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精選

當前位置 /首頁/實用文/實用文精選/列表

聊齋志異序閱讀答案與翻譯

第1篇:聊齋志異序閱讀答案與翻譯

聊齋志異序閱讀答案與翻譯

聊齋志異序閱讀答案與翻譯

聊齋志異序

高珩

志而曰異,明其不同於常也。然而聖人曰:“君子以同而異。”何耶?其義廣矣、大矣。夫聖人之言,雖多主於人事,而吾謂三才之理,六經之文,諸聖之義,可一以貫之。則謂異之為義,無不可也。夫人但知居仁由義,克己復禮,為人君子矣;而陟降而在帝左右,禱祝而感召風雷,乃近於巫祝之說者,何耶?神禹創鑄九鼎,而山海一經,復垂萬世,豈上古聖人而喜語怪乎?欲讀天下之奇書,須明天下之大道。蓋以人倫大道淑世者,吾人之所以為木鐸也。然而天下有解人,則雖孔子之所不語者,皆足輔功令教化之所不及。而《諾皋》《夷堅》,亦可與六經同功。荀非其人,則雖日述孔子之所常言,而皆足以佐願。

彼拘墟之上多疑者,其言則未嘗不近於正也。或曰:報應示戒可矣,妖邪不宜黜乎?曰:是也。然而天地大矣,無所不有;古今變矣,未可舟膠。人世不皆君子,陰曹反皆正人乎?且江河日下,人鬼頗同,不則幽冥之中,反是聖賢道場,日日唐虞三代,有是理乎?或又疑而且規之曰:異事,世固間有之矣,而竟馳想天外,幻跡人區,無乃為《齊諧》濫觴乎?曰:是也。然子長列傳,不厭滑稽;厄言寓言,蒙莊嚆矢。且二十一史果皆實錄乎?仙人之議李郭也,固有遺憾久矣。而況勃窣文心,筆補造化不止生花,且同煉石。佳狐佳鬼之奇俊也,降福既以孔皆,人中大賢,猶有愧焉。是在解人不為法縛,不死句下可也。

吾願讀書之士,攬此奇文,須深慧業,眼光如電,牆壁皆通,能知作者之意,並能知聖人或雅言、或罕言、或不語之故,則六經之義,三才之統,諸聖之衡,一一貫之。異而同者,忘其異焉可矣。不然,痴人每苦情深,入耳便多儒首。一字魂飛,心月之精靈冉冉;三生夢渺,牡丹之亭下依依。檀板動而忽來,桃茢遣而不去,君將為魍魎曹丘生,僕何辭齊諧魯仲連乎?

康熙己未春日穀旦,紫霞道人高珩題

(有刪改)

5、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妖邪不宜黜乎黜:消除、排斥

B.蓋以人倫大道淑世者淑:善良、美好

C.而陟降而在帝左右陟:晉升、進用

D.僕何辭齊諧魯仲連乎辭:推辭、拒絕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認為《諾皋》、《夷堅》等言怪誌異的作品也是有一定的教化作用的。

B.作者認為要做一個“解人”,全面地理解聖人的話,而不是死摳字眼。

C.作者對一些“拘墟”之士的意見全面否定,提倡人人要做一個“解人”。

D.作者希望讀書人讀《聊齋志異》要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不要沉溺於鬼怪之玄談中。

7、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苟非其人,則雖日述孔子之所常言,而皆足以佐慝。

(2)異事,世固間有之矣,而竟馳想天外,幻跡人區,無乃為《齊諧》濫觴乎?

8、文中提到的“解人”、“拘墟之士”和“痴人”對怪異分別是怎樣的態度?

5.B(使......清湛)

6.C(文章第二段開頭提到“彼拘墟之上多疑者,其言則未嘗不近於正也”,可見作者未將“拘墟”之士的意見全面否定,原文認為他們的意見“未嘗不近於正也”。)

7.(1)如果不是通達之人,那麼即使每天說著孔子常說的話,卻都能借此產生邪惡之念。(苟,如果。“非其人”,意譯“不是通達的人”;常言,常說的話;“慝”,奸邪、邪惡。1點1分。)

(2)怪異之事,世間的確存在,可是竟然天馬行空異想天開,在人世間構築起虛幻之境,難道不是受到《齊諧》志怪的影響嗎?(判斷句式、“無乃......乎”;固,本來;馳想天外,異想天開;幻跡人區,在人間構建虛幻之境;濫觴,波及、影響。1點1分。)

8.“解人”:公正而包容的態度。“拘墟之士”:排斥的態度。“痴人”:沉迷的態度。

參考譯文:

說記錄的是怪異奇事,就是申明記事不同尋常。孔子說過君子求大同存小異的話。何出此言呢?它的意義就很廣很大了。孔子語錄雖多講人情世理,但是我認為,自然界的規律,六經的內容及諸聖的主張,都可以用一個道理貫穿,那就是異常事物客觀存在是合乎道義的,沒有什麼不可以的。一個人只要知道內心存仁,行事循義,約束自己的言行符合禮的要求,那完全可稱得上是一個正人君子了。至於說先王之神在天,無時不在上帝左右,子孫蒙其福澤君臨天下,感應風雨雷電的事,就和巫師廟祝的說法差不多了。夏禹建立夏朝,用天下九牧貢獻之銅鑄造了九鼎,鐫刻上九州的名山大川和奇禽異獸。《山海經》一書因此流傳千古以至今天,這難道也是上古聖人偏好談論怪異之事嗎?要讀天下的奇書,就要明瞭天下的大道理。以人倫大道濟世的,就要依靠木鐸教化引導,上天就把孔子當作了木鐸。由於天下有善解人意的人,就是講了孔子不談的那些怪異之事,也都可以用來彌補朝廷功令教化所達不到的地方。記錄神怪的《諾皋》、《夷堅記》等與六經有同樣的教化效果。如果不是通達之人,就是每天說著孔子常說的話,都完全有可能借此產生邪惡之念。那些死板拘泥的人也有不少疑問,他們的話也未必沒有道理。有人說了,報應示警可以,難道不應廢黜妖邪嗎?回答說:應該這樣。可是天地之大無所不有,古今已發生鉅變,舟船不能擱淺。人世間不全是正人君子,難道陰曹地府裡都是好人嗎?況且世風如同江河日下,人和鬼越來越相似,不可能在幽冥之中是聖賢的世界和三代治世的美好,有這樣的道理嗎?又有人說:怪異之事,世間的確存在,可是竟然天馬行空異想天開,在人世間構築起虛幻之境。這不是延續《齊諧》志怪的套路嗎?回答說:是的。可是司馬遷寫《史記》列傳不忘寫風趣的'滑稽列傳;將真理寓於戲言故事之中,是莊子開了先河。況且二十一史都記錄的是實情嗎?有仙人之議的是李膺與郭太,本來就有遺憾很久了!有突然冒出的創作靈感,筆墨又可彌補自然的不足,不僅僅是妙筆生花,且更似煉石補天。美狐義鬼中不遜正人君子,普遍降福於人,就是人中才德雙全的大賢士,恐怕也會有羞愧不如的地方!好在善解之人不為成法所縛,不會去死摳字眼,這也就可以了。我希望天下的讀書人,閱讀這奇妙的文章,須調動所有智慧,眼光深遠,就能掃除所有障礙,瞭解作者的創作意圖。也並能洞知聖人對一些事或言之成理,或絕少談及,或緘默不語。那樣,六經之義,自然之理,諸聖主張就全部貫通了。奇異相同的,忘掉它的奇異就可以了。如果不是這樣,痴呆之人用情苦深,一接觸就會沉溺不能自拔。看到一個字就魂飛天外,如月的心性浮現出精靈,穿越飄渺如夢的三生,牡丹亭下依依相惜,檀板一敲飄忽而至,驅邪的桃木帚也難以趕走。你打算做精怪中的曹丘生,我又怎麼會推辭做志怪的魯仲連呢?

康熙己未春日穀旦,紫霞道人高珩寫此篇。

第2篇:聊齋志異序閱讀答案與翻譯

這篇聊齋志異序閱讀答案與翻譯範文很有代表性,送給你。

《於中丞》為蒲松齡的志怪小說《聊齋志異》中的一篇文章。聊齋志異於中丞文言文翻譯答案,我們來看看下文的介紹。

蒲松齡《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於中丞文言文原文:

於中丞成龍,按部至高郵。適巨紳家將嫁女,裝奩甚富,夜被穿窬席捲而去。刺史無術。公令諸門盡閉,止留一門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嚴搜裝載。又出示,諭闔城戶口各歸第宅,候次日查點搜掘務得贓物所在乃陰屬吏目設有城門中出入至再者捉之。

過午得二人,一身之外,並無行裝。公曰:“此真盜也。”二人詭辯不已。公令解衣搜之,見袍服內著女衣二襲,皆奩中物也。蓋恐次日大搜,急於移置,而物多難攜,故密著而屢出之也。

又公為宰時,至鄰邑。早旦,經郭外,見二人以床舁病人,覆大被;枕上露發,發上簪鳳釵一股,側眠床上。有三四健男夾隨之,時更番以手擁被,令壓身底,似恐風入。少頃,息肩路側,又使二人更相為荷。

於公過,遣隸回問之,雲是妹子垂危,將送歸夫家。公行二三裡,又遣隸回,視其所入何村。隸尾之,至一村舍,兩男子迎之而入。還以□白公。公謂其邑宰:“城中得無有劫寇否?”宰曰:“無之。”時功令嚴,上下諱盜,故即被盜賊劫殺,亦隱忍而不敢言。

公就館舍,使家人細訪之,果有富室被強寇入室,炮烙而死。公喚其子來,詰其狀。子固不承。公曰:“我已代捕大盜在此,非有他也。”子乃頓首哀泣,求為死者雪恨。公叩關往見邑宰,差健役四鼓出城,直至村舍,捕得八人,一鞫而伏。詰其病婦何人,盜供:“是夜同在勾欄,故與**合謀,置金床上,令□抱臥至窩處始瓜分耳。”共服於公之神。

或問所以能知之故,公曰:“此甚易解,但人不關心耳。豈有少婦在床,而容入手衾底者?且易肩而行,其勢甚重;交手護之,則知其中必有物矣。若病婦昏憒而至,必有婦人倚門而迎;止見男子,並不驚問一言,是以確知其為盜也。”

(選自蒲松齡《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於中丞文言文譯文:

御史中丞于成龍,巡視屬下州縣到高郵。恰逢一大士紳家要嫁女兒,嫁妝準備得很豐厚,夜裡卻被盜賊穿牆進宅席捲而去。刺史沒有辦法破案。于成龍就命令關上所有城門,只留一個城門放行人出入,派吏目守著城門,嚴加搜查裝載物品的車子。又出了告示,告知全城人都按戶口各自回到住宅,等候第二天查檢搜尋,務必要找到贓物所藏的地方。于成龍又暗中囑咐吏目說:假如有反覆出入城門的人,就把這樣的人捉起來。

過了中午捉住兩人,除了身上穿的之外,並沒有攜帶其它行李。于成龍說:“這是真正的盜賊。”二人不停地詭辯。于成龍命令解開他們的衣裳搜查,發現外袍內還穿著兩套女子衣服,都是嫁妝箱內的衣物。原來(盜賊)害怕第二天大搜查,急於轉移,但是物品多難以攜帶,所以祕密地穿在身上然後多次出入城門。

另外,於公擔任該縣縣令時,一次到鄰縣去。早晨,經過城外,看見兩個人用床抬著病人,蓋著大被;枕上露出頭髮,頭髮上簪著一支鳳釵,這人側躺在床上。有三四個健壯的男子在床兩邊跟隨著,時不時輪換著用手塞(掖)被子,讓被子壓在身底,好像怕有風吹進去。一會兒,他們在路邊歇肩,然後又讓兩個人換著抬。

于成龍經過後,派遣隨從回去問他們,他們說是小妹病得厲害,準備送回夫家去。于成龍走了二三裡,又派隨從回去,察看他們進了哪個村子。隨從尾隨他們,只見那些人到了村中一所屋舍前,兩個男子把那些人迎入屋內。隨從回來把所見的情況告訴于成龍。于成龍問該縣縣令說:“城中該不會發生了搶劫抄掠的事吧?”該縣縣令說:“沒有。”當時朝廷考核官員的條例很嚴格,所以上上下下都忌諱說有盜賊,以致即使被盜賊劫殺的,也隱瞞忍耐著不敢說出來。

于成龍回到驛館,派家中僕役細細察訪這事,果然有一富貴人家被強盜搶劫了,主人也被燒燙死了。于成龍叫那主人之子前來,向他問明情況,主人之子堅持不承認。于成龍說:“我已替你們把大盜捕獲到這裡了,不是為其他事。”這時公子才叩頭哀哭,請求替死去的父親報仇。于成龍就去叩門見該縣縣令,派強壯的差役在四更天出城,直奔那村中房舍,捉住了八個人,一審問都認罪了。問那病婦是什麼人,強盜招供說:“那一夜我們都在妓院,所以跟**合謀,把搶來的金子放置床上,讓那**抱住躺著,到窩藏的地方再瓜分罷了。”大家都對於成龍斷案如神很佩服。

有人問于成龍是怎麼知道案情的,于成龍說:“這很容易解釋,只是人們不關心罷了。哪裡會有少婦在床上躺著,而允許別人把手放進被子底下的嗎?而且幾個人輪換著抬著走,那樣子就顯得份量很重;交替用手護著,就知道被子裡必定有東西。如果病婦昏迷不醒送到婆家,必然有婦女在門口迎接;只見男子出來,而且也不驚問一聲,所以可以斷定他們是盜賊了。”

TAG標籤:閱讀 翻譯 聊齋志異 #