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精選

當前位置 /首頁/實用文/實用文精選/列表

有教無類成語典故記載

有教無類成語典故記載

有教無類,漢語成語,拼音為yǒu jiào wú lèi,指不分貴賤賢愚,不因為貧富、貴賤、智愚、善惡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物件之外。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有教無類的成語典故,供大家參考。

一、有教無類成語解釋

類:類別。不管什麼人都可以受到教育。《論語·衛靈公》:“子曰:‘有教無類。’”

二、有教無類成語典故

西周時期,政府設國學和鄉學兩類。國學又分大學和國小兩級,而鄉學則多稱為庠、序、校、塾等。《禮記·王制》記載,“國小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天子曰辟雍,諸侯曰泮宮”。西周前期,因戰事頻仍,學校教育以武事為主,而西周後期政權穩定,開始傾重文化教育。當時大學學習以禮、樂、射、書為主,而國小則多學六藝基礎知識。此時的教育依然以貴族教育為主,平民是很難進入官辦學校學習的。

到了東周,戰亂頻仍,禮崩樂壞。周王失去了對全國的控制,全國範圍內統一的制度開始崩解,諸侯開始為政一方。為了培養本國人才,諸侯紛紛設立自己的官學,稱為“庠宮”。這時候教育物件不再侷限於貴族,為了充實人才,一些有能力的平民也被官學吸收培養。而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也在同一時期興起,孔子本人非常認同擴大教育物件範圍的做法,同時他還提出教育是教化民眾,增強國家實力,維護統治穩定的重要手段,因此,他認為教育甚至不能僅僅侷限在有潛力有培養價值的人,而應推廣至所有國民。所以,他本人積極推廣私學,認為這樣可以使任何願意學習的人獲得受教育的機會。

故而,孔子以前,“學在官府”,只有貴族子弟有權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貴族子弟才有當官的資格。到了孔子的時代,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為私人辦學提供了機會。孔子正是抓住了這一機會,開始了其創辦私學的職業生涯,希望通過興辦教育來培養“賢才”和官吏,以實現其政治思想。在教育物件問題上,孔子明確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思想。“有教無類”的意思是無分貴族與平民,不分國界與華夷,只要有心向學,都可以入學受教。孔子弟子三千來自魯、齊、晉、宋、陳、蔡、秦、楚等不同國度,這不僅打破了當時的國界,也打破了當時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視為“蠻夷之邦”的楚國人公孫龍和秦商入學,還欲居“九夷”施教,充分體現了孔子的教育主張。孔子弟子有來自貴族階層的,如南宮敬叔、司馬牛、孟懿子;也有很多的是來自平民家庭,如顏回、曾參、閔子騫、仲弓、子路、子張、子夏、公冶長、子貢等。而平民教育更能體現孔子“有教無類”的精神實質。

孔子“有教無類”思想的理論基礎是其“眾生一體都有善性”的理論。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性相近”說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習相遠”又說明了實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於“人皆可以通過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認識,孔子才作出了“有教無類”的論斷。

儒家認為人可以為神、上帝。儒家相信人畢竟有體現至善、上通神明、天人合一的可能。孟子認為:人人皆可以為堯舜;人之趨善,如水之就下。人有天生的善端,本此善端,便可成德、成聖。荀子認為:途之人可以為禹。程朱理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內聖外王之路,也是把國家、組織的管理權柄最終交給聖人。到陸王心學的“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就是宇宙”、“心即理,心外無物”。在佛教傳入中國後,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下吸收儒家的有教無類也發展出眾生平等這個具有中國特色的說法。

“有教無類”思想的實施,擴大了教育的社會基礎和人才來源,對於全體社會成員素質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孔子“有教無類”的思想在教育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現代社會,特別是20世紀後,教育成為全體公民的需要和共享的權利,教育的全民性和普及性顯得更為鮮明充分。

三、有教無類成語造句

1、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有教無類。

2、老師有教無類的去教書,學生井然有序的學習,才能夠提高我們的成績。

3、他的教學有一個突出的特點,那就是有教無類。

4、持著有教無類的信念,他不顧生活條件艱困,自願到離島教書。

5、在中國,孔子"有教無類"的思想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

6、在我們老師心目中總是有教無類的,沒有好學生與壞學生。

7、不論學生的貧富貴賤,身為一個老師都應一視同仁、有教無類。

8、孔子從司空見慣的水中悟出了道理,可見是有教無類。

9、孔子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有教無類,嘉惠無數莘莘學子。

10、所以學無止境,有教無類,老師也要感恩學生,也是令他的教法,不斷增加智慧的老師。

TAG標籤:成語 記載 有教無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