畫周瑜,寫出了對周瑜毫不掩飾的豔羨,不禁聯想到自己,感慨萬千,“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從而將周瑜和自己形成鮮明的對比:這裡我設計一個表格將蘇軾和周瑜從年齡職務境遇外貌進行比較,體味詞人豔羨周郎,悲嘆自己複雜的情感。

周瑜 蘇軾

建功年齡 24 47 職 務 東吳都督 團練副使 際 遇 功成名就 功業未成

外 貌 高大英俊 (雄姿英發) 早生華髮 婚 姻 幸福美滿 屢遭不幸

(4)在這樣情感之下 詞人的最後發出“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的感嘆,如何理解“人生如夢”的精神內涵?(這裡是本課理解的一個難點。我設計通過討論合作探究。學生為主體,真正參與,調動積極性,激發創新思維,討論中碰撞共鳴,有助於體味詞人複雜的情感) 討論:觀點一:由對比,蘇軾有些消沉,寄情于山水,“一尊還酹江月”。觀點二:他已經看清了歷史的滄桑,所有英雄豪傑都已經隨著歷史的潮流而被淘洗了,人生就如夢境一樣,那又何必執著於這些不如意的事呢。只有江月是永恆的,所以他灑脫地把酒灑在地上祭奠江月。

生討論發言後,師總結(這是個拓展性的話題,不在於形成統一的結論。我設計著重分析出蘇軾的情感的複雜。借用餘秋雨對蘇東坡的評價加深對其豐富情感的理解。)

在與周瑜如此鮮明的對比後,蘇軾感慨萬千,有點悲慨,這也是情理之中。但能不能說其是悲觀呢,蘇軾這樣被貶後,為什麼想到的千古風流人物是周瑜,而不是陶淵明呢?他的潛意識裡還是想和周瑜一樣建功立業的。但現實又沒有給他這個機會,他也沒有憤世嫉俗,而是習慣於淡泊和靜定。蘇軾深受儒釋道三家思想影響,貌似出世,實是入世,他具有拿得起放得下的灑脫曠達樂觀的情懷。

4、誦讀,領悟人生

(因已經分析把握了詞的情感,用朗讀把體味的情感表達出來,更能促進情感的體驗,因此我設計再次誦讀。)再次聽專家朗讀感受一下蘇軾那激情昂揚的豪邁風格,體味蘇軾的複雜情感和和思想。提示朗讀應注意的要點,然後學生齊讀。

三、總結全文

(學習詩詞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我設計用我的感想和北京師範大學康震教授點評來結束全文。引起學生的情感思索。)

在蘇軾身上,我們看到了奮發有為的同時,還要能拿得起放得下,不能改變環境,那就改變心情。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當你遇到人生苦難時,抱怨,傷感,只會徒增煩惱,要學會自我解脫和心靈釋放。

作者“以深廣的歷史時空為背景,展示了祖國壯麗的山河之美,歷史人物之美,詞人情感之美,並將三者巧妙地結合起來,使這首詞有了優美的意境,有了豐富的審美效益。成為詞家懷古之絕唱,為豪放派之代表作。”

你讀了這首詞後,你有什麼感想?從而過渡到課後的作業的佈置。

四、課後作業

(1)以《東坡先生,我想對你說„„》寫一篇和蘇軾的心靈對話。把自己的所感所想對蘇軾說出來。 (一節成功的語文課的結束應該正是學生課外閱讀的開始,新課程也倡導大語文觀念,因此我還設計了以下作業):(2)推薦學生課後閱讀林語堂的《蘇東坡傳》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要體現對主要教學內容的概括;要能對學生的思維有啟發作用;還要有藝術性,看起來賞心悅目。設計本課的板書如下: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上闋 寫景:江山如畫 懷古: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豪傑(大江、故壘,亂石,驚濤) 下闋 懷古:羨周瑜雄姿英發,功成名就 抒情:嘆自己早生華髮,壯志難酬。

人生如夢。

周瑜 蘇軾

建功年齡 24 47 職 務 東吳都督 團練副使 際 遇 功成名就 功業未成

外 貌 高大英俊 (雄姿英發) 早生華髮 婚 姻 幸福美滿 屢遭不幸

念奴嬌原文及翻譯 篇二

導語:念奴嬌,著名詞牌名之一,得名於唐代天寶年間的一個名叫念奴的歌伎,名篇有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念奴嬌·中秋》等。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原文及翻譯,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鑑!

念奴嬌·赤壁懷古

作者: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註釋

(1)大江:長江。(古時“江”特指長江,“河”特指黃河)。

(2)淘:沖洗。

(3)故壘:黃州古老的城堡,推測可能是古戰場的陳跡。過去遺留下來的營壘。

(4)周郎:周瑜(175-210)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廬江西)人。東漢末年東吳名將,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稱。周瑜精通軍事,又精於音律,江東向來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公元208年,孫、劉聯軍在周瑜的指揮下,於赤壁以火攻擊敗曹操的軍隊,此戰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僅36歲。(安徽廬江有其周瑜墓。)

(5)雪:比喻浪花。

(6)遙想:形容想得很遠。

(7)小喬:喬玄的小女兒,生的閉月羞花,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是周瑜之妻;姐姐大喬為孫策之妻,有沉魚落雁、傾國傾城之貌。

(8)英發:英俊勃發。

(9)羽扇綸巾:手搖動羽扇,頭戴綸巾。這是古代儒將的裝束,詞中形容周瑜從容嫻雅。綸巾:古代配有青絲帶的頭巾。

(10)檣櫓:這裡代指曹操的水軍戰船。檣,掛帆的桅杆。櫓,一種搖船的槳。(所謂檣櫓,物也;所謂強虜,人也。自古便有檣櫓與強虜之爭,記得上此課時,老師也曾對這兩個詞進行了分析,出於不同的版本,要看編者的喜好以及個人的理解,並沒有所謂的對錯,這兩個詞用於此處皆對,所以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來用,不過考試時最好根據課本。鄙人認為,有爭論的東西出在考試卷上需要慎重。現在人教是用“檣櫓”。)(現有教材作“檣虜”“強虜”)

(11)故國:這裡指舊地,當年的赤壁戰場。指古戰場。

(12)華髮:花白的頭髮。

華:《現代漢語詞典》這個字讀hua(二聲),花白義。

古代沒有“花”這個字,只有“華”這個字,“華”在古代有“花”這個字的義項,後來才有了“花”這個字,但在一些較早的文言文或者成語中,我們是見不到“花”字而只有“華”字。這裡作通假字“花”。

(13)人生:現有版本作人間。

(14)尊:同“樽”,酒杯。

(15)酹:(古人祭奠)以酒澆在地上祭奠。這裡指灑酒酬月,寄託自己的感情。

注:一尊還酹江月,“還”字的讀法

古時讀音是 huán 。

其實就是在現代,稍早一點——比如1960年代,也是隻有一個 讀音,沒有普通話中“hái”這個讀音。也就是說,在用於“歸還”的“還”時,讀作“huán”,在用作“還是”、“還有”這一義項時,仍然讀作“huán”。事實上在古

詞中沒有“還是”、“還有”的用法。hái這個讀音最早是在明清小說中開始出現的。如《紅樓夢》第五十回:“他竟比蓋這園子還費工夫了”。

此外,就是在“一尊還酹江月”中,“還”也不是現代人很容易就聯想到的一尊“更”酹江月(“還”有“更、更加”的意義)。試想,“人生如夢”,怎麼 一尊“更”酹江月呢?這裡“還”是“回還”的意思,不是人回還,是人的“神思”回還,從夢中回還,醒來。杯中尚有餘酒,何不一酹江月?

在許慎的《說文解字》中,“還”(繁體字為“還”),也只有一個讀音:

卷二 辵部 還 復也。從辵瞏聲。

戶關切

戶關切,切出來就是“ huán” 。注:其他版本。拍岸又作裂岸,人生又作人間。

譯文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長江朝東流去,千百年來,所有才華橫溢的英雄豪傑,都被長江滾滾的波浪衝洗掉了。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是三國時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驚人的巨浪拍打著江岸,捲起千堆雪似的層層浪花。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祖國的江山啊,那一時期該有多少英雄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遙想當年周公瑾,小喬剛剛嫁了過來,周公瑾姿態雄峻。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手裡拿著羽毛扇,頭上戴著青絲帛的頭巾,談笑之間,曹操的無數戰船在濃煙烈火中燒成灰燼。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神遊於故國(三國)戰場,應該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過早地生出白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場大夢,還是把一杯酒獻給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飲共醉吧!

思想感情

抒發了詞人對昔日英雄人物的無限懷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詞人對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人生如夢”,抑鬱沉挫地表達了詞人對坎坷身世的無限感慨。“一尊還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鬱,是全詞餘音嫋嫋的尾聲。

講解

這首詞是蘇軾47歲謫居黃州遊赤壁時寫的。通過對赤壁的雄奇景色的描寫,表現了詩人對三國的周瑜談笑破敵的英雄業績的嚮往,抒發了詩人憑弔古蹟而引起的自己功業無成而白髮已生的感慨。

上片寫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詞一開始,以一瀉千里、日夜東流的長江著筆,給人以突兀崢嶸、震驚耳目的感覺。“大江東去”四字,概括出洶湧澎湃的萬里長江向東流去的特點。“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隨著時光的流逝,千古以來的“風流人物”和他們的英雄業績已成歷史陳跡;這如同長江的浪花一樣,帶著他那美好的形象和青春的生命直奔大海,再不回頭。“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故壘”二字,寫出了古代戰場的遺址如在目前。“西邊”一詞,點明方位,有親臨其境的真實感。“人道是”三字,借人們的傳說加以證實,深化“懷古”的感情色彩,使人倍感親切。“三國周郎赤壁”,由時代、人物、地點三個不同性質的名詞,組成一幅歷史風雲的畫卷,將“赤壁之戰”的圖景呈現於讀者的面前。“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第一句寫石,將陡峭崢嶸的石壁直插雲天的險峻,形象貼切地描繪了出來。第二句寫濤,不但寫出了波濤粗野凶暴的性格,而且還描述了急流澎湃的氣勢,同時彷彿可以聽到狂濤拍岸的吼聲,看到它不可阻擋的威力。第三句寫“拍岸”後的“驚濤”所出現的浪花飛濺的奇麗景象。這三句寫景,真是字字珠璣,歷歷在目。“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這兩句是上、下片轉折的樞紐。“江山如畫”,是對上面所描寫的雄偉江山的總括評價。“一時多少豪傑”,雖讚頌周郎,但包括謳歌歷代的無數英雄在內。詩人在這裡,把“如畫”的江山和眾多的“豪傑”聯綴交織成詞,創造出一種高尚雋美的意境,使人肅然起敬,併為之嚮往、傾倒。

下片懷古。“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這三句描寫周瑜風華正茂的形象。“小喬初嫁了”,這句寫入詞中非等閒筆墨。“小喬”,是喬玄的小女,是當時有名的美人。周郎與她結婚是在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到赤壁之戰的時候,他倆成為夫婦已經10年了。這裡寫“初嫁”,不是詩人的一時疏忽,而是著意渲染詞的浪漫氣氛,這對塑造“雄姿英發”的周郎形象起著稍加點染、全篇生色的藝術效果。“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周瑜手執羽扇,頭戴綸巾,表明他雖為武將,卻有文士的風度,這樣就突出了周瑜蔑視強敵的英雄氣概。“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談笑間”三字,字字千斤,力透紙背,充分反映了周瑜當年赤壁破曹時那種輕而易舉的神態。“檣櫓”,指曹操的軍隊,含有貶義。“灰飛煙滅”,火燒赤壁的情景和曹操覆滅的慘象逼真地再現出來了,給讀者留下難忘的印象。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心神彷彿游到三國時代周瑜立功的地方,應笑我自己多愁善感,早已生出白髮來了。這三句是詩人抒發的感慨。上面懷古,這裡抒情,這個情是由懷古而派生出來的。“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消極感傷的情調,產生著極不健康的影響,讀時值得注意。同時也應該看到:以酒祭奠江月,這是詩人一種無可奈何的精神苦悶的反映,是有志為國而不能施展懷抱的情緒的流露,這當然是封建統治者迫使他以這樣的方式來安慰自己被磨折、被損害的心靈的結果,無疑的,多少隱含著對現實不滿的感情在內。“江月”既照應首句,又點明時間,增強了詞的優美抒情氣氛,使詞的情調剛柔相濟、濃淡有度。

詞中所描繪的“亂石”、“驚濤”的赤壁景色,“雄姿英發”的周郎形象,相映生輝,各臻其妙,為歷代讀者所傳誦。

賞析

①如果把破除傳統作為”偉大“的一項基本素質的話,蘇軾之於偉大是當之無愧的。與《花間》詞中”花落子規啼,綠窗 殘夢迷“的幽約詞境相比,蘇軾詞的逸懷浩氣、舉首高歌,無疑是為我們開拓了一個新的世界。他的那些”似詩“的小詞、”句讀不葺之詩“,儘管在當世備受爭議,但如此高遠的氣象、如此開闊的境界、如此曠達的風格,畢竟是此前罕以見到的。即此我們也可估量到蘇軾這一類詞在詞史上的重要地位。

這首《念奴嬌》詞作於神宗元豐五年(1082),時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已兩年餘。黃州城外的赤壁(鼻)磯風景優美,是文人清賞之地。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二十八載東坡語:

黃州西山麓,鬥入江中,石色如丹,傳雲曹公敗處,所謂赤壁者。或曰非也。曹公敗歸,由華容路,路多泥濘,使老弱先行踐之而過,曰:'劉備智過人而見事遲,華容夾道皆葭葦,若使縱火,吾無遺類矣。今赤壁少西對岸即華容鎮,庶幾是也。然嶽州復有華容縣,竟不知孰是。今日,李委秀才來,因以小舟載酒,飲於赤壁下。李善吹笛,酒酣,作數弄。風起水湧,大魚皆出,山上有棲鶻,亦驚起。坐念孟德、公瑾,如昨日耳。蘇軾這裡所描述的風起水湧景象和對曹操、周瑜赤壁之戰的聯想,在這首《念奴嬌》詞和《赤壁賦》中都有鮮明生動的反映。

值得注意的是,蘇軾對於黃州之赤壁是否三國時赤壁之戰的故地是頗存疑慮的。

此詞懷古抒情,寫自己消磨壯心殆盡,轉而以曠達之心關注歷史和人生。上闋以描寫赤壁磯風起浪湧的自然風景為主,意境開闊博大,感慨隱約深沉。起筆凌雲健舉,包舉有力。將浩蕩江流與千古人事並收筆下。

千古風流人物既被大浪淘盡,則一己之微豈不可悲?然而蘇軾卻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風流人物也難免如此,那麼一己之榮辱窮達復何足悲嘆!人類既如此殊途而同歸,則汲汲於一時功名,不免過於迂腐了。接下兩句切入懷古主題,專說三國赤壁之事。”人道是“三字下得極有分寸。赤壁之戰的故地,爭議很大。一說在今湖北蒲圻縣境內,已改為赤壁市。但今湖北省內有四處地名同稱赤壁者,另三處在黃岡、武昌、漢陽附近。蘇軾所遊是黃岡赤壁,他似乎也不敢肯定,所以用”人道是“三字引出以下議論。

”亂石“以下五句是寫江水騰湧的壯觀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動詞用得形象生動。”江山如畫“是寫景的總括之句。”一時多少豪傑“則又由景物過渡到人事。

蘇軾重點要寫的是”三國周郎“,故下闋便全從周郎引發。換頭五句寫赤壁戰爭。與周瑜的談笑論戰相似,作者描寫這麼一場轟轟烈烈的戰爭也是舉重若輕,閒筆紛出。從起句的”千古風流人物“到”一時多少豪傑“再到”遙想公瑾當年“,視線不斷收束,最後聚焦定格在周瑜身上。然而寫周瑜卻不寫其大智大勇,只寫其儒雅風流的氣度。

不留意的人容易把”羽扇綸巾“看作是諸葛亮的代稱,因為諸葛亮的裝束素以羽扇綸巾著名。但在三國之時,這是儒將通常的裝束。宋人也多以”羽扇“代指周瑜,如戴復古《赤壁》詩云:”千載周公瑾,如其在目前。英風揮羽扇,烈火破樓船。“

蘇軾在這裡極言周瑜之儒雅淡定,但感情是複雜的。”故國“兩句便由周郎轉到自己。周瑜破曹之時年方三十四歲,而蘇軾寫作此詞時年已四十七歲。孔子曾說:”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蘇軾從周瑜的年輕有為,聯想到自己坎坷不遇,故有”多情應笑我“之句,語似輕淡,意卻沉鬱。但蘇軾畢竟是蘇軾,他不是一介悲悲慼慼的寒儒,而是參破世間寵辱的智者。所以他在察覺到自己的悲哀後,不是像南唐李煜那樣的沉溺苦海,自傷心志,而是把周瑜和自己都放在整個江山歷史之中進行觀照。在蘇軾看來,當年瀟灑從容、聲名蓋世的周瑜現今又如何呢?不是也被大浪淘盡了嗎。這樣一比,蘇軾便從悲哀中超脫了。”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和子由澠池懷舊》)。所以蘇軾在與周瑜作了一番比較後,雖然也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功業無法與周瑜媲美,但上升到整個人類的發展規律和普遍命運,雙方其實也沒有什麼大的差別。有了這樣深沉的思索,遂引出結句”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感慨。正如他在《西江月》詞中所說的那樣:”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消極悲觀不是人生的真諦,超脫飛揚才是生命的壯歌。既然人間世事恍如一夢,何妨將樽酒灑在江心明月的倒影之中,脫卻苦悶,從有限中玩味無限,讓精神獲得自由。其同期所作的《赤壁賦》於此說得更為清晰明斷:”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也。“這種超然遠想的文字,宛然是《莊子?齊物論》思想的翻版。但莊子以此迴避現實,蘇軾則以此超越現實。

黃州數年是蘇軾思想發生轉折的時期,也是他不斷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時期,他以此保全自己的岸然人格,也以此養護自己淳至的精神。這首《念奴嬌》詞及其作於同一時期的數篇詩文,都為我們透示了其中的端倪。

此詞自問世後,經歷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譽之者如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稱其”語意高妙,真古今絕唱“。貶之者如俞文豹《吹劍續錄》所云:”東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謳。因問:'我詞比柳七何如?'對曰:'柳郎中詞,只好合十七八女孩兒,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鐵板,唱'大江東去'。公為之絕倒。“幕士的言論表面上是從演唱風格上區分了柳、蘇二家詞風的不同,但暗含有對蘇詞悖離傳統詞風的揶揄。清代更有人認為此詞”平仄句調都不合格“(丁紹儀《聽秋聲館詞話》),朱彝尊《詞綜》並詳加辯證,亦可謂吹毛求疵者。

《念奴嬌》是蘇軾貶官黃州後的作品。蘇軾21歲中進士,30歲以前絕大部分時間過著書房生活,仕途坎坷,隨著北宋政治風浪,几上幾下。43歲(元豐二年)時因作詩諷刺新法,被捕下獄,出獄後貶官為黃州團練副使。這是個閒職,他在舊城營地闢畦耕種,遊歷訪古,政治上失意,滋長了他逃避現實和懷才不遇的思想情緒,但由於他豁達的胸懷,在祖國雄偉的江山和歷史風雲人物的激發下,借景抒情,寫下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名篇,此詞為其代表。

《念奴嬌》詞分上下兩闕。上闕詠赤壁,下闕懷周瑜,並懷古傷己,以自身感慨作結。 作者弔古傷懷,想古代豪傑,借古傳頌之英雄業績,思自己歷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業,壯志難酬,詞作抒發了他內心憂憤的情懷。

上闕詠赤壁,著重寫景,為描寫人物作烘托。前三句不僅寫出了大江的氣勢,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進來,表達了對英雄的嚮往之情。假借“人道是”以引出所詠的人物。“亂”“穿”“驚”“拍”“卷”等詞語的運用,精妙獨到地勾畫了古戰場的險要形勢,寫出了它的雄奇壯麗景象,從而為下片所追懷的赤壁大戰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環境氣氛。

下闕著重寫人,借對周瑜的仰慕,抒發自己功業無成的感慨。寫“小喬”在於烘托周瑜才華橫溢、意氣風發,突出人物的風姿,中間描寫周瑜的戰功意在反襯自己的年老無為。“多情”後幾句雖表達了傷感之情,但這種感情其實正是詞人不甘沉淪,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表現,仍不失英雄豪邁本色。

用豪壯的情調書寫胸中塊壘。

詩人是個曠達之人,儘管政治上失意,卻從未對生活失去信心。這首詞就是他這種複雜心情的集中反映,詞中雖然書寫失意,然而格調是豪壯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題作品顯然不同。詞作中的豪壯情調首先表現在對赤壁景物的描寫上。長江的非凡氣象,古戰場的險要形勢都給人以豪壯之感。周瑜的英姿與功業無不讓人豔羨。

烘托和映襯

這首詞中作者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卻從“千古風流人物”說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戰時的“多少豪傑”,最後才集中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詞中有兩種映襯:一種是實景和虛景相互映襯,另一種是周瑜的“雄姿英發”和作者的“早生華髮”相互映襯。

用“大江東去”四字來雄視千古,自古以來,無人超越。它極簡潔、質樸卻有氣象巨集大,聲勢極豪壯,並且富含哲理,把讀者帶到千古興亡的歷史氛圍之中,抒發了詩人對往昔英雄人物的無限懷念,這是其他詩人所無法比擬的。

《念奴嬌》一詞在寫作方法上的主要特點是結合寫景和懷古來抒發感情。如上半闋對赤壁的描寫和讚美,寓情於景,情景交融。下半闋刻畫周瑜形象傾注了作者對歷史英雄的敬仰。最後借“一樽還酹江月”表達自己的感慨。全詞意境開闊,感情奔放,語言也非常生動形象。

② 這首被譽為“千古絕唱”的名作,是宋詞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詞最傑出的代表。它寫於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七月,是蘇軾貶居黃州時遊黃風城外的赤壁磯時所作。

此詞對於一度盛行纏綿悱惻之風的北宋詞壇,具有振聾發聵的作用。

開篇即景抒情,時越古今,地跨萬里,把傾注不盡的大江與名高累世的歷史人物聯絡起來,佈置了一個極為廣闊而悠久的空間、時間背景。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洶湧奔騰,又使人想見風流 人物的卓犖氣概,並將讀者帶入歷史的沉思之中,喚起人們對人生的思索,氣勢恢巨集,筆大如 櫞。接著“故壘”兩句,點出這裡是傳說中的古赤壁戰場,借懷古以抒感。“人道是”,下筆 極有分寸。“周郎赤壁”,既是拍合詞題,又是為下闋緬懷公瑾預伏一筆。以下“亂石”三 句,集中描寫赤壁雄奇壯闊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亂地高插雲霄,洶湧的駭浪猛烈搏擊著江岸,滔滔的江流捲起千萬堆澎湃的雪浪。這種從不同角度而又訴諸於不同感覺的濃墨健筆的生動描寫,一掃平庸萎靡的氣氛,把讀者頓時帶進一個奔馬轟雷、驚心動魄的奇險境界,使人心胸為之開闊,精神為之振奮!煞拍二句,總束上文,帶起下片。“江山如畫”,這明白精切、脫口而出的讚美,是作者和讀者從以上藝術地提供的大自然的雄偉畫卷中自然得出的結論。

以上寫周郎活動的場所赤壁四周的景色,形聲兼備,富於動感,以驚心動魄的奇偉景觀,隱喻 周瑜的非凡氣概,併為眾多英雄人物的出場渲染氣氛,為下文的寫人、抒情作好鋪墊。

上片重在寫景,下片則由“遙想”領起五句,集中筆力塑造青年將領周瑜的形象。作者在歷史 事實的基礎上,挑選足以表現人物個性的素材,經過藝術集中、提煉和加工,從幾個方面把人 物刻畫得栩栩如生。據史載,建安三年,東吳孫策親自迎請二十四歲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 郎將”的職銜,並同他一齊攻取皖城。周瑜娶小喬,正在皖城戰役勝利之時,其後十年他才指揮了有名的赤壁之戰。

此處把十年間的事集中到一起,在寫赤壁之戰前,忽插入“小喬初嫁了”這一生活細節,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見出周瑜的丰姿瀟灑、韶華似錦、年輕有為,足以令人豔羨;同時也使人聯想到:贏得這次抗曹戰爭的勝利,乃是使東吳據有江東、發展勝利形勢的保證,否則難免出現如杜牧《赤壁》詩中所寫的“銅雀春深鎖二喬”的嚴重後果。這可使人意識到這次戰爭的重要意義。“雄姿英發,羽扇綸巾”,是從肖像儀態上描寫周瑜束裝儒雅,風度翩翩。綸巾,青絲帶頭巾,“葛巾毛扇”,是三國以來儒將常有的打份,著力刻畫其儀容裝束,正反映出作為指揮官的周瑜臨戰瀟灑從容,說明他對這次戰爭早已成竹在胸、穩操勝券。“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抓住了火攻水戰的特點,精切地概括了整個戰爭的勝利場景。詞中只用“灰飛煙滅”四字,就將曹軍的慘敗情景形容殆盡。

以下三句,由憑弔周郎而聯想到作者自身,表達了詞人壯志未酬的鬱憤和感慨。“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為倒裝句,實為“應笑我多情,早生華髮”。此句感慨身世,言生命短促,人生無常,深沉、痛切地發出了年華虛擲的悲嘆。“人生如夢”,抑鬱沉挫地表達了詞人對坎坷身世的無限感慨。“一尊還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鬱,是全詞餘音嫋嫋的尾聲。“酹”,即以酒灑地之意。

這首詞感慨古今,雄渾蒼涼,大氣磅礴,昂揚鬱勃,把人們帶入江山如畫、奇偉雄壯的景色和深邃無比的歷史沉思中,喚起讀者對人生的無限感慨和思索,融景物、人事感嘆、哲理於一體,給人以撼魂蕩魄的藝術力量。

③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起筆頗有氣勢,從長江著筆,巨大的空間;千古風流人物,廣闊的歷史時空,無數的英雄豪傑;將此二者聯絡起來,組成一個極為遼闊悠久的時空背景;浪淘盡,歷史長河的沖刷。是悲哀,也是一種通脫,通古今而觀之的氣度。

“故壘西邊,人道是周郎赤壁”:如果說前邊是一個氣勢非凡的大場景,那麼,此時出現的則是一個細緻精確的小場景,作為三國古戰場的赤壁究竟在何處,歷來眾說紛紜,但可以確定的是蘇東坡所寫之赤壁與歷史上赤壁之戰的赤壁絕非一處,對此,東坡有自知之明,因此在此處點出“周郎赤壁”在西。此句在文中作用極大,既拍合詞題,又為下闕緬懷周公瑾預伏一筆。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集中寫出赤壁雄奇壯闊的景色:陡峭的山崖散亂地高插雲霄,洶湧的駭浪猛烈地搏擊著江岸,滔滔的江流捲起千萬堆澎湃的雪浪。從不同角度而又訴諸於不同感覺的濃墨健筆的生動描寫,一掃平庸萎靡的氣氛,頓時把讀者帶進一個奔馬轟雷、驚心動魄的奇險境界,使人心胸為之開闊,精神為之振奮。

這首詞是元豐五年(1082)七月蘇軾謫居黃州時作。上片詠赤壁,下片懷周瑜,最後以自身感慨作結。起筆高唱入雲,氣勢足與“黃河之水天上來”相侔,而且詞境壯闊,在空間上與時間上都得到極度拓展。江山、歷史、人物一齊湧出,以萬古心胸引出懷古思緒。接著借“人道是”疑似之言,把江邊故壘和周郎赤壁掛上了鉤。“亂石崩雲” 三句正面寫赤壁景色, 驚心駭目。詞中把眼前的亂山大江寫得雄奇險峻,渲染出古戰場的氣氛和聲勢。對於周瑜,蘇軾特別激賞他少年功名,英氣勃勃。“小喬初嫁”看似閒筆,而且小喬初嫁周瑜在建安三年,遠在赤壁之戰前十年。特意插入這一句,更顯得周瑜少年英俊 ,春風得意。詞也因此豪放而不失風情,剛中有柔,與篇首“風流人物”相應。“羽扇綸巾”三句寫周瑜的戰功,也很特別。周瑜身為主將卻並非兵戎相見,而是羽扇便服,談筆風生。寫戰爭一點不渲染士馬金鼓的戰爭氣氛,只著筆於周瑜的從容瀟灑,指揮若定,這樣寫法更能突出他的風采和才能。蘇軾這一年四十七歲了,不但功業未成,反而待罪黃州,同三十左右就功成名就的周瑜相比,不禁深自感愧。壯麗江山,英雄業績,激起蘇軾爽邁奮發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內心苦悶和思想矛盾。故從懷古歸到傷己,自嘆“人間如夢”,舉杯同江上清風、山間明月一醉銷愁了。這首懷古詞兼有感奮和感傷兩重色彩,但篇末的感傷色彩掩蓋不了全詞的豪邁氣派。詞中寫江山形勝和英雄偉業,在蘇軾之前從未成功地出現過。因此這首《念奴嬌》歷來被看作蘇軾豪放詞的代表作。不但詞的氣象境界凌厲無前,而且大聲鏗鏘。

④蘇軾的詞,不論內容和形式,都不那麼拘於一格。有時放筆直書,便成為”曲子中縛不住“的”句讀不葺之詩“;有些從內容看也頗為平凡。正如泥沙俱下的長江大河,不是一道清澈流水。但正因如此,才能顯出江河的巨集大氣勢。人們可以如此這般地挑剔它,卻總是無法否定它。

蘇軾這首《念奴嬌》,無疑是宋詞中有數之作。立足點如此之高,寫歷史人物又如此精妙,不但詞壇罕見,在詩國也是不可多得的。

他一下筆就高視闊步,氣勢渾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細想萬千年來,歷史上出現過多少英雄人物,他們何嘗不煌赫一時,儼然是時代的驕子。誰不讚嘆他們的豪傑風流,誰不仰望他們的姿容風采!然而,”長江後浪推前浪“,隨著時光的不斷流逝,隨著新陳代謝的客觀規律,如今回頭一看,那些”風流人物“當年的業績,好像給長江浪花不斷淘洗,逐步淡漠,逐步褪色,終於,變成歷史的陳跡了。

”浪淘盡“──真是既有形象,更能傳神。但更重要的是作者一開頭就抓住歷史發展的規律,高度凝鍊地寫出歷史人物在歷史長河中所處的地位,真是”高屋建瓴“,先聲奪人。令人不能不驚歎。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上面已泛指”風流人物“,這裡就進一步提出”三國周郎“作為一篇的主腦,文章就由此生髮開去。

”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這是現場寫景,必不可少。一句說,亂石像崩墜的雲;一句說,驚濤像要把堤岸撕裂;由於亂石和驚濤搏鬥,無數浪花捲成了無數的雪堆,忽起忽落,此隱彼現,蔚為壯觀。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如畫“是從眼前景色得出的結論。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時俊傑之士。這長江,這赤壁,豈能不引起人們懷古的幽情?於是,由此便逗引出下面一大段感情的抒發了。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作者在這裡單獨提出周瑜來,作為此地的代表人物,不僅因為周瑜在赤壁之戰中是關鍵性人物,更含有藝術剪裁的需要在內。

請看,在”公瑾當年“後面忽然接上”小喬初嫁了“,然後再補上”雄姿英發“,真像在兩座懸崖之間,橫架一道獨木小橋,是險絕的事,又是使人歎絕的事。說它險絕,因為這裡原插不上小喬這個人物,如今硬插進去,似乎不大相稱。所以確是十分冒險的一筆。說它又使人歎絕,因為插上了這個人物,真能把周瑜的風流俊雅極有精神地描畫出來。從藝術角度來說,真乃傳神之筆。那風神搖之處,決不是用別的句子能夠飽滿地表現的。

”羽扇綸巾“──這四個字,充分顯示周瑜的風度閒雅,是”小喬初嫁了“的進一步勾勒和補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從這裡就轉入對個人身世的感慨。”故國神遊“,是說三國赤壁之戰和那些歷史人物,引起了自己許多感想──好象自己的靈魂向遠古遊歷了一番。”多情“,是嘲笑自己的自作多情。由於自作多情,難免要早生華髮(花白的頭髮),所以只好自我嘲笑一番了。在這裡,作者對自己無從建立功業,年紀又大了──對比起周瑜破曹時只有三十四歲,仍然只在赤壁磯頭懷古高歌,不能不很有感慨了。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於是只好曠達一番。反正,過去”如夢“,現在也是”如夢“,還是拿起酒杯,向江上明月澆奠,表示對它的敬意,也就算了。這裡用”如夢“,正好迴應開頭的”浪淘盡“。因為風流人物不過是”浪淘盡“,人間也不過”如夢"。又何必不曠達,又何必過分執著呢!這是蘇軾思想上長期潛伏著的、同現實世界表現離心傾向的一道暗流。階級的侷限如此,在他的一生中,常常無法避免而不時搏動著。

綜觀整首詞,說它很是昂揚積極,並不見得;可是它卻告訴我們,詞這個東西,絕不是隻能在酒邊花間做一名奴隸的。這就是一個重大的突破,也是劃時代的進展。

詞壇的新天地就是通過這些創作實踐,逐步發展並且擴大其領域的。蘇軾這首《念奴嬌》,正是一個卓越的開頭。至今為止,仍然象豐碑似地屹立在中國文學發展史的大道上。

此詞表達方式肆意大方。體現了以蘇軾為賭豪放派的表達維度。所以,此詞被譽為鐵琴銅琶。

念奴嬌 篇三

念奴嬌 赤壁懷古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能使學生了解詞的有關常識。 2. 熟記相關的作家作品。 3. 把握豪放詞的意境及特點。 4. 積累重要的實詞虛詞。

5、理解詞人複雜的心情,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在通讀品味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1、欣賞詞中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虛實結合的藝術特色。 2. 學習詞用典的貼切自然。 3. 掌握一些常用的鑑賞詩歌的方法。

4、通過解決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學生理解和鑑賞詞的能力。

【教學難點】

1、理解《念奴嬌》所抒發的壯志難酬的沉重感慨,尤其是對“人生如夢”的理解。

【教學方法】

《念奴嬌 赤壁懷古》上片以講授為主,用語言再現當時場面,引導學生去想象蘇軾登赤壁懷念英雄的情景,儘可能使其有如臨其境之感。下片以討論為主,啟發學生思維的火花,討論能更深入領會到諸如烘托借代等藝術手法,領悟到蘇軾用詞的精妙。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在中國古代文學的園地裡,唐宋詞是一塊芬芳絢麗的花圃。她以奼紫嫣紅、千姿百態的丰神,與唐詩爭奇,與元曲鬥妍。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一首豪放派代表人物蘇軾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

二、作者介紹

關於蘇軾,同學們都很熟悉。“一門父子,三學士,千古文章八大家。”“三學士”就是蘇洵、蘇軾、蘇轍,“八大家”中佔三家。蘇軾一生命運坎坷,但在文學上卻成就斐然。

蘇軾(1036—1101),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他的政治思想比較保守,宋神宗時,王安石當政,行新法,他極力反對,出任杭州等處地方官。又因作詩得罪朝廷,被捕入獄,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時,舊黨當權,召還為翰林學士;新黨再度秉政後,又貶惠州,遠徙瓊州,後死於常州。

《念奴嬌 赤壁懷古》是蘇軾謫居黃州遊赤壁時寫的。這時作者47歲,自覺功名事業還沒有成就,就借懷古以抒發自己的抱負。

三、朗讀全詞,疏通文義

1、教師範讀課文,正音。

2、學生反覆朗讀,並指名學生朗讀,教師指導。

3、補充注音、註釋。

檣qiáng

瑾jǐn

念奴嬌:詞牌名。後人還以《大江東去》、《大江東》、《酹江月》作為《念奴嬌》的代名。

風流人物:此處指傑出的英雄人物。

亂石:①陡峭不平的石壁。②群山。《釋名》:“山體曰石”。

小喬:吳國喬玄有兩個女兒,都美貌出眾,人稱“二喬”。“大喬”嫁給孫權的哥哥孫策,“小喬”嫁給周瑜。唐代詩人杜牧有“銅雀春深鎖二喬”的詩句,指的曹操築銅雀臺,打算滅吳後將“二喬”擄為己有的典故。

了:“初嫁了”就是剛嫁過去。

檣櫓:檣是船上的桅杆,櫓是搖船的工具。這裡是以區域性代全體的借代修辭方法,用檣櫓代全部戰船,再引申為整個水軍。有的本子作“強虜”或“狂虜”,那就直接指曹操的

軍隊了;灰飛煙滅:被焚燒成灰或煙飛散消逝掉,形容曹操的軍隊遭火攻後的慘敗。

江月:臨照在大江之上的月亮。 4. 根據註釋,讀懂詞意。

四、賞析詩詞

1、全班齊讀詩詞,體會詞的豪放風格。 2. 分析上闋

(1)詞的開篇營造了一種什麼樣的意境,有什麼作用?

解析:詞的開篇即地寫景,為英雄人物出場做鋪墊。開篇從滾滾東流的長江著筆,隨即用“浪淘盡”,把傾注不盡的大江與名高累世的歷史人物聯絡起來,佈置了一個廣闊而悠久的空間時間背景。它即使人看到大江的洶湧奔騰,又使人想見風流人物的卓越氣概,更可體味到作者兀立江岸憑弔勝地人才所誘發的起伏激盪的心潮,氣魄極大,筆力非凡。

(2)詞人為什麼要通過“人道是”來引出赤壁?

解析:詞人主要是借他人之口引出對古戰場的憑弔和對“風流人物”周瑜所建立的功業的讚美。

(3)詞人眼中的赤壁是怎樣的一幅圖景?

解析:詞人眼中的赤壁之景奇險雄偉。“亂”寫山石險怪,“穿”狀其高峭,“驚”寫水勢洶湧,“拍”狀水石相搏的情狀,“卷”狀浪花四濺、狂瀾奔騰的異景,“雪”則繪出波濤色彩,聲、色、態,無不逼真。這種從不同角度而又訴諸於不同感覺的濃墨健筆的生動描寫,一掃平庸委靡的氣氛,把讀者頓時帶進一個奔馬轟雷、驚心動魄的奇險境界,使人心胸為之開擴,精神為之振奮!

(4)“江山如畫”句有何作用?

解析:這一句承上啟下。它是一句明白通俗的精切、深邃的讚美詞,應是作者和讀者從以上藝術地提供的大自然的雄偉畫卷中自然而然地得出的結論。“三才者,天地人。”天時、地利,必然孕育和吸引無數出色的英雄,三國正是人才輩出的時代„„真可以說是“一時多少豪傑”。

3、分析下闋

(1)“遙想”至“檣櫓灰飛煙滅”集中寫周瑜的形象。詞人眼中的周瑜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解析:詞人眼中的周瑜是一個雄姿英發風流俊雅的英雄形象。“小喬初嫁了”以美人烘托英雄,寫盡周瑜的俊偉風姿,“羽扇綸巾”描寫他指揮若定的儒將風度,“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既寫了談笑自若的指揮神態,又概括了戰爭的勝利場景——一個卓異不凡、建功立業的英雄形象躍然而出。

(2)詞人寫周瑜,意在表達什麼意思?

解析:懷古是為了思今。詞人讚美周瑜意在抒發自己年將半百而功業無成的感慨。他是多麼渴望有如三國那樣的豪傑人物,來扭轉宋廷不景氣的現狀啊!這正是詞人緬懷周瑜的思想契機之所在。

(3)怎樣看待詞人所發出的人生概嘆?

解析:“故國神遊”承接上文,詞人由歷史回到現實,從懷古歸到傷己。因神遊赤壁而心念古人,由仰慕英雄而感傷自己,故而才有“多情應笑我”的情緒表達。而傷感又是對功業無成的無可奈何,所以,“人生如夢”兩句雖看似超脫,卻又帶著稍許的消極,使人感受到詞人思想上的矛盾。但是,“人生如夢”反過來看又可以激起人們對人生的追求,而這,才應是這首詞的理趣之所在。

五、課堂小結

詞人將寫景、詠史和抒情熔於一爐,全詞境界巨集大,風格豪放,卻也襯以諧婉之句,英俊將軍與妙齡美人相映生輝,昂奮豪情與感慨超曠的思緒迭相遞轉,做到了莊中含諧,直中有曲。特別是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氣魄和藝術力量塑造了一個英氣勃發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報國、壯懷難酬的感慨。蘇軾的這首《念奴嬌》為用詞體表達重大的社會題材,開拓了新的道路,在詞的創作上產生了重大影響。

六、隨堂練習

比較下面每組語句,說說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課文裡為什麼要採用(1)句。

A.(1)亂石穿空(2)巨石穿空

B. (1)捲起千堆雪(2)捲起千層浪

C 。 (1)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2)頃刻間,檣櫓灰飛煙滅

參考答案:A中的“亂”更寫出山崖的陡峭、散亂、怪險,“巨”則只見其大。B中 的“千堆雪”寫出波濤之狀、之色,“千層浪”則表現平常。C中的“談笑間”反映出作為指揮官的周瑜臨戰時的瀟灑從容、成竹在胸、指揮若定,而“頃刻間”則只表明了時間之短。

七、課下作業 (1)背誦這首詞。

(2)比較鑑賞:同是面對“赤壁”,不同的人會抒發不同的情感。試從內容及風格的角度將本詞與杜牧的《赤壁》和胡曾的《赤壁》進行比較。

①這裡選取的都是關於赤壁題材的作品。請在杜詩與胡詩中找出與蘇軾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中的“小喬初嫁了”及“檣櫓灰飛煙滅”對應的詩句。

②將下面概括風格的詞語,填入到蘇詞、杜詩、胡詩相應的詩詞中。 A. 盡抒豪情 B. 雄健剛勁 C. 委婉含蓄 D. 言辭警策 E. 氣勢奔放 F. 筆調詼諧

參考答案:

①前句(與小喬有關):杜詩中有“銅雀春深鎖二喬”,胡詩中有“烈火西焚魏帝旗”。

後句(與周瑜指揮赤壁之戰有關):杜詩中有“東風不與周郎便”,胡詩中有“交兵不假揮長劍”。

②蘇詞:A、E 杜詩:C、F 胡詩:B、D

《念奴嬌·赤壁懷古》原文 篇四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是豪放詞的代表作之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念奴嬌·赤壁懷古》原文,希望大家喜歡!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代: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譯文

大江浩浩蕩蕩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

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周瑜鏖戰的赤壁。

陡峭的石壁直聳雲天,如雷的驚濤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捲起千萬堆白雪。

雄壯的江山奇麗如圖畫,一時間湧現出多少英雄豪傑。

遙想當年的周瑜春風得意,絕代佳人小喬剛嫁給他,他英姿奮發豪氣滿懷。

手搖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強敵的戰船燒得灰飛煙滅。

我今日神遊當年的戰地,可笑我多情善感,過早地生出滿頭白髮。

人生猶如一場夢,且灑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註釋

⑴念奴嬌:詞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赤壁:此指黃州赤壁,一名“赤鼻磯”,在今湖北黃岡西。而三國古戰場的赤壁,文化界認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縣西北。

⑵大江:指長江。

⑶淘:沖洗,沖刷。

⑷風流人物:指傑出的歷史名人。

⑸故壘:過去遺留下來的營壘。

⑹周郎:指三國時吳國名將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為中郎將,掌管東吳重兵,吳中皆呼為“周郎”。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⑺雪:比喻浪花。

⑻遙想:形容想得很遠;回憶。

⑼小喬初嫁了(liǎo):《三國志·吳志·周瑜傳》載,周瑜從孫策攻皖,“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喬,本作“橋”。其時距赤壁之戰已經十年,此處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儻風流。

⑽雄姿英發(fā):謂周瑜體貌不凡,言談卓絕。英發,談吐不凡,見識卓越。

⑾羽扇綸(guān)巾:古代儒將的便裝打扮。羽扇,羽毛製成的扇子。綸巾,青絲製成的頭巾。

⑿檣櫓(qiánglǔ):這裡代指曹操的水軍戰船。檣,掛帆的桅杆。櫓,一種搖船的槳。“檣櫓”一作“強虜”,又作“檣虜”,又作“狂虜”。《宋集珍本叢刊》之《東坡樂府》,元延祐刻本,作“強虜”。延祐本原藏楊氏海源閣,歷經季振宜、顧廣圻、黃丕烈等名家收藏,卷首有黃丕烈題辭,述其源流甚詳,實今傳各版之祖。

⒀故國神遊:“神遊故國”的倒文。故國:這裡指舊地,當年的赤壁戰場。神遊:於想象、夢境中游歷。

⒁“多情”二句:“應笑我多情,早生華髮”的倒文。華髮(fà):花白的頭髮。

⒂一尊還(huán)酹(lè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澆在地上祭奠。這裡指灑酒酬月,寄託自己的感情。尊:通“樽”,酒杯。

⒃強虜:強大之敵,指曹軍。虜:對敵人的蔑稱。

《念奴嬌.追思焦裕祿》原文 篇五

《念奴嬌》是著名的詞牌,很多此詞人都偏愛這個詞牌。當今詞人也不例外,下面小編整理了一首《念奴嬌。追思焦裕祿》供大家參考。

《念奴嬌。追思焦裕祿》原文

念奴嬌,著名詞牌名之一,得名於唐代天寶年間的一個名叫念奴的歌伎,名篇有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該詞牌宜於抒寫豪邁感情。

《念奴嬌·追思焦裕祿》一詞最先發表在1990年7月16日的《福州晚報》上。上闋“追思”,以記敘為主,寫焦裕祿的功績,百姓對他的愛戴、緬懷,詩人對他的評價。下闋明志,以抒情為主,寫焦裕祿精神對詩人的影響,表達執政為民、造福百姓、恩澤萬眾的理想和巨集願。全詞深深表達了對焦裕祿的崇敬之情,以及詩人親民愛民,與大地山川、人民百姓相依為命的高尚情操,以及關心國家前途命運的赤子情懷。

《念奴嬌。追思焦裕祿》

中夜,讀《人民呼喚焦裕祿》一文,是時霽月如銀,文思縈繫……

魂飛萬里,盼歸來,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氣!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膽長如洗。路漫漫其修遠矣,兩袖清風來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

一九九〇·七·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