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列表

《中共黨史人物傳》讀後感

【概述】

《中共黨史人物傳》讀後感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本站的會員“深圳退伍兵”為你整理了這篇《中共黨史人物傳》讀後感範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正文】

你是誰?我是中國共產黨!

你們是誰?我們是中國共產黨黨員!

1921年一聲驚雷,開天闢地。你們從嘉興南湖走來,帶著共產主義信仰,豪情萬丈。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希望,給徘徊中的中國革命帶來了曙光,給黑暗中的中國指明瞭前進的方向。1921年53人、1949年448萬人、2021年9000多萬人,你們不斷壯大,不斷變強,你們有著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共產黨黨員”。百年黨史,一批批年輕人浴血奮鬥,展現出一代一代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鬥的動人畫卷。那是一個熱血澎湃、狂飆突進的時代;也是一個年紀輕輕就幹大事的時代;更是一個年紀輕輕就丟掉性命的時代。《中共黨史人物傳》向我們講述了在這艱難曲折又燦爛輝煌的歷史程序中,一個個年輕的共產黨人始終不渝的初心奮鬥史。

參加中共一大的13位共產黨員平均年齡28歲。毛澤東34歲上井岡山。周恩來29歲主持南昌暴動。朱德31歲參加護法戰爭。鄧小平25歲領導百色起義。葉挺任第四軍獨立團團長時不到30歲。江姐犧牲時才29歲......正是青春煥發、風采動人和才華橫溢的時候,不大的年紀,談的卻都是主義、奮鬥、犧牲、救亡。這樣的現象應那個時代而生,也應那個時代而完成。一個個緊跟黨走的紅色青春,綻放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

同為青年,同為夢想,多想和你們有一次跨越百年的相遇。親口問一問,是什麼讓你們能夠直面挑戰,毫無畏懼的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你們說:是絕對的忠誠。要繼承革命光榮傳統,永葆共產黨人本色--始終把對黨忠誠放在第一位。1937年5月,毛澤東同志提出,黨的幹部和群眾領袖要“忠心耿耿地為民族、為階級、為黨而工作”。開啟書本,翻著一頁頁紙張,一個個文字跳動著生命的符號,這是你們用初心和信仰書寫著對黨忠誠的故事。多想問問被押往刑場的於方舟,面對死亡時是什麼讓你如此泰然自若、目光堅定?於方舟原名“蘭渚”,1923年二七大罷工失敗,年輕的中國共產黨遭遇挫折,他依然堅定的選擇入黨,並改名“方舟”,誓願“以己為舟濟蒼生”。1927年不幸被捕,在獄中受盡折磨,堅貞不屈,犧牲時年僅27歲。多想問問1938年牡丹江邊那8名女戰士,是什麼讓你們選擇毫不猶豫的跳入江水之中?部隊西征抵達牡丹江下游西岸,日偽軍跟蹤而至。師長原本讓8名女同志先行渡河,但她們為掩護大部隊突圍,毅然放棄渡河,選擇和敵人戰鬥,直至彈盡援絕。面對日偽軍逼降,誓死不屈。最終選擇毀掉槍支,8人緊緊挽著雙臂投入滾滾的江水中,壯烈殉國。

我想,是你們對共產主義的真摯信仰、對解放全中國的執著追求才能在面對死亡時,堅定的用生命詮釋對黨忠誠。“對黨忠誠”是每一個共產黨員入黨時的莊嚴承諾。作為一名新時期的黨員,一名紀檢監察幹部,必須要有忠誠的品質。紀檢監察幹部是政治幹部,從事的是政治工作,要做到對黨絕對忠誠,也就是要做到唯一的、無條件的、徹底的忠誠。在身處查辦案件一線時,要把懲治腐敗當作己任;在親朋好友的百般說情下,要心無旁騖的開展審查調查工作;在清苦的歲月裡,要經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把清正、清廉、清明作為衡量工作的尺子和鏡子。

你們說:是過硬的本領。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靠本領成就--要做具有“悟空精神”的尖兵。紀檢監察工作任務艱鉅、紛繁複雜、涉及面廣,作為年輕的紀檢人要練就如孫悟空“七十二變”般的本領,才能高質量的開展紀檢監察工作。要增強自身本領,學習是關鍵。1939年5月20日,毛主席在延安在職幹部教育動員大會上向全黨要求:學習一定要學到底,學習的最大敵人是不到“底”。毛主席愛學習,尤其愛讀書,繁華的馬路邊、昏暗的路燈下、生病時的病房裡,不管是怎樣的環境都有他讀書的身影。毛主席愛讀書更善於讀書,在書中吸取經驗教訓,總結自己所需的政治方略。

這麼艱苦的環境下、這麼繁忙的毛主席也總是抽出時間來不停的讀書學習,我們年輕人更應該堅持學習,不斷成長。學習使人進步、學習使人充實,學習使人睿智。我們要有孫悟空學習七十二變化時“半夜敲門求武藝”的恆心,也要有孫悟空為了煉成火眼金睛時“在煉丹爐內苦熬九九八十一天”的毅力,更要有孫悟空取經路上“敢於把一切妖魔鬼怪打倒”的勇氣。我們年輕的紀檢人亦如“孫悟空”般始終堅定理想信念,無怨無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奉獻給紀檢監察事業。紀檢工作加班加點是常事,下鄉走訪是常態,我們年輕的紀檢人應該不求名利,用行動書寫“初心答卷”。

你們說:是時代的召喚。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徵程呼喚新擔當--當代青年生逢其時,也重任在肩。回望歷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在最前沿的,始終是一代又一代進步青年的使命和責任。1919年“巴黎和約”的簽訂,引爆了轟轟烈烈的五四愛國運動。30歲的“青年教授”李大釗帶領著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學生代表衝破軍警阻撓,雲集天安門,打出“誓死力爭,還我青島”“收回山東權利”“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廢除二十一條”等口號。在我國青年學生運動史上,還有一場著名的“一二·一”運動。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在雲南昆明以潘琰為代表的30餘校共3萬多名學生聯合罷課,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反對內戰活動。同年12月1日,遭到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酷鎮壓,潘琰等4名青年學生壯烈犧牲。

時勢造就英雄。在那血雨腥風的年代,許多的進步青年為了民族獨立、國家富強將生死置之度外,為革命貢獻出自己的熱血,這是一種怎樣的無畏精神?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應該銘記國家富強這一段歷史走來的艱辛和不易。紀檢監察部門作為黨內捍衛紀律的“專責部隊”、政治生態的“護林員”,敢於擔當是紀檢監察人的鮮明特徵。在面對辦案人員少、工作任務重、長期加班加點等情況時,也要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每個時期的青年有著不同的時代責任,新徵程已吹響紀檢監察的新號角。年輕的紀檢監察幹部們唯有堅守初心和使命,以實幹篤定前行,才能不負易逝韶華。

(作者:遵義市赤水市紀委市監委派駐第三紀檢監察組工作人員 羅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