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

當前位置 /首頁/教學資源/教學設計/列表

王昌齡從軍行教學設計(多篇)

王昌齡從軍行教學設計(多篇)

王昌齡從軍行教學設計1

一、出示學習目標

1、學習《從軍行》會讀並能背誦。

2、通過學習,正確理解古詩意思。

3、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請同學們認真讀一讀學習目標,並給一分鐘時間背誦。

二、預習檢測

1、運用四聲法讀古詩。

2、填空

《從軍行》是  代詩人  字  這是一首  詩。

3、請背誦一首你學習過的邊塞詩。

4、解釋詞語

青海  暗  雪山  穿  金甲

5、通過昨天的預習你還有哪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小組合作翻譯古詩

請運用我們學習過的翻譯五字法翻譯古詩

1、小組合作翻譯,組員彙報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2、請交流合作討論“暗”和“孤”有什麼作用?

3、小組合作翻譯,組員彙報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4、戰地記者連線

師生表演,戰地記者採訪邊關戰士。體會邊關戰士誓死保衛祖國的決心。

5、翻譯完整首古詩,你能體會到作者是什麼樣的情懷麼?

指生回答。

四、積累訓練

1、觀看《唐之韻》短片,讓學生了解王昌齡及邊塞詩特點,並且出師《從軍行》七首組詩。

2、習題鞏固

《從軍行》共有幾首

A、5首

B、6首

C、7首

D、8首

王昌齡被世人稱為

A、天家詩子王江寧

B、詩仙

C、七絕聖手

D、詩聖

整首詩表達了什麼樣的情感(   )

A、悲觀厭世害怕戰爭

B、不畏艱險建功立業

C、抱怨艱苦不願出力

D、得過且過不思進取

五、小練筆

出示關於戰爭的圖片,同學們看到這樣的場景你想對邊關戰士所些什麼,動手寫一寫。

王昌齡從軍行教學設計2

設計思路:

1、結合解詩題、誦詩文、明詩意、悟詩情這四點教學思路進行教學。

2、藉助多媒體課件,引導同學們學習生字,理解詩意。

3、通過反覆地誦讀、讓同學們體會品悟詩情,並背誦古詩。

一、教學的目標:

1、學會本首詩中的生字、新詞。

2、理解詩意,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中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二、教學的重點:

理解全文詩句的含義,準確全詩解釋字義,合理想象詩句所描繪的圖景是本節課的重點。

三、教學的難點:

感受邊塞戰場環境的蒼涼荒蕪,體會守邊將士奮勇殺敵、許身報國、建功立業的進取精神是本節課的難點。

四、教學的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的過程:

(一)、情境引入課題,出示課題。

1、同學們,老師今天帶來幾幅畫,大家想看看嗎?大家請看大螢幕,課件出示圖畫。

2、看了這些畫,同學們想知道畫中講了什麼嗎?好,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從軍行》(板書課題),這首古詩講的就是有關這幾幅圖的故事。

(二)解詩題,知詩人。

1、《從軍行》就是從軍歌,是樂府詩題,這類詩大多描寫邊疆軍事生活。《從軍行》是王昌齡邊塞詩的一個總題目,在這個題目下一共有七首小詩,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其中的第四首。

2、說說你對這首詩的作者王昌齡有多少了解?

王昌齡,唐代詩人。中過進士,做過官。擅長寫七言絕句,以邊塞詩著名。詩多描寫邊塞征戰,既表現了將士棄家出塞、奮勇殺敵、許身報國、建功立業的積極進取精神,又寫出了戰鬥生活的艱辛、徵人的悲慘遭遇。有些詩還生動地描繪了雄偉蒼茫的邊塞風光和戰鬥場面。

這類詩寫得氣魄雄偉,聲調鏗鏘,語言精確,用心理描寫展現軍人愛國立功和思鄉懷土的內心世界。他的詩氣魄巨集大,特別能鼓舞鬥志。

(三)整體通讀,理解詩意。

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2、我們讀古詩,不僅要讀得正確、流利,而且要注意停頓,讀出節奏美。(課件出示標有停頓的詩句)

3、找出詩中的兩個生字,利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同學們學習兩個生字。

①記住每個生字的偏旁部首、筆畫筆順。

②理解字義,並組詞。

4、合作交流,理解重點字詞(青海、雪山、玉門關、穿、金甲、樓蘭)。結合課後註釋理解或請教老師、同學。

(四)品讀古詩,體會詩情。

1、理解體會第一句。課件出示第一句描繪圖景,觀察圖上景物,這一句描寫了幾個景物:(青海長雲雪山,師板書)師說詩意,生讀詩句。

首句寫邊疆地理位置和環境(板書:環境惡劣)。一個“暗”字,給人以沉重壓抑之感。品讀此句,讀出沉重壓抑之感。

2、理解體會第二句。課件出示第二句描繪圖景,觀察圖上景物,(孤城 遙望)師說詩要意,生讀詩句。

這句寫形勢的險惡,他們征戍在邊疆前沿,回望祖國只見玉門關一座孤城(板書:思念家鄉)。讀出孤寂、憂傷的語氣。

3、看圖讀前兩句,你有何感受?(青海、長雲、雪山、孤城烘托邊塞戰場環境的蒼涼荒蕪)帶上感情讀一讀。(戍邊將士艱苦、孤寂的生活,懷念家鄉。戍邊將士對邊防形勢的關注,對自己所擔負的任務的自豪感、責任感,以及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壯、開闊而又迷濛暗淡的景色裡。)

4、過渡語:儘管環境這樣惡劣,鄉情這樣深切,守邊將士又是怎樣做的呢?

5、出示第三句圖景,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黃沙”、“百戰”、“穿金甲”說明了什麼?“黃沙”形象點出邊塞戰場的特徵,“百戰”極言戰事之頻繁,“穿金甲”是說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時間之長,戰鬥之艱苦。短短七個字,高度概括了邊地之荒涼、條件之惡劣、時間之漫長、戰爭之頻繁艱難。

短短的七個字,我們可以看出環境的險惡,戰爭的頻繁,以及將士們不畏艱險、英勇戰鬥的英雄形象。品讀第三句,讀出低深、憂抑的語氣。

6、金甲儘管磨穿,將士們的報國壯志卻並沒有消磨,而是在連年戰爭和大漠風沙的磨鍊中變得更加堅定。“不破樓蘭終不還”,就是將士們豪壯的誓言。齊讀末句,讀出激昂、堅定的語氣。

身經百戰的將士豪壯的誓言是——

為了讓我們的子孫不再遭受戰爭傷痛,我們發誓——

為了我們祖國的威嚴,我們發誓——

(五)、體會意境,品悟詩情

1、出示全景圖,讓同學們看圖有感情的朗讀全詩。

2、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一起回到唐朝的西北邊陲,再一次將所想到的、見到的、聽到的,留在心中。

音樂起,老師誦讀古詩。記住了嗎?

3、背誦古詩。齊背,指名背誦。

4、同學們,讓我們牢記戍邊的將士,學習他們奮勇殺敵、許身報國、建功立業的積極進取的精神吧。讓我們隨著《精忠報國》的音樂,再次大聲地朗讀這首古詩吧!

(六)、揭示主旨:這首古詩描繪了守邊將士的艱苦生活和英勇戍邊的胸懷,全詩格調悲壯,洋溢著將士們的英雄主義氣概。

六、教學結束:

齊讀古詩結束這節課。

王昌齡從軍行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理解本詩的技巧和特點以及勇於報國的精神。

教學重點:賞析詩眼和意象及技巧。

教學難點:以少勝多的構思。

教學設想:抓住關鍵詞,分析意象,把握詩的主旨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作者簡介

楊炯:(650-693),華陰人,排行七。顯慶四年(659)舉神童,五年待制弘文館,上元三年(676)補校書郎,天授元年(690)與宋之問同直習藝館。後為婺州盈川令,世稱楊盈川。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並稱“初唐四傑”。擅長五律,語言精麗嚴整,風格警勁弘放。有《盈川集》,《全唐詩》存詩一卷。

二.詩的背景

《舊唐書·高宗紀》載:永隆二年 (681),突厥入侵固原、慶陽一帶,裴行儉奉命出征。楊炯此詩當作於此時。

三.註釋

①從軍行:樂府《相和歌?平調曲》舊題。

② “烽火”句:化用《漢書?匈奴傳》“烽火通於甘泉、長安數月”語意。西京,指長安。

③牙璋:調兵的符信,分兩塊,合處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別掌握在朝廷與和主將手中,調兵時以此為憑。鳳闕:指長安宮闕。《史記?封禪書》:“(建章宮)其東二十餘丈。”

④龍城:匈奴的名城,借指敵方要地。

⑤凋:此處意為“使脫色”。旗畫:軍旗上的彩畫。

⑥百夫長:指下級軍官。

四.賞析全詩:

㈠全詩寫了哪幾個場面?分別用兩個字概括。

來犯,出征,圍城,苦戰。(最後抒懷)

㈡首聯:

1.分析“烽火”這一意象。

古代邊塞要地設有烽火臺。邊境一有軍事警報,就通過烽火臺傳遞訊號,白天燒狼糞,青煙直上;晚上點燃柴火,烽火高照,看到了狼煙或烽火,便知軍情緊急。通過“烽火”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軍情的緊急表現出來了。

2.賞析關鍵詞“照”的表達作用。

一個“照”字運用了誇張的手法,寫出了烽火之猛烈,戰勢之危急,渲染了緊張氣氛。

3.賞析關鍵詞“自”。

“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他不願再把青春年華消磨在筆硯之間。一個“自”字,表現了書生那種由衷的愛國激情,寫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

4.發端警竦

㈢頸聯:

1.第三句“牙璋辭鳳闕”,描寫軍隊辭京出師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調兵的符信,分凹凸兩塊,分別掌握在皇帝和主將手中。“鳳闕”是皇宮的代稱。這裡,詩人用“牙璋”、“鳳闕”兩詞,顯得典雅、穩重。為什麼用典雅、莊重的詞語?

既說明出征將士懷有崇高的使命,又顯示出師場面的隆重和莊嚴。

2.第四句“鐵騎繞龍城”,“鐵騎”與“龍城”相對烘托了怎樣的氛圍?

“鐵騎”、“龍城”相對,渲染出龍爭虎鬥的戰爭氣氛。

3.賞析“繞”字。

一個“繞”字,形象地寫出了唐軍包圍敵人的軍事態勢和冒死赴敵的勇氣。

4.“牙璋”才“辭鳳闕”,“鐵騎”已“繞龍城”,詞采壯麗,對偶精整,而一氣直貫,將反侵略的軍事行動寫得迅猛凌歷,聲勢逼人。

㈣頷聯:

1.作者是怎樣做到“言少意多”的藝術效果的?

第三聯描寫了兩軍交鋒的戰鬥場面。漫天大雪,紛紛飄下,軍旗上畫著的青龍白虎之類的圖案,黯淡模糊,看不清了;北風呼嘯,戰鼓雷鳴,各種聲響混雜在一起,迴盪在邊地沙場之上。這裡寫的只是眼中看到的雪和旗的景色,耳中聽到的'風和鼓角的聲音,但我從這裡便可以想象得到,那兵來將擋、人仰馬翻、刀光閃爍、箭簇紛飛、戰馬嘶鳴、殺聲震地的壯烈戰鬥聲面。那麼大的一個激戰聲面,只用了十個字,就非常生動地勾畫出來,的確收到了“言少意多”的藝術效果。

2.體會詩人描寫戰爭的手法?

繪聲繪色,以戰地風雪烘托戰鬥之激烈。

㈤尾聯:

頷聯反跌尾聯:儘管風雪苦寒,戰鬥激烈,仍然“寧為百夫長”,為保衛祖國效力。首尾呼應,完美地表現了“從軍”的主題。

五.總結:

這首詩借用樂府舊題“從軍行”,描寫一個讀書士子從軍邊塞、參加戰鬥的全過程。僅僅四十個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又渲染了環境氣氛,筆力極其雄勁。

這首短詩,寫出書生投筆從戎,出塞參戰的全過程。能把如此豐富的內容,濃縮在有限的篇幅裡,可見詩人的藝術功力。首先詩人抓住整個過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斷,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寫,至於書生是怎樣投筆從戎的,他又是怎樣告別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軍的情況怎樣,……詩人一概略去不寫其次,詩採取了跳躍式的結構,從一個典型場景跳到另一個典型場景,跳躍式地發展前進。如第三句剛寫了辭京,第四句就已經包圍了敵人,接著又展示了激烈戰鬥的場面。然而這種跳躍是十分自然的,每一個跨度之間又給人留下了豐富的想象餘地。同時,這種跳躍式的結構,使詩歌具有明快的節奏,如山崖上飛流驚湍,給人一種一氣直下、一往無前的氣勢,有力地突現出書生強烈的愛國激情和唐軍將士氣壯山河的精神面貌。

初唐四傑很不滿當時纖麗綺靡的詩風,他們曾在詩歌的內容和形式上作過頗有成效的開拓和創新,楊炯此詩的風格就很雄渾剛健,慷慨激昂。

這首詩情調慷慨激昂,可以說是盛唐邊塞詩的先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