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精選

當前位置 /首頁/實用文/實用文精選/列表

模具管理制度【通用多篇】

模具管理制度【通用多篇】

模具管理制度 篇一

1、模具的設計及製造

1.1、技術部根據營銷部或生產部的安排進行模具的設計。所有需加工的模具,其圖紙都必須在資料室存檔。

1.2、生產部根據資料室下發的模具圖紙及模具製造情況表安排模具的加工。

1.3、生產部可根據需要委託外協員外協加工模具。外協員與供貨方應在合同中寫清模具加工內容及加工程度。外協加工合同中如有未包含的。不能按圖紙要求完成的'加工內容(如拋光等)請書面通知生產部。模具初檢合格後由外協員填拋光內委單交生產部安排機械車間拋光。

1.4、外協加工的模具,公司不向供貨方提供模具圖紙電子文件。重要模具的關鍵零部件不能外協加工。

2、模具的驗收

2.1、報檢

2.1.1、外協加工的模具回公司後,由物流部保管員打臨時收料單(模具必須有名稱。圖號標識,無標識拒收)。外協員填報檢單交品質部。品質部收到報檢單後填寫內委單通知車間配合檢驗(拆。裝模具)。

2.1.2、公司內部製造的模具由模具製造車間填報檢單交品質部報檢。

2.2、初檢

2.2.1、檢查模具結構。外觀。

2.2.2、檢查模具各尺寸,重點為成形零部件尺寸,安裝配合尺寸。

2.2.3、檢查各零部件的表面粗糙度。

2.2.4、檢查模具各重點零部件的材質及熱處理情況。

2.2.5、檢查模具備件是否齊全。

2.2.6、模具檢驗後,質檢員將模具驗收單交外協員(外協模具)或模具製造車間。對初檢合格的模具,外協員(外協模具)或模具製造車間收到模具驗收單後,填寫試模內委單一併交技術部。技術部將試模內委單及模具驗收單交模具使用車間安排試模。(試模以技術部為主導,生產部派人協助技術部試模)新模具試模列入生產計劃。

2.2.7、對初檢不合格的模具,由模具製造車間返修直至檢驗合格;外協模具由外協員通知供貨方返修直至檢驗合格。

2.3、試模。核樣

2.3.1、試模應由經驗豐富。操作熟練的操作人員或工藝技術人員承擔。

2.3.2、試模前應仔細消化製品圖紙和技術要求,瞭解所使用原材料。製品形狀。大小和體積(重量)等。

2.3.3、瞭解模具結構。設計意圖及所使用裝置,考慮裝模。進料。脫模等問題,並制定臨時試模工藝。

2.3.4、裝模後,先反覆開。合模幾次,檢查模具各活動部分是否靈活自如。

2.3.5、試模時應認真做好試模記錄,不斷調整各工藝引數直至生產出自檢合格的製品,再送樣品給質檢員進行全面檢驗。質檢員應將產品檢驗結果(包含尺寸。外觀等)認真填寫在模具驗收單上。

2.3.6、試模過程中如發現模具確需修改,則按模具維修規定執行。

2.3.7、如試模不合格,由模具使用車間將模具驗收單交生產部,生產處通知模具製造車間或外協員返修模具,直至試模合格。

2.3.8、如試模合格,模具使用車間將模具驗收單簽字後交技術部,技術部主管及模具設計者確認簽字後將模具驗收單一聯交外協員,一聯交生產部,一聯交品質部,一聯交模具使用車間。一聯技術部存檔。外協員憑模具驗收單及物流部臨時收料單到倉庫開正式收料單,模具使用車間收到技術反饋的模具驗收單到倉庫開領料單。

2.3.9、製品檢驗合格後,模具設計人員填寫好《模具使用手冊》存檔並下發至相應車間。模具使用車間做好模具(含備件)入庫登記並製作模具身份卡片。

3、模具的使用。保養和維護

3.1、模具領用。歸還應建立相應的手續和狀態記錄。

3.2、未經設計人員同意,不得隨意改變模具的使用裝置和安裝方式,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3.3、模具使用前應檢查模具是否完好,發現問題及時上報。

3.4、模具使用前應把模具上的油汙及雜物清理乾淨,並對需潤滑的滑動部分新增潤滑劑(油)。

3.5、模具使用過程中應嚴格按製品成型工藝或操作規程操作。

3.6、對模具成形零部件表面的清理應採用銅質或木製。竹製等工具,以免劃傷成形零部件表面。

3.7、模具使用後,應把模具清擦乾淨,並噴塗上防鏽劑或防鏽油脂等,合好模,擺放在指定的位置。

3.8、模具存放離地面應有一定的高度,不可直接存放在地上。

4、模具的維修

4.1、模具使用過程中成形零部件的表面粗糙度達不到產品質量要求時,由使用車間直接委

託機械車間或外協進行拋光。

4.2、試模時發現新模具確需修改或舊模具在使用過程中需對其結構。尺寸。材料等進行修改時,需由設計人員提供圖紙。提出方案或經設計人員確認並作好相應記錄後方可進行。

4.3、維修好的模具按第2條模具驗收中有關條款驗收。

5、模具的報廢

5.1、當某副模具已嚴重損壞,不能滿足正常生產,且不能修復或修復價值不大時,可由模具使用車間向生產部申請模具報廢,由生產部。技術部。品質部共同協商辦理模具報廢手續。

5.2、公司已確定不再生產某種產品時,其生產模具可由模具使用車間向生產處申請模具報廢,由生產部。技術部。品質部共同協商辦理模具報廢手續。

模具管理制度 篇二

一、模具領用制度

1、模具領用應由生產負責人到模具庫登記領取並簽字。

登記內容:領用時間、生產單號、生產數量、領用模具名稱等(見《模具出庫登記表》)。

2、生產時,首件、尾件及過程質量均由注塑科控制(在注塑科無品檢員之情況下)。新產品第一次生產的首件由技術部專案負責人籤樣,品質部協同確認;進入正常量產的專案首件,由生產自行製作。

3、生產過程中必須對模具的完好負責。發現模具需要維修的,由生產技術員或主管報模具維修人員進行維修。模具維修後,由模具維修人員開具《試模通知單》或《工作聯絡單》至生產進行試模,試模合格後方能生產。模具維修員必須填寫《模具維修記錄表》交至到模具管理員處(包含更改模具)。

4、生產計劃根據廠內的生產能力,如決定要外協的訂單,外協模具調撥由採購負責填寫《模具調撥申請單》並辦理審批手續,採購、生產部自行裝、發、卸模具,模具管理員進行監督。

5、按照誰使用、誰保管、誰保養的原則,模具使用單位有責任做好模具在日常使用中的保護、保養工作、特別是防鏽處理,並依照模具生產使用保養制度填寫《模具生產保養檢查記錄表》

6、採購部負責監督外協廠的維護保養工作,模具科負責監督本廠內部的所有模具維護保養工作。

二、模具入庫制度

1、新制模具入庫必須具備《模具承認書》和合格樣件。模具應打有產品名稱、零件編號或模具編號。

2、模具入庫要符合大生產的要求,定位可靠,操作方便安全,送料(注塑)正常:

2.1有關模具修模後,由模具維修人員或專案負責人開《試模通知單》至射出進行試模打樣確認(新模或產品設變由專案負責人開具)。

2.2在生產中模具出現異常時,由注塑或衝壓負責人開具《工作聯絡單》至模修人員進行維修。產品經質檢部確認OK後,模具方能入庫。

3、生產使用過的模具必須經過檢驗合格後才能入庫。生產線最後一個零件(尾件)由生產部注塑科(衝壓成型科)自行確認其結構與品質,並在樣品上簽字確認,再由模具管理員簽收並在樣品上簽字確認。後再懸掛於模具上方能入庫(在無品檢之情況下)。

4衝壓模:模具維修人員檢查模具刀口是否鋒利、導向件是否潤滑、定位是否可靠、彈頂是否有力等,需要維修的進行維修。合格後掛尾件樣品入庫。

5注塑科相關負責人辦理退庫模具手續,應按相關的管理制度辦理相關手續,填寫《模具入庫登記表》應對模具從領用到退庫的全過程負責。生產完的模具應依次對號入座,擺放整齊,不得亂擺、亂放。如需要維修的模具應放在規定的“模具維修暫放區”。

6塑料、五金模在入庫前應做好保養,如:型腔內,清理模具上的殘留原料、鐵屑、灰塵、易鏽部位噴防鏽油等。

三、模具庫管理人員的職責和權利

1、對模具的有序擺放、完整、及時歸庫、依訂單發放模具的及時性等。

2、保管員應對模具臺帳的正確性、完整性負責。

3、模具合格證、試模通知單、樣件、生產檔案等資料保管負責。

4、對庫存、領用、維修等模具紀錄資料完整性、正確性負責。

5、有責任督促模具領用人員及時把生產後的閒置模具及時入庫並對號擺存。

6、保管員應做到根據《生產任務》迅速找到相對應的。模具。

7、保管員應對已退庫模具的完好負責。不得出現混亂、遺失、損壞的現象,應嚴格按模具的管理制度執行保養。對久置模具要進行日常保養外,應根據需要進行另外儲存,以騰出位置放置新產品模具。

8、保管員對不履行的模具使用人員,有權拒絕辦理入庫和領用手續,對嚴重不遵守模具倉庫《模具管理制度》的人員,有責任,有義務向其上級提出其工作態度與獎懲通知

9、保管員要積極主動配合車間生產,及時和技術員溝通,瞭解生產任務情況,做好為一線服務工作。

10、因模具倉庫是開放式空間,所以日常應常清理庫存模具上的鐵屑、灰塵、對易鏽部位噴防鏽油等日常保養工作,並在模具履歷卡上記錄保養內容。

四、模具現場使用的管理

1、模具應按注塑(衝壓)工藝條件進行生產與加工。模具應由注塑(衝壓)技術員調整和安裝模具,並保證成型順利,試出合格首件樣品件後,才能開始生產。

2、注塑(衝壓)作業員在工作中嚴格按操作規程執行。生產過程中發現異常現象應及時彙報單位現場負責人,在排除故障後再進行生產。凡屬野蠻操作造成模具,因廢料斷裂、導板、導向件變形、壓彎模芯,造成模具和機床的損壞,公司將依相關的公司制度、《員工手冊》追查單位負責人的責任

3、生產車間負責人應在白、夜班交接工作時,交接好模具的使用與保管。模具領用、退庫應儘量在白班完成相關事項;如不能在當天白班完成退庫的,應在下個工作日的白班時間內完成退庫手續。

4、生產任務完成後及時辦理退庫手續。生產現場不應儲存沒有生產任務或完成本批次任務的模具。發生模具遺失將追查最後領用人的責任。

模具管理制度 篇三

總則

1、目的:為有效管理模具,延長模具使用壽命,保證品質,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制訂本細則。

2、適用範圍:本細則適用於公司生產單位開展生產活動所需模具的使用管理。

操作規範

3、在掛模前,要對機臺與模具前後鎖模板上的髒物擦拭乾淨,方可作業。

4、對單面抽芯的模具,在裝模具時,應注意抽芯的位置,單面抽芯模具,一般用抽芯塊對後安全門方向裝置模具;雙面抽芯模具,一般採用抽芯塊對前後安全門方向裝置模具。

5、在調模過程中,一定要把機臺鎖模曲軸打直,適當調緊模具,以20%以下的速度和壓力調模,直至不能調動時應立即鬆開調模鍵,把模具固定牢固後,再開啟模具進行適當調整。

6、接冷卻水時,應先把模個閉合,嚴禁碰撞抽芯滑塊或不規範操作。

7、調節機臺頂針時,應把行程調至剛好頂出產品為宜,不得頂出太長,以防對模具造成損傷。

8、對頂針需彈簧復位的模具,一律要接微動開關或裝置機械保護裝置,以確保頂針能安全復位;在生產時,頂針在未完全復位的情況下嚴禁閉模生產。

9、除錯產品時,應先用30%的壓力與速度開始注射充模,再逐漸增加壓力與速度;任何模具在進入正常生產前,必須調整為低壓保護設定型。

10、操作時,模具達到一定的'模溫時(一般正常生產30模次以後),才開冷卻水;如在生產前已將模具預熱到工作溫度,可直接開啟冷卻水。

11、下模時,應先關掉冷卻水,再生產3—5分鐘,用乾淨抹布把模腔擦淨,塗上油或防鏽劑,做好防護工作以免生鏽。

12、從機臺上換下來的模具,澆口一律不準朝下,最好朝上擺放於模具放置區。

13、預熱時,要將頂針合部退回模內(不要閉合過緊);進行均勻加熱,切忌點式加熱,容易造成模具退火。

14、未合模的情況下,嚴禁機臺前進抵撞前模,以免把前模撞鬆動或撞掉。

異常情況處理

15、在操作過程中,作業員每生產一模產品,都要確保模具內無遺留物品後,方可閉模,發現異常及時反映給主管人員。

16、在操作過程中發現粘模,應把產品取出方可合模生產,嚴禁模腔帶遺料生產。

17、粘模後,不得用鐵器敲打模腔,應選擇專用銅棒撬出產品;正確方法為:把銅棒緊貼模面,撬出產品(嚴禁以模具的分型面為支點來撬產品)。

18、操作過程中,如出現深腔粘料,禁用金屬器物敲打(正確方法是 將鐵線燒紅後,插入堵塞位置,冷卻後拔出,從而帶出所粘鋁料)。

19、操作過程中,模具上的銷子、活動滑塊及頂針要常擦油潤滑(鎖模壓力越大,加油越頻繁,平常8小時加一次,加入後來會抽動數次,防止燒傷卡死)。

20、操作過程中,發現料頭粘前模時,嚴禁用鉗子去夾料頭,以防用力過大碰傷模腔(正確方法是把機臺射臺退出,用銅棒從澆口套處敲出料頭。

模具在使用過程中保管

21、沒用於生產的模具,按編號整齊擺放於模架上;

22、模具於批量完成後應立即檢驗確認,正常則入庫,異常則立即報修,如需外發修理的模具,由車間主管填寫《裝置外修單》,經經理批准後,安排外發修理,嚴禁無單發貨。

23、模具搬運時,應特別小心,運輸時須將模具放置平穩;到模架前用升降車取放模具時,應先固定好車位才可進行升降工作。運輸時需將叉板放置最低,以防墜落。

24、為延長模具使用壽命,防止模具過早龜裂,在使用至3000模次、1萬模次、4萬模次時應進行淬火回火處理。

25、對模具損壞已不能正常生產的模具,由車間主管檢查,工程部稽核,按報廢、部分報廢、修復使用等三個階段劃分處理。

事故責任及懲罰措施

26、凡對模具造成損壞的,當班人員應在第一時間報給壓鑄主管,並視情況追究當事人責任。

27、未主動申報模具故障而經發現的,當班作業員及其當班人員共承其責。

28、對明知故犯或逃避責任者給予重罰,嚴重者開除處理。

29、本細則自公佈之日起開始執行。

模具管理制度 篇四

1.目的和範圍

1.1目的

為加強本公司模具管理,延長模具使用壽命,確保產品質量,特制定此制度。

1.2範圍

本制度適用於本公司生產部、生產車間對模具的使用與管理。

2.職責

2.1技質部負責提供模具的圖紙技術要求;

2.2生產車間負責模具的使用,維護保養和維修工作。

3.工作要求

3.1模具的製作

技質部根據產品特性和技術要求,繪製模具草圖,由生產部加工;

3.2模具的檢驗

模具加工好後由技質部檢驗,如合格驗收入庫,由生產部登記編號,並填寫《模具清單》;

3.3模具的使用

模具使用應小心作業,確保其效能穩定,切忌粗魯作業。

3.4模具的維修

1)模具在作用過程中,因批量不合格或有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時,操作人員應及時填寫《模具維修記錄單》找維修員維修。

2)修理後的模具交操作工試模一定的`產品經檢驗合格後,維修人員在《模具維修單》上簽名,相應車間簽收。

3.5模具的修改

1)因產品工藝變更需修改的模具,由技質部提供修改要求,生產部加工。

2)修改後的模具由生產部檢驗。

3.6模具保養

1)使用車間對卸下的模具定置擺放,編號、標識。

2)經常對模具清理油垢、碎屑、刷防鏽油。

4.記錄

《模具清單》

《模具維修記錄單》

模具管理制度 篇五

1.目的作用

裝置的備用零部件和隨機專用工具及工藝用模具的供應狀況,直接影響到裝置的使用效率和生產的正常進行。企業必須做好該項管理工作,為了實現對裝置備件工模具的科學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職責

2.1 日常使用的隨機專用工具和工藝用模具,由各裝置所在車間進行保管使用。

2.2 外購裝置零配件由廠倉庫負責保管和領發使用。

2.3 大宗配件及內部生產自制的裝置易耗零部件、配件等備用件由機修車間負責按計劃加工和保管備用。

2.4 裝置的備件、工模具不論由誰保管,均要遵循“計劃管理、合理儲備、科學保管、統一呼叫”的原則,要服從公司裝置動力科的統一管理,以實現公司物資利用整合效用的最大化。

3.備件及工模具的計劃管理

3.1 備件、工模具需用計劃,應分類編制,一般分下列六類:

3.1.1 維護需用的備件,即易耗件、常換件。

3.1.2 大、中修需用的備件,即非常換件。

3.1.3 事故性需用的備件,即主要結構件。

3.1.4 進口備件,即引進裝置專用備件。

3.1.5 主要工模具。

3.1.6 一般工模具。

3.2 全年備件、工模具需用量,應根據生產計劃和定額計算結果,經四查(查廠庫存、車間庫存、廠外訂貨、機修加工計劃)以後確定的實際需用量進行編制,四查由備件、工模具管理員負責。

3.3 每年備件、工模具需用計劃編制時間應由裝置科在5月底佈置下達,各生產車間、部門應在6月15日前上報裝置科,在8月30日彙總稽核上報分管副總經理審批。

3.4 備件、工模具,應將名稱、規格、圖號、材質數量及重量等填定齊全、清楚、準確無誤,必須滿足訂貨要求。

3.5 季度需用計劃必須根據年度計劃專案和數量制訂。必須提前45天,連同圖紙(廠內生產一式三份,廠外一式八份)報裝置科。

3.6 屬大、中修、事故性備件,必須分別單獨編制計劃,不能混淆。

3.7 月度需用計劃,必須根據季度計劃以及規定的重點關鍵備件專案制訂,並要做到準確,不漏提錯提,影響生產。必須提前40天,連同圖紙報裝置科。

3.8 廠內備件生產計劃,以季度為主,月度只安排補充急需的關鍵備件,實行定項、定數量、定時供應。

3.9 廠內工模具生產計劃,以月度為主,保證供應。

4.對外訂貨的管理程式

4.1 對外訂貨的備件、工模具必須經主管領導審批,確認是廠內機修不能生產的和裝置能力不足無法保證供應,方允許對外訂貨。

4.2 嚴格按年度需用和臨時急需的月計劃開展訂貨工作,不重訂、不漏訂、不錯訂,使對外訂貨做到統一規劃,有序不亂。

4.3 嚴格按照提供的圖紙、資料和需用時間,擇優選廠,比價比質訂貨。簽訂合同必須滿足圖紙要求,質量標準要明確,交貨期要肯定,供需雙方責任與義務要清楚。

4.4 根據各類備件對口定點生產廠和主管經理批准的定點單位的訂貨會議或上門訂貨。定點的原則:一次性的由主管科長批准,長期定點必須報主管經理審批。

4.5 訂貨合同規定的裝置名稱、零部件名稱、型號規格、圖號、材質、數量、單價、交貨期、質量標準、到站、結算方式等欄目必須填寫清楚、準確無誤。

4.6 備件、工模具到廠後經檢驗發現質量問題,訂貨員必須負責及時聯絡處理,不得影響生產需要和造成經濟損失。

4.7 備件工模具到廠人庫後應做好資訊傳遞工作,備件部分應造出“新購備件”清單通知裝置動力科與機修車間;工模具則應直接轉至裝置所在的車間,迅速用於生產之中。

5.備件、工模具的使用管理

5.1 車間對備件、工模具的管理要求

5.1.1 車間裝置管理員應建立各臺裝置的備件、工模具賬簿,除了掌握數量,還應對消耗換補週期進行判斷,掌握工作主動。

5.1.2 常用的工模具應擺放在裝置旁指定位置,裝置操作人員每次用後應放回原位,不得亂擺,並應做好規定的保養工作,車間裝置主管應做好檢查督促工作。

5.1.3 不常用的工模具應存放在車間庫內,包括裝置的備件。在存放時應做出標記不得拆零混亂堆放,並應做出防鏽措施,貨架應牢固可靠,對於有刃口的工模具應做好防護隔離,不得相互撞擊。

5.2 緊急情況下的備件供需管理

5.2.1 “緊急情況”一般是裝置突發性故障或意外事故,打亂正常的裝置易耗備件的供給計劃。此時應加強統一管理,實行特殊處理的解決辦法。

5.2.2 車間發生緊急情況無現存備件替換時,應速報請裝置動力科,從其他車間呼叫,以解決急需,儘快恢復生產。

5.2.3 如各車間均無所需的備件,在本廠具有自制能力的情況下,裝置動力科應安排機修車間組織搶制或修舊利廢

,及時解決。

5.2.4 如急需的備件,本廠無能力自制,應迅速安排專人專程聯絡外部訂貨事宜,並督促儘快將備件購回。

5.3 備件的報廢管理

5.3.1 因各種原因導致備件的報廢,應及時將其從合格備件中清理出來以防誤用,造成不良後果。

5.3.2 對備件的報廢要慎重對待,關鍵、貴重的備件報廢要造冊上報,由公司組織專門鑑定,報主管經理批准。

5.3.3 確認報廢的備件應移交廢品倉庫按廢品處理。

5.3.4 備件的報廢標準如下: a.不符合國家標準和廠圖紙要求而又不能利用的備件。 b.鏽蝕嚴重或超過有效期限,又不能修復再生的備件。 c.耗能很高,且效率很低,技術狀況落後的備件。 d.國家規定報廢裝置,且不能利用的備件。

5.4 舊備件、模具的利用

5.4.1 裝置檢修更換下來的備件,尺寸不符合要求、機械效能並沒有變化的備件,應採取堆焊、噴鍍等修復辦法,使其再生,這是節約備件、工模具資金,降低費用的有效途徑。

5.4.2 各車間都要將更換下來的備件、工模具進行認真檢查,對於具有修復再生利用價值的,要編制可修復的'專案表。

5.4.3 關鍵備件的修復再生,修復前需經專業工程技術人員和有豐富經驗的老工人共同檢查,確認其效能或採用可靠技術手段檢查後,方允許修復。

5.4.4 修復的工藝技術問題,使用車間能修復的,由使用車間解決,自己不能修復的,以裝置科和加工單位為主,使用車間協助處理。

5.4.5 凡經修復的備件、工模具經檢驗合格後,使用車間要單獨建賬,以實際修復費用為備件、工模具的價格。

5.5 備件強化改造

5.5.1 備件的強化改造是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必須堅持不懈地利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逐步提高備件的技術性能,延長使用壽命、降低消耗,增加經濟效益。

5.5.2 裝置上存在缺陷的關鍵結構件和使用次數多、磨損快、消耗高的備件,要分期逐臺、逐項有計劃的結合大中修進行強化改造。

5.5.3 重要、關鍵裝置需要強化改造的備件,必須要有完整的強化改造方案、全面的技術鑑定意見,並組織專業人員討論審定,方可進行。

5.5.4 經過強化改造的備件,必須是提高裝置的技術性能,延長備件的使用壽命,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5.5.5 備件強化改造的各種資料資料,必須詳細填寫清楚、完整、準確的記錄,並裝人該裝置的檔案。

6.備件通用化、標準化、系列化管理

6.1 備件的“三化”工作是備件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有利於簡化備件的品種、數量,減少備件的儲備,降低儲備資金,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

6.2 備件的“三化”工作,必須從裝置的設計、選型、製造到裝置安裝、投人生產後的備件準備一系列過程中,貫徹執行。

6.3 備件“三化”工作是:

6.3.1 備件通用化 就是根據備件的效能引數、質量標準、規格型號等制定統一標準,擴大使用範圍,能夠在不同型號的裝置上互換通用。

6.3.2 備件的標準化 就是對品種較多,規格複雜的備件,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選擇簡化合並,從而相對減少儲備,加速備件週轉,降低儲備資金。

6.3.3 備件的系列化 就是對眾多的備件,選擇幾種為基本型別,把同類備件,按主要尺寸、技術引數、型號、結構、合理分檔,組成幾個備件系列,作為備件合理選型。

6.4 品種多、規格複雜的備件在技術性能滿足裝置使用的前提下,必須儘量減少品種規格,達到互換互用。

6.5 對不同的備件生產廠家,若要品種、規格、效能相同,必須統一共同的質量標準,並能互換互用。

6.6 裝置、備件的“三化”工作,應由裝置部門制訂具體的實施方案。要積極創造有利條件,有組織、有準備、有計劃地逐步達到目標要求。

模具管理制度 篇六

1目的

規範倉儲管理,確保貯存期間產品質量的穩定性,確保物資安全,確保能及時為車間生產及為顧客提供合格的產品。

2範圍

適用於採購物資、半成品、成品的出入庫及儲存控制。

3定義

4相關檔案

《產品防護控制程式》

《檢驗控制程式》

《標識和可追溯控制程式》

《請(採)購驗收程式》

《盤點管理辦法》

《領料作業辦法》

5職責

5.1倉儲負責產品的貯存及驗收控制。

5.2品管負責產品的檢驗和驗證。

5.3倉儲負責《規定》的制定,解釋,修改和稽查。

6程式

6.1入庫手續

6.1.1採購物資到公司後,先放置於待檢區,由倉管員根據對方送貨單清點其數量,核實品名、規格是否正確、包裝無損,產品標識清晰、質量合格證件齊備無誤後,填寫《請(採)購驗收單》辦理入庫手續(儲存質量合格證件)。在清點採購物資數量時,不便直接清點數量的物資可採用稱重等方法。

6.1.2對於須要檢驗的產品,連同《請(採)購驗收單》送至品管部,由品管部進行檢驗。

6.1.3倉管員根據合格的檢驗記錄或標籤,填《請(採)購驗收單》辦理入庫手續,及時登帳並貼掛標籤加以標識。

6.1.4成品入庫:經包裝後放入倉儲成品庫,分單號、型號擺放並標識。開具《入庫單》(附件一),經經手人、倉儲經辦人、生產部主管簽字後分別將各聯送交財務、業務等部門。

6.1.5每一筆入庫數量都要及時在每天下班前統一進行帳務清理,登入《收發存日記帳》(附件二),做到日清月結。

6.2貯存物品的擺放要求

根據物資不同的效能和特點(具體包括材質、體積、重量、物流上面頻率),合理劃區擺放,採用科學的保管方法做到二齊、三清、四號定位。

二齊------庫容整齊、堆放整齊;即做到倉儲潔淨,保持通道順暢;

三清------規格、材質要分清,數量要點清;

四號定位------指區域、料架、層次、貨位號實行固定位置,對號入位。

6.2.1倉儲主管負責所有貯存區域的規劃,制訂《倉儲區域規劃圖》(附件三),編排區、架層、位號碼,庫存應按用途、效能規格化,運用立體貯存方法確定擺放位置。

6.2.2物品分割槽(待檢區、原材料區、成品區、不良品區、輔料區、辦公用品區等)分類排放整齊,標識清晰可見。當實際儲存物品與規劃圖不一致時,需掛牌明示其臨時擺放狀態。

6.2.3庫存物資提放盡量做到上輕下重,保持貨架穩固及易取,不能擱放在貨架上的物品,在沒有包裝或盛裝容器的'情況下,應鋪墊底物(如地臺板)堆放。

6.2.4易損物品、危險物品,顧客提供的產品設專區擺放,並給予醒目的標識。

6.2.5堆放的位置、高度或使用的容器,應符合產品的特點或其本身標識的要求。

6.2.6同一批產品因存放位置的限制,需要存放在倉儲不同的地點時,選擇其中一處放置且在標籤中註明其餘產品的存放位置,在其餘產品的標識中註明。

6.2.7強化目視管理,分顏色貼置《貨品標籤》(附件四)。

6.3存量控制

6.3.1為保證生產需要而又避免積壓流動資金,倉儲中各類物資的庫存量預先設定上下限(上、下限的設定應考慮該物資使用的頻繁度、物資有效期、採購難易程度、採購週期、流動資金狀況等因素)並填寫《倉儲存量明細表》(附件五),防止呆料、缺料及庫存積壓。

6.3.2當庫存物資發放至庫存量下限時,倉庫員應提出存量採購要求,填寫《請(採)購驗收單》轉採購作業。

6.3.3倉管員必須定期反饋存量資訊,每月以《收發存月報表》(附件六)形式提報。

6.4存期控制

6.4.1對於有貯存期限要求的物品,要標明物品的入庫時段,超過了貯存期限的要通知品管檢驗;

6.4.2不同的批號要予以區分,防止混放,以便做到先入先出。發放有貯存期限要求的物品時,需在產品標識上加註有效日期。

6.5貯存物品的環境及安全要求

6.5.1根據不同物資的效能和特點,維護保養工作應做到“十防”,十防:防鏽、防黴、反腐、防蛀、防潮、防凍、防震、防混、防漏、防熱。做到房頂不漏雨、牆面不滲水,防暴晒和風雨襲擊並保持通風。

6.5.2不使用電爐、電烙鐵、大功率白熾燈等會過分發熱的電器,配備足夠的滅火器等消防裝置,確定位置,便於取用,任何情況下不能有物品阻礙器材的取用,保持消防通道的暢通,並做好防火防盜設施的日常保養維護。

6.5.3任何人(除倉管員、倉儲、財務主管和公司領導外)未經許可不得進出倉庫,更不得擅自動用庫存物資。

6.5.4貴重物品必須加鎖甚至用保險櫃儲存並施行監發監收制度。

6.5.5年度或長假期間由公司指派人員會同倉儲部門對倉儲內外貼置封存條,期間任何人不得擅自撕毀、待上班時統一開封。

6.6物資的領發

倉儲根據相關部門的《領料申請單》(適用於原材料、半成品)或《出庫單》(適用於成品出貨,附件七),辦理產品的出庫手續,核對品名、型號(規格)、數量等無誤後,在單上簽字,及時銷賬、銷卡。

6.6.1發料必須有依據,憑證、印章齊全。發料時要查對原有庫存,查對限額發放的數量。核實需發產品(如從大包裝中拆出的小包裝),標識清楚後,才能發放,必要時補充產品標識。

6.6.2要認真複查對數量,在料單註明庫存餘額,以便核查。

6.6.3發料時應向領料人員當面交接清楚,及時登帳,做到日清月結。

6.6.4凡實行以舊領新的物資,須繳回舊物資,對貴重、稀有物資、易燃、易爆、劇毒物品的發放應嚴格執行審批手續,且對貴重物品及原材料施行監發料制度。

6.6.5倉儲人員無權將物資借出,如有特殊情況,應經分管副總經理批准,辦理借用手續,並應定期清理。

6.6.6產品用的主要物資如:外購配套件、協作件、包裝箱、試用柴油、機油,按計劃、按消耗定額,實行限額送料簽收制。

6.6.7對於在生產和維修過程中需領用或更換之物品需將原不良件與倉儲更換新品。

6.6.8成品及物資出廠遵照《出貨監督和管理辦法》進行操作,填寫《物品放行單》(附件

八)審批後方可放行出廠。

6.1.3每一筆出庫應填寫《出庫單》,出庫數量都要及時在每天下班前統一進行帳務清理,做到出庫帳日清月結。

6.7退料手續

6.7.1凡錯領、錯發、工藝更改、顧客要求等原因,已領出物資,領用部門可填《退料單》,倉儲核實其合格標識或根據重檢合格單據辦理退庫手續,因生產計劃變動或其他原因造成原材料、零部件、外協件有多餘的,由領用部門自行妥善保管,但超過一個月未使用時,應向倉儲辦理退料手續。

6.7.2因抽檢風險的存在,在生產過程中,發現採購物資的質量缺陷或材質不符時,可填《退料單》填寫並辦理退庫手續,這些不合格品統一放置於不良品(標識)區擺放,倉儲及時統計數量,通知採購部門與供方協商更換或索賠。

6.8定期盤點、巡查制度與考核

6.8.1貯存物品需建立臺帳,要經常用餘額法、發料核對法、定期或分批盤點法,做到逐日自查、月度抽查、年終盤點。做好帳務清理(發生盈虧應列表上報,經領導籤批後,再進行帳務處理),保持帳、單、物一致。倉管員應常檢視庫存物品,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在盤點或日常巡查中發現超過貯存期限或變質的物品,應及時通知品管部檢驗,根據檢驗結果採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帳單物”三相符率作為倉儲考核內容。

6.8.2倉儲須及時處理呆滯品、待修品(填寫《物品維修申請單》附件九)和不良品,報廢品(填寫《物品報廢申請單》附件十)以確保存貨正常管理。

6.9倉儲管理人員交接手續

倉儲管理人員換任時應辦理交接手續,原管理人員應對經管的帳本簽字,新換任的倉儲管理員在財務部門的見證下辦理交接手續。

7應用表單

《請(採)購驗收單》

《入庫單》

《收發存日記帳》

《倉儲區域規劃圖》

《貨品標籤》

《倉儲存量明細表》

《收發存月報表》

《出庫單》

《物品放行單》

《物品維修申請單》

《物品報廢申請單》

《領料申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