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精選

當前位置 /首頁/實用文/實用文精選/列表

水調歌頭賞析(精選21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21篇《水調歌頭賞析》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尋到更多與《水調歌頭賞析》相關的範文。

水調歌頭賞析(精選21篇)

篇1:水調歌頭 賞析

蘇軾

【原文】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註釋】

1.子由:蘇軾的弟弟蘇轍字子由。

2.明月幾時有:來自李白詩:“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3.綺戶:雕花的窗戶,多指女子居室。

4.嬋娟:姣好的月光。

【翻譯】

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中秋節,我暢飲美酒到天亮,喝得大醉,寫下這首詞,同時懷念弟弟蘇轍。

明媚的月亮何時出現?我手持酒杯詢問青天。不知道天上的宮殿,今夜是哪一年。我想要乘清風回到那裡,又擔心用美玉建成的宮殿,使我經受不住高處的寒冷。在月光下翩翩起舞,清朗的影子也隨著舞動,哪裡像在人間?

月亮轉過硃紅的閣樓,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失眠的我。月亮不該對人懷有怨恨,為什麼總是在親人別離時才圓?人有悲傷、高興、離別、重逢,月亮有陰晴圓缺,這類事自古以來難以周全。只希望人人長命百歲,雖相隔千里還能共賞皎潔的月光。

【賞析一】

這首詞是蘇軾最負盛名的作品,作於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這時他和弟弟蘇轍已有五年沒見面了。適逢中秋佳節,蘇軾在密卅超然臺上賞月飲酒時,作此篇以懷子由。

這首詞通篇都在詠月,然而字裡行間中透露出的中心意旨則是抒寫作者在政治失意、親人久別的情況下,內心深處的矛盾痛苦和為擺脫這矛盾痛苦而進行的自我寬解。由於作者把自己的人生哲學、思想情感全部融入了詞中,因此它體現出來的不僅是對親人的懷念,而且還充滿了對社會、人生、自然,以及生命本體的深刻感悟。上閨寫把酒問天的退想,展現了蘇軾入世與出世思想的雙重矛盾心理及其解決。“把酒問青天“是思想上極度苦悶的表現,把自己比作乘風歸去的仙人,折射出他由於政治失意而產生的出世思想,欲“歸去”而感到天上清冷,不如留在人間,則反映出詞人儘管由於遭受到很多挫折而想要遠離現實,但是終究捨不得他所熱愛的社會人生。在這樣的矛盾衝突中,佔上風的最終是堅定的入世思想,顯出蘇軾思想中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主導一面。

下片融寫實為寫意,化景物為情思,在抒寫對酒懷人的思緒的同時,表現了深重的離別之苦殛其自我寬解。對月傷離是人們經常會抒發的感慨,而突出“長向別時圓”,則寫出對別離痛苦的獨特感受。陰晴圓缺自古難全,是面對現實而發的無可奈何的喟嘆。末二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沉思中陡然振起,言各自爭取美好生活,雖分處兩地,仍可共享這圓滿月光。在這誠摯的祝願中,飽含著積極奮發、把握人生的進取精神,以樂觀豪邁的氣勢壓倒痛苦而得到寬解。全詞以月起頭又以月收結,結構奇妙而開闔自如,想象豐富而虛實交借,說理通達而情味深厚,語言洗盡鉛華,脫去柔靡,自然清新。不假眺琢而舒捲自如,因此自問世以來就為人傳誦。

【賞析二】

這是一首著名的中秋詞,是文學史中的名篇。蘇軾由朝廷外放到密州(今山東諸城)知州,政治上抑鬱不得意,此時與胞弟蘇轍分別已有七年而不得團聚,故對月抒懷,盡吐積怨。這首詞的主旨在於抒發作者流放異地的惆悵情懷。詞中用道家思想觀照世界,俯仰古今變遷,感慨宇宙流轉,厭惡險惡的宦海風濤,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詩人用直接描繪的形象範疇,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親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把自己遺世獨立的思想和往昔神話傳說融會在—起,於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是一首自然與社會高度契合的佳作。

本詞通篇詠月,月是詞的中心形象,卻處處關合人事,表現出自然社會契合的特點。

開篇“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句,筆力奇崛,不諧塵俗。由於對現實不滿,他的幻想使他飛進了美麗的.神話世界。“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表現了作者在“出世”與“入世”,即“退”與“進”、“隱”與“仕”抉擇上的徘徊困惑。李澤厚在《美的歷程》中評價蘇軾詩文的美學觀說:“蘇軾把中晚唐開其端的進取與退隱的矛盾雙重心理髮展到一個新的質變點。”“蘇軾一生並未退隱”、“但他通過詩文所表達出來的那種人生空漠之感,卻比前人任何口頭上或事實上的‘退隱’、‘歸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把月的神話傳說中的“廣寒宮”具象化。這裡寄寓著作者出世入世的雙重矛盾心理,也潛藏著作者對封建秩序的懷疑情緒,儘管詞的上下銜轉處曾經表達了自己顧影自憐、嚮往隱退之意,但蘇軾詩文中有很多貌似“出世”的內容,實質都是“入世”思想的反映,本篇也是如此。

下闋融寫實為寫意,從景物寫到情思,“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實寫月光照人無眠,兼有月照不眠之人與月照愁人使人不能入睡兩層意思。承“照無眠”而下,“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表面上是抱怨圓月照愁人,增添“月圓人不圓”的悵恨,實際上是借月而表達自己心事。“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又轉出—意,詞沒有從月亮著筆來寫他和弟弟子由的離別之情,卻說人之“悲歡離合”與月之“陰晴圓缺”自古就是這樣。既知此理,便不應對圓月而對比聯想到別離,產生無謂的惆悵。詞由感情轉入理智,化悲怨為曠達,“此事”指的是親人團聚,“歡”“合”又正是月亮“晴”“圓”的幸福時刻。親人間的歡聚既不能強求,當此中秋月圓,則只有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願望來安慰自己,併發出深摯的慰問和祝願,這給全詞增加了積極奮發的意蘊。這在離別詞裡,獨創一格。

詞由對天問月開頭,以對月祝願作結。由問月而生昇天之想,復又執著於人間世事:但人間依然煩惱叢生,故又責怪月之不解人意;最後在宇宙人生之理中獲得解脫,以共賞明月作為心靈的慰藉。全詞思貫天外,俯仰古今,意境闊大高遠,展現出博大的胸襟,是蘇詞代表性篇章之一,極富浪漫色彩。在表現上,本詞前半縱寫時空,後半橫敘現實,從演繹物理到闡釋人生,是對魏晉六朝遊仙詩的繼承發展。同時,筆勢曲折,層層轉折,深刻揭示了進退兩難的人生矛盾與徘徊迷惘的複雜心態。此詞被推為中秋詞中的絕唱,古人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

篇2:《水調歌頭》賞析

原文

亭皋木葉下,原隰菊花黃。憑高滿眼秋意,時節近重陽。追想彭門往歲,千騎雲屯平野,高宴古球場。弔古論興廢,看劍引杯長。

感流年,思往事,重淒涼。當時坐間英俊,強半已凋亡。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鬢,漂泊水雲鄉。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觴。

賞析

《水調歌頭·亭皋木葉下》是一首撫今思昔之作。上片由寫景入詞,映入作者眼簾的是亭邊的樹木。樹葉凋零,飄落地上,野外低溼處的菊花也已盛開。登高臨遠,秋意已濃,原來是重陽節就要到了。先點明時間、地點。眼前之景使作者不禁陷入了美好的回憶之中,他想起了彭門往事。那時自己才三十七歲,正值盛年、英姿颯爽、豪情滿懷,帶領著一支精壯的隊伍,馳騁於戰場。閒暇時光,將士們在古球場歡宴,撫劍豪飲,議論古今興亡。這幾句話描寫了從前戎馬生活的一個消閒場面,用杜甫原句“看劍引杯長”入詞,把他們滿腔熱血,憂心國事,希圖建功立業的種種情緒暗含其中。

下片以“感流年”三句承上啟下,從上片的慷慨激昂轉入下片的蕭瑟淒涼。當時座中的英豪,一半都已凋亡了,而宋王朝也只剩下半壁江山。自己平生那豪情壯志、抗金的決心和願望,早已被現實消磨殆盡,只落得兩鬢如霜,飄泊在江南水鄉。一腔悲憤,無處可消,只有借酒澆愁。

《水調歌頭·亭皋木葉下》上下片情緒反差很大,上片豪放激烈,下片憤慨悲涼,在雄健俊爽之中蘊含著深沉的抑鬱。

註釋

①皋:水邊高地。

②隰:低下的溼地。

③彭門往歲:彭門,指彭城。為徐州治所,蔡伸曾以徐州通判的身份率領過一支隊伍北上援助燕山,與遼兵戰鬥,第二年方回。

④看劍引杯長:用杜甫《夜宴左氏莊》“檢書燒燭短,看劍引杯長”原句。

篇3:《水調歌頭》賞析

水調歌頭

(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註釋:

1、水調歌頭:詞牌名。本文選自《東坡樂府箋》(商務印書館1958年版)

2、達旦:早晨;白天

3、瓊樓玉宇:美玉砌成的樓宇,指想象中的仙宮。

4、但:只。

5、千里共嬋娟:共,一起欣賞;嬋娟指月亮。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賞析:

此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詩人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詩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美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反襯自己遣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一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一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水調歌頭》

細數十年事,十處過中秋。今年新夢,忽到黃鶴舊山頭。老子箇中不淺,此會天教重見,今古一南樓。星漢淡無色,玉鏡獨空浮。

斂秦煙,收楚霧,熨江流。關河離合,南北依舊照清愁。想見姮娥冷眼,應笑歸來霜鬢,空敝黑貂裘。釃酒問蟾兔,肯去伴滄洲?

賞析

據詩人《吳船錄》,此詞作於公元1177年(淳熙四年)中秋,這年五月詩人因病辭去四川制置一職,乘舟東去。八月十四日至鄂州(今湖北武昌),十五日晚參加赴知州劉邦翰設於黃鶴山南樓的賞月宴會。《吳船錄》雲:“天無纖雲,月龜甚奇,江面如練,空水吞吐,平生所遇中秋佳月,似此夕亦有數。況復修南樓故事,老子於此興復不淺也。……作樂府詩一篇,俾鄂人傳之。”

《水調歌頭·多景樓》

陸游

江左佔形勝,最數古徐州。

連山如畫,佳處縹緲著危樓。

鼓角臨風悲壯,烽火連空明滅,往事憶孫劉。

千里曜戈甲,萬灶宿貔貅。

露沾草,風落木,歲方秋。

使君巨集放,談笑洗盡古今愁。

不見襄陽登覽,磨滅遊人無數,遺恨黯難收。

叔子獨千載,名與漢江流。

賞析

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陸游三十九歲,以樞密院編修官兼編類聖政所檢討官出任鎮江府通判,次年二月到任所。時金兵方踞淮北,鎮江為江防前線。

多影樓在鎮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內。北固下濱大江,三面環水,登樓遙望,淮南草木,歷歷可數。這年十月初,陸游陪同知鎮江府事方滋登樓遊宴時,內心感嘆而寫下此詞賦。

詞的上片追憶歷史人物,下片寫今日登臨所懷,全詞發出了對古今的感慨之情,表現了詩人強烈的愛國熱情。

開始從多景樓的形勢寫起。自江左而古徐州,再連山,再危樓,鏡頭由大到小,由遠到近,由鳥瞰到區域性,最後大特寫點題。這本來是描寫景物常見的手法,陸游寫來卻更加具有特色。他選擇滾滾長江、莽莽群山入畫,襯出煙雲縹緲、似有若無之產矗立著的一座高樓,攝山川之魄,為斯樓之骨,就使這危樓有了氣象,有了精神。姜夔《所州慢》以淮左名都,竹西佳處開篇,同樣步步推近,但情韻氣象兩者完全不同。陸詞起則蒼莽橫空,氣象森嚴;姜則指點名勝,用筆從容平緩。當然,這是由於兩位詩人各自不同的思想感情決定的。姜詞一味低徊,純乎黍離之悲,故發端紓緩;陸則寄意恢復,於悲壯中蓄雄健之氣。他勾勒眼前江山,意在引出歷史上的風流人物,故起則昂揚,承則慷慨,帶起鼓角一層五句,追憶三國時代孫、劉合兵共破強曹的往事。烽火明滅,戈甲耀眼,軍幕星羅,而以連空、萬灶皴染,驟視之如在耳目之前,畫面雄渾遼闊。加上鼓角隨風,悲涼肅殺,更為這遼闊畫面配音刷色,與上一層的滾滾長江、莽莽群山互相呼應襯托,江山人物,相得益彰。這樣,給人的感受就絕不是低徊於歷史的風雨中,而是激起圖強自振的勇氣,黃戈躍馬豪情。上片情景渾然一體,過拍處更是一派豪壯。

然而,孫劉已杳,天地悠悠,登臺浩歌,難免愴然泣下,故換頭處以九字為三頓,節奏峻急,露草風枝,繪出秋容慘淡,情緒稍轉低沉。接下去使君兩句又重新振起,展開今日俊彥登樓、賓主談笑斥的場面,敷色再變明麗。古今愁啟下結上。古愁啟襄陽登覽下意,今愁慨言當前。當前可愁之事實在是太多了。前一年張浚北伐,兵潰符離,宋廷從此不敢言兵,是事之可愁者一。孝宗侈談恢復,實則輸幣乞和,靦顏事金。日者雖嘗詔以縞素出師,而玉帛之使未嘗不躡其後,是事之可愁者二。眼下自己又被逐出臨安,到鎮江去做通判,去君愈遠,一片謀國這忠,永無以自達於廟堂之上,是事之可愁者三。君國身世之愁,紛至沓來,故重言之曰古今愁。但志士的心,並沒有因此而灰心。事實上,山東、淮北來歸者道路相望;金兵犯淮。淮之民渡江歸宋若有數十萬,可見民心是可以挽回的國事,也是可以解決的。因此,雖烽煙未息,知府方滋就攜群僚登樓談笑風生。他的這種樂觀情緒,洗盡了詞興心中的萬千憂愁。這一層包孕的感情非常複雜,色彩聲情,錯綜而富有層次,於蒼涼中見明快,在飛揚外寄深沉。最後一層,用西晉大將羊祜(字點子)鎮守襄陽,登臨興悲故事,以古況今,前三句抒發自己壯志難酬,抑壓不平的心情。所云襄陽遺恨即是指羊祜志在滅吳而在生時未能親手克敵完成此大業的遺恨詞。意在這裡略作一頓,然後以高唱轉入歇拍,借羊祜勸勉方滋,希望他能象羊祜那樣,為渡江北伐作好部署,建萬世之奇勳,垂令名於千載,寄予一片希望。羊祜是晉人,與古徐州之為晉代地望迴環相接,收足全篇。

這首詞記一時興會,寓千古興亡,容量特大,寄慨遙深,後來,張孝祥書而刻之於崖石,題記中有慨然太息之語;毛開次韻和歌,下片有登臨無盡,須信詩眼不供愁之句。詩眼不供愁之句。詩眼不供愁五字可以領會放翁有所期待、並未絕望的深心。二十五年之後,另一位豪放詩人陳亮也曾以《念奴嬌》賦多景樓,有危樓還望,嘆此意、今古幾人曾會的感慨萬千之語。陳亮此闋,較之陸詞更為橫肆痛快。詩人著眼,凝注大江,意者此江不應視為南北天限,當長驅北伐,收復中原。與放翁之感慨抑鬱者,意境大不相同。陳亮平生之懷,一寄於詞,慣以詞寫政治見解。他這一闋《多景樓》,純然議論戰守,縱談攻防,自六朝王謝互今之廟堂,特別是對那些倡言南此有定勢,吳楚之脆弱不足以爭衡中原的失敗論者,明指直斥,豪無顧忌,其精神可流傳千古。但作為文學作品諷誦玩味,終覺一瀉無餘,略輸蘊藉風致,不如陸作之情景相生,萬感橫集,意境沉綿,三複不厭。借用近人陳匪石《聲執》中兩句話說,陳之詞氣舒,故勁氣直達,大開大闔;陸之詞氣斂,故潛氣內轉,百折千回。陳如滿弓勁放,陸則引而不發。陸較陳多積蓄,多意蘊,因此更顯得沉著凝重,悲慨蒼涼。

篇4:《水調歌頭》賞析

水調歌頭

辛棄疾

趙昌父七月望日用東坡韻敘太白、東坡事見寄,過相褒借,且有秋水之約。八月十四日餘臥病博山寺中,因用韻為謝,兼寄吳子似。

我志在寥闊,疇昔夢登天。

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

有客驂鸞並鳳,雲遇青山赤壁,相約上高寒。

酌酒援北斗,我亦蝨其間。

少歌曰:“神甚放,形則眠。

鴻鵠一再高舉,天地睹方圓。“欲重歌兮夢覺,推枕惘然獨念:人事底虧全?

有美人可語,秋水隔嬋娟。

辛棄疾詞作鑑賞

南宋光宗紹熙五年(1194),辛棄疾從福州知府兼福建安撫使任上被彈劾免官,回到江西鉛山他的瓢泉新居,開始了長達八年的再度閒居生活。這首詞就作於閒居瓢泉期間。由詞前小序可知,他寫這首詞是為了答謝趙昌父(蕃)併兼寄吳子似(紹古)的。吳子似在此期間曾任鉛山縣尉。

閒居鄉野的辛棄疾,雖然因遭朝中奸臣排擠,報國無門,鴻圖難展,心中怨憤,時常寄情山水,託興詩酒,但是,在他的內心深處,積極用世的思想仍占主導地位。他身處江湖之遠,仍不忘憂國憂民,希望能重新得到重用,得以施展自己的才智,實現收復失地統一國家的理想。從他的這首《水調歌頭》詞,我們便可以看出他的這種理想與現實的矛盾處境。

此詞上片以描述夢境為主。起句“我志在寥闊”,開門見山,直抒胸懷,表現了詞人高遠的志向和寬巨集的氣度,概括全詞要旨。為有寥闊之志,自然有“夢登天”之舉。“疇昔夢登天”句,借用了屈原《九章·惜誦》中“昔餘夢登天兮,魂中道而無航”之意。他感到現實中難以施展他的才幹,他要到廣漠宇宙去尋找他的理想境界。“我志在寥闊,疇昔夢登天”兩句,乃是全詞思想的主幹。“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詞人在夢幻中飛上青天,首先來到月宮,盡情地賞玩明月。他在這裡撫摸著潔白的月亮,陶醉在神奇迷離的幻境之中,不知不覺人間已過了千年之久。接著“有客驂鸞並鳳,雲遇春山赤壁,相約上高寒。”數句,描寫的是作者與高賢們同上天宮的夢境。“有客”指作者的好友趙昌父。由詞序可知,趙昌父曾用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韻作詞“敘太白、東坡事”寄作者,並在詞中對作者大加讚美。這首詞是為答謝趙昌父而作,自然應有回敬之詞。趙昌父是江西玉山人,距鉛山不遠,是詞人閒居瓢泉時的好友。他奉祠家居,不求仕進,飲酒作詩,氣度不凡,世人以為有陶靖節之風。這裡作者以“驂鸞並鳳”來讚美他,意思是他德高道深,理應羽化登仙。這裡的青山、赤壁係指李白、蘇軾,因為李白墓在當塗之青山西北,蘇軾曾遊赤壁,寫過《赤壁賦》。趙昌父駕著鸞鳳霞舉飛昇,在彩雲間與先賢李太白、蘇東坡相遇,於是他們同作者共約到天宮去遨遊。作者在這裡把趙昌父、李白、蘇軾譽為“三賢”。作者這樣寫,也有自謙的意思,下一句“我亦蝨其間”就是把這層意思直接表達了出來,意思是:在您和先賢們高會的時候,我不過是濫竽充數地置身其間罷了。在現實生活中,詞人感到在現實生活中很難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又不願與那些投降派的官僚同流合汙,所以只好到夢境中去會見他理想中的人物。在這裡,作者把自己與朋友,古代聖賢置身於高寒廣漠的天宇,用北斗當酒杯痛飲著天上的美酒,充分表達了其豪放的一面。

詞的下片繼續描寫夢境。詞人在夢幻中無憂無慮地暢遊太空,內心充滿激情,不禁小聲歌唱起來。“神甚放,形則眠”一句,從字面意思看,是說身體雖然清靜無為,好象在睡眠,但精神還是奔放曠達的。這是作者在閒居生活中積極用世的自白。他被迫再次閒居後,表面看來安靜閒適,但他心中時刻不忘報國之志。“鴻鵠一再高舉,天地睹方圓”,化用賈誼《惜誓》中“黃鵠之一舉兮,知山川之紆曲,再舉兮睹天地之圜方”。把自己比作搏擊長空、一再高舉的鴻鵠,以抒發自己的豪情壯志。接著,詞人從夢境中回到現實。詞人在夢境裡可以縱橫馳騁,可是一旦夢覺,回到現實生活中,情形就完全不同了。這不能不使他感到悵惘,併產生疑問:為什麼人世間不能盡如人意的事情會有那麼多呢?這裡的“虧全”是以月亮的圓缺比喻人間的悲歡離合,主要說的是“虧”的方面。詞人在這裡以夢境與“夢覺”相對照,揭示了自己的遠大抱負同社會現實的矛盾。在這發問中表現出對現實的不滿,抒發人事難全的感慨,這發問也是一個有著雄才大略、滿腹經綸的老將對於懷才不遇、報國無路提出的強烈抗議。

詞的結語“有美人可語,秋水隔嬋娟”覺得來得有些突然。前面說的全是夢境以及夢覺後的惆悵,可是結語卻一語宕開,表現出“美人娟娟隔秋水”(杜甫《寄韓諫議》)的惋惜之情。但是如果稍加思索,讀者也不難明白,這是在前面幾層意思的基礎上生髮出來的感想。這裡的“美人”指他的好友吳子似。這一句表面看來只是對吳子似的思念,實際上主要還是抒發“誰識稼軒心事”(《水龍吟。再題瓢泉》)的苦悶心情。

這首詞在藝術特徵上具有明顯的浪漫主義特色。理想主義是浪漫主義在思想內容上的重要特徵,而以夢幻的形式表現其理想則是浪漫主義傳統的創作方法。辛棄疾成功地運用這一傳統手法,使其崇高理想在這首詞中得到完美的體現。它跌宕起伏,忽而天上,忽而人世,馳騁奔逸,狂放不羈,洋溢著豪邁的激情。

它充滿瑰麗豐富的想象,大膽驚人的誇張,“摩挲素月”、“驂鸞並鳳”、“酌酒援北斗”、“天地睹方圓”等名句,都放射出五光十色的美麗光輝,顯現出光彩奪目的浪漫主義色彩。

篇5:《水調歌頭》賞析

原文

萬里雲間戍,立馬劍門關。亂山極目無際,直北是長安。人苦百年塗炭,鬼哭三邊鋒鏑,天道久應遠。手寫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對青燈,搔白髮,漏聲殘。老來勳業未就,妨卻一身閒。梅嶺綠陰青子,蒲澗清泉白石,怪我舊盟寒。烽火平安夜,歸夢到家山。

翻譯/譯文

在離朝廷很遠的地方戍守邊疆,騎馬立於劍門關上。在群山中盡目遠眺看不到邊,正北的方向是長安城。百年來,生靈塗炭,百姓受苦,邊境的戰事依舊嚴峻,無數軍民在戰火中罹難,金人統治時間長了,乾的壞事多了必定會遭到上天的懲罰。我親手寫好要求常駐此地的奏表,一寸丹心,精光炯炯。

面對著昏黃的青燈,雙手撓著蒼老的白髮,夜晚的沙漏即將流盡,英雄年邁卻功業未成,不妨歸隱山林。蒲澗的景色優美,白雲山間,泉清水甜,梅嶺青梅陰陰,都怪我負卻舊約。但在烽煙尚存,逆胡未平的時刻,我的夢魂難以回到家園。

註釋

①水調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凱歌”“臺城遊”“水調歌”,雙調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韻、下片十句四平韻。[2]

②長安:代指北宋都城汴京。

③鏑(dí):箭頭,亦指箭。

④天道:古代哲學術語。原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其中含有封建迷信成份。這句是說,形勢早應發生變化,敵人必將衰敗,宋朝定會振興。

⑤梅嶺:即大庾嶺,在江西、廣東交界處。因嶺上多梅,故稱。作者為廣州人,故云。

⑥蒲澗:在廣州白雲山上,澗中生有九節菖蒲,其水清甜。作者曾隱居於此。

賞析/鑑賞

“萬里雲間戍,立馬劍門關。”起句居高臨下,氣勢恢寵,形成全詞的豪邁基調。劍門關為川陝間重要關隘,是兵家必爭之地。詞人於此“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軍事要地立馬,極目騁懷,自多感慨。以下筆鋒一轉,由豪邁轉為蒼涼。“亂山”二句,寫長安在劍閣北面,亦早入金手,故“直北是長安”句,既是實指,又是借指,一語雙關。句中雖無“愁看”二字,而愁緒自在其中。亂山無際,故都不知在何處。“直北”五字,似是淡淡道來,實則包含著無窮的悲憤,無窮的血淚。接下去,詞人便承此發揮,描寫金兵入犯給人民帶來的巨大苦難。“人苦百年塗炭,鬼哭三邊鋒鏑”,二句概括了宋朝自南渡以來中原人民的悲慘遭遇。中原人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邊境地方更因戰亂頻繁,死者不計其數。“鬼哭”句,正是寫邊境一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的悲慘情況。這兩句把戰亂之苦描寫得淋漓盡致,使讀者感同身愛,激起對敵人的義憤。接著作者筆鋒一轉,明確表示:天道好還,否極泰來,胡人的氣運是不會長久的,苦難的日子應該到盡頭了!“天道久應還”五字鏗鏘有力,穩操勝券,流露出作者對收復失地的強烈願望;與陸游“逆虜運盡行當平”,“如見萬里煙塵清”,懷有同樣迫切的期望。緊接著,作者由對北方人民的思念和關注,進而聯想到自己的職責,表示要親寫奏章,留在四川屯守禦金,使他管轄下的一方百姓,不受金人的侵害。“手寫”二句豪氣干雲,壯懷激烈,字字作金石聲,具見作者憂國憂民的一片赤誠。

下片以“對青燈,搔白首,漏聲殘”三個短句作過片,寫出作者賦詞時的環境氣氛:青燈熒熒,夜漏將盡。三句中,重點放在“搔白首”三字上;由此而引出“老來勳業未就,妨卻一身閒”的慨嘆。由於“老來勳業未就”,因此作者原來打算功成身退,歸老林泉的願望便落空了。北宋名臣范仲淹戍邊時,曾有感於自己未能像後漢的竇憲一樣,北逐匈奴,登燕然山,勒石記功而還,而慨嘆“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崔與之亦有此感慨。雖然他對家鄉十分思念,但抗金守土的責任感,又使他不得不繼續留在異鄉。他感到有負故鄉的山水,彷彿廣州白雲山上蒲澗的流泉,粵北梅嶺上青青的梅子,都在責備他忘了歸隱田園的舊約了。“怪我舊盟寒”五字,是對“妨卻一身閒”句的照應。“怪”、“妨”二字,能把作者“老來勳業未就”,思家而不得歸的矛盾複雜心境,委婉地表達出來。這兩句貌似閒適,內裡卻是跳動著作者的報國丹心。

末二句“烽火平安夜,歸夢繞家山”,對上述意思再加深一層,意思是說:請不要責備我負約吧,在“逆胡未滅”、烽煙未息之時,我又能歸去?其實我無時無刻都在想念故鄉,每當戰事暫寧的“烽火平安夜”,我的夢魂就回到故鄉去了!這兩句思家情深,報國意切,十字融為一體。以此收束全詞,使人回味無窮。

篇6:《水調歌頭》賞析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詞人運用形象描繪的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美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把自己遺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結合到一起,在月的陰晴圓缺冢,滲透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一首將自然盒社會高度默契的作品。體現了極富有人情味的美好願望。

全文構思奇幻,豪放雋秀。以及曠達自適,人生長久的樂觀態度和美好願望,極富有這裡與人情。

篇7:《水調歌頭》賞析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代: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賞析:

這首膾炙人口的中秋詞,作於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節,為作者醉後抒情,懷念弟弟蘇轍之作。

全詞運用形象的描繪和浪漫主義的想象,緊緊圍繞中秋之月展開描寫、抒情和議論。從天上與人間、月與人、空間與時間這些相聯絡的範疇進行思考,把自己對兄弟的感情,昇華到探索人生樂觀與不幸的哲理高度,表達了作者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和對生活的美好祝願、無限熱愛。

上片表現蘇軾由超塵出世到熱愛人生的思想活動,側重寫天上。開篇“明月幾時有”一句,借用李白“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詩意,通過向青天發問,把讀者的思緒引向廣漠太空的神仙世界。“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以下數句,筆勢夭矯迴折,跌宕多彩。它說明作者在“出世”與“入世”,亦即“退”與“進”、“仕”與“隱”之間抉擇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態。以上寫詩人把酒問月,是對明月產生的疑問、進行的探索,氣勢不凡,突兀挺拔。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幾句,寫蘇軾對月宮仙境產生的嚮往和疑慮,寄寓著作者出世、入世的雙重矛盾心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寫蘇軾的入世思想戰勝了出世思想,表現了蘇軾執著人生、熱愛人間的感情。

下片融寫實為寫意,化景物為情思,表現蘇軾對人世間悲歡離合的解釋,側重寫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三句,實寫月光照人間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兩句,承“照無眠”而下,筆致淋漓頓挫,表面上是惱月照人,增人“月圓人不圓”的悵恨,骨子裡是本抱懷人心事,借見月而表達作者對親人的懷念之情。“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三句,寫蘇軾對人世悲歡離合的解釋,表明作者由於受莊子和佛家思想的影響,形成了一種灑脫、曠達的襟懷,齊龐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為社會現象的人間悲怨、不平,同月之陰晴圓缺這些自然現象相提並論,視為一體,求得安慰。結尾“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轉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間所有離別的親人(包括自己的兄弟),發出深摯的慰問和祝願,給全詞增加了積極奮發的意蘊。詞的下片,筆法大開大合,筆力雄健渾厚,高度概括了人間天上、世事自然中錯綜複雜的變化,表達了作者對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嚮往,既富於哲理,又飽含感情。

這首詞是蘇軾哲理詞的代表作。詞中充分體現了作者對永恆的宇宙和複雜多變的人類社會兩者的綜合理解與認識,是作者的世界觀通過對月和對人的觀察所做的一個以區域性足以概括整體的小小總結。作者俯仰古今變遷,感慨宇宙流轉,厭薄宦海浮沉,在皓月當空、孤高曠遠的意境氛圍中,滲入濃厚的哲學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達到了人與宇宙、自然與社會的高度契合。

篇8:《水調歌頭》賞析

水調歌頭·中秋

砧聲送風急,蟋蟀思高秋。我來對景,不學宋玉解悲愁。收拾淒涼興況,分付尊中醽醁,倍覺不勝幽。自有多情處,明月掛南樓。

悵襟懷,橫玉笛,韻悠悠。清時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甌。可愛一天風物,遍倚欄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⑶枕臥江流。

賞析

米芾寫中秋賞月,卻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撇開月亮,先寫自己晚來的秋意感受。“砧聲送風急,蟋蟀思高秋”,古人有秋夜搗衣,遠寄徵人的習俗,砧上搗衣之聲表明氣候轉寒了。牆邊蟋蟀鳴叫,亦是觸發人們秋思的。李賀《秋來》詩云:“桐風驚心壯士苦,衰燈絡緯啼寒素。”米芾這兩句著重寫自己的直覺,而他是先聽到急促的砧聲而後感到颯颯秋風之來臨,因此,才覺得彷彿是砧聲送來了秋風。同樣,他是先聽到蟋蟀悲鳴,而後才意識到時令已屆高秋了。

接著米芾說:“我來對景,不學宋玉解悲秋”,表現出他的曠逸豪宕的襟懷。他這句抝折剛健之筆使文氣為之一振。因為砧聲和蟋蟀等秋聲,畢竟要給人帶來一種淒涼的秋意,而倔強的詞人不願受其困擾。所以,接著他要“收拾淒涼興況,分付尊中醽醁”了。可是“淒涼興況”偏不那麼容易收拾,而酒後反而心裡加倍感到不勝其幽僻孤獨。才說“不學宋玉解悲愁”,強作精神,是一揚,這裡“倍覺不勝幽”,卻是一跌,如此一來,作者聞秋聲而引起的內心感情上的波瀾起伏,就充分表露了出來。

“自有多情處,明月掛南樓。”就在這個時候,那一輪明月出來了。月到中秋分外明,此時,而明月以它皎潔的光輝,把宇宙幻化為一個銀色的世界,也把作者從低沉壓抑的情緒中解救出來,於是詞筆又一振。至此,詞人才托出一輪中秋月點明題意。“多情”二字是在詞人的感情幾經折騰之後說出的,極其真切自然,使人感到明月的確多情。在反覆渲染中秋節令的秋意,從反面為出月鋪墊,以“自有”二字轉折,使一輪明月千呼萬喚始出來,用筆頗為奇妙。

下片寫賞月時自己在月光下“橫玉笛”、“倒金甌”、“倚欄干”乃至“醉困不知醒”的情景。“悵襟懷”的“悵”字承接上下片,巧妙過渡,既照應上片“不勝幽”的“淒涼興況”,又啟下片的賞月遣懷。“橫玉笛,韻悠悠”,而玉笛聲本富有優美情韻的,而在大放光明的中秋月下吹奏,那更是妙不可言,可是詞人馬上想到要藉此清時良夜,痛痛快快大飲一場。“遍倚欄干十二”,說明他賞月時間之長,賞覽興致之高,於是他不由神與物遊,生髮出對宇宙對人生的遐想。

“宇宙若浮萍。宇宙如此之大,作者卻視之若浮萍,不只見出他心胸神思飄逸,更是物我合一之際內心的真實感受,讀來令人心弛神往。境界如此之美,興致自然更高,於是詞人不覺豪飲大醉。結句“醉困不知醒,欹枕臥江流”不再寫賞月飲酒之後的種種,以不結之語收束了全詞,給人留下巨大的想象餘地。這首詞自東坡著名的同題詞之後,能獨樹一幟,勇於創新,確有其獨特的妙處:賞月不寫月華,偏道個人“對景”之感,清景之中見出清趣,頗值用心玩味。

篇9:《水調歌頭》賞析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名句賞析:

1、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人固然有悲歡離合,月也有陰晴圓缺。她有被烏雲遮住的時候,有虧損殘缺的時候,她也有她的遺憾,自古以來世上就難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暫時的離別而感到憂傷呢?詞人畢竟是曠達的,他隨即想到月亮也是無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暫時的離別而憂傷呢?這三句從人到月、從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從語氣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問;從結構上,又是推開一層,從人、月對立過渡到人、月融合。為月亮開脫,實質上還是為了強調對人事的達觀,同時寄託對未來的希望。因為,月有圓時,人也有相聚之時。很有哲理意味。

2、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把對於明月的讚美與嚮往之情更推進了一層。明月誕生的時候起到現在已經過去許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宮裡今晚是一個什麼日子。詩人想象那一定是一個好日子,月才這樣圓、這樣亮。

3、轉朱閣,低綺戶。

“轉”和“低”兩個動詞準確生動地描繪了月光的移動,暗示夜已深沉。

4、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詩人運用形象描繪的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美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把自己遺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結合到一起,在月的陰晴圓缺冢,滲透濃厚的哲學意味,是一首將自然盒社會高度默契的作品。體現了極富有人情味的美好願望。

全文的構思奇幻,豪放雋秀。以及曠達自適,人生長久的樂觀態度和美好願望,極富有這裡與人情。

篇10:《水調歌頭》賞析

水調歌頭

陳亮

不見南師久,漫說北群空。當場隻手,畢竟還我萬夫雄。自笑堂堂漢使,得似洋洋河水,依舊只流東。且復穹廬拜,會向藁街逢。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萬里腥羶如許,千古英靈安在,磅礴幾時通。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中。

宋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十一月,章森奉命出使金國,為金主完顏雍祝壽。作者對此深感恥辱,在友人章森出發之前,慨然以詞相贈。

上片為友人壯行。“不見南師久”,暗含對朝廷不思北伐的不滿。“漫說北群空”,強調宋朝有人才。“當場”以下,以國家與民族的奇恥大辱激勵章森,希望他能不辱使命,做個堂堂正正的漢使。

下片抒發作者胸中的感慨。“堯之都”以下五句,以連珠式的排句噴薄而出,二十字一氣貫注,痛切呼喚千古不滅的民族之魂。這幾句猶如奇峰拔地而起,猶如利劍猛然出鞘,慷慨激昂,使人投袂而起,充分揭示了全詞的主題。結句“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中”,痛快淋漓地傾瀉了豪情,對未來充滿了信心。此詞既批判了昏庸的朝廷,又讚許鼓勵友人的出使,還鞭撻了敵人的罪惡。

作者在表現這些複雜曲折的心情時揮灑自如,從本是有損民族尊嚴的行為中,表現出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從本是可悲可嘆的被動局面裡,表現出誅滅敵人的必勝信心。詞人以議論入詞,既痛快淋漓,又形象可感;立意高遠,通篇洋溢著樂觀主義的情懷和昂揚的感召力量。在陳亮的詞作中,此篇堪稱為壓卷之作。

篇11:《水調歌頭》賞析

宋代米芾的《水調歌頭·中秋》

砧聲送風急,蟠蟀思高秋。我來對景,不學宋玉解悲愁。收拾淒涼興況,分付尊中醽醁,倍覺不勝幽。自有多情處,明月掛南樓。

悵襟懷,橫玉笛,韻悠悠。清時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甌。可愛一天風物,遍倚闌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臥江流。

【賞析】

米芾,字元章,宋代大書畫家。據《揮麈後錄》記其為人:“滑稽玩世,不能俯仰順時”。這首詞就是借賞中秋之機,表白他為人的高潔。

“砧聲送風急,蟋蟀思高秋”。“砧聲”、“蟋蟀”為秋天典型的象徵景物。砧上搗衣遠寄徵人,表明氣候轉寒了;牆邊蟋蟀鳴叫,也是一種觸發人秋思的景象。前一句為了突出“砧聲”,增強秋的感覺,屬倒裝句,寫詞人先是聽到急促的砧聲,而後才覺彷彿是砧聲送來了秋風。同樣,也是先聽到蟋蟀鳴叫,而後才意識到時令已進入高秋季節。

“我來對景,不學宋玉解悲愁。”宋玉《九辨》中有:“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名句,從此,“見落葉而悲秋”,便成為文人一種傳統的心態和崇尚。米芾一反宋玉傷感的秋景的幽雅,正顯示出詞人的高潔與曠達。

“收拾淒涼興況,分付尊中醽?,倍覺不勝幽。”因為砧聲和蟋蟀等秋聲,畢竟會給人帶來秋意,所以詞人說,讓酒杯裡的好酒,把淒涼的情調收起來,就會感覺到這些景物加倍的幽雅。

上片結句:“自有多情處,明月掛南樓。”就是說還有富於情致之處,就是一輪明月在樓的南邊冉冉升起,以它皎潔的光輝,把宇宙幻化成銀色的世界,使人從壓抑沉悶的情緒中解放出來為之清爽。

詞的下片,側重抒發詞人嚮往隱居生活之意。過片換頭“悵襟懷,橫玉笛,韻悠悠”三句,寫詞人要把他胸中的憂思,用富有情韻笛聲抒發出來。接著“清時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甌”二句,承上述憂傷意脈,於是想到要藉此清時良夜,來一番吃酒澆愁的情致。下面“可愛一天風物,遍倚欄干十二,宇宙若萍浮”三句,則是寫詞人面對誘人的風物,並不是愜心地去欣賞,而是倚遍闌干在深思。最終悟出了,世界像浮萍一樣的結論。詞的歇拍“醉困不知醒,欹枕臥江流”兩句。這是詞人悟出了“宇宙若萍浮”的人生哲學之後的付諸行動,即要像李白那樣“但願長醉不願醒”,“明朝散發弄扁舟”,而遠離汙濁的人世,去隱沒江湖之中去。以發洩他的不滿,這正是米芾晚年學禪的思想基礎。

《宋史·米芾傳》說:“芾為文奇險,不蹈襲前人軌轍。……又不能與世俯仰,故從仕數困。”米芾這首中秋詞,寫法巧妙,除上片結拍點出“明月掛高樓”外,字面上再沒有“月”字出現,然而卻使人感到如置身在月光的整個銀色世界之下的優美境界之中,寫得清空而不質實,正體現了他“不蹈襲前人軌轍”的創新精神,表現了米芾的特有風格。

篇12:《水調歌頭》賞析

宋孝宗淳熙八年的冬末,四十二歲的作者,正是年富力強,應當大有作為的時候,卻被南宋政權罷官,回到剛落成不久的信州上饒郡帶湖新居,開始了漫長的歸田生活。這首詞作於罷官歸家不久,反映了詞人當時的生活,包含了抑鬱和悲憤的思想感情。在詞中,他表示要與鷗鷺為友,寄情于山水,他想到帶湖的今昔,感慨人世間的悲歡和變遷,實際上是在憂慮國事,嘆惜自己的遠大志向不能實現。

詞題稱“盟鷗”,與鷗鳥結盟,相約為友。李白詩:“明朝拂衣去(歸隱去),永與白鷗盟。”詞人把自己要表現的思想內容,放置在一種浪漫主義的寓言形式裡。詞人離開官場生活之後,有一種失去倚托之感。異鄉淪落,知音難得,只有到大自然裡尋找同情者了。

帶湖新居,是他傾心所愛的,在這兒他找到了一些慰藉。所以,開頭便說:“帶湖吾甚愛,千丈翠奩開。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水光山色,能怡悅性情。作者十數年來,奔走於世俗的名利場,與爾虞我詐的官宦角逐,他感到厭倦了。大自然的美好環境,使他得到暫時的解脫。他“仗屨無事”,在“千翠奩”的帶湖畔“一日走千回”,以消除他胸中的積悶。“凡我”五句,告訴讀者,詞人在這樣的環境離群索居,實在是寂寞的!所以他發出了“來往莫相猜”,“白鶴在何處,嘗試與偕來”的呼喚。這是他真實的心聲。透過這種曲折反映出來的詞人的心聲,讀者可以測知詞人的思想感情處在一種非常苦悶的狀態之中。他是不甘寂寞的!

下片“破青萍,排翠藻,立蒼苔。”自然界的這些飛禽,無論鷗鳥也罷,白鶴也罷,它們翩翩而來,又撲翅而去,它們能給人一定程度的安慰,畢竟是自然物罷了,是難以成為人的知音或夥伴的。“窺魚笑汝痴計,不解舉吾杯。”它們怎能知道詞人在那兒舉杯飲酒,是為澆愁呢。它們只知道自己唯一的樂趣:站在湖邊的青苔上,等待著魚兒游來。於是,詞人幡然省悟了:對自然物的期待是靠不住的!但是,此時孤獨的詞人,又能期待誰呢?

當他的思緒回到人類社會現實時,時世的變遷,又使他無限感慨:“廢沼荒丘疇昔,明月清風此夜,人世幾歡哀。”但是,詞人的壯懷並沒有因此破滅,他對生活依然寄託著無限的深情:“東岸綠陰少,楊柳更須栽。”把眼前這一片庭園整治好了,多栽植些柳條,以便使舊日荒涼的地方,興旺起來。足見,詞人此時的思想情懷是痛苦的,充滿矛盾的,但他畢竟對生活還是熱愛的。

篇13:《水調歌頭》賞析

《水調歌頭·遊覽》

宋代:黃庭堅

瑤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無數,枝上有黃鸝。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雲深處,浩氣展虹霓。只恐花深裡,紅露溼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謫仙何處?無人伴我白螺杯。我為靈芝仙草,不為朱脣丹臉,長嘯亦何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歸。

《水調歌頭·遊覽》譯文

瑤草多麼碧綠,春天來到了武陵溪。溪水上有無數桃花,花的上面有黃鸝。我想要穿過花叢尋找出路,卻走到了白雲的深處,彩虹之巔展現浩氣。只怕花深處,露水溼了衣服。

坐著玉石,靠著玉枕,拿著金徽。被貶謫的仙人在哪裡,沒有人陪我用田螺杯喝酒。我為了尋找靈芝仙草,不為表面繁華,長嘆為了什麼。喝醉了手舞足蹈地下山,明月彷彿在驅逐我回家。

《水調歌頭·遊覽》註釋

水調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臺城遊”“凱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雙調九十五字,平韻(宋代也有用仄聲韻和平仄混用的)。相傳隋煬帝開汴河自制《水調歌》,唐人演為大麴, “歌頭”就是大麴中的開頭部分。

瑤草:仙草。

武陵溪:指代幽美清淨、遠離塵囂的地方。武陵:郡名,大致相當於今湖南常德。桃源的典故在後代詩詞中又常和劉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仙女的傳說混雜在一起。

枝:一作“花”。

倚:依。一作“欹”。

金徽:金飾的琴徽,用來定琴聲高下之節。這裡指琴。

謫仙:謫居人間的仙人。

螺杯:用白色螺殼雕制而成的酒杯。

靈芝:菌類植物。古人以為靈芝有駐顏不老及起死回生之功,故稱仙草。

《水調歌頭·遊覽》鑑賞

此詞為春行紀遊之作,詞人採用幻想的鏡頭,描寫神遊“桃花源”的情景,反映了他出世、入世交相沖撞的人生觀,表現了他對汙濁的現實社會的不滿以及不願媚世求榮、與世同流合汙的品德。據此看來,此詞大約寫於詞人被貶謫時期。

開頭一句,詞人採用比興手法,熱情讚美瑤草(仙草)像碧玉一般可愛,使詞作一開始就能給人一種美好的印象,激起人們的興味,把讀者不知不覺地引進作品的藝術境界中去。從第二句開始,則用倒敘的手法,逐層描寫神仙世界的美麗景象。

“春入武陵溪”,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這裡,詞人巧妙地使用了陶淵明《桃花源記》的典故。陶淵明描寫這種子虛烏有的理想國度,表現他對現實社會的不滿。黃庭堅用這個典故,其用意不言自明。這三句寫詞人春天來到“桃花源”,那裡溪水淙淙,到處盛開著桃花,樹枝上的黃鸝不停地唱著婉轉悅耳的歌。

“我欲穿花尋路”三句,寫詞人想穿過桃花源的花叢,一直走向飄浮白雲的山頂,一吐胸中浩然之氣,化作虹霓。這裡,詞人又進一步曲折含蓄地表現對現實的不滿,幻想能找到一個可以自由施展才能的理想世界。

然而“祇恐花深裡,紅露溼人衣”兩句,曲折地表現他對紛亂人世的厭倦但又不甘心離去的矛盾。詞人採用比喻和象徵手法很富有令人咀嚼不盡的詩味。

“紅露溼人衣”一句,是從王維詩句“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山中》)脫化而來,黃庭堅把“空翠”換成“紅露”,化用前人詩句,天衣無縫,渾然一體。

下片繼寫作者孤芳自賞、不同凡俗的思想。詞人以豐富的想象,用“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彈瑤琴)”表現他的志行高潔、與眾不同。“謫仙何處?無人伴我白螺杯”兩句,表面上是說李白不在了,無人陪他飲酒,言外之意,是說他缺乏知音,感到異常寂寞。他不以時人為知音,反而以古人為知音,曲折地表達出他對現實的不滿。

“我為靈芝仙草”兩句,表白他到此探索的真意。“仙草”即開頭的“瑤草”,“朱脣丹臉”指第三句“溪上桃花”。蘇軾詠黃州定惠院海棠詩云:“朱脣得酒暈生臉,翠袖卷紗紅映肉。”花容美豔,大抵略同,故這裡也可用以說桃花。這兩句是比喻和象徵的語言,用意如李白《擬古十二首》之四所謂“恥掇世上豔,所貴心之珍”。“長嘯亦何為”意謂不必去為得不到功名利祿而憂愁嘆息。

這首詞中的主人公形象,高華超逸而又不落塵俗,似非食人間煙火者。詞人以靜穆平和、俯仰自得而又頗具仙風道骨的風格,把自然界的溪山描寫得無一點塵俗氣,其實是要想象世界中構築一個自得其樂的世外境界,自己陶醉、流連於其中,並以此與充滿權詐機心的現實社會抗爭,忘卻塵世的紛紛擾擾。

《水調歌頭·遊覽》創作背景

此詞為黃庭堅春行紀遊之作。黃庭堅曾參加編寫《神宗實錄》,以文字譏笑神宗的治水措施,後來又被誣告為“幸災謗國”,因此他晚年兩次被貶官西南。此詩大約寫於作者晚年被貶謫時期。

《水調歌頭·遊覽》作者介紹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篇14:《水調歌頭》賞析

原文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今日得寬餘。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巨集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

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翻譯/譯文

剛喝了長沙的水,又吃著武昌的魚。我在萬里長江上橫渡,舉目眺望舒展的長空。哪管得風吹浪湧,這一切猶如信步閒庭,今天我終於可以盡情流連。孔子在岸邊嘆道:光陰如流水般遠去了!

江面風帆飄蕩,龜蛇二山靜靜佇立,胸中巨集圖升起。大橋飛跨溝通南北,長江天塹將會暢行無阻。我還要在長江西邊豎起大壩,斬斷巫山多雨的洪水,讓三峽出現平坦的水庫。神女(神女峰)想必很健康,但她會驚愕世界變了模樣。

註釋

⑴游泳:1956年6月,作者曾由武昌游泳橫渡長江,到達漢口。

⑵長沙水:1958年12月21日作者自注:“民謠:常德德山山有德,長沙沙水水無沙。所謂無沙水,地在長沙城東,有一個有名的‘白沙井’。”

⑶武昌魚:據《三國志·吳書·陸凱傳》記載:吳主孫皓要把都城從建業(故城在今南京市南)遷到武昌,老百姓不願意,有童謠說:“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這裡化用。武昌魚,指古武昌(今鄂城)樊口的鯿魚,稱團頭鯿或團頭魴。

⑷極目楚天舒:極目,放眼遠望。武昌一帶在春秋戰國時屬於楚國的範圍,所以作者把這一帶的天空叫“楚天”。舒,舒展,開闊。柳永詞《雨霖鈴》:“暮靄沉沉楚天闊”。作者在一九五七年二月十一日給黃炎培的信中說:“遊長江二小時飄三十多裡才達彼岸,可見水流之急。都是仰遊側遊,故用‘極目楚天舒’為宜。”

⑸寬餘:指神態舒緩,心情暢快。

⑹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意思是

⑺孔子在河邊感嘆道:“時光像流水一樣消逝,日夜不停。”時光如流水,一去不復返;往者不可追,來者猶可惜。

⑻風檣:檣,桅杆。風檣,指帆船。

⑼龜蛇:見《菩薩蠻·黃鶴樓》“龜蛇鎖大江”注。實指龜山、蛇山。

⑽一橋飛架南北:指當時正在修建的武漢長江大橋。一九五八年版《毛主席詩詞十九首》和一九六三年版《毛主席詩詞》,作者曾將此句改為“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後經作者同意恢復原句。

⑾天塹:塹,溝壕。古人把長江視為“天塹”。據《南史·孔範傳》記載,隋伐陳,孔範向陳後主說:“長江天塹,古來限隔,虜軍豈能飛渡?”

⑿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將來還打算在鄂西川東長江三峽一帶建立巨型水壩(“西江石壁”)蓄水發電,水壩上游原來高峽間狹窄洶湧的江面將變為平靜的大湖。到那時,巫山的雨水也都得流入這個“平湖”裡來。巫山上的神女當然會健在如故,她看到這種意外的景象,該驚歎世界真是大變樣了。巫山,在四川省巫山縣東南。巫山形成的峽谷巫峽和上游的瞿塘峽、下游的西陵峽合稱三峽。”巫山雲雨“,傳楚宋玉《高唐賦·序》說,楚懷王在遊雲夢澤的高唐時曾夢與巫山神女遇,神女自稱“旦為朝雲,暮為行雨”,這裡只是借用這個故事中的字面和人物。

賞析/鑑賞

1956年,63歲的毛主席寫下《水調歌頭·游泳》一詩,詩依然壯志。他從上片對游泳的舒暢之感及時光流逝之感一直寫到下片對社會主義建設藍圖在胸的自由聯想。

接著筆力一轉,撥出雄音,“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點明此詩是“游泳”之主旨,同時又流露出詩人在江上所感到的舒展、空闊。詩人在1957年2月11日寫給民主人士黃炎培的信中註解了此句:“遊長江二小時飄三十多裡才達彼岸,可見水流之急。都是仰遊、側遊,故用‘極目楚天舒’為宜。”“楚天”當然是指長江中游地區的天空,這兒指武漢上空。

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決定修建武漢長江大橋。1955年毛澤東視察了全部工程。1956年毛澤東巡視南方,又視察了大橋的施工。6月1日、3日、4日毛澤東三次暢遊長江,寫下了此詞。

宋玉《高唐賦》,稱楚襄王夢見神女,神女說她“旦為行雲,暮為行雨。”

篇15:《水調歌頭》賞析

水調歌頭作品賞析由語文網小編整理,僅供參考:

【註釋】:

原序: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①大麴《水調歌》的首段,故曰“歌頭”。雙調,九十五字,平韻。 ②丙辰: 熙寧九年(1076)。蘇轍字子由。 ③李白《把酒問天》:“青天有月來幾時? 我今停杯一問之。” ④牛僧孺《周秦行紀》:“共道人間惆悵事,不知今夕 是何年。” ⑤司馬光《溫公詩話》記石曼卿詩:“月如無恨月長圓。” ⑦嬋娟:月色美好。

【品評】

上片望月,既懷逸興壯思,高接混茫,而又腳踏實地,自具雅量高致。開 頭四句接連問月問年,一似屈原《天問》,起得奇逸。唐人稱李白為“謫仙”,黃庭堅則稱蘇軾與李白為“兩謫仙”,蘇軾自已也設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風歸去”之想。但天上和人間,幻想和現實,出世和入世,兩方面同時吸引著他。相比之下,他還是立足現實,熱戀人世,覺得有兄弟親朋的人間生活 來得溫暖親切。月下起舞,光影清絕的人生境界勝似月地雲階、廣寒清虛的天上宮闕。雖在塵凡而胸次超曠,一片光明。下片懷人。人生並非沒有憾事,悲 歡離合即為其一。

蘇軾兄弟情誼甚篤。他與蘇轍熙寧四年(1071)潁州分別後 已有六年不見了。蘇軾原任杭州通判,因蘇轍在濟南掌書記,特地請求北徙。

到了密州還是無緣相會。“咫尺天不相見,實與千里同,人生無離別,誰知恩 愛重”(潁州初別子由),但蘇軾認為,人有悲歡離合同月有陰晴圓缺一樣, 兩者都是自然常理,無須傷感。終於以理遣情,從共同賞月中互致慰籍,離別 這個人生憾事就從友愛的感情中得到了補償。人生不求長聚,兩心相照,明月 與共,未嘗不是一個美好的境界。這首詞上片執著人生,下片善處人生,表現了蘇軾熱愛生活、情懷曠達的一面。詞中境界高潔,說理通達,情味深厚,並 出以瀟灑之筆,一片神行, 不假雕琢, 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來傳誦不衰。 “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胡仔《苕溪漁隱業話後集》卷三九)。吳潛《霜天曉角》:“且唱東坡《水調》, 清露下, 滿襟雪。”《水滸傳》第三十回寫八月十五“可唱個中秋對月對景的曲兒”,唱的就是這“一支東坡學士中秋《水調歌》。”可見宋元時傳唱之盛。

這首膾炙人口的中秋詞,作於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節,為作者醉後抒情,懷念弟弟蘇轍之作。

全詞運用形象的描繪和浪漫主義的想象,緊緊圍繞中秋之月展開描寫 、抒情和議論,從天上與人間、月與人、空間與時間這些相聯絡的範疇進行思考,把自己對兄弟的感情,昇華到探索人生樂觀與不幸的哲理高度,表達了作者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和對生活的美好祝願、無限熱愛。

上片表現詞人由超塵出世到熱愛人生的思想活動,側重寫天上 。開篇“明月幾時有”一句 ,借用李白“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詩意,通過向青天發問 ,把讀者的思緒引向廣漠太空的神仙世界。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以下數句,筆勢夭矯迴折,跌宕多彩。它說明作者在“出世”與“入世”,亦即“退”與“進”、“仕”與“隱”之間抉擇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態。以上寫詩人把酒問月,是對明月產生的疑問、進行的探索,氣勢不凡,突兀挺拔。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幾句,寫詞人對月宮仙境產生的嚮往和疑慮,寄寓著作者出世、入世的雙重矛盾心理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寫詞人的入世思想戰勝了出世思想,表現了詞人執著人生、熱愛人間的感情。

下片融寫實為寫意,化景物為情思,表現詞人對人世間悲歡離合的解釋,側重寫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三句,實寫月光照人間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兩句,承“照無眠”而下,筆致淋漓頓挫 ,表面上是惱月照人 ,增人“月圓人不圓”的悵恨,骨子裡是本抱懷人心事,借見月而表達作者對親人的懷念之情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三句,寫詞人對人世悲歡離合的解釋,表明作者由於受莊子和佛家思想的影響,形成了一種灑脫、曠達的襟懷,齊龐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為社會現象的人間悲怨、不平,同月之陰晴圓缺這些自然現象相提並論,視為一體,求得安慰。結尾“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轉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間所有離別的親人(包括自己的兄弟 ),發出深摯的慰問和祝願,給全詞增加了積極奮發的意蘊。詞的下片,筆法大開大合,筆力雄健渾厚,高度概括了人間天上、世事自然中錯綜複雜的變化,表達了作者對美好 ,幸福的生活的嚮往 ,既富於哲理,又飽含感情。

這首詞是蘇軾哲理詞的代表作。詞中充分體現了作者對永恆的宇宙和複雜多變的人類社會兩者的綜合理解與認識,是作者的世界觀通過對月和對人的觀察所做的一個以區域性足以概括整體的小小總結。作者俯仰古今變遷,感慨宇宙流轉,厭薄宦海浮沉,在皓月當空 、孤高曠遠的意境氛圍中 ,滲入濃厚的哲學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達到了人與宇宙、自然與社會的高度契合。

篇16:《水調歌頭》賞析

水調歌頭·盟鷗

辛棄疾

帶湖吾甚愛,千丈翠奩開。

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

凡我同盟鷗鷺,今日既盟之後,來往莫相猜。

白鶴在何處?

嘗試與偕來。

破青萍,排翠藻,立蒼苔。

窺魚笑汝痴計,不解舉吾懷。

廢沼荒丘疇昔,明月清風此夜,人世幾歡哀?

東岸綠陰少,楊柳更須栽。

鑑賞

此詞寫於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年),作者被主和派彈劾落職閒居帶湖之初。詞題“盟鷗”,是活用《列子。黃帝》狎鷗鳥不驚的典故,指與鷗鳥約盟為友,永在水國雲鄉一起棲隱之意,但讀細自品味會發現另有所抒。

上闋以首句中“甚愛”二字統攝。次句用“千丈翠奩開”之比喻,盛讚帶湖景色之勝,說明“甚愛”原因。放眼千丈寬闊的湖水,宛如開啟翠綠色的鏡匣一樣,一片晶瑩清澈。面對如此美景,難怪“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了。這是用誇張寫法來說明“甚愛”程度,句格同杜詩“一日上樹能千回”:閒居無事,拄杖納屨,徜徉湖畔,竟一日而千回。下面寫因愛湖之“甚”,而及湖中之鳥,欲與這結盟為友——這是用的擬人法。“凡我”三句,是寫對眼前鷗鳥之願:希望既結盟好之後,就應常來常往,不要再相猜疑了。這裡“莫相”之“相”,雖然關係雙方,但實際只表詞人絕無害鳥之心,望鷗鷺盡情棲遊,無須擔驚。《左傳。僖公九年》有這樣記載:“齊盟於蔡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於好。‘“詞裡這幾句格式,當為《左傳》辭句套用,純是散文句法。

“白鶴”二句,是寫對眼前鷗鳥之囑:託其試將白鶴也一起邀來。由愛所見之鷗鷺,而兼及未見之白鶴,其“愛”更進一層。以上極寫帶湖之美及對帶湖之愛,固然表露了詞人擺脫了官場爾虞我詐的煩惱和明槍暗箭的驚恐以後心情之寧靜,但在這寧靜之中又透露出幾分孤寂與無聊。試想,一個“壯歲旌旗擁萬夫”(作者《鷓鴣天》中語)的沙場將帥,竟然落得終日與鷗鳥為伍,其心境之淒涼,可想而知。妙在詞中表面上卻與“愁”字無涉,全用輕鬆之筆,這大概就是詞人後來所說的“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醜奴兒》)的手法吧?如此表達、意境更深一層。

過片緊承上闋遐想。作者一片赤誠,欲與鷗鳥結盟為友,然而鷗鳥如何呢?破青萍、排翠藻,立蒼苔:它們立於水邊蒼苔之上,時而撥動浮萍,時而排開綠藻,對詞人的美意不理不睬。其意何在?從下句“窺魚笑汝痴計”中可以看出。原來他們“立蒼苔”,“為有求魚心,不是戀湖水”,與詞人“同居而異夢”。專心“窺魚,伺機而啄在詞人看來,只是一種”痴計“,對此,他當然只能付之一”笑“了。這”笑“,既是對鷗鳥”何時忘卻營營“的諷笑,也是嘆自己竟無與無友。”多情卻被無情惱“的苦笑。看來,鷗鳥亦並非詞人知已,並不懂得詞人離開官場之後此時的情懷,所以他悵然發出了”不解舉吾懷“之嘆。盟友縱在身旁,孤寂之心依舊,無人能釋分毫。可見,詞人所舉之杯,哪裡能為永結盟好作賀,只能澆胸中塊壘罷了。雖然人們常說”舉杯澆愁愁更愁“,但詞人並沒有被愁所壓倒。廢沼荒丘疇昔,明月清風此夜”,他從自己新居的今昔變化中,似乎悟出了社會滄桑和個人沉浮的哲理——“人世幾歡哀”。詞人本是心情鬱悶,卻故作看破紅塵、世態炎良。變得益發曠達開朗,因而對隱居之所帶湖也更加喜愛了。“東岸綠陰少,楊柳更須栽。”要作久居長棲之計了。詞到此處完篇,對開首恰成迴應。

如果說上闋旨意全在不寫之中寫出,那麼下闋則就是在委婉之中抒發了。然而其語愈緩,其愈切,感情愈發強烈,較上闋又進一層。天地之大,知已何在?孑然一身,情何以堪!雖有帶湖美景,但縱是盟鷗,也不解已意,作者心緒可知了。可見,這首詞表面是寫優遊之趣,閒適之情;分明是抒被迫隱居、不能用世的落寞之嘆,孤憤之慨。清代劉熙載《藝概。詞曲概》雲:“詞之妙莫妙於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細玩稼軒此作,確有“不言言之”之妙。

篇17:《水調歌頭》賞析

水調歌頭

作者: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譯文

丙辰年的中秋節,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懷念(弟弟)子由。

明月從何時才有?端起酒杯來詢問青天。

不知道天上宮殿,今天晚上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宮的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

起舞翩翩玩賞著月下清影,歸返月宮怎比得上在人間。

月兒轉過硃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人(指詩人自己)

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為何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

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

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

但願親人能平安健康,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賞析

水調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凱歌”、“臺城遊”等。上下闕,九十五字,平韻(宋代也有押仄韻的)。相傳隋煬帝開汴河時曾制《水調歌》,唐人演為大麴。大麴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頭”當為中序的第一章。雙調九十四字至九十七字,前後片各四平韻。宋人於前後片中的各兩個六字句,多夾葉仄韻。也有平仄互葉幾乎句句押韻的,共八體。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中秋佳節,皓月當空,作者高舉酒杯,向青天發問:這明月究竟是什麼時候就有的?此詞開篇出語奇逸,超人意表。為什麼有此一問呢,是在追溯宇宙的起源?是在驚歎造化的巧妙?還是在慨嘆宇宙的流轉無窮、蒼茫無極,人世的渺小短暫?無論是什麼,作者此時必然是思接古今,有感而發。

屈原《天問》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屬?列星安陳?”李白《把酒問月》開篇曰:“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此處詞意與前二者有著傳承關係。不過,同樣是豪邁瀟灑、氣魄不凡,李詩舒緩,蘇詞峭拔,風格又各有不同。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對宇宙的追問尚未得到回答,作者的想象又飛向了天上仙境:不知道那裡今晚是哪一年,又是一個什麼樣的日子?

這一句化用唐代韋瓘所撰小說《周秦行紀》中的詩句:“香風引到大羅天,月地雲階拜洞仙。共道人間惆悵事,不知今夕是何年。”民間素有“天上一日,人間百年”的傳說,人生短暫,而天上的神仙們青春永駐,從不為會老邁而擔憂。作者在這一追問中不僅是好奇,恐怕也隱含了對歲月流逝的焦慮之情吧。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人間今夕,天上何年?天上是否勝過人間?作者想乘著清風飛上天去,可是想到那些用晶瑩剔透的美玉建成的樓閣,心中又不禁猶豫起來,只怕因為月宮太高,自己受不了那裡的清寒。

飛天入月,為什麼說是“歸去”呢?因為作者自認為不屬於塵世,那仙境一樣的自由世界才是自己的歸宿。蘇軾一生,以崇儒、講究實務為主;但也好佛道,每當挫折失意之際,出世思想多有上升。蘇軾一生並未退隱,但他那種超然物外、曠達自適的人生態度,比很多口頭上或事實上的“退隱”、“歸田”更為深刻。也正因如此,當時他就享有“坡仙”之稱。他在《前赤壁賦》中寫道:“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在這裡,作者說自己既嚮往天上又留戀人間,實際上寄寓著“出世”、“入世”的矛盾心理。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我在月光下翩翩起舞,清影揮曳,月宮雖好,哪裡比得上人間!

李白《月下獨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寫酒後月下獨自對月起舞。蘇軾借用其詩中灑脫不羈的形象和清朗空明的意境,捨去了原詩孤獨迷惘的情緒,用來表達自己中秋月夜的“歡”情“醉”意,並與月宮的孤寒作比。正因為人間勝於天上,他才欲去又止,實際上抒發了自己對人世的眷戀和人生的熱愛。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上片寫作者對天上明月的遐想,下片轉而寫月光輝映下的人間景象。夜漸漸深了,月光移動著,將清輝灑向華麗的樓閣,低低地穿過雕花的窗戶,照到了房中遲遲不能入眠的人。為什麼“無眠”呢?結合下文來看,是傷離怨別,對月懷人。這個“無眠”之人,乃是千千萬萬望月傷懷的人的縮影。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作為自然之物的月亮,本來是不會有什麼愁恨的,可是為什麼總在人別離的時候圓了起來?別時月圓,彷彿故意與人為難,令人傷心。用“何事”起問,表面上是埋怨明月不通人情,實則寄寓著自己懷人的深情。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作者運思入情,用他的曠達來作自我排解。人事多變,有相聚,就有別離;有歡樂,就有痛苦。月亮也是這樣,今晚儘管充盈皎潔,可是它也有被烏雲遮蔽的時候,有虧損殘缺的時候。天地萬物很難十全十美,這是自古已然的事實。既然如此,又何必為離別感到憂傷呢?這幾句雙綰自然和社會,富有哲理,意境一轉豁達。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雖然人間離別難免,相聚暫時不能如願,那麼只希望親人身健長在,即使遠隔千里,也可以明月與共,心意相通。

“嬋娟”,美好的樣子,指嫦娥,亦代指明月。南齊謝莊《月賦》中“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是這兩句所本。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蘇軾這兩句與它有異曲同工之妙。如詞前小序所說,這首詞表達了對弟弟蘇轍的懷念之情,但並不限於此。可以說這首詞是蘇軾在中秋之夜,對一切經受著離別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願。於是,詞的境界愈見澄澈遼遠,詞的情思也愈加殷切綿延。

篇18:《水調歌頭》賞析

水調歌頭

作者: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譯文

丙辰年的中秋節,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懷念(弟弟)子由。

明月從何時才有?端起酒杯來詢問青天。

不知道天上宮殿,今天晚上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宮的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

起舞翩翩玩賞著月下清影,歸返月宮怎比得上在人間。

月兒轉過硃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人(指詩人自己)

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為何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

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

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

但願親人能平安健康,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賞析

這首詞是蘇軾創作進入全盛時期代表作,全詞酣暢淋漓,一氣呵成,讀起來朗朗上口,是詠月詩詞中不可多得的名篇。

熙寧九年(1076),蘇軾知密州已有兩年。時蘇轍在齊州(今濟南)幕府掌書記,兄弟六七年未見。中秋之夜,蘇軾攜客人登超然臺飲酒賞月(見《和魯人孔周翰題詩二首》小引,《蘇軾詩集》卷十四),通宵歡飲,豪興大發。望月思親,賦詞放歌,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這位“坡仙”曠逸的情性和深邃博達的人生思考。

詞前片寫“歡飲達旦,大醉”的情狀,後片寫佳節思親惆悵,全詞充盈著奇特想象和俊逸浪漫氣息。牽人神魂,沁人心脾。詞的意境顯然受李白詩的影響,但又有所新發。“明月幾時有”兩句從李白《把酒問月》“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化出,同時又暗用此詩“皎如飛鏡臨丹厥,絕煙滅盡清輝發”詩意。明月清輝逼人,美酒香醇醉人,東坡不禁奇想聯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正是《詩經》“今夕何夕,見此良人”之意,讚美、欣賞之情溢於言表,而詞人倜儻瀟灑之丰神亦盡在這一問之中。進而詞人以謫仙自居,意欲“乘風歸去”,詞境較李白《把酒問月》更為空靈蘊藉。“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反接上文,欲去又止,詞情一頓。“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融化李白《月下獨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詩句,借用李白詩中灑脫不羈形象和清朗空明意境,舍卻原詩孤獨迷惘的情緒,表達了蘇軾飄飄欲仙卻又腳踏人間泥土、熱愛人生的精神面貌。瓊樓玉宇,乘風奔月,月宮高寒,無一不是人們熟知的神話傳說,被詞人信手拈來表現其中秋月夜的“歡”情“醉”意,舒捲自如,既寫盡了“歡”,也寫活了“醉”。

下片寫思親,仍扣“月”而行,情緒略轉低徊。“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月光流轉,斯人不眠。蘇軾與蘇轍手足情篤。蘇軾杭州通判任滿時,“請郡東方,實欲昆弟之相近”(《密州謝表》《東坡集》卷二十五)。但來到密州,兄弟相隔仍遙,晤面艱難。每逢佳節倍思親,今宵明月朗朗,思親之情襲來,不能自已。“無眠”者,與客長飲之蘇子也,然亦指今宵因月色而思親普天下“無眠”之人。由己及人,月光下會有多少羈旅遊子輾轉反側、憂思無眠呵!月圓而人未圓,不由蘇子不怨:“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月亮對人間不該有什麼怨恨吧?可是,何以總是在人們離別時刻而常圓呢?倒像故意令人難堪似的。此一問,婉轉真摯,體驗獨到,足見懷人之深之切。“人有悲歡離合”三句又反,詞情再作跌宕。詞人運思入理,以他特有的曠達灑脫自我排解。既然天地間萬事萬物都不能十全十美,最後順理成章,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美好祝願結束全詞。只要“人長久”,雖然相隔千里,總還能心心相印,共賞圓月;只要“人長久”,今雖不聚,總會有團圓之日。至此情緒一寬,圓月的光輝似乎也更為清朗可愛了。

篇19:《水調歌頭》賞析

長恨復長恨,裁作短歌行。何人為我楚舞,聽我楚狂聲?餘既滋蘭九畹,以樹蕙之百畝,秋菊更餐英。門外滄浪水,可以濯吾纓。一杯酒,問何似,身後名。人間萬事,毫髮常重泰山輕。悲莫悲生離別,樂莫樂新相識,兒女古今情。富貴非吾事,歸與白鷗盟。

【注】

①紹熙三年(壬子),辛棄疾奉召赴臨安,在陳端仁的餞行席上賦此詞。

② 餘既 三句出自《離騷》: 餘既滋蘭之九畹,又樹蕙之百畝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

(1)概括 蘭 蕙 菊 三種意象的共同內涵。(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蘭、蕙、菊都是花草,在詞中都用來象徵詞人高尚、純潔的品格和節操。

(2)指出 聽我楚狂聲 和 富貴非吾事 典故的出處。詞人借它們分別表達了什麼情思?(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兩個典故分別出自《論語》和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前者以楚狂接輿的典故,表達了詞人抗金復國理想無人理解的悲憤;後者以陶淵明自況,抒發了詞人淡泊名利、潔身自好的情懷。

【解析】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以及情感的把握。這裡要了解詞的寫作背景:由於北方金朝襲擾,戰亂不息,被佔領地區的人民處在金人統治之下,而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卻非但不圖恢復,還對主張抗金北伐的人士加以壓制和迫害,作者就曾多次受到打擊。所以詞人首句便慨嘆 長恨復長恨 。 聽我楚狂聲 用楚狂接輿的典故。接輿,春秋時代楚國著名的隱士。姓陸,名通,字接輿。平時 躬耕以食 ,因對當時社會不滿,剪去頭髮,佯狂不仕,所以也被人們稱為楚狂接輿。詞人用此典故,正是表達了詞人抗金復國理想無人理解的悲憤。 富貴非吾事 則是出自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中的 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 。詞人以陶淵明自況,認為 富貴非吾願 ,抒發了詞人淡泊名利、潔身自好的情懷。

【賞析】

在我國古典詩詞中,送答之作可以說是多得不可勝數,然而真正能千古流傳的佳作,卻並不多。辛棄疾的這首《水調歌頭》,就是一首感時撫事的答別之作。宋光宗紹熙三年(1192)初,辛棄疾出任福建提點刑獄。這年底(1193年2月),他由三山(今福建福州)奉召赴臨安,當時正免官家居的陳峴(字端仁)為他設宴餞行,遂慨然而作此詞。

此詞上片分兩層,前兩韻是第一層,直接抒寫詩人的 長恨 和 有恨無人省 的感慨。作者直接以 長恨復長恨,裁作短歌行 句開篇,乍看似覺突兀;其實稍加思索,就會明白其深刻的感情背景。由於北方金朝的入侵,戰亂不息,被佔區人民處在金人統治之下,而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卻非但不圖恢復,還對主張抗金北伐的人士加以壓制和迫害,作者就曾多次受到打擊。這對於一個志在恢復的愛國者來說,怎麼能不為此而感到深切的痛恨呢?如此 長恨 ,在 飲餞席上 豈能盡言?所以詞人只能用高度濃縮的語言,把它 裁作短歌行 。 短歌行 ,原是古樂府《平調曲》名,多用作飲宴席上的歌辭。詞人信手拈來,融入句中,自然而巧妙地點明瞭題面。 長恨 而 短歌 ,不僅造成形式上的對應美,更主要的是顯示出那種恨不得盡言而又不能不言的情致。 何人為我楚舞,聽我楚狂聲 一句,合用了兩個典故。據《史記?留侯世家》載,漢高祖劉邦 欲廢太子,立戚夫人子趙王如意 ,由於留侯張良設謀維護太子,此事只好作罷,戚夫人因向劉邦哭泣,劉邦對她說: 為我楚舞,吾為若楚歌。 歌中表達了劉邦事不從心、無可奈何的心情。又《論語?微子篇》載,楚國隱士接輿曾唱歌當面諷刺孔子迷於從政,疲於奔走,《論語》因稱接輿為 楚狂 。辛棄疾在這裡運用這兩個典故,目的是為了抒發他雖有滿腔 長恨 而又無人理解的悲憤,一個 狂 字,更突出了他不願趨炎附勢、屈從權貴的耿介之情。從遣詞造句看,這一韻還妙在用 何人 呼起,以反詰語氣出之,大大增強了詞句的感人力量;而 為我楚舞 , 聽我楚狂聲 ,反覆詠言,又造成一種一唱三嘆,迴腸蕩氣的藝術效果。詞人在直抒胸臆以後,緊接著就以舒緩的語氣寫道: 餘既滋蘭九畹,又樹蕙之百畝,秋菊更餐英。 一韻三句,均用屈原《離騷》詩句。前兩句徑用屈原原句,只是 蘭 字後少一 之 字, 畹 字後少一 兮 字。 餐英 句則從原句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概括而來。

蘭、蕙都是香草, 滋蘭 、樹蕙 ,是以培植香草比喻培養自己美好的品德和志節。而 飲露 、餐英 ,則是以飲食的芳潔比喻品節的純潔和高尚。作者在這裡引用屈原詩句,並用 滋蘭 、樹蕙 之詞,顯然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志節和情操。屈原在忠而被謗、賢而見逐的情況下,仍然堅定地持其 內美 和 修能 ,執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詞人在遭朝中奸臣讒言排擠,被削職鄉居的情況下,依然不變報國之志,表明自己決不肯隨波逐流與投降派同流合汙,沆瀣一氣。 門外滄浪水,可以濯吾纓 一句,仍承前韻詞意,從另一個角度表明自己的志節和操守。這裡又用一典。《楚辭?漁父》中說,屈原被放逐, 遊於江潭 , 形容枯槁 ,漁父問他為什麼到了這種地步,屈原說: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勸他 與世推移 ,不要 深思高舉 ,自討其苦。屈原說: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 ,也不肯 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 。漁父聽後,一邊搖船而去,一邊唱道: 滄浪之水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意思是勸屈原要善於審時度勢,採取從時隨俗的處世態度。詞人化用此典,意在進一步表明自己的志節情操。下片頭三句一杯酒,問何似,身後名? 遙應篇首,意在抒發自己理想無從實現的感慨,情緒又轉入激昂。據《世說新語?任誕》載,西晉張翰(字季鷹),為人 縱任不拘 ,有人問他: 卿乃可縱適一時,獨不為身後名耶? 他說: 使我有身後名,不如即時一杯酒。 詞人用張翰的典故,乃是牢騷之氣。他的抗金復國理想難以實現,志業難遂,還要那 身後 的虛名幹什麼!詞人為什麼會發此牢騷呢?辛棄疾接著寫: 人間萬事,毫髮常重泰輕。 這一韻是全詞的關鍵所在,道出 長恨復長恨 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南宋統治集團輕重倒置,是非不分,置危亡於不顧,而一味地苟且偷安。這是詞人對南宋小朝廷腐敗政局的嚴厲批判和憤怒呼喊。

最後兩韻是下片第二層,通過寫惜別再一次表明自己的心志,詞人的情緒這時又漸漸平靜下來。前三句寫惜別,用屈原《九歌?少司命》 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 ,並點明恨別樂交乃古往今來人之常情,表明詞人和餞行者陳端仁的情誼深厚,彼此都不忍離別之情。 富貴非吾事,歸與白鷗盟 一句,又引用兩個典故。陶淵明《歸去來兮辭》雲: 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 陶淵明生於東晉末葉,社會**,政治黑暗,而他本人又 質性自然 (《歸去來兮辭序》), 不慕榮利 (《五柳先生傳》),因有是辭。這裡詞人引用陶詩,表明自己此次奉召赴臨安並不是追求個人榮利,並且也不想在那裡久留,以表明自己的心跡。 歸與白鷗盟 ,是作者從正面表明自己的心跡。據《列子?黃帝篇》載,相傳海上有位喜好鷗鳥的人,每天早晨必在海上與鷗鳥相遊處,後遂以與鷗鳥為友比喻浮家泛宅、出沒雲水間的隱居生活。在這裡,詞人說歸來與鷗鳥為友,一方面表明自己寧可退歸林下,也不屑與投降派為伍,另一方面也有慰勉陳端仁之意。

與一般的離別之詞不同,辛棄疾的這首《水調歌頭》,雖是答別之詞,卻無常人的哀怨之氣。通觀此篇,它答別而不怨別,溢滿全詞的是他感時撫事的悲恨和憂憤,而一無悽楚或哀怨。詞中的聲情,時而激越,時而平靜,時而急促,時而沉穩,形成一種豪放中見沉鬱的藝術情致。此外,詞中還成功地運用比興手法,不僅豐富了詞的含蘊,而且對抒發詞人的志節等,也都起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賞析二:

稼軒多次以屈原自擬,這既有自信、自勵且不無自負的一面,恐也具透視時局與個人前途,預見到難免與屈原相同的志意落空的最終結局這悲愴的一面。儘管如此,只要一遇機會,他總是盡全部聰明才智,投入最大精力毅力,從事振興和恢復國家的事業。他不能象希臘神話中的海格力士那樣,具有轉瞬間盡洗三十年未清理的牛欄的神力,只有知其不可而盡全力為之,並同時用詞吟唱其生命的悲劇,吟唱精衛填海的孤哀。

陳端仁閩縣人,淳熙中曾任蜀帥。稼軒作此詞是壬子年歲杪(紹熙三年,1193年)應召入朝時,已廢退家居的陳端仁設酒為辛送行,席間酒酣耳熱時,二人當不乏慷慨報國的磨礪,恐亦難免朝廷腐敗政海**的牢騷。稼軒即席賦此,主要借《楚辭》抒懷以答友人。

滋蘭 等句是屈原自傳長詩《離騷》中句子,稼軒照原詩冠 餘 字使用,氣慨非凡。然又自稱 楚狂 ,可見內心矛盾。據晉人作《高士傳》, 楚狂 指楚人陸通字接輿者,躬耕不仕,孔子過, 鳳歌 嘲之曰, 鳳兮鳳兮,何如德之衰也;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楚狂 參透世事的悲涼心情,乃儒家用世之志修齊治平的反面,與孔丘、屈原大異。換頭 一杯酒,問何似,身後名。 反用西晉張翰語, 使我有身後名,不如即時一杯酒。 (見《世說》)張因思吳中蓴羹鱸膾而棄官歸隱,也是一位 楚狂 。稼軒說一杯酒(生前的清福)哪能和身後的名譽相比,翻了張翰的案,因之也推翻了上片自稱 楚狂 的消極。用筆夭矯變化難於捉摸。辛胃口很大,要立功、立言,也要立德。緊接著說 毫髮常重泰山輕 ,大概是接受陳端仁的提醒,此次進京,千萬注意與朝廷和大老們的人事關係。但稼軒豈是謹小之人?故爾情感的浪濤翻卷: 悲莫悲生別離,樂莫樂新相識。 陳是在閩新知,故云。

筆底波濤全出自胸次不凡,極真誠無一造作語。稼軒此次赴朝是順利的,回閩即任閩帥,但僅一年就遭劾去職。 富貴非吾事 是極清醒有預見語。 歸與白鷗盟 指退隱,是剛才自己否定了的陸通、張翰道路,辛離閩時作《柳梢青》用 白鷗 語氣嘲笑自己: 白鳥相迎,相憐相笑,滿面塵埃。華髮蒼顏,去時曾勸,聞早歸來。 與這首《水調歌頭》的忐忑心情一脈相承。

顧隨先生謂 辛有英雄的手段,有詩人的感覺,二者難得兼。 中國詩史上只有曹(指曹操)、辛二人如此。 (《駝庵詩話》)這首《水調歌頭》可見英雄、詩人兩個靈魂的痛苦搏戰。

篇20:《水調歌頭》賞析

【關鍵詞】

詩詞名句,記事,節日,中秋,明月

【名句】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出處】

宋·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譯註】

明月從什麼時候才開始出現的?我端起酒杯問一問蒼天。

【說明】

這首詞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時所作。蘇軾因為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輾轉在各地為官。他曾經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公元1074年(熙寧七年)蘇軾差知密州。到密州後,這一願望仍無法實現。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詞人與弟弟蘇轍分別之後,已七年未得團聚。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於是乘酒興正酣,寫下了這首名篇。

【賞析】

中秋賞月,歡飲達旦,處於迷醉之中的蘇軾看到天邊明月止不住發問:明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起句便覺奇崛異常,雖化用李白“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詩句,但李詩比較舒緩,蘇詞就顯得峭拔突兀。“明月幾時有”這句一開始就把讀者帶入時空的哲理性世界,似乎是在追溯月亮的起源,又似乎是因為中秋之月太美,而發的感嘆。無論如何,這兩句飽含了詞人對月亮的讚美與喜愛之情。

“把酒問青天”一句,蘇軾將青天作為朋友,把酒相問,顯示了豪放的性格與不凡的氣魄,讓人感覺到一種豪氣灌注其中。蘇軾作此詞時,因反對新法而請求外放,雖然遠離朝堂,卻得以與親人團聚。其中既含有對朝堂政治的關注,又有對親情的眷戀,這首詞,正是在這種複雜的心情下創作的,因此開篇發問就顯得不同凡響。

篇21:《水調歌頭》賞析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註釋

原序: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①大麴《水調歌》的首段,故曰“歌頭”。雙調,九十五字,平韻。 ②丙辰: 熙寧九年(1076)。蘇轍字子由。 ③李白《把酒問天》:“青天有月來幾時? 我今停杯一問之。” ④牛僧孺《周秦行紀》:“共道人間惆悵事,不知今夕 是何年。” ⑤司馬光《溫公詩話》記石曼卿詩:“月如無恨月長圓。” ⑦嬋娟:月色美好。 【品評】

上片望月,既懷逸興壯思,高接混茫,而又腳踏實地,自具雅量高致。

開頭四句接連問月問年,一似屈原《天問》,起得奇逸。唐人稱李白為“謫仙”,黃庭堅則稱蘇軾與李白為“兩謫仙”,蘇軾自已也設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風歸去”之想。但天上和人間,幻想和現實,出世和入世,兩方面同時吸引著他。相比之下,他還是立足現實,熱戀人世,覺得有兄弟親朋的人間生活 來得溫暖親切。月下起舞,光影清絕的人生境界勝似月地雲階、廣寒清虛的天上宮闕。雖在塵凡而胸次超曠,一片光明。

下片懷人。人生並非沒有憾事,悲歡離合即為其一。

蘇軾兄弟情誼甚篤。他與蘇轍熙寧四年(1071)潁州分別後 已有六年不見了。蘇軾原任杭州通判,因蘇轍在濟南掌書記,特地請求北徙。 到了密州還是無緣相會。“咫尺天不相見,實與千里同,人生無離別,誰知恩 愛重”(潁州初別子由),但蘇軾認為,人有悲歡離合同月有陰晴圓缺一樣,兩者都是自然常理,無須傷感。終於以理遣情,從共同賞月中互致慰籍,離別 這個人生憾事就從友愛的感情中得到了補償。人生不求長聚,兩心相照,明月與共,未嘗不是一個美好的境界。這首詞上片執著人生,下片善處人生,表現了蘇軾熱愛生活、情懷曠達的一面。詞中境界高潔,說理通達,情味深厚,並出以瀟灑之筆,一片神行,不假雕琢,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來傳誦不衰。“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胡仔《苕溪漁隱業話後集》 卷三九)。吳潛《霜天曉角》:“且唱東坡《水調》, 清露下, 滿襟雪。”《水滸傳》第三十回寫八月十五“可唱個中秋對月對景的曲兒”,唱的就是這“一支東坡學士中秋《水調歌》。”可見宋元時傳唱之盛。

--引自《風中的芥子》

這首膾炙人口的中秋詞,作於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節,為作者醉後抒情,懷念弟弟蘇轍之作。

全詞運用形象的描繪和浪漫主義的想象,緊緊圍繞中秋之月展開描寫 、抒情和議論,從天上與人間、月與人、空間與時間這些相聯絡的範疇進行思考,把自己對兄弟的感情,昇華到探索人生樂觀與不幸的哲理高度,表達了作者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和對生活的美好祝願、無限熱愛。

上片表現詞人由超塵出世到熱愛人生的思想活動,側重寫天上 。開篇“明月幾時有”一句 ,借用李白“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詩意,通過向青天發問 ,把讀者的思緒引向廣漠太空的神仙世界。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以下數句,筆勢夭矯迴折,跌宕多彩。它說明作者在“出世”與“入世”,亦即“退”與“進”、“仕”與“隱”之間抉擇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態。以上寫詩人把酒問月,是對明月產生的疑問、進行的探索,氣勢不凡,突兀挺拔。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幾句,寫詞人對月宮仙境產生的嚮往和疑慮,寄寓著作者出世、入世的雙重矛盾心理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寫詞人的入世思想戰勝了出世思想,表現了詞人執著人生、熱愛人間的感情。

下片融寫實為寫意,化景物為情思,表現詞人對人世間悲歡離合的解釋,側重寫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三句,實寫月光照人間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兩句,承“照無眠”而下,筆致淋漓頓挫 ,表面上是惱月照人 ,增人“月圓人不圓”的悵恨,骨子裡是本抱懷人心事,借見月而表達作者對親人的懷念之情 。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三句,寫詞人對人世悲歡離合的解釋,表明作者由於受莊子和佛家思想的影響,形成了一種灑脫、曠達的襟懷,齊龐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為社會現象的人間悲怨、不平,同月之陰晴圓缺這些自然現象相提並論,視為一體,求得安慰。結尾“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轉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間所有離別的親人(包括自己的兄弟 ),發出深摯的慰問和祝願,給全詞增加了積極奮發的意蘊。詞的下片,筆法大開大合,筆力雄健渾厚,高度概括了人間天上、世事自然中錯綜複雜的變化,表達了作者對美好 ,幸福的生活的'嚮往 ,既富於哲理,又飽含感情。

這首詞是蘇軾哲理詞的代表作。詞中充分體現了作者對永恆的宇宙和複雜多變的人類社會兩者的綜合理解與認識,是作者的世界觀通過對月和對人的觀察所做的一個以區域性足以概括整體的小小總結。作者俯仰古今變遷,感慨宇宙流轉,厭薄宦海浮沉,在皓月當空 、孤高曠遠的意境氛圍中 ,滲入濃厚的哲學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達到了人與宇宙、自然與社會的高度契合。

TAG標籤:精選 賞析 水調歌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