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心得體會

當前位置 /首頁/心得體會/專題心得體會/列表

學心理心得體會多篇

學心理心得體會多篇

學心理心得體會篇1

笑著說“我沒事”就真的沒事了?那些隱忍下的情緒都怎麼樣了?

有時候你看見一個人笑得很甜,很大聲,但其實她的內心早就崩潰不已;有時候你看見他正在沉穩地開車,但他腦海裡想的是“還不如死了算了。”;他遭遇挫折卻能笑著跟身邊的人說我沒事,但他內心正忍受著負面情緒排山倒海地襲來.......成年人的世界,不能歇斯底里的哭泣,也不能旁若無人地叫喊,連崩潰都得排隊來。成年人的崩潰,要考慮後果。

那些靠意志隱忍下來的情緒後來都怎麼樣了?

最近一個杭州小夥因為單車逆行被抓視訊被大量轉發,許多年輕人看完後不禁淚目。

小夥騎單車逆行被查後,他在電話中告訴另一個人,自己因為逆行被抓暫時走不了,可能還需要兩三分鐘才能回去。小夥子講電話時的語氣很平靜。可結束通話電話後,他立馬奔潰了。先是情不自禁地摔手機,接著又心疼地撿起手機。後來就開始向交警哭喊,“我真的好冤啊,我第一次做這種事....公司催著我快點走,我加班,我趕回去有事.....”情緒激動下,小夥子忽然跪倒在地上向交警道歉,並要將自己的身份證、錢包交給交警。只求交警趕快放自己走。警察見狀有些懵,要將身份證歸還小夥子。

可小夥子已經情緒失控,跑向橋邊意欲輕生,被交警拉下來後,他蹲坐在路旁大聲嘶喊、嚎啕大哭:“我瘋了....我真的好煩.....女友忘帶鑰匙,自己都不會帶鑰匙,我還要給她去送鑰匙。我每天加班到這麼晚,我只是想哭一下…......”

原來,小夥子是要趕著回去給女朋友送鑰匙,同時,公司裡還有一大堆事等著他回去加班。而逆行被抓是讓他情緒奔潰的最後一根稻草。

可即使是崩潰,視訊中小夥子口中最多的詞卻是,“謝謝你們”、“對不起”。明明自己已經心累到爆炸,可還是不想麻煩別人。這就是藏在現代人心中隱而未現的痛,當它暴走的時候,讓無數人淚目。現下的年輕人有很多人都經歷過這種瀕臨崩潰的感覺,工作的壓力,生活的壓力,讓他們常有喘不過氣兒的感覺。

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明星或者其他熱門事件接觸到抑鬱症,瞭解到抑鬱對人健康甚至生命的侵害。

2018年2月一位在美國加州大學讀大三的中國女留學生就因抑鬱症在宿舍自殺,年僅20歲。直到她離去後,家人、好友依然感到難以置信:在他們的印象裡,這是個成績優異,愛好眾多,社交廣泛的女孩——在她facebook的個人主頁上,每一張照片中的她,都笑得十分燦爛。

人們稱這種行為為微笑抑鬱,和人們印象中那些終日愁眉不展,看上去疲憊憔悴的抑鬱症患者不同,他們隱沒在現代都市的繁忙與喧囂之中,每天笑臉迎人,彷彿一切如常。但沒有人知道,在笑容的背後,他們正在與那個黑暗壓抑、痛苦不堪的自己,進行著怎樣的纏鬥。

在生活和職場上,情緒的流露成為一件奢侈品,你必須要學會隱忍情緒了,所有的難過、委屈、不堪都要自己默默消化掉,而這些已經成為現代人的日常。

和有些人遇到不好的情緒會偷偷藏起來不一樣的是,有些人喜歡通過發脾氣,大喊大罵來讓自己的心情緩和,完全不顧及別人的感受。

一味壓抑情緒和一味放任情緒爆發,都是不懂釋放情緒。這些壞掉的情緒就像病毒一樣潛伏在你體內,即使不會立刻傷害你,也會給你帶來長久的傷害。

所有沒及時調節的情緒,最後都會報復回來。壞情緒並不會毀掉我們,真正會毀掉我們的,是錯誤的情緒釋放方式。不要再忽視情緒的釋放了。

如果不能及時調節負面情緒,不管是壓抑情緒反應還是放大情緒,最後都會以消耗自己作為代價。因為所有不能及時調節的情緒,最後都會報復在你自己身上。

面對生活中無法釋放的情緒,我們該如何釋放呢?

讀了《蔡康永的情商課》後,結合了一點自己的經驗,總結出一些情緒管理和情緒釋放的竅門,希望能幫到受到情緒困擾的人

1、處理負面情緒,要向戰爭片學習

蔡康永認為,處理情緒問題要學習戰爭片或動作片的表達方式。

理清自己的感受,然後對自己下達命令,樸素準確的表達對被情緒支配的自己比較有幫助,像動作片那樣:“11:00方向躲著兩個敵人,開槍!”

至於開槍的方法是找朋友陪伴,還是大醉一場,是躲起來聽療傷的一起感悟人生歌,還是去旅行幾天,就隨你喜歡了。

2、拖個幾秒,讓火熱的東西冷一下

很多暴躁的人,遇到情緒失控,想沒那麼暴躁,就開始數數:“1、2、3、4……”想拖個幾秒讓自己冷靜下來,只要養成一個讓自己冷靜的習慣就可以。

遵循這個習慣後,為自己爭取的幾秒就可以用來處理無法釋放的情緒。

3、在腦海中幻想冰塊

有人問蔡康永生氣的時候是怎麼做的,他說:“我在腦子裡想冰塊。”

每當他開始生氣,就想象四周開始結冰,對方結冰自己也結冰,這樣即使心裡很生氣,但沒有了火燒的急迫感,取而代之的是節奏變慢了,便可以冷靜下來思考對策,這比氣到噴火、摔門走人要好得多。

4、情緒與對錯無關,與對你有什麼意義有關

有一次一位作家朋友送了蔡康永一本新書,蔡叫他在扉頁上題幾個字,但不能是傳統的幸福和快樂之類的。

朋友在書上寫下“不幸”和“悲傷”,蔡康永看了看,在後面加了三個字“的意義“。瞬間書上的字就變得不像詛咒了,反而像是一種提醒:再爛的事,一旦找到意義,好像忽然就變得可以接受了。

每當情緒失控時,把鏡頭拉遠一點,想想這件“爛事”背後“的意義”,也許就能讓你的心情平靜下來。

5、當情緒來的時候先停下來,逃離現場

每個人都是為自己活的,但生活中大多數受壞情緒困擾的人,其實一直沒有真心對待自己,真心地愛護自己。

當情緒無法釋放時,請放自己一馬,逃離現場,去做深呼吸,深蹲,讓情緒釋放出來,我有個朋友,每當自己情緒無法釋放時,她會選擇睡覺,一覺起來心情會好很多,未嘗不是一個好方法。

我們永遠無法成為毫無情緒波動的人,他們只存在經書和神蹟裡,但是我們可以告訴自己情緒並不可怕,好情緒情緒,壞情緒也是情緒,從心理正視它。然後提高接受情緒的能力,尋求更多渠道釋放情緒。有一句說的很好:痛哭之後,我們繼續前行

學心理心得體會篇2

?心理學》這門課程對於我們每一位大學生來說是必修的科目,也是我們瞭解心理知識的所要走的階梯,對我們瞭解人的心理尤為重要。

雖然我已經在老師的指導和教導下,學了這門課程大半個學期,還未學完,但我已經對心理知識的有關方面有了一定的瞭解,人的知識、情緒、行為、動機、感情等等都與心理相互聯絡,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人的心理有積極與消極,主觀與客觀、好與壞、高興與悲哀……在現實生活中,一些現象令人愉悅,一些現象使人憂慮,美好的事物引發人的愛慕之心,醜惡現象惹人產人產生厭惡之感。人具有喜、怒、哀、懼以及自豪感、美感、理智感、自卑感等多種情感和情緒,而這些情感與情緒作為人對事物和自身的生活態度體驗、構成了人類心理生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課堂上,老師每講到新的知識,都會耐心地指導,並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來授課,甚至還有一些比較經典的視訊以指導我們,讓我們掌握起知識的要點時容易理解和體會,使我們的思維能力得到拓展和提高,增加知識的“免疫力”,因為這樣我們在記憶知識時更加牢固。有時在講到一些重要理論時,還會出一些心理實驗來測試我們的能力和心理素質的承受能力,這些課堂實驗使我們感到十分有趣而且這樣別具心裁的課也十分生動和形色,是我們學生所喜歡的,上課時不會感到枯燥乏味,能夠引起我們的興致,因為它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激情,活躍課堂氣氛,真正達到育人效果。學生在實實在在的活躍的生動的並且有一定新意的活動中受到教益和啟迪,促進知行的結合。學生在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中,激發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結,這也而況儀讓我們瞭解自己的心理能力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程度,是好還是壞,是強還是弱,是積極還是消極的,是高還是低,這都是我們需要去了解的,因為可以從實踐中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

?心理學》是一門科學的課程,它是以科學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和行為以及它們活動規律科學,更加是人類為了認識、摸透、掌握和了解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門科學,這主要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同時也考察人的行為、感情、動機,並且探討心理現象與行為之間的規律性關係。有人說,心理是一種精神現象,它不具形體,難以直接考察和研究的。然而,人的心理與人的行為,可以瞭解人的心理。可以分為社會心理和個體心理。社會心理與個體心理是密不可分的。社會心理現象體現在個體心理活動當中,它離不開個體心理。但對個體而言,社會心理又是一種重要的社會現實,直接影響個體心理的形成與發展。個體心理是社會現實在個體頭腦中的反映,雖然屬個體的主觀精神活動,但其中包含著豐富的社會心理因素。

受遺傳、教育、生活經歷、職業活動和其他因素影響,不同的人的心理會形成各不相同的特點;在不同的時間或條件下,人的心理活動具有不同的狀態。對於人類來說,人是個體的也是社會的,具有雙重屬性,即人作為個體而存在,又與周圍的環境、與他人發生著不可脫離的關係,這說明了人的心理受著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的影響。人的心理是無法脫離這兩個關係而成為個體獨立存在的,沒有這兩個因素的影響,人類是無法能透徹地瞭解和認識自己。特別是在這個日益發展迅速以科技和資訊為中心的社會,人的心理和行為的方式和現象也會越來越複雜,因為這個社會就是一個複雜的個體而存在於這個世上,如果人類不能跟上和掌握它們之間的規律關係,就無法進一步瞭解人類的心理關係,也就不無法使人類在社會中得到提高,社會也不能以良好的姿態前進到一個美好的世界。正因為如此,這個社會中又多了一份職業,就是心理醫生,為人類解決有關的心理問題和心中疑問,使人們有一個良好的心理以生活在這個社會中。

?心理學》對我來說是尤為重要的,這對我的心理能力和素質的成長缺它不可,我需要它剖析自己。但更重要的是我的職業,我的職業需要它,因為我選擇的是師範職業方向。它是我們師範專業所開設的一門公共必修課,也是培養未來教師師範技能與職業素質的重要基礎課。我通過心理學的學習,我可以瞭解到中國小生的心理髮展變化的特點和規律,理解和掌握學校教育教學中各種心理現象及其變化規律,為以後的教育實踐工作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和應用,注意心理學基本理論與學校教育實踐的結合、基礎知識與應用方式的結合、現實需要與未來發展的結合,這在培養人才質量上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學習了這門課程,豐富了我的心理知識,提高了自我認識的水平,我學到了很多我從未接觸過的知識和問題,使我對心理的見識增長不少。隨著這課程的深入,我對這門課程越來越有濃厚的興趣了,而我也漸漸地發現並解決了我以前所疑慮的心結,並讓我不斷地完善個人,昇華到另一個自我的境界。我覺得這個學習過程和學習時間都是值得的,因為我學到了以前不能學習也沒有學到的知識。以後學習的過程中我還會更進一步理解和了解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我記得老師曾經說過,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心理醫生,因為最瞭解自己的人就是自己,雖然有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說法,但不可否認的是隻有自己才知道自己。

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更要努力去學習心理學知識,瞭解自己,掌握自己,同學也瞭解到別人,對提高自己的心理知識、能力和素質至關重要,使我們可以成為一個科學心理、健康心理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就是對生活和學習有樂觀的心態;有正確的自我主觀意識;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同學們關係和諧,很好的融於集體;能很好的適應環境,對自己以後的人生道路有著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培養足夠的人與人之間的親和能力,有了好的品質,創造親密的關係能力,提升心和心之間的交會溝通能力,只有這種親密關係才能使我們心理成長,因為它是滋養生命的最佳營養。從今以後,我將不斷的提高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同時也運用到實踐中去,不斷的學習成長,爭取做到我好,你好,世界好。

學心理心得體會篇3

?教育心理學》看似理論很強的書籍,其實不然。裡面很多的教育心理學原理,都是通過實驗的形式讓我們瞭解實驗所蘊涵的科學道理及其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結合的教學實際談談教育中的期望、表揚與批評。

美術教師往往任教的班級較多,個別教師也許就忽略了評價反饋這塊內容。從書中學習反饋效應實驗中可以看出,反饋的重要性。反饋對學習效果的影響是很明顯的。教師應儘可能讓學生及時、準確、具體地瞭解自己學業的進展情況及取得的成就。因此,在我們的平時教學中要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及時做出評價,美術作業如果一直不評價,學生就失去了學習的興趣與動力。美術課的評價比起其他課程來說,顯得更加重要。美術是一門審美藝術的課程,沒有什麼對和錯,只有美與不美,不能一味的給學生打上等級。

佩奇的評價實驗說明了具體的評語更有效。美術作業如果只是一味的打上等級,也許就失去了評價的作用。美術的作業要有具體的評語,這個評語不一定是教師最終的書面語言,可以是來自的學生的,也可以是在學生學習過程的口頭語言的評價。學生的美術作業要展示出來,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進行一些激勵性的語言評價。有了具體的評價語言,學生的學習會更加進步。

書中的`一些實驗向我們驗證了一些教學行為,讓我們的教學行為,變得有理可依。總之,細細品讀本書,會讓我們的教育變得不再迷茫。

學心理心得體會篇4

讓食物改變性格

要因---鹽分攝取過量致使水分代謝異常,早餐、晚餐常有一餐不吃,吃飯速度過快而容易虛胖,常喝咖啡等含有咖啡因的食物。

處方---飲食習慣的著眼點是從安定精神狀態著手。鈣質、維他命b1、b2、c等絕對不可缺少,且多吃增強體力的動物性蛋白質,但一定要清淡一點,不可口味太重。

猜疑,對別人不信任

要因---素食主義者,卡路里的攝取量很低,魚肉類的蛋白質不足,因此貧血而體力不足,容易緊張、不安,對人不信任,鈣質的不足及糖分的過量攝取也會變成這種個性。

處方---每日三餐一定要吃有高蛋白的食物,如牛肉、豬肉等,由於貧血,要多吃乳類製品、多喝牛奶。如果持續不斷吃這些食物,體力將能回覆,猜疑、不安的狀態也會消失,轉而變成積極、富有行動力的人。

易怒易激動

要因---鹽分及糖分攝取過量,蛋白質及鈣質不足,吃零食口味重的東西,容易變成攻擊性強的人。

處方---首先減低鹽分及糖分的攝取,少吃零食,多吃含有鈣質的牛奶、小魚、蔬菜等食物,可能一個星期就有效果。

自我中心、任性

要因---偏食而引起營養不足是其主因,且暴飲暴食,偶爾吃得很隨便,偶爾又吃山珍海味,而形成極端、一面倒的個性。特別是甜食的人,略顯肥胖,鈣質、維生素不足,有易怒暴躁的傾向。

處方---首先改掉糖分攝取過量的習慣,魚、肉比現在多吃一倍以上,多吃綠黃色蔬菜及紅蘿蔔,但絕對不要吃過鹹的食物,這樣容易成為焦慮的個性,功虧一潰。

學心理心得體會篇5

五月份是個激情四射的月份,也是個健康的時間。在這裡我們系響應院的號召,舉行了心理健康情景劇比賽,通過劇情的表演,來傳達正能量,來宣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此次的情景劇,對同學們的心理健康意識以及為人處世,相處方式都得到了很好的作用。同學們的精彩表演,所傳達的情感生動感人,非常接地氣,傳達了激情與正能量。現在,我將對本次的心理健康情景劇活動情況進行詳細的彙報如下:

一、活動宣傳

為了更好的讓同學們知道這次情景劇,我們心理健康部做了一系列的宣傳活動,主要通過本系部的宣傳櫥窗,海報和相關人員在班級裡進行宣傳。

二、活動部署

請系幹各班進場和安排座位,本部門組織相關演出人員有序登場,退場,具體安排人員負責現場的紀律和秩序情況。

三、活動演出

各班按照班級順序依次進行,評委就位宣佈開始並且點評打分。同學們的精彩表演,渲染著每個人的內心。在表演中,有讓人捧腹大笑的`滑稽動作和幽默語言;有讓人熱淚盈眶的的感人情感。劇情的感動,演員的付出,讓在場的人情感上滿載而歸。同學們的精彩表演,得到觀眾的認可,陣陣的掌聲就是對他們的認可。最後由統計員算出評委的分值,宣佈比賽的名次。

四、活動結束

在這次的活動中,同學們受益匪淺。通過這次情景劇的演出,能夠更好地的傳遞正能量,體現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以後的生活和發展過程中,相信大家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只要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在生活中快樂就會一直伴隨著你,這樣就會擁有良好積極的心情和完美的人生

學心理心得體會篇6

通過學習《積極心理學與教師心理調適》,我學會了很多,書中講述的知識和道理是我的永遠的收穫與收藏,讓我獲益匪淺。以後要是有機會,要多學些心理方面的知識,努力把自己的人生擺個好姿勢。如果可能,也可以幫助別的人,走出困惑,找到希望。

有兄弟兩人,哥哥叫樂觀,弟弟叫悲觀,兩個人一起洗手,一盆清水端過來了,兩個人洗了手,但水還是很乾淨,這時,悲觀說:“水還是這麼幹淨,怎麼手上的泥還是洗不掉啊”,樂觀卻說:“水還是這麼幹淨,原來我的手一點都不髒啊”。幾天後,兄弟倆又一起洗手,洗完了手,盆裡的清水變得很髒了,悲觀就說:“水變得這麼髒啊,我的手怎麼這麼髒啊”,樂觀卻說:“水變得這麼髒,瞧,我把手上的泥全洗掉了!”。一母所生的兄弟,面對一樣的問題,因為擁有不同的心態,所得出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真正的快樂是來自內心的,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

生活中的歡笑與悲哀常常源於一個人看世界的那雙眼睛。心中沒有陽光的人,很難發現陽光的燦爛,心中沒有花香的人,也難以感受花朵的芬芳。一個快樂的人,他眼中的世界也是快樂的,我們要用樂觀的心態去真實地活在當下的每一天,遇事不鑽牛角尖,不陷入完美主義情節,遇事冷靜,懂得控制情緒。人生中偶爾也有悲傷,也有失落,但悲傷、失落過後,陽光依舊燦爛,幸福的感覺依然存在。簡單的生活、給自己一個微笑,也是一種幸福!所以讓自己學會快樂,不讓悲傷包裹自己!

樂觀、希望、信念、信任和信心這些關於未來的積極情緒,我們要學習擁有這些態度和品質,將快樂和積極情感擴充套件到最大並把痛苦和消極情緒縮減到最小,這樣我們的生活會充滿光明,未來也更為廣闊!

學心理心得體會篇7

在暑假期間我閱讀了《學前心理學》它是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的是陳幗眉老師主編,全書供13章,其中三、五、六和十三章,有山東師範大學教授程學超編寫,第十一十二,有遼寧師範大學副教授鄒曉燕編寫,其餘各章,有北京師範大學陳幗眉編寫。我從這本學前心理學的學習上汲取了許多東西。在未接觸心理學之前,我對她敬畏和景仰有加。雖然,現在的我也只是為了考試,但是,我它給我帶來了很大的收穫,不管在教育我在教的孩子上,還是對教育幼兒方面讓我學到了很多。

學前兒童心理學是研究從出生到入學前心裡發生發展有關規律的科學,幼教工作者只有掌握了學前兒童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基本規律可以提高自己瞭解孩子和教育孩子的能力,特別是他們的心理髮展特點和學習活動規律。才能使自己“快速”瞭解“幼兒”的內心世界呢?學前心理學這一學科,本書將幫助我們瞭解學前兒童的發展,以及如何運用於教學實踐。如,它闡述學前兒童發展過程;;圍繞“學前兒童心裡發展的年齡特徵”、學前兒童注意到發展”、“學前兒童的記憶發展”等,簡述學前心理學的學科發展;

讓我感觸最深的還是學前兒童注意發展,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物件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它是一種心理狀態,特別是小班的小朋友我們平常也會說我們班某某幼兒的注意真是差,總是在抱怨怎麼會這樣那樣的,我學了這章後我知道了3—6歲的幼兒兒童的注意發展的特徵仍然主要是無意注意佔優勢,有意注意初步發展。有意注意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水平底,穩定性差而且依賴成人的組織與引導,注意的選擇有賴於知識經驗好認真水平。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我受益非淺,掌握了許多學前教育的理論知識,我一定在工作中不斷實踐,利用空餘時間繼續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學心理心得體會篇8

必須先處理好自己的心理問題,然後才能更好地做學生的心理工作。心理輔導是義務教育階段必須進行的一門課程。如何引導學生走出心理問題塑造完整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是我們教育者的責任和義務。如何做好自自身的心理調適和輔導好學生的心理問題呢?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點著手:

教師

做好自身的心理調適:在教學中我們教師本身難免形成一些壓力。因此,我們要先處理好自身的心理問題,不要把自己的心理問題影響到學生。教師作為一個心理輔導者要對自身的心理問題進行自我調適。教師要從各方面尋找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從而尋找解決的辦法。這些辦法也可間接地遷移到學生身上,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解決心理問題。教師有良好的思想學生才會有良好的思想。

做學生心理諮詢師:教師平時不僅要處理好教學上的問題,還要多關心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把自己融入到學生當中去,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瞭解學生,拿到學生的第一手資料。教師要給學生親切平易近人的感覺才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把心理問題說出來,同時說話要算數,要講信用,不能把學生的私事說出來。學生有問題要第一時間解決,給學生重視他的感覺。

教師要學好心理學:當我們遇到學生的心理問題無法解決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很沮喪,學生會很失望。我們怎樣才能夠減少這種失敗呢?最好的辦法就是教師本身要認真學習心理學,而且要不斷地更新知識,適應學生心理髮展的需要。

提高對心理輔導的認識: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學生因為家庭和社會原因產生的心理問題也與日俱增,教育部門制定了心理教育進學校進課堂的方針政策,要求教師本身要提高對心理教育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