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精選

當前位置 /首頁/實用文/實用文精選/列表

屈原愛國的故事【新版多篇】

屈原愛國的故事【新版多篇】

屈原愛國的故事 篇一

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的三閭大夫,他提倡要團結其他國家,來抵抗野心很大的秦國,但是偏偏楚懷王聽信了小人的壞話,不肯聽從屈原的勸告,結果楚懷王被騙到秦國,關了起來,最後病死在秦國。繼位的楚襄王也受到小人的挑撥離間,誤信屈原有很多壞處,不但沒有聽從屈原明智的勸告,還把它從楚國放逐了。

心懷大志,一直為國家大事擔心的屈原,因為眼看著國家急難而無法拯救他的國家、無法實現他的理想,後來,這位懷才不遇的詩人抱著砂石,投汨羅江自殺了。

楚國的人民知道這個訊息之後,都不約而同的趕到江邊來,想找尋他們所敬愛的屈原,可是一直都找不到屈原的身體。為了不讓水中的魚蝦把屈原的身體吃掉,他們就在江上划著龍舟、敲鑼打鼓,希望能將魚蝦趕跑;還用粽葉包米飯,作成粽子,投到江裡餵給魚蝦吃,希望屈原的身體不要受到傷害。這就是划龍舟、包粽子的'由來。

屈原投汨羅江這一天,正好是農曆的五月五日。大家為了懷念這位詩人、紀念他的愛國精神,並且提醒在位的人,要能分辨出小人與忠貞志士說的話;因此,在每年的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都會舉行劃龍船、包粽子的活動。直到今天,大家都還記得這樣的傳說故事呢!

人物簡介

屈原(約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於楚國丹陽(今湖北宜昌)。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毀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後,屈原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開闢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屈原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屈原的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以屈原作品為主體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之一,與《詩經》並稱“風騷”,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

1953年,屈原逝世2230週年之際,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的小故事 篇二

人人都知道,屈原是自己投汨羅江自殺的,但屈原之所以會走上這條不歸路,與鄭袖有很大關係。

鄭袖是戰國時期的美女,是楚懷王的寵妃,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吃醋。《戰國策》卷十七《楚四》記載了這麼一件事:魏王送好色的楚懷王一個大美人,其中有一個美女尤其漂亮,把個楚王喜愛得不得了。鄭袖知道了,差點沒氣死過去。想來想去,想了一招妙計。她挑選了一些好衣服給新美人送去,還叫人給她買來最好的臥具和用具,好像比楚懷王還要關心她。楚懷王本來擔心鄭袖會吃醋,跟新美人過不去,沒想到她會如此大方。高興地說:“婦人所以事夫者,色也;而妒者,其情也。今鄭袖知寡人之說新人也,其愛之甚於寡人,此孝子所以事親、忠臣之所以事君也。”楚懷王還號召其他妃子都要向鄭袖學習。過了一些日子,鄭袖裝作十分關心地對新美人說:“妹妹,你真漂亮,難怪大王喜歡你,只是略感你的鼻子大了一點,所以,你以後見到大王時,最好把你的鼻子稍加掩蓋!”新美人真的聽了她的,以後見到楚懷王后便捂著鼻子。楚懷王十分不解,便問鄭袖何故,鄭袖說:“我知道,她是嫌棄你身上有一股狐臭味,討厭聞!”楚懷王大怒,令人將新美人拖出去將鼻子割掉了。

張儀本是秦國宰相,可他聽說楚國與齊國聯盟,便攜帶重金跑到了楚國,準備挑撥離間。張儀找到上官大夫靳尚要他幫忙,因為他知道靳尚貪財而且因爭寵陷害屈原以至屈原被楚懷王疏遠。果然在靳尚的幫助下,以楚齊絕交“秦原獻商於之地六百里”的許諾說服了楚懷王。可是等到楚懷王宣佈和齊國絕交之後,張儀卻不承認當初的許諾,只說“儀與王約六裡,不聞六百里”,把個楚懷王氣得要命,很不得活剝了張儀。

機會終於來了,第二年,秦國準備和楚國議和,願以商於之地交換黔中地,楚懷王氣呼呼地說:“商於之地就算了,只要把那個張儀交給我,我願白送黔中地。” 張儀不愧為張儀,毫不驚慌,他對秦王說:“沒關係,我區區一個人能換得黔中地也值了。”他又帶了大量的錢財來到了楚國,再一次找到了靳尚。靳尚儘管善於溜鬚拍馬,但他知道楚懷王正因為上次聽信了自己才上了張儀的當,這次再說什麼,弄不好會把小命都搭上,但他實在又捨不得放棄到手的錢財。於是他想到了鄭袖,覺得可以利用這個女人一下。靳尚悄悄地去見鄭袖,對她說:“你不怕大王不再寵幸你嗎?”鄭袖有些莫名其妙,就問靳尚何來此說。靳尚故作驚訝:“什麼,你還不知道呀?大王要殺張儀,可張儀是什麼人?他是秦國的功臣。秦王為了保他,肯定會不惜一切代價。我們大王最愛美女。秦王有個女兒非常漂亮,而且他的宮裡也有數不清的美女。只要把這些美女獻給我們大王,他肯定願意。到那時,大王有了新寵,你的地位不是要受到影響!”鄭袖什麼都可以不在乎,就是非常在乎大王的寵幸。因為她很清楚,作為一個女人,一旦失去了寵幸,就等於失去了一切。聽了靳尚一番話,鄭袖著急了,忙問怎麼辦?靳尚說:“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大王將張儀放掉。這麼一來,秦王用不著拿美女和大王做交易了。不過別人的話大王不一定聽得進去,只有你的話,大王一定會聽。”

於是,鄭袖就日夜在楚懷王面前哭鬧:“你殺了張儀,秦王一定會報復我們的,你還是先讓我們母子走吧,省得到時候成為秦王砧板上的肉。”楚懷王雖然恨張儀,但也明白,如果殺掉了張儀,秦國一定不會善罷甘休。權衡再三,還是無可奈何地放了張儀。

這時候,楚懷王想和齊國修好,就又想起了屈原,便把他招回去,再派到齊國去議和。屈原終於不辱使命,經過一番談判,齊王答應撤回助秦攻楚的部隊。 張儀膽子也真大,也不回去,而是繼續留在楚國說服楚懷王和秦國聯姻,要他請秦王將女兒嫁給他做小老婆,還說黔中地早晚都是秦國的,你還不如主動割讓給秦國,以換取楚國其他地方的安全。可能是羨慕秦王女兒的美貌,看上去張儀這個不大合理的建議,楚懷王居然一口答應下來,還準備親自到秦國去當女婿。屈原提醒楚懷王說:“張儀已經欺騙過大王一次了,這次我以為大王會煮了他,即使不煮了他也不能再聽信他的胡說八道了。”楚懷王擺出一副高姿態說:“我已經答應了張儀,怎麼能出爾反爾呢。”楚懷王的小兒子子蘭也力勸父親:“一定要去,要不秦王會不高興的。”

楚懷王高高興興地去了秦國,結果被秦王扣留了,他還想逃跑,結果又被抓回軟禁起來,不久後就一命嗚呼了。楚懷王的長子頃襄王即位,以其弟子蘭為令尹,屈原卻寫了篇《離騷》的長詩以表達自己對楚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為天下笑”的憤慨,併到處揭發是子蘭勸大王入秦而遭不測的,所以國人對子蘭非常怨恨。子蘭慌忙報告母親鄭袖,鄭袖心裡知道,楚懷王之死其實也有她一份,要是當初不阻止楚懷王殺掉張儀,就不會有再次上張儀當的事了。屈原要是再這麼宣傳下去,國人豈不是也會怨恨我!她馬上發話:“趕快將這個瘋子趕走,越遠越好,永遠都不準回來!” 於是,屈原再一次被放逐到沅湘一帶。

十年後,秦將白起破楚郢都,屈原徹底絕望了,乃作《懷沙》,發出“知死不可讓兮,原勿愛兮。明以告君子兮,吾將以為類兮”的嘆息之後,就懷抱著石頭,投入汨羅江自殺而亡。

鄭袖雖然沒有直接殺害屈原,但她有意無意中做了靳尚等人的幫凶,促使屈原遭到放逐,在肉體和精神上都受到沉重打擊,最終含恨而死。

屈原的小故事 篇三

有一個兒童故事,說是屈原小時候幫助過一個老奶奶。小時候的屈原很是調皮,跑在路邊玩的時候看到了一名老奶奶。老奶奶揹著一袋米,走起路來很吃力的樣子。屈原心地善良,起了惻隱之心,於是就揹著米把老奶奶送回了家。

從這件事情上,既能看出屈原很尊重長輩,又能看出屈原的宅心仁厚。雖然說,故事本身的可信度是有待考證的`。

屈原和大米很有緣,除了背米之外,用來紀念他的粽子也是由大米做成的。也有一個傳說,是他接濟鄉民的故事。

大旱年間,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突然有一天,屈原門口家的一塊石頭裡面滿滿的全部都是糧食。百姓特別開心,覺得那是上天的恩賜,把那塊石頭叫做“神石”。屈原的父親很奇怪,暗中調查之後發現,原來一切都是屈原做的。屈原不忍心看到人們吃不飽飯,看到人們捱餓,於是從自己家裡拿來糧食偷偷的放進了石頭裡面。

屈原爸爸雖然覺得自己的兒子心地善良,但是同時也給兒子講了一番人生道理。你可以幫人一時,卻不能夠幫助他們一輩子。如果你是真心實意的想要幫助他們,那你就應該坐到一個能夠替他們說話的位子上面,處處為他們著想,處處為他們做事。

屈原聽到父親的話之後很受觸動,從此之後好好學習,終於做了楚國的大夫,為百姓做了很多的好事,深受百姓的愛戴。

端午節紀念屈原的故事 篇四

農曆五月初五那一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早在周朝,就有了“五月五日,要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但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和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在這一天裡,家家戶戶都吃粽子,南方人賽龍舟。同時,端午節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喝雄黃酒,激清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應出我國的優良傳統。

戰國時期,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後來屈原的主張受到了某人的反對,並且不斷在楚懷王面前詆譭屈原。楚懷王聽了,漸漸疏遠了屈原。有著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著難以抑制的憂鬱、悲憤,便寫了《離騷》、《天問》等不少詩篇。公元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去請楚懷王到秦國議和。屈原看穿了秦王的詭計,進宮陳述,不料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了城都。議和那一天終於來臨了,楚懷王如期赴會,結果一到秦國就被囚禁了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鬱成疾,三年後死於秦國。楚衰王即位不久,秦國又來攻打楚國,楚衰王一見,嚇得倉惶逃離京城,秦兵攻佔城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死於秦國和城都失守的訊息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便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中。

江邊的村民得知屈原投入汩羅江中,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還拿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好讓魚蝦不傷害屈原的遺體。

屈原的故事: 篇五

屈原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著名的詩人,政治家。屈原在文學上的成功是無可比擬的,但是他在政治上的抱負卻沒能實現。他因為比較正直不畏權勢,受到了貴族的排斥。公元前278年,楚國都城被秦軍攻破,屈原最終因為不忍心國家破碎滅亡,而跳下汨羅江自盡身亡。現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節日。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現在我國的端午節都主要是圍繞屈原而展開的活動。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和楚國一直都在爭奪霸權地位。而屈原身為楚國大將,一直很受楚王的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張損害了貴族階級的利益,而他本人又是剛正不阿,不懂變通之人。所以無意中得罪了很多權貴。

屈原的主張就受到了很多守舊貴族勢力的反對。他們人多力量大,開始在楚王面前詆譭屈原。甚至誣陷於他。漸漸的楚王就疏遠了屈原。本著振興楚國抱負的屈原,因為得不到重用而鬱鬱寡歡,他對楚國政治感到非常的痛心。身為一名詩人,在政治上得不到重用,他轉而投向他擅長的文學,借文學來表達他內心的憤懣之情。寫出了《離騷》、《天向》等著名的文章,來表達自己的內心無法紓解之情。公元前229年,秦軍勢如破竹,攻佔了楚國的八座城池。楚國面臨著亡國的危機。接著楚國派出了使臣去秦國議和。

而秦王奸詐狡猾,居然意識到秦王不可能同意議和的。因為他想要得到楚國的全部領土。居然看破了秦王的陰謀,他冒死進宮去勸諫楚,他向楚懷王講清楚了議和的利害。但是楚懷王並不聽信他的勸誡,反而把屈原逐出了都城。議和如期的舉行了。到了議和的那一天,楚懷王如期赴約。一到秦國就被秦王下令囚禁起來,楚懷王在囚禁期間,非常的痛恨自己。很後悔沒有聽信屈原的話。因為太過憂傷,三年後在秦國死去了。臨到死前都沒有回到楚國,楚頃衰王即位不久,秦國就派軍去攻打楚國。楚頃衰王膽小怕事,倉皇失措下逃離了都城。秦軍攻打到了郢城。

此時的屈原還在流亡的路上,聽到秦軍大破都城和楚懷王客死他鄉的時候,他感到萬念俱灰,仰天長嘆。深深的感到楚國即將被滅亡的悲傷,而自己的抱負也無法實現。於是他跳下了汨羅江。而當時在場的船上的漁夫和岸邊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自盡的時候,都紛紛跑到江邊來悼念屈原。為他的死而感到惋惜,都來幫助打撈屈原的屍體。這個風俗後來逐漸演變成了現如今的賽龍舟。人們都從家中拿出粽子雞蛋扔到江中,餵養江中的大魚,為了不讓它們吃屈原的屍體。還有大夫把雄黃酒倒到江中,想要用來藥暈江中的蛟龍水獸,讓他們不要破壞屈原的屍身。據傳聞不久以後,水面上浮起了一條被藥暈的蛟龍。它的龍鬚上還沾著屈原的衣服碎片。人們就把這條惡龍拉上岸邊,剝他的皮,抽他的筋。然後把龍的筋纏在孩子們的手上。又用雄黃酒來抹在孩子的臉上,有的地方風俗習慣在孩子臉上寫一個“王”字。意圖是讓野獸蚊蟲不要來傷害孩子。

從此以後,每年的五月初五一屈原投江的日子。楚國人民都到江邊來悼念屈原。他們到江邊來划龍舟,向江裡扔粽子,喝雄黃酒。以此來紀念死去的屈原。從此以後,端午節的習俗就此流傳下來,直到現在。屈原的一生是令人尊敬的,他在文學上的造詣是非常高深的,現如今也很值得研究。我們大家都應該深深的景仰他。在那個戰火紛亂的年代,崇敬他的人非常多。就連一代縱橫家張恆也對他非常敬仰。屈原深受大家敬仰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他在文學上的造詣,還有他對國家純粹無私的奉獻以及愛國之情,都深深的感動我們。他對楚國的政治影響巨大,雖然最後出,我沒有采納他的意見。但是他的美政思想依然流傳在列國之間,深受大家歡迎。可惜居然沒有遇到好的君主,就像千里馬,沒有遇到伯樂。他的思想沒有找到認同他的人。一生的報復只能隨著汨羅江而滾滾東流。留下“世人皆濁而我獨清”的浩然正氣。

屈原的作品形式參差不齊,靈活多變,不要求對仗工整。反而充滿著一股浪漫氣息。語言上還採用了大量的楚國方言,非常富有鄉土氣息。大多數都是用來讚美楚國人傑地靈,言詞非常華美。語言形象生動,非常具有表現力。屈原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特別是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人物。作為一名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代表。他一直堅持真理,堅持寧死不屈的精神和愛國的品格。當國家處於危難之時,毅然獻身,全力以赴的救治國家。雖然他沒有被統治者所接受,但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在當代文學研究中,屈原的形象是一個愛國詩人。它是人們的理想,也是正義和光明的化身,是中華民族的靈魂。他具有高尚的政治思想和愛國情操,不屈不饒的鬥爭精神。他具有高尚的氣節和風骨,這種精神融入到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之中,顯示了民族精神的無窮力量。也是當代青年應該具有和學習的精神。就連毛澤東也曾高度的評價屈原是一個不朽的形象。在當代,我們為什麼要紀念屈原?要大力的舉辦端午節活動呢。親人對於我們當今社會的發展有何幫助?華中師範大學的教授認為,雖然不僅僅是中國古代一位偉大的詩人,還是一個愛國青年。更是對中國歷史產生深厚影響的人,是中國古代的詩歌之父。是中國的詩魂,國魂以及民族魂。現如今端午與元旦與中秋合併為中國傳統的三大節日。紀念屈原,就是要讓我們當代青年人都秉承愛國之心,景仰屈原,學習去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

屈原的小故事 篇六

屈原本為楚國重臣,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同時主持外交事務。主張楚國與齊國聯合,共同抗衡秦國。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於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懷王二十四年,屈原被逐出郢都,流落到漢北。

流放期間,屈原感到心中鬱悶,開始文學創作,在作品中洋溢著對楚地楚風的眷戀和為民報國的熱情。

後來曾經被召返。懷王三十年,楚懷王不聽屈原勸阻,執意入秦,被扣留,後來客死秦國。楚頃襄王即位後昏庸無道,聽信令尹子蘭的讒言,再次驅逐屈原。屈原流落在今湖南沅水湘水一帶。頃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揮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大石投汨羅江而死。傳說當地百姓投下粽子餵魚以此防止屈原遺體被魚所食,後來逐漸形成一種儀式。

以後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人們吃粽子,划龍舟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據聞一多考證在屈原投江之前,吳越一帶已有端午節存在,但從屈原2200多年前逝世一直到今天,中國社會主流所公認的一直是端午節祭祀屈原。

屈原的小故事 篇七

楚國都城郢都被秦國佔領的訊息傳來,屈原心喪若死。屈原披頭散髮地遊蕩到了江邊,他在汩羅江邊一邊吟唱著詩歌一邊行走。有一個在江邊打漁的漁夫看到屈原形容憔悴,身如枯槁,於是好奇地問他:“您不是屈原大夫嗎?為什麼衣冠不整的來這裡?發生什麼事了嗎?”屈原回答道:“眾人皆醉我獨醒,整個朝堂都是昏庸不堪的,只有我一個人是清白的。他們不願聽見正確的聲音,所以我被流放到這裡了啊。”

漁夫追問說:“我聽說古時候的聖人,外界的事物不能影響束縛他,他融入世俗之中隨著世俗的變動而變化。如果朝堂之上都是昏聵不智之人,為什麼不隱於眾人而要出來反對所有人呢,為什麼不隨波逐流呢?為什麼一定要潔身於淤泥之中,顯耀於汙穢之上,卻使得自己遭受不應該承受的流放呢?”

屈原正色道:“我們都知道,剛清洗過頭髮的人戴上冠帽之前一定要拍去冠帽上的灰塵,剛剛沐浴的人要穿清洗過的衣裳。誰會忍受自己的清白的身軀蒙受塵土的汙染呢?對我來說,我寧可遠離那混沌的廟堂也不能忍受與他們同流合汙。哪怕要投入這汩羅江中葬身魚腹,我也不願讓自己的品德沾染上不潔的汙垢。”於是屈原懷抱石頭,以身投汨羅江。

屈原的一生充滿了愛國主義的悲傷情懷,他空有滿腔的報國情懷卻鬱郁不得志。兩度遭到流放,眼見故國淪喪卻無能為力,憤懣之情充溢他的胸懷,最後只能以身殉國。

屈原的小故事 篇八

一個夏天下午,屈原剛剛讀完書出去街上玩,他跑跑跳跳著,滿臉都帶著開心的笑容。他一邊踢著路邊的小石頭,一邊低頭欣賞著腳上那雙他媽媽剛給他做好的新鞋子:嶄新的布料,鮮豔的顏色,還有那根雪白的繫鞋帶,漂亮極了。

他正追著滾動的小石子,忽然發現路邊有一條若隱若現的米粒痕跡。他抬頭順著米粒往前一看,只見一位老婆婆揹著一袋米艱難地向前走著,米袋上有一個小窟窿,米正順著那小窟窿往外漏著。他急忙高喊:“老婆婆,請等一等,你的米袋漏了!”老婆婆連忙停下腳步,回過頭來。老婆婆看見大米不斷往外漏,焦急地說:“糟糕啦!這怎麼辦?”他跑過來,看到婆婆焦急的樣子,眉頭皺了一皺。他忽然低下頭,看見那根白白的繫鞋帶,靈機一動,對著婆婆興奮地說:“婆婆,你別焦急,我有辦法了!”話音剛落,他便毫不猶豫地把那繫鞋帶卸了下來,這時婆婆明白了,她說:“多漂亮的繫鞋帶,真可惜阿!”小屈原再不等婆婆再說什麼了,他把米袋的小窟窿用手捏著,然後用繫鞋帶綁緊紮緊,米不再向外漏了。他看了看婆婆那被歲月洗刷過得臉,對婆婆說:“你累了,我幫你背米回家吧,你來帶路,好嗎?”說著就從地上拎起米袋背在了身上就往前走了。走著走著就來到婆婆家了,原來婆婆是一位守著邊疆的戰士的母親,婆婆連聲給他道謝。小屈原就說:“你的兒子為國效力,我幫你是應該的。你就當我是乾兒子吧!”

小屈原已經把出來的目的——玩,拋到老遠了。他又低頭看看自己那雙少了一根系鞋帶的新鞋,心裡感到非常滿足。

屈原的小故事 篇九

懷王十五年(前304年),張儀由秦至楚,用重金收買靳尚、子南、鄭袖等人充當內奸,同時以“獻商於之地六百里”誘騙懷王,致使齊楚斷交。懷王受騙後惱羞成怒,兩度向秦出兵,均遭慘敗。於是屈原奉命出使齊國重修齊楚舊好。

此間張儀又一次由秦至楚,進行瓦解“齊楚聯盟”的活動,使齊楚聯盟未能成功。懷王二十四年,秦楚“黃棘之盟”,楚國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漢北。

懷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約懷王武關相會,屈原力勸不可,但是懷王的小兒子子蘭等卻力主懷王入秦,懷王亦不聽屈原等人勸告,結果會盟之日即被秦扣留,三年後客死異國。

在懷王被扣後,頃襄王接位,子蘭任令尹(相當於宰相),楚秦邦交一度斷絕。但頃襄王在接位的第七年,竟然與秦結為婚姻,以求暫時苟安。由於屈原反對他們的可恥立場,並指斥子蘭對懷王的屈辱而死負有責任,子蘭又指使上官大夫在頃襄王面前造謠詆譭屈原,導致屈原再次被流放到沅、湘一帶,時間約為頃襄王十三年前後。

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時,楚國的形勢愈益危急。到頃襄王二十一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預示著楚國前途的危機。第二年,秦軍又進一步深入。屈原眼看自己一度興旺的國家已經無望,也曾考慮過出走他國,但是最終還是愛戀故土,於悲憤交加之中,自沉於汨羅江,殉了自己的理想。

屈原死日,可能是五月初五,或距這一天很近的一個日子。五月初五原來是楚地的傳統節日,後來人們就把這一天作為紀念屈原的日子,論其本來意義,反而鮮為人知了。

屈原的小故事 篇十

每一年的端午節都要吃粽子,賽龍舟,這種習俗還有一個傳說呢?

傳說,屈原是一位楚國的大臣,他主張富國強兵,抗擊秦國,但遭到奸臣陷害,被革職流放,後來楚國被秦軍佔領,屈原悲憤而絕望,於農歷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而死,當地人聽到這件事,非常傷心,因為他們愛國的大人死了。為了不讓屈原在餓肚子。當地人每逢五月初五往水裡投做好的米飯。

就這樣一年,二年過去了。不料一天晚上人們忽然夢見屈原來了。他頭上還是戴著高高的帽子,腰間掛著一柄長長的寶劍,身上還佩戴著一些珍珠和美玉,臉上的神情顯得高亢但有幾分憂慮。他對大家說:“你們的好意我心領了,只是你們送給我的米飯,都被魚蝦龜蚌等水族吃了,我不可能去跟它們搶吧!大家問,怎麼做才不會讓水族吃呢?”屈原說:“你們可以用淡竹包飯,做成角黍,水族見了,以為吃吃菱角,也許就不會吃了。”

第二年,屈原又給人們託了一個夢說:“謝謝你們送給我的角黍,我吃了一些,可是有一部分還是讓水族吃了;”你們用船送角黍時,可以把船裝扮成龍的樣子,一切水族都屬龍王管,它們一看是龍王送的,也許就不敢吃了。

從此,包粽子,賽龍舟的習俗就傳了下來。

TAG標籤:愛國 新版 多篇 屈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