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精選

當前位置 /首頁/實用文/實用文精選/列表

影視文學研究多篇

影視文學研究多篇

影視文學研究 篇一

關鍵詞:影視文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6.071

生活在傳媒時代迅速發展的當今大學生,已經逐漸習慣了通過大眾文化傳媒中所表現出來的文化來觀察社會、瞭解社會,所以從影視作品中流露出來的思想觀念勢必會影響大學生的思想觀念。

1影視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作用分析

改革開放的深化,科技的迅猛發展,先進的採編播裝置也使影視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優秀影視作品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作用是十分明顯的。

1.1有利於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影視文化作品的生動性和觀賞性以及對受眾的視覺衝擊,已經遠遠超越傳統書籍。在這種情況下,主旋律影視作品也不像《地道戰》那種枯燥無味,相反,加上知名明星的鼎力加盟,集思想性和藝術性以及教育性為一體的當今主旋律影視作品如《集結號》已經大大提升了大學生的觀賞興趣。而這類作品中展現的祖國形象和英雄人物以及歷史沉重感對大學生的思想衝擊也越來越顯現,這種影視作品對大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無形中幫助了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愛國主義觀念,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念。

1.2有利於大學生吸收先進的思想文化

影視文化猶如一個世界型的圖書館,在這座巨大的圖書館裡,有大學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隨著現代資訊科技的進步,世界著名大學教師的授課視訊展現在世界各地,比如我國的《網易公開課》,大學生可以從中吸取世界各國著名大學裡教師的先進思想。這些思想不但節省了大學教師的時間並提升了高校的教學質量,而且可以提升大學生對世界的認識以及自己對人生價值的探索。

1.3有利於大學生形成樂觀的人生態度

當今大學生面對生活中的苦難往往出現悲觀厭世的心態,這種心態是萬萬不可取的。而影視作品如《奮鬥》中一群大學生畢業後努力找工作的積極心態能夠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活和工作態度,再如《我的青春誰做主》中的錢小樣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也對受眾大學生的人生態度影響較為深入。因此,當今社會中的此類影視作品對大學生健康心態的形成是有較大的積極作用的。

2影視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極作用分析

馬克思主義辯證法提醒我們,任何事物的作用都是一分為二的,影視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但有積極的作用,而且有消極的作用。因此,關於影視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極作用分析也是不可或缺的。

2.1影視作品監管不到位影響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

在中國,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完善造成了對影視作品的監管不到位。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才剛剛頒佈不到五年時間,電影產業才剛剛進入法制的軌道。但是,在文化日漸開放的今天,電影也日漸商業化,一些影視作品憑藉豪華的明星團隊和導演本人的影響力獲得了較高的票房。這類影視作品為了製造話題、吸引更高的票房,其中的暴力血腥、激情片段、虛幻的生活場景越來越多,對本來價值觀尚未穩定的大學生帶來了很大的衝擊。甚至有些影視作品直接傳遞“拜金主義”、製造虛幻生活假象的批判,一些成年人都對此難以免受影響,更何況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因此,此類影視作品會促進大學生物質主義和消費主義觀念的形成。

2.2國外不良影視作品會混亂大學生道德認知

近年來,移動網際網路迅速發展,據統計,中國手機網民超過7億。各種視訊APP軟體廣泛流傳,而作為主要使用群體的大學生並不能理智的判斷哪些視訊是可以觀賞的。特別是在監管不到位的情況下,大量國外影視作品湧入國內,一些明顯帶有文化霸權主義的影視作品對大學生思想道德觀念的發展較為不利,甚至混亂大學生的道德認知。如果任其發展,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的形成產生消極作用。

2.3沉迷影視作品不利於大學生人際關係的形成

“煲劇”會使大學生整天沉浸於影視作品之中,特別是一些虛無的影視作品,讓大學生沉浸在虛無的生活之中。長此以往,大學生就會形成人際關係冷漠、人際關係疏遠的現象,從而造成人際關係障礙,這與當今日益開放的社會是格格不入的。因為,日益開放的社會要求大學生應該能夠遊刃有餘的處理各種人際關係。所以,沉迷影視作品將十分不利於大學生人際關係的形成。

3影視文化衝擊下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經選擇

鑑於影視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和消極影響,高校教師只有加強策略的研究,才能更好的發揮影視文化的積極作用,防止影視文化的消極影響。具體路徑選擇如下:

3.1合理運用影視文化

隨著科技的發展與進步,資訊時代的到來已經極大的改變了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同樣,高校的教學方式和手段也被改變了,特別是思想政治理論的教學工作。那麼,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堂如果能最大化的借力資訊化的積極功能將有力的推動思想政治理論的教學工作。學生也能通過藉助大眾媒介獲取越來越多的正能量,他們的政治覺悟和素養也能由此提升。所以,合理運用影視文化將大大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2強化大學生道德倫理教育

強化大學生道德倫理教育,抵制腐朽思想與生活方式刻不容緩,高校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有針對性的方案對大學生進行道德倫理教育,引導學生理性認識影視作品的文化背景和前提條件,使學生認識到道德倫理的重要性,全面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立志成才,增強學生抵制大眾文化不良影響的能力,提高學生正確處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之間關係的能力。

3.3優化課堂學習內容

影視文學研究 篇二

[關鍵詞] 西方電影;文學;關係

一、電影與文學的關係

文學是文字思維的領域,電影是視聽思維的陣地,二者看似互不相關,但是電影自誕生之日起並且一直受到文學作品的影響。我們也發現最優秀和最有影響的影視劇,大多出自文學改編和作家改編。那麼,文學具有哪些優勢,使得它成為影視創作中不可或缺的資源?首先,文學對影視的貢獻之一在於它的故事性。眾所周知,故事性是影視劇的核心。影視劇要用故事的藝術性、情節的嚴密性,生動鮮明地將故事要素以視聽的敘事方式呈現給觀眾。而文學作品在敘事方面與影視創作有著相通之處。其次,文學對影視創作的貢獻在於它為影視劇提供了人物素材。文學作品以或是虛構、或是真實刻畫現實主義的人物的形式對人物進行塑造,這與影視劇創作人物形象的訴求一致。影視劇中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通常都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讓人過目不忘,久久回味。再有,文學作品的語言對於影視創作也是一個重要的來源。文學的語言由描寫語言、心理語言和對話語言組成,影視創作通過鏡頭和畫面來取代文學作品中的描寫語言,但是生動並富有特色的心理語言和對話語言在影視製作中通常會被保留和利用。由此看來,電影源於文學,文學造就電影,甚至一些影視評論者認為“電影是文學的”。

二、西方文學在影片製作中的體現

西方電影的文學源泉來自於西方文學。西方文學有兩大源頭:古希臘羅馬文學和以《聖經》為代表的古猶太文學,兩者對西方文學產生了深刻、全面的影響。

古希臘文學產生於公元前8~5世紀,其主要成就在於詩歌和戲劇。荷馬的兩部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是古代詩歌的傑出代表,電影《木馬屠城記》就是根據《伊利亞特》改編的反映古代特洛伊戰爭的經典之作。而取材於神話的悲劇則是古希臘羅馬文學的頂峰,索福克勒斯的悲劇《俄狄浦斯王》更是皇冠上最耀眼的一顆明珠。電影《瑪蓮娜》中,一個西西里島的青春期男孩講述了一段美麗又殘酷的初戀故事。真正優秀的電影總有著豐富的意蘊,不盡的解讀空間,《瑪蓮娜》也不例外。在這個有著純淨風景的世外桃源般的小島上,在一群活出了人類各種原罪的小鎮居民中,沉澱著《聖經》帶給電影作品的想象力。眾所周知,《聖經》作為基督教的經典,對世界各民族尤其是歐洲文學藝術產生了無可比擬的深遠影響。《聖經》的敘述與意象遍佈歐洲文學藝術的各個角落,如果沒有《聖經》,一部西方文學史要重新編撰。歐美各國幾乎所有重要詩人、作家都與《聖經》中的觀念和意象緊密相關。而《瑪蓮娜》的導演託納託雷正是出自義大利這一有著深厚的基督教傳統的國家。因此,若在《聖經》的觀照中來審視這部電影,用來自《聖經》中的原始意象解讀這部電影的人物與敘述模式,能使這部名片的內涵得到更清晰的闡釋。這一時期的戲劇除悲劇還有喜劇,最優秀的是阿里斯朵芬的《阿卡奈人》等。古羅馬文學主要繼承希臘文學而逐漸發展起來,在戲劇、史詩、小說、神話、散文、文藝理論等方面均取得巨大成就。

《聖經》由《舊約全書》和《新約全書》組成,合稱《新舊約全書》,與古希臘羅馬文學一道形成了西方文學與文化的兩大源頭。

5世紀,日耳曼人對羅馬帝國的入侵改變並重繪了歐洲的版圖,也給西方文化和文學帶來了無窮的災難。他們的無知和野蠻一時間使歐洲的歷史倒退了幾百年。羅馬帝國衰亡,歐洲歷史進入了漫長、黑暗的中世紀。基督教會在政治、文化、藝術等領域佔絕對統治地位,教會文學成了正統文學。這一時期的文學形式主要有宗教文學、英雄史詩、騎士文學和城市文學。例如,美國電影《埃及豔后》,反映了“奧古斯都”時期的歷史:愷撒與埃及豔后之間的浪漫愛情,愷撒的被刺,屋大維對埃及的征服。影片中埃及豔后極具民族特徵的美豔、華貴與獅身人面像相映襯的巨集大場面,使它成為一部世界經典之作。另外,一部《加勒比海盜》成功地反映出該時代諸多的騎士文學特徵。作為電影中兩位男主角之一的威廉•特納因其社會身份的矛盾,在內心深處有成為騎士的願望。通過威廉的行為分析,可以得知威廉具備騎士的多項特徵。具體來說,威廉具備謙遜文雅、英勇正義、保護弱者等騎士應該具備的精神。同時,以這種精神作為指導,威廉的行為也符合騎士行為的準則。從威廉參與的戰鬥的特徵來看,導演有意突出了“騎士比武”這一模式,而電影的主題也和騎士文學關於冒險和考驗的主題一脈相承。綜上可以發現《加勒比海盜》具有濃厚的騎士文學色彩。這一時期還有《神曲》《羅蘭之歌》《貝奧武甫》《亞瑟王之死》《坎特伯雷故事集》等代表作品。西班牙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開了西方現代小說的先河。作為對中世紀黑暗的封建專制和神權統治的反抗、復興古典主義、張揚人文主義精神的文藝復興運動,於十五六世紀在義大利興起。這一運動的到來標誌著歐洲文學繼古典文學之後的又一高峰,使西方文化經歷了空前的變化。它提倡以人為本,反對以神為本,使長期被禁錮的人的與生俱來的品質和特性得到解放。解放人、解放思想、以人為中心是文藝復興的主張。文藝復興時期文學巨匠眾多,成就輝煌。義大利的文學三巨頭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西班牙的塞萬提斯,英國的莎士比亞等最偉大的代表作家將這一運動推向了最高峰。銀幕上的莎劇,光是無聲電影時期就有近400部影片,電影進入有聲時期後,也有近50部莎劇改編片。1955年美國在電視上播出勞倫斯•奧立弗主演的《理查三世》,一夜之間的√本站★√觀眾,就超過了這齣戲當年首次演出以來在英國劇院中看過它的觀眾的總和。據估計,這次觀眾達6 250萬人之多。《羅密歐與朱麗葉》被19次搬上銀幕。據不完全統計,已有三部《奧賽羅》的有聲片,兩部《哈姆萊特》(再加上一部由英國克里斯托費•普呂默主演的英國電視片),兩部《李爾王》。第一部莎士比亞影片是1899年赫伯特•比爾博姆•特里爵士扮演約翰王簽署《大》的一個簡短記錄,拍攝於倫敦堤岸上。1929年,瑪麗•壁克馥和道格拉┧•範朋克在《馴悍記》中扮演凱瑟麗娜和彼特魯喬,該片發行了無聲和有聲兩種版本。從莎士比亞的全方位傳播不難看出,處於不同的異質文學圈和不同的藝術形式之間的人和群體的社會化,很難設想不需要經過文學傳播來進行。

17世紀後期西方文學進入了新古典主義時期。古典主義興起於法國並取得輝煌成就,產生了偉大的劇作家莫里哀、拉辛;18世紀在英國聲勢浩大,出現了以蒲柏為首的古典主義派。古典主義繼承古希臘羅馬的古典主義精神,在思想方面表現、闡述啟蒙運動的影響。並與19世紀浪漫主義喊出了“打倒古典主義”的口號。19世紀上半葉,歐洲各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浪漫主義運動。浪漫主義反對古典主義的刻板保守的唯理論以及各種思想束縛,在文學創作方面提倡作家情感的自由表達、豐富想象力的馳騁、個性主義、平等主義、迴歸大自然等。浪漫主義起源於德國,是德國狂飆運動、法國大革命、歐洲民主運動發展的結果,然後迅速席捲歐洲其他各國,如法國、英國、西班牙等,並於19世紀30年代進入美國。新英格蘭超驗主義是美國浪漫主義的高潮階段。浪漫主義的最高成就在詩歌領域,最偉大的詩人有德國的歌德,英國的華茲華斯、柯勒律治、拜倫、雪萊,美國的惠特曼,等等。小說、童話、散文也是浪漫主義作家的創作體裁,如小仲馬的《茶花女》,讚揚了美好純真的愛情,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等級制度;維克多•雨果的《巴黎聖母院》和《悲慘世界》,具有明顯的反封建社會的官僚作風的傾向。根據這幾部浪漫主義傑作改編的同名影片是對浪漫主義文學作品的鮮明體現。

19世紀後半葉是現實主義的輝煌時期。18世紀後半葉現實主義崛起於法國後迅速在歐洲各國掀起高潮,取代了浪漫主義,直到20世紀七年級直領導西方文流。現實主義是應資本主義社會高度發展引起的貧富差距懸殊、下層人民生活狀況惡化的真實反映的必需而產生的,因此在藝術上高度強調“真實”,反對浪漫主義的盲目樂觀、自欺欺人的“想象的謊言”,即對現實的歪曲、粉飾和逃避。天才巨匠巴爾扎克、福樓拜、狄更斯、馬克•吐溫、艾米莉•勃朗特及他們的鉅作是這一運動永遠的豐碑。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一起將西方文學推向了超過前兩個的第三個高潮。根據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呼嘯山莊》改編的同名電影,通過家族間的衝突反映了不平等的社會制度所造成的人的畸形心理和悲劇。

20世紀是現代主義的世紀。流派紛呈,各領。超現實主義、象徵主義、存在主義、表現主義、意識流、黑色幽默、荒誕派戲劇等登上了藝術舞臺。60至70年代的後現代主義則真實地變現了現代社會人的困惑、孤獨、異化感和無奈及生活的荒謬、無目的、無意義。影片《兒子與情人》(1960)是根據現實主義作家勞倫斯的小說改編的,描述了主人公因為“戀母情結”而經歷的精神困惑,也深刻揭示了產生這種不正常心理的社會根源,即莫里爾夫婦的婚姻悲劇,展示了煤礦工人的悲慘生活,具有強烈的社會批判意義。另外,有著“美國悲劇之父”之稱的奧尼爾的作品中,大多數人物或被謀殺、或自殺、或以其他形式死亡。他的作品《毛猿》被搬上銀幕,敘事手法兼用象徵主義、表現主義和現實主義的手法,變現主人公尋找自我、歸屬的悲劇結局,突出了現代社會人的異化感和無歸屬感這一主題。

三、文學作品電影化原則

文學作品的創作與影視劇的製作目的有相同之處,都是要對社會不同階段下的人物的生活方式、精神生存狀態進行展現。文學一直源源不斷地為電影提供取之不盡的素材,為文學作品電影化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因此我們可以斷言文學作品與電影製作的聯絡在今後會表現得更加明顯和突出。我們也支援將文學作品電影化的做法。在這一問題上,我們要堅持“忠實於原著”為主要原則,但這並不意味著影視製作者一味追求忠實於原著,而忽略了影視劇製作的特點。我們可以借鑑前蘇聯電影《戰爭與和平》製作中的理念,這部影片的導演邦達爾丘克認為文學作品改編為電影時,關鍵的是儘可能地將原文學作品中原汁原味的思想、主題、人物性格展現到銀幕上,同時也不失影視藝術元素的使用。這就為電影文學改編者的文學素養和影視製作能力提出了要求和挑戰。但是我們也看到,電影與文學作品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文學作品的電影化對二者來說是一個雙贏的結合,這種結合能夠讓文學和電影都成為真正的、廣泛的、大眾的藝術。

[參考文獻]

[1] 李曉靈。影象時代的電影:文學的終結與再生[J].電影文學,2008(01).

[2] 張曉雲。莎士比亞和人類文化生活[M]//張泗陽。莎士比亞的三重戲劇:研究•演出•教學。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

影視文學研究 篇三

[關鍵詞]韓劇;群體心理;偶像崇拜;期待視野;接受美學

韓國自1998年提出“文化立國”政策以來,力爭把韓國文化以商業化形式推向世界,在它所有國際化的文化產業中,影視劇無疑是其中最為重要的文化產業之一。韓國影視劇受眾意識很強,注重對受眾接受心理的分析和研究,具有較強的文化針對性。因為這不僅影響到作品世界範圍內的推廣程度,同時也對影視作品的再生產產生了重要影響。正如法國象徵派詩人瓦萊利在他的文章當中引證的那句格言:“僅僅對一個人有價值的東西是沒有價值的……這是文學的鐵的規律。”一部成功的影視作品不僅能夠對部分受眾群體產生審美影響,同時它也應該具有更為普世的價值觀,從藝術上說,它需要精神上的昇華進而實現對大多數人產生價值影響的可能性;從商業角度上說,具有普世價值觀的作品能夠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韓國影視作品能夠在中國產生巨大影響正是源於這種具有普世性的價值觀念,尤其是針對性的商業運作策略,即針對中國市場進行合理的價值判斷,深入分析中國當代觀眾的審美特徵,尤其是對作為受眾主體的中國青年群體的深入心理分析。因為韓流的主要傳播者集中於青年群體,他們往往會引領潮流,影響“韓流”在中國的發展方向。因此對群體層級心理的分析也是我們研究“韓流”文化的重要命題。

一、中國青年群體心理與

韓劇審美文化的無縫對接

新世紀以來,中國青年擁有自己特殊的社會文化環境,這是一個文化多元,思想活躍,且在中西方文化不斷碰撞中日益融合的時代,青年人的審美心理正是在這種社會文化條件下成長與嬗變的。因此,新世紀中國青年群體的審美形態不僅具有一般社會主體審美的共性,還擁有自身的獨特性。青年正處於人生最為激烈的年紀,他們的身體素質日趨完善,各種機能也處於充分成熟的高峰階段,他們感官敏銳,思維敏捷,精力旺盛,對各種知識、經驗和事物有著較強的接受能力,尤其對於新事物易於產生高峰體驗。在當今科技、資訊爆發式發展的時代,各種新經驗撲面而來,“瞬間”“斷裂”式心理體驗日漸充斥我們的日常生活,同時現代機械複製藝術也日益呈現出驚顫式藝術體驗特徵。因為“機械複製時代藝術的總體性規定就是震驚。在本雅明看來,震驚是一種現代體驗,它和社會的急劇變化以及層出不窮地湧現有關,人們對此缺乏準備,因此產生了震驚”[1]。由此我們可以認定震驚是“現代都市生活無法予奪的特徵”[2]。面對現代各類新潮的帶有驚顫體驗色彩的瞬間藝術,很多人無所適從,很難在第一時間快速接受、消化這種藝術驚顫。就這一點而言,青年群體無疑走在時代的前列,他們追新逐異、張揚個性,高比例地擁有這種消化能力。

在消費主義氾濫的當下,對於瞬間藝術的快餐式需求為文化經濟開闢出新的商機,同時對於驚顫體驗的審美需求、消化能力的群體分析顯得極為重要,它能指導生產者具有針對性地進行生產活動。文化消費作為消費主義最為重要的一環表現得尤其明顯,只有尋找到對應群體才能使文化消費活動得以達成。韓劇作為一種文化消費產品,只有在對應群體的消費過程中才能使其商業價值與藝術價值最大化。而青年群體無疑是其最好的一個接受群體,二者間在審美形態上具有一定的內在關聯性。

比如想象生活方式的內在關聯性。青年群體因生理年齡的關係更為關注愛情、婚姻、家庭、浪漫等關鍵詞,他們對未來的浪漫情懷、美好幻想在與時間的對峙中不斷破滅,但內心的期盼卻與日俱增,於是藝術上懷舊式的精神彌合功能顯得尤為重要,而韓劇無疑是這一精神彌合的最好填補品。韓劇多數以親情、愛情、友情作為主題,極大迎合了青年人的浪漫情懷與愛情想象。韓劇中的愛情帶有較強的烏托邦色彩,它經常超越現實生活中難以逾越的階級與門第觀念,男女主人公能夠超越身份地位、工作優劣、出身背景等問題,表現出“為愛而愛”的純藝術愛情觀。同時家庭倫理秩序也表現出難得的完整與健康,比如《澡堂老闆家的男人》等,它令人在欣賞過程中能夠暫時忘卻現代社會家庭倫理秩序的崩敗,其溫馨的精神氣質也與普遍具有人文精神的青年群體內在暗合。

同時對現代時尚元素追求的共通性方面。韓劇融入了當下最為典型的時尚元素,在郎才女貌的傳統模式與現代都市潘磕嫦女神的傳奇模式中,將現代消費主義文化觀念進行巧妙嫁接。加之服飾的優雅美觀,俊男靚女的演員陣容,貴族化的生活方式等,這種資產階級與中產階級的審美定位輕易地捕獲了中國青年人。我們甚至可以說這是一場爭奪審美定位權的鬥爭。但就目前情況而言韓劇全面獲勝,不僅韓劇中的人物裝扮受到青年群體的追捧,甚至唯美的鏡頭畫面,悠揚婉轉的背景音樂,舒適安逸的生活方式等,都刺激著青年人的審美視覺,使其形成一種內在契合與外在整合。

二、偶像崇拜心理與偶像塑造的功能性互動關係

青年人在尋找自身價值、探尋社會定位的過程中,不斷通過對周圍環境的感知實現自我評價,並與理想中的自己進行比對,以便更好地完善自己。在這樣的心理活動下,就需要一個參照物來與自身進行對比,或者有一個自己的模仿物件。[3]青年人偶像崇拜心理的生成是一個重要的研究命題,作為一種知識的接受、傳播、創造的最為龐大的社會群體,他們能夠直接體現世界觀、價值觀、美學觀的偶像崇拜活動,一直以來都是學界與社會關注的問題。

根據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在兒童時期人們的崇拜物件一般是自己的父母,尤其表現為對異性的崇拜,更有甚者以父母之異性者作為“”物件,即“戀父情結”與“戀母情結”。例如:男孩會嫉妒父親擁有母親,並且會模仿父親愛護母親的行為;女孩會對自己的父親有種高大、安全的依賴和崇拜。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心智的成熟,個體增強的慾望衝動不僅停留在父母身上,更會轉移到父母以外的人,從而彌補情感上因擺脫父母的依賴而產生的空虛感。尤其是隨著知識的積累、視野的擴充套件,青年人的自我意識及脫離母體意識增強,一個穩定符合個體審美需求的審美物件開始形成,而那些具有社會影響力,被大多數同齡人所認可的人物便會成為青年人的崇拜偶像。

青年人的崇拜物件大都具有同質性特徵,一般都具有美麗的外貌、優雅的氣質、獨特的個性、高尚的品質、優質的生活等帶有資產階級消費色彩與中產階級的審美想象。因為接受者的肯定性反應對一部影視劇具有一定的約束力,韓劇正是在分析受眾群體審美心理的基礎上建構作品,韓劇突出的審美氾濫的特徵迎合了青年群體的審美需求。高爾基曾說過:“藝術的精神就是力求用詞句、色彩、聲音把你心中所美好的東西,把人身上所有的最珍貴的東西――高尚的、自豪的、優美的東西都體現出來。”[4]那些具有典型意義的形象才具有審美價值,正是基於此韓劇塑造了一批接近完美的人物形象,比如《女主播的故事》中的甄善美,名字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道德前置性與現實指向感,真誠、善良、美麗、寬容、嚴己寬人、捨己為人等,可以說傳統社會的倫理美德被集中、放大,彰顯成一種“女神”形象。而這一理想化的典型人物形象迎合了青年人的審美崇拜,成為他們擺脫父母的“移情”替代品。這種新的情感依託也成為他們能夠接受的另外一種表現獨立自我的形式。

除此之外,大眾傳媒的宣傳作用也為青年人的偶像崇拜推波助瀾。進入大學階段的青年人,他們擁有著比高中時期更為充足的時間接觸影視和網路,不論是電視、電腦,還是各種報紙雜誌,都涵蓋著大量的娛樂資訊和明星新聞。部分媒體過度關注韓劇明星,甚至為了迎合青年人的追星需求,大量報道明星的最新動向和挖掘他們的私生活,迎合了青年人對明星的好奇心和關注度,為他們的偶像崇拜提供了多重途徑。

三、期待視野與韓劇的審美傾向

根據接受美學理論,文藝不是一種指向作為客體的物的世界的物件性活動,而是一種處理作為主體的人與人之間關係,溝通人與人之間的思想感情和認識的一種“人際交流活動”。[5]接受美學創始人姚斯認為,任何一位讀者在閱讀具體的作品之前,處於一種先在理解或先在知識的狀態。文學作品的意義生成都是接受者的先在視野與文字互動作用的過程,沒有這種先在理解與先在知識,任何新東西都不可能為經驗所接受。這種先在理解就是文學的期待視野。簡言之,期待視野意即由接受主體或主體間的先在理解形成的,指向本文及本文創造的預期結構。[6]因此作品能否被受眾認同和接受,關鍵在於它是否符合受眾的“期待視野”。正如接受美學創始人堯斯所說:“在作者、作品、讀者這個三角形中,讀者(受眾)不是被動的一端、一連串反應,他本身還是形成歷史的一種力量。”即當作品與受眾在一定時代背景、社會環境、文化積澱、生活經歷、性格氣質等因素共同制約下形成一種審美契合,達到同質同構而被人們接受。

對於韓劇觀眾在尚未接觸之前已經具備了一種先在視野。韓劇在進入中國市場時大眾文化已經迅速興起,那些與網路同時成長的青年群體從精神空間到話語方式,從知識結構到外在裝飾,已經基本“網路化”。可以說,以現代傳媒為傳播基礎綜合各種流行元素構建起來的大眾文化,是理解韓劇最為直觀重要的當下視野。同時韓國與中國同處於東亞地區,兩國之間既有各自的文化特色,又有共同的文化根源。韓國作為中國的一個鄰國,深受中國儒家文化影響,屬於“重人倫、重道德、尚禮儀”的一個國家,韓國與中國在文化根基、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審美情趣上都有很大的相似點,所以韓劇容易使中國青年產生較強的心理認同感。

姚斯指出:“一部文學作品在其出現的歷史時刻,對它的第一讀者的期待視野是滿足、超越、失望或反駁, 這種方法明顯地提供了一個決定其審美價值的尺度。期待視野與作品間的距離, 熟識的先在審美經驗與新作品的接受所需求的‘視野的變化’之間的距離, 決定著文學作品的藝術特性。”[7]不同的受眾群體有著獨立的審美趣味、情感傾向和人生追求,從而形成不同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各種不同的接受群體在生活方式的差異是其顯著的標誌,它構成不同群體對電視傳播的不同期待。青年人作為韓劇的一個龐大接受群體,他們的期待視野不僅決定著對韓劇節目的選擇,同樣也決定著韓劇傳播發生影響的可能性。

期待視野的形成與受眾群體的文化水平和生理機制有一定的聯絡。受眾群體由於受文化高低程度和個人的文化素質修養限制,他們在選擇影視節目的內容和價值觀念都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新世紀中國青年人大多擁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因此該群體更願意選擇那些感情細膩、層次和領域較高的影視節目。文化程度的深淺影響著人們的心理需求,決定著觀眾的期待視野。在生理機制方面青年群體中的女性觀眾往往期待細緻入微的情感感受,男性觀眾則會更期待粗獷不羈的情感宣洩。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了《我的野蠻女友》中的情感微變,《極限特工》中的快意恩仇。韓國影視劇正是結合了這些影響受眾期待視野的審美因素,從廣大受眾群體的角度出發來選材編排影視劇,正是與青年群體的期待視野相契合。

[參考文獻]

[1] 周憲。20世紀西方美學[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153.

[2] [美]理查德・沃林。瓦爾特・本雅明:救贖美學[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232.

[3] 沈明泓。青年偶像崇拜心理透視[J].烏魯木齊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4(03).

[4] [俄]高爾基。文學書簡[M].曹葆華,渠建明,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133.

[5] 李家君。論中國觀眾對韓國電視劇接受與審美愉悅性[J].瀋陽農業大學學報,2006(02).

影視文學研究 篇四

關鍵詞:多模態語言體驗 語言習得 英文電影 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H31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005-03

1 引言

語言是通過體驗而習得的,外語學習雖然安排在學校正規課程教學的框架下,但也遵循語言習得的規律。外語學習需要足夠的語言體驗的機會和實踐鍛鍊的過程,需要學生全方位、多模態的接觸語言,運用語言,從而形成該語言的概念系統。我國的外語教學中,學生接觸外語情景的機會不多,大部分時間都主要用於正規教材的學習,即便有語言的應用練習,也屬於“控制”或“半控制”式結構。這使得通過教材英語學習後,很多學生的語言多屬正式語體,難以用於真實的交際語境。例如,很多學生在見面問候時會說“How do you do”或“How are you”,卻不知英語本族語者在生活中較少使用這樣過於正式的表達。因此,在正規教材學習外,學生需要了解真實語境中語言的選擇和應用。實際上,語言交際本身就涉及到聲音、文字和動態的交際語境,是一種多模態的人際互動過程。因此,要學會一門外語,就必須形成理解、處理和應用多模態媒介進行交際的能力。在這一方面,英文電影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多模態交際視角出發,電影本身就是一種多模態語篇,是交際行為的典型體現,是英語口語、寫作輸出所不可或缺的語料範本和話題來源。近年來,運用電影進行外語教學研究不少,例如原版電影在文化教學、聽說教學中的應用等,但從多模態語言體驗的視角對英文電影教學的研究還為數不多。本文將從多模態語言體驗的視角對英文電影對於語言習得的價值進行研究,並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以對如何應用英文電影進行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2 多模態的語言體驗與語言習得

多模態(multimodality)是人類生活的一種普遍內在的特徵,是符號學、交際學研究的重要理論。所謂多模態是指運用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覺,通過聲音、影象、語言、動作等多種手段和符號進行交際和構建話語[1]。國外對多模態語言的研究興起於20世紀90年代,主要集中在多模態話語的層面,研究者從互動社會學、認知科學、文體學和功能符號學等視角對話語意義的建構進行研究,形成了很多成果。實際上, Halliday等學者早就意識到多模態話語的存在,認為除了語言符號,人們還有許多表達意義的方法,如音樂、舞蹈、繪畫、雕塑等[2]。多模態研究的開創者Kress認為,所有的模態,包括視覺、姿態、動作等,都像語言一樣,在使用過程中形成了社會資源的模態[3]。這種語言交際和人類社會生活的多模態性也是人習得語言的重要特徵。考察兒童母語習得的過程,不難發現,兒童習得母語即包括了語音、事體以及語境中的所有因素,涉及人的表情、肢體語言等等。正是基於對這些模態的綜合體驗,兒童迅速建立了世界與語言的關係,掌握了語言的自由表達,習得自己的母語。因此,必須承認,語言習得需要多模態的輸入與輸出的體驗,以內化語言結構與意義的關聯。單純依靠靜態的語音或文字材料,語言習得將被侷限於靜態、片面的理解層面,只有通過適應交際語境下的多模態話語資訊,才能有對語言實際運用的全面把握。語言知識、語境知識、語用知識才能潛移默化地轉化為習得,成為自然的、自由的語言能力。對二語習得來說,同母語習得一樣,學習者需要有足夠的體驗,並且是多模態的體驗,才能有對語言理解和使用的全面把握。傳統的外語教學主要集中在對正式的語言結構、語法的學習,忽視了動態的語言使用實踐和語言體驗的多模態特徵,這使很多學生儘管掌握了系統的語言知識,形成了一定的句法表達能力,卻難以適應真實的交際需求。單純印刷的文字僅僅是模態的一種,隨著數字科技的發展,其它的模態如影象、音樂、視訊等都進入了教育視野[4],近年來,隨著多媒體、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 世界越來越呈現出交際多元化、多模態的特點。在此形勢下,外語學習必須打破傳統,積極與技術相融合,走進多模態的語言世界,通過文字、聲音、圖形和視訊的立體化方式來實施教學實踐活動。

3 多模態語言體驗視角下的英文電影與英語教學

電影是一個國家文化的重要載體,是這一國家的價值觀、世界觀的重要表現,也是外語學習的“活”的資源。作為一種大眾藝術形式,電影綜合了聽覺、視覺和文字等資訊模態,以故事情節為線索,把語言的語音、詞彙、句子在具體語境中生動有效地組合起來,給人們提供了一種真實、直觀和多模態的交際場景,並且把語言的使用納入了具體的文化環境。因此,對英語學習而言,電影是語言輸入與輸出體驗不可或缺的資源。英文電影教學不但可以讓學生獲得地道、自然的輸入,也能讓學習者較直觀地理解人物的情感、社會文化、價值觀念等多方面內容,從而更好地理解語言是如何在語境中被應用的。電影有一般的語言形式和語言使用的範本作用,儘管電影的語言不是英語學習純粹的正式文字,但其動態性、生活化的特點又正是教材所欠缺的,是正規的英語學習之外必不可少的補充。當前,隨著技術的不斷髮展,影象時代的到來,特別是影象在媒體、教育和兒童文化中的大量生產,使我們無法忽略多模態的話語[5],而電影恰恰提供了理解多模態話語的便捷模式。原版英語電影涵蓋的語言、文化的內容以多模態的形式立體化地呈現出來,為學習者提供了一個豐富的、動態的語境。從多模態的角度出發,英文原版電影是一種名副其實的多模態語篇交際模式,這些模態對應著語言習得中的語音、語用、語境和應用的綜合系統,對於缺少目的語語言環境的英語外語教學、學習和課外語言體驗具有重要的價值。英文原版電影中,多模態的音樂、影象、視訊以及及其他視覺符號都在交際中動態地與文字元號一起參與了話語意義的建構。這種話語形式遠比單純的英語課堂教學和課堂內的話語組合生動、豐富和深刻。伴隨著劇中人物的手勢、動作、話語的音調等,英語的使用原則,包括顯性和隱性的知識都能被學習者深刻地理會、體驗。多模態語言體驗視角下,外語教學必須重視語言的多模態特徵,並基於此幫助學習者形成綜合應用能力,因而應當提倡使用文字、圖片、影像、副語言等多種模態的語言體驗,提高學生的語言整合能力,使其身置其中,潛移默化地體驗語言,內化機構,從而有效習得語言。

4 多模態語言體驗視角下英文電影教學的應用策略

通過數字媒體技術,建構由聲音、影象、視訊、互動參與為一體的多模態教學是當前外語教學的必然選擇。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原版英文電影的教學使課堂教學內容更為新穎,資訊量大,輸入更為全面。因此,教師必須掌握通過觀看電影,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聽覺、視覺訊號的刺激的策略,使學生獲得更為穩固、全面的資訊輸入,從語音、聲調、俚語、簡化、省略、眼神、手勢、語氣等模態構建話語意義,從而彌補教材知識學習的不足。以下是通過英文電影教學獲得多模態語言體驗的常見策略:

4.1 做好課前準備,幫助學生形成多模態語言體驗興趣

要有效利用電影教學,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首要任務就是要啟用學生參與語言體驗的動機。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語言水平和社會認同的角度出發,鼓勵、調動學生全身心參與英文電影教學的活動。教師可事先以英漢雙語的形式介紹富有吸引力的圖片、短片,宣傳即將觀看體驗的電影,激發學生了解情節、瞭解文化的動機,激發學生體驗、模仿電影中地道的語音和表達的動機。對採用英文電影體驗語言的整體過程而言,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需要、興趣來確定教學的內容、目標,進而確定電影的題材。只有選取學生所感興趣、符合課堂教學題材的電影,學生才有興趣、動機參與觀看電影,進而體驗到多模態的話語,參與由此設計的各種學習活動。教師要了解學生的需求和興趣點,選擇新穎、時尚、新潮的電影,保證所選擇的電影在語音、詞彙和句子的使用上符合學生的語言水平,從而使視、聽、說的模態在交際話語的整體框架下與學生的知識系統有效融合,成為真正有效的多模態英語學習活動。常見的英文電影題材包括喜劇、驚悚、動作、科幻、卡通、戰爭、災難、生活等,教師應在課前徵求學生的意見,選擇學生感興趣的題材,確保學生有效地投入英語話語意義的建構,體驗多模態的語言交際。

4.2 關注輸入基礎,引導學生參與多模態視聽體驗

多模態的語言體驗包括從聲音、影象、視訊、音樂、動作、文字等多方面地對輸入的立體化的感受。多模態的語言輸入是母語學習和外語學習所必須的環節。通過英文電影,學生能夠對不同的模態的英語表達和意義的構建獲得成功的體驗。首先,語音是話語意義的重要調節因素,從聲音模態來講,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了解主要英語國家的語音差異,如英、美、澳的語音、聲調的差異,語調對意義的表達,幫助學生理解語音差異對意義建構的影響。其次,從詞彙的角度而言,學生應注意比較正規英語的表達與電影中實際用法的差別,瞭解同一概念的不同表達及其社會功能的異同。例如在Gone with the wind(1939)中,一句著名的臺詞是Frankly, my dear, I don’t give a damn.其漢語意為“坦白說,親愛的,我不在乎”,這種表達就不是傳統的Frankly, my dear, I don’t care的表達。在Sudden Impact(1983)中,表達“來吧,讓我也高興點”這一意義被建構為Go ahead, make my day,而不是OK,Let me also feel happy。此外,多模態的語言輸入體驗還要求學生在觀看電影時注意人物是如何結合語言、面部表情、交談距離來實現交際意圖的,並且要學會抓住語境,靈活地應用語言結構構建意義。當然,電影中的詞彙、句子存在零散、偶然和口語化的侷限性,觀看完電影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就語音、語調、詞彙、句子、語境等做進一步的總結分析,與學生的規範的課堂語言學習結合起來,從而在比較、體驗中實現學生在交際中把握語言的動態識讀能力。

要促進學生對多模態話語理解和體驗,教師還應注意學習階段的差異,可以先從情節簡單、對話簡潔和容易模仿的電影開始,然後循序漸進地不斷髮展。例如,一定時期內,突出關注語音,一定時期內則關注詞彙、句子或文化等。教師要在電影觀看前給學生提供必要的詞彙、背景知識,幫助學生更有效地理解電影的主題和內容。學生在體驗電影的語言應用時,應儘量少看字幕,抓住情節線索,綜合口語、語境、面部表情等模態理解資訊。再者,由於課堂教學中電影學習的時間的限制,除了課堂內的學習,學生還應在課外選擇一些適合的影片或重要片段,反覆觀看,以體驗、模仿語言的多模態互動的過程。此外,教師也要注意,如果電影中存在不健康、不恰當或語音不太清晰的地方,也需要進行恰當的處理,教師可以利用自身或他人的技術幫助,重新剪輯、合成資源,比如分離視訊、音訊等,也請本族語者重新配詞、配音,甚至藉助劇本自制“微電影”來開展教學。

4.3 注重語言內化,推動學生參與多模態語言產出

通過原版英文電影體驗了話語意義的動態建構之後,英語的教學應注重語言結構、語言應用策略的內化,最終形成自然的輸出能力。在電影觀看時即要做好以多模態的方式吸收語言,並且在電影觀看完了之後要及時地進行口語或寫作的輸出練習。例如,通過分組討論,視聽促說,模擬配音、觀點展示等方式提高學生的輸出。教師可組織學生就影片中的人物、情節、語言、文化等內容進行討論,要求每個學生都能在小組中發言,並形成小組總結。例如,在觀看了馬克・奧斯本和約翰・史蒂芬森導演的影片Kung Fu Panda(2008)後,可以就阿寶的性格特點、影片的主題,以及影片中的美國文化與中國文化的異同等話題進行討論。電影Gravity(2013)主要是兩位演員的活動和對話,可就該片的情節發展讓不同的小組進行結對配音,並進行語音、語調、表情等效果的比較。在觀看了多部英文電影后,還可讓學生對這些電影的主題進行歸納比較,就當中所體現出的精神或文化價值觀進行辯論或進行某一主題的寫作。此外,在語言的輸出方面,還應當重視對影片中人物如何有效地表達意義,如何有效的理解意義進行分析和實踐。例如,在觀看了災難片2012 Doomsday(2008)後,除了安排學生做小組合作陳述、主題和人物分析外,可以有針對地學習和體驗應用電影的臺詞及其語音、語調對交際意圖的表達,尤其要重視在生活中如何用英語表達類似的概念,比如Adrian的臺詞I’m famished. How are you, Aparna中,表達“飢餓”用的是famished而不是hungry;而Thomas對總統的臺詞Your English is more than sufficient for what I have to say則是利用間接言語(indirect speech)的語用知識構建了“你一定明白我的意思”這一話語涵義。通過對電影的語言結構,以及交際情景中這些話語的音高、重讀、語調等模態的學習,學生能更好地掌握,並將其遷移到實際生活。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根據已有的語言、語境的經驗,自導自編“微電影”,進行創新配音,加強教材英語與現實英語的比較,平衡應用所有正式和非正式的語言形式來建構意義,從而體驗多模態的語言輸出。

5 結語

語言習得是一個多模態的輸入與輸出的體驗過程,因此英語學習是學習英語的語言知識以及英語在真實語境中的多模態的應用。無疑,教材的學習確保了學生獲得一般的正式的語言結構和意義表達,然而這些知識和應用能力最終也需要在真實的多模態的語言實踐中得到檢驗。因此,英語作為外語的學習需要必要的語言體驗的機會,從而讓學生獲得聲音、文字元號、影象、視訊、交際語境等多模態的刺激,從而全面地掌握語言的使用。電影是學生喜聞樂見的語言學習資源,多模態語言體驗的視角下,英文電影為英語學習提供了一個較為全面的涵蓋聲音、視覺、文字、身體語言等多模態的語言體驗和學習的平臺。在數字化媒體迅速發展的21世紀,無論是中國小還是高校,英語外語教學都必須走出單一的依靠文字元號和脫離語境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影視資源,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語言體驗機會,全方位、立體化地發展學生的輸入與輸出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推動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的發展,適應不斷變化的語言交際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Kress, G. R. Multimodality. 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Literacy Conference[Z] Town,2001, November: 13-17.

[2] Halliday, M. A. K.& R. Hasan (eds.).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 [C]oria: Deakin University, 1985.

[3] Kress, G. imodality: A Social Semiotic Approach to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M]. New York: Routledge, 2010.

[4] McVee, M. B.& M. M. Suzanne Multimodal Composing in Classrooms: Learning and Teaching for the Digital World [M]. New York: Routledge,2012.

[5] 李戰子。多模態話語的社會符號學分析[J].外語研究,2003,(5):1-8.

影視文學研究 篇五

一、影視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影響

1.影視文化對大學生思想認知的影響

豐富多采的影視世界給大學生的個性成長提供了充足的養料,促進人們審美理解力的發展,並且使他們養成一種按照自己體驗到的人類行為規範模式對事物進行分類的習慣.由此達到改造青年學生認知方式的作用。健康向上的優秀影視片.發揮著影視文化的主導作用。在我國影視發展歷史上.我們有許多優秀影視片,它們弘揚遠大理想.謳歌浩然正氣,對教育人民、鼓舞人民發揮過積極作用。今天仍然具有魅力和可以利用的寶貴价值。

2.影視文化對道德意志的正面影響

優秀影視片有很強的感染力.能引導學生選擇正確的人生走向。教育他們認識自我、認識生活、認識社會、認識祖國、認識世界。在充分獲得美感的享受之中,健全自己的人格。良好的思想性格是成就事業的基礎,優秀影視作品中各種社會人生的再現典型性格的榜樣作用對道德品質的積極影響完成這種教育,使學生依靠堅強的意志。實現遠大的理想。而優秀的電影電視劇有人物有故事,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很易打動學生的情感。使其在情感愉悅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正確人生觀的教育。

3.影視文化對道德行為的正面影響

大學生在道德行為中。主要特點是道德行為與道德認識的統一起來。作到言行一致。影視文化當中宣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人類美好的道德風尚,能使青年學生間接了懈社會,使他們社會責任感增強。對祖國的前途十分關心。認識到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發展是緊密相聯的。他們關心集體,關心同學,熱愛祖國。關心國家大事,踴躍參加社會活動,能自覺地認識到個人的歷史責任。並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中去。近年來青年助人為樂、扶貧濟困和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的自覺性進一步增強。比例明顯提高。

二、影視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負面影響

在論及影視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正面效應之後,還要正視它所可能帶來的社會負效應。這種負效應是隨著商業化而來的。

1.影視文化對道德認知的負面影響

某些影視作品僅僅強調了娛樂性,這在很大層面上打消了青少年對人生、對世界嚴肅、複雜、認真的思考。比如。歷史題材的影視劇,是國人瞭解歷史的很好的途徑之一。可是,影視劇作者為了追求高額的票房價值和轟動效應。在對待歷史題材時。他們不僅戲說歷史,而且還胡說歷史。古人說過:讀史可以明智。可是目前的歷史劇使大學生認為歷史都可以改變,還有什麼不可以改的?這就造成他們對學校強調的道德觀念發生動搖。

2.影視文化對道德意志的負面影響

影視的過度影像化傾向.使大學生在觀賞中以感性的接受方式取代了文學閱讀中的想象閱讀方式。長此以往,想象閱讀會改變人對藝術的審美欣賞方式,侷限青少年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同時,這種閱讀使他們不用動腦思考.思維隨著影視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轉動。養成了無目的,無條件的接納,從而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使他們不再積極的參與生活。只是被動的接受電視電影傳遞過來的資訊。同時,電視極易為人填充空虛,製造歡樂,甚至用美妙的假象來暫時掩蓋現實的殘酷。因此很容易讓青少年產生依賴性一電視癮。

另外,西方國家利用影視對我國進行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的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青年學生對此則表現出在對待中國傳統道德和國外的文化遺產以及各種道德流派的觀點時,分辨能力差,不知道如何進行正確的選擇分析、鑑別、取捨和改造,這種影響力無疑是對我們的德育工作和傳統價值觀念的挑戰。

3.影視文化對道德行為的負面影響

現在的許多影視作品,宣揚的許多是反映資本主義社會那種極端民主、絕對自由的政治觀。青少年在這種影視文化的影響下,無視一切道德規範法律紀律。主張個人絕對的自由,反對任何約束。“我想怎麼做就怎麼做”成為其為人處世的準則。

另外,大學生看多了充滿暴力色彩的影片後,思想變的傾向於暴力.在處理問題前腦袋中的暴力念頭總會佔據主要位置。現在的影視劇的狀況的確讓人擔優,在喧鬧的社會背景下刺激成了眾多人的追求,眾多的暴力片成了受大眾歡迎的作品.很少有哪一部片子沒有暴力鏡頭。這使的暴力傾向的影片對我們的思想的影響較大。

三、營造良好大學生影視文化道德教育校園環境

學校教育對大學生道德品質的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大學生的生活起居主要是在校園內。學校教育環境的好壞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目前.有很多高校的學生自發組織的影評社,影視節等大學生社團,就是間接反映了影視文化在高校校園的地位。我們應該積極的進行引導,使之成為有效的教育手段。

1.開設影視鑑賞課程.提高大學生的道德認知

高等院校的影視文化教育應該在拓展大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的同時。做進一步的拓展.向學生分析影視及相關的網路文化對社會文化各個層面的影響,探索影視資訊與社會特別是社會中大學生個體的關係.分析影視及網際網路文化中體現的價值觀等,使大學生正確地認識影視作為文化的基本性質與社會的關係。使大學生在面對龐雜的影視視聽資訊時有較為正確的人生取向和辨明優劣的能力。

2.加強審美教育,強化大學生的道德情感

影視文學研究 篇六

一、大學"視覺文化"課程和專業

晚近以來,視覺文化課程在歐美大學本科和研究生不同層次上開設,有的學校開設了視覺文化專業。以下我們選擇幾所西方大學的視覺文化專業或課程設計,以期瞭解這一領域專業和課程設定情況。

1.美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ofWashington)的視覺文化課程(本科)授課教師:AlexanderCampbellHalavais()課程說明:課程集中在以下理論的閱讀和討論上:視覺和符號傳達與知覺、認知和社會關係的關係。課程將從社會學和心理學開始,進入到知覺研究、美學、符號學、空間研究和資訊環境設計等領域(該課程在網上教學)。授課內容:第一週:知覺理論閱讀材料:柏拉圖,《洞穴寓言》;埃柯,《一張照片》;曼諾維奇,《知覺的工作》第二週:視覺知識和權力理論閱讀材料:米歇爾,《意圖和人工性》;馬特拉和馬特拉,《文化工業,意識形態和權力》;萊維,《藝術和賽博空間的建築》第三週:符號閱讀材料:圖夫特,《逃避平面國》;迪爾凱姆,《三種信仰的起源》;伯克,《人的定義》;弗洛伊德,《拜物教》;榮格,Aion;索緒爾,《任意的社會價值與語言學符號》第四周:社會符號學和創造意義閱讀材料:巴特,《照片的資訊》;馬克思,《商品拜物教和祕密》;霍傑和克萊斯,《社會符號學》;費斯克,《電視:多義性與流行性》第五週:視覺的機制閱讀材料:拉塞,《形象分析導論》;本雅明,《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羅維,《電影形式與敘事》第六週:模擬閱讀材料:鮑德里亞,《仿像與模擬》;埃柯,《在超現實中旅行》;萊姆,《第七次突圍》第七週:作為視覺域的城市閱讀材料:魏特姆,《物理空間》;西美爾,《大都市與精神生活》;芒福德,《隱形城市》;米歇爾,《進入生活的計算機》第八週:資訊環境閱讀材料:哈拉威,《虛擬狗宣言》;麥克盧漢,《機器新娘》;克盧茲,《本世紀的十大介面》;克茲維爾,《精神與機器即臨的融合》第九周:狂歡、交遊、混亂和文化壅塞閱讀材料:貝伊,《時間自動區域》;埃柯,《走向一個符號游擊戰》;萊裡,《螢幕》

2.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MonashUniversity)視覺文化研究計劃(研究生)研究計劃說明:視覺文化學科包括藝術史和藝術理論(包括建築)、電影和電視研究。研究生研究或課程包括以下一些領域: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和建築,1920世紀歐洲藝術和建築,澳大利亞藝術和建築,美學藝術和建築,電影和電視研究,攝影、藝術畫廊和博物館研究,亞太藝術等。研究性學位:哲學博士學位藝術研究碩士學位澳大利亞藝術研究碩士學位畫廊和博物館研究碩士學位課程性學位:澳大利亞藝術課程碩士學位畫廊和博物館課程碩士學位課程資格碩士學位藝術研究生證書視覺文化教師證書3.美國加州大學河畔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atRiverside,本科)專業名稱:電影與視覺文化主修:電影與視覺文化主修課程提供關於電影、電視、錄影、多媒體和視覺文化的多學科考察,首先強調歷史與理論,其次強調生產,主修課程由三組課程構成:1)電影與視覺媒介;2)電影、文學與文化;3)人種志、紀錄片與視覺文化。輔修:電影與視覺文化輔修課程提供對於電影、電視、數字多媒體和視覺文化的多學科考察,突出理論和歷史而非生產,以便培養學生的媒體知識。課程選錄:電視藝術導論;當代藝術批評導論;數碼成像導論;現代西方視覺文化;電影研究導論;世界電影批評方法;視覺人類學導論;電影與媒介理論;電影與媒介史專題;媒介之間:藝術、媒介與文化;大眾媒介與通俗文化;居間攝影;社會性別、性徵與視覺文化;種族、族性與視覺文化;電影與視覺文化專題;高階攝影實踐;指令碼寫作;舞蹈與視覺研究;電影與媒介體裁專題;國際電影、獨立製片電影和另類電影;比較電影研究;高階數碼成像;攝影史:20世紀;日本電影與視覺文化;電影、錄影與藝術:理論與歷史。

影視文學研究 篇七

一、影視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正面影響

(一)突破時空限制

影視文化有著突破時空限制的優勢,如今的影視文化具體一定的開放性,並且保持著高效運轉,一部影視作品可以自如連線現代和過去,在故事情節上完全不需要受到限制。對於思政工作來說,可以藉助影視文化的這一優勢[1]。向高校學生傳播思政方面的一些教育內容,引導高校學生積極參與教育論壇,接受正確的思政輔導,擺脫以往思政工作中的時空限制。如今很多高校採用觀看影視作品、專家影視講解等方式,對思政工作起到輔助作用,這就是對影視文化突破時空限制特點的有效應用。

(二)豐富教育資源

如今影視文化發展快,影片數量多,大量新的影視作品出現,這就代表著對於高校思政工作來說,有著取之不盡的教育資源,高校學生實現與思想大師的深入交流,對自身的靈魂和思想進行昇華[2]。如今很多影視作品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這些對於思政工作者來說都是珍貴的資源,而且對於高校學生來說,欣賞影視作品的同時思想上產生進步,是更容易受到歡迎的一種方式,思政工作者可以減輕壓力。

(三)便於?l現問題

改革開放後,影視作品的種類逐漸增多,各種型別的都有,高校學生也會參與其中,感受新影視文化的影響力和衝擊力。實際上高校學生如今面臨競爭壓力[3],很容易與影視作品中一些虛擬的形象產生交流,在經歷或者思想上產生共鳴,這就意味著不僅可以從中獲取正能量的影響,某些不好心理也會在影視作品中表現出來。對於思政工作者來說,只要對此展開分析,就可以對高校學生的思想狀況有一定的瞭解,及時發現高校學生存在的思想問題,從而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進行思政教育。

(四)加強愛國教育

愛國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中關鍵的內容,近年來政府部門和教育部門對強化高校學生的愛國教育很重視,也進行了大量工作,在經驗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藉助影視文化強化愛國教育在實踐中嘗試過,效果好。事實證明,在愛國主義影視作品中,思想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其中的藝術內涵有著很高的教育價值,另外就是感染力強,在高校學生群體中是受歡迎的。如今高校學生對這些愛國主義作品進行欣賞後,就會激發愛國情感及理想主義,用影視文化強化高校學生的愛國教育已經是一項關鍵的措施。影視作品本身就可以當成一種宣傳媒體,對高校學生成長的影響是深遠的,這一教育工具若是可以得到有效利用,那麼素質教育的成果會更加有效。

(五)強化知識更新

影視文化可以讓高校學生不斷在知識和觀念上更新,是一種高校學生生活體驗的重要方式。如何將影視文化在思政工作中的優勢發揮出來,需要結合高校學生的身心特點,對影視文化的教育價值進行充分的挖掘。影視文化在愛國教育方面發揮的價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從生活體驗看,這種方式比較單一,大學生基於本身年齡和生活方面的特殊環境,社會體驗方面有著一些不足之處,那麼影視文化可以是一種娛樂工具,也可以是一種豐富社會體驗的途徑,從而對高校學生進行新知識和新理念的傳遞,讓高校學生不斷豐富知識。

二、影視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負面影響

(一)影響道德認知

如今某些影視作品在功能上僅僅突出娛樂性,導致對高校學生的道德認知產生錯誤引導。高校學生在接觸這類影視作品後,會對人生、世界及社會的思考失去積極性。例如一些以歷史為題材的電影,本身這類電影可以讓大眾對歷史有更加深刻的瞭解,但是某些影視作品的創作者,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得到較高的票房,同時也為了擴大影響力,不僅是在戲說歷史,更是胡說歷史。這種以娛樂和經濟為目的的影視文化,對高校學生的負面影響是很大的。

(二)影響學生意志

如今影視作品出現過於影像化的特點,導致高校學生觀賞影視作品時,保持一種感性的方式,取代文化閱讀中藉助想象力欣賞的方式。感性的方式會讓人改變審美方式,這對高校學生來說,不僅是審美方式的轉變,而且會影響高校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這種對影視作品的欣賞,導致高校學生不再積極用自身的智慧展開思考,影視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會直接帶動高校學生的思維,這種欣賞是完全無目的的,也是一種無限制的接受,讓高校學生逐漸失去思考能力,被動接受資訊。此外,影視作品本身可以讓人填補空虛,也可以為人制造一定的歡樂,但是很多時候是用美麗的幻想掩飾現實,這對高校學生無疑會產生依賴性,對三觀引導不利,將導致高校學生不再積極生活。

三、影視文化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對策

(一)藉助影視文化促進“三觀”引導

當前社會正在經歷體制轉換期,高校學生面臨的壓力很大,因此,在思政工作中可以藉助文化活動緩解高校學生的壓力,也可以對高校學生進行三觀引導。需要建立校園影視文化基地,首先是加強硬體支援,思政工作者需要注重控制影視文化的輸入。其次是影視文化本身的導向性和潛移默化性是需要明確的,根據高校學生的年齡特點及思政工作任務,加強軟環境建設。最後是成立機構,高校影視文化方面需要安排專門的管理人員,與影視部門與管理部門加強合作。

(二)提高學生的鑑別力

要引導高校學生正確識別帶有腐朽思想的作品,這類作品本身體現的就是高消費的理念和對物質生活的追求,要讓高校學生明白這種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缺陷,要引導高校學生對文化倫理進行深入思考,用藝術指導這樣的方式,指導高校學生正確選擇影視文化,同時摒棄不健康的文化內容。

(三)提升大學生的思想品德

影視文學研究 篇八

[關鍵詞] 電影文學性;技術主義電影;審美價值

一、關於電影文學性

電影文學性的意思就是說從電影和小說有著很大的相似的這個角度為出發點來探討一下電影的特性。多年來,中國電影與文學之間一直存在著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從很久以前,人們就將中國電影與中國文學相提並論,這兩者的關係也相當親密。而事實上我們對於電影的本性瞭解並不是很深入,甚至會有意無意地去忽視中國電影的本質,人們常常將“影視文學”取代“電影文學”,電影文學性對於衡量電影藝術質量來說是相當重要的。電影的文學性應該表達在電影人物的形象塑造和情節的張開上,從而表達人們對於命運的一種思考。不同型別的電影它的文學性品格也是不同的,但是每一部電影都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這是任何一個時代的觀眾在審美角度上不會變更的東西。電影所體現的文學性要具備一定的人文特點,要有對人類共同價值的關懷。電影文學性是電影生命力旺盛的重要表現的一個特徵。在電影剛剛起步的階段,有很多的電影人就是將一些經典文學名著稍加改編,形成電影劇本,獲得了很大的好評,從而慢慢促進了電影事業的發展。在早期的中國,電影人把電影歸於戲劇的範疇,雖說如此,他們也非常重視電影的文學性。在美國好萊塢,早期的很多經典電影都傾向於向觀眾展現一個感動人心的精彩故事。可見,世界電影史上的電影藝術家都對電影的文學性相當的重視。

二、電影文學性快被人忘卻的原因

“電影的文學性”這個概念被提出主要是因為電影和文學在一定程度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兩者一直是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在很長的一段時間是相互促進的。電影雖然獨立於傳統的藝術形式之外,但是它仍與很多其他的藝術形式的關係密不可分,然而電影和文學之間的關係則更加緊密:拍攝電影需要文學劇本,有很多電影的題材都是由文學名著進行改編的。我們就拿電影和文學作為兩種獨立的藝術形式來詳細論述來說:電影與文學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相似處,例如它們都在一個規定的時間中講述一個故事,塑造多個與這個故事相關的任務。“電影的文學性”被一些電影人搬上舞臺之後,得到了很多電影理論研究者的肯定,並將是否具有文學性作為評定電影優劣的標準之一。

電影除了文學性還具有繪畫性。電影用其特殊的器┎摹―鏡頭去講述故事、塑造人物,影像世界所提供的豐富多彩、生動鮮明的視聽效果已經成為現在人們所追求的一種時尚,這也成了當時很多導演所認定的新規則。在中國的某一時期,電影曾被用作政治教育的工具,這也迫使我國的電影人去樹立電影界的新規則,促使他們去尋求表達思想的新方式。一些從西方國家引進的電影中的電影語法已經很快地被廣大觀眾所接受並確立為電影語言規則。電影的畫面造型被推到了電影舞臺的中心,成為電影的本性就是電影的繪畫性。電影甩掉了附加在自己身上的一切非電影因素。但遺憾的是,在整理清楚了電影需要什麼的時候卻逐步演變成了對電影同文學有機聯絡的拋棄甚至蔑視。隨著電影業的不斷髮展,在以後的中國電影的發展過程中,電影形式化的語言模式得到了過多的重視,從而導致電影文學性卻被掩蓋。

在如今的電影產業中,追求觀眾的眼球效應成為電影主要發展趨勢,並且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嚴重,世界各國的電影都已經開始追逐這個潮流,現代的電影的演變主要是以場面和視覺奇觀為主,已不再是以故事為主要審美價值的文化形態。這已經成為現代人消費、生活的一種怪誕的方式。在中國,很多觀眾都受到了好萊塢恢弘鉅製的電影以及國外其他新奇的文化模式的衝擊,在這種情況下,毫無疑問,中國的觀眾肯定會將目光再次轉向依然無法滿足他們娛樂需求的電視劇,這可能就是處於電影行業發展不健全的中國的觀眾的一種必然的選擇。生存艱難的中國電影還能走多遠,這是我們大家拭目以待的。

在所有的藝術種類中,電影與奇觀的關係最為密切。追逐新奇的東西成為現在大多數人擺脫平淡生活的一種重要方式。從電影出現在人們生活中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它與新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對新奇的追求無疑一直是電影藝術家們所追求的夢想,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加上電影電視競爭的不斷加劇,對新奇的追求已經到了一種頂峰的狀態,這樣的特性是電影藝術獨有的。

對電影的文學性的誤解是如今電影人對於電影文學的片面理解所造成的,他們忽視了電影文學的真正所在,忽視了電影背後的文化內涵,在觀眾追求新奇心態的影響下,一味地追求視覺上的享受和震撼,電影的正確審美觀點被模糊化、誤導化。

三、樹立正確的電影文學觀念

可以從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傳統來看,電影文學性對於電影的發展是相當重要的。電影可謂是踩著文學的肩膀而不斷髮展的,從電影發展最初到現在,兩者一直處於一種緊密聯絡的狀態中。中國的傳統審美觀念比較重視藝術的內容,關注電影的文學性更符合中國的審美傳統。中國自古以來就非常強調盡善盡美,相對於比較單純、表面的感官上的享受,更強調思想內容上的提升。我國古代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提出審美雖與感官享受密不可分,但是不能僅僅沉溺於感官享受之中。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學理論家劉勰的《文心雕龍》就是一部反對過於追求表達形式和華麗辭藻的堆砌,而強調寫作內容的著作。他指出文學創作的根本原則,就是在寫文章時一定要先確定內容,然後暢通的文辭才有可能產生。隨後,他進一步指出兩種不同的文學創作道路,提出被今後國人所敬仰的藝術模式。他指出,文章中詞彙的運用主要是為了闡明作者意圖,表達思想感情,過多詞彙的堆砌,只會使文章的內容表達不清,造成詞不達意的結果。語言華麗而內容平凡的文章只會讓讀者反感。這對中國人今後的文學創作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儘管隨著全球經濟的一體化,中國人的審美風尚也逐漸與國際接軌,將審美觀放在電影上,中國人更關注電影通過形式呈現出來的內蘊。雖然如今的年輕人受西方電影的影響,追求電影表達形式的新奇,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在電影的思想感情方面沒有自己的追求。

電影是一種嶄新的藝術形式,這也註定了它所具有的無可比擬的活力。縱觀如今的電影,由於電影製作技術的不斷進步,電影在思想性上未免顯得貧乏。近幾年,有絕大多數觀眾對中國的電影都有著共同的認識,那就是他們都普遍認為中國大導演不會講故事。影片場面無比的壯觀,但是卻看不到電影的故事,技術主義電影是指新世紀以來主要依靠各種商業手段來博取票房的商業大片。比如著名導演陳凱歌的《無極》和張藝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這些電影表明中國電影也在向技術主義靠攏。毋庸置疑,這些電影突出了電影的新奇性,代表了中國電影技術的進步,但是他們仍無法與好萊塢等頂級的電影製作方相比。這些電影擁有的是雄偉壯觀的電影畫面,相對而言的是故事的情節卻渺小可憐的,使花巨資精心打造的大片,被演繹成了搞笑故事。由此可見,電影裡的文學因素,是中國電影能夠持續發展的生命之源。

我們都知道,電影是把時間藝術的表現性和空間藝術的造型性有效地緊密相連,以鏡頭作為語言的表達方式,以各種技術手段組成的聲畫結合的藝術。在現實中,卻有很多電影過多重視電影的思想性,忙著講道理,說故事,卻把電影的觀賞性給完全忽略了。面對如今電影技術的發展,我們在努力提高影片的畫面質量,通過各種高新技術使畫面更加逼真、絢麗的同時,我們更應該在將技術與電影的思想性進行完美結合方面做出更多的探索與研究,促使電影的健康發展。

隨著電影事業的不斷髮展,技術的不斷提高,新世紀的電影觀眾的要求更加高,對於中國電影我們不能過分強調電影的文學性、思想性,這與電影市場化、商業化的事實不符。因為現代中國人那些技術主義電影完全寄託在追求驚險畫面的觀眾或者是那些根本就不瞭解中國文化的外國觀眾。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技術主義不能與中國具有思想性的電影相融合。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在中國電影中放棄尋求思想感情的追求。中國電影需要尋找能夠把思想性和技術性相融合的電影題材,促使電影形式與思想的完美結合。

四、結 語

綜上所述,中國電影無論是創作還是理論都亟待加強對電影文學性的重視和研究。雖然強調電影的相對獨立性是對的,由於如今的眾多電影人對於電影的文學性、思想性、畫面性、技術性都存在著一定的誤解,過於的重視技術的發展、畫面的華麗,而忽視了電影固有的文學性與思想性,造成電影發展的不平衡。技術的提高固然能提升電影的質量,滿足觀眾在感官享受上的不斷追求,但是缺乏思想性、文學性未免使很多電影華而不實,在刺激了觀眾的感官以後並不能讓觀眾對親情、愛情、友情、人生進行深入的思考,沒有思想性的電影未免顯得有點怪誕,對觀眾形成正確的電影審美觀點也造成了不良的影響。不可否認的是,電影也需要詩意的美,可以具有很高的文學性,電影需要思想上的昇華,作為接受中國傳統教育的中國人,我們總會習慣於在讀完一本書、看完一部電影后細細品味,慢慢思考,我們需要有思想性的電影來提高我們的思想,美化我們的生活,裝飾我們的人生,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方面進行正確的引導。但是在經濟利益的追逐下,很多電影的文學性被抹殺,取而代之的是冷冰冰的技術,觀眾在觀影之後可能更多的是一笑而過,走出電影院,我們只是娛樂了一下我們的生活,過多的重視技術必然導致電影作品在思想上的缺乏,對觀眾的審美觀造成誤導。

[參考文獻]

[1] 張顯翠,李梅英。論中國電影文學的流派――寫在中國電影文學發展的新紀元[J].電影文學,2010(02).

[2] 謝兆樹,褚春元。消費主義語境下的當前歷史題材影視劇創作[J].中州學刊,2009(05).

[3] 傅明,琦華。電影藝術的“文學性”堅守[J].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06(02).

[4] 閻景娟。影視劇的文學性與文學的電影性[J].中國電視,2002(11).

[5] 陳華文,向東文。動畫片劇本創作的思維方法及其規律[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6(03).

[6] 杜軍,杜娟。電影的文學性與文學的關係[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