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精選

當前位置 /首頁/實用文/實用文精選/列表

杜甫的代表作(精品多篇)

杜甫的代表作(精品多篇)

絕句四首(其 篇一

《絕句四首(其三)》看起來並不算個題目,但是這四句詩卻在中國大陸上流傳甚廣。《絕句四首(其三)》是在軍閥混戰中,長期處於顛沛流離之中的唐代大詩人杜甫於公元七**年三月創作的。此時,由於杜甫的故人嚴武被任命為成都府尹兼劍南節度使,杜甫喜出望外,攜帶家眷又回到了成都草堂。飄泊的生活又暫時安定下來了,於是,杜甫寫下了不少充滿生活情趣的短詩,興到筆隨,事先既未擬題,詩成後也不打算擬題,乾脆以“絕句”為題。

【原文】

絕句四首(其三)

作者: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註釋】

翠柳:新綠的柳枝。

青天:湛藍的天空

含:映出,嵌在。

西嶺:千秋雪

千秋雪:終年不化的積雪。

萬里船:從遠方來的船隻。

【詩意】

新綠的柳枝上有成對的黃鸝在歡唱,

湛藍的天空中一行白鷺悠然自飛。

憑窗遠眺西山雪嶺,嶺上積雪終年不化,此景彷彿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圖畫。

向門外一瞥,可以見到停泊在江岸邊從遠方來的船隻。

【賞析】

絕句一般兩句相對,但這首詩卻四句皆對,因此有人稱之為截律。詩中,“兩個”對“一行”,“ 黃鸝”對“白鷺”,“鳴”對“上”, “翠柳”對“青天”,“窗”對“門”,“含”對“泊”,“ 西嶺”對“東吳”,“千秋”對“萬里”,“雪”對“船”。這種工整的對仗,起到相互勾連作用,使不同事物之間相互映襯,從而給人留下更鮮明的感覺。

詩的第一句和第二句描寫的是詩人在草堂中看到的草堂周圍的動態景象,黃鸝和白鷺均為能動之物,但是詩人對動物的描寫給人以愉悅恬淡,輕鬆而優美的感覺。兩句中一連用了“黃”、“翠”、“白”、“青”四種鮮明的顏色,織成一幅絢麗的圖景,而首句還有對黃鸝“鳴”聲的描寫,讓人雖然讀到了“動”和“聲”,但是反而覺得寧靜祥和。這兩句透露了詩人暫居成都草堂的滿足。

第三句和第四局與前兩句不同,描寫的是靜景,但實則並不平靜。首先,詩人透過窗戶看到了西山雪嶺上終年不化的積雪。本篇開首處介紹過,這首詩作於是年三月,正是春暖花開之時,詩人在這裡插入了對雪景的描寫,看似是分不和諧,此處很可能透露了詩人心中那一片無法被暖春慰藉傷痛。雖然詩人現居於成都草堂,遠離戰火,盡享恬適,但是戰火仍未平息,詩人顛沛流離的生活也可能不能平息。詩人對戰亂的擔憂對國家現狀的心寒就好比春風化不開的“千秋雪”,無法消除。假如分析正確,那麼詩人的心情看起來在寫第三局時跌入低谷,而第四句卻又透出了一絲希望。“萬里船”來自東吳,當詩人想到這些船隻行將離蜀東下,返回東吳,可能會心生一絲安慰。因為多年戰亂,水陸交通為兵戈阻絕,船隻是不能暢行萬里的。而戰亂平定,交通恢復,才看到來自東吳的船隻。如此看來,想必詩人去蜀東遊的日子不會太遠了。

登高 篇二

作者: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註釋】

《登高》一作《九日登高》,古代農曆九月九日有登高習俗。這首詩就是公元767年(唐代宗大曆二年)的重陽節時詩人登高抒懷之作。

猿嘯哀:指猿的叫聲淒厲。

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塊陸地。

鳥飛回:鳥在急風中飛舞盤旋。回:迴旋。

落木:指秋天飄落的樹葉。

蕭蕭:模擬草木飄落的聲音。

萬里:指遠離故鄉。

常作客:長期漂泊他鄉。

百年:猶言一生。

艱難:兼指國運和自身命運。

苦恨:極恨,極其遺憾。苦,極。

繁霜鬢:增多了白髮,如鬢邊著霜雪。繁,這裡作動詞,增多。

潦倒:衰頹,失意。這裡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

新停:剛剛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說“新停”。

【詩意】

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

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鳥兒在盤旋。

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

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

悲對秋景感慨萬里漂泊常年為客,

一生當中疾病纏身今日獨上高臺。

歷盡了艱難苦恨白髮長滿了雙鬢,

衰頹滿心偏又不得不停下澆愁的酒杯。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56歲時寫下的,此時杜甫身在夔州(今四川省奉節縣),生活很困苦,並且患有嚴重的肺病。詩中所寫的內容是詩人在重陽節這天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臺,登高臨眺,百感交集。

詩的首聯連借風、天、猿、渚、沙、鳥六種景物,並以急、高、哀、清、白、飛等詞修飾,指明瞭節序和環境,渲染了濃郁的秋意,風物具有鮮明的夔州地區特徵。這兩句不僅是工對的聯語,而且句中自對“ 天高”對“風急”,“沙白”對“渚清”。句法嚴謹,語言錘鍊,素來被視為佳句。

頷聯前句寫山,上承首句;後句寫水,上承次句。寫山為遠望,寫水為俯瞰。以“無邊”修飾“蕭蕭”落木,以“不盡”領起“滾滾”長江,兩句詩,無論是描摹形態,還是形容氣勢,都極為生動傳神。

詩篇後四句抒發登高所生之慨。頸聯上句寫羈旅之愁,詩人多年漂泊不定,如今已進入暮年,但依然身在距離家鄉非常遙遠的夔州,從距離上渲染愁苦之深;時值秋季,詩人對秋冠以“悲”字,結合上文頷聯對秋景略顯悲涼的描寫,烘托了詩人心中的悲傷之重。頸聯下句從對離鄉的悲轉到對孤病的悲,遲暮之年百病纏身,痛苦之情可想而知。這兩句詞意精煉,含意極為豐富,敘述自己遠離故鄉,長期漂泊,而暮年多病,舉目無親,秋季獨自登高,不禁滿懷愁緒。

尾聯進一步寫國勢艱危,仕途坎坷,年邁和憂愁引得鬚髮皆白;而因疾病纏身,新來戒酒,所以雖有萬般愁緒,也無以排遣。古人重陽節登高照例是要飲酒的,而詩人連這點歡樂也失去了。

全詩前四句寫景,後四句抒情,在寫法上各有錯綜之妙。而詩意雖悲卻慷慨激越,動人心絃。

《秋興》 杜甫 七律中的代表作 篇三

由悲自然之秋到悲國運衰落之秋和悲人生遭際之秋,充溢著身世之感和家國之思,含蘊深厚。

文章中心思想

杜甫寫作此詩時,安史之亂雖已平息,但國家局勢尚未安定,迴歸長安的心願仍無法實現。詩人面對深秋的衰殘景象和陰沉氣氛感發情懷,抒寫了因戰亂而長年流落他鄉、不能東歸故園的悲哀。悲秋是古代詩歌中習見的主題,而杜甫此詩,由悲自然之秋到悲國運衰落之秋和悲人生遭際之秋,充溢著身世之感和家國之思,含蘊深厚。

全詩繪景抒情聯絡密洽,渾然一體。首聯融情入景,寫楓葉凋零、秋氣蕭森,引起流寓在外的傷悲情懷。頷聯象徵寓意,寫望中的巫峽景象,駭浪滔天,陰雲匝地,暗寓時局動盪和心潮翻卷,象徵著國運黯淡和心情沉悶。頸聯移情於景,借“叢菊兩開”、“孤舟一系”展開聯想,抒發羈旅外地的傷感,彰顯鄉思之深長、濃烈。尾聯則以暮色秋風裡一片搗衣聲的'環境氣氛,烘染心情之落寞惆悵、陰沉蒼涼。全篇情景交融,意在言外。

這首詩是杜甫七律中的代表作,藝術上已臻精美圓熟。全詩章法謹嚴:首聯總領秋風秋露秋樹秋山秋水;頷聯分寫江上波濤和山間風雲;頸聯錯落為山間叢菊和水上孤舟;尾聯則以急促的砧聲渲染整體氣氛,關合全篇。頷聯、頸聯的對偶極為精當工穩,山與水對照,情與景相得,句式又富於變化;尤其是頸聯兩句,語意雙關,於平易流蕩中顯出新警奇特,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中國大學網自考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