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事蹟材料

當前位置 /首頁/實用文/先進事蹟材料/列表

感動中國人物胡忠謝曉君夫婦簡介及事蹟(精選多篇)

第一篇:感動中國人物胡忠謝曉君夫婦簡介及事蹟

感動中國人物胡忠謝曉君夫婦簡介及事蹟(精選多篇)

感動中國人物胡忠謝曉君夫婦簡介及事蹟

胡忠謝曉君夫婦簡介:

兩人均為四川藏區福利學校志願者,教師。

在去藏區支教前,胡忠、謝曉君夫婦都是成都中學的老師。2014年,胡忠在晚報上看了一篇關於甘孜州康定縣塔公鄉一所孤兒學校急需老師的報道,動了支教的年頭。他帶著妻子到當地考察後,兩人為當地的艱苦狀況震驚。胡忠下定了決心,妻子支援他的決定。這時候,他們的女兒剛剛出生不久。

孤兒學校處在海拔3800米的康定縣塔公鄉,是一所福利性質的民辦公助寄宿制學校。這裡是甘孜州13個縣的漢、藏、彝、羌四個民族143名孤兒的校園,也是他們完全意義上的家。胡忠以志願者身份來到塔公鄉,300多元生活補助是他每月的報酬。

2014年,在丈夫的召喚下,妻子帶著三歲的女兒也來到這裡支教。

謝曉君音樂學院彈得一手好鋼琴,可學校最需要的卻不是音樂老師。生物老師、數學老師、圖書管理員和生活老師,三年時間裡,謝曉君嘗試了四種角色位置,頂替離開了的志願者和支教老師。

2014年,8月,一座位置更偏遠、條件更艱苦的學校"木雅祖慶"創辦了,她主動前往當起了藏族娃娃們的老師、家長甚至是保姆。今年2月,她甚至把工作關係轉到康定縣,並表示"一輩子呆在這兒。"

胡忠謝曉君夫婦感人事蹟材料:雪域支教12年成都夫婦“感動中國”

央視“感動中國·2014年度人物”昨晚播出,本報率先報道的胡忠、謝曉君夫婦當選

■2014年,曾任職成都石室聯中的胡忠到甘孜康定塔公鄉西康福利學校支教

■3年後,妻子謝曉君辭去公職,抱著3歲的女兒也來到這裡,在更偏遠的“木雅祖慶”學校任教

■為了不讓當地的孩子們傷心,胡忠夫婦在高原一留就是12年

塔公草原距離成都約500公里,海拔3800米,每到冬季這裡寒冷乾燥,風如刀割……12年前,成都教師胡忠辭去在成都一所名校的教職工作來到這裡支教,3年後,他的妻子謝曉君帶著年幼的女兒追隨而來,他們,為雪域高原上的孤兒們撐起一個溫暖的家。12年來,他們也曾猶豫,但卻不曾後悔。

2014年,本報以《成都女教師,紮根雪域的格桑花》為題報道了胡忠夫婦的事蹟,引起強烈反響。日前,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感動中國·2014年年度人物”評選活動中,胡忠和謝曉君夫婦作為候選人,得到眾多網友的投票支援。昨晚,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舉行,胡忠謝曉君夫婦當選“2014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漏風的板房有時醒來被子上都是雪

2014年,剛從成都石室聯中辭職的胡忠在報紙上看到了一篇甘孜州康定縣塔公鄉西康福利學校急需老師的報道,就萌生了支教的念頭。沒幾天,胡忠就告別妻子和8個月大的女兒,前往這裡支教。3年後,謝曉君辭去公職,抱著3歲的女兒也來到了這裡。2014年8月,一所位置更偏遠、條件更艱苦的學校——“木雅祖慶”創辦了,謝曉君主動前往,當起了600名藏族娃娃們的老師、家長、保姆。

支教初期,學校環境不好,幾間板房和帳篷就是他們的教室和宿舍。(事蹟材料 )“板房漏風,有時候早上起來,一半的被子上都是雪。”謝曉君說,當時條件艱苦,老師的流動性很大,木雅祖慶學校6年級一班,10個學期換了11位數學老師。謝曉君說已經數不清自己送走了多少位老師。

粗糙的雙手本該彈鋼琴卻幹遍粗活

1月31日晚,記者在康定縣城見到了這一家三口。12年過去了,43歲的胡忠頭上有了白髮,謝曉君的額頭爬上了細紋,女兒也已經12歲,無一例外,他們臉上都留下了高原紅。胡忠說,這高原紅,就是他們堅守12年的見證。

謝曉君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鋼琴系,但如今,她的雙手被高原乾冷天氣侵蝕後變得有些粗糙,這雙手撿過柴燒過水,為孩子們洗過衣服,擁抱過孤兒,擦去過孩子臉上的淚水,卻很少彈鋼琴。“學校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沒時間彈琴。”

對於西康福利學校在校的143名孤兒來說,學校就是他們的家,20多名老師與這些孤兒同吃同住,是老師,也是父母。

忙碌的校長12年中他僅回過5次家

1月31日晚,記者和胡忠、謝曉君到學生家裡家訪,仁真旺甲和措傑翁姆兩兄妹都是木雅祖慶學校的學生。他們的父親用最隆重的待客禮節來歡迎我們,他用不太流利的漢語不斷念叨重複著:“謝老師是好人。”仁真旺甲兩兄妹剛進學校的時候,只會幾句簡單的漢語,現在他們已經可以在自家的特產鋪子中做翻譯,幫助父母和顧客交流。

除了孩子們有了可喜的變換外,學校條件也在改善。(本文由本站收集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如今的西康福利學校佔地50多畝,籃球場、教學樓等一應俱全。木雅祖慶學校也從最初的600名學生髮展到了1600名,校舍也從4間板房變為面積超過9000平米的現代化樓房。談及未來,身為西康福利學校校長、12年僅回過5次家的胡忠說:“如果學校需要我,我會繼續呆下去;如果不再需要,我想回去盡一下孝道。”

他們的學生首個大學生已回校任教

在西康福利學校,143個孤兒們都叫胡忠“阿爸”,12年中,胡忠不僅教會了他們知識,給了他們一個家,還以自己的經歷感染著這些孩子。在已經畢業的43名學生中,97%都考上了大學,10多名孩子已經跟胡忠約好,畢業後回到藏區,幫助那些跟他們一樣的孩子。

“江巴汪青是第一個從福利學校走出去的大學生,也是第一位大學畢業後回到這裡支教的孩子。”胡忠驕傲地說,四年前,江巴汪青考入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對外漢語專業,四年後的今天,江巴汪青回到學校成為一名老師,“我相信還會有更多的孩子回來,這裡將變得越來越好。”

家人

68歲母親85歲外婆都支援他們

兩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互相攙扶著,顫顫巍巍地在菜市場買菜。在昨晚播出的“感動中國·2014年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出現了這樣一個鏡頭,這兩位老人,便是胡忠的外婆和母親,外婆今年85歲,母親68歲。當看到鏡頭中的兩位老人時,胡忠的眼淚噴湧而出。

在學校,胡忠一直教孩子們要孝順,但遺憾的是他卻不能陪在兩位老人身邊盡孝。從2014年來到西康福利學校,12年間,胡忠只回過家5次。胡忠說,這輩子,他最虧欠的就是兩位老人,但是,為了這群更需要他的孩子,他只能這樣,“外婆有舅舅照顧,母親有姐姐照顧。他們都很支援我的選擇。”

女兒

不搞特殊在學校不能叫“媽媽”

胡忠夫婦說,除了家中的老人,他們最愧疚的就是女兒胡文吉。胡文吉3歲跟母親到塔公,如今,12歲的她是木雅祖慶七年級一班的學生。6歲時,作為這所寄宿制學校的第一屆學生,小文吉一個人來到這裡上一年級。“冬天洗衣服,手被凍得又紅又腫。”胡文吉說,那半年,她每天晚上都躲在被窩裡哭。

半年後,謝曉君才正式調到木雅祖慶擔任生活老師。但胡文吉卻沒有得到特殊照顧,她跟同學們同吃同住,不能擅自到辦公室找媽媽,只能叫媽媽為謝老師。“班上有同學是孤兒,如果我叫媽媽,他們聽到就會很傷心。”就這樣,只有在放假期間,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時候,胡文吉才能叫上一聲“媽媽”。

回顧

“感動中國”10年本報“發現”7人

今年,是央視“感動中國”走過的第10個年頭。10年來,華西都市報與感動中國攜手同行,獨家挖掘出7名感動中國人物,他們當中,有千里走單騎傳郵萬里的“馬班郵路”王順友、有燭照深山懸崖國小的李桂林、陸建芬夫婦、有從容指揮救災3天3夜沒有閤眼的北川經大忠、還有臨危不亂救下一車乘客的火車司機曹繼敏。昨晚,感動了全國人民的胡忠和謝曉君夫婦,也是本報記者率先挖掘出來的。

2014年11月18日,成都市石室聯中十週年慶典上,34歲的謝曉君當選為“感動聯中十大人物”之一。隨後,記者走進甘孜州,進行了整整7天的採訪,一篇題為《成都女教師,紮根雪域的格桑花》的報道在本報刊出,在全國引起轟動。從此,胡忠謝曉君夫婦的身影走入公眾的視野。

第二篇:胡忠謝曉君夫婦[感動中國】

胡忠謝曉君夫婦簡介:

兩人均為四川藏區福利學校志願者,教師。

在去藏區支教前,胡忠、謝曉君夫婦都是成都中學的老師。2014年,胡忠在晚報上看了一篇關於甘孜州康定縣塔公鄉一所孤兒學校急需老師的報道,動了支教的年頭。他帶著妻子到當地考察後,兩人為當地的艱苦狀況震驚。胡忠下定了決心,妻子支援他的決定。這時候,他們的女兒剛剛出生不久。

孤兒學校處在海拔3800米的康定縣塔公鄉,是一所福利性質的民辦公助寄宿制學校。這裡是甘孜州13個縣的漢、藏、彝、羌四個民族143名孤兒的校園,也是他們完全意義上的家。胡忠以志願者身份來到塔公鄉,300多元生活補助是他每月的報酬。

2014年,在丈夫的召喚下,妻子帶著三歲的女兒也來到這裡支教。

謝曉君音樂學院彈得一手好鋼琴,可學校最需要的卻不是音樂老師。生物老師、數學老師、圖書管理員和生活老師,三年時間裡,謝曉君嘗試了四種角色位置,頂替離開了的志願者和支教老師。

2014年,8月,一座位置更偏遠、條件更艱苦的學校"木雅祖慶"創辦了,她主動前往當起了藏族娃娃們的老師、家長甚至是保姆。今年2月,她甚至把工作關係轉到康定縣,並表示"一輩子呆在這兒。"

胡忠謝曉君夫婦感人事蹟材料:雪域支教12年成都夫婦“感動中國”

■2014年,曾任職成都石室聯中的胡忠到甘孜康定塔公鄉西康福利學校支教

■3年後,妻子謝曉君辭去公職,抱著3歲的女兒也來到這裡,在更偏遠的“木雅祖慶”學校任教

■為了不讓當地的孩子們傷心,胡忠夫婦在高原一留就是12年

塔公草原距離成都約500公里,海拔3800米,每到冬季這裡寒冷乾燥,風如刀割……12年前,成都教師胡忠辭去在成都一所名校的教職工作來到這裡支教,3年後,他的妻子謝曉君帶著年幼的女兒追隨而來,他們,為雪域高原上的孤兒們撐起一個溫暖的家。12年來,他們也曾猶豫,但卻不曾後悔。

女兒

不搞特殊在學校不能叫“媽媽”

胡忠夫婦說,除了家中的老人,他們最愧疚的就是女兒胡文吉。胡文吉3歲跟母親到塔

公,如今,12歲的她是木雅祖慶七年級一班的學生。6歲時,作為這所寄宿制學校的第一屆學生,小文吉一個人來到這裡上一年級。“冬天洗衣服,手被凍得又紅又腫。”胡文吉說,那半年,她每天晚上都躲在被窩裡哭。

半年後,謝曉君才正式調到木雅祖慶擔任生活老師。但胡文吉卻沒有得到特殊照顧,她跟同學們同吃同住,不能擅自到辦公室找媽媽,只能叫媽媽為謝老師。“班上有同學是孤兒,如果我叫媽媽,他們聽到就會很傷心。”就這樣,只有在放假期間,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時候,胡文吉才能叫上一聲“媽媽”。

家人

68歲母親85歲外婆都支援他們

兩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互相攙扶著,顫顫巍巍地在菜市場買菜。在昨晚播出的“感動中國·2014年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出現了這樣一個鏡頭,這兩位老人,便是胡忠的外婆和母親,外婆今年85歲,母親68歲。當看到鏡頭中的兩位老人時,胡忠的眼淚噴湧而出。

在學校,胡忠一直教孩子們要孝順,但遺憾的是他卻不能陪在兩位老人身邊盡孝。從2014年來到西康福利學校,12年間,胡忠只回過家5次。胡忠說,這輩子,他最虧欠的就是兩位老人,但是,為了這群更需要他的孩子,他只能這樣,“外婆有舅舅照顧,母親有姐姐照顧。他們都很支援我的選擇。”

聚焦幾位感動中國2014年度人物

胡忠、謝曉君的頒獎詞——

他們帶上年幼的孩子,是為了更多的孩子。他們放下蒼老的父母,是為了成為最好的父

母。不是絕情,是極致的深情;不是衝動,是不悔的抉擇。他們是高原上怒放的並蒂雪蓮!

四川教師夫婦胡忠、謝曉君——

雪域高原綻放並蒂蓮

“當師德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逐漸成為稀有時,你們用最純樸的行動告訴世人,教育的本質是讓更多的學生得到溫暖的愛,通過教育成為一個大寫的人。”2月3日,四川教師夫婦胡忠、謝曉君堅守雪域高原支教12年,當選為感動中國2014年度人物後,各大媒體紛紛對兩人的事蹟進行報道,引發廣大網友們的持續關注,他們紛紛在網上留言表示敬意。

面對榮譽,胡忠、謝曉君夫婦謙虛地說:“我們只是平凡人,做的也是很平凡的事情,不值得大家這樣追捧。”

一次旅行改變一生

2014年,成都市石室聯合中學化學教師胡忠和音樂教師謝曉君夫婦的女兒出生了。孩子8個月了,胡忠對妻子說,國慶大假我們去甘孜塔公草原旅遊吧,也好給孩子斷奶。

一路上,謝曉君被塔公草原美麗的景色所傾倒,但更觸動她內心的是,在塔公鄉的西康福利學校,謝曉君看到了眾多孤兒渴求知識的雙眼。

回來的路上,兩口子沒怎麼說話。後來,丈夫胡忠告訴妻子自己哭了一路。和妻子商量以後,胡忠向學校交了辭職信就去西康福利學校任教了。雖然孩子還不到1歲,但謝曉君選擇了無條件支援丈夫,“當時也沒考慮什麼,只覺得那些孤兒太可憐了,他們需要老師啊。”

西康福利學校是甘孜州第一所全免費、寄宿制的民辦福利學校,胡忠以志願者身份到學校當了一名數學老師。而那以後,謝曉君的所有假期都在西康福利學校度過的。她為孩子們排練節目,教唱歌、舞蹈,教漢語,時間長了。藏區像一塊磁石一樣吸引著謝曉君,她和孩子們的感情越來越深。

回到成都的日子裡,那些孩子們純淨的眼神常常讓謝曉君魂牽夢繞、難以割捨。她產生了無比強烈的願望:到塔公去!

音樂教師艱難轉型

2014年,成都市教育局選拔一批教師到甘孜州支教,謝曉君立即遞交了申請,最終如願以償到了西康福利學校。第一年,她擔任的是音樂老師、自然老師、圖書管理員和生活老師。

這是一次艱難的轉型,在成都最好中學擔任專職音樂教師的謝曉君開始硬著頭皮學做實驗,學圖書管理,學做“媽媽”。在家從未踩過縫紉機的她學著在縫紉機上給孩子們做鞋墊。一雙鞋墊她要做半天,但當看到孩子們拿到鞋墊時欣喜的眼神,謝曉君感到由衷的快樂,於是為孩子們做了幾十雙鞋墊。

剛到塔公的那個冬天,停了一個月的電,連開水也沒得喝,謝曉君感到前所未有的冷。她學著用爐子燒開水,“我不會燒爐子,一個藏族老師就幫我燒,她端著爐子在操場上跑,說這樣有風。哈哈……很辛苦地把開水燒好了。哎喲!我第一次發現原來喝開水也那麼幸福

啊!”

一年過去了,學校讓謝曉君擔任四年級的班主任並任教四年級和一年級的語文。學校缺乏教參,謝曉君讓媽媽從成都買來很多語文教學配套參考書,認真備課、負責地教這些不會說漢語的藏族娃娃。第二年,謝曉君又主動向石室聯中提出繼續支教的申請,並連續支教了3年。這3年中,她連續兩年被西康福利學校授予“優秀教師”稱號。

調進甘孜永遠留下來

2014年8月,謝曉君支教期滿,石室聯中給她安排了七年級(7)班的班主任和七年級年級14個班的音樂課。在孤兒們的淚光中,謝曉君離開了耕耘3年的福利學校。

回到成都的謝曉君重新過上了都市人的生活,再也沒有停電和寒冷的困擾,再也沒有繁重的課時量。但她內心常常湧動的卻是一種歉疚和失落,“我眼前常常浮現藏區孩子們期待的雙眼。我是享受到了好的生活,可是那些孤兒呢?因為我的離開,他們又重新從希望之巔跌到了谷底。”

經過與親人反覆協商後,謝曉君作出了調進甘孜州的決定。2014年2月,謝曉君將工作關係調入康定,成為康定縣塔公鄉木雅祖慶學校的一名漢語教師。

“對這一重大決定,我至今沒有任何遺憾和失落。相反,我的內心擁有了從未有過的滿足和幸福。我堅信我在履行一名教師應盡的職責!”謝曉君說。

2014年春季,謝曉君作為康定縣的公辦教師來到新建的塔公鄉木雅祖慶學校,教兩個班漢語兼任學校大隊輔導員。她把7歲女兒也帶來讀書,自己住教師宿舍,女兒住學生宿舍。女兒在學校喊她“老師”,“我的女兒和學生是一樣的,學生就是我的孩子。”她說。

無怨無悔把愛延續下去

這期間,胡忠一直在西康福利學校默默工作著,他先後擔任過3個年級的班主任、男生生活老師、全校思想品德老師,從教務主任、後勤主任直至升任校長。12年間,胡忠僅回過5次(請您支援)家,和妻子也只能兩三個星期見一次面。

在學校,143個孤兒都叫胡忠“阿爸”。12年中,胡忠不僅教會了他們知識,給了他們一個家,還以自己的經歷感染著這些孩子。畢業的學生中,44人考上了大學,10多個孩子已

經跟胡忠約好,畢業後回到藏區工作。

今天的西康福利學校佔地50多畝,籃球場、教學樓等一應俱全。木雅祖慶學校也從最初的600名學生髮展到了1650名,校舍從4間板房變為面積超過9000平方米的現代化樓房。

如今,作為校長的胡忠,身份卻仍是志願者。長年的高原生活,謝曉君落下了背痛的頑疾,而剛剛40歲出頭的胡忠已是滿頭銀絲。獲評感動中國人物後,成都市教育局表示將盡快解決胡忠的公辦教師身份。

“愛心是幸福的源泉。我們相信,愛心會傳遞下去,力量會越來越強,甚至可以改變一個地區的命運。”獲評感動中國人物後,胡忠和謝曉君動情地說,他們會繼續堅守在高原,把這份愛延續下去。

觀《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有感

胡忠、謝曉君賭坊高原的並蒂雪蓮;張平宜,跨越海峽的希望之翼;阿里木,烤羊肉串的愛心巴郎;吳菊萍,託舉生命的最美媽媽;孟佩傑,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劉偉,用靈魂演奏生命音符的男孩;朱光亞,遙遠蒼穹中的最亮星星......

這次看了這些偉大人物的事蹟不僅心生感動還有一絲的敬佩

胡忠、謝曉君兩夫婦帶上自己年幼的孩子,為的是更多的孩子。他們放下蒼老的父母,是為了成為最好的父母。不是絕情,是極致的深情,不是衝動,是不會的抉擇。他們是帶給高原孩子希望的天使。這兩位老師讓我們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於癌和新年的堅持,看著生病在床的謝曉君老師,她哭著說:“我本來要在醫院裡躺著的,但是因為怕耽誤學生們的課程我還是來了。”當時眼淚不由自主的就流了下來。他們用生命提攜了孤兒的成長,在一個物質繁盛的年代裡,他們仍然讓世界相信,精神無敵!

快樂的巴郎在煙火繚繞的街市上大聲放歌。苦難沒有冷了他的熱心,生育不能改變他的信念,一個人最樸素的惻隱,在人群中激盪起向善的漣漪,他得知大方縣一所大學的同學沒有書包,阿里木買了181個嶄新的書包,翻山越嶺兩個多小時,送到了每個孩子的手中;另一所學校的41名學生交不起學雜費,他隨即冒雨送去了5000元,學校說:“阿里木是最小的一個投資方但是他的誠信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推選委員陳菊紅說:“傳說貴州晴天很少,阿里木的行動給這裡帶來了照亮人們內心世界的熱烈陽光。

命運對孟佩傑的殘忍卻讓她用微笑面對世界, “女兒身上最大的特點是有孝心、愛心和耐心。”孟佩傑的媽媽說,如果有來生,她要好好補償女兒。為配合醫院的治療,孟佩傑每天要幫養母做200個仰臥起坐、拉腿240次、捏腿30分鐘。碰上劉芳英排便困難,孟佩傑就用手指一點點摳出來。這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不會遇到但是孟佩傑的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她的堅強,她的勇敢,她面對困難不妥協,我們要尊敬她,我們要為她獻出一份愛。

當命運的繩索無情地縛住雙臂,當別人的目光嘆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執地為夢想插上翅膀,用雙腳在琴鍵上寫下:相信自己。那變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飛翔的軌跡,那就是——劉偉。他的遭遇是他戰勝了自己戰勝了命運,他在即將參加奧運會時,命運在一次打擊

了他,但是他在艱苦的命運中站了起來,最終僅僅只用了一年的時間站在了維也納的舞臺上。他說:“要麼現在就去死,要麼就精彩的活著。”全場的觀眾都被這句話鎮住了,想起了震耳欲聾的掌聲,他——我實現願望的榜樣。

命運雖然曲折,但是,我們不僅要去戰勝它去戰勝自己,還要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這樣我沒才會後的有價值有意義!

9

|評論

第三篇:胡忠謝曉君夫婦

胡忠謝曉君夫婦:雪域支教12年成都夫婦“感動中國

兩人均為四川藏區福利學校志願者,教師。

在去藏區支教前,胡忠、謝曉君夫婦都是成都中學的老師。2014年,胡忠在晚報上看了一篇關於甘孜州康定縣塔公鄉一所孤兒學校急需老師的報道,動了支教的年頭。他帶著妻子到當地考察後,兩人為當地的艱苦狀況震驚。胡忠下定了決心,妻子支援他的決定。這時候,他們的女兒剛剛出生不久。孤兒學校處在海拔3800米的康定縣塔公鄉,是一所福利性質的民辦公助寄宿制學校。這裡是甘孜州13個縣的漢、藏、彝、羌四個民族143名孤兒的校園,也是他們完全意義上的家。胡忠以志願者身份來到塔公鄉,300多元生活補助是他每月的報酬。2014年,在丈夫的召喚下,妻子帶著三歲的女兒也來到這裡支教。謝曉君音樂學院彈得一手好鋼琴,可學校最需要的卻不是音樂老師。生物老師、數學老師、圖書管理員和生活老師,三年時間裡,謝曉君嘗試了四種角色位置,頂替離開了的志願者和支教老師。2014年,8月,一座位置更偏遠、條件更艱苦的學校"木雅祖慶"創辦了,她主動前往當起了藏族娃娃們的老師、家長甚至是保姆。今年2月,她甚至把工作關係轉到康定縣,並表示"一輩子呆在這兒.

塔公草原距離成都約500公里,海拔3800米,每到冬季這裡寒冷乾燥,風如刀割……12年前,成都教師胡忠辭去在成都一所名校的教職工作來到這裡支教,3年後,他的妻子謝曉君帶著年幼的女兒追隨而來,他們,為雪域高原上的孤兒們撐起一個溫暖的家。12年來,他們也曾猶豫,但卻不曾後悔。

68歲母親85歲外婆都支援他們。在學校,胡忠一直教孩子們要孝順,但遺憾的是他卻不能陪在兩位老人身邊盡孝。從2014年來到西康福利學校,12年間,胡忠只回過家5次。胡忠說,這輩子,他最虧欠的就是兩位老人,但是,為了這群更需要他的孩子,他只能這樣,“外婆有舅舅照顧,母親有姐姐照顧。他們都很支援我的選擇。”

面對榮譽,胡忠、謝曉君夫婦謙虛地說:“我們只是平凡人,做的也是很平凡的事情,不值得大家這樣追捧。”

一次旅行改變一生

一路上,謝曉君被塔公草原美麗的景色所傾倒,但更觸動她內心的是,在塔公鄉的西康福利學校,謝曉君看到了眾多孤兒渴求知識的雙眼。 回來的路上,兩口子沒怎麼說話。後來,丈夫胡忠告訴妻子自己哭了一路。和妻子商量以後,胡忠向學校交了辭職信就去西康福

“當時也沒考慮什麼,利學校任教了。雖然孩子還不到1歲,但謝曉君選擇了無條件支援丈夫,

只覺得那些孤兒太可憐了,他們需要老師啊。”回到成都的日子裡,那些孩子們純淨的眼神常常讓謝曉君魂牽夢繞、難以割捨。她產生了無比強烈的願望:到塔公去!

這是一次艱難的轉型,在成都最好中學擔任專職音樂教師的謝曉君開始硬著頭皮學做實驗,學圖書管理,學做“媽媽”。在家從未踩過縫紉機的她學著在縫紉機上給孩子們做鞋墊。一雙鞋墊她要做半天,但當看到孩子們拿到鞋墊時欣喜的眼神,謝曉君感到由衷的快樂,於是為孩子們做了幾十雙鞋墊。

剛到塔公的那個冬天,停了一個月的電,連開水也沒得喝,謝曉君感到前所未有的冷。她學著用爐子燒開水,“我不會燒爐子,一個藏族老師就幫我燒,她端著爐子在操場上跑,說這樣有風。哈哈……很辛苦地把開水燒好了。哎喲!我第一次發現原來喝開水也那麼幸福啊!”一年過去了,學校讓謝曉君擔任四年級的班主任並任教四年級和一年級的語文。學校缺乏教參,謝曉君讓媽媽從成都買來很多語文教學配套參考書,認真備課、負責地教這些不

會說漢語的藏族娃娃。第二年,謝曉君又主動向石室聯中提出繼續支教的申請,並連續支教了3年。這3年中,她連續兩年被西康福利學校授予“優秀教師”稱號。

調進甘孜永遠留下來

2014年8月,謝曉君支教期滿,石室聯中給她安排了七年級(7)班的班主任和七年級年級14個班的音樂課。在孤兒們的淚光中,謝曉君離開了耕耘3年的福利學校 回到成都的謝曉君重新過上了都市人的生活,再也沒有停電和寒冷的困擾,再也沒有繁重的課時量。但她內心常常湧動的卻是一種歉疚和失落,“我眼前常常浮現藏區孩子們期待的雙眼。我是享受到了好的生活,可是那些孤兒呢?因為我的離開,他們又重新從希望之巔跌到了谷底。”經過與親人反覆協商後,謝曉君作出了調進甘孜州的決定。2014年2月,謝曉君將工作關係調入康定,成為康定縣塔公鄉木雅祖慶學校的一名漢語教師。

“對這一重大決定,我至今沒有任何遺憾和失落。相反,我的內心擁有了從未有過的滿足和幸福。我堅信我在履行一名教師應盡的職責!”謝曉君說。

2014年春季,謝曉君作為康定縣的公辦教師來到新建的塔公鄉木雅祖慶學校,教兩個班漢語兼任學校大隊輔導員。她把7歲女兒也帶來讀書,自己住教師宿舍,女兒住學生宿舍。女兒在學校喊她“老師”,“我的女兒和學生是一樣的,學生就是我的孩子。”她說。無怨無悔把愛延續下去

這期間,胡忠一直在西康福利學校默默工作著,他先後擔任過3個年級的班主任、男生生活老師、全校思想品德老師,從教務主任、後勤主任直至升任校長。12年間,胡忠僅回過5次家,和妻子也只能兩三個星期見一次面。

在學校,143個孤兒都叫胡忠“阿爸”。12年中,胡忠不僅教會了他們知識,給了他們一個家,還以自己的經歷感染著這些孩子。畢業的學生中,44人考上了大學,10多個孩子已經跟胡忠約好,畢業後回到藏區工作。

如今,作為校長的胡忠,身份卻仍是志願者。長年的高原生活,謝曉君落下了背痛的頑疾,而剛剛40歲出頭的胡忠已是滿頭銀絲。獲評感動中國人物後,成都市教育局表示將盡快解決胡忠的公辦教師身份。

“愛心是幸福的源泉。我們相信,愛心會傳遞下去,力量會越來越強,甚至可以改變一個地區的命運。”獲評感動中國人物後,胡忠和謝曉君動情地說,他們會繼續堅守在高原,把這份愛延續下去。

胡忠、謝曉君兩夫婦帶上自己年幼的孩子,為的是更多的孩子。他們放下蒼老的父母,是為了成為最好的父母。不是絕情,是極致的深情,不是衝動,是不會的抉擇。他們是帶給高原孩子希望的天使。這兩位老師讓我們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於癌和新年的堅持,看著生病在床的謝曉君老師,她哭著說:“我本來要在醫院裡躺著的,但是因為怕耽誤學生們的課程我還是來了。”當時眼淚不由自主的就流了下來。他們用生命提攜了孤兒的成長,在一個物質繁盛的年代裡,他們仍然讓世界相信,精神無敵!

“當師德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逐漸成為稀有時,你們用最純樸的行動告訴世人,教育的本質是讓更多的學生得到溫暖的愛,通過教育成為一個大寫的人。做一次好事不難,一直都做好事難,胡忠謝曉君兩人用默默無聞的堅守為藏區做著好事,用生命去付出和經營,理應成為國人的精神榜樣。兩位老師,我向您們致敬。

第四篇:學習胡忠、謝曉君夫婦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學習胡忠、謝曉君夫婦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今天我學習了2014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教師胡忠、謝曉君夫婦的事蹟,內心為之震撼。“當師德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逐漸成為稀有時,你們用最純樸的行動告訴世人,教育的本質是讓更多的學生得到溫暖的愛,通過教育成為一個大寫的人。”

他們帶上年幼的孩子,是為了更多的孩子。他們放下蒼老的父母,是為了成為最好的父母。不是絕情,是極致的深情;不是衝動,是不悔的抉擇。他們是高原上怒放的並蒂雪蓮!

感動過後,我捫心自問:“我能為教育,為我的那幫學生做些什麼?”工作上,我不是單位裡工作經驗最豐富的教師,但是我要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做最積極的教師;生活中,我不是學生的親人,但是我要努力走進他們幼小的心裡,做他們最貼心的朋友。我時刻提醒自己,我要用知識開拓他們的視野,我要用關懷溫暖他們的心。

有人把教師比作蠟燭,這一比喻再太貼切不過了。一支蠟燭的光是微弱的,但是當千百隻蠟燭同時燃燒時,孩子們前行的路被照亮了。教師就是這麼一群人,立足三尺講臺,為孩子們撐起一片求知的藍天。

我也是一名教師,儘管我們的教育環境迥然不同,但我們可以共享同一種精神、同一種信念、同一種態度和同一種操守,那就是、奉獻、鑽研和甘做人梯。在以後的教育職業生涯中,我將在先進教師先進事蹟啟迪和鼓舞下,樹立正確榮辱觀,努力增強“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書育人”的教師使命感,不斷強化自己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心。為此,我將從以下幾方面來努力。

一. 立足本職,對學生獻出一片愛心。

胡忠、謝曉君夫婦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師德情操、無私的奉獻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奮進。通過學習,我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對於學生就是一個“愛”字。以無限的真情去關愛,用愛去感化每一個學生的心靈。當學生輟學時,是楊老師不辭辛苦一次又一次家訪,直到學生上學為止;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他不厭其煩的耐心指導;當學生做錯了事的時候,指導分析讓學生知道做錯事的原因;用溫馨的語言教育學生,用母親般的愛感化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猶如父母,甚至勝於父母。感受到能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二. 對工作必須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

胡忠、謝曉君夫婦的崇高精神是我們終身學習的榜樣。作為一名教師,應當學習優秀教師以學生為動力,以育人為首的精神。教師必須具有足夠的耐心和責任心,不僅要規範學生的行為,更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對每一個學生都要進行有針對性地教育。時時處處觀察學生,瞭解學生,對出現的問題及時指導解決。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要求別人自己必須努力做到。牢固樹立了教師的光輝形象,通過學習我有著很深的感觸,發覺到與這些優秀教師比起來,差距實在是太大了。有時覺得工作壓力很大很累,現在我卻發現,我們的工作是充實的,意義是深遠的,職業是幸福的,做到愛校如家,愛生如子,任勞任怨,不計較個人得失,時時以“愛心、耐心、細心”,去關心每一位學生,熱愛每一個學生是我們的責任,教育這些孩子是我們的神聖事業。對我們這些學生既要愛又要嚴。既要

學知識又要學做人,全面關心學生的進步,時刻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是作為一名老師必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三.教師必須做到尊重、理解、信任、鼓勵學生。

通過學習胡忠、謝曉君夫婦的事蹟,我進一步體會到,在教育教學中,尊重這些學生,是我們從事教育工作的老師必備的道德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友好的對待他們,理解和信任他們,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多和他們交流,多鼓勵和表揚他們,要尊重他們,寬容他們的過失,當學生有不足時,多給予激勵和讚美,對學生精心呵護,尊重學生人格,善待、寬容、理解每一個學生。讓們感覺到在學校裡比在家裡的還要幸福的多,感受到學校生活的開心和幸福。

四、練好基本功

要教給孩子一滴水那麼多知識,教師就要具有一桶水那麼多的知識。所以,白天,我們不僅在學校上課,批改作業,處理一些班務,搞教研活動,還要抓緊業餘時間外出聽課學習,晚上回家還得備課,看書學習,查閱資料等,當別人在與家人聊天,朋友聚會,吃喝娛樂,享受工作之餘的悠閒的時候,我們還在為明天的的上課做準備,還在為某個學生的個體行為傷腦筋,還在為寫一篇論文而冥思苦想。是呀,可當我們看到學生的一丁點進步時,有家長向我們道謝時,自己課堂教學閃現出一丁點火花時,工作得到同事、領導的肯定時,那種興奮與激動是難以言表的。覺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人的一生雖然漫長,可記憶力和精力最黃金的時期卻是有限的,現在的我倍感歲月的不饒人,眼看人生的黃金時間匆匆從腳下流過,如果還不努力學習,不為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積澱下一些經驗的話,可能確實就要來不及了,所以,我想:現在辛苦點,累點,雖然會失去一些娛樂時間,但我會得到一筆人生最寶貴的財富,那就是解惑授業的經驗。天道酬勤,我相信只要辛勤耕耘就會收穫豐碩的成果,哪怕一顆青澀的小果,我也要為之努力奮鬥,心裡也覺得很甜。

五、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都說人是要活到老學到老的。時代在進步,孩子在成長,對老師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所以,我們要不斷加強學習,學習一些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用學到的理論知識指導自己的實際工作,大膽創新,積極尋找適合學生的教育教學方法,讓自己的腳步跟上時代的步伐,這樣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

最後,我用這句話跟大家共勉:既然我選擇了教師這一行,我就要用我的激情,用我的愛心把這份光和熱永遠延續下去。

第五篇:高義薄雲—胡忠、謝曉君夫婦

高義薄雲—胡忠、謝曉君夫婦

當新的一年帶著勃勃生機向我們翩然而來的時候,我們歡欣憧憬之餘又禁不住回首過往的一年。跳出自我這個小圈子的喜怒哀樂,總有一些人一些事觸動著我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而《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將這種感覺推向了極致,讓所有人一年來積澱起來的情感得以渲洩和昇華,給人鼓舞、激人向善。

觀看2014年《感動中國》時,心總是隨著臺上走過的一個個身影而心潮澎湃,中間幾次落淚,一個個樸實的身軀承載著至美的靈魂,瞬間昇華為一座人格的豐碑,淨化著我們的心靈,鞭笞著我們的靈魂。

胡忠/謝曉君,怒放高原的並蒂雪蓮。11年前,胡忠這位成都中學的化學老師辭掉工作,告別妻子與剛出生的女兒,來到甘孜州康定縣塔公鄉支教,每個月僅有300多元的生活補助。2014年,謝曉君也報名支教,在旁人不解的目光中,抱著女兒,與丈夫在福利學校“會師”。從盆地到高原,適應的過程充滿了委屈與艱辛,面對位置偏遠、條件艱苦的學校,面對孩子們一雙雙企盼的眼睛,他們許諾“一輩子待在這兒”。

他們或者用自己的故事,解讀人的一種精神、一種品格,帶給人們感人至深的心靈衝擊;他們或者用自己的力量,詮釋著一個人對國家對社會應該擔當的責任,以堅強的民族精神挺起國人的民族脊樑,引人思考發人深省。

讓我們聆聽感動中國頒獎詞作者說的一段話吧:每一年裡,在經歷的每一件事情中,接觸到每一個人時候,我已經習慣了用“感動”

去理解,去發現“感動”的瞬間,這讓我在這個浮躁紛繁的世界裡有了一個心靈的棲息地,在平凡的生活中領悟生活的意義,感謝這樣的經歷,讓我享受感動。

正是《感動中國》把我們聚到了一起,進行一次心靈的交流,接受一次靈魂的洗禮。我們不能只停留在感動這個層面上,應將他們的薪薪之火用我們的人生點亮,將他們奉獻的潺潺細流用我們的生命傾注,這才是感動中國的初衷,也是我們應有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