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說演講稿

當前位置 /首頁/演講稿/演說演講稿/列表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說教學設計「新版」精品多篇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說教學設計「新版」精品多篇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說》教案 篇一

1

教學目標:

1.體悟雨果和伏爾泰兩位傑出人物的思想光輝。

2.品味雨果包含激情、詩化的語言。

3.瞭解演說詞的現場感、交流感的特點。

教學重點:

1.從作者激情的語言中領略兩位傑出人物的思想光輝

2.瞭解伏爾泰為人類文明做出的貢獻。

教學難點:

1.啟蒙運動在西方歷史上的重大意義。

2.伏爾泰所處的時代及思想背景。

課前準備:

1.查詢雨果、伏爾泰的相關資料。

2.利用工具書正音正字。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1878年的法國,拿破崙三世王朝已經推翻,建立了共和政府。作者也早已結束了19年的流亡生活。但是,德國對法的戰爭沒有停息,因為政治派別紛爭激烈。尤其對巴黎公社員的殺戮,到處瀰漫著血腥。“野蠻還在,刀劍猖狂”。作者本人代表左派,同情巴黎公社,不斷受到排擠。雨果這位從伏爾泰思想汲取力量的人道主義鬥士,在“教導人們走自由”的“法蘭西思想之王”伏爾泰與世長辭(1778)的一百年後,發表富有戰鬥激情的演說。

二、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

(1)注音:隕柩 睿 恪

(2)解詞:

隕落:星星等從高空落下。

彌留之際:病危將死的時候。

登峰造極:登上高峰,達到頂點。比喻達到了最高境界。

兼而有之:同時具有。

睿智:英明有遠見。

著作等身:形容著作數量多。

恪盡職守:謹慎而恭敬地履行職責。

靈柩:已盛屍體的棺材。

媚上欺下:巴結上司,欺騙下屬。

凌駕:高出:高出(別人);壓倒(別的事物)。

惱羞成怒:因感到羞愧而發怒。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資料交流:

(1)伏爾泰:原名弗郞索瓦。馬利。阿魯埃;伏爾泰是他的筆名。他是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旗手,被譽為“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他出生在巴黎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自小受過良好的教育。伏爾泰寫過大量文學作品,其中著名的有史詩《亨利亞德》、《奧爾良少女》,悲劇《歐第伯》,喜劇《放蕩的兒子》,哲理小說《老實人》。

(2)維克多•雨果:(1802—1885),法國十九世紀浪漫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著名的小說家和詩人。雨果13歲開始創作。早期作品多贊成波帝王朝復和天王教會。後在進步思想啟發下,正治上轉向資產階段自由主義,並在文學上反對古典主義。他創作的《歐那尼》,以其反封建的主題和打破古典主義創作法則的藝術手法,標誌著浪漫主義文學在法國的全面勝利。他的大部分作品深刻反映了十九世紀法國社會政治中的重大事件和社會現實。1831年發表長篇歷史小說《巴黎聖母院》,通過中世紀一次巴黎貧民起義,揭露了宗教勢力和封建政權對人民的學生壓迫,鮮明地體現了雨果的善與美、美與醜的對照原則。1841年被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851年曾積極反對拿破崙第三稱帝,此後流亡國外達19年。其間創作了大量的詩歌、小說和政論,現實主義傾向大為增強。

(3)啟蒙運動:18世紀西方資產階級繼文藝復興之後所進行的第二次反對教會神權和封建專制的文化運動。弘揚理性、反對宗教、提倡人權。教導人們勇於反抗,追求正義。

4.本文可分三部分:

[1](1)對伏爾泰作出的貢獻進行了總體性的評價。

[2](2―12)帶領人們回顧歷史,頌揚伏爾泰在著作、思想和現實鬥爭方面的豐功偉績以及非凡的人格力量。

[3](13―14)回到現實19世紀,高度讚揚伏爾泰的思想和精神,呼籲人們向他討教,並表達自己與反動勢力鬥爭到底的決心和信念。

5.體會雨果充滿激情、富於浪漫主義色彩的演講語言,並選擇幾個最能代表這種語言風格的段落自由朗讀。

三、問題探討

1.伏爾泰與黑暗勢力作鬥爭的武器是什麼?如何理解伏爾泰為人類文明所作的貢獻?

明確:伏爾泰用“筆”作武器。這輕如風,猛如電的“筆”實際是指伏爾泰著書立說,從事文學創作。

伏爾泰對人類的貢獻可歸納為兩大部分:一是通過著書立說和文學創作,進行思想啟蒙,“培良良知,教化人類”;二是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和責任感,為那個時代的弱勢人群爭取人權,勇敢鬥爭。

2.伏爾泰的微笑表現了他哪三個方面的特點?作者為什麼要突出談到伏爾泰的微笑?

明確:對權貴和壓迫者的嘲笑,表現了他面對敵人不屈不撓、堅定不移的優秀品質;對弱者和被壓迫者的微笑,表現他善良、仁慈、博愛的寬廣胸懷;微笑體現了伏爾泰諷刺幽默的戰鬥風格。

作者突出談到伏爾泰的微笑,著重體現了伏爾泰的非凡人格,表現出不權勇於戰鬥,同時善於戰鬥,從容不迫,遊刃有餘。

3.雨果為什麼把伏爾泰生活的時代看作是“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

明確:在伏爾泰生活的時代前期,統治階級壓迫人民,而人民卻甘心受迫,不敢、也不懂起來反抗,社會愈加昏暗腐敗。這時,許多像伏爾泰這樣的啟蒙主義思想家用自己的筆寫下了不朽的篇章,喚起了人們反抗的意識,投入到為民主自由而鬥爭的自由中去。所以,雨果把伏爾泰生活的時代稱為“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

4.怎樣理解“理性的最高權威”?

明確:雨果在盛讚伏爾泰的歷史功績時,說“他行使過一個職能,他完成過一項使命”,即“培育良知,教化人類”。伏爾泰究竟要教化人類的什麼良知?雨果又說,從伏爾泰開始,“人類最高的統治權力將是思想”。這裡所說的“良知”與“思想”,就是“理性”。“理性”是啟蒙運動的核心概念,是認識這場思想解放運動的意義及侷限性的關鍵。正是以伏爾泰為領袖的一代啟蒙思想家,才顛覆了宗教神權與世俗王權的“不證自明”的“合法性”,要求把一切都放到人的“理性”面前審判,“人的尊嚴”真正確立起來。及至19世紀初,雨果這一代人仍然把“理性”奉為無上權威,所以他才在演說最後大聲疾呼“理性的最高權威”。

四、品味語言

1.他受到詛咒、受祝福地走了:受到過去的詛咒,受到未來的祝福。先生們,這是榮譽的兩種美好的形式。

明確:“過去”象徵著黑暗與邪惡,未來意味著正義與光明。伏爾泰受到過去的詛咒與未來的祝福,正反襯出他與黑暗的勢不兩立,他對世人的啟蒙碩勳。所以說是榮譽的兩種美好的形式。

2.我們應為這微笑感動。這微笑裡含有黎明的曙光。

明確:伏爾泰的微笑,是對憤怒情結的超越,是看透一切塵囂之後的寬怒與安詳;對權貴與壓迫者的嘲笑譏諷,是比對手站得更高的俯視、輕蔑;對弱者與被壓迫者的微笑,把迷信和醜惡照得透高,催生的平等、博愛、理智、和平等“黎明的曙光”。

3.我們感到,從今以後人類最高的統治權力將是思想。

明確:思想取代武力成為人類最高的統治權力,意味著人民普遍的覺醒,再也不會盲目地臣服於權威與專制,人間的最高律令將是基於正義和平等的法律,以及真理和良心。這句話提示了啟蒙思想家的畢生追求與巨大貢獻。

4.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讓光明從墳墓裡出來!

明確:這句富有激情的生動呼告,表現出雨果與黑暗專制勢不兩立鬥爭到底的決心和信念;同時也暗示著:長眠於墳墓中的伏爾泰,他曾經催生出的黎明的曙光,無論曾經怎樣被黑暗湮沒,最終都將在人類歷史上大放光彩。

總結語言收穫:

(1)詩化語言。

在本文激情洋溢的語言背後,是雨果對黑暗現實與不合理制度的尖銳抨擊,對人道主義的熱切呼喚。其語言本身,則體現了對比鮮明、文采飛揚、比喻生動、渲染誇張等特點。例如,“他的搖籃映照著王朝盛世的餘暉,他的靈柩投射著大深淵最初的微光。”“他受到詛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過去的詛咒,受到未來的祝福。先生們,這是榮譽的兩種美好的形式。”伏爾泰的微笑,“蘊涵有哲理的憂傷”,又“含有黎明的曙光”。“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讓光明從墳墓裡出來!”

(2)口語性強,體現了現場感和交流感。

本文是一篇演講辭,口語性強,體現了講話時的現場感和交流。

用短句、問句和排偶句增加口語色彩。如,“微笑,就是伏爾泰。”“夠了!夠了!暴君們。啊!野蠻還在,好吧,讓哲學抗議。刀劍猖狂,讓文明憤然而起。”“宗教是什麼?是不寬容。”“這是一場戰爭,是思想反對物質的戰爭,理智反對偏見的戰爭,正義反對非正義的戰爭,被壓迫反對壓迫者的戰爭,是仁慈的戰爭,溫柔的戰爭。”等等。

注意和現場交流。如,提示聽眾:“各位先生,”“先生們”,“我再說一遍”,這些提示,目中有聽眾,引起思想情感上的共鳴。

五、小結作業

1.選擇你最喜歡的部分背下來。

2.查詢資料,進一步認識伏爾泰和雨果。

板書設計: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說》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的:

1、領略兩位傑出人物的思想光輝。

2、品味雨果包含激情、詩化的語言。

3、瞭解演說的特點。

教學重點:

從雨果包含激情的語言中領略兩位傑出人物的思想光輝

瞭解伏爾泰為人類文明做出的貢獻:通過著書立說和文學創作,做出思想上的貢獻;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和素質,為他那個時代的弱勢人群爭取人權,勇敢鬥爭。

教學難點:

啟蒙運動在西方歷史上的重大意義。

伏爾泰所處的時代及思想背景。

教學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查詢雨果、伏爾泰的`相關資料

2、利用工具書正音正字

二、匯入新課

雨果、伏爾泰簡介

伏爾泰,原名弗郞索瓦。馬利。阿魯埃;伏爾泰是他的筆名。他是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旗手,被譽為“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他出生在巴黎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自小受過良好的教育。伏爾泰寫過大量文學作品,其中著名的有史詩《亨利亞德》、《奧爾良少女》,悲劇《歐第伯》,喜劇《放蕩的兒子》,哲理小說《老實人》。

雨果,法國作家,生於貝尚呂。父為拿破崙軍官。童年時曾隨父輾轉歐洲各地。青年時政治和藝術上趨向保守。後隨著查理第十反動統治的日益加劇逐漸轉向自由主義。1831年發表長篇歷史小說《巴黎聖母院》,通過中世紀一次巴黎貧民起義,揭露了宗教勢力和封建政權對人民的學生壓迫,鮮明地體現了雨果的善與美、美與醜的對照原則。1841年被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851年曾積極反對拿破崙第三稱帝,此後流亡國外達19年。其間創作了大量的詩歌、小說和政論,現實主義傾向大為增強。

1778年,“教導人們走自由”的“法蘭西思想之王”伏爾泰與世長辭了。一百年後,另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鬥士――維克多。雨果站在紀念伏爾泰百年冥誕的講壇的,發表了這篇激情澎湃的演講。

板書課題

三、整體感知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雨果充滿激情、富於浪漫主義色彩的演講語言,並選擇幾個最能代表這種語言風格的段落自由朗讀

三、問題探討

從雨果的演講中,可以瞭解伏爾泰為人類文明作出了怎樣的貢獻?

明確:

1、通過著書立說和文學創作,做出思想上的貢獻;

2、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和素質,為他那個時代的弱勢人群爭取人權,勇敢鬥爭。

雨果為什麼把伏爾泰生活的時代看作是“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

明確:在伏爾泰生活的時代前期,統治階級壓迫人民,而人民卻甘心受迫,不敢、也不懂起來反抗,社會愈加昏暗腐敗。這時,許多像伏爾泰這樣的啟蒙主義思想家用自己的筆寫下了不朽的篇章,喚起了人們反抗的意識,投入到為民主自由而鬥爭的自由中去。所以,雨果把伏爾泰生活的時代稱為“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閱讀並品味語言

1、他受到詛咒、受祝福地走了:受到過去的詛咒,受到未來的祝福。先生們,這是榮譽的兩種美好的形式。

明確:受到黑暗暴力的統治階級的詛咒,幫人民擺脫愚味,人民祝福他,未來屬於人民。

2、們就為這微笑感動。這微笑裡含有黎明的曙光。

明確:這裡的“黎明”指的是封建王朝即將崩潰,民主時期即將開始。這“微笑”是對封建統治者的蔑視和嘲笑,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展望。他的沉著堅定給人以力量。

3、我們感到,從今以後人類最高的統治權力將是思想。

明確:只有思想開放了,人民才能創造出更為先進的文明。

4、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讓光明從墳墓裡出來!

明確:封建君主專制使人民生活在痛苦之中,而伏爾泰雖然去世了,但他的思想仍然指引著人們走向光明,作者強調讓光明從墳墓裡出來,就是表明作者向黑暗宣戰的決心。

二、總結演說的特點

演講是以口語表達的方式面對聽眾,就某一問題發表自己觀點,闡明某一事理的活動。演講不僅是宣傳和動員群眾的手段,而且還是闡明理論觀點、發表學術見解的一種手段,同時又是鍛鍊和培養青年口才的一種手段。

演講應注意:1、認清物件,確立主旨。即針對性。

2、思路清晰,節奏明快。

3、感情充沛,例證動人。

4、語言準確,形象生動。

三、小結

四、佈置作業

1、選擇你最喜歡的部分背下來。

五、課後練習(二):伏爾泰對人類的貢獻可以歸納為:一、通過著書立說和文學創作,作出思想上的貢獻:“培育良知,教化人類”,“教導人們走向自由”;二是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和責任,為他那個時代的弱勢人群爭取人權,勇敢鬥爭。

在伏爾泰生活的時代前期,統治階級壓迫人民,而人民卻甘心受迫,不敢、也不懂起來反抗,社會愈加昏暗腐敗。這時,許多像伏爾泰這樣的啟蒙主義思想家用自己的筆寫下了不朽的篇章,喚起了人們反抗的意識,投入到為民主自由而鬥爭的自由中去。所以,雨果把伏爾泰生活的時代稱為“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

練習(三):

1、“過去”象徵著黑暗與邪惡,未來意味著正義與光明。伏爾泰受到過去的詛咒與未來的祝福,正反襯出他與黑暗的勢不兩立,他對世人的啟蒙碩勳。所以說是榮譽的兩種美好的形式。

2、伏爾泰的微笑,是對憤怒情結的超越,是看透一切塵囂之後的寬怒與安詳;對權貴與壓迫者的嘲笑譏諷,是比對手站得更高的俯視、輕蔑;對弱者與被壓迫者的微笑,,把迷信和醜惡照得透高,催生的平等、博愛、理智、和平等“黎明的曙光”。

3、思想取代武力成為人類最高的統治權力,意味著人民普遍的覺醒,再也不會盲目地臣服於權威與專制,人間的最高律令將是基於正義和平等的法律,以及真理和良心。這句話提示了啟蒙思想家的畢生追求與巨大貢獻。

4、這句富有激情的生動呼告,表現出雨果與黑暗專制勢不兩立鬥爭到底的決心和信念;同時也暗示著:長眠於墳墓中的伏爾泰,他曾經催生出的黎明的曙光,無論曾經怎樣被黑暗湮沒,最終都將在人類歷史上大放光彩。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說》教案 教案 篇三

一、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瞭解伏爾泰為人類所作的貢獻,感受雨果對伏爾泰的讚揚崇敬之情。

2、體會雨果飽含*的演講風格和理解詩化的語言中蘊蓄的深刻含義。學習作者抓住伏爾泰的“筆”和“微笑”兩個特徵刻畫他的“鬥士”和“智者”形象的方法。

3、背誦精彩片段,增加語言積累。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伏爾泰對人類文明作出的貢獻,認識雨果對伏爾泰的高度評價和對啟蒙思想在當代闡發。

2、理解文中重點詞句的深刻含義。

三、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點撥法

四、教學過程:

一、匯入:

從今天開始我們要用兩節課的時間,通過學習一篇演說詞,走近法蘭西的兩位傑出人物:伏爾泰和維克多?雨果。他們相差整整一個世紀,伏爾泰於1778年病逝,雨果生於1802年,他們二人並沒有面對面的交往。但是,閱讀過本文的人,無不被雨果對伏爾泰的敬愛與景仰之情感染。

二、閱讀全文,整體感知

1、理清結構:

第一部分:(1)介紹伏爾泰在人類歷的非凡地位和他所生活的時代,高度評價其世紀性的貢獻。

第二部分:(2-9)歌頌伏爾泰的豐功偉績,從兩個方面評價其卓越的貢獻。

1、2-8介紹他在思想領域的啟蒙作用。

2、9介紹他積極投身於現實的、為一個個手*者辯護的具體鬥爭。正是思想啟蒙和現實關懷成就了伏爾泰的偉大。

第三部分:(10-12)讚揚伏爾泰的非凡人格。雨果專門讚美伏爾泰“睿智的微笑”。這微笑蘊涵有哲理的憂傷,又有含有黎明的曙光。他用智慧的微笑,照亮真理、正義、仁慈和誠實,催生出平等、博愛、理智、和平等人類永恆的精神追求。

第四部分:(13-14)介紹伏爾泰的時代意義。伏爾泰標誌著一個新紀元,新時代需要伏爾泰。雨果表達了追求伏爾泰,於黑暗鬥爭到底的決心和信念。

2、有感情地範讀節1,讓學生思考並回答以下問題:

a、在節l中找出最能夠體現雨果對伏爾泰評價的一個詞和一句話。

b、為什麼雨果認為伏爾泰是永生的?

c、世人怎麼對待伏爾泰的逝世?雨果呢?

總結學生的發言,提升認識:伏爾泰獲得祝福和詛咒,都是因為他向舊社會宣戰。

明確:

a、“巨星”、“伏爾泰不僅是一個人,他是一個世紀。”

b、因為他有長壽的歲月,有等身的著作,還擔負著培育良知、教化人類的責任。

c、世人有兩種態度:詛咒和祝福。雨果認為,這是榮譽最美好的兩種形式。

3、組織學生自由討論,體會雨果對伏爾泰的評價。

結合課文中的重點句子,以及查詢到的資料,理解雨果的評價。

4:伏爾泰是幾個世紀前的偉人,在雨果口中他是什麼樣子的呢?請學生獨立思考,找出文中能夠表現伏爾泰形象的句子。總結學生的發言,分析得出:文中的伏爾泰表現出兩種形象:鬥士、智者。

明確:如:節8中“他孤軍奮戰”、“具有女性的溫情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偉大的頭腦和浩瀚無際的心胸”;節1l中“從這深邃的雙目裡露出了微笑”。

5、分析“鬥士”的形象。組織學生自讀、討論:

a、鬥爭的原因是什麼?b、物件是誰?c、以何種方式?d、具體的表現是什麼?

e、結果怎樣?

明確:

a、時代的原因:人民無知,宗教愚昧,君主*,司法的黑暗。‘

b、物件:宮廷、貴族、金融界、教會。

c、方式:獨自一人,一枝筆(輕如和風,猛如雷電)。

d、表現:為西爾旺、蒙巴伊、卡拉斯、拉巴爾辯護。

e、結果:勝利。

6、總結學生的分析結果,歸納提升:伏爾泰是“法蘭西思想之父'’,他經歷了君主*由鼎盛到衰敗的轉折期,為當時的人們帶來了自由和民主的聲音。引導學生說說最令自己感動的句子,並結合魯迅的形象,談談自己的理解。

明確:(倔強的鬥士形象)

7、分析“智者”的形象:雨果抓住伏爾泰的什麼特點去表現的?

明確:抓住伏爾泰的“深邃的雙目”和“睿智的微笑”進行描寫。

8、師生共同朗讀節12,體會雨果是如何描寫伏爾泰的“微笑”的。

明確:有感情地放聲朗讀,能夠讀出雨果激動的心情和情感。理解作家藉助“微笑”,呈現出伏爾泰的成就。

9、提問:為什麼要選擇這個特點進行描寫?

明確:對於鬥士的形象,“微笑”所造成的反差,能夠表現出伏爾泰的

性格,感染的效果更加強烈

三、提高認識,拓展思路:

2、提問:雨果由對伏爾泰的讚揚,進而又寫了什麼?

3、雨果寫這些哲學先驅的目的何在?

4、組織學生討論,結合演說的特點,體會雨果充滿*、富於浪漫主義色彩的語言。

1、結合自己對於課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節14,能夠讀出作者的*。

2、作者由伏爾泰聯想到一批哲學偉人:盧梭、狄德羅、孟德斯鳩等先驅哲學家們。,

3、回答:重申自由、民主和真理的重要,鼓舞人們能夠繼承前人的精神,向現實宣戰。

4、充分討論,積極發言。可以結合自己所閱讀過雨果的作品來談。

四、本課總結

本文是雨果的演講之一,全文貫穿著自由、民主、和平的精神,閃耀著真理的光芒。作者緊緊圍繞伏爾泰思想上的成就,用*飽滿的浪漫語言,回顧了伏爾泰的筆、伏爾泰獨自一人的鬥爭,以及他的微笑、睿智,由此刻畫了一位“鬥士”的形象、“智者”的形象。文中有許多意義深刻、內涵雋永的句子,需要結合時代背景和人物經歷細細體會。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說教學設計「最新」 篇四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說》這篇演講詞,脈絡清晰,層次分明,從歷史到現實,從伏爾泰的卓越貢獻到他的偉大人格,讓讀者能夠獲得很明晰的印象。演說起伏跌宕,高潮迭起,既是對人類先賢的思想與人格力量的熱情頌揚,也是對人類社會永遠需要的正義和良知的呼喚。全篇演說精彩語句,俯拾皆是,極富鼓動性和感染力。

教學目標

1.領略兩位傑出人物的思想光輝。

2.品味雨果包含激情、詩化的語言。

3.瞭解演說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從題目上我們可以知道這是維克多,雨果為紀念伏爾泰百年(1778-1878)冥誕的演說詞。為什麼要紀念伏爾泰?(他有哪些貢獻)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雨果的演說。

雨果,法國作家,父親是拿破崙軍官。

伏爾泰,法國作家、哲學家、啟蒙思想家。出生於資產階級家庭。從小喜愛文藝。中學畢業後,因作詩諷刺宮廷而遭囚禁。在獄中完成第一個悲劇《奧狄浦斯王》,出獄後因宣傳啟蒙思想,多次受迫害並被放逐國外。

二、整體感知

1.從雨果的演講中,可以瞭解到伏爾泰為人類文明做出了怎樣的貢獻?

伏爾泰以猛如雷電的筆寫下不朽的文章,提示封建君主的殘暴,法官、神甫欺壓人民的本質,教導人民從混沌愚昧中起出來,推翻君主統治,開創一個民主文明的法蘭西。

2.雨果為什麼把伏爾泰生活的時代看作是“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

在伏爾泰生活的時代前期,統治階級壓迫人民,而人民卻甘心受迫,不敢、也不懂起來反抗,社會愈加昏暗腐敗。這時許多像伏爾泰這樣的啟蒙主義思想家用自己的寫下了不朽的篇章,喚起了人們反抗的意識,投入到為民主而鬥爭的自由中去,所以,雨果把伏爾泰生活的時代看作是“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

3.作者認為“伏爾泰不僅是一個人,他是一個世紀”的原因是什麼?

伏爾泰的一生經歷了達到極點的專制時期和剛剛露出一線晨曦的革命時代,伏爾泰比國家領袖更重要,他是思想的領袖。

4.“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進步的兩個方面很清楚地顯示出來。“其中”兩個方面“是指什麼?

第一:做一個人,我們要行使自己的權力,第二:做一個公民,我們要恪盡職守。

三、品味語言。

結合課後習題三

四、小結:這篇演說,是對人類先賢的崇高禮讚,對思想與人格力量的熱情頌揚,也是對人類社會永遠需要正義的吶喊、對良知的呼喚。

作業

選擇你最喜歡的部分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