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列表

高二的草屋子讀後感

高二的草屋子讀後感

無數次在夢裡回到兒提時代:赤著腳在泥裡挖蚯蚓;躺在媽媽懷裡撒嬌;用舌頭舔著童年時餘留在嘴邊的香味……一次又一次躺在河邊,仰視著那蒙著面紗的月亮,平視著波光粼粼的水面,真想大聲喊道:我想回到童年。是啊,童年多麼讓人留念呀!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草屋子》讀後感,請您閱讀。

《草屋子》讀後感1

今年的學校指定我們讀的書裡,有一本是《草房子》,剛開始我並沒太在意,過了一段時間無意間翻到,才漸漸被它所吸引。它像其他有趣的讀物一樣會隨時引人大笑,又會引人深思和啟示。

這本書的主人公叫桑桑,他在油麻地國小度過了快樂、難忘而又發人深省的六年。在這六年裡,他從一個天真、頑皮的小孩漸漸長成一個成熟、懂事的少年,在這難忘的六年生活裡,他的朋友陸鶴、紙月、杜小康、阿恕、細馬;老師蔣一輪、溫幼菊;以及自己的爸爸、媽媽、秦大奶奶、白雀姐姐等,都讓自己有了人生的認識。他們或許讓他知道了愛,或許讓他知道了忍耐,或許讓他知道了榮譽、快樂、痛苦、無奈……這有些是我們城市人永遠也學不到的,它給了我新的視角、新的感受,所以這本書尤為珍貴。

第二遍看這本書,我從書裡學到了陸鶴的雪中送炭,不記前嫌;學到了紙月默默無聞地奉獻,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學到了杜小康能屈能伸,敢做敢當的高尚品德;學到了秦大奶奶做一件事要鑽進去的拼搏勁……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的眼前總會浮動著他們的身影。

童年不只是有歡樂,桑桑也曾體會過痛苦和絕望。他得過一種怪病,叫鼠瘡,脖子上有一個腫塊,使人疼痛難忍。桑桑和他爸爸走遍了大大小小的醫院與診所,吃遍了無數的苦藥與偏方。最終戰勝了邪惡的病魔。在這灰暗的幾個月裡,桑桑變得懂事了、堅強了,同時也不那麼看重名利與得失。文弱的溫幼菊老師給了他活下去的希望,於是他終於堅強地活了下去。都說在生死邊沿走過一遭的人,才會更珍惜生命中的點滴,桑桑就是這樣。

讀了這本書,我發現了人生中很多閃光的地方,如果你自己發現不了自己的優點,那麼就很難取得成就。同時要學會寬容大度,欣賞別人,要學會為別人喝彩。

《草房子》是一本永遠值得我珍藏的書!

《草屋子》讀後感2

今年寒假,我帶著好奇的心理讀了《草房子》這本書。為什麼說帶著好奇的心理呢?一:因為它的作者是曹文軒伯伯。他寫了很多關於兒童方面的書籍,這本書還被改拍為電影,反響很大;二:看過這本書的人都極力推薦我看,說非常好看;三:我想看看這座房子到底是不是草堆成的房子?帶著這一系列的想法,我進入了這本書的世界。

這本書主要寫了國小生桑桑國小六年來所經歷的酸甜苦辣,讀了這本書,我除了認識了桑桑,還認識了熱愛學習的紙月,樂於助人的杜小康,,堅韌不拔的陸鶴……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陸鶴,因為他是個十足的小禿子,同學們都叫他禿鶴。以前,陸鶴不在乎自己是禿子,後來漸漸長大了,他介意別人說他是禿子,可同學們偏偏往他的傷口上撒鹽,嘲笑他是禿子,他很生氣,覺得自己身上有一種被尊重的東西被慢慢的剝落下來。為了讓禿鶴長頭髮,他爸爸用生薑在禿鶴頭上擦,說擦七七四十九天就會長頭髮。可禿鶴並沒有堅持下去,因為同學們上課都在聞哪裡有生薑味,禿鶴很不好意思,就用水把生薑味洗乾淨。後來,他爸爸給他買了一頂白帽子,可是又被同學們拿下來當球玩。禿鶴惱羞成怒,回去後,他想了一晚上,既然我是禿子,為什麼要掩蓋呢?還不如就光明正大的去上學。讀到這兒,我很佩服禿鶴有這樣的勇氣,如果是我,早就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了,更別說去公共場合了。

禿鶴為了報仇,也做了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在一次體操表演時,他故意搗亂,讓國小失去了榮譽,雖然他自己解了氣,但是迎來了同學們的排斥:不和他玩、不和他在一組,都躲著他,最後,他意識到自己錯了,在學校的文藝表演中,他為學校掙了光,同學們又重新和他交往。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心裡有一種無法訴說的感動在心底蔓延、盪漾……全書把幾個小故事聯絡起來,歌頌了人世間最真、最善、最美的情感,我明白了,童年就是一間充滿陽光的草房子,是一切美好的所在,她美得寧靜、溫馨、悠遠,而且永恆……

《草屋子》讀後感3

油麻地,一個美麗淳樸的地方,有一片金色的草房子。油麻地的孩子心靈純潔、性格正直。他們可以什麼都不在乎,開懷的笑盡情的哭。這本書讓我印象深刻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不相同的人。

故事講述了桑桑跟隨當校長的父親來到油麻地國小。六年間,他親眼目睹、親身經歷了一連串尋常但又催人淚下、讓人感動的事情。這一切的一切,都在桑桑幼小而簡單純真的心靈裡印下了深刻的烙印。書中處處體現著父子情、朋友情、家庭中的感情、同學之間的感情、老師之間的感情。

調皮搗蛋、異想天開的桑桑勇敢,講義氣,心地善良:幫助被欺負的紙月;賣鴿子幫家落敗後的杜小康;與沒人敢靠近的細馬為伴;和人們牴觸的秦大奶奶相處的很好。自尊心很強的“禿鶴”為了贏回同學間的友誼扮演禿頭偽軍連長為學校爭取了榮譽,他的努力和用心贏得了油麻地國小全體師生的尊重;杜家大少爺杜小康在紅門落寞之後照顧生病的父親為了重振家業他坦然的面對困難,同時還時刻想要上學,在挫折面前變得更加堅強……雖然這些讓我記憶猶新,但讓我感觸最深的是領養來的孩子細馬。他沒有因為領養他的家富裕而討好,沒有因為領養他的家衰敗而遠走,邱二爺不是他的親父親,他為了他治病的草藥,寒冬裡刨凍土找柳樹鬚子,邱二媽不是他的親母親,他為了找走失的她,踏破了鞋子走了七天,他靠自己的能力撐起了一個家。他的孝順讓我慚愧,自嘆不如。孝順父母了嗎?對於父母給予我的一切知道感恩了嗎?體會到父母的用心良苦嗎?沒有!在家裡我們養尊處優、打電腦、玩遊戲,挑吃撿穿,從未想到去問一問他們累不累,認為父母給我們創造優良的生活是天經地義的。唯一的事是學習,卻還不認真盡力,漫不經心的,多做一點習題,就不高興,對父母的說教表面上接受,心裡卻不服氣……

讀完這本書,我學到了很多,從桑桑那學到了善良勇敢;從杜小康、紙月那學到了愛學習要學習;從細馬那學到了孝順父母……他們有草房子一樣的韌性,他們像草房子一樣閃閃發亮。

《草屋子》讀後感4

孤獨的老人,有著一顆不善言語的心;倔強的老人,擁有一顆不善言語的心。在他們心靈的深處,只有一池煞費心思的善意,只為換來淺淺的一碟關注的目光。

最近,我讀了曹文軒的純美小說《草房子》。小說中,遍地都是草房子的油麻地,有一座國小——油麻地國小,它四周環水,很獨立的樣子。但在西北角上,龜縮著一幢小草房,它的主人,就是“可惡”的秦大奶奶。

秦大奶奶住在學校裡,因為那是她與秦大辛辛苦苦幾十年的汗水換來的,可惜秦大死了,那塊地又被建為了學校。她在僅有的一點點土地上,不再種麥子,而是種上了微微發苦的艾。她恨學校,因為那是她的地,不善言語的她,想靜靜守候她的地。最終,在她救一名叫喬喬的小女孩時落入水中後,學校與她之間的關係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開始守護學校的財產,讓自己與孩子們心對心,漸漸成為學校的一員。可,好景不長,秦大奶奶在一次打撈油麻地國小的南瓜時,失身落水,這次,再也沒有“回來”。

每個老人,都會有一顆不善言語的心吧!我那倔強的爺爺,就總是惹奶奶生氣,讓她著急,不就是為了換取一束關注的目光嗎?

那次,奶奶想回老家,看看自己的親朋好友。我們一家人,除了爺爺外都沒有意見,可問爺爺為什麼不同意時,他卻沉默不語……奶奶要出發了,他又去阻攔,可是無濟於事,因為他畢竟是人單力薄。奶奶上車走了,爺爺長久地站立在窗邊,目光飄出房子、飄過樹林,飄向遠方。不時,他長長深吸一口氣,又慢慢嘆出……

是呀,老人們太孤獨了,兒女們要工作,孫兒、女們要學習,孤苦伶仃,誰來陪陪他們呢?

孤獨的老人,有著一顆不善言語的心;倔強的老人,擁有一顆不善言語的心……他們不想讓兒女們太過勞累,可作為他們的後代,我們應該多多地回家看看他們……在他們心靈深處,只有一池煞費心思的善意,只為換來淺淺的一碟關注的目光……

《草屋子》讀後感5

困境,折磨著世界上無數生命,無論結果如何,過程中總有淚與血,還有嘴脣下一個個牙印相伴。沒有人可以逃避,因為,這是自己的宿命。

這是他的宿命,在時間的見證下,他用每一次跌倒後的站立來為人生鋪墊,然而,彷彿要抓住一絲光時,又進入了另一個迷宮。一個鄉下淳樸善良的孩子——杜小康,在困難如洪水般湧來時,用那矮小的身軀築成一道壩,試圖力挽狂瀾,不是潮水沒擋住,是一場大雨澆滅了希望。當他父親離世,杜小康用自己的一小份力,為理想的樂園撐起最後一片廕庇……

困難所迫,一個孩子的童年用另一種方式來詮釋,經歷過陰雨與泥濘,聽風路過耳邊,對於我們,這是絕望,對於杜小康,這是希望,唯一的希望。但,既然結局已是如此,為何當初要嚥下汗珠與淚花,在鹹苦中品嚐辛酸,就是嚼不著一絲甘甜。記得他做買賣的一段,一個孩子的臉上映射出歲月的老練,彷彿他是唯一瞭解時間的人。那裂開的縫,使衣服中間鑽了一層苦澀,大門就在眼前,讀後感.卻沒有辦法邁入,羨豔著琅琅書聲似樂曲流出那一間間小屋子,沉醉在還能看到風車轉動的土地上,一幕幕在腦海中交織、重疊,由外及內地把杜小康的堅韌不拔描繪得淋漓盡致。還記得桑校長說:“沒準將來杜小康是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是啊,風雨中的花兒才是絕代之美,艱險裡的人方為曠世之雄!

在今天,困難與壓力隨時拔動著人們的心跳,都市的節奏太快,竟無法好好欣賞一次日落,自然的緩與生活的急總會碰撞出灼人的火花,它既可以焚盡一切,也可以淬鍊一個人的品格與精神。當你不小心誤入一條陰暗的狹道里不知所措,請不要放棄尋找光明,即便困難的吼聲再過強大,也不要懼怕,只有真正的英雄才可以釋放百倍的勇氣。

世間誰能剪破困難的屏障,杜小康,看看他如何逆流而上!

《草屋子》讀後感6

“這個男孩桑桑,忽然地覺得自己想哭,於是就小聲地嗚咽起來。明天一大早,一隻大木船,在油麻地還未醒來時,就將載著他和他的家,遠遠地離開這裡--他將永遠地告別與他朝夕相伴的這片金色的草房子”這是曹文軒的《草房子》中的結尾亦或是開頭。

《草房子》是一本很美的書,說它美,有那細緻入微的描寫,還有就是桑桑與油麻地國小的同學老師所發生的那一系列最純真、最美好的事情。

這可以說是一篇令人揪心的文章,那些弱勢的群體:秦大奶奶,卻又擁有最倔強最堅忍不拔的精神,她用尊嚴守衛著那塊土地,哪怕這樣付出的代價再大……這,同時也反映了桑桑所擁有的童真與純潔。他願意在秦大奶奶受到眾人的非議甚至連自己的父親都帶頭讓秦大奶奶撤走的時候去幫助她,因為他是理解秦大奶奶的,他懂得這一份情感實際上比任何都重要,這是既淒涼但又溫暖的美。

這亦可以是一篇關於成長的作品,但它避開了時下很多作家的俏皮、流行的語言,把這些孩子們的成長展現得淋漓盡致。細馬,沒有上過學,還是被邱二媽收養的,但他在一系列的家庭變故中,他懂得了撐起這個家,當他攙著邱二媽回到家的時候,他成長了,這是一種無限的美,後來每當這個畫面浮上腦海,我都覺得鼻子一酸,因為這種成長的美。

這篇文章的美,還在於每個孩子的品質中,桑桑的正直、禿鶴的倔強、細馬的孝順、紙月的善解人意、杜小康的堅強……可以這樣說,桑桑所認識的這些孩子,都是真誠的,他們用最令人感動的品質搭建了友誼,這也是美的,因為這些品質的存在會讓你潸然淚下。

這本書通過對桑桑國小六年的描寫,將一個個彌足珍貴、格外感人的故事呈現在了眼前,整部書加起來,擁有的,就是一種震撼人心,甚至刻骨銘心的美。三言兩語談不盡這本書的美,但你真正去讀之後,這種美與感動的結合,會讓你內心最柔軟的深處,留下一滴最溫暖的淚水。這時,你已經體會到這種“永不衰老的”美了。

TAG標籤:讀後感 高二 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