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事蹟材料

當前位置 /首頁/實用文/先進事蹟材料/列表

古詩優秀教案(合集7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7篇《古詩優秀教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尋到更多與《古詩優秀教案》相關的範文。

古詩優秀教案(合集7篇)

篇1:《古詩》 的優秀教案

《古詩三首》 的優秀教案

教材分析:

這三首古詩,分別寫了春天和夏天的景物,給人以美的享受。遊園不值是宋朝詩人葉紹翁的作品。寫詩人去友人園中觀賞春色,主人不在,但看見一枝紅杏伸出牆來,想像滿園春色感到快慰。飲湖上初晴後雨的作者是北宋文學家蘇軾。詩人以優美的語言描寫了西湖的景色。讚美了西湖美麗宜人的風景。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的作者是南宋詩人楊萬里。寫了詩人可能與友人林子方夜宿淨慈寺,於是再次放眼飽覽西湖美景。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生字新詞,理解應憐、小扣、瀲灩、空濛、相宜、畢竟、映日等詞語在詩句中的意思。

2、能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的意境,用自己的話表達。

二、能力訓練點:

1、初步掌握自學古詩的方法。

2、指導學生想像詩中意境有感情地朗讀,在反覆朗讀中休驗詩意及古詩的節奏、韻律。

三、德育滲透點:

1、培養學生閱讀古詩的興趣。

2、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審美情趣,豐富學生情感。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板書課題

以前同學們讀過不少古詩,我們課本中的古詩大多寫景抒情的,今天,我們再學習三首。板書:古詩三首

二、指導自學

學習《遊園不值》

1、瞭解作者,讓學生說。

(葉紹翁,南宋處州龍泉人,是位很有名的大詩人。有的

資料說他流落江湖,浪跡荒村,無官無職,瞭解農村的生活,擅長寫七言絕句。

2、學生自學古詩。

3、教師點拔:

A、弄清古今詞意的不同。(讓學生說,然後教師補充)

遊,遊玩。不值,沒有遇到。憐,愛惜。扉,柴門。應,大概。

B、調整詞序。

應憐屐齒印蒼苔調換為應憐蒼苔屐齒印。

C、補充主語。

4、品讀:

A、指名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詩意。

B、想像意境,體驗情感。

要點:一切美好向上的、生機勃勃的事物都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是關不住的。

C、有感情地朗讀。

三、鞏固練習。

這首詩先寫做了什麼?後寫看見了什麼?

第二課時

一、.總結學習《遊園不值》的方法:

1、你是怎樣學習古詩《遊園不值》的?

2、學習方法:想像意境,體驗情感;有語氣地讀,表達自己的情感;自我感悟、體驗,同學間討論交流。

3、用這種方法學習第二首、第三首古詩。

二、點拔、提示參考

1、介紹作者:

蘇軾,四川人,北宋文學家、書畫家。

楊萬里,南宋時期江西吉水人。

2、解釋字詞句。

飲,飲酒。瀲灩,小波盪漾的樣子。空濛,水氣迷濛。

欲,想要。

宜,好的'。畢竟,到底。接天,一望無際。別樣,特別。映日,在陽光的映照下。

3、品讀。

A、請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詩意。

B、想像意境,體驗情感。

《飲湖上初晴後雨》:詩人抓住了西湖“水光”與“天色”在晴天和雨天時的不同景象進行了形象地描繪。讀後展現在讀者面前的是一幅誘人的西湖美景。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此詩與眾不同,上聯抒情,下聯寫景。詩中描寫的正是六月,正是蓮藕花葉的極盛期。因此觸目皆是荷葉,一碧萬傾。

4、有感情地朗讀。

三、.總結:

這三首詩分別描寫了季節的景物?表達的共同感情是什麼?讀要體現出什麼感受?

四、鞏固練習:

根據詩句畫景物: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可出牆來。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篇2:《古詩》優秀教案

(一)談話引入

1.學了前面幾篇課文,你覺得春天是怎樣的?

2.古代的'人也喜歡春天,他們寫了好多好多的詩篇來歌頌春天、讚美春天,今天我們將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3.板書課題,認讀生字“古、詩、首”。

4.兩首古詩的題目是什麼?誰能讀準?(區分“春”“村”的讀音)

板書:春曉村居

(二)學習生字

1.把生字卡貼在黑板上,讓學生運用“利用熟字學生字”的方法自學生字。

2.學生彙報、交流自學情況。

(1)字音:翹舌音“詩、首、處”;平舌音“村、醉、散”。

(2)字形:

組合:古(十+口)聞(門+耳)

居(屍+古)童(立+裡)

偏旁:詩—訁醉—酉忙—忄

(3)字義(用田字格中的字作擴詞練習):

古()()()聲()()()

多()()()處()()()

知()()()忙()()()

(三)朗讀古詩

1.範讀。

2.自由讀(讀對、讀順)。

3.自願讀。

4.比賽讀(同桌賽、小組賽)。

(四)理解古詩

1.自讀《春曉》、《村居》。

2.說說自己讀懂了什麼,體會到了什麼。

3.學生就不理解的問題進行討論,教師對重點問題進行簡單講解或點撥。

(五)感悟欣賞

看課文插圖,聽配樂朗誦,感悟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六)擴充套件活動

有條件的班級可小組合作製作風箏,開展放風箏活動。

篇3:《古詩》優秀教案

設計說明:

《池上》一詩描寫了一個小娃“偷採白蓮”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兒童的生活,符合兒童的心理,充滿了童真、童趣。《小池》以清新活潑的語言描寫了初夏荷花池的美麗景色,表現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由衷喜愛之情。本課的設計重點是使學生學會古詩並掌握識字方法,在此基礎上,通過情境體驗,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頭腦中“活”起來,使學生回想起自己的生活經驗。通過朗讀、想象等激發學生的情感,藉助音樂、畫面等教學手段,帶領學生走進詩中,感受詩中兒童的快樂,進而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薰陶。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關於本課的多媒體課件。(教師)

2.古箏曲《春江花月夜》。(教師)

3.做一份本課生字小卡片。(學生)

4.蒐集整理以前讀、背過的古詩。(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引入新課

1.師引言:同學們,夏天到了,你們高興嗎?說說為什麼。(學生交流)是啊,老師也非常喜歡夏天,去年夏天,老師還出去遊覽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師把照片給你們帶來了,大家願意和老師一起分享快樂嗎?請大聲說出你們看到的美景吧!(課件展示令人賞心悅目的荷塘美景:碧綠的荷葉挨挨擠擠,亭亭玉立的荷花嬌媚動人,鮮嫩的蓮蓬清香誘人。)

2.師激趣:看到這麼美的荷塘,你們最想幹什麼或說什麼?(學生交流)看到這麼美的池塘、蓮花,誰不想欣賞一番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欣賞――第12課《古詩二首》。

3.識記並書寫生字“首”。

(1)指生當小老師領讀,注意強調“首”是翹舌音。

(2)結合字理圖講解“首”的本義並組詞。

(3)結合本課講解“首”的引申義並組詞。

(4)指導學生書寫。

①指導學生觀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學生嘗試交流書寫注意點。

③教師歸納:點、撇位於豎中線兩側,首橫長且直,橫畫上下對正。

4.揭題:詩人白居易也來到了池邊,看見了荷花池上發生的一個關於小娃的有趣故事,於是,詩人忍不住寫了一首詩。板書詩題。相機理解詩題:荷花池塘裡。

5.簡介作者白居易。

(1)學生介紹詩人。

(2)教師補充。

白居易字樂天,是唐代著名詩人,有“詩魔”之稱,他的詩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

設計意圖:讓“現實生活”這一活的資源與生動的畫面結合在一起,調動學生視、聽等多種感官,讓學生眼前一亮,身心愉悅,為輕鬆學習古詩奠定了基礎。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一)自讀詩句,認識生字詞。

1.教師範讀。

2.學生自由讀古詩。(課件顯示要求:拼讀生字音節,注意讀準字音;用加一加、換一換等方法識記生字字形;給生字找朋友組詞;讀通句子,爭取讀出古詩的韻律。)

3.彙報交流。

預設:

採:注意讀準平舌音,結合字理理解字義。

蹤:注意讀準平舌音,結合形聲字識記生字。

跡:分析結構和筆順,擴詞,理解“蹤跡”。

萍:擴詞,看圖片理解“浮萍”。

(二)熟讀古詩。

1.劃節奏讀詩。

師引導:大家和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已經能把詩讀通了,但這遠遠不夠,我們還應該讀出詩的節奏來。這首五言詩該怎樣劃分節奏呢?請用“/”畫出來。(學生各自練習朗讀,並根據練習時的節奏用鉛筆在書上做記號。)

2.指名彙報,相機大屏顯示: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3.指名讀詩。

4.師講解誦讀要領並範讀:誦讀古詩的時候,不要一字一頓地讀,這會破壞古詩的韻味,要注意音斷氣連,像老師這樣,你們聽――

5.齊讀古詩。

6.趣味誦讀。

師引導:這樣就讀出詩的節奏來了。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讀起來更有趣些呢?師示範拍手讀。同學交流多種方法:跺腳讀、合作讀、開火車讀、表演讀……

7.小結:同學們,剛才你們手舞足蹈、搖頭晃腦地讀詩,這樣多有趣啊!8.師引導:同學們,初讀了詩文,你們知道荷花池上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嗎?(一個小娃偷採白蓮。)

設計意圖:讓每個學生把古詩讀準、讀好,是教學古詩最基本的目標。在這裡安排了多種形式的讀,力爭讓學生把古詩讀正確、讀流利,讀出韻律。

三、吟詩煉字,體會意境

(一)前兩行――小娃偷採蓮。

1.師引言:一個小娃在池塘上偷偷地採了好多白蓮,究竟有趣在哪兒呢?讓我們一同走到荷花池邊去看一看吧。(課件出示:“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

2.學生自由輕聲誦讀古詩,邊讀邊想象畫面。

3.學生交流“看”到的畫面。

(1)引導學生通過“你問我答”的形式彙報自己是如何“看”出來的。

小娃:男孩兒或女孩兒。

小艇:船。

(2)指導學生觀察畫面展開聯想:荷塘是什麼樣的?白蓮是什麼樣的?(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想象到的“蓮葉何田田”的美好畫面,喚起大家對荷花池和嬌嫩的蓮蓬的嚮往之情。)

(3)指導學生融情想象:如果你就是這個小娃,看到一池的荷花都在風中舞蹈,風中還傳來了蓮蓬的清香,你會想些什麼?做些什麼呢?(相機理解“蓮蓬”。課件展示蓮蓬:瞧,這就是蓮蓬,它長在荷花花瓣中間。蓮蓬裡藏著一粒粒的蓮子,花瓣落了之後就慢慢成熟了,甜甜的蓮子可是夏天解暑的好東西。)

(4)採訪式指導朗讀。

①小娃欣賞著美景,陶醉在花香中,此時此刻,他的心情怎麼樣?(高興。)來,讀出你的高興。(被採訪的學生讀)

②小娃採著蓮蓬,吃著蓮子,此時此刻,他的心情怎麼樣?(又高興又激動。)來,讀出你的激動。(被採訪的學生讀)

③小結:小娃欣賞著美景,享受著美味,真是愜意又幸福。請大家一起讀出你們此刻的感受。(學生齊讀)

4.朗讀前兩句詩,思考:你最欣賞其中的哪個字?

(1)師引導:這麼多的白蓮是小娃瞞著荷塘的主人偷偷採的,你想想,如果你是小娃,這時候,你會想些什麼呢?

(2)指導讀出緊張、高興的心情。

(3)是的,偷採了白蓮回家的小娃既高興,又緊張。(齊讀)

(4)引導學生討論:你覺得小娃的這種“偷”可惡嗎?

(5)你有過偷偷地做一些類似的惡作劇的經歷嗎?

(6)小結:對呀,一個“偷”字,形象地表現了小娃的天真調皮,寫出了詩人對小娃的喜愛之情。(齊讀)

(7)配樂再次有韻味地誦讀前兩行詩句。

(二)後兩行――景美童心純。

1.師引導:小娃偷採白蓮,真的不會被發現嗎?你們從哪兒知道的?

2.學生默讀後兩行詩,談理解。

3.學生彙報交流。

(1)小娃忘記了隱藏自己的行蹤,滿池的浮萍被他的小船衝開了一道波痕。

(2)理解:不解――不懂得,不明白,不知道。

(3)認識浮萍。

①導學:浮萍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②看,這就是浮萍,它是一種漂浮在水面上的植物。(先指著畫面讓學生理解,再出示浮萍的圖片。)

(4)當小船慢慢駛來,浮萍……(做手勢)

(5)可是小娃哪裡知道,小船劃出的波痕已經暴露了他偷採白蓮的事。多麼純真質樸的孩子呀!

(6)看到浮萍開了,你會怎麼想?(替小娃擔心、著急。)

(7)指導學生讀出這種心情。(自讀、指2―3名學生讀、齊讀。)

4.猜詩人的行為、心理:

(1)詩中不僅藏著一幅幅美麗的、有趣的畫面,還藏著一個人呢?你們猜,他是誰?

(2)你猜白居易此時正在岸邊幹什麼?(窺視、偷笑。)

(3)我來採訪一下:請問白老先生,您為什麼在偷偷地看,偷偷地樂?

(4)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利用換位思考的方法,把詩中的小娃和現實中的人物心理進行對比,更好地引導學生感悟整首詩的意境。巧妙引導學生討論“這種‘偷’可惡嗎?”並回想自己做過的惡作劇,意在讓學生和詩中的小娃產生共鳴,體會孩子的可愛、純真與童年的快樂、無憂、自由。學生通過想象“偷採白蓮”的小娃的心理,將作者情、詩中情與自己的情感融會貫通,產生共鳴。

四、感情朗讀,背誦全詩

1.指導學生想象古詩的內容,練習背誦。2.檢查背誦。

3.師引導:詩中的小娃多可愛呀,你能把這首詩改編成一個有趣的故事嗎?(學生改編故事,交流。)

4.小結:其實,像這首詩一樣,寫兒童有趣故事的詩還有很多,比如《四時田園雜興》《村居》《宿新市徐公店》等,課後大家可以找來讀一讀。

設計意圖:趁熱打鐵,腦中放電影,把簡單的四句詩想象成一個小故事,一邊背一邊體會意境,利於學生當堂背誦,提高學習效率。

五、指導寫字

1.先讓學生觀察“採”的字形,引導學生分析。

2.教師範寫。

3.學生練習寫。(要求學生保持正確的寫字姿勢,做到“三個一”。)

4.展評學生寫的字。

設計意圖:寫字是一年級教學中至關重要的環節。指導書寫的過程,不只是提高書寫技能的過程,更是學生主動發現寫字規律的過程。此環節讓學生先觀察生字再分析字的間架結構,降低了書寫難度,加上教師規範的書寫,給學生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

第二課時

一、以詩引詩,創設情境

1.(出示配樂課件:吟詠春天。)引導學生背誦古詩《春曉》《詠柳》。

2.交流:我們剛才背誦的詩有什麼共同點呢?(都是描寫春天景色的詩。)

3.教師引導:大自然的美景總是令人陶醉。從古至今,不知多少詩人用他們的筆讚美它。(出示配樂課件:夏天情。)師導言:生機盎然的春天過去,奼紫嫣紅的夏天來了,你們看到了什麼?

4.匯入新課,揭題。

是呀,大自然是那麼美好,萬物是那麼和諧。南宋詩人楊萬里被這個美麗的小池塘深深地吸引,寫下了一首名為“小池”的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詩。(板書課文題目:小池。)

5.學生讀課文題目,教師介紹作者。

設計意圖: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學古詩前運用多媒體以背詩說話引入,以詩找景,以圖解詩,以景悟情,變靜為動,化難為易,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二、初讀古詩,學習字詞

1.教師導學: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小池塘呢?我們一起來有滋有味地讀讀吧!

出示自學要求:

(1)自讀詩歌,勾畫難認難記的生字生詞,藉助拼音多讀幾遍,可以讀給同桌聽,也可以讀給老師聽。

(2)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生字。

(3)自由朗讀古詩,要把詩歌讀得字正腔圓。

2.指名朗讀古詩,在對學生進行朗讀評價的過程中相機出示“泉”“流”“愛”“柔”“荷”“露”“角”的生字卡片,鞏固字音,交流識字方法,聯絡詩句或者生活實際理解字義。教師相機指導:

(1)課件出示“泉”的字理圖,學生觀察後小結:甲骨文字形像水從山崖泉穴中流出的樣子。本義:泉水。

(2)課件出示“愛”的字理圖,學生觀察後小結:手捧著東西送給朋友,以此表示友愛、喜愛。相機用“愛”組詞並說話。

(3)引導學生用“加一加”或“形聲字”的方法識記“流”“柔”“荷”“露”。

(4)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識記“角”。

3.指導學生將生字帶入古詩中,再次朗讀詩句,讀出古詩的節奏。

(1)讓我們再回到這個小池塘,去體會它的美。老師再讀。

(2)這首古詩聽起來很美,你會讀嗎?

(3)請你也這樣讀一讀,讀出節奏。

(4)誰願意讀給大家聽?

(5)師生對讀,同桌對讀,男女對讀。

(6)師生接力讀,全班接力讀。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作為第一學段識字的重要目標,因此,本環節的設計重在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生字。教師採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學生用自己感興趣的方式識字,把理解字義和識記字形結合起來,潛移默化地領悟生字的特點。

三、深入朗讀,體會詩意

(一)整體感知。

1.課件出示插圖:仔細觀察畫面,說說你都看到了什麼?

2.引導學生邊看畫面邊讀,說說詩中描寫了什麼景物,在詩中找出來。(荷花池、泉眼、樹蔭、荷葉、蜻蜓。)

(二)理解詩意。

1.誰來說說你知道了什麼,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

(1)相機引導質疑:泉眼的水是怎樣流的?“惜”是什麼意思?誰捨不得誰?怎樣理解“愛晴柔”?

(2)指導朗讀:一道細流緩緩地從泉眼中流出,池畔的綠樹在陽光的照射下,將樹蔭投到水面,忽明忽暗。這麼寧靜的景色,我們該怎麼讀呢?(要讀得輕柔、甜美,速度稍慢,飽含不捨之情。)

(3)指導想象:荷葉剛露出什麼?蜻蜓就怎樣了?如果它們會說話,會說些什麼?

(4)“早”和“才”詩人用得非常準確、生動。有了這兩個字,我們讀這兩句詩時眼前彷彿看見了什麼?(學生交流)

(5)引言:多麼細微的'畫面,竟然被細心的詩人觀察到了。如果你是詩人楊萬里,此時會怎樣來吟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呢?

①指名反覆讀,讀出欣喜的語氣。

②配樂讀。

2.總結: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樹,嬌嫩的荷葉,可愛的蜻蜓構成了小池優美的風景。難怪詩人要把這樣的小池寫下來,這裡真是太美啦!全班有感情地朗讀全詩並試著背誦。

設計意圖:“沒有朗朗的讀書聲,語文課堂將失去活力。”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入情境,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揣摩、體會詩句承載的情感,情動而辭發。

四、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1.小荷漸漸長大,大家想知道它們在盛夏時節的美麗姿態嗎?(出示課件:滿池的荷花的圖片及古詩《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2.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個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還有很多美麗的景色呢。這些美景正等待著大家去發現,去觀賞,去讚美。當然,大自然更期待你們去愛護。這樣,美景才會越來越美,越來越多。

設計意圖:閱讀楊萬里的另一首描寫盛夏荷花的詩,與本文對比,增強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增加古詩的積累,使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進而更加熱愛生活。

五、寫字指導

1.學生仔細觀察課後田字格中的“無”“樹”“愛”“尖”“角”的字形,思考怎樣才能把這些字寫得正確、好看,並把自己的建議分享給大家。

2.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進行補充,重點注意:

(1)“無”的最後一筆是“豎彎鉤”。

(2)觀察“愛”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注意比例。

(3)“尖”的第一筆是“豎”,“大”要寫得舒展。

3.教師範寫,學生書空。

4.學生練寫,欣賞評議。

設計意圖:學生觀察探究生字,教師範寫,直觀地向學生展示寫字的過程,讓學生領悟寫字的要點,掌握運筆的方法,最後欣賞評議生字,讓學生在自主、輕鬆、活潑的氛圍中寫好生字。

篇4:《古詩》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1.有主動識字的願望,認識“首、蹤”等1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著”的字音;會寫“首、無”等7個生字。

2.正確朗讀、背誦古詩。圖文結合,感受詩中蘊藏的夏天的情趣。

3.聯絡實際生活、圖文結合等方法瞭解“蹤跡、�、藏”等詞語的意思,初知古詩大意。

教學重點:

正確朗讀、背誦古詩;能用聯絡生活實際、圖文結合等方法初知古詩大意。

教學難點:

會寫“首、�、無”等字。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圖片匯入

1、出示圖片,同學們說一說這是什麼?哪個季節才會有呢?

2、今天,老師將和你們一起學習一首寫小孩情趣的詩,它叫――

板書課文題目:《池上》。

二、初讀古詩,初識字詞

1.教師範讀古詩,學生正音。

2.學生自由古詩,邊讀邊圈出生字,多讀幾遍。

3.學生分組讀古詩,互相幫助,讀準字音。

三、合作交流,趣味識字

1.出示帶拼音的詞語。

2.出示帶去掉拼音的詞語

3.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4.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

(1)學生自由讀。

(2)教師指名讀。

(3)學生齊讀。

藉助圖片瞭解“浮萍”。

四、再讀古詩,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請同學們用“/”標出詩的停頓。

2.與老師標出的停頓對比一下,看自己是否標正確。

3.學生自己練習朗讀。

4.請能正確讀出停頓的同學讀給大家聽。5.全班齊讀。

五、細讀古詩,品味情趣

1、引導學生看圖: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是誰?在幹什麼?

2、有感情地朗讀第一、二句,讀出小孩對白蓮的喜愛之情,讀出小孩的頑皮。第三、四句“解”可用換詞的方法理解,就是“知道、懂得”的意思。“蹤跡”可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就是“行動留下的痕跡”。“一道開”用想象畫畫的辦法理解。

4、討論:從詩中我們知道這是一個怎樣的小娃?

六、指導寫字,養成習慣

出示要寫的字“首”“�”。

1.教師指導筆順,學生書空。

2.學生觀察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師範寫“首”“�”。

4.學生描紅,練寫生字。

七、鞏固訓練

開啟“基礎訓練-《古詩二首》”,一起來闖關吧!

八、佈置作業

1.把《池上》背誦給別人聽。

2.閱讀《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第二課時

一、談話匯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古詩《池上》,這節課我們學習另外一首充滿夏日情趣的古詩――《小池》。(板書課文題目:小池。)

二、初讀古詩,初識字詞

1.學生自由古詩,邊讀邊圈出生字,多讀幾遍。

2.教師範讀古詩,學生正音。

3.學生分組讀古詩,互相幫助,讀準字音。

三、合作交流,趣味識字

1.出示帶拼音的詞語。

2.出示帶去掉拼音的詞語

3.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4.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

(1)學生自由讀。

(2)教師指名讀。

(3)學生齊讀。

四、再讀古詩,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請同學們用“/”標出詩的停頓。

2.與老師標出的停頓對比一下,看自己是否標正確。

3.學生自己練習朗讀。

4.請能正確讀出停頓的同學讀給大家聽。

5.全班齊讀。

五、細讀古詩,品味情趣

1、教師:同學們朗讀得很棒,我想很多同學都已經熟讀成誦了吧,我們來比一比誰背誦得最快。

2、學生自由背誦。

3、話題交流:讀了詩,我覺得這方小池()。我們讀一下前兩句詩,都有什麼景物?後兩句呢?

5、美麗的畫,需要同學們動情的朗誦來襯托,讓我們一起盡情朗誦吧!

六、指導寫字,養成習慣

出示要寫的字“無”“樹”“愛”“尖”“角”。

1.教師指導筆順,學生書空。

2.學生觀察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師範寫“無”“樹”“愛”“尖”“角”。

4.學生描紅,練寫生字。

七、鞏固練習

開啟“閱讀訓練-《古詩二首》”,一起來闖關吧!

八、佈置作業

1、把《小池》背誦給別人聽。

2、閱讀《春日》。

篇5:古詩的優秀教案

古詩兩首的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兩首古詩。

2、藉助註釋,讀詩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人和朋友依依惜別之情,培養審美情趣。

3、強化語感訓練,提高鑑賞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準確理解詩意,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境。體會詩中情,讀出詩中情。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同學們,離上課還有幾分鐘,我們來玩個遊戲,輕鬆輕鬆。

聽說我們班的同學背了很多古詩,我們來玩個古詩對接的遊戲,好嗎?

我說上句,你接下句。看誰舉手最快,回答得最好: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2、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3、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又快又好,果然名不虛傳啊!

同桌玩一玩。

二、匯入

1、剛才我們搶答的是哪兩位詩人的詩呀?

(李白、孟浩然。)

2、李白、孟浩然不僅都是唐代的大詩人,他們又是一對好朋友,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與他倆有關的一首古詩。大家齊讀。

3、詩的題目中有三個生字,給你1分鐘能記住嗎?趕快開啟書本100頁。

記住了嗎?來,跟老師一起來寫。

hè 鶴:注意左邊稍微寫窄一點。

mèng 孟:上面的“子”比較長。

líng 陵:左窄右寬,後鼻音。

三、讀題獲資訊

1、一起來讀讀:

來,隨著我的手勢再讀一遍,注意節奏。你看,注意了節奏,讀得好聽多了。

2、讀了幾遍課題,你讀出了什麼資訊?

3、說得真好,用你的朗讀告訴大家:

李白,在何處/送何人/去何地。

一幅多麼清晰的送別畫面。

同學們真會讀書,讀了幾遍詩題,就獲取了這麼多資訊。

今天,我們就用這樣的方法,一起來欣賞這首古詩。

四、讀準確、讀流利

1、請同學們大聲地自由地朗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2、讀好了?請你讀給同桌聽聽,讓他說說你讀得怎樣。

3、誰願意讀給大家聽聽。還有想讀的嗎?

4、其他同學能讀好嗎?那我們一起來讀。

五、讀詩知畫面

1、有人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畫面呢?請同學們藉助註釋,自己讀讀詩,邊讀邊想象,你似乎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2、把你想到的畫面說給同桌聽聽。

3、讀著讀著,你的腦海裡依次出現了哪些畫面?

(一生自由說。)

情況一:

(學生說前兩行或全部。)

1、說得真好。你能把西辭說得更清楚些嗎?

(生說。)

來,看看示意圖,你會說得更好。你再來說說。

你還想說。

孟浩然在西邊的黃鶴樓辭別了李白,然後乘著船,沿著長江順流而下,向東邊的揚州駛去。

2、你看,畫面動起來了。送別是在煙花三月的一天。

煙花三月是一幅怎樣美麗的畫面呢?請你展開想象的'翅膀。

(學生不斷地說,使畫面說豐滿。)

(生想象不出:你看到了什麼景物?什麼顏色?什麼形狀?怎麼動的?)

真是一副美不勝收的江南春景!你的想象真豐富。

3、誰能完整地把這些畫面描繪一下。

4、說得真好!你能想著這些畫面,讀讀前兩行詩嗎?

5、繁花似錦的春天,正是詩人們遊山玩水、飲酒賦詩的好時候,而好朋友卻要離開我了。我們也一邊想著畫面,一邊讀讀這兩行詩。

情況二:

(學生說後兩行。)

1、你還想到了什麼畫面?

2、(說到“唯見 、望”。)

望著滾滾東去的長江水,李白他會想些什麼呢?他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託付給江水,陪送友人。人雖分,心相隨,多麼真摯的友情啊!

3、(說到“孤帆”。)

江面上真的只有孟浩然乘坐的那隻小船嗎?(不是)

(如答不出來:長江是當時的水上交通要道啊,每天來往的船隻川流不息,李白久久遙望江面,難道真的只看到孟浩然乘坐的那隻船嗎?)

那為什麼說“孤”呢?

(孤獨寂寞的心情。)

哦,你把人物的內心活動也想象出來了,畫面也活了。

你還能加入什麼想象把畫面想得更活呢?

4、誰能完整地把這些畫面描繪一下。

5、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內心的想象,讓送別的畫面更加豐滿起來了。

那你能想著畫面,讀讀後兩行詩嗎?

6、我們也像他那樣,一邊想著畫面,一邊讀這兩行詩。

六、讀詩悟情感

1、是啊,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中有情,我們想象著畫面,再讀整首詩,看看我們能感受到什麼?

情況一:

(我體會到了他們依依不捨的感情。)

那帶著你的體會,讀讀這首詩。老師給你配點音樂。

情況二:誰還有不同的體會。請你讀讀。

哦,你的朗讀展現了一個溫情的送別場面。

情況三:你是想說還是想讀?

2、請同學們再讀讀整首詩,讀出你獨特的感受。

3、真摯的情誼成就了千古名篇。讓我們把它背下來吧。

(自由讀背。)

能背的同學站起來,我們一起背,(課件音樂)

多美的人間真情啊!

七、讀詩遷方法

1、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通過“讀古詩、想畫面、體會情感”這種方法欣賞了《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現在,我們就用這種欣賞古詩的方法獨自欣賞《送元二使安西》。(課件)音樂。

2、來,先把它讀正確。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3、請同學們自由欣賞這首詩,藉助註釋,邊讀邊想象,你似乎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體會到怎樣的情感。

4、同桌交流交流。

5、誰想談談?

(生自由談。)

6、你想著畫面,帶著你的體會,讀一讀這首詩。

7、能不能試背一下:

不一樣的景,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送別裡卻蘊涵著同樣的深情。

八、結束

1、時間過得真快,我們也要分別了。同學們,戴老師真捨不得你們哪!你們今天表現得太出色了,我想送一句詩給你們:

你們的確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在這離別之際,你們有什麼話想對我說嗎?用一句送別詩,或者自己想說的話都可以。

2、同學們,今天我們記住的不僅是這優美的詩句,更難忘記的是人間美好的真情:

你能把這樣深情的送別詩改編成一個感人的小故事嗎?

出示課件:

作業:發揮你的想象,從兩首詩中任選一首,把它改編成一個感人的送別小故事。

篇6:古詩優秀教案

古詩兩首優秀教案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瞭解兩首詩寫作的時代背景,體會詩中抒發的強烈的愛國情感。

2.學會本課生字:祭、乃、涕、洛。

3.理解這兩首詩,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每首詩的意思。

(二)能力訓練點

1.朗讀、背誦這兩首詩,默寫《示兒》。

2.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體會作者抒發的強烈的愛國情感,使學生與作者的內心情感產生共鳴,受到薰陶和感染。

二、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和杜甫聽到勝利喜訊後那樣歡快的原因。

通過重點詞語的品析及反覆吟誦來體會。

(二)難點:理順詩句。教師指導學生在理順句子時要增補詩句中省略的內容,把倒裝句按現代漢語的語言習慣調換詞語順序。

(三)疑點:學生可能提出首句“死去無知萬事空”與尾句“家祭無忘告乃翁”是否前後矛盾的問題。

教師通過指導學生辯議:深刻地體會詩人看不到祖國統一死不瞑目的憂國憂民之情。

三、課時安排

兩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一)口答課後問題。

(二)試讀古詩、反覆吟詩、熟讀成誦。

(三)理解並說出每首詩的意思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默寫古詩《示兒》。

(五)擴寫古詩,練習表達。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檢查學生預習情況,質疑問難。

2.介紹《示兒》的作者及背景。

3.理解《示兒》中的重點詞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4.背誦並默寫古詩《示兒》。

(二)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1.指名讀《示兒》,結合正音,檢查學生對字詞的自學情況。

祭(j@):祭祀。

乃(n3i):你,你的。乃翁:你的父親。

元:同“原”。

九州:指代中國。

王師:指南宋軍*。

2.學生質疑。

(三)解題:簡介作者和寫作背景

1.看到詩題《示兒》你是怎樣理解的?“示”是什麼意思?(“示”使人知道。也就是“指示、告示”的意思。“示兒”可以說告訴兒子,也可以說給兒子們看的詩。)

2.簡介作者。

我們以前學過李白、王安石、賀知章等詩人寫的詩,今天我們學習另一位大詩人陸游寫的詩《示兒》。陸游是南宋時期一位愛國詩人(1125—1210年)。在陸游年僅三歲的時候,汴京就被金兵佔領了,他從小就立下了抗金救國的志向,長大後他曾經親自上戰場,參加過抗金的`戰鬥,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仍然堅信抗金必定勝利。《示兒》這首詩就是他八十六歲高齡,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時候寫給他的兒子的臨終囑咐。

(四)自由讀這首詩

想一想陸游逝世以前最牽掛的是什麼事?之後集體交流。

(五)默讀《示兒》

結合課後的註釋,試試自己能讀懂什麼,讀懂哪句就說哪句。說得不確切的,其他同學可補允,可糾正,教師適時點撥。

“死去元知萬事空”,“元知”本來就知道,“萬事空”什麼都沒有了的意思。理順這句話時需增補詩句中原來省掉的“我”,還需按我們今天的語言習慣調換詩句中詞語的順序。這句詩是說:我本來就知道人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但悲不見九州同”,“但”只。“九州同”指全國統一。理順這句話時需調換詩句中“悲”的詞序。這句的意思是:只是為看不見全中國統一而感到悲傷。

“王師北定中原日”,“王師”指南宋軍*。“定”平定,收復。“中原”淮河以北被金兵佔領的地區。這句的意思是:宋朝的軍*向北方進軍,收復中原的那一天。

“家祭無忘告乃翁”,“家祭”祭祀祖宗。“無”同“勿”,不要。“乃翁”你們的父親。這句的意思是:家祭的時侯不要忘了(把收復中原這件事)告訴你們的父親。

(六)把整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注意句子與句子之間有的地方還要增加一些詞語,使句子的聯絡更緊密。

這首詩的意思是:我本來就清楚地知道,人死了世上的什麼事都和我沒有關係了,只是為看不見全中國的統一而感到悲傷。到了宋王朝的軍*向北方進軍收復中原的日子,你們祭祀祖先時,千萬不要忘記把這個訊息告訴你們的父親。

(七)自由讀古詩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集體交流)你能從哪些詩句中體會到這種思想感情的?

這首詩寫出了詩人畢生的心事和無限的希望,表達了他渴望收復失地、統一祖國的強烈愛國熱情。從詩句“死去元知萬事空”和“家祭無忘告乃翁”可體會到作者的愛國之情。儘管他清楚地知道人死了就什麼也不知道了,可他還是囑咐兒孫們在他死後,不要忘記把收復中原的訊息告訴他。這種矛盾說法,說明了詩人看不到祖國統一死了也不甘心的愛國熱情,表達了詩人看不到祖國統一死不瞑目的思想感情。

(八)反覆吟誦,讀出感情,背會後試著默寫

請同學們帶著作者看不到祖國的統一無限牽掛之情朗誦古詩,讓我們在朗讀中體會作者的愛國熱情。

停頓和重音提示: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會背的同學可在本上練習默寫,也可指名到黑板前默寫。

(九)擴寫練習

根據“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想象作者在彌留之際,在病榻上怎樣叮囑兒子,兒子們怎樣應允,讓學生創造性地把所言之事寫具體。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學習第二首詩,理解重點詞及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背誦《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3.完成“思考·練習”2、3的題。

(二)試讀古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結合正音檢查學生對字詞的自學情況

涕(t@):眼淚。

洛(lu^):洛陽,地名。

聞:聽說。

收:收復。

官軍:唐王朝的軍*。

(三)解題:簡介作者和寫作背景

讓學生說出《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題的意思。

作者杜甫(712-770年),唐代大詩人。字子美,鞏縣(今屬河南省)人。他的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篇,當時社會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在他的筆下都有真實地反映,被評為一代“詩史”。他的詩藝術成就很高,對後世影響很大。《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也就是最興奮的時候寫下的。此詩寫於公元763年,叛軍首領史朝義(史思明的兒子)兵敗自殺,他的部下紛紛投降,河南、河北相繼被官軍收復,“安史之亂”從而結束。杜甫在四川聽到這一訊息,興奮的心情難以平靜,於是寫下了這首充滿歡樂激情的七言律詩。

(四)自由讀《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想想作者那麼興奮的原因是什麼,之後全班交流。

(五)參照課文註釋,不懂的可,試試自己能讀懂什麼

讀懂哪句就說哪句,教師適時點撥。

“劍外忽傳收薊北”:“劍外”劍門關外,指詩人當時所在的四川。“忽傳”忽然間傳揚。“收”收復。“薊北”指現在河北省北部,是安史之亂的巢穴。這句的意思是:那收復薊北的訊息,忽然間在劍外傳揚。

“初聞涕淚滿衣裳”:“初聞”剛剛聽到。“涕淚”指因喜極而淚下。這句的意思是:剛剛聽到這個喜訊,涕淚就灑滿了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卻看”再看。“妻子”夫人和孩子。“愁”憂愁,憂傷。“何在”哪裡還有?這句的意思:再看看老伴和孩子,哪還有一絲的憂愁?

“漫卷詩書喜欲狂”:“漫卷”胡亂捲起。“欲”將要。這句的意思是:我隨手胡亂地把詩書一卷,高興得簡直要發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放歌”放聲歌唱。“縱酒”縱情飲酒。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大晴天裡放聲高歌,暢飲美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這句的意思是:趁著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即”就。“巴峽”四川境內的一段山峽。“巫峽”三峽之一。這句的意思是:放舟從巴峽東下,穿越那巫峽的疊嶂。

“便下襄陽向洛陽”:“襄陽”在現在的湖北省。“洛陽”在現在的河南省。這句的意思是:順流而下一過襄陽,便一直奔向了洛陽。

(六)連起來,說說整首詩的意思,指一、二名同學說

劍門關以南的四川,忽然傳來了官軍收復河南、河北的訊息,一聽到這激動人心的訊息,淚水溼透了衣裳。再回過頭來看看妻子、孩子,他們心中的憂愁也不知哪去了。我隨手把詩稿和書本胡亂地捲起來,高興得簡直要發狂了。在大白天裡,也要高聲唱歌,開懷暢飲,春天的美景將伴隨著我回家鄉。馬上就要放舟從巴峽東下穿越巫峽直奔襄陽,再從陸路回到洛陽。

(七)抓住詞句,體會作者感情

“喜欲狂”是什麼意思?你從《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的哪些詞語中體會到了杜甫“喜欲狂”的心情?

(“喜欲狂”是高興得幾乎要發狂了的意思。先寫詩人“初聞”時“涕淚滿衣裳”的反常情態,接著寫詩人狂喜的情態:“卻看妻子”、“漫卷詩書”、“放歌”、“縱酒”寫出了狂喜的場面,然後寫此後的美好打算,是對“喜欲狂”的進一步描繪。)

(八)感情朗讀,深化理解,熟讀成誦

停頓和重音提示:

劍外/忽傳/收薊北,

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

便下/襄陽/向洛陽。

(九)齊讀兩首古詩

思考:《示兒》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兩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相同嗎?聯絡詩的內容說說你的體會。

(兩首詩都表達了作者愛國之情,這一點是相同的。但《示兒》是通過“悲”(“但悲不見九州同”)盼望祖國統一表達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通過“喜”,聽到祖國重歸統一“喜欲狂”表達的。)

六、佈置作業

1.填空並解釋所填詞語的意思,再說說每句詩的意思。

死去元知萬事空,( )不見九州同。

王師( )中原日,家祭( )告乃翁。

2.背誦兩首詩。

篇7:古詩優秀教案

古詩兩首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1、在理解字詞的基礎上讀懂詩句。

2、體會詩人在江上行船的所見、所感。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並默寫《望天門山》。

教學重點:

讀懂詩句的大概意思,並能體會詩句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幻燈片

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請同學們背誦幾首古詩,朗讀幾句詩人李白寫的詩句,說說自己學習古詩有什麼感受。

2、匯入新課

唐代大詩人李白喜愛遊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有一次,他來到位於安徽省和縣與當塗縣西南的長江兩岸的天門山,面對眼前的景物,產生了奇特的感受。他把這種感受寫下來,這就是本課的第一首古詩。

3、出示詩題

4、讀題,試講詩題,並說明自己是怎樣知道詩題意思的。

二、自讀自悟詩句的大概意思。

1、學生自由讀,同桌互讀。要求把字音讀準,練習有節奏的朗讀。

2、出示多媒體課件,學生默讀思考,整體感知詩句的大概意思。

(1)重點理解“斷、開、回、出” 這幾個動詞的意思。

(2)默讀,邊讀邊想象詩句描寫的情景,有不懂的地方畫下來。

(3)小組交流。

3、出示詩句,再請幾個小組代表讀一讀,說說詩句的大概意思,在學生髮言的過程中教師隨機指點。

三、感情朗讀。

1、指導朗讀。

2、讀過這首詩,你有什麼感受?再想一想,你的.這種感受是從那些詞句中體會到的?

3、把想象到的畫面畫下來, 畫好後, 再交流一下,重點說說畫了些什麼,為什麼要這樣畫?

四、練習朗讀並熟讀成誦。

1、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這首古詩。

2、指名背誦。

五、佈置作業

1、熟練的背誦《望天門山》。

2、把詩句默寫在課文插圖上。

3、課下自學李白的詩。

板書設計:

望天門山

天門 開

碧水 回

青山 出

孤帆 來

教後記:教學這首詩,通過讓學生看圖片,學生真正理解了詩句,感受到了李白詩的豪放。

《題西林壁》

教學目標:

1、瞭解《題西林壁》的意思,體會詩的意境和詩人的思想感情。

2、弄懂詩句的意思,瞭解詩歌內容。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理解《題西林壁》的內容,體會詩的意境,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方法:講解、討論、總結。

教具準備:投影器。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背誦第一首古詩:《望天門山》。

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二、學習第二首詩,板書:題西林壁

1、用自己的話說題目的意思。介紹作者:蘇軾

2、出示投影片, 讀初《題西林壁》。

指名朗讀,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3、指導學生藉助註釋逐句理解。

(1)同桌互相解釋詞句的意思。

(2)在學生講解的基礎上,著重指導以下詞語:

嶺,指連綿起伏的山嶺。

峰,巍然聳立的險峰。

遠近高低,講詩人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

2、指名學生講解全詩大意。(廬山從正面看,是一道連綿起伏的山

嶺;從側面看,是一道巍然聳立的 山峰。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會呈現出不同的形象。不認識廬山的真實面貌,那是因為自己身在廬山之中。

為什麼不識廬山真面目?原因是什麼呢?

結合投影思考回答

結合這句話體會它蘊含著一個什麼道理呢?(討論發言)

(現實生活也是複雜的,如果被表面現象所迷惑,那也舊象身在廬山之中一樣,看不清事物的本質,不可能全面的 認識事物。

3、指導朗讀。

4、學習生字。

(1)說說寫“緣”字要注意什麼。

(2)書寫生字。

三、作業

1、背誦《題西林壁》。

2、預習《三峽之秋》。

板書設計: 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