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精選

當前位置 /首頁/實用文/實用文精選/列表

北固山導遊詞(共5篇)

北固山導遊詞由本站會員“好好珍惜”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以下多篇範文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北固山導遊詞(共5篇)

第1篇:北固山導遊詞

希望你能喜歡這篇北固山導遊詞範文。

北固山,鎮江三山名勝之一,遠眺北固,橫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勢險固,因此得名北固山。三國時“甘露寺劉備招親”的故事就發生在北固山。以險峻著稱的北固山,因三國故事而名揚千古。山上亭臺樓閣、山石澗道,無不與三國時期孫劉聯姻等歷史傳說有關,成為遊人尋訪三國遺蹟的嚮往之地。風景名勝北固山後峰東南,清暉亭旁,有一座四層鐵塔。鐵塔又名“衛公塔”,是北固山的重要文物。它是我國僅存的六座鐵塔之一,也是江蘇省境內惟一的鐵塔,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北固山北峰之巔有甘露寺。甘露寺始建於東吳甘露年間(265—266年),故名“甘露寺”。

寺額為張飛的親筆。現在山上的甘露寺,是在唐代寶曆年間由潤州刺史李德裕所建,他為了紀念鎮江曾作過東吳都城,使人們永遠不會忘記三國鼎立的史實,故將三國時劉孫聯盟的史蹟、孫劉聯姻的傳說及遺物移上山來,從此,北固山便成為我國著名的歷史勝境了。穿過甘露寺,向西,有一座石柱方亭,就是祭江亭,古稱北固亭,還有凌雲亭、摩雲亭、臨江亭、江山第一亭、天下第一亭等名稱最佳旅遊時間鎮江地處江蘇西南部,長江下游南岸,境內多河流和丘陵山區,地理條件複雜;同時,鎮江為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季氣溫較高,潮溼多雨,冬季乾燥寒冷。

歷史文化公元1220年,南宋大詩人,辛棄疾登上北固山,觀景抒懷留下的千古絕唱。三國時,劉備來甘露寺招親,當他看到北固山雄峙江濱,水天開闊,風景壯美,不禁讚歎道:“此乃天下第一江山也”。孫劉聯姻往事千年,不論是人以物傳世,還是物以人揚名,孫劉聯姻的故事在北固山留下了濃墨重彩。

第2篇:北固山導遊詞

給大家帶來北固山導遊詞範文,供大家參考!

在這個冬盡春來的季節,我又一次踏上楚吳往返的路上,現在正是黃昏,我的船隻駛在江東之上。我愜意的站了起來望著我已走過數次的美景之地。一抹夕陽染紅了稀雲,江上倒映著江蘇鎮江北固山的美景,徐徐微風掠過湖面,漾起層層微波。我告訴船家,把船隻停泊與此,次日再走。船家照做。

我又坐了回去,握著酒杯,欣賞這環繞且看不夠的委婉夜色。我不知是何時睡著的,可能我早已沉醉於美景之中了吧……

清晨,我被船家搖櫓的聲音吵醒,睡眼朦朧地望了望被薄霧籠罩著東昇的旭日,江面上一層淡霧使遠處的青山忽隱忽現,“山好似那樣的遙遠呵!”我不禁感嘆!真的',現在甚至看不清那本有的青黑色,而我路途終點可能還在山那邊的那邊。山的倒影拉的好長好長,這葉小舟靜悄悄地在翠綠色的江面上行駛,好像生怕把什麼驚醒一樣。朝陽映照著湖面,一切都成了火紅色。這景色變得太快太快,來不及讓人回味,就又映出下一幕了水裡的魚兒也好奇地把頭露了出來,想瞧個明白……

潮水正在慢慢上漲,使原平坦的江面顯得更加遼闊……哎,現在江水之上,只獨有我這一葉孤舟。我踱步來到了船頭,江水正在勻速地拍打著船身。看著這寬廣的江面,望著那映紅的天空,在心頭有一種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之感。微風吹來,船帆滿起。小舟奮力向前駛去。耳旁鳥、蟲的鳴叫時高時低,時緩時急。平躺下來盡情享受大自然帶給我的一切……

就這樣又一次度過一夜……

江上夜晚很冷,而且又是舊冬新春的夜晚,我被凍醒了,回到船艙取來了棉被,仰臥在船頭,抬頭望,在冷悽的黑色夜空,掛著一輪不完整的彎月。這輪彎月使我既熟悉又有些陌生,我記得在去年這個時候,這輪不完整的彎月好像也是陪我走過另一條水路,它比去年更顯淒涼,?這種感覺很怪,總是感覺我和月亮是一家人,呵呵!

就這樣我夾雜著各種各樣複雜的情緒度過寒冷的一夜,又一次,迎來了黎明的曙光但月亮仍還在天空掛了半邊。昨晚的一切都顯現在眼前。再看看那初生的太陽,心中不禁感到悲涼的黑暗過後便是溫暖的黎明,一種希望之感在心中油然而生。突然想起新年將至,想起家中老母、妻兒,想起家中黃牛、黑狗,想起往年此時已全家團圓、互敬祝福,那美滿溫馨的畫面……哎……

現在自己孤身在外,不能與親人團聚,心中不免有些悲傷,但一想到自己正為國家而奔波、忙碌,悲傷之感也就漸漸淡下。我在船上執筆寫了一封家書。到現在為止家書我已寫了好幾封了,只是不知現在怎樣寄回給家鄉。大雁正好北歸,我把書信中的點點情感寄託在大雁身上,希望大雁能把我這種情感寄回去……我在寄不出去的家書後面又著墨填了一筆“兒遠行在外,望母勿恐兒不歸。大雁南飛家在北,兒我遠行不久歸。”

我含著淚,船家握著櫓,向著遙遠的國都靠攏。我突然將我內心醞釀很久的小詩誦了出來“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第3篇:北固山導遊詞

給你一篇北固山導遊詞的寫作範例,你可以參考它的格式與寫法,進行適當修改。

北固山位於江蘇鎮江,由於北臨長江,形勢險固,故名北固,高55.2米,長約200米。山壁陡峭,形勢險固,南朝梁武帝曾題書”天下第一江山”來贊其形勝。甘露寺,雄居山巔,建於東吳甘露年間,有許多有關三國時代吳國的傳說和遺蹟。遊人至此,不由要以劉備招親的故事為線索去尋找有關勝蹟和傳說。北固山與金山、焦山成犄角之勢,三山鼎立,在控楚負吳方面北固山更顯出雄壯險要。明代郡守為了抗倭守城,將前峰與中峰鑿斷。

北固山由前峰、中峰和後峰三部分組成,主峰即後峰,是風景最佳處。前峰原為東吳古宮殿遺址,現已闢為鎮江烈士陵園;中峰上原有氣象樓,現改為國畫館;後峰為北固山主峰,北臨揚子江(長江),三面懸崖,地勢險峻,山上到處都是樹木,名勝古蹟多在其上。素以“天下第一江山”聞名於世。後峰是北固山的主峰,背臨長江,枕於水上,峭壁如削,是風景最佳的地方。登上山頂,東看焦山,西望金山,隔江相望,揚州平山堂清晰可見,確使人感到“金焦兩山小,吳楚一江分。”過去曾有一名人作打油詩一首:“長江好似硯池波,提起金焦當墨磨,鐵塔一支堪作筆,青天夠寫幾行多”,以此讚美北固山的壯麗景色。

從北固山中峰南麓登山,過氣象臺,沿山脊北行至清暉亭。亭東有一座鐵塔,此塔系唐衛公李德裕於寶曆元年(820年)所建,故又名衛公塔。原為石塔,後毀。北宋元豐元年(1078年),改建成九級鐵塔,平面,八角形。明代重修改為七級,高約13米。後經海嘯、雷擊、戰火等劫難,至1949年僅存塔座兩層。現經修整為四層,約8米高,塔基及一、二層為宋代原物,三、四層為原塔的五、六層,系明代所鑄。現存的塔基及塔身均有精美圖案,造型別致,生動逼真。

自清暉亭往北,在甘露寺東側山坡的牆壁上,嵌有一塊條石,上鐫“天下第一江山”六個大字,相傳為梁武帝所書。條石對面通往甘露寺的拱門上,鐫有“南徐淨域”題額。東晉時改鎮江為徐州,故名“南徐”。

穿過拱門,即抵北峰之巔的甘露寺。相傳這裡是劉備招親之處,京劇《龍鳳呈祥》即以此為背景。其實古甘露寺建於樑代,原在山下,至唐李德裕始改建於山上。寺內有大殿、老君殿、觀音殿和江聲閣等建築,形成了“寺冠山”的特色。據說明清時為其全盛時期,康熙、乾隆二帝曾在此建過行宮,留有御碑,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古剎之一。傳為孫、劉並肩賽馬的“溜馬澗”。甘露寺後面的多景樓,是北固山風景的最佳處。此樓二層,面對大江,樓名取自唐李德裕詩句“多景懸窗牖”,為古代長江三大名樓之一;與黃鶴樓、岳陽樓齊名。米芾所書“天下江山第一樓”的匾額,高懸在樓額之上。宋元以來,歷代文人名士,達官顯貴,在此詩酒唱和,歐陽修、蘇軾、米芾、辛棄疾和陸游等,都曾留下許多著名的詩作。登上多景樓,憑欄遠眺,山光水色,奇景異姿,盡入眼簾。

多景樓之東的凌雲亭,又稱祭江亭,傳說劉夫人孫尚香在聽到劉備去世的訊息後,曾在此遙祭,而後投江自盡。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登此亭時,觸景生情,感慨系之,寫下了名篇:“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由於劉備招親的種種傳說,今天的北固山已成為到鎮江旅遊的朋友們不可不到的一個熱門景點。

第4篇:北固山導遊詞

本文是本站網友推薦,並由本站編輯整理的北固山導遊詞範文精選,僅供參考。

各位遊客:

在遊覽了金山、焦山之後,下面我們將去“京口三山”之一的北固山。北固山位於鎮江市東北江濱,居金山和焦山之間。高約53米,長2公里,北臨長江,山壁陡峭,形勢險因,因名“北固”,向以“天下第一江山”而著稱於世。因山上甘露寺等寺廟院落都集中在北固山頂峰,所以北固山又有“寺冠山”之說。

北固山由前峰、中峰、後峰三部分組成,後峰是北固山的主峰,背臨長江,峭壁如削,為風景最佳之所。山上古蹟大多與甘露寺“劉備招親”有關。新中國成立後,中峰、後峰闢為後甘露寺公園,1986年更名為北固山公園。北固山風光壯麗,景色宜人,歷代詩人墨客,如李白、蘇武、米布、陸游、辛棄疾等都在此留下了千古傳誦的名篇。

【鳳凰池—試劍石】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了北固山公園的大門。進入大門,我們在左側看到的這一汪池水,叫做“鳳凰他”,傳說明太祖朱元璋曾臨池召選儒生。古時他水經甘露港通江。池中的那座亭名叫“鳳凰亭”。

在鳳凰池右邊,有一塊平直一分為二的巨石,這就是“試劍石”,又名“恨石”。石為兩塊,高的一塊約1.5米,矮的一塊減半,中間都有裂縫,平整如削。石上“試劍石”3字清晰可辨。

說起試劍石,還有這麼一段故事:相傳孫劉聯姻,弄假成真。有一天,孫權和劉備同遊鳳凰池,劉備見池邊有一塊巨石,即撥下隨從身上的佩劍,仰天暗自默禱:“我若能順利返回荊州,成霸主之業,劍下石裂;著死於此地,剁石不開。”手起劍落,只見火花飛濺,巨石應聲而裂。孫權見此即問劉備:“你為何恨這塊石頭?”劉備假意地回答說:“我年近五十,不能為國清除賊黨,心中異常憤慨。現蒙國太招我為婿,是我一生幸事。我向天門卦,如能破曹興漢,就劈開這塊石頭,現果真如願。”這時孫權暗想,“劉備莫非用此話來矇騙我的?”也將寶劍拔出對劉備說:“我也來問問天意,如能彼得曹操,也將石頭劈開。”暗中祈禱:“如能再取荊州,興旺東吳,石頭也裂為兩半。”隨即揮劍劈開另一塊石頭。兩人暗暗自喜,於是就這樣留下了兩塊試劍石。

其實,試劍石的形成來源於地質的演變:距今約一億多年前的白堊紀時代,因火山爆發岩漿噴溢位地表而形成了火山岩,由於其質地堅硬,且多裂縫,再經風化剝蝕成為現今的形狀,這些石頭並非什麼鋼刀利劍能劈開。

【鐵塔—阿倍仲麻呂詩碑】

各位遊客:大家隨我上山,在風景秀麗的北固山後峰東南,清暉亭旁,我們看到一座四層鐵塔。鐵塔又名“衛公塔”,是北固山的重要文物。它是我國僅存的。六座鐵塔之一,也是江蘇省境內惟一的鐵塔,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鐵塔始建於唐朝定曆元年(825年),是唐代潤州刺史李德裕為“資穆皇(唐穆宗)之冥福”所建。後屢毀屢建,現塔為四層,一二層是宋代製品,三四層系明代所鑄。現存的塔基(即蓮花座)和塔身均有精美的圖案,如雲水紋、蓮瓣雙雀、游龍戲珠、佛像等,造型精美,生動逼真。鐵塔為北固山增添了莊嚴瑰麗的色彩,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冶鐵技藝的高超。

各位從鐵塔拾級向西走,前方有塊《望月望鄉》詩碑,碑上詩文系日本使臣阿倍仲麻呂(漢名晁衡)所作。他生於698年,卒於770年,自幼聰明好學,於717年被選為遣唐留學生,次年在日本第九次遣唐使多治比縣守的率領下從大阪出發來華。晁衡在中國長安進唐太學讀書,後考中進士,與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李白等交誼甚深。唐太宗對他的才華非常器重,先後任命他為唐王朝祕書監衛財卿、鎮南都護等職。753年晁衡受命為唐使,與鑑真大師及日本使臣東渡,途中船泊揚子江畔,夜晚月光皎潔,晁衡思緒萬千,想到36年未回故鄉,欣然命筆,寫下了著名五言詩《望月望鄉》,詩中寫道:“翹首望東天,神馳奈良邊。三笠山頂上,想又皎月圓。”

晁行漢學造詣很深。他的《望月望鄉》詩已收入《全唐詩》,在日本家喻戶曉,廣為傳唱。此碑是1990年底建成的。詩碑上的日文碑文由日本書道院院長田中凍雲執筆,中文碑文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代主席沈鵬所書,著名書法家趙樸初為詩碑題寫了碑額。

【“南徐淨域”題額—“天下第一江山”石刻—古甘露寺】

由《望月望鄉》碑西行不遠,大家在一座圓拱門上看到了“南徐淨域”題額。或許有的遊客會問:此地為何稱作“南徐淨域”?相傳西晉末年,北方混亂,東晉偏安江南,建都於建業(今南京)。當時北方人士紛紛南下,東晉為此設定了徐州,州治即在京口(今鎮江)。至劉宋時,正式定名為南徐州,以後“南徐”一直為鎮江的別名。

大家轉過身,看看後面的廊壁上,一塊長方形條石上刻著雄渾有力的“天下第一江山”六個大字,氣魄非凡。相傳在三國時,劉備來東吳招親,孫權宴罷陪劉備觀賞江景,劉備見北固山雄峙江濱,大江東去,一望無際,氣勢雄偉,不禁讚道:“北固山真乃天下第一江山!”後來南北朝時,梁武帝登北團山時,見北固山景色極為壯觀,興致勃勃地揮筆書寫了一天下第一江山”六個大字,留在山上,可惜已無從尋找。到了南宋,潤州(鎮江)刺史、著名書法家吳據將這六個字重新書寫出來。清康熙年間,由鎮江府通判程康莊臨摹勒石。從此,北固山就名正言順地有了“天下第一江山”之稱。

第5篇:北固山導遊詞

猜這篇北固山導遊詞範文對你應該有所幫助。

北固山,鎮江“天下第一江山”之稱就源自於此。北固山位於金焦二山之間,為三山5A級風景區之一,三國時期就有“北固”之名並沿用至今。分為前中後三峰,山勢險固,山嶺逶迤突兀,好像一條昂首、拱背、翹尾的巨龍雄踞在鎮江之北,長江之濱。前峰又稱正峰,三國時孫權的宮殿、周瑜的帥府都是建在這裡,山麓上建有鎮江最早的城池鐵甕城的城牆。中峰山上保留有民國時期所建的氣象臺,現為鎮江國畫院。北固山的主峰是後峰,景色主要集中於此。“峰巔片石留三國”,北固山是鎮江“三國”遺蹟最多的地方,山上古蹟大多與孫劉聯盟的實時有關,請大家隨我一一看來。

一進牌坊大門首先看到的就是鳳凰池,在鳳凰池右邊,有兩塊大小不一的石頭名為試劍石,高的有1.8米,矮的0.8米左右,每塊石頭中間都很整齊的裂為兩半,好像被刀劈斧砍一樣。相傳這兩塊石頭是被劉備和孫權劈開的,二人以石試劍,暗卜成敗。試劍石的形成其實是經過長期的風化剝蝕天然形成的,並非刀劍所能劈開。雖然這只是傳說,但是卻反映了當時孫劉兩家表面上是親家,實則勾心鬥角,各懷鬼胎。作為三國時期的名山,東吳兩位大將——太史慈和魯肅的墓就位於中峰的山腳下。沿著中峰上山,不久就能走到龍梗。三峰之間原都有龍梗相連,前峰中峰之間的梗現已被鑿開築成今天的東吳路。原來北固山突兀於大江至中,龍梗兩側便是滔滔江水,十分凶險,如今卻已綠樹環繞,芳草依依,可謂是滄海桑田最好的見證。相傳梁武帝當年就是由這條梗上後峰的,因此稱為龍梗。沿龍梗走不遠,就能看見一座重簷攢尖的四方亭。這裡原是甘露寺的山門,抗日戰爭時期被日軍毀壞,後改作清暉亭。亭子四面貫通,向南可去中峰,向北直達後峰,東側是鐵塔,西側則是東吳古道。

在清暉亭東側有一座四層的鐵塔叫衛公塔,是鎮江四塔之一,也是我國僅存的六座鐵塔之一,江蘇省境內唯一的鐵塔。原為石塔,始建於唐,唐朝宰相李德裕曾三任潤州刺史,為埋藏舍利子而造此塔,後被大火毀壞。北宋在原地重建為鐵塔,因此此塔已有千年歷史。鐵塔建成時有九級,明萬曆年間被大風颳倒,僧人將其改建為七層,清光緒年間因遭雷擊傾倒四層。鴉片戰爭期間,塔頂、法論均被侵略者損壞。新中國成立時,僅存宋代的二層鐵塔和蓮花座。後對鐵塔進行了修整,將殘存的明代鐵塔四五層加上去,塔基澆鋼筋混凝土,才使得千年鐵塔重新聳立。塔身八面四門,每面都鑄有佛像和飛天像,姿態各異。1960年整修鐵塔時,在塔基下地宮出土2800多件文物,其中有金棺、銀橔、舍利子等還有李德裕親自書寫的題記石刻。從出土的文物我們才知道了鐵塔建立的年代和由誰所建。北固鐵塔歷史悠久,表現了我國古代冶鐵工人精湛的鍛造技術,乾隆皇帝曾有詩云:“長江好似硯池波,提起金焦當墨磨。鐵塔一支堪作筆,青天夠寫幾行多。”

離開清暉亭走上長廊,在長廊東邊有一塊漢白玉石碑名為阿倍仲麻呂詩碑,詩碑高3.2米,寬1.2米,雕刻細膩,光輝奪目。阿倍仲麻呂漢名晁衡,年僅20歲時就作為留學生來到大唐,後來考中進士,與唐朝著名詩人李白、王維等人交情很深,唐玄宗也對他的才華非常賞識。公元753年晁衡陪同玄宗接見日本使團,見到扶桑的親人後在中國生活了36年的晁衡湧起回鄉的念頭,於是請命與鑑真大師一同東渡並獲恩准。回鄉途中停泊北固山畔,望著皎潔的月光,思緒萬千,提筆寫下了這首《望月望鄉》“翹首望東天,神馳奈良邊。三笠山頂上,相又皎月圓”。由於途中遭遇風暴,晁衡未能順利東渡日本,而從大陸又輾轉回到長安,自此終身沒能回鄉,畢生都貢獻給了中日交流。這首《望月望鄉》已被收入《全唐詩》,並被列入日本國小課本,在日本家喻戶曉。我們面前這塊詩碑,是中日友人共建,日文由日本書道院院長田中凍雲書寫,中文有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沈鵬書寫。碑額有中國著名書法家、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題寫。此詩碑是中日文化交流的見證,對中日友好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甘露寺山門東側的長廊牆上,嵌刻著六個大字“天下第一江山”。南朝梁武帝蕭衍登臨北固山,面對雄偉壯觀、險固峻峭的山景不禁讚歎道:“北固山真是天下第一江山”,並當即書寫了“天下第一江山”六字,後來遺失。到了宋朝,書法家吳琚重新書寫了這六個字,後也不知去向。明朝宋曹義臨摹刻寫,後又遭到破壞。清康熙年間,鎮江府通判程康莊再次臨摹吳琚的手跡,刻成石刻,題款“延陵吳琚書”。在文化大革命時期,這塊石刻又遭到破壞,只儲存下來前面三個半字,現在的後兩個半字是用水泥按原拓本複製的,所以今天我們能見到這個石刻著實不易。

甘露寺位於北固山主峰北峰之上,傳說創自吳初,是劉備招親結婚的大殿,寺額“古甘露寺”由張飛親筆所書。關於甘露寺的由來說法不一,一說建於吳王孫皓甘露改元時建造,一說建於南朝梁武帝登臨之後。還有一說是唐朝李德裕所建,建寺時因久旱天降甘露,所以命名為甘露寺。不管那種說法為真,甘露寺都至少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甘露寺原建在山下,幾經興廢於宋朝真宗皇帝時移建到山上。明清時期是甘露寺的全盛時期,有廟宇200多間,康熙、乾隆皇帝先後來甘露寺拜佛。甘露寺的寺廟和亭臺樓閣,採用了“以寺鎮山”的手法,故有凌空飛閣之勢,形成了“寺冠山”的特色。現儲存下來的甘露寺是清光緒年間修建的。

甘露寺後面的房子現為劉備招親展覽館,東面是故事畫展,以圖文的形式詳細介紹了劉備招親的故事。中間為劉備與孫尚香的新房,房中有劉備和孫尚香的新婚蠟像。西面吳國太端坐正中,喬國老和劉備、趙雲分立左右兩側,右邊周瑜與魯肅坐而談論,左邊孫尚香在簾後偷看劉備。蠟像神采奕奕,栩栩如生。當年孫權在赤壁之戰後為了收回荊州,和周瑜定下了一條美人計,可是被諸葛亮識破,最終孫劉聯姻弄假成真,這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來歷。京劇《龍鳳呈祥》就是根據這一史實改編的。

山後的祭江亭又名凌雲亭、北固亭。始建於漢朝,原為木結構,歇山式。清道光年間將亭子改為方形石柱。相傳當年孫尚香聽說劉備病死白帝城的訊息後,悲痛欲絕,到江邊的凌雲亭遙祭劉備然後投江殉情,所以後人把這亭子稱為祭江亭。古往今來,到北固山懷古壯志的人很多,不少文人墨客在這裡留下了不朽的詩篇。其中當以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的《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最為出名。“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修。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祭江亭旁的北固樓最早建於東晉,用於軍用,自梁武帝登臨之後便成為遊覽勝地。樓頂懸額“北固樓”字跡取自毛澤東手書。一樓門楣橫匾上書“東南勝概”,如此美譽,北固樓當之無愧。

甘露寺北多景樓又稱“天下江山第一樓”,是一棟畫樑飛簷的兩層歇山式樓閣,樓名取自李德裕詩中“多景懸窗牗”的詩句。樓三面有廊,可以登樓憑欄遠眺。宋朝大書法家米芾題寫了“天下江山第一樓”的匾額於其上,使得多景樓名聞天下,與湖北黃鶴樓、湖南嶽陽樓並稱為長江中下游三大名樓。多景樓還有很多別名如“相婿樓”“梳妝樓”等,這些名稱都與劉備甘露寺招親的故事有關,相傳這裡就是孫尚香梳妝洞房的地方。“百年戎馬三分國,千古江山一倚樓”。登上多景樓憑欄遠眺,江天一色,真有凌空飛翔之感。滔滔江水一瀉千里,金焦二山浮於江中,大江對面的揚州文峰塔隱約可見,山腳下懸崖千刃,驚濤拍岸,詩情畫意油然而生。

在多景樓下還有一塊狠石,又名石羊,但沒有角。“狠”是古代一鍾野獸的名字,據說孫權曾騎在狠石上和諸葛亮一起商議破曹大計。在後峰西北的峭壁上有一條小道,地勢險峻,這裡就是遛馬澗,相傳劉備和孫權二人曾在此賽馬。

各位遊客,今天的北固山之行到此就結束了,請大家隨我由東吳古道下山,再一次的感受三國的氣息。客路青山外,行車綠水前,現在我們馬上驅車回賓館休息,明天將由我繼續帶領大家遊覽鎮江的其他景點。

TAG標籤:導遊詞 北固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